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
音乐教师教学优秀随笔
音乐教师教学优秀随笔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始终坚信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潜力。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致力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帮助他们在音乐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首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门需要细腻感知的艺术,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观摩和体验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我会让他们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类型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魅力。
我相信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加细腻地理解音乐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音乐表达是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会通过指导学生演奏乐器、唱歌和创作音乐等方式,让他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我认为音乐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音乐,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理论、音乐史和音乐欣赏等课程,让他们全面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
我相信只有全面了解音乐,才能真正理解和感知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创造力和潜力。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始终坚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综合能力。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我的教学中,我致力于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探索和创造,使他们能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挥洒才华,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现场演出、音乐会观摩、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的世界。
同时,我也会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音乐软件和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音乐教师读书笔记
音乐教师读书笔记音乐教师读书笔记4篇《体验音乐》由美国音乐教育家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编著的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的教育专著。
读过之后充分感受到这是一本对音乐教师非常实用的书。
书中的音乐知识理论、音乐教学案例及所介绍的的音乐教学技能技巧,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体验音乐》一书中提到“应该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进入音乐体验,进行音乐思考,由此将他们引入音乐的主题。
”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主要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音乐教学中,只有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与感悟,进而陶冶情操,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此外,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音乐是进行音乐联想与想象的基础。
在《体验音乐》书中,作者对小学各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均给予了明确的指导,律动、歌唱、乐器演奏,尤其指出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听音乐。
本学年,自己任教一年级,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以“娱乐性”为主的幼儿教育向“知识性”为主的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
他们具有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模仿能力较强,抽象思维有待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每当让学生跟着音乐课前律动时,学生普遍出现脱离音乐而无规律的“乱动”。
对于一年级孩子体验音乐的方式而言,确实重点就是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即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学生变“强迫地听”为“喜欢地听”,由“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此外用肢体语言感受,通过舞蹈动作帮助理解音乐,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情境等,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美国音乐教授讲学的一些思考
2012年5月,美国怀俄明大学的音乐教授Michael Griffith到上海大学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讲学。
Griffith教授是美国怀俄明大学的音乐教授,怀俄明大学交响乐队的指挥。
他这次讲学为上大普通学生讲授音乐欣赏课程、为上大弦乐团学生进行乐队课,并作为评委参加了上海大学管弦乐比赛。
我很荣幸地担任Griffith教授此次讲学的助教,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进行这类课程的授课。
