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植物种子萌发需水阈值构建与抗旱性研究_毛静
树木水力结构与抗旱性研究综述
树木水力结构与抗旱性研究综述姓名:曹敬婷学号:1309301001院系:林学院专业:生态学摘要: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测定植物在干旱时的生理特征。
木质部栓塞脆弱性与植物木质部结构、抗旱性、分布及栓塞发生经历都有关系,植物为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所形成的不同的形态结构和水分运输供给策略。
水力结构及其各种参数( 即导水率Kh、比导率K s、叶比导率LSC、胡伯尔值Hv以及水容量C生理意义、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格局以及树木水力结构研究发展趋势, 并试图从机理上阐述树木水力结构和抗旱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栓塞;水力结构;抗旱性.水是地球表面上最普通、最重要的物质, 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1], 就世界范围来说, 限制农作物和森林充分实现他们遗传潜能所能达到的产量的各种环境胁迫中, 以干旱胁迫最为常见和重要,干旱对植物的危害也是最显著的。
为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所形成的不同的形态结构和水分运输供给策略,是植物能更好的抵抗干旱。
树木个体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 可以通过改变水力结构, 来影响导水阻力和水分需求, 从而对水分运输和水分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林木耐旱性及其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3], 已经认识到一些生理参数如ABA的气体运输、渗透调节、保持膨压、气孔的运动、组织弹性的调整、原生质耐脱水能力等与林木抗旱性密切相关。
树木个体在其生长发育期间可以通过改变水力结构来影响导水阻力和水分需求, 从而对水分运输及水分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4]. 所以, 树木水力结构的差异可能影响树种之间在生态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与劣势,使植物对一定生境中获得生存的有利条件, 也可能影响整个树冠的水分关系和气体交换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的运输, 从而影响林木的产量及森林生产力。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植主要是在木质部导管和管胞中进行的,一些进化的植物主要靠导管运输,目前认为水分沿着导管和管胞上升的动力主要有两种: 下部的根压和上部的蒸腾拉力。
生态护坡植物种子萌发需水阈值构建与抗旱性研究
通讯 作者 : 绍才 (95) 男 , 士 , 李 16一, 博 教授 , 主要 从 事 植被 护坡 和 现
岩 土工程 方 面研 究 。
化过大 , 向发芽 盒 中加 入少 量蒸 馏 水 , 则 2h后待 其混 合 均匀再次 测定溶液水 势并记 录 。每个物 种在 一个水
因 此 , 岩 石 边 坡 植 被 护 坡 适 应 性 植 物 的 抗 旱 性 研 究 对 具有重大意义 。 与此 同时 , 年 对 植 物 水 分 关 系 的 探 讨 已 成 为 植 近
水分 胁迫 。主要 仪器 : 工气候 箱 , 芽盒 , 人 发 气候箱 , 发
芽纸 。
1 2 试 验 方 法 .
碱草 、 状 羊茅 的萌发生 长对 水分 的响应关 系 , 定 3 苇 确
1 2 2 试件设 置 选用 尺 寸为 1 m×1 m×6c .. 2c 2c m
的 发 芽 盒 , 部 铺 设 10g沙 子 ( 2mm 筛 , 除 小 于 底 4 过 去
种草本植 物萌发 的水 势 边 界条 件 , 生 态护 坡 工 程 中 为 的种植提供 水分 管理 条 件 , 可 为进 一 步研 究 各种 土 还
麦草 、 苇状 羊茅、 批碱 草的需水 阂值分 别为一1 70 、 . 60 一2 24 3 抗旱 性 比较 为 : .9 7 一19 6 、 . 16MP , 批
碱 草 > 苇 状 羊 茅> 黑 麦草 。
关键 词 : 生态护坡 ; 需水 阈值 ; 抗旱性
中 图 分 类号 : 8 . 文献 标 识 码 : S6 7 9 A 文 章 编 号 :0 1 0 0 (0 0 0 —0 8 -0 1 0 - 0 9 2 1 )5 0 3 4
植物逆境生物学干旱抗性机制资料.
