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下的经济法作用--从加强金融监管谈起
论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制的改革及启示
论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制的改革及启示作者:余巍巍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29期摘要:金融产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构成,在保证经济发展活力以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金融产业以资本作为服务对象,因此使得其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华尔街在内的多家金融巨头破产,以美国为起点,逐渐形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次次贷危机也导致了实体经济受损严重,对美国和对我国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较为复杂,涉及到诸多领域以及经济部门,但是从结果来看,次贷危机的出现其与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章从背景原因着手分析,研究此次次贷危机凸显出来的金融监管法制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法制改革一、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基本解析(一)次贷危机的基本概述2007年美国首先爆发次贷危机,本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泛,破坏性较大,一度演变成为威胁美国金融安全的金融风暴。
危机开始之初,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房利美以及房地美发生危机,进而被政府收购,此后不久美国第三以及第四大投资银行相继陷入财务困境,在被政府收购以及破产保护之中。
美国本土房地产市场以及金融行业陷入到危机之中,呈现出动荡的运行态势。
那么究竟何为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从本质上来讲次贷危机仍然是一场信用危机,随着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金融产品的信用等级不断下调,以及随着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与偿债危机,以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交易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衍生品市场开始出现风险积聚,最终发生系统性风险。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概述regulation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在中文中也可被翻译成为监督管制等不同的词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regulation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对市场运行、交易方式等环节进行必要的干预,保证市场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regulation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政府行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引言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紧密联系使得金融监管成为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也给其他国家的金融监管敲响了警钟。
本文将讨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
危机背景美国次贷危机是指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后引发的金融危机。
该危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鼓励贷款机构放宽贷款条件,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也能够获得房屋贷款。
这些放松的贷款条件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导致贷款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债务违约风险增加,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1. 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贷款审批和风险评估方面。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应该着重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对资产负债表的披露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督。
2. 完善金融监管法规美国次贷危机中,存在监管漏洞和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监管的空白区域进行高风险业务。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监管法规的研究和修订,确保规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防止类似的潜在风险。
3. 加强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不协调的问题,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更加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4. 强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的滥用成为风险的一大来源。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确保金融创新的合法性和稳健性,避免金融创新成为风险的源头。
5. 健全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机制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方面的不足。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机制,以确保金融体系能够抵御潜在风险的冲击,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成因、影响,以及它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所带来的启示。
次贷危机起源于21世纪初,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和金融市场对风险的忽视,最终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我们将首先回顾危机的起源和发展,然后分析导致危机的主要成因,包括监管缺失、市场过度自信、风险评估不足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深远影响。
我们将总结危机对金融监管的启示,包括强化监管、完善风险评估、提高透明度等,以期为未来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二、次贷危机成因分析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源于2001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追求高利润,向信用评分较低的购房者提供贷款。
这些购房者,通常被称为“次级借款人”,他们的还款能力相对较弱,贷款条件因此也更为宽松,如低首付、低利率等。
然而,这种宽松的贷款政策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过度的金融创新是次贷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将大量的次级房贷转化为可在市场上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如抵押债务权证(CDOs)等。
这些金融衍生品虽然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这些基于次级房贷的金融衍生品就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监管缺失和监管不足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监管机构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导致很多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游离于监管之外。
同时,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使得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风险。