在这半个多月里,我亲身经历并感受着教授的教学:我经常思考他的一些教学方式,这些使我很受启发。
我相信,这些教学方式对我日后的讲课会很有帮助!一、音乐欣赏课程Griffith教授来到上海大学的音乐欣赏课堂。
他为同学们介绍西方音乐、西方交响乐队中的各种乐器、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在课堂上,他演奏键盘乐器给同学们做示范,形象地帮助同学们理解;他用丰富的音乐资料,增强同学们的音乐感受。
他深入浅出的讲课、幽默生动的语言,使同学们更全面地感受西方音乐。
(一)作为一门音乐赏析课,目的是使同学们欣赏与了解经典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修养与兴趣。
乐器示范与音乐欣赏是Griffith教授授课中重要的方式。
1.乐器示范(1)Griffith教授来上大讲学之前,刚在芬兰的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
他的电子琴从美国、芬兰到中国,环绕了大半个地球。
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没有钢琴。
但乐器示范对音乐课的教学和现场演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教授在举例时,用电子琴给同学们现场演奏、讲解,学生们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知识。
(2)Griffith教授介绍乐队的时候,他给同学们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
他生动、形象的讲解与模仿,使同学们更简单地熟悉各种乐器的声音、特性。
Griffith教授同时也是怀俄明大学交响乐团的指挥,当他给同学们介绍乐队指挥时,为了使同学们理解指挥的作用,他指挥同学们说英文单词:“Now”。
在他手势的带动下,同学们的“Now”,时快时慢,时大时小……同学们通过他的现场“指挥”,更简单的理解了指挥的作用。
美国音乐教育见闻之九 让人感动的敬业精神
美 国音乐教育见闻之九
让人感动 的敬 业精神
郭 声健 ( 南 师 范 大 学音 乐 学院 湖 0 30 ) 6 0 0 通 过 前面 多篇 文章 的介 绍 ,我们 应 该对 美 国中 小学音 乐教 育 的 宏观现 状有 了一 个大 致 的 了解 。接 下 来 ,我将 重 点和大 家交 流 我对 他们 音 乐课堂 教 学实 践的 所见 所感 。 回头梳 理我 的感 受 ,我 问 自己,到底 什 么方面 令 我记忆 最 为深 刻 、情绪 最受 感染 呢 ?毫 无 疑 问,是美 国中小 学音 乐老 师 的敬业 精神 。于 是 ,我 决定从 这 个话题 开始 我第二 个板 块 内容的述 说 。 应 该说 ,可 贵 的敬 业精 神 ,在 学 校 中 乃至 在 整 个 美 国社 会 里 , 并不 是 音 乐 教师 所 独 有 , 而 是一 种 普 遍 的 社会 品质 。可 以 说 ,各个 学科 的教 师 ,各行 各业 的人 士 ,在 敬业精 神 这方 面都 是 很让 人感 叹 的 ,这 自然 和 美 国社会 良好 的工 作环 境 以及完 善 的用 人 机 制有 很大 关系 。而 音乐 教师 只 不过是 千 千万万 爱 岗敬 业 的美 国普通 老百姓 中 的一个 小小群 体和缩 影 。 八 月 中旬 ,我和 一位 给过 我很 多 帮助 的高 中音 乐老 师相 约 见 面 。她 一 见到我 ,就高 兴地对 我 说 : “ 周 的假期 马 上就要 结束 六 了 ,下 周 我就要 回 学校 去 了,我 很想 念我 的学 生 ,我很 希望 和他 们 在一 起 ,他们 很 有趣 也很 可爱 ,和 他们 在一 起我 很 快乐 。 ”这 位 老师 的 课我 听过 许多 次 ,课堂 上感 受到 的她 和学 生 之间 那种朋 友 感情 ,让我坚 信她 的这 番表 白是发 自内心 的,我 感觉 到她 在课 堂 上 ,俨然 就 是学 生的 同龄好 友或 是 同窗 学友 ,学 生甚 至对 她直 呼其名 。课后 ,我和 一些 学 生交 流 ,他们 都对 老师 赞 不绝 口,特
一节美国教师的音乐课引发的思考
作者: 张娟玲
作者机构: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
出版物刊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页码: 87-87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 美国教师 音乐课 教学氛围 夏令营活动 英语阅读 学习方式 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
摘要:2014年暑假,学校举办了第二届中美夏令营活动。
来自美国詹尼斯学校的10位教师,为参加活动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科学、音乐、体育、英语阅读、思维写作等学生比较喜欢的课。
宽松的教学氛围和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获取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丰富了情感。
12天的活动,不仅给学生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也让我们再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美国教师,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风采,感悟到他们的教学理念。
在活动中,我有幸完整地聆听了一节音乐课,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对音乐教学的思考。
读《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有感 2
读《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有感株董路小学杨庆《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的作者郭声健老师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授,博导,出版社总编辑。
2007年9月,郭老师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初到美国的他,顾不上观光旅游,而是用考察和写作填满了自己的时间。
除了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学活动,他还到纽约的六所中小学考察了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况。
他结合美国的社会和整个教育体系的背景,观照国内的状况,不断发现、思考、对比、总结,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40多万字的著作《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
这本书的出版有一个特别的意义,那就是书稿的全部稿费都将捐献给四川5·12地震灾区,用于灾区的学校重建。
郭老师说,要以此书表达自己对音乐教育这样的看法:“音乐是一种力量,它本身就体现出对人生命的关爱,音乐教育是一种人道教育、爱的教育。