2020年7月6日
2、集流
集流主要是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实施 的,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 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 出。
二、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细胞定位
运输选择性
PIPs PIP1、 PIP2和PIP3 质膜
水、CO2、甘油和甘氨酸
TIPs NIPs
α、β、γ、δ和gTIP NOD26和LIP2
液泡膜
水、氨水、尿素和H2O2 酸和硅等
质膜、细胞内膜 水、甘油、尿素、硼
SIPs
SIP1和SIP2
内质网
水及其他小分子
(3)植物水孔蛋白的结构
AQP以四聚体形式存在,而每个单体形成独立的水通道。 每个AQP单体都含有由5个短环(loop)相连的6个亲水的跨 膜α螺旋。N端和C端伸入细胞质,B、D环位于细胞内,A 环、C环及E环在细胞外。B环和E环各含有高度保守的氨基 酸序列:天冬酰氨-脯氨酸-丙氨酸(Asn-Pro-Ala NPA), 各自形成半个跨膜螺旋(HB、HE),参与水孔蛋白活性调节 。
如拟南芥AtPIP2;2在根中优势表达, 其突变体根部皮 层的导水力下降25%一30% 。抑制烟草质膜NtAQP1的表达,
导致根细胞的导水力下降55%。
2)参与气孔运动
拟南芥AthH2基因在气孔保卫细胞中高效表达;向日葵 SunTIP7和SunTIP2O在保卫细胞中表达,前者在气孔关闭时
表达上调, 后者表达量保持不变(Sarda等1997)。蚕豆
由于AQP1 孔螺旋的偶极 距产生的正静电场吸引接近膜 中心的水分子的氧,使之靠近 NPA 基序。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
第23卷 第2期2008年2月地球科学进展A DVAN CE S I N E AR T H S C I E N C EV o l.23 N o.2F e b.,2008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2-0193-08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胡广录1,2,赵文智1*,谢国勋3(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3.宁夏盐池县环境保护与林业局,宁夏 盐池 751500)摘 要:综述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内涵,评价了植被生态需水的主要研究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系统阈值理论、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理论、农业气象学理论,评析了各种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
指出在未来的植被生态需水研究中应加强生态体系健康标准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值模拟模型构建,研究中还必须注重植被生态需水的时空特性,充分利用“3S”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试验设备,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不同研究区域的基础信息,为建立植被生态需水理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关 键 词:植被生态需水;生态适宜性理论;系统阈值理论;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理论中图分类号:X171.1;S154.4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植被是组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中最基本的成分,是自然环境最直观的反映[1]。
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又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2]。
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保护和建设好植物群落,而其正常生长和更新必然会消耗一定的水量。
但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用水部门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不断升级,严重地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使植物群落生长发育、演替更新过程所必需消耗的水量受到限制,造成了包括植被衰退在内的各种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现象,这种现象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强调植被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植被生态需水理论及计算
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规划
在城市绿地规划中,依据植被生态需水理论,合理布局绿地,优 化植物配置,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节水灌溉技术
在城市绿地灌溉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不同植物和土壤条件 ,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节约水资源。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恢复
通过计算城市绿地植被的生态需水量,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05
植被生态需水的管理与保护
水资源管理策略
总量控制
根据区域水资源总量,制定合理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确保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
效率优先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减少无效和低效用水。
优化配置
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生态、农业、工业和生活等各领域用水需求得 到合理满足。
强化监管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和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执法力度,确保水 资源管理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植被生态需水理论及计算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植被生态需水理论 • 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 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现状与展望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植被生态需水的管理与保护
01
植被生态需水理论
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
植被生态需水是指植被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所 需的水量。
包括植物蒸腾、光合作用、土壤水分的保持和循环等过程所 需的水分。
