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3、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重点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1、学生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2、多媒体课件。
3、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
学生分别从老虎的角度、驴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
比如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谨慎,要知已知彼。
从驴的角度谈,根据课文中驴“一鸣”“啼之”,从而给我们的启示是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设计思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指导,将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让学生归纳寓意。
从而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
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同时还会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根据《课标》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因此在课文赏析完之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为什么?”让学生纵观全文,针对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把握寓意,从而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从成语入手,导人新课。
学生填全成语(全是带有动物的成语)由最后的“黔驴技穷”导入: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准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2、把握住句子停顿。
请你注意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噬s 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三、读通文意要求:1、结合注释自己试译课文。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①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会养成分类整理,随时积累文言词语的习惯②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⒉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⒈重点①读懂课文,理解文意②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⒉难点①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虚词用法②领悟寓意。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⒈在四组间开展竞说动物成语比赛,然后由“黔驴技穷”导入新课。
⒉文章作者是柳宗元,哪一个同学能把你所知道的柳宗元介绍给我们?(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⒊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谁能谈谈寓言的特点?(点一生介绍)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是含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都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多用借喻手法,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富于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学习寓言,要注意从作品记述的故事和描写的形象入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点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理解寓意。
二、生字推荐⒈请同学们自由上台分别在黑板两边写上你自认为难读的字词和难写的字。
可以是自己不会的,也可以是自己会别人可能不会的。
(尽量避免重复,请教与出题混在一起是为了照顾部分同学的自尊心。
)⒉再由其他同学上台注音。
⒊全班同学一起订正。
⒋齐读黑板上的生字,并各自有选择性的抄写黑板上同学推荐的难写字。
三、录音范读四、研读课文⒈读一读,感知课文齐读课文后,由一生复述故事大意。
⒉读一读,对译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同桌合作,我读一句,你译一句,彼此轮流。
⒊读一读,整理字词(小声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⑴第一组整理一词多义如以船载以.入而以.为神把⑵第二组整理古今异义如稍古义:渐渐地今义:稍微⑶第三组整理词类活用如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⑷第四组整理省略句如以(之)为神给文中省略句补上被省略的主语、宾语、介词等,有:虎、驴、之、其、于。
苏教版初一下学期(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初一下册〔七年级下册〕语文:?黔之驴?教案【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引导他们用“三看一查〞〔即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练习〞〕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络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
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读懂寓言的情节。
3.通过比照“驴和“虎各自的形象特点,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络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老师适当点拨、补充。
1.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重点词语的翻译: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
这里作动词用。
三、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复述大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情节。
考虑:①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黔无驴〞“船载以入〞。
这样安排一可见其是外来户,二来铺垫虎被迷惑的情节,三来暗说其形体庞大。
②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响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虎的最初反响是“以为神。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而且“庞然大物也〞,所以觉得神奇。
③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如:“蔽〞“窥之〞,“近之然〞,“远遁〞“甚恐〞,“觉无异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跳踉大〞等。
虎的态度变化为:恐惧—疑心—挑衅④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结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读完寓言后,你觉得驴、虎这两个寓言形象各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讨论、概括:黔驴:庞然大物,擅长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蠢物。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内幕之前,存有戒惧心理;它反响迅速,行动灵敏。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驴word教案1
19 黔之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字文句的含义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1:顺畅朗诵课文,能翻译课文;2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述;理解内容和寓意。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熟悉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他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内弱的人。
2.吸取“驴”的教训,尽力增加才华,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二、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2.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取得启迪。
三、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同窗们学过很多有关动物的成语吧?你们还记得哪些呢?(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它们都来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
这节课咱们将学习一篇如此的故事。
《黔之驴》二:顺畅朗诵:一、齐读:请大家齐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节拍。
二、抽查:抽学生个人读第1 段三:译读,1. 边读边译:同窗们能够读准文章的字音了,是不是也对文章的内容有必然的了解了呢?此刻请大家按照课文下的解释,一边读课文一边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
(教师举例子,说明翻译方式——字字落实)2. 质疑交流,教师点拨:同窗们在翻译的进程中,有无碰到不会翻译的字词或句子呢?若是有,请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它。
3. 抽查重点字句:(1)字词:“以为”:①“以为神”:把(它)看成,②“以为且噬己也”:以为“因”:①“虎因喜”因此②于是。
“因跳踉大阚。
”(2).提示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刻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用脚踢。
这里作动词用。
)3. 齐读:请大家高声朗诵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理解课文:1.谁能可能地说一下那个故事?(引导学生说出虎吃驴的进程:惧驴,识驴,吃驴。
)2.找出描述老虎和驴子的语句,读一读。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doc
(秋)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 19 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2
、分析驴、虎两个寓言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
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
译全文,找出难理解字词句。
事的人蔽林间窥之:躲
点拨: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
语言:技
虎--------
形象。
勇于出击
示故事的寓意
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与驴的关系的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驴技穷
是否“文不对题”?
