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渔业生产的领头人——介绍梅江区渔业科技示范户叶德昌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致富的带头人——科技示范基地夏恩梅 - 养殖新闻

水产养殖致富的带头人——科技示范基地夏恩梅 - 养殖新闻

水产养殖致富的带头人——科技示范基地夏恩梅-养殖新闻建平镇北郊村位于美丽的安徽郎溪县城北部郊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加上北郊村优越的地理优势,使我村的村民收入大部分来自农田、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

多年来,由于区位优势,改革的春潮孕育了一批有胆识,有市场眼力,敢于搏击风浪的优秀人才,村民们提起靠牛蛙和河蟹养殖发家致富的夏恩梅一家时,无不交口称赞。

2000年,养殖幼蛙5亩,亩产3000多斤,亩产值达2万元,年利润达4万元,几年的养牛蛙经验使夏恩梅更加坚定了走养殖这条致富之路,并于2004年承包养殖了30亩河蟹,亩产值有5000多元,年利润达6万元,回顾过去,夏恩梅所走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初嫁到丈夫方兴宝家条件特别艰苦,只有三间老式平房,丈夫方兴宝也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小伙子,结婚后他们俩就合计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脱掉贫困的帽子。

婚后的第二年,在夏恩梅精心张罗下,在她县城附近的服装厂里做起了缝纫,每逢休息日都在家辛勤的劳作,让能够尽快脱掉贫困的帽子,几年下来,在村里最早盖起了一幢小洋楼,这让村民们非常羡慕,但是她还是觉得不满足,感到缺少点什么,随后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牛蛙养殖。

从95年开始,牛蛙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刺激了牛蛙养殖业,当时本地牛蛙都是从沿海购买,巨大的需求量使牛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利润都落入外地厂商的口袋,如果在本地养殖牛蛙,一定会产生可观的效益。

她说干就干,没有资金就四处借,没有技术就多次到浙江湖州参观学习。

99年她建好了养殖基础设施。

2000年春节刚过,十万只幼苗就投放到水里。

早期蛙苗培育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对供氧、换水要求十分严格。

那段时间,夫妇俩几乎天天呆在大棚内,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向前来指导的外地师傅请教学习,认真观察纪录,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在一年多的辛勤培育下,成蛙终于培育出池了,由于牛蛙价格比外地便宜,很快被抢购一空,当年就获利4万元。

按理说夏恩梅该满足了,可是他们又打起了更大的主意。

客都梅州捕鱼世家——麦家

客都梅州捕鱼世家——麦家
乡村。 迁居岸上成了麦氏渔家转折点
从梅州五华到汕头, 都不断有麦家人 比较固定扎在某一地方,以此为据点, 娶
妻生 繁 子, 衍生息。 家娶 有两 途 麦 妻 个 径:
一种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 靠一些亲戚朋 友介绍岸上的女子。 从前岸上的生活并不 好, 渔家生活反显得有保障, 于是不少穷苦女子都愿意 嫁到麦姓渔家;还有一种就是买童养媳。 女子嫁过来或 买过来也在船上住, 不复上岸。 麦家女人生孩子基本上是 自己接生的,大多麦姓 渔家女子都有这个绝技。因为生孩子时说不定打鱼已 到很远的河域, 没办法, 每家都自 备有剪刀, 船家都喝 酒的, 用酒消消毒, 一剪脐带, 就生出来了。 麦家的孩子 一辈子都是船上生活的, 个个水性很好。 即使是岸上的 女人, 嫁到了船上, 也大都会跟丈夫学好水性, 因为一 辈子都要以船为家的。 麦家人还有一个绝技就是识天时懂水情。300 多 年来, 麦家人从来没有出过翻船事故, 即使在台风大雨 大水季节。 因为多年的水上生活让他们都有经验, 哪里 有避风的地方, 就把船安在那里。风雨来的时候, 风能 起到多大, 雨能下到多大, 水能涨到多高, 他们都能预 测, 基本准确率达 100%, 这可是他们保命的本领。 麦家人解放前基本没有读书的。即使奢侈地寄在
解放前, 整条梅江河上的打鱼人, 都 姓麦, 即使到现在, 松口、 丙村、 西阳、 梅 城段的捕鱼人, 依然有 80%是姓麦的。 那 时捕鱼上可到五华水寨,下可到丰顺潭 江一带,甚至到蕉岭的石窟河。梅州麦 姓渔家的命运解放后开始有了改变。土改时,部分渔 民分到了田 地。1956 年政府鼓励渔民上岸, 并组织 起来成立了 “ 梅县木帆船运输生产合作社” ,麦姓人 从此有了一个自己的岸上集体经济。1966 年成立了 “ 水陆搬运站” “ 、 松运船队” ,很多渔民改行搞起了 运输和其它行业。小孩也开始上岸读书,至今,梅州 麦姓已出了多名大学生。现在梅江、韩江河段建起多 座水电站, 捕鱼的范围小了, 加上渔业的生态资源遭 到了破坏, 捕鱼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因此从事捕鱼业 的人员越来越少,即便有, 都是中年渔民, 且只当副 业, 年青的都不愿捕鱼了。上岸后的麦家人逐渐适应 了社会和环境的变迁,改变了单一打渔的谋生手段, 融人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 政府部门、 工商企业等都 有麦姓人的身影。如今印证了前人所说的“ 麦子麦子,

叶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海鲜生意

叶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海鲜生意

新农村2024.2叶宁,浙江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先后荣获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等30多项荣誉。