公众参与与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 对植被生态需水重要性的认识。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减少对生态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
鼓励社会参与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 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植被生态保护工作。
树木水力结构与抗旱性研究综述
树木水力结构与抗旱性研究综述姓名:曹敬婷学号:1309301001院系:林学院专业:生态学摘要: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测定植物在干旱时的生理特征。
木质部栓塞脆弱性与植物木质部结构、抗旱性、分布及栓塞发生经历都有关系,植物为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所形成的不同的形态结构和水分运输供给策略。
水力结构及其各种参数( 即导水率Kh、比导率K s、叶比导率LSC、胡伯尔值Hv以及水容量C生理意义、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格局以及树木水力结构研究发展趋势, 并试图从机理上阐述树木水力结构和抗旱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栓塞;水力结构;抗旱性.水是地球表面上最普通、最重要的物质, 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1], 就世界范围来说, 限制农作物和森林充分实现他们遗传潜能所能达到的产量的各种环境胁迫中, 以干旱胁迫最为常见和重要,干旱对植物的危害也是最显著的。
为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所形成的不同的形态结构和水分运输供给策略,是植物能更好的抵抗干旱。
树木个体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 可以通过改变水力结构, 来影响导水阻力和水分需求, 从而对水分运输和水分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林木耐旱性及其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3], 已经认识到一些生理参数如ABA的气体运输、渗透调节、保持膨压、气孔的运动、组织弹性的调整、原生质耐脱水能力等与林木抗旱性密切相关。
树木个体在其生长发育期间可以通过改变水力结构来影响导水阻力和水分需求, 从而对水分运输及水分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4]. 所以, 树木水力结构的差异可能影响树种之间在生态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与劣势,使植物对一定生境中获得生存的有利条件, 也可能影响整个树冠的水分关系和气体交换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的运输, 从而影响林木的产量及森林生产力。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植主要是在木质部导管和管胞中进行的,一些进化的植物主要靠导管运输,目前认为水分沿着导管和管胞上升的动力主要有两种: 下部的根压和上部的蒸腾拉力。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秦文静1,梁宗锁1,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摘要:对陕北黄土高原主要的4种豆科牧草毛苕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尖叶胡枝子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4种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各异,沙打旺和毛苕子种子含水量、累计吸水率均大于其他2种,尖叶胡枝子和毛苕子的种子活力大于沙打旺和白花草木樨;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种植物种子总萌发率、幼苗鲜重、抗旱指数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且白花草木樨下降幅度最大;3)低浓度的P EG 6000对尖叶胡枝子的种子萌发、沙打旺的胚芽生长以及它们的抗旱指数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萌发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次序为:毛苕子>尖叶胡枝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种子萌发;水分胁迫;抗旱性;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S541.034;Q 94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759(2010)04 0061 10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位于我国东南湿润、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干旱地区过渡的中间地带,此地区年降水量少而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严重下降,再加上乱砍滥伐和林草树种配置的不合理,更加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1,2],使土壤干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近些年来,退耕还草计划大规模推广,但是目前黄土高原的草种过于单一,经多年选择现在在该地区广种的牧草主要是苜蓿(M edicago sativa ),此牧草虽然抗旱,但实际上属于一种高耗水低水效的牧草作物[3],因此筛选一些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又具有一定抗旱性的草、灌类植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一些优良的豆科牧草植物资源,如沙打旺(A str ag alus adsurg ens )、毛苕子(Vicia v illosa )、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a )、尖叶胡枝子(L esp edez a hedy sar oides )均为耐旱性较强的优良牧草和绿肥作物,这些植物对该地区植物的生态恢复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4 8]。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植物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最为严重的生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和生存状态往往取决于所处环境。
在干旱等水分紧缺的情况下,植物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但是为适应这些条件,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抗旱机制,以保证其生存和生长发育。
本文将介绍植物抗旱性研究的进展及相关机制,同时讨论如何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植物抗旱性研究的进展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
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观测植物在干旱等水分缺乏条件下的生长变化,如植物的枯萎程度、叶片水分含量等。
随着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抗旱性的机制。