”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如果说仅看代序《音乐托起孩子的生命》就使我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对灾区孩子们的赤诚之心的话,那么进入正文阅读后,则感受到一名中年知识分子肩负着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满怀热情和沉甸甸的使命感,为我们音乐教育同行了解美国高校及基础音乐教育开启了一扇窗——窗外的风景是如此的绚丽多彩!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美国的基础音乐教育、音乐教师教育、社会音乐生活及纽约艺术教育现状四个方面阐述了郭老师对美国音乐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随书刊出了“美国音乐教育刊物概览及启示”和“最近5年美国音乐教育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标题总汇”作为附录,更加增添了此书的学术分量。
开篇,郭老师用“处境并不乐观”“窘迫地位令人意外”来形容美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分析了令美国音乐教育陷入不利处境的重要原因——《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同时也介绍了纽约政府及美国音乐教育者采取的相应对策,如“全美音乐教育协会‘百年宣言’”、“专业音乐学院的支教行动”等。
此外,郭老师对美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况的翔实记录让我们如亲临其境,对于美国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做法以及他们成功的课堂管理艺术与我国的音乐教育作了分析、比较与思考。
音乐教研札记(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我国,音乐教育一直备受重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近期进行音乐教研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音乐教学往往需要学生进行集体合作,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实践操作:音乐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我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队、音乐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3. 强化师生互动: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1. 量化评价:通过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作品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使评价更具客观性。
2. 质化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质化评价,使评价更具全面性。
3.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4.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在家的音乐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1. 参加音乐教学研讨会:定期参加音乐教学研讨会,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美国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美国乡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美国乡村教师培训项目,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新知识。
培训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让我对教学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也学会了更多与学生互动和沟通的技巧。
在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中,我也获得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他们分享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也知道了自己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此外,培训项目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成果的机会,让我更加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已经具备了更好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英声乐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美英声乐的讲座,主讲人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声乐教授约翰·史密斯和英国的著名声乐教育家苏珊·布朗。
这场讲座不仅让我对美英声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声乐学习上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场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美英声乐的独特魅力在讲座中,约翰·史密斯教授和苏珊·布朗老师分别介绍了美英声乐的特点和魅力。
我深感美英声乐在音乐表现力、演唱技巧和音乐审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首先,美英声乐注重音乐表现力。
在演唱过程中,美英声乐强调情感的真实表达,追求声音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这种表现力使得美英声乐作品更具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其次,美英声乐演唱技巧丰富。
美英声乐在声乐训练方面有着严谨的科学体系,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咬字等方面的训练。
这种技巧的掌握,使得美英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能够游刃有余地表现作品。
最后,美英声乐具有独特的音乐审美。
美英声乐作品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展现了英国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交融。