8年前,抱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海鲜生意”的使命,85后“海归”叶宁瞄准互联网渔业风口,海鲜B2B交易平台“海上鲜”应用而生,时至今日已发展成我国最大的海鲜B2B交易电商。

平台覆盖全国40多个地区数万艘渔船,累计交易额超过百亿元,成功打造集海上通信服务、海鲜交易服务、供应链服务、海上智慧加油服务四大板块为一体的一站式数字渔业。

天生不安分,大学时开始创业“海上鲜”的办公室在产业园大楼第15~17层。

纵观办公区,大抵也能看出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一半是员工集中办公的区域,员工多用笔记本电脑办公,一半是休闲洽谈区,氛围轻松。

“搬进新大楼,我们的办公条件好了很多。

”在15楼等电梯时,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创立于2015年的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上鲜”)早在2017年便度过了初创期,这几年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但创始人叶宁仍旧保持着一天工作16小时的节奏。

会议室挂着一幅醒目的书法,上面写着“坚持比选择更重要”,他说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创业心得,没有雄厚的家底,也没有杰出的天赋,那么唯一能拼的就是坚持不懈。

叶宁出生于1987年,2005年就读浙江科技学院,大三作为交换生去了德国,2011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天生是个不安分的人。

”叶宁这样评价自己。

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利用业余时间做起了中德再生塑料贸易。

正当他轻松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时,却因为一次失误损失了40多万元人民币。

那时,他感觉“天快塌了”。

好在他没有气馁,向同学借了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重振旗鼓,七八个月之后顺利还清了债务。

这次经历,也一定程度形成了他后来谨慎、认真、坚韧的行事作风。

震动中国的鱼塘和前行者的背影

震动中国的鱼塘和前行者的背影

震动中国的鱼塘和前行者的背影点击数:819 更新时间:2011-5-6 11:31:00——广东肇庆鼎湖陈志雄“鱼塘风波”与新中国“雇工”全程记录黎鹤张东升一片小小的萌芽,却是自然界寒冬与暖春的分界线;一次民间自发的小事件,往往能成为人类历史进程的“拐点”,甚至成为引发历史大地震的“导火索”。

植物的萌芽虽小,却是整个大自然推动的结果,它的动力,来自整个宇宙。

30年前的中国,一个“雇工”的新概念,从一块农民承包的8亩小鱼塘事件开始。

它的动力来自于中国历史的必然,来自于全国人民对于改革开放的选择。

1、现实的楼群、菜田和水洼·震动中国的零星影像2008年8月末的广东省肇庆市,是台风“鹦鹉”飞走后一段连续的晴朗天气。

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的日子,让鼎湖区沙浦镇沙二村南端的一些村民开始大兴土木,将居住了几年的二层楼房拔高到三层。

工人们忙碌着,向楼房上传递沙石和水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在建的楼房,而对脚下的土地熟视无睹。

他们可能忘记了,这片脚下默默无闻的土地,对于当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样的震动?历史唯独留下的“证据”,是两栋楼房脚下的几块水洼,一些胡乱生长的水草、荷叶和泛着浑黄的池水,隐约间显示这里曾经是一片水域。

在那些参差不齐的七八座楼房中间,虽没建房但也基本上都人被圈了地基。

星块的空地上,村民种植的黄豆、花生,番薯和南瓜正在绿油油地生长。

而那些从地基里向着天空伸出的钢筋,就像一只只手臂,声张着一种占领的宣言。

这些作为“雇工”的建筑工人,现在对自己的身份已经习以为常了。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消失了30年的象征剥削意义的“雇工”一词,最早在这片土地上“卷土重来”时,却非同小可,一下子触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意识形态最敏感的神经,曾使这片土地名声大噪。

但眼下,一段当年震动中国历史的、引起了第一场声势浩大争论的原生地,正被他们一砖一瓦地遮盖和封闭起来,多少年后将消失得无影无踪……整整30年前,这块土地却是一片水汪汪的8亩鱼塘。

在渔业生产中起到科技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记梅江区渔业科技示范户叶德昌

在渔业生产中起到科技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记梅江区渔业科技示范户叶德昌


学 习 先 进 的水 产 养 殖 技 术

克服 种
论 与 生 产 实 践 的有 机 统


通 过 逐 年积 累

养殖 技术


养殖 面积和 产量
2007
将 彭 泽 鲫 混 养 改 为 主 养 并 获得 成功


也 逐 年得 到提 高
至2006 年
他 共 承 包 了养 殖 水 面 2 8 0

彭泽鲫是梅江 区推广 的
和 渊 博 的知 识
让 我们 受益 匪 浅
年发生 的

场鱼 病使他 打心 眼 里 佩服 渔 业 专家组 成 员
重庆维普
_墨墨 I 匦
的作 用

篓旦坌塑 壑丞堡

当年 5 月
他的

口 3 5 亩 的成 鱼 塘 发 生 鱼 病 ,

同 时他 还 积 极 为 养 鱼 户 开 展 各 类 技 术 服 务 工 作

认真

鳙 鱼 等搭 配 品种

亩产量 达 到 1 0 0 0 千

并 做 好 笔记

课 后 还 围着 授 课 专 家 进 行 请 教



比上 年 增产 1 5 %

每 亩产 值 达 1 3 0 0 0 元

每亩纯 收
他经 常说 :
对 面请教
专家们讲课很精彩

特别 是省专家从广
专家们 超前 的理 念
开 始仅 1 0
采 取 传 统 的养 殖 方 法
多亩

养殖 面积
具 体 的 实施 方 案

淡水鱼都“领路人”

