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VIP专享】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VIP专享】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完整word版)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完整word版)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能、CO2(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编码:S22.3/S22.4 )。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 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 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受伤部位压痛明显,或触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阳性。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①主诉:胸痛、气促、咳嗽、呼吸困难;②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

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或CT可观察骨折情况并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或其他病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类1.少数(≤2)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少数肋骨。

局部肿痛,压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少见并发气、血胸者。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肋骨。

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常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肋骨多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多处肋骨。

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表现为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常可出现连枷胸。

(三)骨折分期和证候分型1.早期:伤后2~3周内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损伤早期,胸胁部肿、痛并见,气促,呼吸困难。

或胸胁满闷、胀痛,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拒动。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

2.中期:伤后4~8周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损伤中期,胸胁瘀血未尽,筋骨未坚,胸胁刺痛,夜间隐痛、胀痛,夜寐不安。

舌暗红,苔薄,脉弦而涩。

3.后期:伤后8周以上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损伤后期,胸胁部隐隐作痛。

或伴面色少华,头晕心悸,呼吸气短,舌淡,苔白,脉虚细;或腰膝酸软,失眠多梦。

舌淡红,苔少,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肋骨一处骨折,无明显移位,一般不需整复;多数肋骨折,成角、移位较多者选择进行复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xx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xx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xx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xx以内。

(2)中期:伤后2xx~4xx。

(3)晚期:伤后4xx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断裂或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

中医认为肋骨骨折属于“骨折”范畴,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辨证分型:
1. 气血瘀滞型:疼痛剧烈,胸痛难忍,局部有淤血瘀斑,压痛明显,舌质紫暗,脉细涩。

2. 气血亏虚型:疼痛较轻,胸痛呈钝痛或胀痛,舌质淡白,脉细弱。

论治原则:
1. 气血瘀滞型: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方药组成:桃仁、红花、丹参、三七、当归、水蛭、川芎、白芍等。

2. 气血亏虚型:益气养血,强筋壮骨。

方药组成:黄芪、党参、熟地黄、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

治疗方法:
1. 内服药物: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内服。

2. 外用贴敷:制成药糊或外敷药水贴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3. 针灸疗法:可选用针灸配合推拿技术进行治疗,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为目的。

注意事项:
1. 保持休息:切忌剧烈活动,保持适当的休息,有助于骨折愈合。

2. 饮食调理:骨折期间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增加营养供给,促进愈合。

3. 合理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恢复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

同时,辅以适当的外用贴敷和针灸疗法,配合饮食调理和合理活动,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21〕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缺乏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早期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然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指标。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明显的缓解肋骨骨折早期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活动,降低血气胸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康复时间和住院费用。

结论血府逐瘀汤对肋骨骨折早期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的临床效果,并能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肋骨骨折;[Abstract] Objectives: Keywords: Xuefu Zhuyu Decoction; rib fracture.肋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可达胸部损伤的40-65%[1-2],主要影响是胸腔内压改变导致呼吸循环生理功能混乱,严重的可发生迅速死亡。

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防止胸廓塌陷畸形。

我院从2009年3月开始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早期服用血府逐瘀汤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1、明确的外伤史,2、伤后胸部疼痛,胸廓挤压实验阳性,3、X线片证实肋骨骨折。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无手术指征;③无严重心、肺、肾、脑疾病及严重的糖尿病、精神病等。

排除标准:1、合并较重的颅脑伤;合并实质或空腔脏器伤;伤后24小时出现的中量以上血气胸;其他处较重伤的患者。

2年龄<15岁,>70岁的患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中途退出者。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都运用西药止血,脱水,消炎等基础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第二日开始至伤后半月之内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方组成: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6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

骨伤科肋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肋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肋骨骨折胸背部受暴力撞击或挤压伤时,易引起肋骨骨折,以第4~9肋较易发生骨折,第10~12肋则较少见,第1~3肋更少见。

肋骨骨折轻者为单根肋骨骨折,严重者可多根肋骨同时骨折,甚至并发气胸、血胸等。

【诊断】1.胸背受伤部位疼痛、压痛较重,医生用手掌贴于痛处,嘱病人咳嗽时,可感觉到骨擦音。

2 .胸背伤处疼痛剧烈,但未查到骨擦音,医生用两手分别按于胸骨体及胸椎棘突部,同时对向挤压,如引起伤处疼痛者,应考虑肋骨骨折。

3 .如骨折发生于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者,因软骨在X线下不显影,必须以查得骨擦音为诊断依据。

4 .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由于断骨刺破胸膜,常合并有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血胸一侧,胸腔下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气胸者,一侧胸腔上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个别病人可以咯痰带血。

5 .严重的胸部挫压伤,气胸或血胸发展迅速,可有气急,呼吸困难,唇甲发细,脉细数,心脏向一侧移位,甚至血压下降、休克,需立即抢救。

一侧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可发生胸壁塌陷,出现反常呼吸,以致循环衰竭,亦应予以抢救。

