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研室

合集下载

外科学教研室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及总结

外科学教研室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及总结

外科学教研室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及
总结
简介
本文档旨在总结外科学教研室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

外科学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培养优秀的医学生。

以下是该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的总结。

课程建设规划
1. 设立详细的课程目标和研究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2.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立不同层次的课程,如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3. 确定每个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

实施情况
1. 老师们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在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方面提供宝贵意见。

2. 教研室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3. 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课程的评估和改进,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总结
通过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外科学教研室在提供高质量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课程建设规划清晰明确,实施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提高研究效果。

我们将继续积极评估和改进课程,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以上是外科学教研室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及总结的内容。

外科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

外科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

外科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与任务1. 提高外科教研室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研究和创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 强化临床与科研结合,推进学术研究,在国内外外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3. 增强与临床科室的合作,优化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4. 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二、教学研究与创新1. 组织每月一次的教研会议,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能力。

3. 推动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室讲学,组织研讨课程,提升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

4. 组织教学示范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5. 改进教材编写和更新,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操作能力。

6. 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进与外界专家的交流,拓宽视野。

三、临床与科研结合1. 加强临床与教研室的联系,每月举行一次病例讨论会,加强临床科室与外科教研室的交流与合作。

2. 组织临床技能培训和讲座,加强临床专业技能的提升。

提高临床操作技巧和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有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3.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4. 增加科研基金投入,提高成果转化和推广,并鼓励申请专利。

四、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1. 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培养高水平的外科医生和科研人员。

2. 定期举行外科医师内部培训和技术交流会,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 鼓励教师参与相关学术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

4. 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

5. 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工作计划实施与评估1. 设立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小组,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

3. 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对工作进展进行总结和评估。

4. 定期组织考核,对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

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

提 要:传统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条件落后等弊端。

为了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临床医学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我校外科学教研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1-0104-03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1.043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的探索王志刚,柳建军,陈念平,许庆文(广东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广东湛江 524001)收稿日期:2011-11-18;修订日期:2012-02-16作者简介:王志刚(1964-),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再次进行重编,有望2012年完成并使用。

主要内容包括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诊断、 1.3 规范基本技能治疗、预防以及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等。

其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有8个专科病区供临床点是在内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实践医学本科生进行临床实习,但实习医师在临床中没性和技术性,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有具体统一规范的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指导书。

为了学、手术学等多学科密切关联,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统一相关专科实习中的基本技术操作,达到实习转[1]内容庞杂。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科中的协调性和延续性,我们在总结本院外科临床段的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一直是实习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观看相关内容视频材料的我科教学工作者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基础上,于2005年元月编写了《外科学基本技能规作者等针对外科学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范》,并印刷成册。

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性改革2 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现将我们实施的方案和体会作一报道。

外科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

外科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

外科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本教研组负责05护理班、05助产班、05美容班的《外科学》、《皮肤性病学》、《外科护理学》、《临床疾病概要》等的教学任务,还有临床工作任务。

根据湛江卫生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党委及学校办公室、临床教研室、学校门诊部等部门的工作安排,以及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具体如下:
1、集体备课2次,分别在第2周和第12周。

2、临床病例讨论1次,在第3周。

3、本学期组内互相听课评课,至少每位老师1次。

4、教案检查2次,分别在第9周和第20周。

5、分别在第11周至第14周内进行学生外科技能考核。

6、集体组织命题考试,在第18周。

7、在20周,教学情况小结。

以上计划,如果与学校的其他安排冲突,可适当调整。

外科学绪论、无菌术(教案)

外科学绪论、无菌术(教案)

《外科学》课程设计(首页)课程名称:外科学任课教师:职称:副教授所在系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授课对象:本科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章节:第一、二章绪论、无菌术基本教材:《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学资源:1、《外科学》第八版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学的范畴、无菌术和常用的灭菌、消毒方法。

2.熟悉: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3.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外科学的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外科学的热情。

掌握无菌术的原则,并贯彻到以后的临床工作中。

(三)情感目标本节是外科学的第一节内容,通过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绪论的讲解,使学生对教师本人和外科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掌握无菌术的概念和手术区的消毒等,使学生建立无菌观念,并贯穿于工作当中。

