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合集下载

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比较多,其中多数基本概念对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难懂。

要使学生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进而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周密考虑,讲究方法,现就如何搞好初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并以此为载体,培养、提高学生能力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做好化学实验。

帮助形成概念做好化学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方式,直观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知,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接着教师做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

称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再让学生分组做好两个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发现两个反应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都相等。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的本质。

这时。

学生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尚未认识“质量守恒”的本质。

那么,紧接着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世界,抓住“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推理:(1)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3)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4)每种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因而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没有变化;并且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相等。

至此,由有限几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方能印证普遍规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概念教学中。

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发展到理论认识做准备。

实验结果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呈现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对实验中获得的事实、现象进行逻辑思考,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归纳、综合等思维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经过科学抽象,得出体现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的升华,这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

初中化学概念的重要性教案

初中化学概念的重要性教案

初中化学概念的重要性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 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3. 认识到化学概念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区别。

3. 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

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实验器材、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铁生锈、水沸腾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化学现象?它们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0分钟)1. 讲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2.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一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例子,让学生判断。

3. 强调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在实质上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0分钟)1. 讲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

2.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例子,让学生区分。

3. 强调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表现上的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四、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10分钟)1. 讲解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定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3. 强调这些概念在描述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化学概念,巩固记忆。

2. 提问:为什么说这些化学概念很重要?它们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有什么应用?3. 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概念在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方面的作用。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 组织课外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概念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因此概念教学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概念的实质。

因此,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存在困难的原因1.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差异。

2.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造成了学生记忆的困难。

3.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

二、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通过实验事实引出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概念的讲述都是用实验来说明的。

比如,初三化学绪言部分的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

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的过程,学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的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镁带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出耀眼白光及生成白色固体的过程。

这个变化特点是镁带转变为不同于镁的白色物质——氧化镁。

由此,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灯泡通电发光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2.通过抓概念的关键,全面理解化学术语的逻辑性是很严密的,且概念本身包含着高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其中的“参加”二字就非常关键,忽视了这个关键的词语,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这一概念。

如,铁丝燃烧后的产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很多学生都认为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就是没有理解这一基本概念。

本概念强调“参加”,则铁丝燃烧后的产物的质量就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产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3.通过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较深、内容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加深理解。

比如,讲解“溶解度”这个概念时,要从这几个要点入手:①强调“在一定温度下”,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温度是前提条件;②强调“100克溶剂”,这是标准;③强调“饱和状态”,这是溶液所处的状态,只有在这个状态下,物质溶解的质量才是定值;④强调“质量”,溶解度要标明单位,单位是“克”。

初中化学基本认识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基本认识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基本认识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名称、符号及性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基本定义
2.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性质
3. 常见化合物的名称、符号、性质
教学难点:
1. 掌握化学元素符号的写法
2. 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规则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化学元素周期表
2. 学生准备笔记及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介绍化学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化学元素的认识(15分钟)
1. 示范如何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
2. 引导学生准确写出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3.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元素的性质,如氧气的颜色、硫的性状等
三、化合物的认识(20分钟)
1. 介绍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2. 教授化合物命名和写法的基本规则
3. 实验观察几种化合物的性质,如氯化钠的溶解性、硫酸的腐蚀性等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元素和化合物的名称、符号及性质
2.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展开,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且加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
教学内容:化学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3. 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化学的概念,并与学生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二、提出问题(10分钟)
1. 什么是元素?
2. 什么是化合物?
3. 什么是混合物?
三、讲解基本概念(15分钟)
1. 首先解释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进行举例说明;
2. 探讨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将两种颜色不同的颗粒(如盐和糖)混合在一起,观察它们是否可以分离;
2. 将盐和水混合后进行加热,观察现象。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各种物质间的差异。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议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加强基本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掌握好化学概念是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从实验事实引出概念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进而形成化学基本概念。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除了镁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两个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这两个小实验。

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在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

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

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

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引入催化剂这一概念时,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合并一起进行。

