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复习题集(第4894篇)
基础知识真题整理(多选).doc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真题整理(单项选择题)2007.5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供给和需求86、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A)消费与储蓄(B)总需求(c)投赍与储蓄(D)总供给(E)消费与投资87、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就业人口总量(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8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B)高度的权威性(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D)高度的稳定性(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8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
正式解释分为()。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E)合同解释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第三节市场营销90、产品改良包括()o (A)品质改良(B)特色市场改良(c)特色改良(D)附加产品改良(E)式样改良91、企业促销策略包括()(A)人员推销(B)广告(c)营业推广(D)宣传(E)公共关系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92、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o (A)描述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综合性测验(D)个体性测验(E)预测性测验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93、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
(A)实际支出(B)心理损失(c)直接支出(D)间接支出(E)时间支出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7年11月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和失业86、失业类型分为()。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87、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doc
基础知识(绿皮书),一共5个章节: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二章劳动法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本书的深度算起来要比几个级别的主设本深很多,里面的内容如果不是专门做人力资源研究的人,很难把里面的东西能够学懂;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一般也就一天时间,考试所占份额和职业道德一起基本也就10%左右,所以算下来,每个章节在出题的过程中也就2个选择题的题量了,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有侧重:点就好了!没有必要把里面所有的知识点都搞懂,把能记住的一些知识点记住就ok 了,为了应试实在不行,不学也成(呵呵,当然学了是最好!),毕竟只有10分左右的份额、、、以下是一些人力资源的基础知识的复习题,也就是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的总汇,我的建议是:在考试前如果有基础知识的课上,那就去听一下,如果没有,那就在考试前2天把这些题和答案读几遍就好了、、、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A)的问题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C)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 劳动力需求量4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D) AEs<0 BEs>0 C Es < 1 D Es > 1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B) AEs> 1 BEs< 1 C Es>2 DEs< 06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C) AEs<0 BEs >2 C Es < 1 D Es > 17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 AEs> 1 BEs< 1 CEs >0 DEs< 0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A)A (AS/S) /(AW/W) B(AW/W)/ (AS/S) C(AW/S)/ (AS/W) D(AS/W)/(A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表示为(D)A (AW/AD) / (W/D)B (AD/AW) / (D/W)C (AW/W) / (AD/D)D (AD/D) / (AW/W)10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1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C) AEd>0 BEd< 0 C Ed > 1 DEd< 112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D) A Ed >2 B Ed< 2 CEd> 1 D Ed < 113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C) AEd>0 BEd<0 CEd>1 DEd< 114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CD) AEd>2 BEd<2 C Ed> 1 DEd< 115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B) A AL7AQ B AQ/AL C Q/L D L/Q1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阶段,判断正确的时(B)A AP递减B AP递增C MP递减D MP为负值17 AP与MP的交点为(B)的最大值A总产量TP B平均产量AP C边际产量MP 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 18当(B)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A AP=O B MP=O C AP > MP D AP < MP1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AMRP=VMP B MRP=MP C VMP=MP D MP=MC20局部均衡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是(C)A亚当•斯密B希克斯C马歇尔D瓦尔拉21 —•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D) A亚当•斯密B希克斯C马歇尔D瓦尔拉22均衡价格论是山(A)提出的A马歇尔B希克斯C亚当•斯密D瓦尔拉23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B)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x价格D货币工资x价格指数24总供给等于(A)之和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收入25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C)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6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C)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27下列定义判断错误的是(A) A最低工资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山于务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8(B)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29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B)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 D需求弹性30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B)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小于。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试题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试题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针对人力资源的策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化利用人力资源。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提供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招募和选择适合岗位的员工;- 进行员工培训和发展,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 设计和实施薪酬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管理员工关系,解决劳动纠纷;- 进行绩效评估和员工福利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计划与招聘:根据组织的发展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进行招聘;- 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薪酬管理:制定薪资政策和福利待遇,保持内外部公平;- 员工关系管理: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解决劳动纠纷。
