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3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精选3篇(一)教学内容:《月光启蒙》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月光启蒙》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的美。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月光启蒙》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2.朗读和欣赏诗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录音机或者电脑等播放设备。
2.准备课件或者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先问学生在晚上会遇到的月亮。
引导学生回忆月亮的样子和它给人的感觉。
Step 2:呈现诗歌(10分钟)播放录音或者朗读诗歌《月光启蒙》,让学生听。
Step 3:理解诗歌(10分钟)1.教师提问:“诗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是在描述月亮的特点和形象?”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例如,“清辉照人心”表达的是月亮的明亮和温暖,让人感到心灵被启迪。
Step 4:朗读欣赏(15分钟)1.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学生分组朗读诗歌,评价对方朗读的效果。
3.学生个别或者小组朗读整首诗歌,评价和欣赏对方的表演。
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整篇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Step 6: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一个关于月亮的短诗或者插画。
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月亮的短文。
可以用诗歌的形式,也可以用散文形式。
教学反思:通过《月光启蒙》这首诗歌的教学,旨在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诗歌的教学多有情感和审美上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精选3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2.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主人公对风筝的热爱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苏教版)
《月光启蒙》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落”;理解“混沌、豁然开朗”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3、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开头部分。
师:歌曲好听吗?你听出了什么?(生:我听出了月夜很美妙。
我感觉我们围在妈妈身边听她讲故事,很温馨。
)师:歌曲中所描写的画面,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很相似。
下面,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感受月夜下妈妈为“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温馨。
2、揭示课题:月光启蒙。
3、设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什么是“启蒙”?谁在月光下接受启蒙?)二、初读感知,解决字词1、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字词,再和同桌讨论交流。
①指导识字:着重读准“筛、帐”等翘舌音;“澡”是平舌音;“辰”是前鼻音,“褂、轿”是三拼音。
②指导写字:强调“笆、筛、搂、帐、澡、割、辰、凤”的结构。
3、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1)出示词语,指导读正确:篱笆时辰搂着凤凰花轿帐子歌谣天资聪颖豁然开朗高深莫测幽默风趣(2)理解词语:启蒙天资聪颖混沌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出示)(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文章主要写了月光下母亲为“我”做了哪几件事。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3)分段,概括段意。
3、教师指导分段:(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5段):写童年夏夜生活在母亲的歌谣中是多么美妙,激发了“我”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歌谣的神韵,月夜的美好。
2. 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弥漫的浓浓的母爱。
3. 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与最后一小节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歌谣童谣的语言格调,领会这些童谣对作者幼年的启蒙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1. 导出课习题唐代诗人孟郊,忘不了临行前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一幕,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游子吟》;(幻灯映出该诗,示意学生吟诵)现代作家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给她的文学启蒙,于是写下了感人的回顾录(示意学生齐读课习题)——《月光启蒙》。
2. 初步审习题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什么叫“启蒙”?(学生根据预习答复,教者随机汇总: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启,开导;蒙,蒙昧无知。
)2、那么,“月光启蒙”该怎么理解?(学生尝试讲述见解,教者随机汇总: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
)3、打开课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段详细解释了“月光启蒙”,点明了课习题。
(学生速读,找出课文末节,幻灯出示末节)对,这就是作者对“月光启蒙”的解释。
我们来读一读——(逐句引读)“月光启蒙”就是——(生齐)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大众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气启迪我的想象。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幽默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二、整体感知1. 提示自读要求如许难以想象: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教师。
母亲都用了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让我们仔细通读课文,根据有关内容汇总:(学生自由读书,尝试概括)2. 交流主要内容1、学生发言,随机评点(板书:唱民谣讲神话唱童谣说谜语)2、提示其中的重点内容在这些启蒙方式中,作者重点回顾了什么内容呢?(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作出判断;教者确定并在“唱歌谣”、“唱童谣”下加着重号)三、读讲课文1. 借助插图激发总体感受(幻灯映出彩图)同学们,请看屏幕:儿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在这个篱笆小院凝听母亲唱民谣、唱童谣的!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可、引导)是啊!这是作者永远忘不了的童年生活的一幕!他感叹万分地告诉我们——(画面淡化为背景,推出两句话,领着学生饱含深情范读)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好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 教案
18 月光启蒙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中的民歌、童谣,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优美及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
2.从“美妙”入手,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夏夜之美妙”“民歌童谣之美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3.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文化的洗礼与亲情的陶冶。
4. 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选取生活中的小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细节描写,读懂母亲的启蒙,感受母爱的朴实与温馨,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难点: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受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让学生课前搜集民歌民谣,感受民歌民谣的幽默、风趣。
教师:准备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 主题导入,初解题意1.上节课《爱如茉莉》的学习,让我们大家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到了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如茉莉一般的爱。
那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月光启蒙》,让我们跟随作者感受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
2. 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蒙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生汇报。
出示最后一段话,生读。
交流: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蒙呢?过渡: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月光启蒙”?那些美好的夏夜,给了“我”怎样的回忆?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二)走进夏夜感受其美妙夏夜“月光”之美妙1.感受“月光美”(抓住“柔和”、“洒满”来体会夏夜的月光美。
)(1)说一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课文18《月光启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月光下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
2.向学生介绍课文《月光启蒙》的作者、背景及课文大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能够分析课文中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月光的变化和相关的自然知识。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仿写和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运用情感教学法,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到月光的美丽和亲情的温暖,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安排
