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首选版)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合集下载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 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 体不好哦~
2021/4/17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
18
运动课件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1)逐差法: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a 1 s 3 4 T 2 s 1 , a 2 s 5 3 T 2 s 2 , a 3 s 6 3 T 2 s 3 , 然后取平均值,即
a a1a2 a3 3
s4s5s6s1s2s3,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实验过程】 1.仪器安装: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 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 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放 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在数据处理9T 时2可以对纸带重新分段,把6段距离分为“前三”和“后三”,
“后三”减“前三”也为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时间间隔为3T。
(2)图象法:利用vn=
s n s n1 2T
求出打各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v-t图象,
用v-t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 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6 V以下交流电源。 (2)电火花计时器:220 V交流电源。 (3)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若交流电的频 率变化,对应打点时间间隔也会发生变化。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课件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 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 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 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 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 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高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复习PPT优秀课件

高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复习PPT优秀课件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 为:
v1∶v2∶v3∶…∶vn= 1∶2∶3∶…∶n .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sn= 1∶22∶32∶…∶n2.
基础知识梳理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1∶sⅠ3∶∶5s∶Ⅱ∶…s∶Ⅲ…(2∶n-sN1) .
基础知识梳理
二、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的运动规 律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gt (2)位移公式:h= 1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 2gh
基础知识梳理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v= v0-gt (2)位移公式:h= v0t-1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v02 =-2gh
课堂互动讲练
(3)对公式Δs=aT2:此公式可推广 到sm-sn=(m-n)aT2.
课堂互动讲练
特别提醒 公式
v=v0+at
虽然可由
a=v-t v0
变形后得到,但二者含义不同:
1.a=v-t v0是加速度的定义式,
适用于所有变速运动(包括非匀变速直
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课堂互动讲练
特别提醒 2.v=v0+at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可见,刹车后 5 s 的时间内有 1 s 车是静止的,故刹车后 5 s 内汽车 的位移为
s′

v0t

1 2
at2

[10×4

1 2
×(

2.5)×42]m=20 m.
答案:20 m
课堂互动讲练
二、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 规律和分析方法
1.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是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匀变速运动的 一切规律都可以用,只是加速度大小 为g.

备战高考物理专题0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21年整理)

备战高考物理专题0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21年整理)

专题0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 1.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1)若纸带上各相邻点间距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2)若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计算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差Δx ,若Δx =aT 2(恒量),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v n=,即n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n –1)点和(n +1)点间的平均速度。

3.加速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1)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所以满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即Δx =aT 2,可得a =。