3.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及其意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需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活动。
其步骤包括:- 分析组织战略目标和需求: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 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需求,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评估现有人力资源:分析现有员工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了解人力资源的现状;- 制定人力资源供给计划: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和现有人力资源的差距,制定供给计划;- 实施和监控:根据计划执行和调整,并监控效果。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在于:- 确保组织能够在关键岗位上拥有足够的人才;- 预防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的失衡,避免人力资源过剩或短缺;- 提前预知人才供给的不足或过剩,减少人力资源调动成本;- 使组织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4. 员工招聘的流程和方法员工招聘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岗位需求:收集和分析岗位需求信息,明确招聘的目标和条件;- 编制并发布招聘通知:根据岗位需求,编写招聘广告并发布在合适的渠道上;- 筛选简历:对申请者提交的简历进行筛选,初步确定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面试和评估:与候选人进行面试,并进行能力评估和背景调查;- 确定录用人员:将评估结果和面试表现综合考虑,确定最终录用人选;- 通知录用和签订合同:向录用人员发出录用通知,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
基础知识复习题(智通培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2、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3、()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4、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5、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A)领先原则(B)有效原则(c)经济原则(D)持久原则6、( )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A)独家性分销(B)广泛性分销(c)选择性分销(D)密集性分销7、( )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
(A)团队沟通职能(B)团队任务职能(c)团队维护职能(D)团队决策职能8、( )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A)关怀维度(B)认可维度(c)结构维度(D)尊重维度9、()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持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感(B)工作绩效(c)工作满意度(D)工作态度10、(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企业发展(D)组织发展11、()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
(A)创新能力开发体系(B)创新能力激励体系(c)创新能力结构体系(D)创新能力配置体系12、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
(A)主动开发型(B)以事为中心(c)被动反应型(D)以人为中心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A)国民收入(C)人均GDP (B)基尼系数(D)需求弹性14、(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国家职业资格统一考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3、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5、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6、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在商品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7、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
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9、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10、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两个特点: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B、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11、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
12、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13、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14、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E S=(△S÷S)/(△W÷W),其中,E 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 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共5篇)
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共5篇)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一、单选题1.人力资源的关键特征是()A.能动性B.时效性C.可变性D.稀缺性E.可变性2.人力资源可变性是指()A.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存在变化B.工作中个人的想法会发生变化C.个人的工作会发展变化D.个人的收入会发生变化3.适龄就业人口是指()A.处于劳动年龄之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B.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C.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D.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即将从事社会劳动的人4.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A.工作分析B.招聘甄选C.培训开发D.绩效管理5.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A.取得人力资源的最大实用价值,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B.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C.提高工作效率 D.建立良好的员企(员工—企业)关系AAAAA 6.在人员短缺时,通常应当先考虑采用()A.内部调剂B.外部补充C.招聘D.借调7.招聘工作的提出的确定开始于()A.招聘需求B.招聘供给C.招聘计划D.招聘目标8.对于高级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获取的招聘据渠道选择时,主要采用()A.猎头公司B.内部招聘C.内部提升D.借调9.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联系快捷方便,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招聘方式是()A.网络招聘B.外部招聘C.内部招聘D.广告招聘10.内部渠道就是从企业内部选拔合适的人才来补充空缺或新增的职位,以下属于内部渠道的有()A.岗位轮换B.亲属关系介绍C.招聘广告D.委托猎头公司AAAAA 11.招聘需求通常是由()提出的 A.用人部门B.人力资源部门C.高层管理者D.一线员工 12.企业招募、选择、录用和安臵员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称为()A.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B.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C.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D.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13.招募专业性人员时,应选择的最佳广告媒体是()A.专业性的杂志B.地方性的报纸C.广播电视D.全国性的报纸14、绩效评估主要是员工的()对员工本人的工作状况和工作结果的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A )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A.劳动经济学B.劳动力C.劳动资源D.劳动能力2.在市场经济中,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B ).A.劳动结果B.支付能力C.支付手段D.劳动能力3.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够拥有的(C )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A.劳动能力B.劳动手段C.劳动量D.劳动资料4.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B )的差额部分.A.生产费用 B.总费用 C.原材料费用D人工费用5.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是(B )研究方法.A.规范B.实证C.体系D.认识客观现象6.实证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C )的问题. A.应该是什么B.是怎样的C.是什么D.实在的7.劳动经济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D )现象.A.