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鱼游到了纸上_教学_闫君燕

合集下载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深入理解课文;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展示。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确保掌握;(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针对课文中的细节,进行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鱼游到了纸上》备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备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讨论、展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金鱼游到纸上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鱼游到了纸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金鱼图片、男孩绘画图片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金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特点。

(2)讲述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体会,讨论金鱼游到纸上的原因。

3. 精讲细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金鱼游到纸上的原因。

4.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鱼游到纸上的原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一篇短文,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鱼游到纸上的原因。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

3. 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金鱼游到纸上的原因。

2. 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寓意。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学会描写方法。

(3)学会合作学习,提高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激发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寓意。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寓意。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写作,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4.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学生组内交流生字词,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讨论“鱼游到了纸上”的寓意。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细节描写训练(1)教师示范细节描写,如描述一幅画。

(2)学生模仿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3)小组内分享,互相评价。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鱼的喜爱之情。

3. 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体验。

3.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课文朗读中的情感把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条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鱼的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鱼是怎么游泳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课文主题。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对于重点生字词,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作者是怎样描述鱼的?”引导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鱼游到了纸上的情景。

让学生体会作者对鱼的喜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三、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家长签字确认。

3. 观察生活中的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并与家长分享。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课后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拓展1. 故事续编教师提出一个场景:“有一天,鱼又游到了纸上,但它发现纸上有一幅画,画中的鱼正微笑着看着它。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描述的生动性。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鱼的观察和描绘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描绘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乐于分享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用词准确性。

(2)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动描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译文。

(2)相关鱼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和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鱼的观察和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情感表达。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4. 学习描写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用词准确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描写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请家长协助,观察一种喜欢的动物,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绘。

2. 复习课文内容,熟记生字词。

六、教学过程(续)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鱼的写作题目,如:“描绘一种你最喜欢的鱼。

27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课堂...

27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课堂...

•[阅读次数:107]【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阅读次数:2442]【教师简介】闫君燕,女,1979年5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从教以来,始终坚持在边远的农村学校工作。

“做专业化教师,做幸福课堂的建构者”是她追寻的教育理想。

2010-2014年,连续获得“七彩语文杯”天津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天津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阅读次数:5045]叶小秋【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文章。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作者对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阅读次数:1814]课题:27.鱼游到了纸上备课人:张太斌&n...•[阅读次数:20575]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鱼游到了纸上》,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27课精讲课文。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文中记叙的是作者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围观的人都...•[阅读次数:17566]教者简介郭婉茹,女,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漳州市骨干教师。

现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副教导,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福建省青年优秀教师,东山县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阅读次数:480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的特征,如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直观感知和观察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鱼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鱼的各种鳍的作用及其游泳原理。

(2)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鱼的各种图片和视频。

(2)鱼模型或实物。

(3)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学具:(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鱼模型或实物。

(2)每组一份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鱼生活在哪里吗?鱼有哪些特征?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观察鱼模型或实物,了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鱼的游泳原理。

3. 课堂讲解(1)讲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及其游泳原理。

(2)讲解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鱼的各个部分,并标注其名称。

(2)让学生结合鱼的特征,设计一种新的鱼,并画出来。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2)师生互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鱼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水生动物的特征,如虾、蟹、青蛙等。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游、画”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金鱼的喜爱。

(2)以读促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游、画”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金鱼图片。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金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金鱼的喜爱。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用生字卡片练习组词。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和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欣赏。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 家庭作业:用“游、画”等词语造句。

八、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用朗读、默读等方式感悟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鱼的生活习性,认识不同种类的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鱼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鱼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引导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鱼的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的认识。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的形态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鱼的认知,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鱼。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想象鱼在纸上的画面。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评价。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鱼,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鱼的科学知识,下一节课分享。

(2)以“我眼中的鱼”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下节课展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文学习、实践环节等步骤,让学生了解了鱼的生活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鱼的生活习性和课文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金鱼的兴趣。

(2)学会通过观察、描述金鱼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2)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1. 学会通过观察、描述金鱼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文插图或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展示金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金鱼的认知和印象。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板书重点字词。

3. 精讲细读,体会情感(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金鱼的喜爱之情。

(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他们对金鱼生活的了解。

4. 朗读感悟,提升情感(1)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金鱼的生活场景。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进行金鱼观察日记的写作。

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画,模仿课文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描绘和赞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和金鱼观察日记的质量。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鱼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纸艺作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文以鱼类为主题,通过讲述鱼游到了纸上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本文以纸艺制作为例,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纸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鱼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鱼类的习性和特征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对纸艺制作较为陌生,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鱼类。

通过讲解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纸艺制作的方法。

3.2 演示法:通过演示纸艺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通过演示鱼类的游动,让学生观察和了解鱼类的特征和习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类。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鱼类的好奇心。