但利用一个Δx 求得的加速度偶然误差太大,为了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分析纸带时,纸带上的各段位移最好都用上,方法如下:(a )如图所示,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或由直接求得;(b )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三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或去掉一段变为偶数段由;T x x n n 21++2T x ∆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63323x x a T -=1233a a a a ++=4561232()()33x x x x x x a T ++-++=⨯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122a a a +=45122()()23x x x x a T +-+=⨯(2)先求出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v –t图象,用v –t 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的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1.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1.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1)“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xn+xn+1 即 vn= 2T ,如图所示.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①逐差法:即根据 x4 - x1 = x5 - x2 = x6 - x3 = 3aT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 ,求出 a1 = x4-x1 x5-x2 x6-x3 3T2 、 a2 = 3T2 、 a3 = 3T2 ,再算出 a1 、 a2 、 a3 a1+a2+a3 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 = = 3 (x4+x5+x6)-(x1+x2+x3) . 9T2
2.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的小车所系的纸带,已知打点时间间隔为 0.02 s, 2 2.0 由测得的数据可知,加速度 a = ______m/s , vC = 0.60 ________m/s.
【解析】xAB=3.0 cm,xBC=5.0 cm,xCD=7.0 cm 则Δx=2.0 cm Δx 2.0×10-2 a= t2 = 0.102 m/s=2.0 m/s2 xBD 12.0×10 vC= 2t = 2×0.10
【解析】(1)选纸带①时,xb=3.90 cm,xc=6.00 cm, 因此 b、 c 间距离为 2.10 cm; 选纸带②时 xb=4.10 cm, xc=6.50 cm,因此 b、c 之间距离为 2.40 cm.(2)由 于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s,如果选纸带①, e 点的读数为 10.50 cm, 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1.125 m/s,如果选纸带②,e 点的读数为 11.50 cm,c、e 两 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1.25 m/s.由于纸带②上 c、 e 两点间 的距离大,因此 v①<v②.(3)纸带①中小车速度越来越 大,基本上保持匀加速运动,这是一定拉力作用下做 加速运动的特征;而纸带②中纸带先加速,然后基本 保持匀速运动,这是由于橡皮筋长度减小时弹力随之 减小,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 所以纸带②是乙装置打出来的.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完美课件: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完美课件: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17.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1、x2、x3、…、x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aT2,因为 T 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 a 也为恒量, 所以 Δx 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 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17.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17.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 s。根据逐差法有:s6-s3=3a1T2,s5 -s2=3a2T2,s4-s1=3a3T2,代入数值求出 a1、a2、a3,最后求平均值,得 a= 1.92 m/s2。第 4 个计数点是 3、5 的中间时刻点,其瞬时速度等于 3、5 间的平均 速度,故 v4=s42+Ts5=0.768 m/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17.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 cm)
s2-s1 s3-s2 s4-s3 s5-s4 s6-s5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____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运动 是________。
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17.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方法总结 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 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和x-t图像,理解图像的斜率、截距 等物理意义。
实验原理与方法
了解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原理,掌握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 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的方法。
易错难点剖析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注意区分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 动等概念,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且方向与速 度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是另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其中加速度同样为重力加速度g ,但方向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图像来分析竖直上抛 运动的规律,如物体上升和下落的时间、最大高度、速度等。
思考题与讨论题
思考题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经过时间t后,速度达到v。求物 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
实验仪器精度限制
实验仪器的精度有限,如 计时器、测量尺等,其最 小分度值和量程都会对实 验结果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环 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实 验结果产生影响。
随机误差来源
人为因素
实验者的操作技巧、反应 速度、读数习惯等都会对 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仪器不稳定
实验仪器的稳定性不佳, 如电源波动、机械振动等 ,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波 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和x-t图像。v-t图 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x-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形状和开口 方向取决于初速度和加速度。
拓展应用举例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其中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通过 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图像,我们可以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如 物体下落的时间、速度、位移等。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一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共41张PPT)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一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共41张PPT)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准备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纸带上的点来分析物体的 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 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毫米刻度尺.
图 S1-8 答案:A 0.233 0.75
4.(2018 年北京卷)用图 S1-9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图 S1-9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 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 点 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 T 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 S1-10 中 A、B、C、D、E、F、…所示.
I),有 6 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
的规律.
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
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
成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考点 1 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 ⊙重点归纳 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纸带和细线要和木板平行,小车运动要平稳. 2.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后先断开电 源,后取纸带. 3.要防止钩码落地或小车与滑轮相撞.
图 S1-1 (3)把小车停在靠近_打__点__计__时__器__处,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 车,以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 重复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 密集的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开始确定计数点,然后每隔四个 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____0_.1___s,如图 S1-2 所示.正确使用_____刻__度__尺____测量每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章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章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 章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

汇报人:XX 20XX-01-18
目录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探究 • 拓展延伸: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 总结回顾与课堂检测
01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通过实验手段,观察和分析物体在匀 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和 时间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例题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 为v₁和v₂,经过A、B中点C时的速度为v₃,已知AC=BC ,求v₃与v₁、v₂的关系。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² - v₁² = 2ax和v₂² - v³² = 2ax(因为AC=BC),联立两式可得v³² - v₁² = v₂² - v³²,整理得v³ = √[(v₁² + v₂²) / 2]。
加速度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 为重力加速度g,不随时间 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测量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02 03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自由落 体运动的规律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出建筑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位移和 加速度,从而设计出更加稳定的建筑结构。
05
拓展延伸: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定义及特点
定义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的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
初速度为0,仅受重力的作用,加 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 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究

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专题一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

