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各阶段阶段特征

合集下载

【重要】中外史之阶段特征(岳麓三册综合)高密四中11级高三历史组

【重要】中外史之阶段特征(岳麓三册综合)高密四中11级高三历史组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1、政治: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一)经济:1、农业:(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

(3)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个体农耕)产生。

(4)井田制日益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5)通过租佃进行土地经营的方式产生。

2、手工业:冶铁业:冶炼生铁和钢私营手工业兴起3、商业: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出现(二)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度破坏。

(三)文化:百家争鸣(儒、法、道、墨);诗经;楚辞;(四)科技:战国司南【高考真题对接】【考点】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答案】(1)政治: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封国。

经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促进了中国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思想: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膑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通史提纲)第一部分中国史一、古代中国1、朝代更替原始社会→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0)→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秦朝(前221~前206)→西汉(前202~8)→东汉(25~220)→魏晋南北朝(220~581)→隋(581~619)→唐(618~907)→五代(907~9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16~1912)3、阶段特征A.先秦:总特征: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开创、勃兴政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完善,但尚未集中;血缘政治从强化走向削弱;统治疆域扩展,走向统一。

经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如土地制度);农工商的基本经济结构形成。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

B.秦汉:总特征: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大一统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丝绸之路?政治上:官僚政治渐取代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发展——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内外朝制、推恩令、察举制、疆域变迁等思想文化上:统治思想的变化?文化科技的又一高峰C.魏晋南北朝: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江南开发、佛道盛行、艺术发展总特征: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经济上:江南开发;灌钢法政治上: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思想文化:佛道盛行、艺术发展D.隋唐:中华文明鼎盛、..、光照四邻...繁荣总特征:中华文明的繁荣经济上:农业?曲辕犁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政治上: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思想文化:三教合一、唐诗、雕版印刷术、火药等,中华文明光照四邻E.宋元:中华文明继续发展....,民族大融合总特征: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华文明的新高峰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富庶;宋代商业突破性发展;宋元海外贸易发达政治上:民族大融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北宋加强集权、元代实行行省制思想文化上:理学兴起;宋词元曲;风俗画;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授时历》最先进F.明清:古代中华文明的总结..——繁盛与危机并存、衰落总特征: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社会转型明清——帝国的辉煌与衰落经济上:商帮、资本主义萌芽、人口大增政治上:专制集权发展到顶峰、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思想文化上:心学集大成;早期启蒙思想;小说繁荣、科学文化总结1、大事列表2、分期与线索分期1:晚清时期:1840~1912;民国时期:1912~1949分期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革命史观)三条主线:•列强侵华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近代化史(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全面转型:政治、经济、思想、社会)3、阶段特征A.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1840~1894)总特征:近代中国开始沉沦与转型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上:经济结构变动,近代化起步思想上: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中体西用社会生活:渐开放,工业文明开始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B.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1894~1919)总特征: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政治上: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经济上:实业救国;民族工业显著发展思想上:康梁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等C.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1919~1949)总特征: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成功政治上: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

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

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在同一历史时期内,中外的阶段特征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两个历史时期为例,分别为古代和近代,来对比中外的阶段特征。

古代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古代时期是指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间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外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政治制度:古代中外的政治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古代时期以中央集权的皇帝制为主,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力。

而西方古代国家则主要采取城邦制度,如希腊的雅典和罗马共和国,较为注重公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经济发展:古代中外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导,注重土地的耕种和农产品的交换。

而西方古代则更加注重商业和贸易,特别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奴隶制度和商业网络,促进了经济繁荣。

文化传承:古代中外文化传承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文化重视家族和血缘的延续,强调尊老敬祖和礼仪道德。

而西方古代文化注重理性和个体的发展,以哲学和科学为基础,如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和罗马的法律思想。

社会结构:古代中外社会结构存在差异。

中国古代社会以封建制度为基础,上层统治者享有特权,而下层人民处于较低地位。

而西方古代则相对较为平等,特别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平民阶级,相对平等的社会结构。

近代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近代时期指的是从16世纪开始到20世纪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政治制度:近代中外的政治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才开始了民主政治的探索。

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民主政治体制,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共和制。

经济发展:近代中外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侵略,导致国家经济一度衰退。

而西方国家则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推动,向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迈进。

文化传承:近代中外的文化传承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出现了思想的割裂和国粹危机。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史时代特征(一)先秦时期(二)秦汉时期(三)隋唐时期(四)宋元时期二、世界古代史时代特征(一)古希腊文明三、中国近代阶段特征(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1901年后两大矛盾趋于合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四)、分期界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同:任务(反帝反封建)、主力军(人民群众)异: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基本线索1、沉沦史: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史:中国人民一方面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抗争(抗争史),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道路(探索史)。

如太平天国运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属于抗争史的内容;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等属于探索史的内容。