4.2 讲解:讲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让学生了解鱼类。

讲解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4.3 演示:演示纸艺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演示鱼类的游动,让学生观察和了解鱼类的特征和习性。

4.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纸艺制作,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鱼类作品。

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制作的鱼类,加深对鱼类特征和习性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纸艺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让学生对自己的鱼类知识进行评价,巩固所学内容。

5.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纸艺作品,互相学习和进步。

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鱼类知识,共同提高。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纸艺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鱼类知识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3. 了解作者吴冠中的艺术观点和绘画风格。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和分析课文中绘画作品的魅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的理解。

2.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3. 作者吴冠中的艺术观点和绘画风格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1. 对课文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3. 对作者艺术观点的理解和欣赏。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情节,阐述作者的艺术观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和绘画作品。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和绘画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4.2 讲解课文1. 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

2.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

3. 阐述作者吴冠中的艺术观点和绘画风格。

4.3 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绘画作品,欣赏和评价作者的艺术风格。

4.4 课堂练习1. 布置相关的写作和绘画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来历和原因。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聚精会神”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眼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来历和原因。

3.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聚精会神”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比喻意义。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聚精会神”造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奇怪的现象?(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鱼游到纸上,是因为画家用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画到了纸上,让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讲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比喻意义。

(3)引导学生理解“聚精会神”的用法,并造句。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

(2)学生用“聚精会神”造句。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鱼游到纸上的原因,以及如何用心观察生活。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

(2)用“聚精会神”造句。

(3)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下节课分享。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类的基本特征,包括体型、鱼鳍、呼吸方式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鱼类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鱼类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鱼类的呼吸方式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鱼类的特点。

3.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鱼类的适应策略。

3.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4.2 准备鱼类模型或实物,方便学生观察和触摸。

4.3 准备纸张和画笔,让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鱼类。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鱼类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讲解鱼类的基本特征:介绍鱼类的体型、鱼鳍、呼吸方式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鱼类的基本特征。

5.3 分析鱼类的适应策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鱼类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如鱼类的呼吸方式、游泳方式等。

5.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鱼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鱼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鱼类绘制作品等,评价学生对鱼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造力。

第七章:课后作业7.1 完成一张关于鱼类的手抄报,内容包括鱼类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

7.2 写一篇关于鱼类的短文,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完整。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金鱼的喜爱之情。

(2)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学会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体会作者对金鱼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金鱼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金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鱼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金鱼的喜爱之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细节。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鱼游到了纸上”。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课堂活动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初步感知: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金鱼的外形特点。

2. 深入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并与同桌分享。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展示课件,播放鱼儿游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4. 感悟课文,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课后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课后作业学生分享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2. 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作用。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小组活动,创作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幅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体现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

4. 展示画作,分享创作心得各组展示画作,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课后阅读任务。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朗读、抄写生字词的能力。

3.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4.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展示个人才华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想象和联想课文所描绘的景物特点,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鱼儿游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鱼的特点。

(2)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物特点。

3. 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课后拓展:观察生活中的一处景物,用所学知识进行描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在作业布置上,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展示鱼儿游动的视频或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小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小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小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讲述鱼游到纸上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鱼游到纸上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过这样的画面吗?有什么感受?”(2)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课文中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热爱。

6.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幅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培养艺术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真实的鱼游到纸上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赏心悦目』的教学艺术——王文丽《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赏析