淡水鱼都“领路人”

淡水鱼都“领路人”——记全国百名最美农技员候选人、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渔业技术员沈学能沈培芳叶国琪徐鈺芸杨小茜(湖州市南浔区菱湖渔业协会 313018)在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渔民的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鱼博士”,更是淡水鱼都的“领路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乡镇农技推广员,他注重经验积累与科学技术结合,一门心思扑在养殖技术创新和养殖新模式推广,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渔业先进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作者,经年累月的付出得到了当地渔民的交口称赞。

渔民心中“及时雨”菱湖镇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出产地之一。

近年来,该镇大力弘扬湖鱼文化,拉长渔业产业链,全力打造“中国淡水渔都”新名片,作为淡水鱼都的“娘家人”,镇上的养殖户只要养鱼碰到难题了,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沈学能。

2017年的江南夏季,高温肆孽,每天40℃的气温对于养鱼户们来说是一种煎熬。

“连续高温会导致养殖塘内水温升高,鱼的食欲下降,应控制饲料投喂量。

还要适时增氧,预防蓝藻的爆发。

”这些天,老沈冒着酷暑奔波在镇上的各个鱼塘,了解黑鱼等生长情况,指导渔民高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之所以一刻也不敢松懈,是因为老沈的心里始终忘不了4年前的那一幕,也是这样连续的高温天,该镇的黑鱼大面积暴发性死亡,养殖户的求救声仿佛仍在耳畔。

“学能师傅,快给想想办法吧,早晨起来,鱼塘里翻着肚皮的鱼成片成片,一天死几千条,损失已经20多万元了。

”该镇永丰村养殖户老赵天蒙蒙亮就敲开了沈学能家的门,向他求助。

“黑鱼生存最适宜的水温是16℃至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导致黑鱼生存的不适应,造成病害。

”看着永丰村、东河村道路两旁堆放着的没有来得及填埋处理的死鱼越来越多,沈学能又着急又自责。

他以菱湖渔业协会的名义,邀请了省淡水所、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水产专家进行会诊。

专家们每次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到各家各户会诊,渔民们既感激,也心疼。

通过病鱼细菌分类和病毒试验,专家们最终找到了病害发生的原因,并开出了防治“药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先进事迹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先进事迹(精选篇1)对杨华德而言,奖项是荣耀,更是鞭策:“我想让这个国家更多人吃饱饭,争取在2023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让大家都吃饱饭,这个愿望不仅源于一个援外农业专家的责任,也源于他的情怀。

杨华德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民家庭,因为贫穷他曾交不起生活费,甚至休学一年赚钱才能继续学业。

“看到布隆迪这些孩子们的今天,我就想到我的昨天。

”因为也曾饱尝贫困之苦,杨华德对布隆迪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耕耘在非洲的9年,杨华德见证了很多个水稻丰收的幸福时刻,但在相隔万里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

由于在疫情期间驻守布隆迪,杨华德缺席了儿子的婚礼。

“虽然如此,但我的家人都给予了我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杨华德说。

今年1月,第六期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项目开启,杨华德再次赴非。

在“非洲之心”布隆迪,他将继续带领专家组,书写中国杂交水稻的援外传奇!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先进事迹(精选篇2)回望来时路,郁郁满芳华。

援外9年,杨华德见证了布隆迪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们修缮了房屋,学员的兄弟姊妹都上学了,有人买了小汽车,示范村建起了许多二层小楼……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3年,处于危机以上级别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口大幅上涨,达到了2.58亿人。

而作为58个重度粮食危机国家之一的布隆迪,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却不增反降,从2023年的260万人,减少到2023年的140万人。

“今天生活是我们过去不敢想的,是中国专家组让我们富起来的。

”2023年9月17日,专家组首个杂交水稻示范村林格四村自发集会,全体7000余名村民一致要求,授予专家组功勋成就奖,感谢专家们为该村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载入村史。

因为通信故障,杨华德当天没能赶赴现场,但他一直将证书珍藏着,“这个证书我很稀罕的,它是老百姓的心意”。

金牌“渔夫”叶启旺

金牌“渔夫”叶启旺

金牌“渔夫”叶启旺作者:郁静娴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第17期他是福建省十佳知识型职工标兵、宁德市对虾首席专家;他成天和虾兵蟹将打交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渔夫”。

在岗30 年,平凡经历中却透着光彩。

他就是宁德市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叶启旺。

把“鱼虾的学问”做深做精工作以来,叶启旺发表了30多篇论文,数量和质量在全省渔业系统基层技术人员中出类拔萃。

在各类水产养殖项目和研究面前,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钻劲。

刚毕业时,叶启旺就参加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吾洋中国对虾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研究,在项目中负责中国对虾越冬技术工作。

为了全心投入工作,他剃了光头,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坚守在生产第一线。

有一次,在操作吸污池底时,不慎移动了出水口的玻璃盖,水“哗”一声流到排水渠,眼瞧着虾有被带走的危险,他顾不上其他,抓起一块玻璃盖,立即跳入池水中,及时堵住了出水口。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他冻得浑身皮肤发紫,上下牙打颤。

2004 年,叶启旺带领同事们开展大弹涂鱼土池育苗,世界上无先例可借鉴。

为了摸索大弹涂鱼在土池产卵、孵化和仔稚鱼生长规律,他长期驻扎乡村,与烈日、滩泥相伴,起早摸黑观察、试验,并及时向驻扎在台江试验场的两位厦门大学教授反映情况,共同探讨、调整试验,终于首次在土池育出鱼苗。

