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4.2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案 粤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温度带教案

初中地理温度带教案

初中地理温度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各个温度带的分布范围。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温度带的划分2. 各个温度带的特点3. 温度带的分布范围【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问: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在教室里生长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教室内的环境适合这些植物的生长,就像地球上的生物也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一样。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不同颜色区域。

2. 提问:这些不同颜色区域代表了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不同颜色区域代表了地球上的温度带。

三、温度带的划分(15分钟)1. 教师介绍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即地球上的平均气温。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温度带划分,提问:你能说出热带、温带、寒带的分布特点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温带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候适中;寒带位于两极附近,气候寒冷。

四、各个温度带的特点(15分钟)1. 教师分别介绍热带、温带、寒带的特点,如植被、动物、人类活动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温度带分布,提问:你能说出热带、温带、寒带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带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温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寒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五、温度带的分布范围(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你能指出世界上主要的热带、温带、寒带分布地区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热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岛屿;温带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寒带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能总结一下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范围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温度带是根据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划分的,包括热带、温带、寒带,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各有特点。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1.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挂图2.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挂图3.我国温度带分布挂图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绘制以下表格(1)我国各温度带≥10℃的积温表(2)我国温度带分布地区的填充表(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品种表【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提问]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复习]教师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承转]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

教师讲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气候。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

)[板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展示图片]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页彩照16和17)。

[提问]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观赏。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掌握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2. 使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能根据气温分布图判断所属温度带。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气温分布的特点2. 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分布的特点,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教学法,让学生在地图上观察、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气温分布图和温度带的图像资料,增强直观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分布的特点。

2. 讲解气温分布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地形等方面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

3. 讲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介绍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依据及各自的特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气温分布图,判断我国所属的温度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加深对温度带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气温分布图和温度带的图像资料。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气温分布的特点及规律。

2. 学生能根据气温分布图判断所属温度带。

3. 学生能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各自的特点。

4. 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气温分布和温度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湘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教学设计湘教版、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的内容。

《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这一部分内容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的气温冬、夏季南北差异及成因;第二部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课的重点。

2、教学内容的拓展及依据。

中国的气温冬、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在什么地方,分析原因,依托原有知识进行解答。

中国的温度带与地球五带的区别,并且说出各自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节的重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的气温和温度带》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如下阐述的:a、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和降水特征);b、能简单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岸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手段: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法学法:本课时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演示、讲述、暗示、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等教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与深度。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2)掌握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3)了解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及其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让学生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2)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3)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及其分布。

2. 教学难点:(1)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2)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及其分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2)演示法:展示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及其分布。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气温分布图和相关视频资料;(2)地图和图表:提供世界气温分布图,让学生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分布的重要性;(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气温分布图来理解和掌握;(2)讲解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3)介绍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及其分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 课堂练习:(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阅读气温分布图,回答相关问题;(2)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巩固学生对气温分布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温度带的特点及其分布;(2)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气温分布的规律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方法;(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全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全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地势与气候(共4课时)一、课程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能:1. 了解中国的地势特点,掌握地势变化对我国气候形成的影响;2. 能够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3. 了解我国的温带、寒带、亚寒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类型,并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

二、教学内容与时长本单元共包含以下4课时的教学内容:1. 中国地势与气候的关系(1课时)2. 我国气候分布的特点(1课时)3. 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及特点(1课时)4. 气候与人类活动(1课时)三、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地势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 掌握我国气候分布的特点和规律;3. 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4. 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利用地图与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势和气候分布情况;2. 运用举例、比较、对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3. 组织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4.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五、评价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能准确地分析并解释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教师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关键概念的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同时,要及时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为下一步的教学改进做好准备。

第二单元世界的分布格局(共5课时)(继续完成后续单元的内容...)。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说教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中国人口》一、说教材《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

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

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跨学科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沃苏什卡。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猜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统称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洞悉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产生活的阻碍。

知道各不相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水温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星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结构性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人文地理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调色板备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设置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认识了亚洲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知道日常生活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勾画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图像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所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生态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教师:前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五个基本要素呢?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1.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才能;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才能。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详细分布。

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2课时。

(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1.特点2.原因1.特点2.原因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2.划分温度带的根据3.温度带的分布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降临的时候,天气变得非常寒冷,夏季到来时,天气又变得非常温暖。

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

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异呢?假如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学习新教材[老师归纳] 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非常寒冷;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温暖如春。

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读图练习]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答复以下问题:1.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北端气温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南端气温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是多少度?[老师归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的位置。

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2℃左右。

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最南端的南海诸岛气温大约是16℃。

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8℃。

[提问]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1.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八年级地理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地理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第2课时教案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2课时[教学过程]“国庆节”放假期间,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谁能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引导]城镇的同学说去串亲访友,参观旅游,而许多农村同学说他们这几天帮助家里收玉米、种小麦。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个地区夏天种上小麦,当年能收获吗?学生回答:不能。

[引导]对,不能,需要过冬,到明年的6月份才能收获,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我们这个地区的冬天气温达不到小麦的生长要求。

