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一章·第四节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要点(上篇重点)一、“文化”的涵义二、(一) “文化”界说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
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
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
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
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
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
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
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完全版)
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
• • • • •
二、求是务实 求是务实是良好的学习态度。 求是务实是良好的学习态度。 求是务实是积极的处世精神。 求是务实是诚实的做人原则。 求是务实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 三、贵和尚中 • 在古人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 在古人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 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和谐统一。 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和谐统一。在人与 人的关系上,注重和睦相处,相互尊重, 人的关系上,注重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 解和关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说: 解和关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说:“礼 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以为实行礼 学而》 之用,和为贵”(《论语 学而》),以为实行礼 制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制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 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就事业的至关重要的条 孟子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将人和看得比天时和地 公孙丑下》 (《孟子 公孙丑下》),将人和看得比天时和地 利更加重要。 利更加重要。
•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与齐景公论及 “和”与“同”: • ……公曰:“唯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 “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 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 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 之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 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 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 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 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 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 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知识点Word版
中国文化概论一.文化的含义:一.“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义包括(1)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
(3)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化,造化。
引申义:教行迁善之义二.1.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行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3.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文化的核心部分)第二章 1.秦汉实行郡县制;2.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设置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如汉,唐的都护府,元朝的宣政院辖区,清朝的将军,大臣辖区。
3.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第三章 1.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2.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3.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4.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夫权;5.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皇帝个人专权,相权被废止,明代成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雍正皇帝设),都是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
第四章 1.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2.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4.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5.孔子儒家学派的核心是仁;6.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又增加《孝经》《论语》,合成七经;7.董仲舒以《春秋公羊传》起家,在《春秋繁露》中,阐述了“天人感应”;8.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9.唐代“画圣”吴道子;10.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11.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造成“回回遍天下”的态势,一个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汉语而汉语又浸润阿拉伯和波斯文化传统的回回民族渐趋形成;(回族在元帝国形成)12.《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13.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和植物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总结了我国历代治河经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农学著作;宋星的《天工开物》—誉称海外的工艺学百科全书;14.