1. 中医外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国医学史上外科开始很早,公元前14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疥”“疮”等字的记载。

在周代(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249年),外科已独立成为一门,外科医生称为“疡医”。

秦汉时代的医学名著《内经》已有“痈疽篇”的外科专章。

汉末,杰出的医学家华佗(141-203年)擅长外科技术,使用麻沸汤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

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483年)是中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其中有金疡专论,反映当时处理创伤的情况。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610年)中,叙及断肠缝连、腹庙脱出等手术采用丝线结扎血管。

唐代,孙思邀著《千金要方》(652年)中,应用手法整复下领关节脱位,与现代医学采用的手法相类似。

宋代,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992年)记载用砒剂治疗痔核。

明代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中,记述切断气管应急用丝线缝合刀口,2.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外科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

外科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

外科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一、会议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外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院外科教研室于XX年XX月XX日召开了集体备课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方法,并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二、会议议程1. 会议主持人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安排。

2. 分享教学经验:各位老师就最近一段时间的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包括案例讲解、手术技巧等方面。

3. 研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外科学科的特点,讨论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等。

4.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院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包括授课内容、教学重点等。

5. 会议总结:主持人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三、会议内容1. 分享教学经验各位老师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

有的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手术技巧上的一些窍门,如如何减少手术切口、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等。

有的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病例讲解中的一些经验,如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治疗方案等。

通过各位老师的分享,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了教学水平。

2. 研讨教学方法在研讨环节中,大家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中,问题导向教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大家一致认为,在外科学科的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案例教学也被大家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病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院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大家共同制定了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同时,还制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具体措施,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会议总结和建议会议主持人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他表示,本次会议的目标已经达到,大家在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法研讨和教学计划制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外科学课程简介

外科学课程简介

《外科学》课程简介(SURGEREY)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见习学时数、学分数1.总学时数140学时,7.5学分2.理论学时数100学时3.见习学时数:40学时二、承担课程教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

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手术技能及术前术后的处理。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方向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个重要手段,应重视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了解外科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

外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不仅与临床各科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基础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整个医学均有重大的影响。

外科学教学强调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临床科研思路。

通过外科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外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掌握临床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为学习其它临床各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⑴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外科总论要求的相关内容、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甲状腺机能亢进、乳房肿块、乳癌、急性乳腺炎、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脓胸、肺癌、食道癌、腹外疝、肝脾破裂、肠破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结肠癌、直肠癌、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损伤、尿道损伤、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积水、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肾癌、膀胱癌、阴茎癌、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盆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骨与关节结核、骨肿瘤等。

《外科学》课程简介

《外科学》课程简介

《外科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外科学》英方名称:《Surgery》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学教研室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42学时,其中理论:102学时,见习:40学时学分:7.9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法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树立无菌操作观念,掌握基本的手术操作技能,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措施。

内容简介:外科学课程由基本理论、手术学和临床实习三大部分组成。

基本理论:外科学总论和各论。

总论包括:无菌术、外科病人的体液平衡、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疼痛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感染、创伤和战伤、烧伤、冷伤和咬螫伤、显微外科、肿瘤和移植。

各论包括:头、颈、胸、腹、泌尿生殖、运动系统的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性质的疾病如器官梗阻、血液循环障碍、结石形成、内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手术学:手术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外科手术基本原则(无菌操作)、基本操作技能(缝合、止血、打结等)、动物实验(肠切除吻合、脾切除等)和手术观摩等。

临床实习:即生产实习,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具体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理论讲授、实验见习操作以及电视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在德,6版,2003年。

参考书目:1.《外科学》,裘法祖,4版,1995年。

2.《克氏外科学》,萨比斯顿著,曾九宪等译,1版,2000年。

3.《黄家驷外科学》,吴阶平、裘法祖,6版,2000年。

4.《实用外科学》,石益鑫,1版,2002年。

主讲教师:兑丹华副教授杨伟明教授徐刚副教授王达利教授任光阳副教授张天宏教授赵礼金副教授廖文波教授曾庆良教授程晓明教授。

胸部外科学【外科教研室】

胸部外科学【外科教研室】

11
急诊剖胸探查指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胸腔内进行性出血
心脏大血管损伤 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损伤
漏气


