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解析】《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
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精神的理解、敬佩,表达了对反对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忆”作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文章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2--7自然段交代了父亲被捕前的情况。
第8--18自然段叙述了父亲被捕的过程。
第19--29自然段记叙了作者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第30--33自然段写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反映了父亲遇难给家人带来的沉重打击,又呼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
另一个表达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者形象。
第三个表达特点是前后照应。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
3.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4.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教学重难点】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英雄革命气概。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前文。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指名回答)3、下面,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高尚品格?二、阅读,感受人物品质(一)、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李大钊言行、神态、外貌的句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5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训练要求: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三课时三、重点难点:1、读写重点: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2、难点释疑: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被审这一段,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
1、注意多音字。
(待、夹)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
三、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2、理清文章的脉络。
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
第三段(19-29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
第四段(30-33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
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023最新-《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了解时代背景,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因为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伯牺牲自己,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幸福的今天。
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的。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钊。
(二)时代背景简介。
1.自己轻声读读预习部分。
2.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
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钊被捕。
这篇课文按照李大钊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序,分为四大段。
(三)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
(四)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被难日(nagrave;n)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7个生字。
先让学生查字典写出每个字的偏旁、余笔、选择哪个字义。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3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3篇)《十六年前的回忆》篇1教学目标:1、针对课文的特点,了解李大钊被捕前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在读书感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师生谈话,单元整体导入。
2、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师生交流资料。
5、学生默读课文,围绕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注。
6、集体交流“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集体交流“被捕后”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
3、读写结合。
课前准备:1、、黑板条。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书反馈。
(1)读词。
(黑板条出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的词语、多音字)书籍抽屉严峻瞅了瞅披散散步勉强待了一会儿(2)读题,说说自己对课题都有了哪些了解。
(3)整体感知。
师:女儿李星华在文中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哪些事?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优秀8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写本课10个生字。
2、读读记记“书籍、抽屉、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借助资料理解文本,写法迁移运用。
四、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课件。
3、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的那几件事?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资料,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4、感悟人物品质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条例,感悟人物品质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入手,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导:同学们,这天我们一齐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并划出本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导读资料,划出本组课文的主要资料和学习要求。
2、指名说说学习的资料和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齐读学习目标。
指出,课文的叙述顺序有哪些?强调要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体会课文的表达顺序,并学习运用。
二、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让我们首先一齐走进《18.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回忆”重读)2、“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回忆了谁呢?(板书:李大钊)3、交流李大钊的资料。
(师看状况补充)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精选12篇)《十六年前的回忆》篇1[设计理念]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
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
(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
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
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3)“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非常沉着、机智。
(4)“28日”、“第2天”:听到父亲李大钊遇害消息,全家人十分悲痛。
三、深入理解重点词句(1)教师:在每件事的叙述中,都有值得深入体会,揣摩的句子。
这些句子,有的是写人物的神态、语言,有的强烈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抓住这些句子深入后,可以加深对李大钊人格美的认识。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阀、、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精神。
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三、品词析句,感悟“者”形象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者?2.交流讨论:a被捕前: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⑶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者。
⑷指导朗读。
b被捕时:⑴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者。
“父亲保持着他倪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⑵分角色朗读。
C法庭上: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事业的信心”一段: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⑵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⑶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者。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文章。
该单元人文主题为“理想与信念”,四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本单元编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二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强调对两个要素的综合运用。
“综合性学习”围绕主题“奋斗的历程”展开,能加深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的情感体验。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时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的敬佩,以及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首先是在叙述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其次是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丰满的革命者形象,再是前后照应,强化中心,突出感情。