关心渔民,关注生态叶启旺深知,海水养殖风云变幻,艰辛不易。

他常常深入渔排、虾塘、海区为渔民排忧解难,节假日也不例外。

去年1 月,外浒海区海带烂苗严重,他闻讯后,第一时间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海区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3000 多亩海带免遭损失,经济价值达6000 多万元。

霞浦县渔排养殖多年,有的底泥淤积达好几米,影响养殖条件和水生环境。

在渔排上种养海马齿和海葡萄,既有食用、观赏价值,又能帮助生态修复。

叶启旺先引进海马齿,在虾塘种植1 年,等其生长到几百斤后,亲自送到塑胶渔排上,交代养殖户该怎么养。

要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还得种海葡萄。

大国渔业的崛起——新中国渔业七十年回顾

大国渔业的崛起——新中国渔业七十年回顾
从1989年起,我国水产品产量跃 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 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 渔业国家,已经连续30年保持世界第 一。
2018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
4
/ 2020年第1期
本期聚焦
值25864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815亿 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675亿 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7374亿 元,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50:22:28。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 业的指示》,明确了渔业发展“以养 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 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提出把 加速发展水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促进粮食转化的一个战略措施来 部署。
这个“中央5号文件”是对我国 渔业前几十年探索经验的总结,是指 导未来发展的一个纲领性和里程碑式 的文件,产生了持久的引导力、推动 力。
195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正 式成立。
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编制 长期规划的意见》时谈到,要发展多种副 业,发展渔业和养殖业。渔业改革开放的序 幕从此拉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 入渔区视察调研,在山东、海南、浙江、吉 林等地,进渔村,访渔民,对渔业发展作出 重要指示批示。
中央媒体十分罕见的、持续不断 的关注渔业报道,透露出党和国家政 策导向,吹响加快渔业发展集结号。
1982年下半年,国务院批转农 牧渔业部《关于加速发展淡水渔业的 报告》,要求要落实水面使用权,长 期不变。随后全国主要渔区掀起水域 滩涂承包热潮,广大群众发展水产养 殖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沿海 渔区推行“大包干”责任制,以作业 渔船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核算,对沿 海捕捞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 业生产上实行的大包干、联产承包责 任制等经营制度,在渔业领域普遍推 广,执行得更加彻底。

渔业公司发展介绍

渔业公司发展介绍

广西昭平绿源桂江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450万元,现有员工185人,其中:管理人员36人,技术人员18人,聘请专家2名。

公司主要从事桂江鱼生态养殖、流通销售、物资供应、餐饮服务和休闲渔业等经营业务,实力雄厚,是贺州市首家综合性渔业公司。

公司目前拥有3800平方米高标准桂江鱼生态网箱养殖基地,3家“桂江生态鱼馆”专营连锁餐饮饭店,1600平方米水产物资仓储供应部,营销网络已覆盖桂粤两省五市。

公司正在筹建投资2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厂,计划在今后5年内再投资3000万元,新建2个共3万平方米网箱养殖基地,在桂粤等地新建10家“桂江生态鱼馆”专营餐饮连锁店和开发30-50个产品流通销售网点。

公司将进一步依托昭平得天独厚的桂江优质水资源和鱼类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至真、至美、至鲜、至尚”为理念,本着“诚信、求真、务实、创新”的宗旨,大力发展桂江生态鱼生态养殖,致力打造“桂江生态鱼”品牌,努力把公司发展为集养殖、餐饮、流通、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力争进入广西水产业龙头企业行列,努力为保护桂江宝贵的生物资源,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昭平渔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做贡献。

广西昭平绿源桂江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450万元,现有员工185人,其中:管理人员36人,技术人员18人,聘请专家2名。

公司主要从事桂江鱼生态养殖、流通销售、物资供应、餐饮服务和休闲渔业等经营业务,实力雄厚,是贺州市首家综合性渔业公司。

公司目前拥有3800平方米高标准桂江鱼生态网箱养殖基地,3家“桂江生态鱼馆”专营连锁餐饮饭店,1600平方米水产物资仓储供应部,营销网络已覆盖桂粤两省五市。

公司正在筹建投资2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厂,计划在今后5年内再投资3000万元,新建2个共3万平方米网箱养殖基地,在桂粤等地新建10家“桂江生态鱼馆”专营餐饮连锁店和开发30-50个产品流通销售网点。

公司将进一步依托昭平得天独厚的桂江优质水资源和鱼类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至真、至美、至鲜、至尚”为理念,本着“诚信、求真、务实、创新”的宗旨,大力发展桂江生态鱼生态养殖,致力打造“桂江生态鱼”品牌,努力把公司发展为集养殖、餐饮、流通、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力争进入广西水产业龙头企业行列,努力为保护桂江宝贵的生物资源,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昭平渔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做贡献。

业界同悲悼雷老,斯人已逝志长存!雷院士,走好!

业界同悲悼雷老,斯人已逝志长存!雷院士,走好!