食管破裂
胸腹联合伤 胸壁大块缺损 胸内存留较大的异物
医学资料
12
院前急救(initial resuscitation) 基本生命体征支持

严重胸伤紧急处理
迅速医院转运
A(airway)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8—10肋前端形成肋弓11、 12肋前端游离不易骨折, 如骨折可能合并腹内脏器、 膈肌损伤。
医学资料 17
病理生理(pathophysioligy)
肋骨骨折
肺挫伤 (contution of the lung)
疼痛
肋骨断端 刺 破 肋 间 血 管 形 成 血 胸 刺 破 肺 组 织 形 成 血 、 气 胸
医学资料
15
胸壁损伤
( chest wall injury) 胸骨
锁骨 肋骨 肩胛骨
医学资料
16
肋骨骨折(rib fracture)

肋骨骨折是胸壁损伤最常 见的形式 1—3肋短粗且有周围组织 保护不易骨折,如果骨折 提示:暴力很大可能合并 心脏,胸部大血管,颈部、 腋部血管、神经损伤。 4—7肋长而薄,位臵暴露, 易骨折。
医学资料 7
胸外伤病理生理特点
严重者可致:

呼吸功能紊乱


循环功能紊乱
失血性休克 感染
医学资料
8
临床表现 症状:

胸痛
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痰中带血、咳血
体征:

望:胸壁挫裂伤、胸廓畸形、反常呼吸

医院教研室工作制度

医院教研室工作制度

医院教研室工作制度
1、设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

2、根据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安排开展教学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

3、组织安排本学科的日常教务活动。

4、推荐带教老师,负责对教研组带教老师的管理、指导和考核等工作。

5、负责实习医师在本科实习的日常管理、临床带教和出科时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6、按照安排完成全院临床教学讲座(理论大课),进行集体备课、催促完成教案、组织新老师的试讲及评价等工作。

7、教研室每两周应进行一次针对实习生的临床小讲课。

8、组织并标准开展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要求每两周进行一次。

9、组织本学科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原那么上每两周进行一次。

10、完成全年本学科临床教学工作方案及年终总结。

11、负责推荐本学科的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医师候选人工作。

12、完成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考核。

外科学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

外科学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管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的高素质外科学人才。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外科学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 完善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稳定。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1. 教学改革(1)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2. 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3. 教学资源优化(1)完善教材建设,确保教材质量。

(2)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 教学管理(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学生学业顺利完成。

5. 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教学质量。

(2)开展教学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3)加强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工作安排1. 第一阶段(1-3月):开展教师培训,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资源。

2. 第二阶段(4-6月):实施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教学评价。

3. 第三阶段(7-9月):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4. 第四阶段(10-12月):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使外科学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的高素质外科学人才。

外科学教研室集体备课

外科学教研室集体备课

外科学教研室集体备课外科学教研室集体备课,那可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呀!每当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备课的事情,总能看到不同的火花碰撞,真的是妙趣横生。

说起集体备课,咱们可得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兴奋,再到最后的“哈哈哈”笑声,过程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大家一开始的心情都差不多,有点小紧张,毕竟这是要面对一大堆外科知识,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不头昏脑胀,还得让他们兴趣十足,咱们这责任可不小啊!但是,慢慢的,大家就开始放松了,气氛也越来越轻松,因为谁不喜欢和同事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问题呢?特别是当有人说出一个特别“脑洞大开”的观点,大家哄堂大笑,那一刻,真的是“心花怒放”!有些时候,外科知识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

你看,外科手术,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难了。

每一刀都关系着病人的生死,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

那可不只是理论课能学得了的,咱们必须把自己“从脑袋到手”都调动起来,才能跟得上节奏。

在集体备课时,大家聊起手术步骤的细节,尤其是有些“经典”手术,谈到它们的成败得失,总能激起一阵阵讨论。

有的同事讲到某个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那一番讲解,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顿时就让人觉得豁然开朗。

大家就开始抢着发言,讨论怎么让学生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让他们真正掌握外科技能,咱们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要说起来,集体备课最大的乐趣,不是讲理论,而是“玩”实践。