当前,植物抗旱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植物水分平衡的调节植物在水分充足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吸收、根际土壤水分利用率、水分的输运等方式来平衡水分。
同时,植物也能够通过调控茎叶的气孔开关,减少蒸腾量等方法来减少水分的损失。
在水分缺乏的情况下,植物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促进根系吸水能力、调控植物激素等途径来平衡整个水分系统。
2.植物对环境温度和土壤盐度的适应性温度和土壤盐度也是影响植物抗旱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植物通过转录调控、蛋白合成等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和土壤盐度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抗旱能力。
3.植物抗氧化压力的机制水分缺乏等环境因素会诱导植物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引发氧化损伤,对植物造成损害。
植物通过在适应条件下诱导一些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等含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来降低氧化压力,调节植物内部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4.植物逆境适应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植物逆境适应信号传递系统能够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传递信号,从而使植物逆境适应。
研究表明,植物的类UV-B激发蛋白、蛋白激酶等可被激活,从而传递信号。
5.生物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抗旱性通过外源基因介导的手段,科学家可以将一些具有抗旱、耐盐等特性的基因或基因组引入到植物体内,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作者:温琦赵文博张幽静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摘要: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同时也是研究得较多的逆境因子之一。
当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时,就会形成干旱的环境,而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可以通过细胞对干旱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并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引起大量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本文通过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植物激素以及相关抗性基因和蛋白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耐旱植物品种的研究及抗性植株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植物;干旱胁迫;生理生化;植物激素;抗旱性由于植物只能固定在原始的生长环境中,因此,植物在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非生物环境胁迫的影响,如盐渍、湿涝、高温、低温、重金属离子和干旱等[1]。
其中,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
目前,世界陆地面积的1/3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干旱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同时,干旱也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有报道表明,每年因干旱导致的作物减产达50%以上[2-4]。
作为一种多维胁迫,干旱可以引起植物中一系列从表型、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的变化,严重的干旱会导致光合作用终止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植物死亡[5]。
因此,对植物抗旱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探索植物的抗旱性对于研究植物的耐旱机制及培育耐旱植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1 干旱胁迫下植物表型的变化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可以通过植物的表型来鉴定,主要依据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根系、叶片结构的变化等。
例如,水稻根系通过增加导管数量从而促进水分运输效率的提高,可以帮助植株抵御干旱[6]。
此外,根系分支与密度的增加也可促进水稻根系吸水,从而提高植株的抗旱性[7]。
有研究结果表明,大麦叶片气孔密度的减小可以增强其对缺水胁迫的耐受性,从而响应干旱胁迫[8]。
干旱胁迫下三种护坡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干旱胁迫下三种护坡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作者:雷晓强等来源:《森林工程》2015年第03期摘要:采用PEG6000溶液分别对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的种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
设置PEG6000溶液6个浓度梯度:0%,5%,10%,15%,20%,25%。
通过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率、活力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的测定,利用模糊函数隶属法对3种植物种子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大,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旱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
3种植物的隶属函数值为:胡枝子为0.086、沙棘为0.149、紫穗槐为0.254 。
由此可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影响程度:胡枝子>沙棘>紫穗槐。
关键词:胡枝子;沙棘;紫穗槐;种子萌发;干旱胁迫中图分类号:S 7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5X(2015)03-0007-05胡枝子、紫穗槐、沙棘这3种植物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固氮和防风固沙的能力[1-3]。
本文以这3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其种子萌发阶段的抗旱能力。
有研究表明,紫穗槐的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研究植物抗旱性的重要阶段[4];在不同降水量的条件下,胡枝子根系的解剖结构有显著变化,不同品种的胡枝子之间的抗旱能力不尽相同[5- 6];沙棘在半干旱的黄土丘陵区可以通过叶片的生理机能调节适应和抵御干旱环境[7],但沙棘种子存在抗性不强,自繁能力弱的缺点[8]。
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PEG胁迫对胡枝子、紫穗槐和沙棘的研究多集中于种内不同施用浓度对其生理生长影响方面的测定[9-12],对这3种植物种子萌发时期种间抗旱性的对比研究很少。