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专题一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9河南洛阳检测]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表所示: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0.100.200.300.400.500.60应的时刻(s)小车通过各计数点44.062.081.0100.0110.0168.0时的速度(cm/s)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利用公式a=Δv算出加速度Δt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测量出其与t轴的夹角α,由a=tan α m/s2求出加速度算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利用公式a=ΔvΔt 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小车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2.[2020四川成都入学检测,6分]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取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一段纸带进行研究,如图所示.O点为计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他因粗心而忘记测量计数点1与起始点O间的距离,请根据所学知识推出s1的长度,s1= cm.(2)当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2020广东六校联考,8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照情况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 Hz)(1)由图可知,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s,A点到D点的距离是cm,D点到G点的距离是cm.(2)通过测量不难发现,(x BC-x AB)与(x CD-x BC)、(x DE-x CD)、…基本相等.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拖动纸带的小车做的是运动.(3)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4)还可以求出,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B=m/s.(保留3位有效数字)4.[2020河南鹤壁高级中学检测,6分]学生课外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时,他们先测量分液漏斗下端到水桶底部的距离s;然后使漏斗中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调整阀门使水滴落到桶底发出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从漏斗的下端滴落;用秒表测量第1个水滴从漏斗的下端滴落至第n个水滴落到桶底所用的时间t.(1)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用s、n、t表示);(2)如果某次实验中,s=0.90 m, n=30,t=13.0 s, 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3)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5.[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检测,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小钢球从固定挡板A位置开始自由下落,测出小钢球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Δt,A、B间的距离为h(h 远大于小钢球的直径d).(1)先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d,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d=cm.(2)小钢球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v B=;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用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可以(写出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一种方法).6.[创新题,5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小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将曲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光电门固定在桌面上的O点,当光电门有物体通过时,与之连接的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能够显示挡光时间.(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A板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m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B板的宽度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mm,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遮光条,应选用(选填“A”或“B”)板为遮光条更好.(2)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由曲面的顶端无初速度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停在桌面上的P点.为了完成本实验,除了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光电门到P点的距离s,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得小物块从O到P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a=.(用测量的物理量d、t、s表示)考点3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C方法A和D的偶然误差都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以充分利用各次测量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值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许多与t轴成不同夹角的直线,可见方法B错误.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象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故选C.2.(1)4.00(2分)(2)0.65(2分)1.0(2分)解析:(1)由题图可得出2、3两点间的距离为s3=6.00 cm,假设小车在连续相等的T=0.1 s内的位移之差是Δx,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知1、2间的距离s2=s3-Δx,O、1间的距离s1=s2-Δx=s3-2Δx,又s1+s2=9.00 cm,解得Δx=1.00 cm,所以s1=4.00 cm.(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v3=x242T,代入数据解得v3=0.65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a=1.0 2速直线(匀变速直线也对)(1分)(3)0.251(0.247~0.256均可)(2分)(4)0.125(0.123~0.127均可)(2分)解析:(1)电源频率为50 Hz,相邻两个计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因每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故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5×0.02 s=0.10 s;直接由毫米刻度尺可读出A、D间距为4.17 cm,A、G间距为10.60 cm,则D、G间距为10.60 cm-4.17 cm=6.43 cm.(2)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0.1 s内的位移差Δx相等,由Δx=aT2可得加速度a恒定,表示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计数点的间距越来越大,故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由逐差法可求得a=x DG-x AD(3T)2=(6.43-4.17)×10-2(3×0.1)2m/s2=0.251 m/s2.(4)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其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v B=x AC2T =2.50×10-22×0.1m/s=0.125 m/s.4.(1)2n2st2(2分)(2) 9.6(2分)(3)适当增大n(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分)解析:(1)根据题述,水滴下落时间T=tn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s=12gT2,解得g=2n2st2.(2)将s=0.90 m, n=30,t=13.0 s,代入g=2n2st2,得重力加速度大小g=9.6 m/s2.(3)“适当增大n”可以提高时间T测量的准确程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5.(1)0.855(1分)(2)dΔt (2分)d22ℎ(Δt)2(2分)(3)增大A、B间距离(换直径更小的球也可)(3分)解析:(1)钢球直径d=0.8 cm+0.05 mm×11=0.855 cm.(2)小钢球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v B=dΔt;根据v B2=2hg,解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v B22ℎ=d22ℎ(Δt)2.(3)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可以增大A、B间距(2)d22st2(2分)解析:(1)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4.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9.8 mm=0.298 mm,所以最终读数为4.5 mm+0.298 mm=4.798 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8 mm,游标尺读数为0.05×16 mm=0.8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8 mm+0.80 mm=18.80 mm;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遮光条,应选用宽度小的A板为遮光条,实验时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物块的瞬时速度,遮光条的宽度越窄,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物块的瞬时速度.(2)根据遮光条的宽度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可求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物块的速度v=dt,根据匀减速运动规律得-2as=0-v2,联立以上两式得加速度的表达式a=v22s =d2 2st2.。