你想想,咱们外科,光靠口头上的讲解可不够,得动手!所以每次备课,都会提到怎么安排实验课,怎么设计模拟手术,大家都想出奇招来让学生真正上手操作。

比如,有的同事建议,做手术前可以让学生先做些简单的动作训练,帮助他们锻炼手眼协调。

有的甚至提议让学生自己去查病例,做一些“角色扮演”,模拟医生和病人的沟通。

你看,这不光是让学生学知识,还能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甚至让他们练习如何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这些点子一抛出来,大家就像中了彩一样,纷纷表示赞同,气氛瞬间又活跃了。

普外科教研室活动记录

普外科教研室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活动地点:普外科教研室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普外科临床教学研讨与病例分析四、活动参与人员:普外科教研室全体教师、临床医师、研究生及实习生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普外科教研室主任李教授进行开场致辞。

李教授强调了临床教学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2. 临床教学经验分享随后,由教研室资深教师张教授分享其在临床教学中的经验。

张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临床带教方法的创新- 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案例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教学中的沟通技巧3. 病例分析为了提高临床教师的诊断能力,本次活动安排了两个典型病例进行讨论。

首先,由临床医师王医生介绍病例背景,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接着,教师们围绕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例一: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教师们针对该病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 急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 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病例二:胃溃疡并穿孔在讨论该病例时,教师们重点关注了以下问题:- 胃溃疡的诊断依据- 胃溃疡并穿孔的紧急处理- 胃溃疡的药物治疗- 胃溃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4. 临床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本次活动安排了临床技能培训环节。

由教研室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缝合、穿刺、换药等基本操作。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耐心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操作技巧。

5. 总结与反馈活动最后,李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们的临床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

同时,李教授对教研室全体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深入研究临床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六、活动效果:1. 提高了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丰富了临床教学经验。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是中国一流的神经外科研究机构,成立于1947年。

该研究所下设有神经外科学教研室、功能神经外科实验室、神经康复研究室等多个研究部门,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方法的研究、神经康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荣誉。

在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方面,研究所的专家团队采用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并结合影像导航技术和立体定位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和安全的手术治疗。

他们还研发了一些新型的手术器械和材料,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的病灶切除、修复和重建等环节,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方面,该研究所的专家团队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如深部脑刺激技术和基因治疗等,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他们还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和病例研究,为神经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神经康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研究所的专家团队研究了很多神经康复方法,如物理疗法、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针对不同的神经康复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他们还与医院的康复科合作,开展了多项康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了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一直与国内外的神经外科领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与交流。

研究所的专家们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与国际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交流经验和学术成果。

研究所还与国内其他大学和医院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推动神经外科研究的发展。

总之,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是中国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他们的专家团队致力于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和教育,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护理。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一)课程性质、地位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是我校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医学影像、高原医学、核医学五年制本科的一门主干课程、必修课程。

课程以创伤与战伤、各种外科疾病(包括外科感染、炎症和肿瘤等)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先天、后天畸形伴器官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线,以手术技术操作为手段,介绍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必备的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完成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

课程在临床医学等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现代教育理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协调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以学为主,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献身精神,成为能自我教育、终身学习、为社会服务的社会主体。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体系,实践性又很强的学科。

因此,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中具体疾病的特点及本课程的教学功能定位,遵循如下基本教学原则:(1)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需要,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兼顾前沿性和创新性;(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来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和网络资源来提升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引导学员主动学习,强化学员对教学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课堂掌握效果。

并通过有效的教学互动,启迪思维,调动学员探索和批判性学习的积极性;(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4)注重从外科临床专业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跟踪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施教中及时向学员介绍有启发和示范作用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并向学员推荐一些自主学习、课外学习和延伸学习的相关论著及相关的综述性文章,培养学员跟踪学科发展、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主动性,特别是为学有余力的学员提供自由发展的教学空间。

