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经典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A、禹B、舜C、夏启D、商纣2.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关系‎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5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 ①③④D.②③④6.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A. 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诸侯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

8.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9.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0. (2007 广东卷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中国最早的政治制度是什么?A. 宗法制度B. 封建制度C. 郡县制度D. 禅让制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A. 郡县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世卿世禄制3.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中央集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抵御外患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皇权C. 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崛起D.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5.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A. 蒙古B. 日本C. 欧洲D. 东南亚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_________。

7. 周朝时期,实行的分封制中,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包括_________。

8.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_________。

9. 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10.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明朝社会经济的影响。

14. 论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你的观点。

材料一:清朝初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闭关锁国政策,包括禁止民间与外国通商、限制对外贸易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六、附加题(10分)16. 请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并简要说明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单元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祭祀活动按照一定亲疏贵贱规则,通常情况下宗族地位高的政治权力也高。

但后来《礼记》记载中出现了宗子只是士而平民却成了政治地位较高的大夫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祭祀顺序不好安排。

这种局面()A.说明祭祀活动是封建迷信B.巩固了分封制度C.表明宗法制度已被破坏D.导致平民将相大量出现答案:C解析:材料中宗子是士,而平民却成为大夫,宗子政治地位低于平民,这与祭祀活动中宗子高于平民的宗法次序相冲突。

这反映出宗法制已被破坏。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C.促进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

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

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C。

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答案:B解析:依据“无尺土之封”,可知是指秦朝的郡县制,“使后无战攻之患”则是对郡县制的肯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做历史试题不仅是对学⽣知识掌握的⼀个考查,通过试题卷的检测,还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些遗漏的地⽅。

所以,你准备好了做这⼀份试卷吗?下⾯是店铺整理的⼈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练习试题以供⼤家去学习。

⼈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练习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对与⽗母同辈的称谓⾮常多,⽐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礼仪制 2.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百载,最长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周朝的政治⽂化具有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B.“天下共主”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C.“天⼦封诸侯”打破⽅国⾎缘界限D.宗法制度有利于构筑国家的向⼼⼒ 3. 西周⽴国,以封建制度为⽀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

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王室⽆⾎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 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与⼟地依贵族阶级⾼下⽽逐层分割 4. 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以⾎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都对后世产⽣深远影响 5.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B.⽣产⼒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产关系的变化 6.下列关于赢政改“王”⽽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B.效法古代明君C.君主集权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 7. 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左右各有⼗⼆字铭⽂:“‘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

”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能⽣效。

上⽂“右在”后⾯的”----------“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夫 D.丞相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 为之郡⾢,废侯卫⽽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试卷.doc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试卷.doc

为统一岭南,加强军事运输,秦朝开凿( 五尺道 B 、灵渠C 、直道 秦朝中央主管军事的官职是( ) 卫尉 B 、廷尉 C 、太尉) D 、长D 、少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已,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朝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B 、北击匈奴C 、推行郡县制D 、修筑长城 7.西汉、唐朝、宋朝、元朝最高行政区划分别是()A 州、府、路、省B 道、州、路、县C 州、道、路、行省D 省、路、道、州4、 A 、 5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A 、分封制B 、嫡长了继承制C 、庶了继承制D 、世袭制3、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在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愚民政策的是( )A.推行郡县制B.颁布“挟书律”C.实行土地私有制度D.实行三公九卿制9. 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10. 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这个监察制度就是() A.刺史制度B.察举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设立“中朝”机构11.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12. 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3. 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1)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________。

A. 政治家B. 诗人C. 作家D. 画家答案:C. 作家2. 中国共产________________。

A. 军队B. 党派C. 领导者D. 企业答案:B. 党派填空题1. 中国的四大古书包括《尚书》、《礼记》、《诗经》和《______》。

答案:《春秋》2.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__和指南针。

答案:火药简答题1. 请简单描述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答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哲学、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

2.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起源于1919年的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成立。

解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发展和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起源于隋朝,经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使得中国的政治权力得以制度化,并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并考取功名。

此外,科举制度还造就了大量的文人士大夫,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貌。

2. 请简要解释"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中国的开放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开放政策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开放政策还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是地方分权的体现。

B.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汉朝的推恩令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力量。

D. 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中央集权。

2. 以下哪一项不是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东厂,监察官员。

B.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C.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政府机构职能。

D. 推行均田制,稳定农业生产。

3.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项措施?A. 实行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B. 设立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