全球经济失衡和货币政策的不当运用也为次贷危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当时,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美国国内储蓄不足,过度依赖外部融资。
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美国采取了低利率政策,鼓励消费者借贷消费。
这种货币政策的不当运用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进而引发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后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通过分析我们不仅要研究这场次贷危机的起因,同时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我国金融监管的有关问题,为防范我国的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提供积极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暴露的问题(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实现“居者有其屋”,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美国人在这方面也不例外,金融创新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帮助美国人更快地实现了这一梦想。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同时由于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次级按揭贷款的产生和快速发展,美国有更多的家庭拥有了房屋,全美住房所有率从1995年的64%快速增加到了2005年的69%,需求的上升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住房市场的发展速度在近10年快速上升。
而在房价上升周期内,按揭信贷的隐患被市场大大的低估。
随着美国利率在2005年后不断走高,经济增速下滑,平均房价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并开始回落。
房价下滑直接导致大部分与此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剧跌,投资此类产品的金融机构相继出现巨额亏损,伴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房地产市场膨胀过后持续降温,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新的融资。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007年2月次贷危机的阴影开始显现。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8年以来受次贷危机恶化影响,美国已有3家银行倒闭。
目前,美国许多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或面临着倒闭的风险,或出现巨额亏损,甚至美国花旗与美联银行等大银行2008年以来也出现严重亏损。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特别是在金融监管方面。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可以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
加强金融监管的跨部门协调也是必要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够提高监管效果。
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查和监督机制也是关键,加强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样重要,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可以减少各类风险。
要鼓励金融创新但同时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创新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 风险管理体系, 跨部门协调, 审查监督机制, 职业道德, 金融创新, 风险管控, 监管体系建设, 金融市场稳定,投资者权益1. 引言1.1 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始于2007年,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过度放松的信贷政策和高风险的抵押贷款。
许多金融机构过度地向低信用质量借款人提供贷款,这些贷款后来变成了次级抵押贷款或“次贷”。
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连锁违约。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土,也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持有大量次贷资产,一旦这些资产价值下跌,就会造成全球金融系统的动荡。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有些机构倒闭破产。
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金融监管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深刻理解危机的根源和演变过程,我国才能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正文部分将探讨如何通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跨部门协调、建立严格审查监督机制、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以及鼓励创新加强风险管控来应对金融风险,从而避免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1.2 重视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次贷危机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欧美发达国家在危机中遭受重创。
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以审视危机的机会: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事关一国金融业的稳定,在加快金融创新、推进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一、透过次贷危机认识金融创新(一)金融创新。
什么是创新?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或引进新事物的活动。
据此我们可以把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或引进新事物的活动。
广义上的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制度、金融产品、金融管理、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创新,狭义上指金融产品创新,本文的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产品创新。
(二)引起次贷危机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因素。
次贷危机从房地产市场发展到债务市场再到证券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危机的快速演变与传递过程无不与美国过度金融创新息息相关。
金融创新产品主要是指金融衍生产品,《货币战争》中说“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债务,它们是债务的打包、债务的集合、债务的集装箱”,也就是说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础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经过组合设计技术衍生出更为复杂的二代产品,三代……n代产品的过程,在次贷危机中它主要表现为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衍生出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又以MBS为基础资产进一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其中,又衍生出大量个性化的“担保债务凭证”(CDO)。
这一过程还可继续衍生,并产生“CDO平方”、“CDO 立方”等产品。
随着基础金融产品一代代的衍生,风险和收益也在上个基础上呈现出几倍到几十倍地放大,由此可见金融衍生品具有复杂性和高杠杆性的特点。
正是高杠杠性使衍生产品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具有高杠杠性收益成倍放大,这时如监管不足,金融机构疯狂逐利,滥用金融创新工具大量设计衍生产品。
浅谈次贷危机视角下如何加强我国金融监管
工作研究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金融危机,这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乃至政治的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2007年4月2日开始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冰岛政府甚至为之破产,可谓损失惨重。