这种音乐审美使得美英声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声乐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在讲座中,约翰·史密斯教授和苏珊·布朗老师分别针对美英声乐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详细讲解。
以下是我对这两位专家讲解的一些技巧的心得体会。
1. 呼吸技巧在美英声乐演唱中,呼吸技巧至关重要。
约翰·史密斯教授强调,正确的呼吸应该是自然、平稳、深长的。
他还教授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两种呼吸方法,使我在声乐演唱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气息。
2. 发声技巧苏珊·布朗老师指出,美英声乐的发声要注重共鸣。
她介绍了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咽腔共鸣三种共鸣方式,并指导我在演唱时如何调整共鸣位置,以达到最佳演唱效果。
3. 咬字技巧咬字是美英声乐演唱中的关键环节。
苏珊·布朗老师强调了咬字清晰、准确的重要性,并教授了如何通过调整舌头位置和口腔形状来提高咬字质量。
美国大学音乐教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音乐教育的看法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以一位美国大学音乐教授的身份,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我国,音乐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然而,在美国,音乐教育的价值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下是我认为音乐教育具有的几个重要价值:1. 培养审美情趣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情感,从而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 培养创造力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和创造,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音乐表演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自信心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5. 培养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有效手段。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美国大学音乐教育的特点与美国相比,我国大学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
以下是美国大学音乐教育的几个特点:1. 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美国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音乐理论、作曲、指挥、声乐、器乐等多个领域。
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课程。
2.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美国大学音乐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会、比赛、实习等。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强调个性化教育美国大学音乐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4. 高水平师资队伍美国大学音乐教育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7)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
(7)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
七、感恩节
下个星期就是感恩节了,我们会放3天假。
感恩节是美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在欧洲人为了宗教自由刚刚来到这块新大陆的时候,他们因为自然灾难死了很多人,后来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种玉米等植物才活下来。
以后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对他们的帮助设立了这个节日,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4被定为感恩节,意为感谢上帝的恩赐。
过了感恩节就开始了holiday season,商家就开始打折促销,人们也开始纷纷选择圣诞节的礼物,家家户户都开始在房子周围装上五颜六色的灯,还有耶稣出生以及牧羊人的场景。
很多学校的concert 也会放在这个时候。
以前一般称这个时候为圣诞季节,但是因为很多犹太人不过圣诞节,还有另外很多别的信仰的人,所以改为holiday season. 在一些公立学校老师们也非常注意作品的选择,因为如果是犹太人多的学校,要是老师选了与耶稣内容相关的东西会引起家长们的不满的。
我曾经实习的学校在“富人区”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犹太人家庭,我的合作老师的winter conert 有一首铃儿响叮当的乐曲(没有歌词),有一个家长找到她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参加演出,因为他们不过圣诞节。
当然象这种比较极端的家长还是少数,但如果遇到了就是麻烦事。
这种情况对于很多音乐老师来讲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很多中世纪的音乐是教会音乐
有关上帝和耶稣的,所以最保守的做法是不选择任何核宗教有关的作品。
我现在的学校在这个方面是比较自由的,因为本地的学生包括老师大部分都是基督徒,所以提及耶稣和圣经都不会惹什么麻烦的。
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6)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
(6)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美国的音乐教室就一间,由音乐老师来自己布置和装饰,所有的乐器也都存放在这里,并且这也是老师的“办公室”,我的教师在地下没有窗户,我一天进了教师就基本上在这里生活一天了,每天6节课,有一节的plan time, 我一般是用这个时间来这里的。