讽的是像驴那样的人。
能写出
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进行例子练习。
4.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结合注释解释生词和短语。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3.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九《黔之驴》教学案苏教版
《黔之驴》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翻译课文,并理解“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的含义。
2、赏析文中关于虎畏驴、识驴直至食驴过程的精彩描写。
3、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文中关于虎畏驴、识驴直至食驴过程的精彩描写.2、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借助教辅资料和网络了解《黔之驴》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概况;(2)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试读课文;(3)尝试翻译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句做好记号,以便课堂上共同解决。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借“虎年”话题趣味性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屏幕显示“预习提示”)1、请一位学生简介作者。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准备评读.3、学生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与工具书,解决预习中遇见的字、词、句的疑难,并尝试口译课文。
三、理清故事线索:请同学们尝试用三字(或四字)短语填写下面各空.事情的起因:(驴入黔)事情的经过:(虎畏驴)——(虎识驴)--(虎狎驴)事情的结果:(虎食驴)四、赏析:请同学们将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当能作出恰当评点,并适时地拿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学生交流)五、探究寓意:“寓”就是寄寓、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故事.我们能从《黔之驴》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1、让学生谈对寓意的理解。
(应该能从“虎”的角度得出一些结论)2、教师引导,得出一些另外的探究结论。
(如引用材料——选入教材的《黔之驴》删去了的结尾部分进行探究.)六、找成语: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中有三个就来源于本文,请大家将它们找出来,并说一说其大体意思。
1、庞然大物:形容庞大的东西.也形容表面上强大,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本事.2、黔驴之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3、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教学设计(精选12篇)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篇1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
2.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二、学法引导学生自读全文,实施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迁移,联系上学期学习的《<伊索寓言>两则》作比较阅读,把握寓言的特点,再用反向思维去多角度解读寓意。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
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2.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四、课时安排l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①重点字词;②《词典》对“黔驴技穷”的解释;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强化诵读训练,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同的含义。
2.准确直译文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掌握重点实词,准确直译文章。
3.理解这篇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1.简介作家作品情况并解题。
2.教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准下列字音:(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教师补充说明。
2.教师板书重点词及复杂句对学生进行再次训练。
船——用船。
蔽——隐藏。
窥——偷看。
稍——渐渐地。
憖然——小心谨慎的样子遁——逃走。
且——将要。
噬——咬。
异能——特殊的本领。
习——习惯、狎——亲近而不庄重。
计——盘算。
(口阚)——怒吼。
跳踉——跳跃。
蹄——踢。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六个层次分出来。
并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动作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解释。
(2)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课文《黔之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黔之驴》,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与同桌进行交流讨论。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鼓励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黔之驴》教案3
《黔之驴》教案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能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讲述文中的故事。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驴家族里有这样一头驴,有一天他独自在外游玩时,被一个喜欢多事的人带到了黔地,结果发生了一场悲剧,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悲剧呢?这场悲剧又是怎样发生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讲义,自由朗读《黔之驴》。
(学生朗读)昨天我已经叫同学们先预习一下这篇寓言,那么下面我就来考一考大家。
好事者()至则无可用()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远遁()且噬己也()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蹄之()跳踉大()()益:益习其声()稍近益狎()以为: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今天同学们能否把这篇寓言的大致意思讲出来?(学生翻译,教师点拨)二、案情陈述驴就这样被虎吃掉了,驴的死讯传来,惊动驴界,它的儿子驴二悲痛万分,于是想替父亲伸冤,便把老虎和好事者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驴二、老虎、好事者分别进行了案情陈述。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从下面三个不同的角色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陈述案情。
A.我就是驴二B.我就是黔之虎C.我就是那个好事者要求:1.案情叙述完整、清晰。
2.语言简明扼要,符合角色身份。
3.四人小组活动,交流,推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点评。
三、寓意归纳1.讨论:案情陈述到这,现在大家想一想,驴二的爸爸能否避免这场悲剧呢?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无非有两种可能,或者能避免,或者不能避免。
不论哪一种可能,只要能说明你的理由即可。
2.学生思维充分被调动起来,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第一种可能,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驴起初叫喊时,把老虎吓跑了,如果它这时候趁机逃走,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第二种可能,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
因为它除了一鸣、一蹄之外没有什么真本事,当老虎看清了它的真本事之后,就把它吃掉了。
苏教版七下19、黔之驴优质课教学设计
19、黔之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语句,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通过品味细节,展开想象。