本实验通过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期进行PEG6000的胁迫处理,综合比较3种植物种子的抗旱能力,进而为公路绿化植物进行自我繁殖提供实验数据及理论基础。
《植物抗旱生理》课件
3 蒸腾速率的测定及分析
测量植物蒸腾速率,了解植物在面对干旱时 的水分调节能力。
4 活力指标及抗氧化酶系统
通过分析植物的活力指标和抗氧化酶系统, 评估其对干旱的抵抗力。
植物抗旱与分子生物学
抗旱蛋白调控机制
探讨植物通过抗旱蛋白的表达 和调控来应对干旱环境的策略。
3
植物生长发育调节抗旱机制
探索植物如何改变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以 应对干旱压力。
根系抗旱植物对受旱程度的反应
探索植物根系如何适应不同程度的干旱, 并逆境条件下提高生存能力。
生理指标评价植物抗旱能力
1 水势及相对含水量的测定及分析
研究植物水势和相对含水量等指标,评估其 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2 枝条中水分的测定及分析
《植物抗旱生理》PPT课 件
欢迎来到本次关于植物抗旱生理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植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并阐述其复杂而又精妙的生理调节机制。
概述
植物抗旱的重要意义和生理机制。
植物抗旱生理调节机制
1
叶片减水、气孔调控抗旱机制
2
了解植物如何通过调节气孔大小和数量
以减少叶片蒸腾的水分损失。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研究植物在干旱逆境下基因表 达的变化与抗旱能力之间的关 系。
进行基因工程调控植 物抗旱机制
了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调节植 物抗旱能力的可行性和前景。
总结
深入分析植物抗旱生理机制的复杂性,并强调进一步研究对未来植物育种的 重要性。
植物干旱逆境下的水分零散调节和基因网络调控研究
植物干旱逆境下的水分零散调节和基因网络调控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逆境成为制约植物生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旱区或者干旱地区,植物往往要经历数个月甚至数年的干旱状态,这种情况促进了植物进行一系列适应措施,在干旱逆境条件下水分零散调节和基因网络调控研究变得愈加重要。
一、水分零散调节当前科学家们对植物生长发展的研究发现,植物在干旱逆境中往往会出现整个植物体内水分调节困难的情况,这就要求植物具有能够对水分进行零散调节的机制。
植物体内的水分零散调节主要表现在根吸水力、细胞膜水透性和细胞外多糖物质三个方面:1. 根吸水力。
植物在干旱逆境下需要迅速吸收来自土壤的水分,通过加强根的吸水力度,提高根系水分吸收能力,能够有效缓解植物干旱压力。
2. 细胞膜水透性。
植物细胞膜的水透性会因为干旱压力而改变,这会导致细胞膜下的水分被大量抽取,从而引起细胞失去活性。
科学家发现,通过作用于细胞的质体鞘钙离子,可以刺激该钙离子的通道打开,从而调节细胞膜的水透性,这一机制能够减少细胞失活情况。
3. 细胞外多糖物质。
干旱逆境会促使植物体内多糖物质的大量积累,其中主要的多糖物质为脱氧核糖核酸(RNAs)、酯化果胶和古钝酸酰乙酯。
这些多糖物质能够增加细胞外的黏性,从而增加细胞外物质与细胞膜的粘附力,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水分保持作用。
二、基因网络调控除了水分零散调节之外,植物在干旱逆境下也需要进行基因网络调控。
基因调控是指一系列的基因变化和转录调节,通过响应外生态环境,来促进植物进行各种适应性措施以使其生存。
干旱逆境下植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包括了响应干旱逆境的信号通路、调控蛋白亚细胞定位、响应干旱逆境抗性的转录因子、调节干旱逆境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以及调节水分传输途径的调节。
当植物生长发展遭遇干旱逆境时,一系列的反应过程和调控步骤会在基因水平上开启。
一方面,植物会通过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响应干旱逆境。
例如,当植物受到环境干旱压力时,就会出现虹吸作用损失和吸力降低的情况,这时植物会通过水分转运蛋白的高通量表达来应对干旱压力。
植被生态需水理论及计算研究进展
植被生态需水理论及计算研究进展
摘要生態需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植被生态需水研究对于指导区域植被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需水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和内涵,总结并介绍了植被生态需水的各种计算方法。
对各类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差异及其适用范围做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过去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国外研究的侧重点为土壤、大气和植被之间的生态水文过程以及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我国研究的侧重点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问题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湿润区,但由于起步晚,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同时,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发展趋势
ReearchProgreonTheoryandCalculationofVegetationEcologicalWat erRequirement
WEIHua
(LandandWaterReourceReearchCenteroftheMiddleReacheofYangtze River,SchoolofReourceEnviron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HubeiUniver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某ianningHubei437100)。
植物逆境生理学与抗旱技术研究
植物逆境生理学与抗旱技术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干旱逆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因此,研究植物逆境生理学以及开发抗旱技术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植物逆境生理学和抗旱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植物逆境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逆境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在非有利环境下适应和应对逆境的生理机制的学科。
逆境包括干旱、高温、低温、盐碱、重金属等非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
在逆境条件下,植物面临着水分胁迫、氧化胁迫、营养胁迫等多种压力,而植物通过一系列的逆境响应机制来适应和克服这些逆境。
二、植物逆境响应的机制植物在逆境环境下会激活一系列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来应对逆境压力。
首先,在干旱逆境下,植物会通过关闭气孔来减少水分蒸腾,从而降低水分散失。
其次,植物会合成和积累保护性蛋白质和抗氧化物质,以对抗氧化胁迫的损害。