“西学东渐”是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第五章 1.黎族的纺织技术传入中原;2.藏族的《格萨尔》是世界上范围内英雄史诗之冠;3.日本曾出版的《大正藏》,意在网罗中外所有佛教著作;4.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载有印度药方;5.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已延绵4世纪,仍在继续;6.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此后200多年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8次,公元645年,返日的留唐学生策划下,日本发生大化革新;7.中国的哲学在17-18世纪对欧洲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是第一个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于西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家;第六章 1.在古文字阶段,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第七章 1.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记录,是在中国。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佛教人格
2.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逆如顺
佛教视万物为空无,对顺逆讲究自性的清 静。说到底是清除一切人生的欲念。一般人率 性而为的追求不过是对欲合情合理的需求,然 而人生无常,五蕴皆空,诸法唯识,唯有真如 佛性。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 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 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 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 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是 佛道并流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神品格 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一种追求心境恬淡和谐 的精神和审美诗意文化,影响了包括儒道在内 的哲学和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
摩崖拓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思考与研讨】
1. 对比禅宗与印度佛教的异同,并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禅宗形成的原因。 2. 召开一次班级讨论会,主题是“当 代消费社会人的物化与宗教信仰的精神救 赎之间的关系” 。 3. 阅读一篇重要的佛教经典,反复诵 读,将心得体会形人格
最初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曾发过度一 切世人出苦海的宏愿,可见佛教最初的宗 旨即是劝喻众人在佛法的指导下,走向灵 魂的超脱与自由。传到东土,佛教思想在 渐进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基本的精神与 印度佛教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 同,又融合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的特殊 需要,形成了完备的中国佛教。同时,佛 教还与儒道并流,互为补充,丰富了中国 文化的内涵,完善了中国人性格中的诸元 素,形成了佛家文化的理想形态与人生模 式。
禅宗图
李朝多媒 体工作室
佛教人格
1.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苦”和“空”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中国佛教 则 更注重宣扬一个“空”字,大千世界,纷纷万象,荣辱兴 亡,酒气财色……只不过是一场梦幻,即使人自身,依 然是幻景中的假象。一切无,一切空,是佛教对待客 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态度。在对真如佛性的追求 中 ,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 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做到 超凡绝俗,泯灭七情六欲。
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一章·第三节
刘知几的《史通》
内篇39篇 《史通》全书共 卷,分内篇和外篇两个部分。内篇 篇,阐述史书 史通》全书共20卷 外篇13篇 的源流 、 体例和编写方法;外篇 篇,论述史官建制的沿革和得失。《 史 通 》中对史书的编纂体例、史料选择、语言运用、人物评价以及史事叙述 各方面,都进行了批判和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表现出不受传统 观点束缚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通·杂说篇 杂说篇》 在《史通 杂说篇》中,刘知己提出治史 “直笔 说,认为修史应以 直笔 为贵,“善 直笔”说 认为修史应以“直笔 直笔”为贵 善 直笔 恶必书”:“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 恶必书 夫所谓直笔者 不书无损于劝诫” 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 。 以直笔为评价古今史学的标准,褒贬极为 分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樵的《通志》
莆田( 郑樵 ( 1103—1162),字渔仲 , 莆田( 今 ), 福建莆田) 福建莆田 ) 人 。 生活在南宋动荡的时期 , 以 一个平民出身的学者 , 依靠自己艰苦努力 , 写出了长达二百卷且富创造性的《 通志》 写出了长达二百卷且富创造性的 《 通志 》 。 首创“年谱 年谱”史书体例 书中有许多创新:首创 年谱 史书体例;书中 的 “略 ”集中了全书精华 , 大多为历代正史所 略 集中了全书精华 在史学理论上主张“会通 会通” 未载;在史学理论上主张 会通 ,提倡编写通 ; 反对以往褒贬美刺之法, 史;主张据实记录,反对以往褒贬美刺之法, 反对阴阳五行说等等。都是别出心裁” 反对阴阳五行说等等。都是别出心裁 的革新 创造,被誉为 我国继刘知几之后的第二个伟 大的史论家和 史著实践家。 史著实践家。
司马光手迹两幅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一章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讲唱
纪传体与史学发展
先秦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史学的 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 。汉代司马迁的 《史 记 》首创 “纪传体”史书,班固的《汉书》首 创断代体史书 ,成为我国史学的一个重要 里程碑 。刘知几总结唐以前史学家及其著 作的优缺点 ,对史书的修撰提出标准和规 范 , 使其后史著形式趋于固定 。 司马光撰 修的巨型史著 《 资治通鉴 》, 则在史料收 集面的广泛性 、史料考订的精密性方面做 出表率 。 元明官方史学研究式微 ,以谈迁 的 《 国榷 》 为代表的私修史书则大规模兴 起。清代史学以“浙东史学派”为代表,撰修 了一部很有价值的正史 《 明史 》, 在史书 考证 、 史学理论等方面有着多方面的成就 。
[资料解释] 商朝文化比夏朝有极显著的进步,庶民劳 动培养出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物巫和史。巫 史都代表鬼神发言,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行动。 巫偏重鬼神,史偏重人事。巫能歌舞音乐与医 治疾病,代鬼神发言主要用筮法。史能记人事、 观天象与熟悉旧典,代鬼神发言主要用卜(龟) 法。国君事无大小都请鬼神指示,即须得到巫 史指导才能行动。《尚书· 洪范篇》据说是周 史官记录箕子所说殷政治文化的纲要,大体可 信。卜筮的重要,可从右表看出来:
第十一章 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史学与典籍
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 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 固 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 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 ——章学诚
第一节 史学与典籍
[春秋] 镶嵌狩猎画像豆
《尚书》和《春秋》
西周、春秋时期的主要史籍是《尚书》和《春秋》。《尚书》是当时官 方的讲话、档案等官方文件的汇编,在秦焚书后,已仅存29篇。《尚书》辞 句质朴,内容丰富,是研究我国古史的重要典籍。《春秋》是鲁国的编年 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前468),经孔子删修 整理后成为儒家的经典,称《春秋经》,记载史事非常简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21403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学时54学分 3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06年11月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学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着重介绍、讲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创造出的灿烂的文化成就,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几个方面。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中国文化的基本的理论观点、历史传承及各类文化的内涵、行为和思想模式,进而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增强热爱并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和文化修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传统文化根基。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能够适应广播电视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文化素养,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性质、特点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本课程的不同要求而制定的。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向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非师范专业),属专业选修课,于第七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开设18周,共54课时,占3学分。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一是系统性的原则:本大纲内容涉及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并由纵横两个方面阐述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横向分类,因而,各章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的联系,体现出了较强的系统性。
二是重点突出的原则:本大纲着重讲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文化成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生发展原因、内在精神和发展趋向等内容涉及较少,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三是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本大纲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尤其在具备了文化基础知识以后,提升内在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五)考核方法与要求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情况和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不少于两次),占总成绩的10%。
2.期中考试或期中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
绪论◆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绪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的含义,文化学兴起的原因,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的含义2、“化”的含义3、“文化”的本义:文治教化,以文教化。
4、文化学兴起的原因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⑴含义⑵结构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2、狭义文化3、二者关系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2、中华民族是这个文化的创造主体3、中国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现实意义2、方法◆思考题及答案1、“文”和“化”的意思是什么?(参考课本P1)2、西方各民族语文中文化的本义是什么?(答案: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有耕种、居住之义。
由栽培、种植之义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3、文化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课本P3)4、什么叫广义文化?(参考课本P4、P5)5、什么叫狭义文化?(参考课本P7)6、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课本P10、P11)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中国历代的政区名称沿革,民族,人口。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含义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中国地理环境的优越之处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产生农业文明2、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理位置看,中国地理环境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1、西方关于文化的定义举例
英国威廉斯《文化与社会》 法国斯特劳斯 美国马尔塞拉《跨文化心理学》
美国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美国怀特 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洪《文化的概念》