市场经济 B.市场主体C.劳动力假说 D.劳动力市场8.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A )的问题.A.应该是什么 B.是怎样 C.是什么 D实际9.总人口劳参率等于劳动力除以(A )再乘以百分之百.A.总人口B.总劳动力C.可能劳动力 D.有能力劳动者10.(A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总量c.劳动力需求 D劳动力市场1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B).A.供给无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 D.供给富有弹性12.(C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A.劳动力参与率 B.劳动力周期 C.劳动力需求 D.劳动力供给13.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C )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14.劳动力供给弹性是(C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需求 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需求量15.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D ).(教材P6)A.<0 B.>0 C.<l D.>l16.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B).A.>1 B.<l C.>2 D.<017.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C ).A.<0 B.>2 C.<1 D.>118.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 ).A.>l B.<1 C,>0 D9 <019.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表示为( A).A.(△S/S)/(△w/w) B.(△w/w)/(△S/S) C.(△w/S)/(△S/w) D.(△S/w)/(△w/S)20.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表示为(D ).(教材P8)A(△w/△D)/(w/D) B(△D/△w)/(D/w)C(/w)/(△D/D) D (△D/D)/(△w/w)21.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22.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 C). A.>0 B.<0 C.>l D.<l23.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D). A.>2 B.<2 C.>l D.<l24.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属于(C )弹性A.供给有无限 B.单位供给 C.供给富有 D.供给缺乏25.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D ).A.>2 B.<Z C.>l D.<l26.边际产量用公式表示为(B).(教材P10)A.△L/△Q B.△Q/△L C. Q/L D.L/Q27.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对于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B). (教材P10)A.递减 B.递增 C.递减 D.为负值28.与的交点为(B)的最大值.A.总产置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2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教材P11。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试题
基础知识历年试题参考(汇总)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的探讨对象是( A.B)。
A.劳动力市场现象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E.就业及失业2.2008.5 助理86, 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BC E )。
(A)短暂的稀缺性(B)确定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性(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3.2008.5 管理师26,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B)A调整资源的配置B确定就业量及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4.2008.11.助理/管理86, 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ABE )。
( A )体制障碍 ( B )市场缺陷( C )诚信障碍( D )经济滞后( E )信息障碍5.实证探讨方法重点是探讨现象本身( A )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当是什么D.本质6.实正探讨方法步骤有( ABCD )。
A.确定和分析探讨对象B.设定假设条件C.提出理论假说D.验证E.反馈7.2008.5 三级26, 在劳动经济学的探讨方法中。
( B )是相识客观现象。
向人们供应实在, 有用, 确定, 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视察探讨方法(B)实证探讨方法(C)对比探讨方法(D)规范探讨方法8.规范探讨方法的特点包括(CE )A目的在于相识客观事实B结论具有客观性C以某种价值推断为基础D 结论具有主观性E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9. 2007.5 师/助26, 劳动力供应弹性是( C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量(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c)劳动力供应量(D)劳动力供应增长量10.例题:对劳动力参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 AB )。
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C 女生人口劳参率下降D 老年人口劳参率上E 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11. 2009.5. 管理师26.(C )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旺盛及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精品】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1、绩效考核的第一个步骤是( )。
A.组织诊断B.建立绩效标准C.工作程序分析D.考核人员的培训参考答案:B2、关于定员定额表述正确的是( )。
A.定员就是企业用人质量的界限B.定额是组织生产.指导分配的基本依据C.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劳动的标准D.按照综合程度,定员定额标准分为单项标准和综合标准参考答案:D3、订立劳动合同必须主体要合法、( )的合法。
A.约定条件B.法定条款C.条件D.内容参考答案:D4、订立劳动合同必须主体要合法、( )的合法。
A.约定条件B.法定条款C.条件D.内容参考答案:D5、周岁 B.6、周岁 D.7、关于定员定额表述正确的是( )。
A.定员就是企业用人质量的界限B.定额是组织生产.指导分配的基本依据C.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劳动的标准D.按照综合程度,定员定额标准分为单项标准和综合标准参考答案:D8、经济运行主体可以分为( )三个层次。
A.个人B.工会C.企业D.社会E.投资人参考答案:A, C, D9、工厂安全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 )的安全措施A.厂房B.生产辅助C.道路D.电气设备E.机器设备参考答案:A, C, D, E10、在招聘员工时,( )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A.性别B.工作经历C.个人特点D.身高参考答案:B11、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择业机会,在以下说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
A.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观念B.多转行,多学习知识,多受锻炼C.可以转行,但不可盲目,否则不利于成长D.干一行就要干到底,否则就是缺少职业道德参考答案:A, C12、绩效考核的第一个步骤是( )。
A.组织诊断B.建立绩效标准C.工作程序分析D.考核人员的培训参考答案:B13、周岁 B.14、生产工人参与计划制定,自行决定生产目标、作业程序、操作方法、检验衡量工作质量和数量,并进行经济核算。
这种做法属于( )A.横向扩大法B.工作丰富化C.纵向扩大化D.工作满负荷参考答案:C15、( )适用的对象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人事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共29页)
人事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篇一:最新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综合基础知识》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
)1、“居安思危”反映了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A)2、在几个社会经济制度中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A)3、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只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寻找。
(B)4、改革和发展都必须依靠稳定,所以,中国的最大政治就是稳定。
(B)5、法律体系包括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行的法律规范,包括已经生效的和已经失效的以及将来制定的法律。
(B)6、现代民主社会中,从总体上说,任何法律主体都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体。