业界同悲悼雷老,斯人已逝志长存!雷院士,走好!《当代水产》编辑部【期刊名称】《当代水产》【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54-58)【作者】《当代水产》编辑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犹记旧日音容,悲闻今朝陨落,大恸业失泰斗,余志尚在人间。

2015年12月16日晚8点43分,中国鱼类首席科学家雷霁霖院士在青岛仙逝,享年80岁。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海水鱼养殖学家、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山东大学教授,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

突闻讣闻,悲夫!不敢置信者有之,难以接受者有之……忆往昔,老先生为了一条鱼,潜心研究,如今,这条多宝鱼(大菱鲆)得以上到普通老百姓餐桌;为了一个梦,先生废寝忘食,让工厂化养殖从北到南,开始蓬勃发展;但先生依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2013年,已近杖朝之年的他,提出的工业化养殖,伟志尚未实现,音容笑貌宛在,先生却已远走,业界同悲!少年立志,终成栋梁1935年5月24日,在福建省宁化县诞生了一个小婴儿,谁都没料到,在70年后,他会成为水产界举足轻重的鱼院士,他就是雷霁霖。

1954年,这个畲族少年就开始了自己的追梦旅程。

1954~1958年,他就读于山东大学(时在青岛,为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生物系动物专业,师从童第周等著名生物学家,学习胚胎学。

大学时代是青年学子最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入学之初,先生便踌躇满志,决心倾注全部的精力,学好专业课程,以备将来报效国家,成就一番事业。

在那四年的求学生活中,不论严冬酷暑,他每天都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教室和图书馆是他最爱去的地方。

“宿舍不得不去,那是休息的地方,但图书馆是我们自习的地方,尤其是冬天,既暖和光线又好,当时每一个同学都形成自己的习惯,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彼此见了面点点头微笑一下。

稻田“鱼司令”吴国安

稻田“鱼司令”吴国安

他在 自家的稻 田养殖 了 1 鱼儿 长得 很快 ,可 鱼塘 位 年 3 月又 成立 了 “ 三 江县 国安禾 花鲤 鱼养 殖协
会” 。如今 ,高秀村 的养 鱼产业红红火 火 ,湖南 、广 西等 地 客商纷 纷前 来签 订销售合 同。 ( 龚普康 杨明 )
眼 看 鱼 儿就 要 出售 了 , 用 水 紧张 。几 天下 来 ,满 : 。惨 遭 损 失 的 他 近 乎 崩
乡生 态养 鱼第 一 人 ……他 州市 三江 侗族 自治 县林 溪 『 造 林 能 手 、被 称 为 稻 田
『 吴 国安 。
是 柳 州 市 十 大 美 丽 乡 村 之
前 ,这里 的 山却 是杂 草丛 蓓苦 不堪言 。“ 一寸 土地一
青 山而 闲置不 管 ,岂不 浪 决心 大做 山上文 章。 1 9 8 6 i 村 民起 早 摸 黑 地 开 荒 造 来 ,光是 解放 鞋他 就 穿坏 全村 3 3 3 . 3 3公 顷 ( 5 0 0 0 全部 种 了杉树 。1 9 8 7 年和 国 安 两 度 被 评 为 自治 区 农 能手 ,1 9 9 0年 又 获 原 柳 州

! 墅
村 民开荒 造 林 ,喜 获农 村 手 、劳模 等殊荣 ;他潜 心 公 害 养 鱼 技 术 ,屡 败 不
溃 ,三个 儿子 也负 气外 出 打工 。经此 打 击 ,吴 国安 意 识 到 鱼 塘 选 址 的 重 要 性 。经多 方勘 查 ,他选 定 了深 山水源 头的一块稻 田作为鱼塘 。 为 了提高 稻 田养 鱼技 术水 平 ,吴 国安 四处 向 人 请 教 技 术 。 经 多 年 摸 索 ,他探 索 出一套 生态 养 鱼技法 , 自 己研 配鱼 食 ,利用 牛粪 发 酵养殖 蚯蚓 喂鱼 ,并 在鱼 塘边 养 土鸡 、种 韭菜 。 “ 生态… ‘ 有 机 ”让 他初 尝 创业 甜头 。

金鱼圣手叶其昌

金鱼圣手叶其昌

金鱼圣手叶其昌叶其昌,1953年出生于一个市民家庭。

其父新中国成立前曾任过国民党县一级官员,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一家人也长期抬不起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乖巧懂事的叶其昌从小学做生意贴补家用。

10岁的叶其昌跑到西湖公园金鱼池廊参观,从此迷上了金鱼,常跟着哥哥经常跑洋头口鱼湘浦一带买金鱼养,一毛钱三尾,五分钱一尾的,渐渐儿,家中金鱼便多了起来,大了起来。

1966年已有30多口大陶缸金鱼,3个十几平方米水泥地的生产规模了。

买鱼的人慕名而至,叶家开始对外卖金鱼了。

平时每天可得钱2--5元,周末一天多时能赚十几元。

那时全社会正疾风暴雨般横扫封资修如卷席,一次红卫兵闻讯跑来割“资本主义尾巴”,恶狠狠地砸了一缸金鱼后,见到那么灵动优雅憨态可掬的金鱼,也下不了手了。

叶其昌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他的课余、业余时间,只有一件事――就是养金鱼,每一尾金鱼都是他的宝,不论赚与不赚。

1985年,在民间大有名气的叶其昌被调进园林部门专事金鱼养殖,由业余成专业。

园林系统试行改革,他受聘任新店渔场负责人,尽管几次因台风等灾害,渔场养鱼池受淹损失惨重,可他记住了领导的鼓励:“现在我们园林能拿得出手的也没有什么东西了,要坚持下去!”金鱼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越挫越勇的他终成大师级领军人物,他保留了大量优秀的传统金鱼品�N。

