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惊风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课件-惊风

中医儿科学课件-惊风
治法:清化濕熱,解毒熄風。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味。常用藥:黃芩瀉上焦之火,黃連瀉中 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山梔通瀉三焦之火,導火下行,四藥 合用,苦寒直折,瀉火解毒。白頭翁、秦皮清腸化濕,鉤藤、石 決明平肝熄風。
5.驚恐驚風
證候:暴受驚恐後突然抽搐,驚跳驚叫,神志不清,四肢欠 溫,舌苔薄白,脈亂不齊。
凡起病急暴,屬陽屬實者,統稱急驚風;
—主要病機是痰、熱、驚、風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即“四證” —主要病位在心肝兩經
凡病久中虛,屬陰屬虛者,統稱慢驚風。
慢驚風中若出現純陰無陽的危重證候,稱為慢脾風。
驚風的證候特點,可歸納為四證八候。
四證者,指痰、熱、驚、風,見於急驚風。
八候者,即搐、搦、顫、掣、反、引、竄、視。 在急驚、慢驚都可出現,表示驚風正在發作。但驚風 發作時,不一定八候全部出現。
方藥:固真湯合逐寒蕩驚湯加減。常用藥:黨參、黃芪、白 術、茯苓、炙甘草溫補脾氣,炮附子、肉桂、川椒、炮薑、灶 心土溫陽救逆。
搐頻頻加龍齒、鉤藤平肝熄風;陽氣回復後改用理中地黃湯 或可保立蘇湯,以陽中求陰,使陰陽維繫,陽生陰長而搐定。
3.陰虛風動
證候:虛煩疲憊,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震顫瘛疚,或肢體 拘攣,手足心熱,大便幹結,舌光無苔,質絳少津,脈細數。
【慢驚風】
慢驚風多因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而致脾虛肝亢或虛極生 風;或因急驚風後祛邪未盡,損傷肝腎陰津,虛風內動。

中医儿科学执业医师精华笔记

中医儿科学执业医师精华笔记

中医儿科学执业医师精华笔记

1。胎怯补肾调元。

肾精薄弱__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__保元汤

2。硬肿归身

阳气虚衰__参附汤

寒凝血涩__当归四逆散

3。胎黄茵陈血

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4。感冒

主证时邪银普散,夹痰夹滞夹痰回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玡感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兼证

挟痰:宣肺化痰-二陈汤,桑菊饮

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或琥珀抱龙丸

5。咳嗽金山请陈六

外感

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内伤

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金化痰汤

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气虚咳嗽:六君子

痰湿咳嗽:三拗合二陈

6。肺炎喘嗽寒华热银毒黄解,痰热虎婷肺热参,肺脾参五心参附,邪陷羚钩牛黄解。风寒闭肺:华盖散

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热毒闭肺: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

子汤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

心丸

7。哮喘小石龙苏都五斤麦。

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

石甘汤、苏葶丸

寒性哮喘:温肺化痰定喘-小青

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上_苏子降气汤,下_

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合玉屏风

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

8。鹅口疮谢伯

心脾积热:清泻心脾积热-清热

2021-2022最新新编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综合练习题库试题集358

2021-2022最新新编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综合练习题库试题集358

/2021-2022最新新编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综合练习题库

试题集

1、

患儿,女,1岁,发热10小时,伴轻咳流涕,烦躁。3分钟前突然抽搐。查体:体温39.8℃,四肢抽搐,目睛上吊,舌尖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该患儿应诊为()

A.急惊风(感受暑邪)

B.急惊风(感受风邪)

C.急惊风(气营两燔)

D.急惊风(湿热疫毒)

E.急惊风(痰食惊风)

2、

此患儿的诊断应考虑为()

A.汗证,表虚不固型

B.汗证,营卫失调型

C.汗证,气阴两虚型

D.汗证,脾胃积热型

E.汗证,肝肾阴虚型

3、

蛲虫病的临床表现,哪项是其特征()

A.食欲不振

B.精神烦躁

C.睡眠不安

D.肛门、会阴部奇痒

E.面黄肌瘦,腹痛恶心

4、

治疗痄腮温毒在表型首选方剂是()A.普济消毒饮

B.五味消毒饮

C.桑菊饮

D.银翘散

E.荆防败毒散

5、

本病最准确的诊断为()