高考物理总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配套课件

高考物理总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配套课件
(2) 0.1 (3)s42+Ts5 (4)s4+s5+s69-T2s1+s2+s3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触类旁通(chù lèi páng tōng)】
1.(广东六校2012 届高三联考)如图 S1-9 所示为在“测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shíyàn)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 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5六 个点,测出 1~5 各点到 0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准点间的距离并做好记录.(分段测量会增大误差) (5)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一
般能在约 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取 7~8 个计数点为宜.
(6)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第九页,共32页。
【自主(zìzhǔ)检测】
1.图 S1-5 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
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
密集的点,从后边(hòu bian)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
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
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 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关系知
=-
s t
at+v112;由
st=-12at+v1 知图线的斜率 k=-12a,则 a=-2k.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答案:(1)st=-12at+v1 或 s=-12at2+v1t (2)画出st—t 图线如图 D2 所示.
图 D2
(3)2.0(1.8~2.2 范围(fànwéi)内均可)

高考物理复习 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高考物理复习 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随堂巩固训练 课时作业
课前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突破难点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 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x=aT2)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4V~6V交流电源 电火花计时器:220 V交流电源 (3)纸带上点的意义: 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 动情况.
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 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 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 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 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下图2,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 稳地加速滑行.
③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 隔.
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 为 v1、v2、v3、v4、……,若 v2-v1=v3-v2=v4-v3=……,则 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即 a=ΔΔvt =ΔΔvt1=ΔΔvt2=…… (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x1,x2,
[答案] A
题后反思 凡是应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都必需先接通电源,等打 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本实验要保护小车,以免摔坏.
变式1—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步骤(遗漏可编 上序号G、H……).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课件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课件