《外科学》课程简介

《外科学》课程简介

《外科学》课程简介《外科学》课程简介(一)课程编号:BZ030541课程名称:《外科学》英文名称:《Surgery》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学教研室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70 学时;见习学时:90 学时学分: 7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法医学专业教学目的:本课程以外科学理论内容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结合学生对外科临床常见外科疾病的实践,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使他们掌握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病和外科手术学的理论,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学生从事临床外科各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外科学课程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病和外科手术学,涵盖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六个部分的理论内容。

教学方法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典型的病理标本、有诊断意义的X光片、CT片及MRI片等影像,解剖图幻灯片及手术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展示,增强教学效果。

考核形式:考试教材:《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主要参考书目:《消化外科学》,主编:皮执民;《腹部外科学》,主编:黄洁夫;《现代胃肠病学》,主编:潘同宗;《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主编:吴阶平;《麻醉学(第三版)》,主编:谢等;《脊柱外科》,主编:胡友谷;《临床肝胆病学》,主编:叶维洁主讲教师:林木生,教授;陈小东,主任医师;王志刚,副教授《外科学》课程简介(二)课程编号:BZ030542课程名称:《外科学》英文名称:《Surgery》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学教研室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见习学时:12学时学分: 3学分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目的:本课程以外科学理论内容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结合学生对外科临床常见外科疾病的实践,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使他们掌握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病和外科手术学的理论,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学生从事临床外科各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外科学教研室临床教学管理办法

外科学教研室临床教学管理办法

外科学教研室临床教学管理办法(试行)临床教学是教学医院非常重要的工作。

临床教学是我们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阶段。

为确保外科学临床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特制定外科学教研室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一、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外科学临床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由外科学教研室、临床科室两级组成。

在管理上实行教研室主任负责制,教研室秘书协助教研室主任完成各常规教学工作。

各临床科室指定一名人员作为科室的教学组长,协助科主任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并负责教学通知传达、教学任务落实等具体工作。

二、各岗位工作职责(1)临床科室职责1、临床科室是医院教学的基层组织,直接对医院负责,在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直接指导下,按照教学实习计划的规定,努力完成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科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3、组织执行教学计划,根据教研室下达的教学任务,落实授课教师及实习、见习带教教师。

4、向教研室反馈教学、实习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5、组织教学、实习评估,负责科室教师的年度考核。

6、负责考核学生的劳动纪律,特殊情况需书面申请请假,请假批准权限按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2)、教学组长职责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安排本科室的教学、实习、见习工作。

2、组织本科室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

3、尽量安排各种基本技能操作,加强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4、组织本科室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填写实习生出科成绩。

5、负责本科室教学,实习质量控制。

6、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教学、实习有关的文件资料。

7、处理本科室教学、实习、见习工作的日常事务。

(3)、带习教师职责1、带习教师应严于律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教师应服从教学安排,认真完成教研室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为已任,对学生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负责,按教学计划要求,精心传授知识。

3、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纪律进行监督。

4、对典型病例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外科学无菌术

外科学无菌术
▲ 3)手套破损或 碰到有菌的地方,应立即更换手套,无菌巾、 布单如湿透,要加盖干的无菌巾。
▲ 4)为防止污染,手术中同侧人员要交换位置时,应先后退一 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向另一位置。
无菌术
▲ 5)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前,需用75%酒精或0.1%新 洁尔灭溶液在消毒皮肤一次
▲ 6)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 和减少污染。手术切口边缘也应该用布垫覆盖,仅露出手 术切口利于防止和减少污染。
▲ 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包括芽孢。 包括药液浸泡及气体熏蒸等方法。
▲ 无菌:指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状态。 ▲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品的操作技术

无菌术
▲ 灭菌法---“高温” 1、高压蒸气法:最常用,压力达104-137.3kPa (15-20lbf/in2),温度达121-126oC, 持续30分钟。灭
▲ 7)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清洁鞋帽、衣裤和口罩 。参观手术人员不得超过2人,参观者不能过远或者过近 ,不能在室内频繁走动。
▲ 8)不能开窗或用电扇,空调机风口也不能吹向手术台。
75%酒精、0.1%新洁尔灭等 2. 消毒顺序:内→外 3无菌原则(8条)
▲ 1)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 上都应认为是有菌地带,不能接触。
▲ 2)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坠落到无菌巾 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可拾回再用。
无菌术
▲ 消毒双手(外科洗/刷手)
1、目的:清除皮肤表面细菌。 2、方法:肥皂刷手法、灭菌王刷手法、碘伏刷
手法 3、步骤:刷手三遍→酒精浸泡→无菌巾擦干→
准备穿手术衣、戴手套。
外科刷手法
穿无菌手术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教研室《外科学》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适用于临床医学(含英文班)、医学影像和麻醉学专业】一、课程性质和简介外科学是一门考试课,总学时:218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122学时,实践学时:96小时。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性质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现代外科学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与内科学的范畴是相对的,虽然外科一般以需要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但外科疾病也不是都需要手术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将会不断地更新变化。