各个学校的音乐教室不同,老师们收集的乐器也不同,有的学区会为音乐教室配备很多乐器,但有的学区什么都没有全靠老师自己了,你看到的很多乐器是我6年级的project,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
我们6年级的教学目标基本上是世界音乐乐器,7年级是music history.我需要根据这个大纲去设计课程,我是用unit 形式,一个unit结束了就换另外一个,先后顺序的思路是由近到远,非洲音乐对美国音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是我的开始,然后就是latin音乐,这个音乐首非洲音乐的影响也很大并且有当地音乐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然后我会介绍一些印第安人的音乐,这些音乐都跟非洲音乐有很多的共性。
最后就是我们亚洲音乐,当然主要是中国音乐和乐器了。
在unit和unit之间在串联设计上你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设计,但是音乐元素因该保持一致,比如我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会强调音乐强弱的变化,和速度的特点以及一些形式上的特点such as Call and Response。
这些音乐特征因该是最主要贯穿适中的元素。
对于kodaly and orff, 也是同样,kodaly 在教授知识点上是有顺序的比如quarter note first, 因为quarter note最接近孩子们的自然状态,然后就是两个八分音符,然后是4个十六分音符,在这里是8分音符和16分音符是不被单独提出来的。
而且每个音符会先被给个名字,比如quarter note --ta(塔),two 8th notes-ti ti (踢踢),and four 16th notes -ti ki ti ki (踢K踢k). 这是美国最常见的命名,不同的老师还会用不同的名字。
(4)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
(4)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四、有关教研1、我们今天是州里的教师学习日,没有学校,所以全区的音乐教师都集中在一个高中一起开会。
由于大家所教的科目不同,大家一起自我介绍后简单说了一下几个都关注的事情就分组了,小学音乐老师们一组,中学合唱老师,管乐老师,弦乐老师,和我们几个综合音乐课老师各为一组到不同教师分组活动,然后中午大家在一起potluck lunch. potluck lunch 就是每个人自己带个菜大家一起分享。
下午就各自回各自的学校work in the room.一般来讲,老师们都很自觉,当然也会有溜号的时候了。
因为大家和自己的同行都有很多可以讨论的东西所以基本上都会遵守时间的。
我下午去了和west middle school的音乐老师去了他的教师,她分享了很多她这27年来教学的经验,和很多用在教学上的材料。
比如现在她在用糖果纸讲节奏,不同的糖果有不同的名字,有节奏的说出不同糖果的名字,然后clap what they say, than one student picks up 4 candy wrappers on the borad, class says the name and clap. After a while, when students get used to the rhythm, they need to identify the rhythm by putting correct rhtyhm pattern underneath each candy wrapper. Students can also be divited in two groups(or more) do ostinato (repeat a pattern over and over again). Or having the class doing ostinato, one studentimprovise on xylophone with the music pattern that he created with those candy wrappers. 不好意思,希望大家能够看懂。
教育的个细节 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
《教育的55个细节》——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案心得想把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变成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人吗?你不妨跟获奖教师克拉克先生学两招。
他从自已多年的教案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已独特的教育方法。
这些方法都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
有许多学生在他的教导之下改变了自已的人生,成了优秀学者、成功人士。
作者将通过自已多年的教案心得告诉你,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你善于引导和培养,“坏”学生也会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
作者:(美)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执教。
他曾在美国很多问题学校任教,现为纽约哈莱姆学校(哈莱姆为纽约著名黑人住宅区)教师。
自从赢得了2001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以来,罗恩.克拉克一直在全美为各地的教师、家庭教师协会和学校董事会作报告。
他的教案经验被多次录制成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美播出,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分享教育的55个细节2005-04-30 17:29:27 mm 阅读:83《教育的55个细节》——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案心得,作者:(美)罗恩。
克拉克,汪颖译。
细节1: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回答大人的问话时,要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是的,妈妈。
是的,阿姨……如果只是点头或用其他方式表达"是"或"不是",那是不可取的.细节2:用眼睛和他人沟通。
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细节3: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
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要祝贺他。
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亮。
细节4: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