『赏心悦目』的教学艺术——王文丽《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赏析

『赏心悦目』的教学艺术——王文丽《鱼游到了纸上》教学
赏析
杨艳苑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1页(P48)
【作者】杨艳苑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有感
2.从人文到生本之旅——《鱼游到了纸上》磨课手记
3.让词语拥有言说的力量——从王文丽老师《鱼游到了纸上》一课谈起
4.细节教学使语文课堂更有效—《鱼游到了纸上》细节教学赏析
5.三“读”品文悟道——《鱼游到了纸上》阅读教学尝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我认为要写好想到的 必须联系看到的。
师: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 你的想法吗?
生:比如前面写青年工笔 细描是一笔一画的,所以想到 了姑娘绣花;后面写青年挥笔 速写,用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来描述,就写出了金鱼的各种 动态。
师:说得有条有理。谁同意 他的观点,再来举个例子?
生:我用第 8 自然段验证 他的想法: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 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 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获奖课例
H U O JIAN GKELI
执教 / 闫君燕 评析 / 吴 琳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叙 事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2. 留心人物神态动作的描 写,体会人物的行为特点,学习 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鱼 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伸出手 来 和 老 师 一 起 书 写 课 题 : “ 鱼 ” 字先写鱼头再写鱼身,鱼尾要 端平。“游”中的“子”的这一笔 是横折弯钩, “到”的最后一笔 是竖钩, “纸”最后一笔是斜钩。 一起读— ——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鱼游到了哪里?再读。 生:鱼游到了纸上。(强调 纸上) 师:同学们,鱼应该在哪里
师:这个例子举得好。还有 第二点发现吗?
生:我们还发现,要写好想 到的,句子中都有一些词语,比 如“好像”。
师:不仅仅是“好像”,看看 还可以用什么。
生 :可 以 用“ 像 ”,可 以 用 “好像”,也可以用“仿佛”,还可
以用“似乎”。 师:(小结) 我们一共有两
点发现:想到的必须是在看到 的基础上,要有联系。第二点, 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词语把看 到的和想到的连在一起。
18 小学语文教学 2015.1
获奖课例
H U O JIAN GKELI
你又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愿 意写一封信,寄到遥远的天津 吗?闫老师会在千里之外等待 来自桂林的消息。下课!
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 这篇课 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 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导读 里 提 到 要 “ 留 心 人 物 外 貌 、动 作 等 方 面 的 描 写 ”, 可 是 具 体 到 这 篇 课 文 ,怎 样 指 导 学 生 留 心 人 物 外 貌 、动 作 等 方 面 的 描 写?在短短的 40 分钟里让学 生学到什么?这是我们在备课 初期思考了很久的问题。是让 学 生 感 受 青 年 人“ 身 残 志 坚 ”, 体会他做事专注?或是理解鱼 “ 游 到 纸 上 ”与“ 游 到 心 里 ”的 关系?试教之后,我们发现,这 些言表之意是学生读过几遍 课 文 就 能 自 得 的 东 西 ,无 须 教 师煞费苦心去讲解。我们也发 现 ,对 作 者 是 怎 样 把 某 个 意 思 有顺序、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学生却关注不够。怎么才能让 教 有 价 值 ,学 有 所 获 呢 ? 我 们 的想法就是落实学习语言文 字运用,深入语段“工笔细 描 ”,力 求 一 课 一 得 。 因 此 ,我 们 经 过 反 复 斟 酌 ,将 作 者 抓 住 青 年 的 行 为 特 点 细 致 观 察 ,展 开具体描写的方法作为教学 的主要内容。教学活动则围绕 文本观鱼、画鱼两部分展开。 本篇课文,作者在描写青 年看鱼、画鱼的时候,多次先写 观察所见,再写由观察所见想到 的。课标中对中年级习作有一项 要求“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 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 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 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 楚。”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的 特点,正好与中年级习作教学目 标相吻合。于是“ ,以课文为例学 习表达方法”成为这节课的教学 指导思想。
么一丝不苟,认真细致。有看到 的,有想到的,青年工笔细描的 样子仿佛就在咱们眼前了。一 起读。
(生读) 师:再来看挥笔速写。 (课件或去掉或加上“仿佛 金鱼在纸上游动”后指名朗读, 反复三次。) 师:这些可爱的金鱼都有 哪些动态呢?睁大眼睛仔细看。 (播放视频) 生:它们是身子一摆一摆 地游。 生:它们是屁颠屁颠地游。 (笑声) 师:呵呵,心里特别欢畅就 这样游了。 生:它们有的向上游,有的 向 下 游 ,有 的 向 左 游 ,有 的 向 右游。 师:你表达得真清楚。这些 动态你们觉得青年都画了吗? 生:都画了。 师:可是这些动态作者都 写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他只写了— —— 生:(读) 仿佛金鱼在纸上 游动。 师:多么传神啊!这就让我 们仿佛看到了青年笔下金鱼的 各种动态。 师:姑娘绣花,金鱼在纸上 游动,都是作者看青年画鱼时 想到的。描写人物,不仅要写看 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 (板书:看 想) (三)拓展阅读,深化认识 师:像这样既写看到的又 写想到的语段,在课文画鱼部 分还有两处,咱们到文中找一 找,看谁能最先找到。 生:我找到的是第 8 自然段。 师:还有一处,发现了吗? 生:我找到的是第 9 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第 8、9 两自