A.咳嗽

B.感冒夹滞

C.伤食吐

D.伤食泄

E.腹痛

6、

如果确诊本病为感冒夹惊,那么最应该见到的舌脉表现是()

A.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B.舌尖红,脉弦而数

C.舌红,脉滑

D.舌红苔黄腻,脉濡

E.舌脉正常

7、

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证的首选方是()

A.补中益气汤

B.七味白术散

C.四君子汤

D.健脾丸

E.参苓白术散

8、

此时患儿诊断最可能为()

A.肺炎喘嗽

B.顿咳

C.哮喘

D.咳嗽

E.感冒挟痰

9、

男孩.2岁,因着凉后咳嗽流涕,2天后咳嗽加重,日轻夜重,咳时有深吸气时伴鸡鸣声,痉咳后每有呕吐痰涎,目睛红赤,舌根部有溃疡,舌红苔少,脉滑数。治疗顿咳初咳期方剂应选用()

A.桑白皮汤

B.桑菊饮

C.止嗽散

D.泻白散

E.金沸草散

《中医儿科学》复习题

《中医儿科学》复习题

《中医儿科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惊风: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

2.稚阴稚阳: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3.胎黄:是指婴儿于出生后,皮肤面目.尿液皆出现黄色为主证的一种证候,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

4.发颐:多发于其它病后颐颌部位肿胀疼痛的化脓感染疾病。

5.肺炎喘嗽:是因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的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重则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的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

6.紫斑:是小儿常见出血病之一,以血液流溢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斑、瘀点为主症,多伴鼻衄、齿衄,甚则尿血、便血。

7.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其状如鹅口,故称鹅口疮。

8.厌食: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9.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10.夜啼:小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11.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12.五迟: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

简答

1.乳食内积的症状、治法、方药

答:乳食少思或不思,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烦躁哭闹,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淡,苔白腻。治法:消食化积。方药:消乳

《中医儿科学》学习重点

《中医儿科学》学习重点

《中医儿科学》学习重点

1、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

(1)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2、小儿感冒的致病特点

夹痰,夹滞,夹惊

2、小儿感冒发病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特点:婴幼儿更为常见,易出现夹痰、夹惊、夹滞的兼证。

夹痰:肺常不足,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生痰,痰阻气道--咳嗽加剧,喉间痰鸣—加用三拗汤、二陈汤

夹滞:脾常不足,脾失健运,食滞内停—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呕吐,腹泻—保和丸

夹惊:小儿神气怯弱,热郁化火,热扰肝经—心神不宁,睡卧不实,惊惕抽风—镇惊丸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清热解表—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3、何为惊风?惊风的四证八候

概念: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小儿常见急危重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四证八候1四证:即痰、热、惊、风。2八候:搐、搦、颤、掣、反、引、窜、视。

4、麻疹、风疹以及猩红热的鉴别

表:(1)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2)好发年龄:6月~5岁;6月~1岁;1~5岁;2~8岁(3)潜伏期:6~21天;7~17天;5~25天;1~7天(4)初期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突发高热,一般情况好;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5)出疹与发热的关系: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发热1/2~1天出疹;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时热高(6)特殊体征:麻疹黏膜斑;无;无;环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7)皮疹特点: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四肢,3天左右出齐。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1~2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很少有脱屑;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8)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名词

1、围生期:国际上将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之。

2、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称之。

3、纯阳: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得升级旺盛,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正说明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生理特点。

4、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最根本的生理特点。“生长”表示形体的增长,“发育”表示各种功能的演变。

5、雪口(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

6、水痘:是由水痘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皮疹,红斑丘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

7、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8、鸡胸:胸骨明显突出,使胸廓向前突出如鸡胸状而称之,为维生素D缺乏患儿的一种胸部畸形。

9、线状疹: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成线状排列,可夹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

10、五软: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11、夜啼: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12、麻疹黏膜斑:发热,2-3日后在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

13、惊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抽出,神昏为特点的常见病症。

14、遗尿: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频繁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15、病毒性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胸闷,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

简答

1、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②生机蓬勃,生长迅速。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4)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2型题

1.

患儿,男,8岁,平素性急易怒,近1月经常皱眉眨眼,喉中发出怪声,时有摇头耸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首选方

A 清肝达郁汤

B 龙胆泻肝汤

C 琥珀抱龙丸

D 羚角钩藤汤

E 黄连温胆汤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2.