(A)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A)8、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不能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
(A)9、行政处罚都要经过听证程序。
B)10、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挂职锻炼和轮岗四种方式。
(A)11、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转型期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
(B)12、经济学上,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中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A)13、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将导致该商品价格上升,交易数量减少。
(B)14、作为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计划经济的原则设想几乎与市场经济同时产生。
(B)15、人们都把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作为一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B)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应该建立“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用强制行政手段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
(B)17、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业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试题库共32页文档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试题库(共310题)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填空题1.劳动力供求关系有三种类型,即(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平衡)。
2.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3.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5.市场主体的经济运行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以明智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6.(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7.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8.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边际产量递增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9.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主旨是(供求)和(价格)。
10.市场经济国家受法律保护的三个制度结构:(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
二、单项选择题11.对于下岗现象的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
A 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出现的B 经济发达国家共有的C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所特有的D 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12.周期性失业属于(A)。
A 需求不足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摩擦性失业D 技术性失业13.国外的“就业服务”是指(A)。
A 职业介绍B 就业政策C 就业训练D 失业救济14.在我国失业问题中,最主要的是(B)。
A 结构性失业B 增长差距性失业C 摩擦性失业D 周期性失业15.分享制工资是(B)。
A 由工会的努力和斗争而来B 由反经济滞胀政策而来C 由边际工资理论而来D 由工资谈判论而来16.(A)是影响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A 工资竞争力B 人口因素C 劳动参与率D 劳动时间17.( D)是生产单位使用人力资源的根本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答案】c【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s>1 B.Es<1 C.Es>0 D.Es<0【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当Es>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整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全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全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2.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A.事务性机构B.简单服务性机构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D.生产与效益部门3.马克思称之为用“饥饿政策”进行人事管理的阶段,其人性假设的基础是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强制手段B.人是经济人,是为了吃、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C.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劳动D.人不只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有社会责任感4.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是()A.提高才能,增强活力B.提高学历,增加效益C.提高觉悟,锻炼意志D.加强保健,增强体魄5.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岗位系列称作()A.岗级B.岗等C.岗类D.岗系6.划分岗类、岗群、岗系的依据是()A.工作繁简难易B.工作的责任轻重C.所需人员资格条件D.工作性质7.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A.根据企业现在人员结构状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B.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C.找出企业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D.根据市场变化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8. 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A.关键人员B.一般人员C.临时工D.一线工人9.“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是()A.用人所长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C.因事择人原则D.德才兼备原则10.具有“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体验深刻”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二.多项选择题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A.投资增值原理B.互补合力原理C.激励强化原理D.个体差异原理E.动态适应原理2. 企业实行人员外部征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A.刊登广告B.就业服务机构C.猎头公司D.大中专院校和各类职业技工学校E.推荐和自荐3.人员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内容()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深度E.激励广度4.在绩效考核中,因素评定法的评定角度主要有:()A.自我评定B.同级评定C.下级评定D.直接领导评定E.顾客评定5.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奖励种类有:()A.嘉奖B.记三等功C.记二等功D.记一等功E.授予荣誉称号三.名词解释1. 人力资源开发2.委任制3.劳动定员4.模拟教学法四、简答题1.简述失业保险待遇享受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在市场经济中。
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 )。
A、劳动结果B、支付能力C、支付手段D、劳动能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答案】:B【解析】: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支付能力。
2.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 )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 )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
A、中间商,企业B、专卖者,消费者C、消费者,中间商D、企业,中间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3节>市场营销策略【答案】:D【解析】:销售渠道的概念: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企业(生产者)向最终顾客(消费者)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中间商(转卖者)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
3.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 )。