2、中国关于文化的定义举例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蔡元培《何谓文化》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贺麟《文化的体与用》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 黄文山《文化学的方法》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产品创造活动 极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物质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可感性,即它是有形 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创造的基 础和表现。
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 构的表层。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为 了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调整人与人的社会 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准则、条例的总和, 是人创造的符合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包括济济制度、婚姻制 度、家族制度、法律制度、宗教社团以及教育、 艺术组织等。
一、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古代的“中国”一词,最初并不具有统一的 国家实体的含义,而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概念。
“中国”含义的变迁 在中国古代,并不存在我们今天所说的“中 国文化”这个概念,因为在古代的中国,所有朝 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
什么时候开始称“中国”: 明末清初,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始称明清帝国 为“中华帝国”,简称即“中国”。清康熙二十 八年(1689),清廷与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 差大臣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衔侍卫内大臣”,这 是以“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用于处理国际 事务的滥觞。 总之,“中国”这一概念在古代虽不断演化, 但其主旨始终守住一个“中”字,中国者,天下 之中也。这既是一种地理学的中心意识,更是一 种文化学的中心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ppt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的主体 (1)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3)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4)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 段和形态
(1)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2)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 演进 (3)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4)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 构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宗法制度的产生 (2)宗法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 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 构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 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 期性失调 (3)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 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 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 变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 化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 General Survey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代码:20102016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 4.02、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4、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5、先修课程: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6、后续课程:民俗专题、古诗词欣赏7、开课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二、课程介绍“中国文化概论”是我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在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方法,以及主要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及多样性的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文化界说,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知识点:文化定义,文化的特征,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意义方法本章教学重点: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本章教学难点: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文化基本知识,理解文化基本概念,懂得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的外延,熟练掌握文化的意义。
2、能力、技能培养:了解文化的现实意义,初步掌握文化的目的,掌握现实意义,熟练掌握文化的内涵。
(三)实践与练习根据课后练习查阅资料(四)考核要求牢记知识点,掌握理论应用,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章历史地理环境(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知识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知识点: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本章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本章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历史地理基本知识,理解历史地理基本概念,懂得历史地理的变迁,掌握历史地理的内涵,熟练掌握历史地理的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第第十一章
13.中国著名的农书有西汉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元代王桢所著《农书》、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
14.算学,也称数学,产生于结绳记事。
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发现了“十进制”的计算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之中。