患儿,男,3岁,突然出现神昏惊厥,伴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治疗首选方剂是

A 柴葛解肌汤

B 银翘散

C 银翘散合羚角钩藤汤

D 桑菊饮

E 紫雪丹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3.

患儿,男,5岁。突然高热,不省人事,抽搐不已,大便化验见脓球成堆,大便腥臭异常,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

A 湿热疫毒

B 邪陷心肝

C 风热动风

D 气营两燔

E 湿热蕴伏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4.

患儿,男,3岁。高热持续3天,神昏谵语,突然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动,四肢厥冷。其证候是

A 湿热疫毒

B 邪陷心肝

C 风热动风

D 气营两燔

E 脾肾阳虚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5.

患儿,2岁,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治疗首选方剂是

A 附子理中汤

B 固真汤

C 镇肝熄风汤

D 缓肝理脾汤

E 羚角钩藤汤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6.

癫痫患儿,发作时惊叫,吐舌,急啼,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四肢抽搐,大便黏稠,舌淡红,舌苔白,脉弦滑,指纹色青。其主要治法为

A 理气镇惊

B 平肝熄风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讲义:肾系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讲义:肾系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讲义:肾系病证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全面掌握)

定义: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病位:肺脾肾,以肺脾为主

治疗原则:急性期驱邪,恢复期扶正

分证论治:

1 急性期

1)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苓散加减

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3)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藤汤加减

4)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5)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2 恢复期

1)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2)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第二节肾病综合征(全面掌握)

定义: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

病位:肺脾肾

治疗原则:扶正培本

分证论治:

1 本证

1)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脾阳虚实脾饮加减

3)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

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2 标证

1)外感风邪--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麻黄汤加减

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银翘散加减

2)水湿防己黄芪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

3)湿热--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甘露消毒丹加减

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八正散加减

4)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

5)湿浊--利湿降浊温胆汤加减

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速记

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速记

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速记

第一篇: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速记

2013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

新生儿疾病

1、胎怯

肾精薄弱:补肾地黄丸脾肾两虚:保元汤

2、硬肿症

阳气虚衰:参附汤寒凝血涩:当归四逆散

3、胎黄

湿热熏蒸:茵陈蒿汤寒湿阻滞:茵陈理中汤瘀积发黄:血府逐瘀汤胎黄动风:羚角钩藤汤

苔黄虚脱:参附汤合生脉散肺系病证

1、感冒

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银翘散暑邪感冒:新加香薷饮时邪感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挟痰:二陈汤、三拗汤;桑菊饮、黛蛤散挟滞:保和丸

挟惊:疏风解表基础上用镇惊丸

2、乳蛾

风热搏结:银翘马勃散热毒炽盛:牛蒡甘桔汤肺胃阴虚:养阴清肺汤

3、咳嗽

风寒咳嗽:杏苏散、金沸草散风热咳嗽:桑菊饮

风燥咳嗽:清燥救肺汤、桑杏汤痰热咳嗽: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阴虚燥咳:沙参麦门冬汤气虚咳嗽:六君子汤痰湿咳嗽:二陈汤

4、肺炎喘嗽

风寒闭肺:华盖散风热闭肺:麻杏石甘汤

热毒闭肺: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痰热闭肺: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5、哮喘

风寒束肺: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阻肺:麻杏石甘汤、苏葶丸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肺实:苏子降气汤;

肾虚: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合玉屏风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

6、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营卫失调:黄芪桂枝五物汤脾肾两虚: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肺脾阴虚:生脉散合沙参麦门冬汤脾系病证

《中医儿科学》重点梳理

《中医儿科学》重点梳理

《中医儿科学》重点梳理

《中医儿科学》儿科学基础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受孕至分娩,共40周——妊娠中期15周、妊娠晚期13周损伤,易致早产新生儿期出生至

生后满28d——易致产伤、窒息、硬肿、脐风。婴儿期生后满28d至1周岁——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及各种传染病。幼儿期1~3周岁——易发生脾系病证,传染病发病率增高,易发生意外事故学龄前期3~7周岁——易发生溺水、烫伤、坠床、错服药物以致中毒

