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期抚触对康复治疗的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期抚触对康复治疗的论述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后期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50例。对照组患儿常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通过合理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精神测定评分均有显著性的提高,两组患儿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患儿在出院时以及出院6个月的随访精神测定的平均评分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要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康复治疗应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期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

神经测定评分,对新生儿神经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抚触康复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其中一种新生儿的危重病,常常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是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智力障碍或是脑性瘫痪等后遗症。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后期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50例,男70例,女80例。入选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7分以下,同时在出生后3天的头颅ct结果显示新生儿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两组患儿在新生儿体重,性别,胎龄以及病症类型上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常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医学综合治疗并且开展对症治疗,纠正患儿可能出现的严重感染情况,中毒症状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平稳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循环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在新生儿进食1小时后对患儿进行抚触,一般抚触时间10分钟。具体的抚触操作如下: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将婴儿放置在操作者双腿正中,使得双方目光能保持对望。抚触的顺序一般从头部开始,到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最后到臀部。操作者先在掌心倒入婴儿润滑油并且轻擦双手,使得双手有一定的温度,用力需要适当。首先,在新生儿的前额中心用拇指向外推挤。胸部则在婴儿的两侧肋缘向上推进滑向两侧。婴儿腹部的按摩则是在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一般腹部按摩动作会在婴儿下腹结束。四肢的按摩则是从新生儿的上臂到手腕部轻轻挤捏并且按摩手腕,或者可以次用搓滚双臂方法进行按摩。背部则是用指尖轻轻按摩新生儿脊柱两边的肌肉,从颈部开始向下到骶部做迂回的按摩动作。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康复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呼吸规律,以及是否有出现哭闹等情况。在进行各种抚触时,操作者可以和婴儿进行语言交流。抚触康复治疗在患者住院期间由护理工作人员从旁指导父母进行,确保父母能正确掌握抚触康复治疗的正确方法。当患儿出院后父母通过随访跟踪,患儿每天需要进行2次的抚触,坚持进行6个月的抚触康复治疗。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开展治疗前后的神经测定评分(nbna),观察抚触康复治疗对于患儿神经恢复等影响。

结果

临床疗效:通过合理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精神测定评分均有显著性的提高,两组患儿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患儿在出院时以及出院6个月的随访精神测定的平均评分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要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1)。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神经测定评分,见表1。

讨论

触摸是通过对新生儿多部位的肌肉进行科学、有规律等的温和按摩,刺激新生儿的皮肤传感器以及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能起到一定的生理作用以及心理作用[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新生儿死亡,对新生儿神经造成的影响最大。由于新生儿在出生的1周岁内,其神经系统仍处于发育阶段,采取适当康复治疗措施帮助患儿刺激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是一种科学的并且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显示,观察组患儿的神经功能测定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高,说明抚触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儿神经的发育。其原理是在抚触的过程中促进婴儿全身的血液循环,并且能适当增加血氧的供应,使得神经系统能得到较好的发育。操作者在对患儿进行抚触的时候,需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手法和力度对新生儿进行康

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梁瑞萍,武俊丽,武杰.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232-233.

2 雪丽霜,叶梅艳,杨巧玲,等.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28-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