次贷危机造成的惨痛代价与美国政府金融监管不力有极大的关系。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监管的作用,其次,从多个方面就次贷危机视角下如何加强我国金融监管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内部控制;金融创新Abstract:Since the20th century,90years,the wor-l d's countries and regions concerned frequent finan-cial crises,which the global economy and even politi-cal stability have had a huge impact,especially in April2,2007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began,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has also led to the global economy is in recession,the Government of Iceland and even whom bankruptcy,can be described as disastrous.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the devastating costs of ineffec-tive ernment financial regulation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inan-cial regulation,and secondly,in many ways to view the sub-prime crisis,how to discuss the strengthening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Keywords:The subprime crisis;Financial Supervi-sion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金融危机,这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乃至政治的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2007年4月2日开始的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工厂订单量骤减,新房销售量也降至近18年来的最低点,同时,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冰岛政府甚至为之破产,可谓损失惨重。
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的启示引言美国次贷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该危机始于2007年,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的启示。
1.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美国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这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市场准入门槛和风险管理措施,以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并及时应对。
2. 强化风险管理和评估次贷危机的爆发与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误判和不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密切相关。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风险管理和评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要求,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3. 增强政府监管能力美国次贷危机再次证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引导作用不可或缺。
中国应加强政府监管的能力和力度,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水平,以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并对市场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应对。
4. 完善法律法规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市场中的法律法规滞后和监管空白问题。
中国应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健全金融市场的法律体系,为金融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5. 提升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水平次贷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凸显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合作,建立健全跨国金融监管机制,共同应对跨境金融风险。
6. 培养更加专业化的金融监管人才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人才的短缺问题。
中国应加大对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的监管需求。
7.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知识的关注,也加深了民众对金融风险的认识。
中国应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减少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8. 加强市场监管和信用建设次贷危机暴露了市场监管不力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次贷危机下的经济法作用--从加强金融监管谈起
次贷危机下的经济法作用--从加强金融监管谈起摘要: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债危机逐渐引发升级扩大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直接导致美国多家大型企业破产直至全球性的金融大震荡。
在此情景之下,各国相继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救市措施和经济振兴计划。
作为国家协调和干预经济的经济法理应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拟从加强金融监管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有所启迪。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法,金融监管众所周知,所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此次的经济危机主要是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而来。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美国金融危机是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
从危机的演变过程看,其直接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中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引发的金融衍生品的膨胀与泛滥。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此次“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做这样的概括:此次金融危机是由不良的房贷引发,使得商业银行负担起债权,经过不恰当的金融衍生工具炒作之后呈现一种不正常的放大炒作后,形成的货币泡沫危机。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监管改革与启示
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并推动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
先是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月!%日正式公布长达#%"页的《监管改革蓝图》,提出了一系列监管改革建议,以减少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促使监管体系结构更加现代化。
接着在近期举行的七国集团金融稳定论坛会议上,也提出了多项加强监管改革的措施。
美国同时也在酝酿另外一份提案。
综合来看,金融稳定和风险管理成为此次加强监管的核心内容。
一、美国财政部公布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公布的《监管改革蓝图》,采用减少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促使监管体系结构更加现代化的措施,加强对金融稳定、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经营行为等方面的监管。