等学龄期7~12周岁——防止近视,防止龋齿,减少精神行为障碍7.青春期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保障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小儿生长发育体重测量方法及正常值:测量体重,应在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

状况下进行。平时于进食后2小时称量为佳。出生体重:约3Kg1~6个月:每月长0.7Kg公式:体重(Kg)=3+0.7×月龄7~12个月:每月长0.5Kg公式:体重(kg)=7+0.5×(月龄-6)1岁以上:每年长2kg公式:体重(Kg)

=8+2×年龄临床意义:①体重是衡量小儿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②体重是临床计算用药量的主要依据之一。③体重增长过速可能为肥

胖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为营养不良。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3岁以下小儿仰卧位以量床测量从头顶至足底的长度,称身长

。3岁以上用身高计或固定于墙上的软尺测量身高。出生时:约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 。第二年增长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增长每年约7cm。2~12岁身高公式:身高(cm)=70+7×年龄临床意义:①身高(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增长与种族、遗

中医儿科学19章惊风

中医儿科学19章惊风

5.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突然抽搐,惊跳惊叫,神志不清,四肢欠 温,舌苔薄白,脉乱不齐。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方药:琥珀抱龙丸加减。常用药:琥珀、朱砂、金箔镇惊安 神;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人参、茯苓、淮山药、甘草益 气扶正;菖蒲、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开窍。
【其他治疗】
西医处理 1 .退热物理降温可用头枕冰袋,温湿毛巾擦身, 40 % -50 %酒精擦浴。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滴鼻或肌肉注射。 2.止惊首选安定,0.3-0.5mg/LS,最大量不超过10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亦可用苯巴比妥8-10mg/kS肌肉注 射或5%水合氯醛50rog/kS保留灌肠。
【其他疗法】
一、针灸疗法 1 .针刺上肢取穴:内关、曲池、合谷。下肢取穴:承山、 太冲。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 2 .灸治取穴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 里。用于脾肾阳虚证。 二、推拿疗法
运五经,推脾土,揉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 揉涌泉,揉足三里。
一、预防
【预防与调护】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欲饮,神昏惊厥,舌苔 黄糙,舌质深红或绛,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息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药:连翘、石膏、黄连、黄 芩、栀子、知母清气透热,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丹 皮清营凉血,羚羊角、石决明、钩藤熄风平肝。
3.邪陷心肝 证候:高热烦躁,手足躁动,反复抽搐,项背强直,四肢拘 急,口眼相引,神识昏迷,舌质红绛,脉弦滑。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中医儿科学惊风PPT幻灯片

中医儿科学惊风PPT幻灯片
12
【辨证论治】
一.急惊风四证
1、热证:有表热、里热。昏迷、抽搐为一过性,热退后抽搐 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痰证:有痰热、痰火、痰浊。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 热上蒙清窍;谵言妄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 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窍。
3、风证:有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如高热惊厥,为一 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位在心肝,热、痰、风三证 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2
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
—主要病机是痰、热、惊、风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四证” —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
凡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
慢惊风中若出现纯阴无阳的危重证候,称为慢脾风。
3
惊风的证候特点,可归纳为四证八候。 四证者,指痰、热、惊、风,见于急惊风。 八候者,即搐、搦、颤、掣、反、引、窜、视。 在急惊、慢惊都可出现,表示惊风正在发作。但惊风 发作时,不一定八候全部出现。
8
【病因病机】
急惊风多见于外感热病,常由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暴受 惊恐而引发。
1.外感时邪:时邪包括六淫之邪和疫疠之气。 小儿肌肤薄弱,卫外不固,若冬春之季,寒温不调,气候骤 变,感受风寒风热之邪,邪袭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易于传变, 郁而化热,热极生风;
9
小儿元气薄弱,真阴不足,易受暑邪,化火最速, 传变急骤,内陷厥阴,引动肝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A1型题

1.患儿,8岁。发热,低热绵延,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肌痛肢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胸痛,舌质红,舌苔薄,脉数或结代。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应首选方剂是

A.银翘散

B.失笑散

C.生脉散

D.葛根黄芩黄连汤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正确答案:A

解析:病毒性心肌炎风热犯心证:症见发热,低热绵延,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肌痛肢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胸痛,舌质红,舌苔薄,脉数或结代。治宜清热解毒,宁心复脉。代表方剂:银翘散。知识模块:中医儿科学