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某某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某某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细节5: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
(8)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
(8)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八、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与美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差异1、94年我刚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的时候,整个音乐系的氛围都是很重视钢琴声乐等表演方面的课程,同学们互相比较的也是这两样儿,似乎大家将来的职业都是歌唱家或者钢琴家一样,系里的老师也是经常拿自己跟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比较。
而那时候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老师。
学校所设置的教法课和教育相关的课程特别少,而且几乎都是理论多于实践的课程。
我在美国读研究生和教师证的时候,主要上的是一些教育相关的课程,和一些音乐分析和美国音乐教育史等课程。
感觉课程的设置都是跟教学和学校工作有直接联系的。
受郭教授的鼓励,我正在写一篇关于我在美国求学的文章,透过我的经历着重介绍美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设置。
等完成后,大家会更详细的了解音乐教育专业在美国的情况。
至于美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都是希望毕业后到学校去当音乐老师的。
因为进入美国的大学相对中国比较容易,制度也自由没有必要只为了能上大学而读音乐教育。
所以大部分美国学生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的人不愿意去做老师就选择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后发现这个专业可能跟自己的梦想有差距就可能再修一些教师证要求的课程去拿教师证然后到学校当老师。
当然也有当了几年老师后辞职去做摇滚的。
这在我的同学里都很常见。
总之,选择什么专业在美国都是和今后的就业方向联系十分紧密地。
2、这样看来中国的硕士学位其实也很灵活,不过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设置英语课作为是否拿学位的最后关卡?以前我毕业的时候,班里有一半同学因为英语没过只拿了毕业证,整个系里也有好多人是这样。
无形中让人认为会英语的人都很有学问似的,以至于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下意识认为美国人都很有学问。
其实美国人不会写字,不会算术的大有人在。
以后中国强大了,世界人民都应该学中文了!。
音乐教师的学习感悟:赴美游学记(三)
音乐教师的学习感悟:赴美游学记(三)从这篇开始,我会介绍一下每门课程。
音乐的测量和评价是重点介绍的,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课前文献阅读、现有测量工具的评论、个人研究项目、课堂讨论。
本篇讲的是第一个板块,课前的文献阅读。
音乐的测量和评价(MUE 7746: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in Music)是一门博二的课程,授课人是Dr.Fung,上课的学生包括我有四名,另外三人有一名中国女孩X;一名美国女士M,她已经是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主要方向是合唱指挥;一名美国男孩P,他也在高中教书,主要是负责乐团的组织和排练。
开学之初,老师会把课程的大纲发到canvas里面。
大纲包括课程的一些基本信息,课程的描述目的,需要准备的文献资料,评价方式,具体每周的学习内容和进程等。
课程的描述是这样:“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传统和当代的测量、评价和评估方法的综合性概述。
具体说来,是指在音乐、音乐能力、音乐活动、音乐经验方面的测量、评价与评估,包括心理学计量原理、测试与开发、测试管理和评分、以及音乐课程的评价。
”上课所需的文献资料有十篇或本,到最后几周,老师又补充了一些。
每周上课需要读哪些,第几页到第几页,要求是什么,什么时候交作业,老师都列在了教学进度表中。
以下是这门课的教学进度表一个学期十六周,课程的内容由四条主线构成:课前文献阅读、现有测量工具的评论、个人研究项目、课堂讨论。
每次课前阅读的文献老师已经非常具体地列出来了,主要是有关音乐测量与评价的经典专著与论文。
阅读量很大,面也比较广。
比如,第一周读的是Boyle, J. D., 与Radocy, R. E. 在1987年写的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musical experiences.第一至第四章,一共106页,我们从中了解音乐测量与评价的定义、目的、意义等基础性概念。
第二周读了三篇论文,分别是Cohen, J. B. (1938). Themisuse of statistics;Tunks, T. W. (1987). Evaluation in music education: The value ofmeasurement / The measurement of value和Kruse, A. J.(20xx). Cultural bias in test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music education.从这三篇不同年代的论文中,分析关于音乐评价与测量的不同看法。
美国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美国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美国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美国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我的才能和热情。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积极、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工作总结。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我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互相尊重、合作,共同成长。
其次,我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利用多媒体、互动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另外,我也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关怀。