(一)以授权和加强协调为近期措施一是授予美联储更多知情权、审查权。
授予美联储可以向所有借入应急流动资金的金融体系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索取更多信息或进行实地审查的权利,评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以及有关活动对整体金融稳定的影响。
二是成立针对按揭中介机构的监管机构,即联邦按揭监管委员会(&’()*+*,-(.*./+).’/0’121.33.’/,&-0),以制定按揭中介机构准入规则和按揭规则;分清联邦及州的按揭监管分工。
三是强化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456)的监管及金融政策协调机制。
(二)以监管机构的部分整合为中期措施一是将货币监管局(-77.8,’7)9,0’1:)(’;;,(’7)9,0<((,/8=,-00)与储蓄机构监管局(-77.8,’7>9(.7)?<:,(@.3.’/,->?)合并,并在两年内将联邦储蓄机构监管规章转变为国民银行监管规章;二是重新划分对州立银行的监管,由联储局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ABC0)同时监管改为一个机构统一监管;三是将对保险机构的监管升级,设立联邦保险监管机构,建立类似银行业的联邦和州双重注册制度,取代目前仅由州监管保险业的做法,并制定联邦保险监管规章;四是将证券交易委员会(?D0)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0A>0)合并;五是对支付结算系统进行监管,由联储局负责,并制定联邦监管规章。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启示摘要: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是推动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管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矛盾的统一体,具有统一性和对立性,两者相互影响。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起着推动作用。
监管是金融发展的引导力量和有力保障,金融监管能支持和引导创新,能消除创新的负面效应,科学有效的监管可以促进金融健康发展。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新和监管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才能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金融监管。
创新和监管是一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
我们应该正确把握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
一、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管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金融创新迅速发展过程中,美国金融监管措施不紧反松。
美国没有一个联邦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负责看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状况,风险监管无法实现全方位覆盖。
1999年,美国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监管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金融衍生品业务中来。
2004年,美国又推行投资银行自我监管计划①。
次贷相关产品的定价、交易和信息披露,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这些产品价值的可调节性很大,甚至被操纵。
由于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不规范,多为柜台交易,不是统一的交易所交易,因此,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价格非常不透明。
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风险的扩散。
银行和按揭中介没有审慎地发放贷款;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纷繁复杂的分拆打包,掩饰各种衍生金融产品中的风险,不仅扩大了对不良贷款的需求,而且将不良贷款传递给更多的投资者;评级机构按照市场价格估值资产的会计方法,在上升的经济周期中过分抬高高风险资产信用评级,让投资者无法对风险形成有效认识;金融监管机构对于上述一切缺乏应对措施,让大量充斥巨大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处于无监管状态。
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
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引言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然而,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全球金融体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揭示出金融监管存在的严重缺陷。
本文将探讨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以及对未来金融监管的启示。
1. 次贷危机背景次贷危机是2007年到2008年期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其主要原因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大量次贷违约,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各大金融机构因为持有大量次贷债券而陷入了困境,部分机构甚至面临破产。
此次危机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2. 金融监管失效的原因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监管漏洞在次贷危机之前,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监管机构在填补金融监管漏洞方面存在不足,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2)监管跨国化不足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跨国化的不足。
金融机构的全球化运作使得其跨国监管成为迫切的需求,但现有监管机构和监管框架并未能完全适应这种变革。
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信息交换渠道,导致监管局面的单边主义和割裂性。
(3)监管政策不合理次贷危机揭示了一些监管政策的脆弱性和不合理性。
例如,美国政府过度鼓励低收入家庭购房,导致了过度扩张的次贷市场。
而一些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无法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3. 对金融监管的反思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对金融监管的重要启示和反思:(1)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在组织结构上更加独立,摆脱政府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和科学地履行监管职责。
同时,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
(2)加强监管的跨国合作和信息共享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跨国化的紧迫性。
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形成监管的合力。
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
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1.引言次贷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从2007年开始爆发,一路延续到2008年时,促使美国的房市崩溃,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由于金融监管的不足,危机一发不可收拾,导致多个银行破产、公司倒闭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
作为过去十年内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金融事件之一,次贷危机给金融监管体制以及各国领导带来了严重的启示。
本文旨在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
2.次贷危机概述2007年到2008年期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这是一个以次贷为核心,波及房市和金融市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在次贷危机之前,许多美国的子贷款机构通过放贷给缺乏信用支持、还款能力和抵押品的借款人,来赚取高息贷款的收益,并将这些次级贷款打包成投资组合,投资人们购买这种资产支持证券来投资。