C. 推行王安石变法。

D. 建立东厂,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4.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实行了哪项制度?A. 行省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分封制度。

D. 宗室封建制度。

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多选题)A.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C. 建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D. 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

6.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多选题)A. 实行屯田制度,稳定边疆。

B. 开疆拓土,对外扩张。

C. 建立藩部制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D.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7.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A.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B.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C. 采用铁器和牛耕。

D. 农业生产高度商业化。

8.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A.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B. 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限制。

C. 出现大量的市场和商业中心。

D. 货币经济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换。

9.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表现?A. 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B. 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C. 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D. 科技和文化发展受到西方影响较大。

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西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A.纯粹的原始家族等级关系B.单纯的古代政治隶属关系C.严格的家庭上下等级关系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4、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老子,姓李名耳。

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7、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A.分封制的废除B.宗法制的消亡C.刺史制的建立D.内阁制的形成8、《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9、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

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御史大夫C.尚书令D.刺史10、左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11、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解析
第一章:从人类起源到农耕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
1. 人类起源于哪个大陆?
- A. 亚洲
- B. 非洲
- C. 欧洲
- D. 美洲
答案:B. 非洲
解析:根据考古学研究,人类的起源地可以追溯到非洲大陆。

2. 农耕文明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个地区?
- A. 中东地区
- B. 欧洲地区
- C. 美洲地区
- D. 非洲地区
答案:A. 中东地区
解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例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等。

多选题:
1. 下列哪些是农耕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 A. 人类开始定居形成村落
- B. 人类开始发展工艺技术
- C. 人类开始形成社会等级
- D. 人类开始使用货币交换
答案:A、B、C、D
解析:农耕文明的出现使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形
成了村落和城市,促进了工艺技术和社会等级的发展,也推动了货
币交换的出现。

判断题:
1. 农耕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之一。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农耕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采集时代进入生产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第一章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表明了先秦时期( )A.周王天下共主 B.政权借助族权C.王权至高无上 D.社会分工明确2.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

……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

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3.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

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事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4.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B.“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C.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D.“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5.《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这反映了( )A.后世姓氏均源自商朝分封制B.后世分封的诸侯王均取国姓C.商代某些姓氏与分封制有关D.商朝的分封制具有血缘色彩6.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

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7.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

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及解析)
单选题
1.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最古老的文物:
A.三星堆遗址石斧
B. 河姆渡遗址骨角器
C. 大汶口遗址陶器
D. 贝聿铭发现的“九鼎”
【答案】D
【解析】九鼎是商代后期历代帝王封禅时使用的礼器,而非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文物。

2.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始于哪个朝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代
D. 清朝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了“留文物不拣”的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措施。

填空题
1.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的商贸道路。

【答案】西亚和欧洲
2. 直到21世纪,依然没有发掘出黄帝陵,因此黄帝陵所在地也叫做___
【答案】无定河
判断题
1. 著名的考古学家顾忌是我国的第一位考古学家
【答案】错误
【解析】顾依旧是我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2. 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高宗实录》,所以他被认为是中国
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答案】错误
【解析】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通典》而不是《高宗实录》,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主要依据是:A. 甲骨文B. 金文C. 陶文D. 竹简2. 商朝的都城“殷”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山东省C. 陕西省D. 河北省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A. 春秋和战国B. 战国和秦朝C. 春秋和秦朝D. 战国和汉朝4. 下列哪项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汉武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所有选项都是6.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科举制D. 世卿世禄制7.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A. 张角B. 张鲁C. 张良D. 张骞8. 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9.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10. 宋朝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是:A. 王安石变法B. 张居正变法C. 魏征变法D. 司马光变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2.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其核心是“ ”。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 ”制度。

1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 ”。

1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有“ ”、“ ”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17.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的内容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 论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唐朝繁荣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培根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A. 古代中国B. 文艺复兴时期C. 18世纪欧洲D. 20世纪美国2. 以下哪项是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奴隶制度盛行C.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D. 地主占有土地3. 以下哪位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致良知”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以法治国”?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5. “尚贤”是哪个朝代的思想?A. 春秋战国时期B. 战国秦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南北朝时期6. “务实荀况”的思想是哪个学派的代表?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以下哪项是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A. 厚植人才B. 以法制治国C. 尚礼思想D. 推崇教化8. 孟子的“天命论”主张的是什么?A. 维护君主专制B. 推崇礼教C. 追求公义D. 尊崇圣人9. 以下哪项不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A. 兼爱B. 尚贤C. 非攻D. 尚同10. 以下哪位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法制即是必要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第二部分:简答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计40分)1. 请简述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2. 请阐述孟子的“天命论”。