在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切口感染、止血和输血等问题后,现代外科学得到高度发展,外科技术不但得到普及,在专科化上有了显著提高。

外科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外科医务工作者。

二、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 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一)形成性考核考核形式: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5%。

学生在理论课上课前2分钟入座,班长向授课教师报告实际出勤人数。

2、阶段测试,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20%。

测试时间:时间1小时。

测试题型:题型参照执业医师考试题型A1、A2、A3、A4、B,每题2.0分,共50道,满分100分。

测试形式:闭卷。

根据授课内容不同,测试内容分别为:外科总论全部内容、神经外科或外科总论全部内容、胸外科3、实验/实践: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15%.根据授课内容不同,神经外科首次病程记录1份或胸部疾病首次病程记录1份(二)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终结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1中命题规定和《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

根据授课内容不同,测试内容分别为2种,选择其中1种:1、题型、题量及分值:外科总论、神经外、颈部乳腺疾病、普外疾病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神外5111颈部711乳腺311普外10121外科总论10122、题型、题量及分值:外科总论,胸外,食管,泌尿外、骨科疾病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胸外412食管411泌尿外7111骨科10111外科总论1012形式:闭卷时间:120分钟三、考核时间与进度(一)形成性终结性考核时间与进度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无故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5分,上课私下讲话、课堂睡觉打鼾、使用手机等影响他人听课等行为扣5分,累计上线100分。

2、阶段测试测试题型:A1、A2、A3、A4,每题2.0分,共50道题,满分10 0分。

测试时间:第8周或第9周周末统一进行3、实验/实践:(1)外科总论,神经外科,颈部疾病,乳腺疾病,普外疾病神经外科疾病课间见习进行,书写首次病程记录1份。

首次病程记录评分标准:主诉—10分;现病史—10分;既往史—5分;查体—10分;初步诊断—20分;鉴别诊断—30分;诊疗计划—15分。

(2)胸部疾病课间见习进行,书写首次病程记录1份。

首次病程记录评分标准:主诉—10分;现病史—10分;既往史—5分;查体—10分;初步诊断—20分;鉴别诊断—30分;诊疗计划—15分。

(二)终结性考核时间与进度每学期末,根据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安排进行,闭卷考试。

四、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一)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21、课堂出勤记录,占课程总成绩的5%2、阶段测试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3、实验实践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5%(二)终结性考核占课程考核比例为60%终结性考核执行《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依据教研室制定的命题计划统一组织试题库抽题组卷3《外科学》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一、课程性质和简介外科学是一门考试课,总学时:92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44学时,实践学时:48小时。

二、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 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一)形成性考核考核形式: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5%。

学生在理论课上课前2分钟入座,班长向授课教师报告实际出勤人数(教务部或年级办制定好考勤表)。

2、阶段测试,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20%。

测试时间:时间1小时。

测试形式:闭卷。

测试内容:泌尿外科疾病,骨科疾病题型、分值:单选题,参照执业医师考试题型A1、A2、A3、A4,每题2.0分,共5 0题,满分100分。

3、实验/实践,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15%。

见习课进行—首次病程记录1份。

(二)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中命题规定和《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

题型、题量和分值:胸外、食管、泌外、骨科、神外、颈部、乳腺、普外、胸外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胸外31食管31泌外311骨科1011神外311颈部21乳腺21普外6111胸外314形式:闭卷。

时间:120分钟。

三、考核时间与进度(一)形成性考核时间与进度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无故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5分,上课私下讲话、课堂睡觉打鼾、使用手机等影响他人听课行为扣5分,累计上线100分。