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二)过程和方法: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创意说明:把握寓言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驴是如何丧失自己的优势,而虎是如何对驴步步进逼的,借此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得到生活的启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教学重点: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品味细节和动作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提升学生发挥想象,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国画,上画虎和驴子,先遮去老虎,给学生看驴子,讲关于驴子的故事,成语等。
(讨论)提到黔驴技穷这个成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片小短文《黔之驴》新课:一、走近柳宗元生平:字子厚,唐代河东人。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经历:曾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曾先后被贬永州和柳州。
成就:代表作《三戒》(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永州八记》(山水游记)、大量诗歌(如《江雪》)。
评价: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并称为“韩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注意以下生字的字音。
黔qián 船载zài 好hào事者窥kuī大骇hài 慭慭yìn然噬shì远遁dùn 不胜shânɡ狎xiá大㘎hǎn 跳踉liánɡ齐读课文2、听老师朗读,请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及感情。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黔之驴》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一些常识。
2、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
3、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第二块:语文活动:复述课文内容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黔之驴》(二)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寓意的深广含意。
2、揣摩文中描写动作与语言的句子,能熟读成诵。
课前学习:1、能流畅地讲述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并能说出其中的寓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块:精读课文
第三块:语文活动:讲述寓言故事
课后学习:1、反复诵读课文,直到能正确、流畅地背诵全文。
2、自己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十九《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黔之驴》十八《黔之驴》教案主备人:陆守明使用人:总编号:上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明白本则寓言的哲理。
2.会翻译本文并记住重点实虚词及词类活用。
3.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三、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阅读本文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生字注音3、先自己对照文章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对于拿不准的词语记下,展示到黑板上,全班进行讨论。
(二)重点知识展示(分组完成):1、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翻译全文。
2、课文分析。
(1)课文对驴进行了哪些描写?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明确:体态、声音、动作等描写,可以看出驴是个无能无用,盲目自大,得意忘形,最终没有逃脱灭亡的下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2)本文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请分别按照“见驴—惧驴—识驴—吃驴”找出这些典型的词语。
(3)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驴的动作又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明确: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制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4)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寓言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A. 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
B.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黔之驴》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2、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3、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些成语,他们中有不少就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
成语“黔驴技穷”就是一例,他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提到寓言,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寓言的特点?(语言是一种文学体材,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介绍作家作品重点介绍柳宗元的生平,遭遇和文学成就。
三、整体感知课文1、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学会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为讲故事作好准备。
2、明确一些重点字词,疑难字词的读音。
黔(qián)好事者(hào)窥(kuī)慭\慭\然(yìn)骇(hài)遁(dùn)噬(shì)搏(bó)狎(xiá)跳踉(liáng)口阚(hǎn)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生动地讲述故事。
四、交流疑难,强化字词解释。
重点关注一词多义的词语,如“以为”“益”等和词性转移的现象,如“船”“蹄”“尽”等。
五、精读文本,感受老虎和驴的形象。
1、圈划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品味动词的妙处,分析出老虎对驴认识变化的过程。
动作的有: 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心理的有: 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2、感受老虎和驴的形象。
六、探讨故事的寓意。
1、从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角度得到启示: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
授课人:衡广仁一、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翻译全文,各累词汇。
2、掌握“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三成语,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寓意。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翻译,理解文章内宾。
2、由“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引出文章寓意。
三、教学设想及准备:1、让学生对作家、作品做简要的了解,反复诵读,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寓意。
2、通过投影,结合自己思考题,引发学生对黔之驴的新解,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左传》中成语故事“外强中干”导入。
二、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结合注释试译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理解文章的寓意。
(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先自读,然后分段朗读,及时正音)(5’)三、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文学成就包括多方面,有论说、寓言、传记、游记等。
四、自学指导: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记下有疑问处,互相讨论质疑(10分钟后比较自学效果)。