A、劳动能力B、劳动行为能力C、行为能力D、享有权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解析】: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4.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A、劳动关系B、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D、双务关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答案】:D【解析】: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5.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 )。
A、科特B、梅耶C、阿伦D、贝克尔>>>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个体差异【答案】:D【解析】: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他认为组织承诺是由于员工对组织投入的增加,而使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
A、MRP=VMPB、MRP=MPC、VMP=MPD、MP=MC>>>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
7.(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渊源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劳动法律渊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合同关系的内涵。
劳动合同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8.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 )。
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资本收入D、劳动投入>>>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答案】:D【解析】: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
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9.在市场经济中。
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 )。
A、劳动结果B、支付能力C、支付手段D、劳动能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劳动资源的稀缺性【解析】: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支付能力。
10.( )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节>劳动法律渊源【答案】:A【解析】:劳动(雇佣)合同是雇员与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11.单位需求弹性可表示为( )。
A、Ed=1B、Ed1C、Ed1D、Ed=0>>>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劳动力需求【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
无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一oo工资率不变,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变动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
有无限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 =l,此时,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
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与横轴的夹角为45。
并向右下倾斜的曲线.4.需求富有弹性,12.(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A、劳动力参与率B、劳动力周期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供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劳动力需求【答案】:C【解析】: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两者缺一不可。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可依若干标志进行分类,如总人口、不同年龄组人口或不同性别人口等。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13.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配置包括岗位配置与( )配置两个方面。
A、因人定岗B、按能配岗C、能力组合D、能力大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答案】:C【解析】: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配置包括能岗配置与能力组合配置两个方面。
能岗配置指根据人的能力大小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因人定岗、按能配岗;能力组合配置指因为个体的人力资本总是有限的,但有些创新活动总是需要一定量的人力资本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创新主体组成团队或集体,发挥比原来单一个体资本加总更大的能量。
14.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
A、法律原则B、国家意志C、劳动权利D、法律渊源>>>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答案】:B【解析】: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15.乐观系数决策标准是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持乐观的态度,且又考虑到不利形势产生的影响,又称( )准则。
A、华德决策B、赫威斯C、亚当斯D、中庸>>>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2节>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答案】:B【解析】:乐观系数决策标准是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持较乐观的态度,且又考虑到不利形势产生的影响,又称赫威斯( Hurwitz)准则。
16.人力资源开发分为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管理开发、( )。
A、环境开发B、劳动力开发C、管理者开发D、合理配置开发>>>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答案】:A【解析】: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将人力资源开发分为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管理开发、环境开发四大环节来砑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
17.( )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A、公平公正B、激励性C、效率优先D、灵活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公平与报酬分配的相关知识。
公平公正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18.单位需求弹性可表示为( )。
A、Ed=1B、Ed1C、Ed1D、Ed=0>>>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劳动力需求【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
无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一oo工资率不变,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变动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
有无限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 =l,此时,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
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与横轴的夹角为45。
并向右下倾斜的曲线.4.需求富有弹性,19.( )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
A、格雷纳模式B、美国模式C、莱维特模式D、利温模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答案】:B【解析】:组织开发有许多方法,这里着重讨论管理文献中三种最受欢迎的方法。
第一种是库尔特·利温(Kurt Lewin)的三步模式(three一step mod一el),即“解冻”(unfreezing)、“改变”(changing)、“重新冻结”(refreez一ing)。
第二种是拉里·格雷纳( Larry Greiner)的过程顺序步骤模式(se一quential stages in the process model)。
第三种是哈罗德·莱维特( Harold J.Leavitt)的20.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 )。
A、时效性B、创造性C、收益性D、累积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人力资本理论【答案】:B【解析】: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费用支出(投资)于人力资源,而形成和凝结于人力资源体中,并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
它是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是一切资本中最宝贵的资本,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无限的创造性。
21.促进(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