我会定期和学生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我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最后,我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会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也会和同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美国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未来的重任。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茁壮成长。
希望我的努力能够为美国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娟: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札记发布者:学科专家来源:新浪博客发布时间:2011-09-06作者简介:来自美国的Irenewang(中文名王娟)老师。
王老师以前在北京东绒线小学工作,也是做音乐教师工作,后来去美国求学,获得音乐教育硕士学位,现在美国Dubray Middle School 小学任教音乐课,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一、有关民族音乐1、在中国的时候似乎家家的孩子都在学钢琴,小提琴,或者西洋管乐包括我自己也是学的西洋管乐。
后来读了大学第二乐器也是选的管乐,根本不觉得二胡,琵琶多么值得学,在中国工作之后也是注重五线谱的教学多于简谱。
来到美国后才觉得自己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也发现自己其实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多么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中国民乐听起来是那么的悦耳,中国锣鼓听起来是那么的亲切,中国的唐装看起来是那么的漂亮,太极拳和太极剑看起来是那么的潇洒!来到美国以后尤其是在美国做了音乐教师以后我深深的感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几千年的文化是多么的让世界折服呀!2、我6年级的音乐课目前正在讲中国音乐部分,这个暑假我从中国回来的时候带了两个腰鼓,当我在课堂上展示的时候,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要试一试,轮到一次的学生还想再被轮到一次。
在课堂讨论部分学生们都争着发表他们的看法和分享对中国所知道的一切,当他们的答案或者分享的内容得到肯定后我可以看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脸上浮现。
在我介绍中国文化背景和音乐概况的时候,班里刚才还热闹的讨论声一下子没了,每个孩子都睁大眼睛仔细聆听生怕错过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第一次在美国课堂教书的时候,我的心里其实还是没有底的,担心会不会因为我的亚洲人的面孔和中国口音学生们会不尊重我。
实践证明我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是一个好老师,你的课上的精彩,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就会喜欢你。
我给每个学生都取了一个中文名,他们都很喜欢,我告诉他们在中国音乐这个章节我会叫他们的中文名字,他们都很兴奋。
运用各种手段调动课堂气氛是美国课堂的一个很大特点。
3、美国的音乐课上谈到比较多的中国音乐是锣鼓和一些民歌,这些民歌大部分是从台湾传入的,也有一些大陆的,比如我现在教材上的凤阳花鼓,其实我很想放一些我们的流行歌曲给他们听,可是真的不知道现在中国什么歌曲流行?对于美国学生来讲,可能rap和节奏比较强的音乐他们会更喜欢。
他们对我门认为很有“意境”的作品没有什么兴趣,更体会不到那种“意境”,只能入乡随俗了。
4、今天我给学生介绍琵琶,扬琴等中国乐器,我用的performance examples 是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因为节奏现代学生们比较喜欢,我曾用过传统的中国乐器演出,都是技艺精湛的演奏家的,结果学生们都快睡着了。
女子十二乐坊的女孩子们都挺漂亮着装也现代比较能吸引观众,后来有个学生跟我说:Mrs. Wang, I think those grils on the DVD looks exactly like you! 我就跟他说,你这话让我想起我妈到美国来看我时跟我说的:我觉得美国人长的都一样!5、看了郭声健教授关于中国教材歌曲的帖子,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有点儿太教条。
音乐教材编的其实挺好的,不太尽如人意的是应用的环节。
二、有关美国的德育教育1、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关系而不是朋友关系。
老师的形象应该是成年人的形象而不是跟他们一样的学生形象。
adult figure,成年人形象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安全感,他们会信任你尊重你。
这些也是他们能够学习的前提条件。
我还记得校长在新老师见面会的最后对我们说:“我们没有着装要求,但是你们要记住你们是老师,这个形象需要和学生区分开”。
老师的言行和一举一动在学生面前都应该体现出这个职业的特点,虽然老师不是演员,但在学生面前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演好这个角色的。
我的一个班里有一个非常“痞”的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总是扰乱课堂秩序,说真心话,我真希望他别在这个课堂上。
但是我在纠正他的行为的时候说: “Danile, 你很聪明,也很活跃,我非常高兴能有你在我的班里,但是你的行为剥夺了其他同学学习的权利,这对其他想要认真学习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你的行为在我的班里是不允许的!”Be Professional!在这个职业里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和家长打交道的时候,和我很好的一个学生顾问就曾跟我说过跟家长的交流需要遵循“汉堡包”模式,就是开头和结尾都说好听的,每个学生都sweet,这就相当于两片面包,中间的肉才是你要谈的这个学生的问题。
这个模式应该说百试百灵。
2、这几天收到好几个学生被处分的通知,所谓的处分就是学生犯了错误后被罚3天或者5天不等到一个专门的教室学习, 我们叫ISS。
一般的美国中学都会有这样的惩罚系统,有一个专门的老师看着这些被送到他那里的学生,各科老师把作业送到这个老师那里,然后这个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看着学生们做作业,如果学生实在没事情做就看书,上课期间学生们是不可以彼此说话的。
在学校里一般不可以用不好的语言,要是骂人应该算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有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或者老师让做什么而拒绝做也被看成是严重的问题。