五、根据译讲要求,翻译全文。
1、文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驴子的反映和老虎的心理变化过程?简析:“庞然大物”是经虎的眼光来显示它的心生畏惧,“以为神”更是敬畏之至。
“蔽”、“窥”、“稍”更反映老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理。
“终不敢搏”可见虎之谨慎,“稍稍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荡倚冲冒”可见虎之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
2、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试从好事者、驴、老虎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五分钟后各抒已见。
比如,首先可以黔之驴真的没有用处吗?为什么称船载驴以入的人为“好事者”呢?你为驴子感到悲哀吗?你又为老虎感到骄傲吗?简析:(1)黔之驴并非废物,而是“虎落平原”,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若在内地它吃苦耐劳可负重千里。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说课稿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黔之驴》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黔之驴》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理解文章。
2. 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和本文启发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寓意.3.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屡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本文启发了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所以把诵读和理解寓意作为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确立依据: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学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时,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成语的理解作为本文的难点.二、说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诵读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贯穿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以到达教学目的.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握能力.我设计了假设干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三、说学法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根本方法进行自主地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重点字词.3.分析虎和驴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之驴教学目的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范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
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黔好事者窥骇遁噬狎不胜跳踉三、串译全文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1.请学生翻译课文。
补充课文注释。
“船载以人”:“以”,连词,相当于“而”。
“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他日”:有一天。
“甚恐”:“甚”,很。
“益司其声”:“益”:更加。
“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
“以为”:①把(它)当作,“以为神。
”②认为。
“以为且噬己也。
”“因”:①因而,“虎因喜。
”②于是。
“因跳踉大阚。
”“之”:①的,结构助词。
“黔之驴。
”②它,代词,代驴。
“放之山下。
”“虎见之。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庞然大物也。
”“憖憖然。
”2.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用脚踢。
这里作动词用。
)四、问题研讨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
教师可巡回指导。
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
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即(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
下面极形象地用“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
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
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
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
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
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2.黔驴之技有哪些? 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黔驴之技不过一“鸣”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驴的这种本领可用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来表示。
3.“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均可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请同学们试用这几个成语造句——例①: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例②: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例③: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却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了。
4.怎样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虚有其表、实际无能。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
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寓言。
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
显然,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尤其是抓住了驴的形体“庞大”和动物本能“鸣”、“啼”来写,对驴着墨不多,却形象传神。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选出跟“驴不胜怒”的“胜”同义的一项( D )。
A. 不可胜数B. 百战百胜C. 引人入胜D. 不胜其烦3.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①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黔之驴》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现、等省的部分地区。
5.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相对的文体。
唐朝、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后经、等人继续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 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6.语段阅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蔽林间窥之远遁以为且噬己也驴不胜怒②翻译下列句子。
蔽林间窥之。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③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两个成语(意义相近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个寓言故事比喻。
6.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黔之驴柳宗元驴:“鸣”“啼”“技止此耳”(庞然大物)虎:恐→疑→探→喜→计→吃 (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