[引导]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冬天气温达不到小麦的生长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气温才能使小麦活跃生长呢?我国都有哪些地区能种植小麦呢?我国还可以种植哪些农作物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启发引导]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日平均气温小于10℃,农作物就不能活跃生长。

因此,现在种的麦子不能今年收获。

我们把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叫做作物的生长期。

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积温与农作物有直接关系。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北纬45℃的哈尔滨。

年平均温度是3.5℃,比北纬51℃的伦敦低6℃以上,伦敦附近只能种植低热量的多汁牧草、蔬菜或花卉,种高热量的作物成熟不了;而哈尔滨附近则可以种植高热量的水稻,并且产量较高。

从积温上看,10℃以上的积温,哈尔滨比伦敦多500℃。

看来积温与农作物的种植有很大关系。

[板书]1.几个概念:生长期、积温可以说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根据积温的多少和作物种类等,划分了一些区域即温度带。

根据积温情况,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渎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月份的哪条等温线——致(读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他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

2.2气候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2.2气候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册)

2.2气候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正确叙述1月0t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2.使学生知道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阅读、绘制、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的竞争及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3.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特点,增强爱国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①用令人兴奋的最美好的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南国广州花市”之间美好景观的差异,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愉快地探究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②通过了解空间上南北温差、景色迥异;时间上寒暑相推,四时代序,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和丰富多彩,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无限。

二、学法指导学会运用气温图等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并探求其原因,鼓励学生应依据资料、事实等去主动地探求发现结论,就能品赏到科学探索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4.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二)难点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2.温度带的划分。

(三)疑点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渎图识记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从而领会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ir户国1月、7月平均气温挂图”,自制温分布空白图。

六、师生互动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冬夏气温分布图所反映的气温分布状况,从而明确冬、夏二温分布各有特点。

八年级地理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教案

八年级地理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教案

八年级地理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教案教案标题:八年级地理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的气候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

2. 知晓温度带与气温分布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各温度带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温度带的概念和分类。

2.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的关系。

3. 各温度带的特点与气温变化。

教学准备:1. 地理课本和教学PPT。

2. 世界地图和温度带分布图。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一幅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地理气温分布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与探究(15分钟)1. 通过PPT或讲解方式,向学生介绍温度带的概念和分类,并结合世界地图展示各个温度带的分布情况。

2. 解释温度带与气温分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准备一些案例,例如比较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的气温差异,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并讨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带在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比如北半球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异。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温度带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收集该温度带的资料,包括气温变化图表、气候特点、植被分布等,并归纳总结各个温度带的特点。

3.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汇报,并与全班进行分享交流。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整理学生们的汇报内容,对比不同温度带的气温变化,并总结各个温度带的特点。

2. 回顾本课的学习目标,检查学生对温度带与气温分布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六、课堂延伸(5分钟)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研究世界各地的温度带与气温分布情况,并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不同温度带的气候变化,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设计小实验,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物体的热传导特性,加深对温度带形成原因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掌握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 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分布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为例,让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上的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气温分布的不均匀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讲解气温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讲解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国家的温度带划分及特点。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温度带的划分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易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探讨温度带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资源1. 世界气温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等教学图片。

2. 教材、地球仪等教学用品。

3. 相关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初二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1)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2)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难点:明白得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形,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其中哪个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的衣着变化?气温是反映一个地点天气状况的重要要素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气温顺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关怀一天中的最高气温顺最低气温。

那么,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出示百叶箱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2.温度计放置的高度,距离地面米。

3.气温的单位是,读作。

4.一天之中,通常观测次,一样是在北京时刻时、时、时、时。

提问:一天观测气温四次,如何运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结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提问: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运算出一地的月平均气温顺年平均气温?结论: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展现:读图分析,气温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关系?A.宽大的藏袍方便穿脱?B.急剧降温致使汽车发动机冻结??交流:A说明气温与生活的关系;B说明气温与交通的关系。

二、气温的变化讨论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最高气温显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显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中,在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顺最低气温分别在7月和1月;海洋最高气温顺最低气温分别在8月和2月。

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展现:A、B、C、D三地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温度带?(各月气温都专门高,热带)(2)B、C二地的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半球?(呈波峰状,北半球)(3)D地气温与B、C有什么不同?位于哪个半球?(呈波谷状,南半球)三、气温的分布过渡:各个地点年平均气温的状况,是用等温线表示的。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案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案

地理教案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5.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学建议知识结构: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话题。

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__176;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教案(新版)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出我国降水量地区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3.概述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4.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1.读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我国降水量地区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长江以南的景色风光秀丽,阿拉伯半岛的景色别具一格,是什么原因使各地呈现不同的风景?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气候,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长江以南)(阿拉伯半岛)讲授新课1、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高度比南方少,同时,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北部漠河一带。

我国夏季气温的特点: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太阳直射点在北方,故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少,夏季气较其他地方低。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温差大的原因:(1)纬度因素(主导因素)(2)冬季偏北风(加剧)(纬度因素)(冬季偏北风)2、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及成因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大巴山和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北方仅长白山局部地区可达到1000毫米左右)其中华南沿海、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东南丘陵许多地区还可超过1500-2000毫米。