当借款人不能够还款并且房市的泡沫失去光泽时,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领导为了挽救银行系统避免金融崩溃,不得不向债券市场注资,危机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3.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3.1 需要加强监管体系次贷危机爆发是因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不足,一方面,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不够,无法对次级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因此许多金融机构对次级贷款的评估出现错误,大量投资人的投资组合爆裂,引发了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领导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出现问题,领导过于宽松的导致金融机构的哪个行为日益无序,最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金融风险。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要拥有先进的监管技能和强大的监管机构。
同时,监管机构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满足监管要求,并预防金融机构的风险。
3.2 需要加强对投资产品的审核和评估能力次贷危机也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在审核投资产品方面的能力不足,不能够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和投资组合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审查,从而导致一些有风险但被认为是安全的投资产品被强行推销。
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再次凸显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次贷危机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更对各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次贷危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市场,由于相关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贷风险评估存在缺陷,过度放宽贷款标准,鼓励高风险抵押贷款。
这些高风险抵押贷款很快被打包成金融产品,并作为资产支持证券(ABS)流入全球金融市场。
然而,当全球经济出现下滑,房地产市场崩盘时,这些债务迅速违约,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次贷危机的爆发揭示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风险,同时也凸显了金融监管的巨大重要性。
首先,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在次贷危机中,部分金融机构放纵自己的利益,对借款人的信贷状况进行虚假评估,进而将高风险的贷款产品转化为看似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出售给投资者。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金融机构的职业操守,也对投资者和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损失。
其次,次贷危机凸显了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对于抵押贷款的真实价值缺乏充分了解,而投资者也缺乏获得充分信息的渠道。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的不透明性,投资者往往难以准确评估风险,从而可能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成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此外,次贷危机还暴露了金融机构监管薄弱的问题。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不少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
监管机构缺乏及时监督和制止金融机构过度放宽贷款标准的能力,也未能充分发挥起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
因此,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再次被全球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所认识,监管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例如,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建立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对金融产品的评级监管。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摘要: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春季爆发开始,已逐步发展成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和国家的金融风暴。
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
对它进行深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依次分析讲述了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以及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我国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启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
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一、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一)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
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
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
(二)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
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启发诠释
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启发诠释
次贷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核心引发事件之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深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发和教训。
1. 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管理的漏洞和不足。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资产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2.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次贷危机表明金融市场不是自我调节的理想市场,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来保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和金融稳定。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并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3. 资本金和杠杆率的重要性: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机构过高的债务水平和过度杠杆的风险。
金融机构应建立合理的资本金水平和杠杆率控制机制,避免过度依赖借款来开展业务,以保持其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4. 资产定价和评估的重要性: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在对资产定价和评估方面的不准确和不透明。
金融机构应提高对资产价值的准确评估能力,避免高估或低估资产的情况发生,以确保市场的健康和透明。
5. 全球金融市场的相互关联性:次贷危机充分展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关联和相互依赖。