师:这真是个好办法!同学 们,想象一下自己跳绳的情景, 你觉得这段话中可以在哪里加 上想到的,加在你的书写纸上, 注意要用上添加符号。
师:谁能在第一句后面加 上想到的?
生:我在第一句后面加上 了“像小燕子一样轻快”。
师 :像 小 燕 子 ,确 实 有 联 系了。
生:我在“发出了清脆的声 音”后面加上了“好像演奏着动 听的乐曲”。
游啊? 生:在水里游。 师:课文却说鱼游到了纸
上,这是为什么?上节课初读 后,同学们读懂了吗?
生:我读懂了。鱼游到了纸 上是指聋哑人画鱼画得特别 好,好像鱼游到了纸上。
师: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 啊?鱼先游到了哪里?
生:先游到了心里,再游到 了纸上。
师:通过初读,同学们还有 哪些收获呢?
生:我还认识了一位举止 特别的聋哑青年。他画鱼画得 非常好,做事非常专心。
2015.1 小学语文教学 17
获奖课例
H U O JIAN GKELI
然段)先来看上面这段话,谁读 看到的?谁读想到的?
(生分别读文) 师: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他 和 游 鱼 已 经 融 为 一 体 ”了 呢 ? 生:我认为他忘记了时间, 忘记了自己,唯独没有忘记的 是游鱼。 生:我认为旁边那么吵,他 还是一直在画,没有任何反应。 师:是啊,那么多观鱼的 人,对他来说似乎都已经不存 在了。正是因为看到了青年这 样的专注,所以作者才会想 到— —— 生: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 为一体了。 师 :再 来 看“ 忘 记 了 时 间 , 忘记了自己”,谁能联系作者看 到的内容说说,他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感受呢? 生: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 他从早画到晚,没有任何反应, 所以我认为他把时间和自己都 忘记了。 师:说得有道理。从清晨到 太阳下山,作者正是看到了青 年专注痴迷的状态,才会想 到— —— 生: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 忘记了自己。 师: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 的,在观察中融入自己的感受。 很多作家都喜欢运用这样的表 达方法。我们刚刚读过的第 26 课《全神贯注》中就有这样的语 段。(课件出示《全神贯注》片段) 师:自己读读,找一找哪里 是想到的。 (课件出示四个语段,生读 想到的内容,课件变色。) 师:这四个语段都是先写看 到的,再写想到的。好好读读,认 真想想:写好“想到的”要注意什 么?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可以前后 同学一起商量商量,研究研究。 (学生思考讨论)
师:说得真好,老师把你想 到的加进去。
(师课件输入) 师:谁能在第三句后面加 上想到的。 生:我加的是“仿佛是一个 小姑娘在跳舞”。 师:老师帮你稍微修改一 下,也加进去。 (把“仿佛在翩翩起舞”添 加在第三句后面) (师 生 合 作 朗 读 改 后 的 习 作片段) 师:有看到的,再加上想到 的,同学们跳绳的情景仿佛出 现在我们眼前了。 师:孩子们,读文章不仅要 关注它的故事情节,还要学习 作者的表达方法。观鱼的神态, 画鱼的动作,作者正是通过这 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鱼先游 到了青年心里,再游到了纸上。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 (总结)其实不仅是描写 人物,记叙事件、描绘景物都应 该在观察中融入自己的感受,不 仅 要 写 看 到 的 ,还 可 以 写 想 到的。(在“看”和“想”中间板书 加号) 师:刚刚我们一起度过了 难忘的 40 分钟。在这 40 分钟 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 40 分钟又带给你哪些感受?
获奖课例
H U O JIAN GKELI
生:他还可能忘了周围的 一切。
师 :他 从 未 忘 记 的 又 是 什么?
生:他从未忘记的是这些 金鱼。
师:是啊,他的心中只有 鱼,鱼游进了他的心里。美丽的 西子湖畔,泉白如玉的玉泉边, 游人边饮茶边观鱼,悠闲自在, 而这位青年呢?
(生齐读第 4 自然段中的 语句)
师:挥笔速写又是怎么画? 生:挥笔速写就是很快地 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纸上游动。 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真是个好方法。 师:带着你的理解,谁再来 读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两名学生分别朗读) 师 :真 细 致 ,真 娴 熟 ,只 有 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读出 味道。 师:有多细,有多快呢?这段 话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我们 得再好好读读。(“像姑娘绣花那 样细致“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变红色)这次你读黑色部分,老师 来读红色部分, 其他同学好好想 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工呢? (师生合作朗读) 师:这两部分有什么不一样? 生 :我 认 为 前 半 段 是 作 者 看到的,后半段是作者想到的。 师:这段话中既有看到的, 又有想到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呢?咱们还得仔细品一品。(课 件出示工笔细描的句子,生读 完整句。) (课件或去掉或加上“像姑 娘绣花那样细致”后指名朗读, 反复三次。) 师:好在哪儿?读出来了吗? 生:我认为这样可以更好 地写出这位青年的动作。 师:这位青年的动作是怎 样的呢?姑娘绣花你们见过吗, 是怎么绣啊? 生:是非常专心,一针一针 地绣的。 师:青年工笔细描呢? 生:青年工笔细描是一笔 一笔画的。 师:它们哪里像啊? 生:它们两个之间相同的地 方就是都认真细致地去做。 师:说得真好!一个是一笔 一画,一个是一针一线,都是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