2、阶段测试测试时间:第8周或第9周周末统一进行。

3、实验/实践神经外科疾病课间见习进行,书写首次病程记录1份。

首次病程记录评分标准:主诉—10分;现病史—10分;既往史—5分;查体—10分;初步诊断—20分;鉴别诊断—30分;诊疗计划—15分。

(二)终结性考核时间与进度每学期末,根据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安排进行,闭卷考试。

四、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一)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1、课堂出勤记录占课程总成绩的5%。

2、阶段测试占课程总成绩的20%。

3、实验实践占课程总成绩的15%。

(二)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执行《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依据教研室制定的命题计划统一组织试题库抽题组卷5《外科学》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适用于医疗保险、医事法律专业】一、课程性质和简介外科学是一门考试课,总学时:92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44学时,实践学时:48小时。

二、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 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一)形成性考核考核形式: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5%。

学生在理论课上课前2分钟入座,班长向授课教师报告实际出勤人数。

2、阶段测试,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20%。

测试时间:时间1小时。

测试形式:闭卷。

题型、分值:题型为单选题,参照执业医师考试题型A1、A2、A3、A4,每题2.0分,共50题,满分100分。

测试内容为:神经外科、颈部及乳房疾病、肺部食管疾病、腹外疝、腹部损伤、腹膜炎阑尾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结直肠与肛管疾病3、实验/实践:满分100分,占本课程考核成绩15%。

见习课进行——考核胸部疾病首次病程记录1份。

(二)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中命题规定和《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

题型、题量和分值:胸外、食管、泌外、骨科、神外、颈部、乳腺、普外、胸外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胸外31食管31泌外311骨科1011神外311颈部21乳腺21普外6111胸外316形式:闭卷时间:120分钟三、考核时间与进度(一)形成性考核时间与进度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无故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5分,上课私下讲话、课堂睡觉打鼾、使用手机等影响他人听课等行为扣5分,累计上线100分。

2、阶段测试第8周或第9周周周末统一进行。

3、实验/实践胸部疾病课间见习进行,书写首次病程记录1份。

首次病程记录评分标准:主诉—10分;现病史—10分;既往史—5分;查体—10分;初步诊断—20分;鉴别诊断—30分;诊疗计划—15分。

(二)终结性考核时间与进度每学期末,根据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安排进行,闭卷考试。

四、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一)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1、课堂出勤记录,占课程总成绩为5%2、阶段测试100分,占课程总成绩为20%3、实验实践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为15%(二)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为60%终结性考核执行《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依据教研室制定的命题计划统一组织试题库抽题组卷7《外科学》课程考核实施方案【适用于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一、课程性质和简介外科学是一门考试课,总学时:76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60学时,实践学时:16小时。

二、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 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一)形成性考核考核形式: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满分100分,占课程总成绩为5%。

学生在理论课上课前2分钟入座,班长向授课教师报告实际出勤人数2、阶段测试,满分100分,占课程总成绩为20%。

测试时间:时间1小时。

题型、分值:为单选题,参照执业医师考试题型A1、A2、A3、A4,每题2.0分,共50题。

测试形式:闭卷。

测试内容为:外科总论全部内容,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3、实验/实践:满分100分,占课程总成绩为15%.见习课进行——考核神经外科首次病程记录1份。

(二)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终结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中命题规定和《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

题型、题量和分值:外科总论,外科学全部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胸外21食管21泌外21骨科81神外211颈部21乳腺21普外4111胸外21外科总论9 118形式:闭卷时间:120分钟三、考核时间与进度(一)形成性考核时间与进度1、课堂出勤记录,学习态度。

无故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5分,上课私下讲话、课堂睡觉打鼾、使用手机等影响他人听课等行为扣5分,累计上线100分。

2、阶段测试5月最后一周统一进行。

3、实验/实践:外科总论,外科总论,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疾病课间见习进行,书写首次病程记录1份。

首次病程记录评分标准:主诉—10分;现病史—10分;既往史—5分;查体—10分;初步诊断—20分;鉴别诊断—30分;诊疗计划—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