6 .X线检查,对于诊断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及其严重程度,实属必需。

但对于抢救病人,应先予抢救,病情稳定后再作X线检查。

【治疗】1.单根肋骨骨折,外贴跌打损伤膏后,可用多头带自腋下至胸廓下缘作横形包扎,为防止多头带滑脱,可在多头带上缘加1~2根布带,绕过锁骨上部。

于呼气时偏紧包扎,可减轻疼痛。

亦可用贴胶布法固定伤侧的胸廓(见图10-36)。

7 .如血胸在站立位超过第4前肋间者,可于腋中线第7肋上缘或第8肋上缘作胸腔穿刺抽液(见图10-37),一次抽出200~400ml,然后注入链霉素1g。

如抽后血胸仍有发展,可隔1日再抽1次。

8 .气胸病人如胸腔积气较多,已压缩一侧肺脏1∕3~1∕2者,应于锁骨中线第3肋上缘,用18号穿刺针作胸腔穿刺,抽除空气。

抽后气胸仍有发展者,次日或隔日再抽1次。

多根肋骨骨折并发反常呼吸者,可施行肋骨巾钳牵引疗法。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折中医临床路径肋⾻⾻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于西医诊断为肋⾻⾻折的门诊患者。

⼀、肋⾻⾻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适⽤对象中医诊断:第⼀诊断为肋⾻⾻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诊断为肋⾻⾻折(ICD-10编码:S22.3/S22.4)。

(⼆)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民共和国中医药⾏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民卫⽣出版社,2009年)。

2.⾻折分类(1)少数(≤2)肋⼀处⾻折(2)多数肋⾻⼀处⾻折(3)肋⾻多处⾻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折协作组制定的“肋⾻⾻折中医诊疗⽅案”。

肋⾻⾻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滞⾎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凝滞证后期:⽓⾎不⾜,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折协作组制定的“肋⾻⾻折中医诊疗⽅案”。

1.诊断明确,第⼀诊断为肋⾻⾻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路径标准1.第⼀诊断必须符合肋⾻⾻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折,肋⾻多处、多段⾻折,合并⾎、⽓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1.必需的检查项⽬胸部X线⽚。

2.可选择的检查项⽬: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分析、⾎常规、凝⾎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治疗⽅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滞⾎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逐瘀⽌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1]

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1]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

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

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内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

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

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

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二)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

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

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三)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晚期:伤后4周以上。

中医手法治疗骨折实施临床路径模式探讨

中医手法治疗骨折实施临床路径模式探讨

中医手法治疗骨折实施临床路径模式探讨中医手法治疗闭合性四肢骨折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报道和临床使用率逐年降低。

目前,国家强调中医药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如何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与现代管理结合在一起,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西方引进的一种临床工作模式,一种可以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医疗管理模式,符合我国医疗保险管理的部分理念。

近几年,只在我国刚刚在部分地区试行,范畴基本在手术科室应用。

现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传统技术在临床应用尚未见报道,我们仅作为新的尝试观察住院患者20例,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平均37岁;包括克雷式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3例,三踝骨折合并胫距关节半脱位3例,前臂单、双骨折5例。

病例入选标准:闭合性四肢骨折病人,拒绝手术治疗,排除可疑失血性休克、骨筋膜室综合征,局部高度肿胀者。

治疗方法:①手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②用药:内服三七活血胶囊、接骨丹、壮筋续骨丹;外用消炎止痛膏。

③骨科康复训练: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

治疗流程:住院治疗3~5周,手法整复次数不超过4次,第1周口服三七活血胶囊,外用消炎止痛膏,每3天调换1次,换3次即可;第2~4周口服接骨丹,开始康复训练;第5周口服壮筋续骨丹3周。

结果本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3周,费用平均3000元人民币,全部临床治愈(出院后康复训练及复诊未计在内)。

讨论骨折是人们日常损伤性疾病中比较严重的病症,它可由于生活损伤、交通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运动损伤、灾害损伤、战争损伤等因素造成。

骨折的治疗比较复杂,疗程也比较长。

其治疗方法众多,但可归纳为两大体系:西医骨科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一般不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中医骨伤科主要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局部固定+中药外敷内服+及时功能锻炼。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肋骨骨折是指肋骨骨干或肋软骨断裂,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中医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依据病情特点,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即是指中医医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针对肋骨骨折的整体治疗规范和程序。

肋骨骨折是由于外力冲击或直接压力等原因引起的肋骨断裂。

肋骨骨折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活动受限。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多为靠休息、疼痛控制和对症治疗,但中医临床路径为肋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诊断阶段:1. 辨证分型: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辨证分型,如实证、寒证、血瘀证等,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二、治疗阶段:1. 疏散瘀血:中医注重疏散瘀血,常采取活血化瘀的方法,如外敷中草药熏洗或敷贴药物。

2. 理气止痛:通过理气药物的使用,达到舒缓胸痛、促进气血顺畅的效果,如川芎、香附、活血止痛胶囊等。

3. 调整脏腑功能:中医重视调整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伤害的抵抗力,如养胃、健脾的中药调理。

4. 牵引托片:中医经常采用疗法包括患肢牵引、物理疗法、封闭法等。

5. 相关治疗:中医药可辅助使用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拔罐、艾灸等。

三、康复阶段:1. 体质调养:中医强调肋骨骨折康复期的调养,包括饮食调养、生活习惯等,以提高患者康复的质量和速度。

2.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肋骨的功能,然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凭借着中医医生经验和中医理论,以及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为肋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针对个体化的病情,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针对症状治疗,而且注重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

总之,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是中医医生针对肋骨骨折治疗而制定的一套系统化临床实践方案。

这种路径依据经验和经验总结,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并保证患者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
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位后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稳定性差,复位后桡骨长度、生理角度等仍有持续丢失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 出现张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轻者会导致延期治疗,重者退出本路径。

5.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