【19世纪中后期(1840--1894)】①政治:A.列强侵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式军队诞生(海军、陆军)C.中国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五口通商②经济:A.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B.中国经济结构变动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近代工业出现:洋务企业、民族工业③思想:A.开始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B.民主思想开始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④社会:易服;报刊;铁路、轮船航运;邮政、电报【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2)】①政治:A.列强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王朝推行新政,但最终走向覆亡。

各历史阶段中外历史特征比较

各历史阶段中外历史特征比较
(5)帝国主义矛盾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及民主革命发展
(1)帝国主义侵略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戊戌变法与义和团
(4)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5)辛亥革命
(1)帝国主义时代的侵华特点
(2)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3)亚洲觉醒中的中国
(4)中印民族运动比较
1914至192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调整
(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各历史阶段中外历史特征比较
【复习目标】
1.比较中外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与个性特征,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2.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中外历史发展特征的认识。
3.从世界总体发展角度分析认识中国历史问题。
【各历史阶段中外历史特征】
分期
世界总体发展状况
中国历史发展状况
中外比较角度
特征
表现
特征
表现
16至18世纪
(2)十月革命
(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4)战后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
(1)北洋军阀统治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
(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4)中国共产党成立
(5)国民大革命
(1)一战对中国影响
(2)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
(3)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
(4)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1)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及封建主改革
(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4)对外殖民扩张
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衰落
(1)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占主体
(2)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3)思想专制及文字狱
(4)闭关锁国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历史阶段特征先秦时期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出现、发展与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1.政治: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商朝实现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文化:在学术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文字上,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3.文化: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转变,西汉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魏晋隋唐时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中外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秦汉(公元前221年——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是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大一统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经济上是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文化则是董仲舒新儒学提出,以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1年)是社会大分裂的时期,封建经济遭到破坏,但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经济重心开始由北向南移。思想文化上则是佛道对儒学的挑战与冲击。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201年~公元192年)
经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社会生活变迁
文化科技:物理、生物学、文学艺术
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合作
高中世界历史是把中国历史剔除并主要讲述的西方历史进程的发展。西方史学把西方历史划分四大阶段,即上古时期(约三四百万年前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史(公元475年至1500年左右东罗马帝国的覆灭)、近代史(1500年——1917年)和现代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
从人类的产生至1840年,这段历史时间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时期,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历经了采集渔猎、农耕经济等文明形态。
从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周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公元前2070年以前是原始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则是奴隶社会时期,经历了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和周(公元1046年——公元前221年),其中周代以公元前771年的周平王东迁为界划分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此处须说明的是,很多同学历史认识中多知春秋战国而不知东周,东周时期又可划分为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人类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阶段和时期,其中包括了中外历史的发展。

中外历史阶段的特征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下面将对中外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探讨。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1.传统社会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阶段,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止。

在这个阶段,社会组织以农耕社会为主,封建社会制度基本形成。

国家政治中心以王朝为单位,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生产方式,封建等级制度存在,并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

2.帝国时代:帝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主要是指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一直延续到1912年辛亥革命为止。

这个阶段中国出现了多个统一的大型王朝,包括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

这个阶段中国文化和科技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在经济方面,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也相对繁荣。

3.民族解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旧中国时期的抗日战争。

中国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国家政权的动荡和外来势力的侵略。

在辛亥革命中,中国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制度。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阶段对中国的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重要作用。

外国历史阶段特征:1.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阶段之一,包括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在这个时期,人类出现了文字和文字记载的历史,建立了国家和政治制度,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形成了属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宗教体系。

2.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致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开始,到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为止。

在这个阶段,欧洲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和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基督教教权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1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1

•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 因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 的趋势;
• 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 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 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 伴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 中华文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 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 1949年)
•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 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 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 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 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 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 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 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大 一统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维持了四百多年。秦汉王朝影响 深远的是一系列政治制度。
• 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
• 科技: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领先世界的科技 成就。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 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 成和发展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奠定 世界领先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作 贡献
• 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 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向西方 学习成为社会思潮
• 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 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

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
1.政治: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国共对峙和抗日战争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萎缩。
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二战后
——
70年代初
总体特征: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1.政治: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70年代初,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4.对外政策:实行“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5.对外交往:抵抗外来侵略;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政治: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称雄,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3.思想: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传统文化基础,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前3世纪——
3世纪
中国处于
秦汉时期
1.政治:BC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称为“元首制”。
总体特征: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
1.政治: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总体特征:实行改革开放。
1.政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一国两制。
2.经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3.思想文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科技:863计划,银河型计算机
5.外交:外交重大突破(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恢复)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下面将对中外历史的演变及其阶段特征进行探讨。

中国历史的演变及阶段特征:1.古代封建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1840年):中国历史的初期主要是一个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农耕经济的繁荣。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世袭制取代了部落联盟制,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封建社会崩溃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公元1840年-1949年):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中国社会的沉沦和动荡,经济的停滞和衰弱,民族抵抗和革命浪潮的兴起。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49年-1978年):建立新中国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发展。