实验前先叫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实验时教师板书实验步骤和问题:(1)给氯酸钾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要求学生记录加热产生氧气的时间);(2)给二氧化锰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3)把一定量的氯酸钾和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并检查是否有氧气产生(记录加热产生氧气的时间);(4)把一定量的氯化钾和5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剩余物溶解于水、过滤得黑色粉末即二氧化锰,干燥、称量(记录数据);(5)把过滤出的二氧化锰全部加入另一份氯酸钾内加热检查是否迅速产生氧气,再溶解、过滤、称量。

对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化学不仅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且也是一门概念性严密的科学。

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所以,有时缺乏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接受化学基本概念的能力尚弱,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也是片面的。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对不同类别的概念要采用适当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据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切磋。

一、以实验为引线,导出化学基本概念实验的本质就是为概念的正确性带来实据,学生学习化学首先接触的就是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急于求成,首先要让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上升到概念思维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时,关键在于做好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三个对照试验,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从而感知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

最后,水到渠成地总结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这样,本来很抽象化的概念通过学生亲自观察与总结,变得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了。

二、运用通俗形象的比喻讲解概念形象的比喻有利于对概念思维的形成和对要领知识的巩固。

有些化学概念很难通过实验来建立,这就得借助于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然后再综合分析引出准确的概念。

如学习“元素”这一概念时,许多学生对“总称”难以理解,更难理解元素只有种类之分而无个数之分的意义。

因此,常有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说法,而这种说法又恰恰是错误的。

如运用比喻:元素比喻为人类,而原子就如一个个的人,问题就简化多了。

学生对白人、黑人、黄人……都是人是能认识的,对于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都属于人类也是能够理解的,因此,对于“人类”只有种类之分而没有个数的意义联系到“元素”概念,而一个个具体的人:白人、黑人、黄人等,既有种类又有个数的意义,这和原子的意义又是相似的。

这样,学生的求知兴趣不但增强了,而且对概念的理解也更加形象深刻。

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有哪些

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有哪些

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有哪些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一、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对于较长的概念要浓缩要点,促进学生记忆。

对概念进行记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记忆概念之前首先要对概念进行相应地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相关内容了,才能准确记忆。

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记忆,可以让学生自己用自己话进行总结和浓缩,提炼化学概念中的要点,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记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学习催化剂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其记忆为“一变二不变”,这样在让学生对一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对二不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很容易就记忆住了“一变”是指催化剂能够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而“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进行化学反应的前后是不会变化的。

2.要进行相似概念的比较,避免混淆。

初中化学概念比较多,每个化学概念之间都具有一定联系,所以学生们在对概念进行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相似性,并进行比较,避免相似概念的混淆记忆。

另外,概念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交叉记忆、对立记忆也可以组合记忆,根据不同的概念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理解和记忆“氧化物”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与“含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对比并记忆,通过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的理解,学生会明白什么是氧化物,其与含氧化物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这样就促进学生进行概念对比,提高记忆效率,并且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知识的理解。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分析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基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概念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

1.注重对关键字词的记忆,准确把握概念的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含义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准确严密地论述概念,并且要对某些用词不当而导致概念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入门基本概念教案

初中化学入门基本概念教案

初中化学入门基本概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2. 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3.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4. 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5. 了解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6. 掌握氧化物的概念;7. 理解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8. 掌握离子的概念。

教学重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 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5. 氧化物的概念;6. 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7. 离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 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5. 氧化物的概念;6. 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7. 离子的概念。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教学素材(如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问:这些物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多种物质组成?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化学变化是指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等。

3. 举例说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的。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策略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策略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策略1. 引言1.1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日后学习化学的基础。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初中化学概念学习是学生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步。