【教学目标】1.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2.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3.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教学重难点】重点: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并借助资料,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难点:理解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并进行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一、走进课文,初识伟人1.读课题,了解文章的主要人物。
2.借助资料,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事件。
3.梳理查阅资料的方法。
4.以时间点为脉络,梳理主要事件,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二、探究方法,品析人物1.全班共学“被捕前”的部分,找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2.合作朗读“父女对话”。
说说读到了什么?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3.再找到一处语言描写,进行品析。
三、运用方法,合作学习1.我们还知道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呢?2.按照这个方法,完成其他两部分的学习,归纳人物品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对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对家人深沉的爱。
3.感悟课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行文特点。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整体感知1.说一说: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要点:“回忆”,表明这是一篇回忆文章。
“十六年前”,可知作者叙述的事发生在十六年前,已经过去很久了;“十六年”这个确切的数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这件往事的记忆清晰,难以忘怀。
2.读一读:阅读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李大钊。
3.理一理: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哪几件事。
提示:根据“被捕前(第1—7自然段)—被捕时(第8—18自然段)—庭审(第19—29自然段)—被害后(第30—33自然段)”的顺序划分课文段落。
4.议一议:你在预习的时候,对哪些词语或课文内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讨论。
提示:根据学生提出的疑惑分类处理:对阅读形成障碍的知识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涉及内容感悟的问题可以放在后续阅读中深入引导。
5.学习生字。
提示:指导书写“瞪”“魔”;比较“避”“僻”两个生字的形和义。
二、聚焦矛盾,品读细节1.想一想:默读课文,画出文章对父亲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想一想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
2.读一读:(1)为什么一向对儿女慈祥耐心的父亲在火炉旁焚烧书和有字的纸片时,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提示:整体阅读2—7自然段,抓住“待了一会儿”这个细节,体会当时形式之严峻,父亲对于工作情况需要保密,不能告诉家人,同时也是对家人的保护。
“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和平时“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反常体现了父亲对革命事业,对家人的责任心。
(2)为什么屋外响起了“尖锐的枪声”“纷乱的喊叫”,父亲却对我说“没有什么,不要怕”?提示:父亲清楚即将面临的危险,对流血牺牲有充分的准备。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范文3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书籍、严峻”等词语。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梳理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加深对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被害后同敌人作斗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2.梳理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加深对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被害后同敌人作斗争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本课的预习案。
2. 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李大钊以及他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利用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同学们,我们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你知道我们应该先来学习什么呢?2.出示课本45页的单元导读。
通过抓关键词语,让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书籍—狼藉严峻—竣工满脸横肉夹衣(三)整体感知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事的,请划出文中标志性的句子。
明确答案:时间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有一天;4月28日。
2.同学们,4月6日的早晨,父亲被捕了。
那么那年春天写被捕前;有一天写被捕后;4月28日写被害后。
3. 理清文章的脉络,结合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写我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以及被害后所发生的事情。
4. 同学们,你看一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板书:首尾照应)其实文中还有几处是属于内容上的前后照应,找一找。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5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5篇)《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瞅、钊”2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准备:李大钊同志照片及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一、结合印象深刻的语句体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上节课画出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互相读一读,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小组学习交流)2.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感受吧。
(1)“父亲是很慈祥的……父亲竟这样含糊的回答我。
”李大钊知道局势危险,可他还是不肯躲起来,真是对工作负责。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当时很危险,随时都有被捕和牺牲的的可能,从这里我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负责任的态度。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坚定的语气)当时,军阀疯狂地镇压革命者,许多革命者被迫离开北京,整个北京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局势这样紧张,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多么忠诚于革命事业呀!(进一步朗读体会情感)(3)“父亲不慌不忙地……就向外走。
”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有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父亲保持着……没有道理可讲。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大钊大无畏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态度,而且还体现出李大钊很蔑视敌人。
(5)“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平静而慈祥的脸”李大钊即使受过苦刑,还是这么平静、慈祥。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他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
(6)“他脸上的表情……”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仍然安定、沉着,正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1】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2.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二、品读课文1.被捕前。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书,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从第7自然段父亲的话中的两个问句可以体会到什么?交流:(课件出示)1947年,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课件出示)烧掉文件书籍、张作霖要派人搜查、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课件出示)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课件出示)2.被捕时。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书,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
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
来的人“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也是鲜明的对比。
那些便衣、侦探的态度也和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方是“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
而第17自然段里写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这也是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比,体会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3)指名有感情朗读8—17自然段。
3.被捕后。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书,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准备: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文本及相关资料。
2.计算机及投影仪。
3.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桌椅布置。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小说,通过图片和标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阅读理解(20分钟)带领学生集体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师辅导学生掌握文中人物关系和情节。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3.文本分析(2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重要的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全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角色、动机、冲突、结局等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4.文本解读(2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并提供自己的解读。