此外,植物还能够改变根系特征,增加根系吸水面积,以提高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这些逆境响应机制的激活能够帮助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维持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三、抗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提高农作物对干旱的抵抗力,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抗旱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应用。
其中,遗传改良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和育种对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或者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改造植物基因,使其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
此外,还可以通过灌溉管理、土壤改良和覆盖等非遗传手段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四、植物逆境生理学与抗旱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在植物逆境生理学和抗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逆境响应机制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揭示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的分子调控网络。
其次,目前已开发的抗旱品种仍然存在抗旱性不稳定、适应性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抗旱性能和适应性。
此外,适应性水分管理和土壤改良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难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植物逆境生理学和抗旱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的干旱适应能力和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来应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农作物耐旱生理生态因子识别模型开发及水资源管理策略优化
农作物耐旱生理生态因子识别模型开发及水资源管理策略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农业领域,水资源的恰当利用非常关键,因为农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开发农作物耐旱的生理生态因子识别模型,并优化水资源管理策略,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农作物的耐旱性是指作物在干旱条件下能否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为了识别农作物的耐旱生理生态因子,我们需要了解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首先,作物的根系能力对耐旱性起到重要作用。
根系的发育状况和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作物的耐旱性。
其次,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气孔调节也与耐旱性密切相关。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基础,而气孔调节则控制着作物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
此外,作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如抗氧化能力和保护酶活性,也是识别耐旱性的重要指标。
为了识别这些耐旱生理生态因子,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实验研究和研究成果,构建农作物耐旱生理生态因子识别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依据作物的基本生理生态特性和与耐旱性相关的生理生态因子来识别不同作物的耐旱性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大量实验数据,构建一个耐旱性预测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学习和识别出不同作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旱性,从而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开发农作物耐旱生理生态因子识别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优化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耐旱性识别模型预测未来的干旱胁迫情况,并相应调整灌溉计划。
通过合理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可以避免过度用水和水分浪费,并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其次,我们可以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品种改良措施。
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帮助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并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行水资源定量化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评述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评述胡广录;赵文智【摘要】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植被生态需水研究已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面积定额法、潜水蒸发法、植物蒸散发量法、水量平衡法、生物量法、基于遥感技术的计算法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对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予以评析.最后指出在"3S"技术应用、数值模型建立、尺度转换等方面加强研究,应是未来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完善创新的方向.【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028)012【总页数】10页(P6282-6291)【关键词】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干旱半干旱区【作者】胡广录;赵文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8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天然不足,加之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林草植被退化,河流断流,尾闾湖泊消失,土地沙化,沙尘暴强度和频次增加,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着这一地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保护和建设好植物群落,而其正常生长和更新必然会消耗一定的水量。