通过学习化学概念,学生可以掌握化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为日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概念是整个化学学科的框架,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学生才能够深入学习化学的各个领域。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科学,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化学概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立坚实的基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认真学习化学概念,学生可以为自己将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初中化学概念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2 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在初中化学概念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学生需要通过科学的学习策略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化学知识,并且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化学概念往往抽象且深奥,通过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习策略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合理的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建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建立坚实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化学键和化学式等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前提,没有它们的理解和掌握,将很难深入学习化学的更高级概念。

初中化学课教案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课教案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课教案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初中化学课教案: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化学概念。

一、化学元素的概念及特征化学元素是指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

化学元素的概念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的重要前提。

1. 原子概念原子是构成化学元素的基本微粒,是物质最基本的单位。

学生应该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云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元素的类别元素按照其性质的相似性,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三类。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别元素的基本特征和应用,以及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 元素符号和名称为了方便研究和交流,化学家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学生应该熟悉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二、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经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组成比例。

1. 化合物的成分和比例化合物的成分是指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种类和相对比例。

学生理解和计算化合物的成分和比例是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重要基础。

2. 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元素以及它们结合方式所决定的。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释化合物的性质差异。

三、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学生应该了解其中的一些常见应用,以便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 金属元素的应用金属元素在建筑、制造、电子、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熟悉常见金属的应用和特点。

2. 非金属元素的应用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工业、医药、农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应用和相关知识。

3. 化合物的应用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水、食盐、氧化剂等。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关键词:基本概念;区别;联系;正反对比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掌握好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前提,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重视和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分析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概念的区别时,教师应说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状态或形状上的改变”这一点。

二、正反对比,讲清概念有些概念从正反两方面讲,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讲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概念时,讲清概念后提出反例:氯酸钾(kclo3)是氧化物吗?此时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两种元素”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但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这样,学生便加深了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三、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学生把握不好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就不能灵活地运用化学概念,所以教学时教师应适时指导。

例如,讲着火点概念时,有学生说:“着火点是物质着火所需要的温度。

”此时教师应纠正,“着火点是物质着火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又如,讲“单质”与“化合物”概念时,应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三个字,否则学生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单质而又误将石灰水、蔗糖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四、“分解”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较深、内容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分解”,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其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这个概念句子较长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和掌握。

讲解时,可将其分解成四个要点:条件:一定温度下;标准:100克溶剂;状态:饱和状态;单位:克。

初中化学概念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概念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概念性质教案
主题:化学的概念与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 能够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

3. 能够分辨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的概念与性质。

2. 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定义与概念。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例进行、生动形象。

2. 实验展示物质的化学性质。

3. 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入化学的概念,并让学生描述观察结果。

2. 正文:讲解化学的定义与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

3. 实验展示:通过实验展示物质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

5. 总结:通过教师总结,让学生对化学的概念与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六、课堂作业
1. 思考题:你所知道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实验报告:记录一次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性质。

3. 阅读材料:阅读相关化学知识,并做好笔记。

七、教学反思
1. 需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探究化学的概念与性质。

2.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思辨。

以上为化学概念性质教案范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课教案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课教案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课教案
主题:化学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和量的概念
3. 理解化学中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教学内容:
1. 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
2. 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
3. 量的概念:质量、体积、浓度
4.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提问学生对化学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基本单位和量的概念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的定义及区别
2. 讲解质量、体积、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三、练习与总结(15分钟)
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分组讨论答案,互相学习提高
3.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习要点
四、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
1.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和学习课本内容
2. 提醒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求助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基础,容易理解,但需要学生多练习巩固
2. 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课后反馈】
本节课以化学基本概念为主题,对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单位和量的概念,以及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有了初步认识。

通过理论讲解、练习与总结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希望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内容,做好作业。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既有理论性的研究,又有实际应用价值。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的重要时期,通过系统学习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科学的基本认识,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化学的定义化学可以定义为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古代,人们对于化学的认识主要局限在药物的制备和实验室操作等实践方面。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物质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具有可观察的质量和体积。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具有确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混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可变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类金属元素等不同类型。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或合成。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的变化,也涉及能量的转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物质之间原子或离子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物质。

