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篇文言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整理此资料用意:将常见易考文言文及其翻译归纳,不必繁琐分册复习,节省宝贵时间。

包含以下篇目:一、《醉翁亭记》;二、《岳阳楼记》;三、《小石潭记》;四、《桃花源记》;五、《出师表》;六、《记承天寺夜游》;七、《陋室铭》;八、《爱莲说》;九、《送东阳马生序》;十、《三峡》;十一、《论语十则》;十二、《鱼我所欲也》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四、《曹刿论战》;十五、《马说》;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中考16篇文言文复习重点

中考16篇文言文复习重点

中考16篇文言文复习重点16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课文下面注释: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时习:经常地复习。

4、说():“悦”的古字,愉快。

5、愠():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吾:人称代词,我。

8、日:每天。

9、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诚,诚实。

11、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殆:有害。

15、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16、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

17、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18、弘毅:刚强,勇毅。

19、凋:凋谢。

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优秀16篇)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优秀16篇)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优秀1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优秀16篇)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薄弱点,及时进行弥补和提高。

新课标推荐必背文言文知识点集锦(16篇)

新课标推荐必背文言文知识点集锦(16篇)

新课标推荐必背文言文知识点集锦(16篇) 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6篇我整理的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

16篇我整理的文言文理解性默写(1)

十六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路遥知马力,考验一个人是否有毅力,是否经得住考验句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三《陋室铭》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
• ②诸 假诸人而后见也 “之于”) • ③盖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可不译。) ( 诸:兼词,相当于
( 盖:句首语气词,
• • • • • •
2.通假字 ①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3. 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②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活用为动词,挂 在腰间。
• 古今异义 临表涕零 涕 古义是眼泪 • 今义是鼻涕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古义是痛心、遗憾 今义是深切地憎恨 开张圣听 开张 古义是扩大 今义是店铺开张 不以臣卑鄙 卑鄙 古义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义是(语言、行为)恶劣 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古义是时候、时刻 今义是四季之中的第三个季节
6.区别虚词“以”的用法
• 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 • 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 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 “来”。) • 4.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与中心语。) • 5.以中有足乐者(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 为”。) •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是”组 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 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 或“拿”。)
• 3、通假字 •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 别 •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11醉翁亭记
• 1、重点实词 •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坐落。) •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靠近) •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 动词。)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中考课标16篇文言文重点词句翻译归纳

中考课标16篇文言文重点词句翻译归纳

(x ī):日。

授予上等奖赏;授予下等奖赏。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1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重点词:谓,说这就是所谓不必用兵,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的国家。

10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重点词:缘:沿,沿着。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重点词:而杂乱的样子。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异,认为……奇怪,穷,穷尽,走到林子的尽头,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又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明亮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重点词: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重点词: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互相通达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重点词:其中,这里面的人,悉,都这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黄发: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儿童。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显出自得其乐的样子。

9、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重点词:乃,竟然,具,都(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重点词: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了。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重点词:具言,陈说,述说,叹惋,叹息,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1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中考文言文16篇教学提纲

中考文言文16篇教学提纲

中考文言文16篇中考必备古文16篇专题整理16篇目录《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2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16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16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16篇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汇总《论语十则》见《中招复习资料》《桃花源记》一、作者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作者虚构的社会的特点?)答:作者虚构了一个(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没有纷争;(2)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和谐、安宁,人们安居乐业;(3)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

二、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虚构目的是什么?答:(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未果,寻病终。

;(1)描绘无剥削、无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2)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3)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三、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四、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内容是什么?(1)世界变化大,时间过得快;(2)外面的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3)庆幸自己的社会和平安定。

《陋室铭》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答: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作者在文中写到了那三位古贤人,作用是什么?答:写到了诸葛亮、杨雄、孔子。

作用是(1)以古闲自比(自况)(2)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3、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答:(1)同意。

(2)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3)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爱莲说》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外形),香远益清(香气),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一)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部编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第16篇 与朱元思书

16.部编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第16篇 与朱元思书

第16篇 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窥谷忘反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鸢飞戾.天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罪过;乖张。

3. 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猛浪若奔.【F 】原意为:奔跑,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动词互相轩邈..原意为:高,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远,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3)名词作动词①任意东西..原意为:方位名词,东边和西边,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②负势竞上.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与“下”相对,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名词作状语横柯上.【F 】蔽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与“下”相对,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F 】猿则百叫无绝.【F 】 5.重点实词(1)天山共色..共色:______________ (2)从.流飘荡 从:________________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________________ (4)急湍甚.箭 甚:________________ (5)负.势竞上 负:________________ (6)争高直指..直指:______________ (7)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__(8)蝉则千.转不穷千:________________(9)望峰息.心息:________________(10)经纶..世务者经纶:______________(11)窥.【F】谷忘反窥:________________(12)横柯.上蔽柯:________________(13)疏条交映..交映: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要点六街中学马龙昌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相关识记: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2.孔子,名丘,字仲尼_,春秋(朝代)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散文的典范,它的主要特点是(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

(2)篇幅简短,语言精练。

4.《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诗》《书》《礼》《易》《春秋》统称为“五经”。

5.《<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举一反三。

6、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⑩、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⑾、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⑿、《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同“悦”,愉快,高兴2、人不知而不愠:知道,了解//恼恨,怨恨3、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4、可以为师焉:可以凭(这一点)。

以:这里是凭借的意思。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导;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7、何以谓之‘文“也:凭什么8、是以谓之‘文‘也:因此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记//指学习所得的东西//满足10、必有我师焉:在里面。

11、不愤不启:这里是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意思。

//启发、开导12、不悱不发: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

1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提出,举出//方角//类推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开放性试题1、在你的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本文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示例:我在学习上经常自觉地运用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论语》一书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读了这八则以后,你一定收获不小吧!怎么样,也试着编一则吧!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人均可,但尽量要经典些。

我说:有书不读非君子,骄傲自满真小人。

译文:1.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7.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二)《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实词: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同“缺”空缺。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夜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到//漫上山陵。

襄,上。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宣布,传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指奔驰的快马//不如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潭,深绝多生怪柏:山峰飞漱其间: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清荣峻茂: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良:的确,实在。

晴初霜旦:早晨。

林寒涧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绝:消失。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阻绝:断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和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理解性背诵:①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⑤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⑦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7、结构。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①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

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

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②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③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④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⑤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

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

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