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对生态环境中植被需水的理论机制和计算方法开展了广泛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植被生态需水涉及到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学、气象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许多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完善,目前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和宏观定量分析阶段,计算结果还难以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应用。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其评述沈霞;杨小林;魏天锋【期刊名称】《高原农业》【年(卷),期】2018(002)005【摘要】植被生态需水在干旱区水资源的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到目前为止,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涉及水文、生态、气候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本文对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概念、理论基础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方法中存在相似代换、尺度转换、阈值确定等方面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对植被生态需水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指出,基于3S 技术的计算方法是未来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从微观角度入手分析植被在整个生理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的分级标准对同一典型植被在不同生境下的生态需水阈值进行计算,为不同地区典型植被的生理特征建立数据库,这将是未来植被生态需水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总页数】6页(P544-548)【作者】沈霞;杨小林;魏天锋【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5-3【相关文献】1.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评述 [J], 胡广录;赵文智2.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J], 沈霞; 杨小林; 魏天锋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预测算法 [J], 曹晓磊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预测算法 [J], 曹晓磊5.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间接法计算参数的研究 [J], 姜田亮;张恒嘉;马国军;石媛媛;王雅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豆资源萌发期抗旱指标筛选及抗旱性鉴定
绿豆资源萌发期抗旱指标筛选及抗旱性鉴定张思雨;郭亚宁;艾静;张盼盼;王富刚【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23(51)2【摘要】发芽期干旱严重会影响绿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筛选发芽期的关键抗旱指标、评价不同绿豆资源的抗旱性,对于绿豆抗旱育种具有借鉴意义。
以40份绿豆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15%PEG 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不同绿豆资源的发芽率(RGR)、发芽势(RGP)、发芽指数(RGI)、根长(RRL)、活力指数(RVI)、鲜质量(RFW)、丙二醛(RMDA)和可溶性蛋白(RSP)含量指标,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关关系,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0份绿豆资源的抗旱等级,通过类平均法对40份绿豆资源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在15%PEG 6000处理条件下,40份绿豆资源抗旱性差异明显;由变异系数分析结果可知,RGP和RVI变异系数高达69%,说明RGP和RVI可作为抗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基于隶属函数法对40份绿豆资源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分,得到LD14、LD16和LD28共3份资源的抗旱性高于对照品种(榆绿1号);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将40份绿豆资源科划分为四大类,其中IV类较对照组抗旱性高,包括LD16、LD28和LD40。
通过对40份绿豆资源进行综合抗旱性评价及分类,最终得到抗旱材料3份,不抗旱材料20份,一般抗旱性资源13份,中等抗旱资源4份。
【总页数】8页(P143-150)【作者】张思雨;郭亚宁;艾静;张盼盼;王富刚【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22【相关文献】1.大麦种子萌发期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2.大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及抗旱性评价3.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指标筛选及抗旱性评价4.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5.丹参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北方园艺 2010(5):83~ 86
图 1 不同水势梯度下的萌发率
图 2 不同水势梯度下的相对萌发率
由图 1 、2 和表 2 、3 可见 , 黑麦草 、披碱草和苇状羊 茅在 0 MPa(对照)水势环境下 , 萌发率均达到 50 %以 上 ;随着环境水势的降低 , 种子的萌发率总体呈下降趋 势 。其中 , 在环境水势为 -0 .5 MPa 时 , 3 种草本相对 萌发率趋势均为 :黑麦草 <苇状羊茅 <披碱草 ;在水势 为 -0 .8 MPa 时 , 其相对萌发率苇状羊茅 <黑麦草 < 披碱草 , 当环境水势为 -1 .2 MPa 时其相对萌发率苇 状羊茅 <披碱草 <黑麦草 。 说明在中度干旱胁迫下批 碱草的萌发抗旱性强 , 但在低水势条件下黑麦草的萌 发抗旱性强于披碱草和苇状羊茅 。 在 -0 .5 MPa 的水 势条件下 3 个物种的萌发率高于对照条件(0 MPa)下 的萌发率 。
照 Scott 的方法 , 植物萌发过程中所需时间与环境水势
的关系可用方程 1/ t =a +bw 表示 。其中 t 为萌发率
达到 50%所需时间 , w 为环境水势 , 方程中 a表正常供水时(0 MPa)达
某一阶段所需的最低时间下限 , -a/b 代表该阶段种苗
芽纸 。
1 .2 试验方法 1 .2 .1 人工气候箱边界条件的设定 。 表 1 适应性植物种子萌发需水
试验因子及水平设置
试验因子
水平数
梯度设计
备注
水势
4
温度
1
相对湿度
1
光照
1
0 MPa
-0 .5M Pa
-1 .8M Pa
-1 .2M Pa 25℃ 8 h ;18 ℃ 16 h 全天 75%的湿度
0 .99831 0 .99569 0 .99536