15.著名的算书有公元前三世纪到一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记载周代的商高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
《九章算术》流传至今的是晋刘徽和唐李淳风的注本,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运用的开平方、开立方、负数概念与最小公倍数,都比印度和欧洲要早得多。
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创造性的运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为3.1416。
南北朝时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荷兰人安托尼兹求得此值的时间要早一千多年。
数学家秦九韶在16.北宋的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术细草》一书中,提出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史称“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阿皮纳斯的系数表要早400年。
17.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提出了“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前者即数学上常说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后者则为“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
18.中国算学的一大特色计算法是珠算,它由以竹签作筹码进行运算的筹算发展而来,至元末明初已得到普遍应用。
详细说明珠算算法的著作中,影响巨大又流行最广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
珠算东传还流行于日本和韩国。
19.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指“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20.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战国扁鹊和西汉淳于意(仓公),可以说是早期杰出医学家的代表。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60962B/061312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一、课程的教学目标1、中国文化概论是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2、本课程旨在系统、简明地介绍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传播学专业本科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有鉴别有比较地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3、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之魂。
学习中国文化也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地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将分成若干专题,重点讲授中国文化的产生土壤,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宗教及其特点,中国的礼乐文化及其意义,中国的史学传统及其意义,中国的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等。
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如中国古代科技、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均作为选学内容,由学生自学。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将采取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交换意见。
本课程将指定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经典和相关参考书,课上进行讨论。
本课程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最鲜活的资料。
3、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开卷笔试。
平时成绩由两篇作业组成。
一篇是经典读书笔记,要求从《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周易》中任选一本,认真阅读,写一篇1500字读书笔记论文。
另一篇作业是从指定的5部作品中挑选一部,认真阅读,分析作者对中国文化精神或中国思维方式的论述。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讲中国文化概说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功能四、中国文化的简要历程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本讲重点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基本分层、中国文化的基本分期,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代史学文化
元代初期的统治者“只识弯弓射大雕 ,极端崇尚武功而轻视文事, 元代初期的统治者 只识弯弓射大雕”,极端崇尚武功而轻视文事,致 只识弯弓射大雕 使两宋蓬勃发展起来的文化学术一蹶不振。到元末顺帝, 使两宋蓬勃发展起来的文化学术一蹶不振。到元末顺帝,元朝统治步入没 才意识到有总结前代“兴坏之原 的必要, 兴坏之原”的必要 落,才意识到有总结前代 兴坏之原 的必要,于是接受右丞相脱脱的奏 设史馆,修撰宋辽金三史。 请,设史馆,修撰宋辽金三史。 宋史》等卷帙浩繁, 《宋史》等卷帙浩繁,保存了许多 珍贵史料,但记载内容互相抵牾、 珍贵史料,但记载内容互相抵牾、 前后重复、不实错误, 前后重复、不实错误,编得非常简 唯有元初马端临所作《 略。唯有元初马端临所作《文献通 和胡三省《读通鉴注》 考》和胡三省《读通鉴注》值得推 文献通考》 许。《文献通考》所搜罗的丰富的 资料,所汇集的典章制度, 资料,所汇集的典章制度,给研究 文化史的学者以很大的方便。 文化史的学者以很大的方便。
清代史学家造像
钱大昕七言联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章学诚 ( 1738—1801),字实斋 , 号少岩 , 浙 ), 他历经24年撰成 年撰成《 江会稽 ( 今浙江绍兴 ) 人 。 他历经 年撰成 《 文 史通义》 史通义》,强调史才、史识、史法,尤重史意。他 继承“浙东史学派 浙东史学派”优良传统 继承 浙东史学派 优良传统 , 对当时徒托空言的 “经学 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公然提出了 六经皆史 经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公然提出了“六经皆史 六经皆史” 经学 的观点 , 大大提高了史学在清代学术中的地位 。 主张考证史料要与发挥义理相结合,坚持学术研 究要“经世致用”,其“发凡体例”多为后来史 家 所推崇 。 史学观点和 具体 知几、 理 论 , 都 在刘 知几 、 郑樵所 奠定的“史论 史论”基础上 奠定的 史论 基础上 , 大大提 高了一步。 高了一步 。 特别是他对史学 理论和“史德 的提倡, 史德”的提倡 理论和 史德 的提倡,更为史 学界树一新风。 学界树一新风。
江苏太仓王世贞私邸弇山园
谈迁的《国榷》