1.导入:通过展示月光的图片或播放月光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月光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深入解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理解月光的美丽和亲情的温暖,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4.表达与创作: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讲等形式的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进行仿写和创作练习。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月光启蒙》是一篇描绘童年记忆和亲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与母亲在月光下共度时光的回忆,表现了母亲对他成长的教育影响。课文以月光为线索,把童年的游戏、母亲的关爱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画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
3、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
2、《月光启蒙》的作者是?介绍作者。
3、设疑:那么,起初究竟是在谁的引导下,让他走进诗歌的王国,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的呢?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2、出示最后一段。
指名读。
3、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一是他用月夜诗情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二是他用智慧和才华启迪我的想象,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4、齐读。
5、母亲是怎样引导我走进诗歌的王国的呢?她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6、生汇报并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7、小结:母亲就是通过这些形式,启迪我的想象,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三、学习第一部分。
唱歌谣1、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了什么?2、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3、读么美妙的夏夜呀!书上是怎么说的?自由的读一读!4、愿意听老师读吗?(示范读)5、听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夏夜多美妙呀!)6、读出美妙,(指名读---齐读)7、最美的时辰,就应好好享受母亲唱的歌谣!母亲唱了什么歌谣?美美的读出来!8、指名读9、听了它的读,你发现了什么?(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10、你愿意读吗?给你这个机会,自由读歌谣,想一想,透过歌谣你读出了什么?A、母亲白天忙忙碌碌,晚上还要洗衣裳。
真辛苦呀!再读读出对母亲的深情!B、要实现理想就要好好努力!齐读11、夏天的夜晚是美妙的!母亲的童谣是美妙的!现在我们就坐在农家小院,请静心听。
(示范读)12、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好在哪里?用一个比喻句说说!书上是怎样说的?(生述第三小节)13、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歌谣美、声音美)14、齐读15、小结:母亲那美妙的歌谣启迪了我的想象,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精选16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精选16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范文篇1一、教材解读:本文一是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母亲。
文中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启蒙老师”。
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全部给了“我。
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思考: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
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光启蒙》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光启蒙》教案《月光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
3、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是: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读了矿工诗人孙友田的散文《月光母亲》的节选,课题是:(生答)《月光启蒙》。
课文叙述了母亲在月光下对作者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看板书齐读)唱民歌、讲神话、唱童谣和说谜语。
二、理清写作顺序课文的这四方面内容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段?2-5 唱民歌6 讲神话7-9 唱童谣10-13 说谜语三、教学课文重点语段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内容呢?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部分内容好在哪里?准备朗读并给予说明。
教学第一段1指名读自己喜爱的语段,说说主要内容、语言特点以及你的读后感。
2出示文字: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组织讨论:(主要内容)这两段歌谣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都与月亮有关,都很美。
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文中哪段话是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对应第一段歌谣?找出来,读一读。
(语言特点)这两段歌谣从形式结构上看,像我们学过的什么类型文章?像古诗:句式工整,句末押韵,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充满诗情。
4谁再来读两段民谣?5讨论怎样读好两段民谣。
出示文字: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吟唱”什么意思?轻声歌唱。
“深情”指什么样的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儿女的殷切期望)“芳香的音韵”什么意思?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
小学语文_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本着和谐互动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合作、交流、讨论,教学目标达标程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高年级学生对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品味句子,在读中体悟感情。小组合作则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的重要方法。在交流中加深对内容的感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合作中锻炼与同学的交往能力。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1、背诵古诗,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和同学们做个关于古诗的小游戏,我说上一句,你们接下一句。(《游子吟》)
2.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对,《游子吟》。唐代诗人孟郊因为忘不了临行前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一幕,写下了《游子吟》。现代诗人孙友田也因为忘不了小时候母亲对他进行的文学启蒙,于是写下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叫做《月光启蒙》。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8.月光启蒙。齐读课题。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这是一篇内蕴丰富、情感真挚的散文,作者以“文学的启蒙”为主要线索,回忆了童年时,母亲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给自己唱民歌、童谣、讲神话故事和猜谜语的情景。
全文共14个自然段。第1—5自然段写童年夏夜生活在母亲的歌谣中是多么美妙,激发了“我”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6—13自然段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我”的想象与智慧。第14自然段写母亲是启蒙老师,奠定了“我”“飞向诗歌王国”的基础。
7.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夏夜,读了美妙的歌谣童谣,感受了作者的童年生活。接下来请同学们读第5自然段。
出示问题:
作者认为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齐答。讲解“清苦”、“精神生活”、“长歌谣”。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案设计(精选11篇)五下《月光启蒙》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3、把握文脉,体会母亲对儿子质朴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从而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重点:通过进入情境,诵读文本,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孙友田写的一篇散文--《月光启蒙》。
2、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你们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过渡:母亲是怎么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课文第一大段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让作者难以忘怀的童年夏夜图。
请仔细地看一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课文哪句话描写了这篱笆小院的景色?(出示语段):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句中那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在炎热的夏天,置身于这月色笼罩的篱笆小院,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那还等什么,带着这种愉悦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吧。
3、作者喜爱童年的夏夜仅仅是因为可以享受这份清凉吗?4、这就是母亲吟唱的动听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要说说为什么喜欢。