3. 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五常”。

4. 概括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5. 简要介绍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本部分共2题,共计40分)1. 论述儒家和法家在政治观点和治国方略上的差异,并谈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 解释“阴阳家”的思想,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可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每个问题的回答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表达清晰准确。

谢绝抄袭和网络资源的直接引用。

参考答案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请以实际回答为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部分测试试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部分测试试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禹、舜、夏启、商纣.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④.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①③④ .①②④ .①③ .①②③④. (广东卷单科)世纪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用泥制陶的事实.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世卿世禄制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①②③.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④.下列旨在维护统一、防止分裂割据的是()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②北宋设置通判③明初罢丞相④清朝设军机处...图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批人才补充官僚机构,这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图和图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图.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行省制 .分封制、行省制.“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命题人:翁正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商王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2、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进行封建改革B、分封诸侯国C、实行宗法制D、推行郡县制3、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④周宣王嫡长孙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4、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5、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6、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使大夫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举8、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A、推行郡县制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C、制订法律镇压人民反抗D、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9、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大发展B、国家实现了统一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D、秦朝推行了法治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11、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你们敢来挑战吗?
1.据《史记· 殷本记》载:“自中丁以 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 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 莫朝”的局面。这是指( )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 ④郡县制受到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 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削弱了皇权 B.打破了门第限制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1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 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 基础
4.“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 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 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 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 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下次再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废嫡而更立诸弟子”等信息可知①正 确;由“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等信息可知②正确;③④出现于秦朝,与材料中“殷本记”不符,故 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咸阳的基本布局是:以咸阳宫为中心,形成众星 拱辰的格局,这体现了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故选C。A项与此建筑规模无关,B项中的“神灵”, D项中的“神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丞相”“皇权”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皇权与相 权的矛盾,属于君主专制制度,A、C两项属于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出现在废除丞相之后,与材料 无关,排除;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D 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可得出科举制,隋炀帝 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扩大了官吏的选拔来源,故选D。A、B、 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析与比较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殿阁大学士“官不备”,无“表 见”“无闻”,其地位与位高权重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故选A。B项中的“并未设置”、C项中的“与 六部等同”、D项中“没有办事能力”均与史实不符。 6.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唐朝中央机构作用的认识,体现出中央机构的职能不断完善,反映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发展特点。 7.B 解析: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制约相权,另一方面加强皇权。其 最主要的原因是分工明确,相互制衡。三省六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14.“(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 之后于焦(地名) ……于是封功臣谋 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 曲阜……”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 相符的是( )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1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 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 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 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 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 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 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皇位独尊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3.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 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 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 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 “它”是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11.“齐人”“鲁人”“楚人” 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 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 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12.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 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 )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
1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 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 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8.D 解析:解答本题的着眼点在于对宰相权力和地位变化的认识,着重考查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应从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内涵入手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君权和相权的相互关系。 9.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着眼点在于对科举制度作用的认识,应从科举制度创立的目的入手进行分析,但 是以逆向思维方式进行,科举制不会削弱皇权,而是要加强皇权,其他三项均为正确的。 10.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到明朝的内阁,再到清朝 军机处,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反映出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故选B。A项中 的“制度的良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中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和D项中的“弥合君权与相 权的矛盾”,都存在理论性错误,均排除。 11.C 解析: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郡县制,分封制被打破,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12.B 解析:解析:B项“御史大夫”是秦朝时期三公之一,职掌监察百官。故选B项。A项“节度使”是唐朝 后期藩镇割据长官。C项“提刑按察使司”为明朝时期设置地方长官。D项“刺史”为汉武帝时期设置, 监察百官,与题目时间要求不符。 13.B 1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析能力。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功臣、先代贵族、王族等,姬姓贵族在 分封对象中居多数,故选C。从材料中“神农之后”“封功臣谋士”“首封”等信息可知B、D两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史实。 1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秦始皇”等信息可知,这次大“转型”指秦始皇在 全国推广郡县制,故选B。A项中的“世袭制”、C项中的“行省制”、D项中的“内阁制”均与材料无 关。
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 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 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 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 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 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
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 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7.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 政效益,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