我国最多雨的地方是台湾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其年平均降水量高达6558毫米。

我国东到大兴安岭西止中尼边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把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小于400毫米其中内蒙古、宁夏及其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均在200毫以下,柴达木、吐鲁番和塔果木等盆地年降水量均在25-5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4.4 气候特征教案 粤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4.4 气候特征教案 粤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4.4 气候特征教案粤教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能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对有关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了解我国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等特征及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祖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丰饶等,在感受祖国美好的同时,产生轻松愉快的心境。

二、学法指导通过分析我国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白特征是在比较和综合中显现出来的。

初步学会分析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三)疑点为什么齐齐哈尔一月份的气温要比同纬度的法国的巴黎低22.7℃?(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前三节的内容,并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六、师生互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成因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对气候资料阅读分析对比,一步一步地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启发学生思考其利弊。

大部分科学结论都应由学生分析得出。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㈠)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2)我闰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1.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挂图2.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挂图3.我国温度带分布挂图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绘制以下表格(1)我国各温度带≥10℃的积温表(2)我国温度带分布地区的填充表(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品种表【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具体步骤如下:[提问]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复习]教师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承转]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

教师讲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气候。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

〕[板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一、气温的分布[展示图片]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页彩照16和17〕。

[提问]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

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讲述]哈尔滨的冰灯中外闻名。

当地人利用冬季封冻的松花江天然冰块,精心雕刻成各种奇异壮观的冰雕艺术品,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色彩缤纷。

冰灯游园会一般从元旦开始,一直延续到春节以后。

每年都吸引很多游人冒着严寒前来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4.2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案粤教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正确叙述1月0t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2.使学生知道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阅读、绘制、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的竞争及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3.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特点,增强爱国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①用令人兴奋的最美好的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南国广州花市”之间美好景观的差异,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愉快地探究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②通过了解空间上南北温差、景色迥异;时间上寒暑相推,四时代序,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和丰富多彩,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无限。

二、学法指导学会运用气温图等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并探求其原因,鼓励学生应依据资料、事实等去主动地探求发现结论,就能品赏到科学探索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4.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二)难点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2.温度带的划分。

(三)疑点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渎图识记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从而领会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ir户国1月、7月平均气温挂图”,自制温分布空白图。

六、师生互动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冬夏气温分布图所反映的气温分布状况,从而明确冬、夏二温分布各有特点。

教师再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探求其形成原因。

最后指导学生借助图表,了解各温度带的分布,积温、作物熟制等。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课前向学生介绍本节的素质教育目标及重、难点,使学生心中有数。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导人新课]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3面.看“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导”图。

问:2月份我国黑龙江的景观如何?学生答:冰天雪地。

问:海南省呢?学生答:夏日融融。

问: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学生回答不一,老师肯定其中正碗的部分,进而点题: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第二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看书图4.9,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我国南北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一一等温线分布图。

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1.绘出等温线。

2.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 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图2 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4.找出0℃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5.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一)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二)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1.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2.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3.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4.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热多?[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

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

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录像]《季风的形成》中节选《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读课本4.6图,思考以下问题:1.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渎图提纲):1.黑龙江最北部7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3.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l、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启发提问]1.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可以参照课本上“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勺: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获”。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一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讨论回答]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牛长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国庆节”放假期间,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谁能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引导]城镇的同学说去串亲访友,参观旅游,而许多农村同学说他们这几天帮助家里收玉米、种小麦。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个地区夏天种上小麦,当年能收获吗?学生回答:不能。

[引导]对,不能,需要过冬,到明年的6月份才能收获,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我们这个地区的冬天气温达不到小麦的生长要求。

[引导]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冬天气温达不到小麦的生长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气温才能使小麦活跃生长呢?我国都有哪些地区能种植小麦呢?我国还可以种植哪些农作物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启发引导]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日平均气温小于10℃,农作物就不能活跃生长。

因此,现在种的麦子不能今年收获。

我们把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叫做作物的生长期。

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积温与农作物有直接关系。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北纬45℃的哈尔滨。

年平均温度是3.5℃,比北纬51℃的伦敦低6℃以上,伦敦附近只能种植低热量的多汁牧草、蔬菜或花卉,种高热量的作物成熟不了;而哈尔滨附近则可以种植高热量的水稻,并且产量较高。

从积温上看,10℃以上的积温,哈尔滨比伦敦多500℃。

看来积温与农作物的种植有很大关系。

[板书]1.几个概念:生长期、积温可以说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根据积温的多少和作物种类等,划分了一些区域即温度带。

根据积温情况,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渎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月份的哪条等温线——致(读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他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

不要求与书上说法完全———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

[出示复合投影、讲解、结合]“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岛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指导填图]请同学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

学生填图。

[板书]2.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教师提示]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①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②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③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刚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的影响?[课堂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至8000℃,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温、喜凉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