可以与学生展开对话,引导他们思考文本中的隐喻、象征和主题等。
5.学生展示和评价(20分钟)学生小组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不同观点。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小说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在班级或学校的文学活动中进行展示和交流。
2.学生可以进行创作,写一篇自己的童年回忆故事,或者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小说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和主题,还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写“阀、避”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生字:阀避啪瞪僻瞅靴魔刑哼峻绑啃袍执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
(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2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2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2.交流讨论:a被捕前: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⑶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精选11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精选11篇)《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十六年前回忆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十六年前回忆教学设计十六年前回忆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十六年前回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4.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看看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
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过去,学习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师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并口头组词。
(师相机正音)(2)重点指导。
(“瞅”读“chǒu”)4.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讨论)2.学生汇报。
(课文写了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在法庭上与敌人作斗争的事。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段与回忆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法?(课文第1自然段回忆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有16年了,紧接着后面的内容都是讲述16年前的一些事情,可见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倒叙的方法来写16年前发生的事。
)四、学习“被捕前”部分1.轻声读第1—7自然段。
2.小组讨论:(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1927年的春天。
过渡作用,承接第1自然段,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父亲早出晚归;②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③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④工友阎振三被抓。
(完整版)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doc
语文教学设计课题名称10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教学内容10 十六年前的回忆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2.了解时代背景,正确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教学重点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2.了解时代背景,正确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学法):讲授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单元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设计意图心得源)(播放歌曲《五月的说明:鲜花》)通过音乐的铺(一)明确单元内容师:当这优美、激越陈,能更快的让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学生投入本单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元学习的氛围。
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了解背1.师:今天我们要学景,简介李大习第 10 课《十六年前(媒体出示第钊的回忆》。
请同学们一小节)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了什么?(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 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 1927 年 4 月 28日,离 1943 年已经(媒体出示 )十六年了。
( 3)理解“被难日” ,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
说明:了解与分析背景,能拉近学生与李大钊之间的距离。
三、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2.简介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他领导了1926年3 月 18 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
牺牲时年仅 38 岁。
3.本文是回忆录。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
媒体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1.标注自然段。
(共32个自然段)( 1)指导长句的读法。
①自由轻声通读全读的时候语文。
速要快,记住②指导朗读。
先是宪兵,再(媒体出示资料)说明:补充李大钊的资料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他是侦探,再是①“父亲不慌警察。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一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十六年前的记忆》教学设计课题:10、十六年前的记忆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战地、围歼、茂密、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法庭上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细读李大钊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学生讨论。
2、结合背景资料,体会李大钊视死如归的精神。
3、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作用。
4、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2、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难点:联系当时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李大钊的收集李大钊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过完清明节,清明节有什么意义?(清明节,我们要到亲人的墓前怀念过世的亲人。
清明节,我们经常去烈士碑前缅怀革命先烈。
清明节,我们拜祭先人,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怀念。
)2、今天我们一起来缅怀一个伟人,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第一人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就课题质疑: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是谁在回忆?会议的是谁?回忆的是哪些事儿?时隔十六年了为什么还要回忆?3、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的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慈祥、恐怖、粗暴、残暴、匪徒、乱蓬蓬、窝窝头、绞刑、舅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本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前后照应等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方法:引导学生读悟并讨论交流,在朗读读中思考、做批注;适时点拨、补充。
价值观:了解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杀后的情景,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伟大人格,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杀后的情景中,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伟大人格,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
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交流讨论:
a 被捕前:
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⑶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b 被捕时:
⑴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
⑵分角色朗读。
C 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⑵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会懂得,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
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
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
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交流讨论
引导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
4.父爱如山。
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三、感悟写法,
通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前后照应的写法?(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
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李大钊烈士是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高尚革命情操的坚强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