(g/ g)为 15 .76 %、20 .75 %、24 .06 %。
1 .2 .4 观测指标与方法 发芽率 :种子胚根长度达到
种子长度(或宽度)后 , 认为该种子萌发 , 每天记录种子
的萌发和出苗情况 。试验结束后 , 同时分类统计未萌
发种子的状况(硬实 、新鲜 、霉烂 、空粒 、虫粒等)。
1 .2 .5 种子相对萌发率计算 相对萌发率是指在胁
北方园艺 2010(5):83~ 86
植物 ·园林花卉 ·
生态护坡植物种子萌发需水阈值构建与抗旱性研究
毛 静1 , 李 绍 才1,2 , 孙 海 龙1, 2 , 李 付 斌2
(1.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2.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 :探讨不同水势梯度环境下对于黑麦草 、苇状羊茅 、批碱草几种草本生态护坡植物的 吸水萌发速率的影响 。设置 4 个水势梯度(0 、-0.5 、-0 .8 、-1 .2 MPa)的边界条件 , 利用聚乙二 醇 PEG 溶液对植物种子模拟水分胁迫处理 , 通过 20 d 的发芽盒培养 , 统计种子的每天萌发率, 拟 合试验的水势 —时间曲线 , 计算种子的相对萌发率和种子的萌发需水阈值 。结果表明 :随着环境 水势的降低 , 3 种草本植物的相对发芽率呈显著下降 , 达到其 50 %萌发率的时间也相应增加 。黑 麦草 、苇状羊茅 、批碱草的需水阈值分别为 -1 .7907、-1 .9660 、-2 .2146 MPa , 抗旱性比较为 :批 碱草 >苇状羊茅 >黑麦草 。
化过大 , 则向发芽盒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 2 h 后待其混
合均匀再次测定溶液水势并记录 。每个物种在一个水
势梯度下设置 3 个重复 , 每个处理按照种子的大小放 入 50 粒 , 将种子放入发芽盒中 , 分别加入 70 mL PEG 溶液或者蒸馏水 , 发芽盒加盖后放入气候箱中 , 在全天
75 %的湿度 , 8 h 光照 1 000 lx 、25 ℃和 16 h 无光照 、
关键词 :生态护坡;需水阈值 ;抗旱性 中图分类号 :S 687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009(2010)05 -0083 -04
在铁路 、公路 、堤坝等工程建设中 , 经常要开挖大 量边坡 , 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 , 导致出现 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 造成 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 。在人工形成的边坡中 , 岩石边 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 但由于岩石边坡不具备植被生 长所必需的土壤环境 , 水热容量小 , 造成生态因子变化 激烈与频繁的特殊生境[ 1] 。 其中岩石坡面植物萌发所 需的水分问题已成为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的关键要素 。 因此 , 对岩石边坡植被护坡适应性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具有重大意义 。
1 000 lx , 8 h/ d
1 .2 .2 试件设置 选用尺寸为 12 cm ×12 cm ×6 cm 的发芽盒 , 底部铺设 140 g 沙子(过 2 mm 筛 ,去除小于 0 .25 mm 粒), 倒入 70 mL 溶液 , 晃匀铺平后 , 上铺 2 ~ 4 层发芽纸 , 达到发芽纸表面润湿 , 并有少量溶液 。 每 天用渗透压仪测定发芽盒中溶液的水势 , 如果水势变
壤含水量下黑麦草 、批碱草 、苇状羊茅的生理以及生态
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0 .3 %高锰酸钾消毒 10 min 的黑麦草 、批碱草 、苇 状羊茅各 50 粒 。 PEG-6000(分析纯)作为渗透剂 , 模拟 水分胁迫 。主要仪器 :人工气候箱 , 发芽盒 , 气候箱 , 发
0 .98797
6 .13
披碱草
-0 .5 -0 .8 -1 .2
Y =0.8267*{1-exp[ -0.355*(x -3.771)1 .263] } Y =0.7533*{1-exp[ -0.019*(x -4.715)2 .208] }
Y =0.50*{1 -ex p[ -0.07*(x -5.726)1 .358] }
第一作者简介 :毛静(1985-), 女 , 硕士 , 现主要从事岩石边坡生态 防护方面研究工作 。 E-mail:jumby .mj @ 。 通讯作者 :李绍才(1965-), 男 , 博士 , 教授 , 现主要从事植被护坡和 岩土工程方面研究 。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B415104);国 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Q00040)。 收稿日期 :2009-12-20
以 Weibull 函数 Y = M ×{1 -exp[ -K ×(t -z)c] }配 种子发芽曲线 , 所得的拟合曲线以及达到种子 50 %萌 发的所需时间(表 4)。用方程 1/ t =a +bw 对种子萌动
北方园艺 2010(5):83~ 86
植物 ·园林花卉 ·
时间与环境水势进行曲线拟合 , 并根据拟合后的方程 不同水势梯度环境下 , 黑麦草萌发时间最短 , 苇状羊茅
物种名称
水势/ Mpa 0
拟合曲线 Y =0.9867*{1-exp[ -0.395*(x -1.915)1 .509] }
R2 0 .998 5
50%萌发时间/ d 3 .33
-0 .5
Y =0.9867 *{1-exp[ -1 .413 *(x -4)1.054] }
0 .99994
4 .52
黑麦草
迫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占对照条件下萌发率的百分
率 , 即 :相对萌发率(%)= 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率/ 对
照条件下的萌发率 ×100 %。
1 .2 .6 种子萌发需水阈 值的计算 一 般定义群体
50 %萌发或出苗 的时间即为 某一群 体在特 定环境 水分
条件下萌发或出苗的时间 。用下述方程对不同品种不
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过程进行拟合 , 并据拟合后的方
程求出群体一半萌发的时间 , 即可得出某一品种在特
定环境水分条件下达到萌发所需要的时间[ 4] 。发芽累
计曲 线 的 适 配 :以 Weibull 函 数 Y = M ×{1 exp[ -K ×(t -z)c] }配种子发芽曲线 , 其中 Y 为第 t 天的发
与此同时 , 近年对植物水分关系的探讨已成为植 物生理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水分是植 物生存 、生长和发育的限制因子[ 3] 。 由于黑麦草 、批碱 草 、苇状羊茅在工程边坡护理 、水土保持等方面有着广 泛应用前景 ,现以这 3 种草本生态护坡植物作为试验 材料 , 利用 PEG 溶液对植物种子模拟水分干旱胁迫 , 精确研究水势与萌发时间的对应关系 , 计算需水阈值 , 分析比较其抗旱性 , 可以得出边坡护坡植物黑麦草 、批 碱草 、苇状羊茅的萌发生长对水分的响应关系 , 确定 3 种草本植物萌发的水势边界条件 , 为生态护坡工程中 的种植提供水分管理条件 , 还可为进一步研究各种土
83
·园林花卉 ·植物
18℃条件下培养 20 d 。
1 .2 .3 高渗溶液配制 按照预先试验中得出的 PEG
溶液质量分数与水势之间的标准曲线 , 求出预设水势
对应的 PEG 溶液质量分数 , 配制 PEG-6000 溶液 , 渗透
势依次为 0 、-0 .5 、-0 .8 、-1 .2 M Pa , 相对应的浓度
-0 .8
Y =0 .98 *{1-exp[ -0 .335*(x -5 .342)1.456] }
0 .99947
6 .94
-1 .2
Y =0.8733*{1-exp[ -0.283*(x -5.837)0 .942] }
0 .99702
9 .18
0
Y =0 .6733*{1 -ex p[ -0.26*(x -2.913)0 .84] }
芽率 , t 为发芽调查时间 , M 为最高发芽率 , k 、z 、c 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