2.患儿,4岁。汗出,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活动后尤甚,平日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汗证,具体辨证属于

A.外感风热证

B.肺卫不固证

C.外感风寒证

D.气阴两虚证E.营卫不和证

正确答案:B

解析:汗证之肺卫不固证的主要症状: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活动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知识模块:中医儿科学

3.患儿,6岁。反复发热抽风4年,抽风每因外感诱发,初为高热惊厥,逐渐发展为低热抽搐,年发病2~3次。为明确诊断,辅助检查应首选A.脑电图

B.CT

C.MRI

D.脑脊液检查E.脑血流图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儿科学

4.患儿,女,6岁。现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食欲不振1周。患儿2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体检:面色苍白,心脏听诊心尖区第一心音明显低钝。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复习资料

中儿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脏腑娇嫩2.形气未充3.稚阴稚阳4.纯阳之体5.苗窍6.斑

7.疹

8.透关射甲9.胎疸10.脐风11.脐突12.雪口

13.咳嗽

14.肺炎喘嗽

15.哮喘

16.呕吐

17.泄泻

18.积滞

19.疳证

20.惊风

21.小儿水肿

22.开鬼门

23.洁净府

24.麻疹

25.麻毒闭肺

26.麻毒攻喉

27.风痧

28.丹痧

29.水痘

30.痄腮

31.顿咳

32.小儿暑温

33.夏季热

34.疫毒痢

35.汗证

36.自汗

37.盗汗

38.解颅

39.囟陷

40.囟填

41.五迟

42.五软

43.鸡胸

44.龟背

二、填空题:

1.关小儿疾病的记载首见于——

2.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

3.提出小儿“纯阳之体”的专著——

4.被称为“儿科之圣”的医家——

5.北宋最富盛名的医家——其著作是——

6.明代儿科名家薛已的儿科专著——,其特别重视——两脏

7.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的观点

8.————著作首次提出“稚阴稚阳”的观点9.新生儿最好的乳品是——

10.小儿断乳的时间——

11.奶粉配制乳液时,按容量计算的比例是——12.1岁时小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新生儿的是———

13.小儿望诊中面呈青色主——、——、——、——证

14.小儿睡卧露睛多属——

15.小儿指端呈杵状多属:——

16.齿龈属——齿龈红肿疼痛是因——

17.小儿食指络脉份——、——、——三关

18.正常的小儿食指络脉————

19.小儿嗜食异物,绕脐痛多为——

20.小儿脉诊多采取————法

21.新生儿得脉率——次/分

22.小儿常见的病脉——————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3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3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3

(总分:2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2型题(总题数:4,分数:4.00)

1.患儿,见壮热不退,昼轻夜重,咽红目赤,唇赤干裂,烦躁不宁,肌肤斑疹,颈后淋巴结肿痛,手足硬肿,舌质红绛,状如草莓,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治疗首选方剂是( )

∙A.柴胡葛根汤

∙B.普济消毒饮

∙C.甘露消毒丹

∙D.龙胆泻肝汤

∙E.清瘟败毒饮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根据其典型症状和舌脉,辨证为气营两燔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治疗首选方剂是清瘟败毒饮。

2.患儿,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汗出,有浮肿,头晕耳鸣,长期咽痛,咽部暗红,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舌苔少,脉细弱。应诊断为( )

∙A.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型

∙B.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型

∙C.急性肾小球肾炎,阴虚邪恋型

∙D.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型

∙E.急性肾小球肾炎,气虚邪恋型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患儿,发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吐舌,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四肢抽搐,大便黏稠,舌淡红苔白,脉弦滑,乍大乍小,指纹色青。治疗首选方剂是( )

∙A.镇惊丸

∙B.涤痰汤

∙C.定魄丸

∙D.小儿回春丹

∙E.定痫丸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根据其典型症状和舌脉,辨证为惊痫,治疗首选方剂是镇惊丸。

4.患儿,见全身浮肿,面目为著,小便减少,面白身重,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自汗出,易感冒,舌淡胖,脉虚弱。治宜( )

∙A.益气健脾,宣肺利水

∙B.温肾健脾,化气行水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中医儿科学》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中医儿科学》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中医儿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

细目一:小儿年龄分期

要点:

年龄分期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小儿生长发育

要点:

1.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囟门测量方法、闭合时间及临床意义

4.头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5.胸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6.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时间、数目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7.呼吸、脉搏、血压的正常值及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8.感知、运动、语言、性格发育特点

细目三: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要点:

1.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2.病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儿科四诊特点

要点:

1.儿科四诊应用特点

2.望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3.闻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4.问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5.切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儿科治法概要

要点:

1.儿科常用内治法的用药原则及给药方法

2.儿科常用内治法及其适应病证

3.儿科常用外治法及其临床应用

其次单元儿童保健

细目一:胎儿期保健

要点:

养胎护胎的主要内容

细目二:婴儿期保健

要点:

1.新生儿的特别生理现象

2.新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

3.喂养方式及选择原则

4.母乳喂养的方法、优点、留意事项及断奶相宜时间

5.人工喂养方法

6.混合喂养方法

7.添加辅食的原则

第三单元新生儿疾病

细目一:胎怯

要点:

1.发病特点

2.病因病机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辩证论治

5.预防与调护

细目二:硬肿症

要点:

1.发病特点

2.病因病机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其他疗法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胎黄

要点:

1.发病特点

2.病因病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惊风

细目一:概述

一、概念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临床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惊风是一个证候,可发生在许多疾病中。

二、发病年龄特点

一般以1~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具有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三、惊风八候

临床抽搐时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八种,即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古人称之为惊风八候。

搐:肘臂的伸缩溺:十指的开合

颤:手、足、头身的摇动掣:势如相博

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手如挽弓形状

窜:目珠斜视,左右偏移视:直视如怒,睛露不活

四、急惊风与慢惊风区别

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大类。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为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称为慢惊风。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急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一)病因

急惊风多由以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和暴受惊恐而引发。

(二)病机

1.外感时邪

热极生风;暑邪化火,内陷厥阴,引动肝风;暑多夹湿,湿蕴热蒸,化为痰浊,蒙蔽心包,痰动则风生;若感受疫疠之邪,化热化火,逆传心包,火极动风。

2.内蕴湿热

饮食不洁,误食污秽或毒物,湿热疫毒蕴结肠腑,内陷心肝,扰乱神明。

3.暴受惊恐

小儿元气未充,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致使心失守舍,神无所依,致神志不宁,惊惕不安;或痰涎上壅,引动肝风,发为惊厥。

二、慢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可见虚中夹实证。

慢惊风患儿多体质羸弱,素有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致脾虚肝亢或虚极生风,脾肾阳虚不能温煦筋脉,致时时搐动之慢脾风证,也有急惊风后驱邪未尽,而致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急惊风四证及治疗原则

(一)急惊风四证

急惊风痰、热、惊、风四证俱备。

1.热证:有表热、里热。昏迷、抽搐为一过性,热退后抽搐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痰证:有痰热、痰火、痰浊。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神。

3.风证:有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如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风三证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六淫所致的外风,春季以春温为主,兼加火热证,症见高热,抽风,昏迷,发斑;夏季以暑热为主,暑必夹湿,暑喜归心,症以高热,昏迷为主,兼见抽风,常热、痰、风三证俱全;如夏季高热、抽风、昏迷,伴下痢脓血,则为湿热疫毒,内陷厥阴。

(二)治疗原则

急惊风的主证是热、痰、惊、风,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法则。热甚者应先清热,痰壅者宜先豁痰,惊重者治以镇惊,风盛者急施熄风。

二、急惊风的辨证论治

(一)风热动风

证候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抽搐,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主方银翘散加减。

(二)气营两燔

证候多见于盛夏之季,起病较急,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情严重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三)邪陷心肝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不退,烦躁口渴,谵语,神志昏迷,反复抽搐,两目上视,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四)湿热疫毒

证候持续高热,频繁抽风,神志昏迷,谵语,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主方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五)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惊惕不安,身体战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甚则惊厥、抽风,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脉律不整,指纹紫滞。(惊吓病史)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主方琥珀抱龙丸加减。

三、慢惊风的辨证论治

(一)脾虚肝亢

证候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主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二)脾肾阳衰

证候精神委顿,昏睡露睛,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动震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主方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三)阴虚风动

证候精神疲惫,形容憔悴,面色萎黄或时有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易出汗,大便干结,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舌绛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滋肾养肝。

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