寿星、水泡眼、珍珠、高头、蝶尾福州金鱼老五样,有的因不赚钱,养的人越来越少,但叶其昌始终养如珍宝。

金鱼养殖露天作业,是个累活儿,那些金鱼饲养高手都是骨灰级的发烧友。

当年过五十的叶其昌和另两位伙伴,每天一早睁开眼,脸不洗,饭不吃,直奔渔场伺候金鱼。

喂鱼、换水,昼夜精心,没有节假,有时连正月初一也都“泡”在渔场。

他早已习惯每天凌晨六七点就上班,到了3--5月旺季,就守着鱼池,夜不归宿,最忙时一天要干上12个小时,像伺候月子一样伺候金鱼。

夏季挑苗一天忙碌下来,两眼昏花,背都直不起来。

几十年风吹日晒,昼夜辛劳,叶其昌肤色黝黑,体重一直徘徊在97斤左右。

鲶鱼养殖能手 带动村民迅速致富

鲶鱼养殖能手 带动村民迅速致富

鲶鱼养殖能手带动村民迅速致富一块块鱼塘波光粼粼,三五成群的村民在鱼塘边下网捞鱼这是辽宁省灯塔市柳条寨镇富家庄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情景。

8月24日,望着眼前可喜的一幕,陪同采访的镇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得归功于该村的养鱼能手闻良波.如今,在富家庄村东建成了占地200亩的大型苗种孵化场,可孵化各类淡水鱼鱼苗,基本可以满足当地以及周边养殖户的苗种供应。

闻良波从1992年开始养鱼,十多年来,他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水面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如今的200亩,品种也从原来的单一养殖鲤鱼发展到现在的众多品种,总产量从最初的10吨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吨。

养鱼初期,他只是粗放型养殖了10亩杂交鲤鱼,由于养殖技术和市场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直未得到发展。

1996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调优养殖品种,从外地引进鲶鱼进行养殖。

没有经验可循,他就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终于掌握了鲶鱼的生活习性、放养密度以及饵料投放和日常管理等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2000年,闻良波又进行了鲶鱼高产高效示范养殖试验,获纯利8.6万元,平均每亩效益8600元。

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先后有200多户村民跟着他养起了鲶鱼。

闻良波不仅积极为这些养鱼户从外地购鱼苗,还亲手传授养鱼经验,带动他们迅速致富。

随着市场对鲶鱼需求的增加,鲶鱼价格上涨,造成鲶鱼苗紧缺。

由于从外地引进鱼苗花费较大、成活率低,闻良波产生了建孵化场的想法。

2001年,闻良波大胆尝试,开始筹建孵化场,当年孵化出鲶鱼苗5000万尾。

具有远见的他又进一步考察市场,发现一个新的品种——“怀子”,学名叫六须鲶鱼。

怀子因其个头大、长势快、抗病力强,市场前景看好。

2004年,闻良波在省、市两级水产专家的帮助下,潜心钻研,使怀子孵化获得成功。

2005年,他又利用鲶鱼的雄性和怀子雌性杂交成一种适应市场的新品种,这一品种的孵化成功,标志着辽阳地区淡水鱼繁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7年,良波繁育场的苗种孵化养殖、推广被列入辽阳市科技局科技推广计划,成为该市农委重点扶持的淡水鱼龙头企业。

科技特派员彭秋菊带领渔民走上致富路

科技特派员彭秋菊带领渔民走上致富路

48 中国农村科技 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科特派风采TECHNICAL TASK FORCE电影《秋菊打官司》塑造了一个固执、要强、坚毅的农村妇女形象。

她纯朴善良,不善言辞,却有主见,是家里的顶梁柱。

宁夏银川也有这样一位“秋菊”。

她全身心投入水产事业,从一个粗放管理的养鱼户成长为集饲料加工、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家,带领200余户渔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获自治区“十佳养殖能手”“巾帼创业之星”“银川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她就是彭秋菊,一名科技特派员。

文/本刊特约记者 王迎霞科技创新“水生金”虽然早就对彭秋菊和她创办的宁夏海永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有所耳闻,然而当我们来到贺兰县常信乡寇家湖现代渔业养殖示范园亲眼所见时,还是吃了一惊。

1300亩的生态渔业基地,30亩的饲料生产厂,7000 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及原材料库,11000平方米的设施工厂化苗种繁育温棚……很难想象,如此规模的渔业公司,竟然出自一名80后女性之手;更让难以置信的是,她是经济管理专业出身,完全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一名企业家。

TECHNICAL TASK FORCE科特派风采“当初听说我要养鱼,家人没一个支持的,怕我吃不了苦,更怕因为不懂行,最后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彭秋菊笑道。

但秋菊就是秋菊,骨子里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贺兰县素有渔业养殖传统,年轻的彭秋菊放下大学生的身段,虚心向庄户里的“老把式”请教,同时积极参加银川市关工委“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坚持学用结合、敢于先行先试,慢慢地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乡亲们养了一辈子鱼,为啥还赚不上钱?细心的彭秋菊发现,宁夏渔业养殖存在结构单一、品种混杂、效益不高及苗种供给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产业发展。

2011年,彭秋菊成立了专门的公司,积极建立“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推动渔业养殖从传统的鲤鱼、鲫鱼向高附加值的生态特种养殖转变。

彭秋菊与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先后引进4个水产优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福瑞鲤”成为宁夏渔业养殖主打品种,有力解决了产业瓶颈,成为银川市主要的渔业龙头企业。