4.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78年至今):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外国历史的演变及阶段特征:1.古代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在古代欧洲、亚洲等地,奴隶制度是主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以战争为主要手段获取奴隶劳动力。

此阶段的特征是贵族阶级的统治和奴隶劳动的盛行。

2.封建社会阶段(公元476年-1789年):在这个阶段,欧洲大陆出现了封建制度。

在这个体系中,贵族阶级通过封地和官职来统治社会。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封建制度的相对稳定和农业经济的繁荣。

3.资本主义社会阶段(1789年-现代):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资本家阶级的崛起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中外对照——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对照——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对照——历史阶段特征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的对照,是指对比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特点,以分析它们的异同,并理解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奥秘。

在中外历史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原始社会阶段中外原始社会阶段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原始社会都是以狩猎、采集和渔捞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然而,在一些细节上,中外原始社会也有一些不同。

比如,在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原始社会表现为以王制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形态,而在西方,原始社会表现为以城邦为基础的城邦制社会组织。

二、奴隶社会阶段中外奴隶社会阶段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奴隶社会都是以奴隶制度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和组织形态,社会分工明显,社会等级森严。

然而,中外奴隶社会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在中国,周朝以后的奴隶制度逐渐弱化,而后以封建制度为主导;而在西方,奴隶制度一直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最终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才逐渐消失。

三、封建社会阶段中外封建社会阶段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封建社会都是以土地所有权和封建等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中外封建社会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和演变,社会等级和地位也随之变化;而在西方,罗马帝国的灭亡后,封建制度得以延续并发展,直到中世纪末期。

四、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中外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人占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个人利益至上。

然而,中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开放以后,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对早熟,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

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②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④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兴起的阶段(前资本主义时期)(14—17世纪初)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①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②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实行全民族的抗战;③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①二战后美国欲称霸世界,对华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②国民党政府坚持独裁内战的政策;③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与中共并肩战斗;④中共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①巩固政权的斗争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底—1966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①中共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逐渐走向成熟(遵义会议);②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1936年);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5年又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④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最新通史复习: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人教版]

最新通史复习: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人教版]

一、先秦时期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2.经济: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近本的经济形态。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之一。

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3.思想文化: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2.经济: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强。

3.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不复存在。

三、隋唐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四、宋元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市”“坊”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景德镇成为瓷都。

3.思想文化:理学产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高峰,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宋词、元曲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五、明清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

3.思想文化: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开始出现,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科学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科技著作;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反应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事实;京剧诞生并发展。

1.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8世纪起,伴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希腊工商业发展起来,推动了以雅典城邦为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兴起,并走向繁荣;同时,古希腊的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人文主义思想对近代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汇总世界史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汇总世界史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汇总世界史分期与线索分期:可分三大阶段——①工业革命前(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阶段);②工业革命~二战结束(1945);③二战结束以来(1945~今)线索:①资本主义发展史;②社会主义发展史;③近代科学发展史;④世界格局演变三、阶段特征或大事列表A.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总特征:西方文明的摇篮(源头)政治上:民主(雅典)、法制(罗马法);经济上:工商业发达;思想上:人文精神起源B.前工业革命时代(14C ~1765 )总特征:向近代社会转型政治上:尼德兰革命、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专制→民主)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原始积累、手工工场阶段),世界市场出现并拓展思想文化:人文思想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学建立C.工业革命的浪潮(1765 ~1945)1、重大事件:①两次工业革命(18C中期~)②世界市场形成(19C末20C 初)③民主政体在美、德、法的确立④两次世界大战(20C初)⑤社会主义运动2、基本特征:世界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①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文明向世界扩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②政治上:民主政体在英国的完善及在北美大陆的创新和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变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③思想文化: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艺术流派先后流行;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D.二战后的世界(1945 ~今)1、主要内容:①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②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改革;③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④(近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2、基本特征:世界格局剧烈演变3、分期:①1945~20C90年代初② 20C90年代以来~资料整理自网络与教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重要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特征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和每个时期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领域呈现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它尤如一个坐标轴,纵坐标规定着历史事物的前后联系,涵盖了原因与结果、继承与发展、联系与区别的范畴,横坐标规定着事物的向联系,包含着共性与个性、本质与现象、普遍与特殊等历史范畴,每一个历史因子都可置于这一坐标轴上进行度量,每个交汇点都负载着时代赋予的深刻烙印。

掌握了阶段特征,就意味着构建起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宏观立体的历史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以专题的形式编排,人为割裂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联系,以致高中学生通史意识薄弱。

而高考注重考察学生的通史意识,现将高中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重要历史阶段归纳如下。

1、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中西方
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西方处于古希腊罗马时期
考点
2、10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国处于宋元时期
考点
阶段特征
中国处于明清时期
西方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阶段特征
19世纪中期西方
阶段特征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
考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考点
阶段特征
6、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
考点
阶段特征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考点
7、二战后初期的世界与中国二战后初期的世界
考点
阶段特征
二战后初期的中国
考点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与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考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
考点
9、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
考点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