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国际合作,分享信息,避免跨国金融风险的传播和扩大,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启示和教训的吸取,金融市场可以更加健康和可靠地运行,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次贷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
次贷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几年过去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对世界经济重大而消极的影响,至今尚不能清晰地看到尽头。
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说明,金融监管的缺失是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本文尝试以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次贷危机中的金融监管问题,以期加深对金融监管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更多有价值的启示。
一、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金融监管产生的内在原因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每一个微观市场和整个经济可以到达一般均衡,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然而现实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些理想化条件很难成立,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也就很难实现。
“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多种情况可以导致市场失灵,但对于金融市场失灵而言,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
换句话说,实施金融监管就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重点消除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 外部性与金融监管。
在实际经济中,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成员带来损害,而不用对此担负必要的本钱,这被称为经济活动负的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在公共场合吸烟会对他人的安康构成危害;但如果经济活动对社会成员带来好处,而自己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就是经济活动所谓正的外部性或外部经济,例如自己辛苦种植的花园会让邻居赏心悦目。
关于外部性另一种更学术化的描述是,“当不同的人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相互关联时,那么他们就相互施加了收益或本钱,收益和本钱的这种非意愿性转移,就是‘外部性’”。
“如果外部效应出现,市场就不一定能产生资源的帕累托有效率供给。
然而,其他一些社会机构,例如法律体系或政府干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市场机制从而实现帕累托有效率的”。
政府采取措施对于负的外部效应进展规制(征税、禁令等),而对正的外部效应进展提倡(补贴、精神鼓励等)。
美国次贷危机给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金融监管的启示2008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即所谓的“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了美国,也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
次贷危机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监管,确保金融稳定。
一、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机构过度放贷,导致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引发金融风险扩散。
因此,应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防止风险积聚和扩散。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例如针对金融机构的利益冲突、市场操纵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从制度上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防止其过度营利和冒险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二、加强金融产品的监管次贷危机中,很多金融产品的设计存在缺陷,例如过度复杂、不透明、风险隐蔽等问题,这也是造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该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规范其设计、销售和承担的风险,增强金融产品的透明度,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充分了解其风险和收益。
同时,还需要制定金融产品的标准化和分类,建立相应的评级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和咨询服务,帮助消费者和投资者做出理性的决策。
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至全球,说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金融政策和监管也存在协调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增强信息共享、风险识别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跨境流动,保障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也需要各个国家加强内部监管和管理,营造一个稳健、透明、公平的金融环境。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应该共同建立更加完备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和制度,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次贷危机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只有确立科学、完备、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机制,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有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启示
有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立法提出了重大的启示。
本文将从主要影响、经验教训和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产生了主要影响。
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动荡,我国的金融体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市场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监管漏洞,揭示了金融体系整体脆弱性以及金融监管立法的不完善之处。
其次,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带来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首先,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导致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和评估风险。
其次,金融市场的创新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监管机构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
再次,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金融监管立法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规定,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有效评估和应对风险。
最后,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应强化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监管,防止出现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的金融产品。
其次,金融监管机构应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的需求。