我曾经有个学生,在课间时候在楼道里跑被一个老师制止,(学校里面是不允许跑的)让他走回去重新走过来,这个学生没听扬长而去,后来被这个老师写了报告罚了一天ISS. 还有一个男生因为在学校附近的树边上小便被罚了5天不准上学,我们叫OSS.在中国人的眼中,美国的学校很开放自由。
但我感觉美国的学校其实纪律比中国的学校更加严格,美国学校不会管学生的头发染成什么颜色或者剃成西皮式还是冬瓜式,也不管学生是不是化妆或者扎耳朵眼儿什么的。
到了夏天几乎所有学生一人一双人字拖鞋。
6年级开始谈恋爱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昨天还有学生跟我说谁是谁的男朋友。
这些都是学生们比较个性化的事情,学校不管。
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里说话用了不恰当语言,有不尊重老师或者同学的行为,学校会通知家长,并对这个学生进行惩罚,同时也会考虑这个学生的隐私权,只通知和这个学生相关的老师。
3、从这一套惩罚的系统,我觉得美国孩子从小接受的道德规范教育是深入到每一天的生活的,老师们会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
那些刚刚学说话的小孩子,家长首先教的是说“谢谢”,这可验证了我们中国的那句话“礼多人不怪”。
要是能想美国人那样“谢谢”,“对不起”,“劳驾”总挂在嘴边,公共汽车踩了脚就打起来的现象可能就会少多了。
4、今天一早上都在听学校的行为准则,没办法正赶上我上课的时间是这个年级的行为准则回顾,这样的活动每个年级每年都会有2到3次。
虽然很乏味但是不的不承认是很必要的,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到美国学校对学生们的行为有非常严格的标准,而且事事具体化,比如要是需要在一天当中服用药物,必须把药放在卫生室然后到卫生室去服用,任何其他地方是不允许的。
课间不能在building 内跑,不能推人,故意绊人等,学校把“不准课间打闹”具体到每个行为。
ipod, cell phone 等都必须关掉并且在学校开始之前锁到locker里面,如果在一天中别的时候被看到就会被没收。
我觉得学生们需要这样特别具体的规定。
另外有了规定后还会有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从轻到重都很具体。
最重要的是,从学校方面大家都认真执行这些准则,基本不会对违反的学生视而不见。
5、这几天天热了,有的小女孩就穿很短很短的短裤来上学了,学校规定短裤或者短裙的长度要至少到大腿中部,进学校不能带帽子,不能穿跨栏背心等,我想这些跟中国的比较相似,不过我到是没听说有规定不能化妆,不能染头发和不能穿拖鞋的。
这些可能是中美文化的不同了。
6、从我和美国学校接触的时候就感觉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要求比中国严格,而且很人性化很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
比如我们校长在讲到bullying,不但给出定义,还说在调查情况的时候会问到被欺负的学生的感受,如果他们说感觉不好,害怕或者沮丧,那不管欺负的学生只不过是开玩笑还是故意的都会被认为是错的。
如果被欺负的学生说没什么那就不构成bullying. 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游戏规则是保护弱势群体的。
另外还有一项就是“听老师的话”,这让我想起我们中国“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在我们学校如果学生不听老师的话,比如让换座位就是不换什么的都会不被允许的。
其实如果按照美国的这些学校规则规范自己的学生们很多都会成为彬彬有礼的绅士的,相信这就是西方教育的精髓。
这其实和我们在中国听说的美国教育是如何如何开放是完全不同的。
学生们穿拖鞋上学不能说明他们就没礼貌,读书和做作业的时候扒在地上的,靠在墙角的什么姿势都有也不能说明他们就没有教养。
文化差异呀!三、有关教材1、美国的确没有统一教材,但不等于没有教材。
美国音乐教育协会有音乐教育的标准,各个学区都有按照这个标准自己制定的大纲,音乐教师们就会根据这个大纲运用他们所知道的材料去设计课程,也就是说“教什么”是统一的,但是怎么教,用什么教就是老师自己决定了。
别的学科也都是类似的。
谈到教材,在美国有大概2-3套比较受欢迎的k-8(学前班到8年级)教材,但老师不必非要遵循教材,教材是对老师的一个辅助材料,学区的教学大纲才是要遵循的。
校长听课的标准不是based on 你是不是遵循了教材,而是你是满足了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完成了你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
2、一节好的音乐课我认为应该是在下课铃响的时候,学生们会很惊讶怎么这节课这么快就过去了。
你提到的教学目标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一节课要让学生掌握什么在教室设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样才能围绕这个中心来选择材料和方法。
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果能把kodaly 和 orff 好好的结合应该会上出非常精彩的课,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不是单单一节课,教师在课上做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应该是有目的的,有时候是为了调节/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
Making it fun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body in your music class. 另外,一节好的课应该是学生为主体,老师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这不是评价课的标准,老师的钢琴声乐都是专业水平,但如果为了能够表演这些特长来设计课程我想学生们在听多了之后而没有机会参与,对老师的高水平也就变得无动于衷了,管你老师个人水平有多高,不喜欢音乐课也照样是不喜欢。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应该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老师教了多少。
3、一个是领导要求音乐老师要按照教材教,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教材,这就限制了音乐教师的发展空间也遏制了音乐教师的创造性。
再有就是象教材上那样的“经典”歌曲太少,补充资料缺乏。
如果有足够的选择空间,音乐老师们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去教,选择多了也就会“总有一款适合你!”另外,在音乐课堂上一首歌不仅仅是靠自身的美妙旋律去吸引听众的,更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去运用那些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