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期作者简介叶玉秀(1979-),女,江苏泰兴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生理。

收稿日期2012-12-04稻田养虾可以达到稻虾互利双收的效果,龙虾可以为稻田除草、灭虫、松土、活水、通气、增肥,稻田可以为龙虾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和充足饵料。

2010年,江苏省盱眙满江红依托渔业科技项目,进行了龙虾水稻连作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2]。

1稻田选择稻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边环境安静、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壤土为佳,水源要选无污染的大型水体;田块要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而不淤,田埂高(能灌注40~60cm 的水深)而坚实,不漏水,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

2田间工程建设田间建设主要包括田埂加宽、加高、加固。

进排水口设置过滤、防逃设施,环形沟、田间沟的开挖,装置遮荫棚等。

在稻田四周挖环形沟作为养虾沟,保证环形沟宽3~5m 、深1.0m ,面积较大的田块,还应在中间开挖“田”或“井”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深分别为1.0、0.5m 。

环形养虾沟和田间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1-2]。

3消毒、培水3.1消毒放虾前15d 要对田块进行消毒处理,可泼洒生石灰750~1125kg/hm 2,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进水。

3.2施肥培水放虾前7~10d ,往田沟中注水60~80cm ,一次施足农家肥15~30t/hm 2以培育饵料生物。

3.3水草种植在养虾沟和田间沟内种植伊乐藻(清沟后的冬季或早春)、轮叶黑藻和苦草(3月)等水生植物,以保证池中水沟水草覆盖率达到40%以上,以满足龙虾生长发育所需环境。

为了给虾种提供饵料,可投放部分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4虾苗放养4.1抱卵亲虾的投放抱卵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虾沟内,让其自行繁殖。

第2年在稻田养殖龙虾,亲虾平均规格为20只/kg ,放养密度为450~600kg/hm 2。

4.2虾苗的投放稻田养虾以6月插秧后投苗为宜,此时稻田已耕种,有利于淡水龙虾适应环境,可避免耕地时损害苗种,提高虾种的成活率。

云南省昌宁县首家渔业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云南省昌宁县首家渔业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云南省昌宁县首家渔业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洪专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9月24日,云南省昌宁县第一家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昌宁县澜沧江责岚网箱养鱼专业合作社在漭水镇漭水社区村民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昌宁县人民政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办公室和水产站领导为合作社揭牌。

【总页数】1页(P26)
【作者】洪专
【作者单位】昌宁县农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江门市首家农民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暨市农机技术推广示范点挂牌成立 [J], 陈景怀
2.云南昭通市首家植保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J],
3.宁国市首家植保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J],
4.浦北县首家沙糖桔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J], 谢青夏;刘光琳;王若成
5.攸县首家农民油茶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条鱼带富一方百姓

一条鱼带富一方百姓

一条鱼带富一方百姓
罗茵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22()1
【摘要】广东佛山顺德是“中国鳗鱼之乡”,其代表村则是勒流稔海村。

勤劳、善良、勇敢的稔海人,顺应发展潮流,结合顺德桑基鱼塘发展优势,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走出了鳗鱼养殖的辉煌道路,为全国鳗鱼业的规范发展制定出顺德标准、全国标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发挥了引领作用。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罗茵
【作者单位】《海洋与渔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振兴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徽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纪实
2.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叫响一方品牌带富一方百姓
3.“一条鱼”带富一方人
4.带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5.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一条鱼”工程造福沿海百胜

广东省“一条鱼”工程造福沿海百胜

广东省“一条鱼”工程造福沿海百胜
粤文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4(000)002
【总页数】1页(P5)
【作者】粤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4
【相关文献】
1.创新药物造福百姓——广东省东莞市市民万广明创新发明中医药 [J], 唐姣菊
2.造福百姓风雨八年志不渝--记广东省食管肿瘤研究中心 [J], 池若周;陈曙光
3.动植检疫造福百姓——访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司长黄冠胜 [J], 李颖
4.广东省大力实施“一条鱼工程”助渔民增收 [J], 力文
5.夯实渔业安全生产基础造福山区渔民百姓——访广东省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志亮 [J], 曾凡美;韦业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讯
专 家和技 术 人员 的指导 ,才 知道 自己懂 得 的养 鱼知
识 ,只 是一 知半解 ,可 以说是 知其 然 ,不 知其所 以 然 ,最 浅显的就连增 氧机 的正确 使 用都 搞不懂 。 ”为
动 的养殖面积达 5 0亩 ,其 中还有梅县 西洋镇龙坑{ 7 8户养鱼户。只要周边谁家有 困难 ,只要他知道 了
通过对养殖户进行水产养殖技术和水产 养殖 质量
增产 、增收 ;只是因对虾价 格大跌 ,造成今年对虾 户 增产 、减收 。其 中: ()罗非鱼养殖 示范户采用健 1
安全 知识 的现场指导 、交流 、学 习 ,推广健康 养殖技 术 ,强化生态调控技术的使 用 ,分析水 产品在 国外市
场 的形势发展 ,加深养殖户对水 产品质量安 全管理 重
1%、1%和 。 ()鱼 、虾混 养示范 户 ,掌握 了 7 1 3
前期耐心 、细致 的工作 ,使科技人 户工作 紧贴养 殖户的心 ,成为了养殖户交流 、学 习先进 知识 的一个
合理 的混养模式和水质调节 、投料 、放苗等技术都有 提高 ,2 0 年 ,鱼 、虾混养示范 户共 8 ,年亩产 07 5亩 12 k ,亩产 值 8 9 03 g 4 1元 ,利 润 3 9 4 5元 ,分别 比
产量可达 10 公 斤 以上 ,产量 比去年可 增加 1%以 00 5 上 ,每亩产 值可达 10 0元右 ,每 亩效益 可达 3 0 60 50
刚 开始接他父亲的班是初 中毕业那年 ,父亲言传
身教 的都是传统的养殖方法 ,而且养殖的都是传统的
四大家鱼 ,养殖 面积只 有 6 多 亩面 积 ,面临 着资金 0
短缺和技术缺乏的困难 ,但他不气馁 ,凭着对水产养
殖技术 的求知渴望 ,到处请教和学 习,硬是凭着一股 冲劲和 闯劲克服了种种困难 ,通过逐年积 累,具备了
定的养殖规模 ,养殖技术 也逐年得到提高 。更难能 可贵的是 ,他继承了父亲的最大优点 ,就是非常 乐于