2.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可以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式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式和系数组成。

化学初中基础知识讲解教案

化学初中基础知识讲解教案

化学初中基础知识讲解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化学元素的概念及常见元素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的理解;化学反应的配平和方程式的书写;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辨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并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讲解化学元素(15分钟)1. 介绍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2. 介绍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周期表的组成;3. 解释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分类。

三、讲解化学反应(15分钟)1. 介绍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讲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方程式的书写;3. 给学生举例说明化学反应的过程和配平方法。

四、讲解化学物质(15分钟)1. 分类介绍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性质;2. 解释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3. 给学生展示一些化学物质的实验现象和特点。

五、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重点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建议及参考书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的概念和原理。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同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版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版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版
课程内容:化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 熟悉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了解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结构;
3.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方法;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并做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
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结构;
3.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 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结论。

教学方法:
1. 讲解教学;
2. 实验演示;
3. 互动讨论;
4.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简单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化学基础知识
1. 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介绍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结构;
3. 演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方法。

三、进行化学实验
1. 教师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化学实验,记录观察结果并做出结论。

四、总结与展示
学生汇总实验结果,讨论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展示实验成果。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初步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实验和观察。

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聋校初中化学教案

聋校初中化学教案

聋校初中化学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基础概念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基础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教学重点: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例。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点和实例。

2. 实验器材,用于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示范。

3. 课前准备好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检测。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老师用PPT展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第二步:讲解1. 老师详细解释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老师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变化。

3. 老师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实验示范1. 老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总结实验结果,并与老师讨论。

第四步:练习1. 老师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2.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第五步:课堂小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基础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同时,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说课辅导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辅导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辅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4.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出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讲解: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及变化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

(2)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化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其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合成和分解等方法。

3.讨论:
(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纯净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单位,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总结:
通过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

四、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作业:
1. 阅读相关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初中化学教案内容分析

初中化学教案内容分析

初中化学教案内容分析
1. 教案主题:化学基本概念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 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 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
- 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及区别;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简单的实验操作。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的变化,以及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6. 教学过程安排:
-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学生带好课本和笔记;
-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授课: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现象,并尝试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澄清学生的疑惑。

7. 教学反馈:
-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化学教学方法。

8.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和项目,拓展化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而严密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

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多而抽象,学生领会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优化化学的概念教学,本文拟从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几个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理解概念的构成,记住关键字和词
要搞清每个概念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

如“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其概念包括四部分: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

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教师先提出要确切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就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其一,引导学生分析,可用溶解的克数多少表示物质的溶解性,但溶剂的量不同,溶质溶解的克数也不同,所以必须规定一定量的溶剂——100克;其二,在100克溶剂中,物质溶解的量有多有少,还必须达到溶解的最大限量——饱和时溶解的克数;其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还应规定“一定温度下”;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此外,还要记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如单质的概念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纯净物”就是关键词,如果把纯净物改为物质,你还判断为单质就错了。

因为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也可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它们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但却是不同单质。

二、找出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要把相互联系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例如,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单质和化合物;分子和原子;酸碱盐的概念分别进行比较,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对比,既有益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又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抽象思维活动。

三、通过观察实验来理解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可加深对概念的理
解。

例如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部分的演示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好例子。

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观察水由静态转化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态水,师生总结出变化特点,仅仅是物质状态上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向蓝色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出现蓝色的沉淀。

这个变化特点是溶于水的硫酸铜转变为不溶于水蓝色物质——氢氧化铜。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硫酸铜晶体的研磨等。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蓝色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再如,通过观察水的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

“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归纳得出其概念。

我们要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通过计算推理,理解概念
例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达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或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

这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并不难,难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运用。

所以在建立这个概念之后,可通过下列练习,讨论:
(1)10克食盐溶解于90克水中,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0克食盐溶解于80克水中,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100克水溶解20克食盐,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4)20%的食盐溶液100克,倒去50克食盐水后,剩下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成10%,对不对,为什么?
五、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