(5)图例。
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条件
①物体只受_重__力__作用 ②由_静__止__开始下落
运动性质 初速度为零的_匀__加__速__直线运动
①速度公式:_v_=_g_t_
运动规律 ②位移公式:_h_=__12 _g_t_2_ ③速度—位移公式:_v_2=_2_g_h_
(8)水滴下落过程中,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
∶3∶…∶n。 ( √ )
(9)水滴滴在屋檐下的石板上后,又竖直向上溅出,水滴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
止状态。
(×)
(10)溅出的水滴再次落回石板上时,速度大小不变。 ( √ )
2021/4/17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第2讲匀变速直线
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2n-1)∶…∶5
∶3∶1。 ( √ )
【情境2】在无风的雨天,水滴从房檐无初速度滴落,不计空气阻力。
(6)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与时间成正比。 ( × )
(7)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等于9.8 m/s2。 ( × )
2.重要推论: (刻1的)平瞬均时速速度度:,v也=v等2t=于v这0 2段vt时,间即初一、段末时时间刻内速的度平矢均量速和度的等_于一__这半__段。时间_中__间__时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_相__等__,即Δs=s2-s1=s3-s2=…
=sn-sn-1=aT2。
(2)竖直上抛运动。
运动条件
①物体只受_重__力__作用 ②初速度方向_竖__直__向__上__
运动性质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速度公式:v=_v_0-_g_t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3)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
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
解析 (1)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 打一个点,通过点的数量就可以知道 时间间隔。通过用刻度尺量出始末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直接得到小车运 动的位移,A 正确,B、C、D 错误。
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 L 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
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
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 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乙的反应时间为
2L-L1
__________g________(用 L、L1 和 g 表示)。
(1)如图 1 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 3 个计数点,依次为 B、C、D,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打点 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 C 点时,小车的速 度为___0_.4_4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 v-t 坐标系中,如图 2 所示。t=0.10 s 时, 打点计时器恰好打 B 点。请你将(1)中所得结果标在图 2 所示坐标系中(其他 点已标出),并作出小车运动的 v-t 图线;利用图线可知,小车的速度随时 间增加,小车做加速度__不__变____的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a=___1_.1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物块加速下滑,因此打点间距逐渐增大,故先打出 A 点。 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vC=x2BTD=5.85-21×.200.1×10-2 m/s≈0.233 m/s。 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a=xCE2-Tx2AC=9.30-3.150-.232 .15×10-2 m/s2=0.75 m/s2。
(2)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__B__C_E___。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直流电源上 E.小车运动时要保持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平面、木板平行 F.作 v-t 图象时,应先描点后连线,并且要把描出的所有点都连接起 来
由下落的加速度 a=____4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 h=21.19 cm=0.2119 m。
(2)曝光周期和曝光频率互为倒数,则照相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
为:T=1f;根据 s2-2s1=a(2T)2,得 a=s2-42s1f2。 解析
7.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是采用 v-t 图象来求加速度的。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 速度,可得
vB=x2ATC=4.61+60.5.29×10-2 m/s=0.56 m/s vD=x2CTE=8.61+100..621×10-2 m/s≈0.96 m/s。
解析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Δx=aT2 可知
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
题组一 基础与经典题 1.(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个“圆柱形”导体的直径 R,如图 1 所示, 则 R=__2_._1_5_0__ mm。 (2)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圆柱形”导体的长度 L,如图 2 所示,则 L =__1_0_4_.0_0__ mm。
解析 (1)由题图 1 得:R=2 mm+0.01 mm×15.0=2.150 mm。 (2)由题图 2 得:L=104 mm+0.05 mm×0=104.00 mm。
解析
4.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 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 分别为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 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这样就可以 将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其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 气垫导轨上安装有 A、B 两个光电门,导轨上放有一滑块,滑块上装有宽度 为 d 的遮光片。现使滑块从某一位置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滑动,并依次通 过光电门 A、B,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 t1、t2,并测得遮光片从光 电门 A 运动到光电门 B 所用的时间 Δt。
解析
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请完成以下各题。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或直接测
量而得到的物理量是( A )
①时间间隔;②位移;③加速度;④平均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取决于( B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___9_._7___ m/s2。(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利用频闪照片测重力加速度时需要测量小球下落的距离,因
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米尺,A 正确。
(2)将米尺竖直放置,小球靠近米尺下落,从照片上直接读出小球下落
的距离。
(3) 根 据
Δs = gT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 问题: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0_.5_6___ m/s,在打 出 D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0_._9_6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2_.0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时,时间越短所测瞬 时速度越准确,所以应选择较窄的遮光片。
(2)由题可知:v1=td1,v2=td2。 (3)滑块的加速度 a=v2-Δtv1=dtt11t-2Δtt2。
解析
5.某同学利用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 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 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 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 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 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 b 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 4 个点未画出)。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_____将__米__尺__竖__直__放__置__,__使__小__球__下__落__时__尽__量__靠__近__米__尺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 3 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 a、b 和 c 得到 ab=24.5
(1)在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应选用较
___窄_____(填“宽”或“窄”)的遮光片。
d
(2)由题可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 A 时的速度表达式 v1=____t1____,通
d
过光电门 B 时的速度表达式 v2=____t2____。
dt1-t2
(3)滑块在气垫上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a=_____t1_t2_Δ_t_____。
答案 图见解析
解析 (1)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
0.1333-0.0450
的 平 均 速 度 , 故 vC = v BD =
2×0.1
m/s≈0.44 m/s。
(2)在 v-t 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如图。由图线
可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小车做加速
度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解析
9.(2019·全国卷Ⅲ)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
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
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 0.1 s 拍 1 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 材是____A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解析
11.(2017·全国卷Ⅰ)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 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 a 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 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 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 6 个水滴 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30 s 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
(1)根据照片中刻度尺的数据,请读出小球运动到照片中第 5 个像点时 下落的高度为____0_._2_1_1_9_(_0_.2_1_1_6_~__0_._2_1_1_9_均__可__)____ m。
(2)若所用照相机的曝光频率为 f,照片上 1、3 像点距离和 1、5 像点距 1
离分别为 s1、s2,则照相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 T=____f____,小球自 s2-2s1f2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以不需要的器材是电 池组。为了得到小车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所以还需要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
(2)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是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 A 错误;在释放 小车前,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以能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有利 于实验数据的处理,故 B 正确;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 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 C 正确;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故 D 错误;小车运动时要保持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平面、木板平行,故 E 正确; 作 v-t 图象时,让尽量多的点在图线上,不在图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图线的 两侧,描绘成平滑的曲线,不要求所有的点都在图线上,故 F 错误。
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12(a1+a2)=x3+x44-T2x1+x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