谈迁专长于史,鉴于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垄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 实,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便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 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重要史实﹔ 征信。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 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注意考订精审史实,材料有相当的可靠 性和参考价值。其中所载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 根据邸报﹑ 后金同明的关系尤为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崇祯 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叙事有的过于简略, 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叙事有的过于简略,记叙重 说法不一。 复,说法不一。
元世祖出猎图
文渊阁四库全书
文渊阁御座
【思考与研讨】 思考与研讨】
1.受图像时代的影响和冲击, 1.受图像时代的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 受图像时代的影响和冲击 读书之风衰微,建议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 读书之风衰微,建议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开展 读史书比赛,并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 读史书比赛,并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 2.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和直笔说 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和直笔说, 2.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和直笔说, 对比现代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思潮, 对比现代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思潮,谈谈人类历史 观的变化及其原因。 观的变化及其原因。
清朝王像合成(李朝多媒体工作室制作) 清朝王臣像合成(李朝多媒体工作室制作)
《明史》
黄宗羲手稿
政府组织《明史》 从康熙年间开始 , 政府组织 《 明史 》 的修 撰工作。 浙东史学派 浙东史学派”各家搜集了丰富确实的 撰工作。 “浙东史学派 各家搜集了丰富确实的 征引考据《 明实录》 材料 , 征引考据 《 明实录 》 和国家档案 , 先写 又经过几十年的讨论修改才确定下来。 成初稿 , 又经过几十年的讨论修改才确定下来。 因此 , 在学术上和内容的考订上都比前几代的 史书完善 , 价值优于宋辽金元四史 , 也高于宋 代史学家修的《 新唐书》 新五代史》 代史学家修的《 新唐书 》 和 《 新五代史 》 , 是 我国纪传体正史除“前四史”外最好的一 部 。 以 黄 宗 羲 为 代 表 的 “ 浙 东 史 学 派”,继承我国古代 史家的优良传统,高 经世致用”大旗 经世致用 举“经世致用 大旗, 倡言治史,否定君权。 黄宗羲《明儒学案》 黄宗羲《明儒学案》 以及未完成的《宋元学案》 以及未完成的《宋元学案》不仅是我国最早的 学术史专著, 学术史专著,也为我国史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 新的领域。 新的领域。 黄宗羲墓
章学诚立像
《文史通义》书影,辽宁教育出版社 文史通义》书影,
清代史学的贡献
“十通”全集书影 十通”
高举“经世致用”大旗,倡言治史,否定君权 大旗,倡言治史,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王夫之《读通鉴论》和顾炎武《日知录》等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王夫之《读通鉴论》和顾炎武《日知录》 都表现了强烈的反君权思想和朦胧的民主思想。 著述,都表现了强烈的反君权思想和朦胧的民主思想。 运用比较思维方法开展史学研究,是清代史学家进步的标志 运用比较思维方法开展史学研究, 马肃的《绎史》运用各种古籍材料,吸收编年体和纪传体长处,运用 马肃的《绎史》 尤其是先秦历史。 类似今天编写古代史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尤其是先秦历史。 史书考证取得突出成就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劄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赵翼《 全祖望《经史答问》 杭世骏《诸史然疑》 洪亮吉《四史发伏》 记》、全祖望《经史答问》、杭世骏《诸史然疑》、洪亮吉《四史发伏》 等都是这方面的名著。 等都是这方面的名著。 历代史书注释取得很大成绩 有梁玉绳《史记志疑》、钱 有梁玉绳《史记志疑》 补史记注》 王先谦《 坫《补史记注》、王先谦《汉书 补注》 补注》等。 史学理论发展进步 黄宗羲《明史案》、顾炎 黄宗羲《明史案》 日知录》 王夫之《读通鉴论》 《日知录》、王夫之《读通鉴论》 等,许多议论明确而有见地 。
[元]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 (?):
二、明代史学文化
1369年,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但由于准备不足,成书仓促,芜 年 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 但由于准备不足,成书仓促, 杂缺略,舛误迭出。明代统治者事实上并不重视史学, 杂缺略,舛误迭出。明代统治者事实上并不重视史学,始终没有大规模的 修史工作。但是,明代大规模私修史书之风兴起,野史、杂史十分丰富。 修史工作。但是,明代大规模私修史书之风兴起,野史、杂史十分丰富。 凡野史、杂记、小录、郡书、家史,不下数百家。王世贞所著《 凡野史、杂记、小录、郡书、家史,不下数百家。王世贞所著 《弁州山人 四部稿》 弁山堂别集》都是优秀的佳作,也是明代掌故的渊薮; 四部稿》、《弁山堂别集》都是优秀的佳作,也是明代掌故的渊薮;何乔 远的《名山藏》 远的《 名山藏》保存了明代中外交通史和东南亚史事的重要史料;著名思 想家李贽撰《藏书》、《续藏书》两种,前者为史学通识,后者为 史料记载,使人开拓眼界, 有裨于考证;沈德符的 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洋洋五十 多万言,分门别类, 多万言,分门别类,条理 井然,见地也高, 井然,见地也高,典雅可 诵。私修明史的代表当属 谈迁的《国榷》 谈迁的《国榷》。
张宗祥校点: 国榷》书影, 张宗祥校点:《国榷》书影, 中华书局出版社六册本
三、清代史学文化
清初的康雍乾三朝为巩固其统治, 清初的康雍乾三朝为巩固其统治,一 手硬在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 手硬在大兴 文字狱 ,严厉镇压持不同政见 一手软在笼络人心,大开“博学鸿词科 博学鸿词科”、 者;一手软在笼络人心,大开 博学鸿词科 、 “经学科 ,对读书人优礼相待,收罗大批文 经学科”, 经学科 对读书人优礼相待, 搜集各类著述,并开馆撰修《明史》 人,搜集各类著述,并开馆撰修《明史》。 清代史学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经世致 清代史学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 经世致 为主, 用”为主,大都从事晚明史事的研究,以作 为主 大都从事晚明史事的研究, 为反对种族压迫的斗争武器; 为反对种族压迫的斗争武器;中期人们转而 研究前代史,有的文字考证, 研究前代史,有的文字考证,有的阐发典章 制度,有的“属辞比事 以史证史; 属辞比事”以史证史 制度,有的 属辞比事 以史证史;晚期社会 性质改变,外患迭乘,国势衰落, 性质改变,外患迭乘,国势衰落,学术思想 也随之转向“经世 有的研究边疆史地, 经世”, 也随之转向 经世 ,有的研究边疆史地,有 的托于先秦、西汉,以图变革。 的托于先秦、西汉,以图变革。清代的史学 贡献应首推康熙年间政府召集以“浙东史学 贡献应首推康熙年间政府召集以 浙东史学 为代表的名人参与修撰的《 派”为代表的名人参与修撰的《明史》。 为代表的名人参与修撰的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