再次,我国金融监管立法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有效评估和控制风险。
此外,我国金融监管立法还应强化对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防止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并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立法,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继续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启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因此,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应加强制度建设。
次贷危机对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
次贷危机对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次贷问题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许多国家的金融系统几乎崩溃。
这场危机使得各国政府重新审视和加强金融监管制度,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本文将分析次贷危机对于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以及对于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监管制度的启示次贷危机让人们认识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因为某种原因,例如次贷危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来防止未来的风险和危机。
次贷危机暴露了一些金融监管制度问题,例如市场风险测量和资本管理等方面。
因此,许多国家在次贷危机后,努力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定的金融体系。
在危机期间,美国次贷市场的监管体系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之处。
监管机构的职责和监督并不能避免错误的的判断或者不良贷款。
监管机构和相关当局由于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导致了金融乱象。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良好的资本充足监管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是保持金融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如果监管机构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交易和风险进行充分监管和控制,再加之对市场的精准监督空缺,这将导致金融不稳定性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
二、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次贷危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全球股票价格下跌,信用危机和金融机构倒闭等问题。
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在此期间遭受了重创。
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影响很大,并且有很大的复杂性。
由此有几个初步的启示:首先,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表明,危机时期金融机构的身份定位和行为陈述是必要的。
其次,重要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必要的。
第三,对于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在其表述和疑义方面必须透明,并需要保证风险和潜在的估价问题得到可靠的评估。
另外,次贷危机也让人们意识到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金融机构的风险不再受限于本地市场,而是波及到全球。
此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和控制需要整合跨国数据,以便掌握全球市场动态。
因此,跨国金融监管,在减缓危机周期的感召下,应特别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应对全球金融形势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下的经济法作用--从加强金融监管谈起摘要: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债危机逐渐引发升级扩大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直接导致美国多家大型企业破产直至全球性的金融大震荡。
在此情景之下,各国相继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救市措施和经济振兴计划。
作为国家协调和干预经济的经济法理应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拟从加强金融监管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有所启迪。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法,金融监管众所周知,所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此次的经济危机主要是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而来。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美国金融危机是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
从危机的演变过程看,其直接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中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引发的金融衍生品的膨胀与泛滥。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此次“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做这样的概括:此次金融危机是由不良的房贷引发,使得商业银行负担起债权,经过不恰当的金融衍生工具炒作之后呈现一种不正常的放大炒作后,形成的货币泡沫危机。
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是:房地产的发展产生了次级贷款,使得商业银行负担上债权;商业银行又将其债权转移给美国两大住房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两方机构通过发行各种次级债券,从而再将债权转嫁给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投资者。
投资银行之后发行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比如各种信贷违约产品等具有调节杠杆作用的衍生产品,仍旧将风险转嫁给各种投资人。
美国的对冲基金和对冲交易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调节工具,本身是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它基本可以保证持仓模型的平衡,同时具有很大的规避风险的能力。
但是,许多对冲基金的操作人员为了追求凌驾于中高收益至上的暴利,想要通过各种谋取利益,这种现实状况极大地增加了这种工具的风险,并逐步将本来可以在很小范围内、很小代价下即可控制的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会引起信贷危机,信贷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信贷危机会导致银行与金融机构破产,经济产生持续性的衰退,并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就业状况,直至出现经济复苏。
在此过程中,各国投资者损失将不得不自行消化危机产生的各种经济问题,并可能出现其他重大社会问题。
一方面,从企业层面讲,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造成减产甚至破产,企业会出现大量裁员状况。
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讲,发达经济体的消费陡然下降,新兴经济体的信贷出现危机,对外出口的增速大幅下降;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同时,国家被迫增加社会公共投入,以稳定经济、平复社会问题。
再一方面,从国际层面讲,首先,各国的经济政策主要以针对本国的经济状况制定,但是却会很大可能上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例如,可能会造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其次,许多国家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于经济危机的关注,而通过其他手段转嫁经济危机,如刻意制造国际、地区争端,甚至会形成国际局势的动荡。