多元。效益可 比去年增加 3 %以上 。 5 省渔业科技 人户专家组 、区专家 组及渔业科技 入 户指导员经常 到其塘 头进A 现场指导 ,他 乐于接受并 仃 - 积极配合 ,并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他经常和周边 的养
9 7g 产 值 182元 ,利 润 44 3k, 51 58元 ,分 别 增 加
5 0
通过对示范 户的帮助 ,提高了示范 户生产技 术水
平 ,也带动 了周边养殖户采用健康养殖技术 ,如雅韶 镇 罗非鱼 养殖 户 ,在 示范 户的带 动下 ,有 2 6户都 采 用了健康的养殖模式 ,占养殖户 6%。 5
元,分另 比 20 年 增产 1%、1%和 9 ()对虾 U 06 8 6 %; 2
养殖示范户推荐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使他们 掌握 各时期水质调节技 术 ,合适先用各种生物 制剂调节水 环境 ,保持水质稳定 ,减少病害的发生 ,提高了养殖 技术水 平 ,今年 ,对 虾精养示范 户共 5 ,年 亩产 4亩
康 养殖技术 ,通过现场指导及学习参观 ,技 术提 升较
快 ,养殖过程抓好关键措施 的落实 ,罗非鱼养殖 示范
要性 的认识 ,提高养殖户健康养殖技 术 ,自觉抵 制禁
用的水产药物 ,合理使用药物。
4 、辐 射 带 动 作 用 显 现 ,促 进 渔 业 科 技 的 普 及 推
广
共 9 亩 ,平均 亩产 96 g 4 2 k ,产 值 6 5 元 ,利 润 10) 96 2(

定会主动前去帮助 ,并将 自己的养殖经验 、 理} 管
此 ,他经常和技术指导员一起 共同探讨在 养殖生产 中 遇到 的问题 ,制定和完善渔业科技 入户工作 中具体 的 实施方案 ,全面接受长 江水 系草 鱼无公 害养殖技 术 、 彭泽鲫混养技术等主推技术 ,并将技术指 导员解答 的 有关生产实际问题 ( 开花 育苗技 术 、苗种管理 、病 如 害防治 、芽孢 杆菌的使 用等技术 )进行认 真记 录 、理 解 、消化 ,了解和掌握其 中的技术理 论 ,从 而达到理
2 0 年增产 1%、1%和 8 06 5 5 %。
3 、示 范 户 水产 养殖 质 量 安 全 管 理 意 识增 强
平台 ,使科技入 户工作顺利开展。
2 、示 范 户 的 技 术 水 平和 经 营 效 益 提 高
据初 步计 算 ,开展渔 业科技 入 户工作 的 示范 户
1 0户 ,示范面 积 50亩 ,今 年都取 得 了不 同情度 的 0
维普资讯
科 技 入 户
傲 渣 业 生 产曲 镊 八
— —
介绍 梅 江 区 渔 业 科技 示 范 户 叶 德 昌
叶德 昌最大 的优势在于其年轻 ,头脑灵 活 ,接受 新事物强 。以前混养彭泽鲫尝 到了甜 头 ,在 省专家组
专家陈永 乐研究 员的具体 指 导下 ,今年在一 口 2 8亩
叶德 昌是梅 江区三 角镇东 升村 的一 名普 通 养鱼 户 ,他承 包 的养殖 水面 2 0多 亩 ,共 有 1 8 3口池塘 ,
从其父辈开始就从事水产养殖 ,他十多岁就跟着其父 亲学养鱼 ,到现在 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了。
的池塘 中进行彭泽鲫 的主养试验 。每亩投放 彭泽鲫 种 苗 2 0 尾 ,成活 率达 8%,目前 已收获 彭泽鲫 2万 50 5 多斤 ,平 均 每尾 达 0 . ,预 测 每亩可 收 获彭 泽 鲫 6斤 60公斤 以上 ,加 上草鱼 、鲢鱼 、鳙鱼 等搭配 品种 , 0
鱼户说 : “ 以前我养鱼虽然养了那么久 ,大家都认为
助人 ,经常帮助临近 的养鱼户 ,做 到有求必应 ,20 07 年被所在 的三 角镇政 府推荐 为渔业科技示范 户,在实 际生产 中真正起到科技 示范与辐射带动作 用。
我技 术是较 高的 ,通过参加渔业科技 入 户培训班以及
1 、科 技 入 户 工作 顺利 开 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