5、文中那段话说明我非常喜欢听母亲唱歌谣呢?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来听听这令人心醉的吟唱,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品品那醉人的芬芳。
6、母亲怎么会唱那么多歌谣呢?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月光启蒙》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月光启蒙》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月光启蒙》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月光启蒙》这首诗歌。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月光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 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月光启蒙》2. 音频文件:《月光启蒙》的朗读录音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月光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华丽的词句来描述月光,激发学生对月光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回忆、复述他们对月光的感受和印象。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1. 将诗歌《月光启蒙》的全文展示在课件上。
2. 按照韵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3. 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三、听音跟读(10分钟)1. 播放《月光启蒙》的朗读音频文件。
2. 教师指导学生跟读音频,注意语速、节奏和语调。
3. 让学生分组进行跟读练习,互相交流并纠正发音错误。
四、个别表演(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表演诗歌。
2. 学生可以选择背诵全诗,也可以选择背诵部分诗句。
3. 对于最优秀的表演,可以给予奖励或表扬。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课堂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月光有什么新的感悟?还有没有其他的诗歌或歌曲表达月光的?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月光启蒙》这首诗歌,并准备下次课堂的朗读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公开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感受到月光的魅力,理解并背诵了《月光启蒙》这首诗歌。
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和音频的播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下次课堂中可以加入更多的讨论和创作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月光的理解和情感。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6篇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6篇《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妙的童年的夏夜。
2、在柔和的月光下,母亲是通过什么给予我启蒙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二、品味歌谣之美。
1、是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在皎洁的月关下为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成了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尤其是那动人的歌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歌谣。
自由朗读,指名读喜欢的歌谣,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自由朗读第1-5自然段,母亲是怎样唱歌谣,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学生交流,出示“她用甜甜是……音韵。
”“三月的和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小溪的流水”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呢?(轻,慢)指名读歌谣,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播放歌谣,什么感觉?(美)就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引读“她用……”理解“芳香的音韵”5、出示:“母亲忙完了……歌谣。
”“劳累”为什么还要唱歌谣呢?体会到什么?你被妈妈怎样搂过吗?是什么感觉?是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所以作者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歌谣。
6、同学们,你们也没有发现在母亲的歌谣里,都与什么有关?(月)这两首歌谣都是母亲看到这美丽的月夜,即兴吟唱出来的,这说明母亲会唱许多的歌谣。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而且不识字,怎么会唱这么多歌谣呢?7、品读第5小节。
理解“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两个“长”。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开朗。
”理解“混沌”,“豁然开朗”再读歌谣,透过歌谣我明白了什么?齐读这句话,这就是“启蒙”。
8、总结:在那柔和的月光下,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难怪作者说:“童年的……”(引读)三、品读童谣之美。
1、过渡: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歌谣,你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
2、出示童谣。
3、自由念,可以用手或脚打节拍。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 月光启蒙【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认识“褂、俺”等6个生字;会写“笆、辰”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落、混”;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长、芳香”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3、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②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学习6~13自然段(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月光启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月光启蒙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月亮的形态,认识月亮的基本特征,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能够理解月光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月光的特点和作用。
3.能够朗读熟悉的诗歌,并理解其中的意义,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月亮的形态、基本特征和起源演化过程。
2.认识月光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在人们生活和环境中的影响。
3.熟悉并理解阅读的诗歌内容,了解其中的文化传承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握科普知识的难点。
2.认识月光在环境中的作用,理解月光对生命的照耀和作用。
3.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领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月亮的照片,让学生谈谈月亮的形态和特征。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月光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月光在人们生活和环境中的重要性。
2.讲授环节(30分钟)1.教师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并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
2.教师让学生了解月光对于人们的作用,以及月光在环境中的影响。
3.教师让学生读一首诗歌,并展开讨论,让学生领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练习环节(20分钟)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月球模型的制作,了解月球的特点和形态。
2.学生在月光下进行环境观察并记录月光的变化,领悟月光的特点和作用。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进行朗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进行文化传承。
4.反思环节(5分钟)1.学生回答一些与月亮、月光、诗歌有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师提醒学生要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文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责任。
五、教学资源1.月球、月模型等教具2.计算机多媒体资料和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制作月球模型和观察月光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和月光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能够熟练朗读一些诗歌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月光启蒙
【备课资料包】
【教学目标】
1、认识“褂、俺”等6个生字;会写“笆、辰”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落、混”;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长、芳香”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3、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
3.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 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
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①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学习6~13自然段
(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
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出示:最后三句话
(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
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方案】
1·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