二、金融法视角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金融市场上的金融经济关系主要是由金融组织、交易、调控以及监管关系构成。
一国通过建立完整的金融体系来实现对整个金融经济关系的合法性确认,并且在规定权利、义务的前提下,将金融经济关系纳入到符合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正常轨道上。
结合事前的预防机制,事后的权利保护机制和法律责任措施将已经确认的金融法律关系加以完整的保护,维护正常的金融法律秩序。
金融法律关系兼具有保护性和调整性的功能,在金融市场上实现信息反馈、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并直接推动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笔者认为,在现代经济社会运行状态下,虚拟经济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运行中,虚拟经济应当也必须和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建构一个相对良性竞争、合理发展和稳定运作的金融宏观体系。
但是美国经济的现实状况是:美国的金融政策调控能力不足,实体经济无法承载虚拟经济的运行;金融监管的制度性缺陷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必然发生;此外,最重要的是美国的对外战争构成了金融危机爆炸性扩大的重要根源。
笔者将分述如下:(一)美国金融政策调控能力弱,经济实体的承载力不能负荷完全市场化的金融交易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交易比重远大于信贷市场的交易比重。
一方面,它基本上对银行的信贷扩张不进行任何干预;另一方面主要是采取利率等价格型工具手段进行调节控制,并且作用几乎仅限于微观金融层面。
这种金融体系在自由程度、自发倾向、运行惯性、风险发散等方面都更加自由且难以调控,这对于美国当局的经济调控能力提出的要求极高。
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权力和执行权力都仅限于美联储,后者仅仅是通过利率手段进行市场的调控而行政性干预很少,这样直接导致了国家经济调控的虚无和货币政策上的高度市场化,但是市场的自发调整能力毕竟有限且滞后。
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实体的承载能力偏弱,而完全市场化的金融交易施加于经济实体的压力过重,在追求经济效率远大于经济安全的目标指导下,必然的发展趋势就是经济实体不堪重负而爆发经济危机。
(二)美国金融监管的制度性缺陷导致次贷危机发生成为必然美国金融监管的制度性缺陷是导致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美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在解除了银行进入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基础上,银行、证券公司等可以联合经营并谨慎管理的体制,并且同时允许各主体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从事各类金融业务。
笔者认为,在这种复杂监管的表象下存在着许多深层次、制度性缺陷:首先,监管层次上多存在重叠、错位和缺位现象。
美国的金融机构经常存在同时接受多家监管机构监管的现象;美国证监会和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的冲突也是备受指责。
最令人诧异的是:1998年大规模参与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突然破产,竟然无一家监管机构对其实施过监管。
其次,监管过程多存在恶性竞争。
监管竞争的过程本身应当是中性、合理的,但是为了争夺更多的监管权、获取更多的监管资源,监管机构之间也往往会出现明争暗斗的情形。
通常情况下良性竞争会促进整个监管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一旦“择劣竞争”出现,那么“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直接在监管行业中蔓延开来,其造成的无形损失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再次,监管信息交流不畅、监管成本高昂也是现在的困境。
各州之间多借商业秘密之名拒绝公开监管信息,形成无形的监管信息条块分割;同时,美国庞杂的监管机构也直接造成了高额监管费用的层级累加。
(三)全球为美国对伊战争是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美国对伊战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
布什政府执政八年期间,发动的对伊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理论上说应该给美国的现实生活和经济状况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是反观其国内情况却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原因何在?结论就是美国直接操纵了以其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美国通过以其为首的国际货币体系技术性的从其他国家转嫁了战争的花费。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正值美国货币大幅贬值,许多国家便认为美国不能通过美元的贬值将危机和赤字输送想全世界,由全世界为美国承担经济危机。
现在的状况是,美国通过其金融霸权让全世界为其对伊战争买单。
美国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现行的世界金融体系存在深层次的矛盾:美元霸主地位在金融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巩固并且其逐步迈入金融资本主义,并使其他“伙伴”落入工业资本主义。
只有美国显示出自由创建和重组全球性的国际机构的意愿,以适应其金融需求,因为从超级债权人地位变为超级债务人地位使这些需求已经改变。
而欧洲和亚洲国家似乎缺少某种为其经济演进而进行制度规划的基因,就像一个跳舞的人跟随着舞伴的领舞一样,简直如同美国的镜像。
三、金融监管视角的对策性分析(一)监管原则的落实和监管模式的嬗变1、风险监管原则。
监管者对于风险的监管是最基本、最前置性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制定详细的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强化对风险的管控;另一方面,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品种风险和人为原因风险也应当进行适当地评估和监控。
同时,应当配以相应的风险超标处罚措施,以增强风险监管的威慑性和惩戒性。
2、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金融监管者有权要求银行或申请人就其金融创新产品进行信息披露。
笔者认为,首先这其中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创新产品的审计评级条件;具体评价级别;相应的上市规则以及上市过程的具体监管信息。
最重要的是,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可出现弄虚作假的状况。
同时,需要明确对于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其次,应当对于评级本身进行具体化,不能够简单的定性为3A或者2A,因为评级本身就涉及到信息披露和风险定位等诸多敏感性问题。
所以完善、细化整个评级标准、评级过程,突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评价尤为重要。
3、强化金融法的安全流动效益原则。
其着眼于资金和其他金融资产利用上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一方面,要保障金融资产安全,高度重视金融资产安全的事前防御,防范区域性、结构性金融风险和化解金融危机,并维护整个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金融业脆弱性;另一方面,以保证金融安全为前提,以加快金融资产的周转速度,提高金融资产的使用效率为目标。
两方面结合正确处理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关系。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整个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合理发展。
4、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实行的是一种政府机构监管、投资银行进行谨慎跟从的监管模式。
政府机构的监管部门主要是指证监会、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监管。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态度问题:产品可以推出,基本上无限制,并且没有审批原则。
笔者以为,这种目前的监管模式于我国并无问题,但是关键问题在于现行监管模式下监管力度不到位。
对于产品的推出必须依据前两个基本原则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仅是对于信息的披露和产品的评级问题;而且应当需要强调整个的审批过程,从审批的条件、标准到整个审批程序的严格执行和时间限制,都是我们金融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进行体系化、制度化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