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合集下载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

*导读:结节性痒疹的患者最常见的病征是手脚剧烈瘙痒,并伴有结节性损坏。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体内蕴湿,痰湿凝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用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痒疹是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的理论,结合具体症状,施以健脾清热利湿之剂,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为大家提供几个中医方面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的患者最常见的病征是手脚剧烈瘙痒,并伴有结节性损坏。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体内蕴湿,痰湿凝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用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痒疹是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的理论,结合具体症状,施以健脾清热利湿之剂,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为大家提供几个中医方面的治疗方法。

1.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用:蜀羊泉30g,夜交藤30g,徐长卿15g,皂角刺9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外治法:用大枫子30g,牡丹皮30g,白鲜皮30g,荆芥30g,苦参30g,紫草30g,大黄30g,用以上药材煎成药汤,外洗患处,但洗前要适当放凉,避免灼伤皮肤。

2.黑故子15克,鸦胆子、黄连各9克,冰片,雄黄各6克,轻粉3克,75%乙醇100毫升。将以上药材捣碎,鸦胆子只取核仁,加入乙醇,密封浸泡7天后用面前蘸取药液涂在结节的表面,

每天多次涂抹,但注意不要沾到周围正常的皮肤。

3.内服配制的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提高免疫力增加营养辅助治疗。一日1-3次,一次1-2汤勺,饭前20-30分钟左右温水空腹冲服。也可以在临睡前加服一次。也可服用胶囊,一次吃10粒,一日3次。有需要也可以使用外搽剂,每天涂患处2—3次。

结节性痒疹简介

结节性痒疹简介

结节性痒疹简介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西医·结节性痒疹

o 3.1疾病名称

o 3.2英文名称

o 3.3结节性痒疹的别名

o 3.4分类

o 3.5ICD号

o 3.6流行病学

o 3.7结节性痒疹的病因

o 3.8结节性痒疹的发病机制

o 3.9结节性痒疹的临床表现

o 3.10结节性痒疹的诊断

o 3.11鉴别诊断

▪ 3.11.1疣状扁平苔藓

▪ 3.11.2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3.11.3丘疹性荨麻疹

▪ 3.11.4寻常疣

o 3.12结节性痒疹的治疗

▪ 3.12.1全身治疗

▪ 3.12.2局部治疗

▪ 3.12.3物理疗法

▪ 3.12.4放射疗法

o 3.13预后

o 3.14结节性痒疹的预防

o 3.15相关药品

o 3.16相关检查

•4中医·结节性痒疹

o 4.1顽湿聚结的症状

o 4.2顽湿聚结的治疗

▪ 4.2.1辨证治疗

▪ 4.2.1.1湿热风毒

▪ 4.2.1.1.1治法

▪ 4.2.1.1.2方药治疗

▪ 4.2.1.2血瘀风燥

▪ 4.2.1.2.1治法

▪ 4.2.1.2.2方药治疗

▪ 4.2.2局部治疗

•5参考资料

•附:

o1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方剂

o2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中成药

o3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穴位

o4结节性痒疹相关药物

1拼音

jié jíe xìng yǎng zhěn

2英文参考

accumulation of lingering damp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rurigo nodular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yde’s disease[朗道汉英字典]

结节性疹痒从中医分型辨治

结节性疹痒从中医分型辨治

结节性疹痒从中医分

型辨治

痒疹(prurigo)是指以风团样丘疹,瘙痒,结节为主要损害的皮肤病。

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是指以剧烈瘙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妊娠性痒疹(prurigo gestationis)是指女子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一种剧烈瘙痒的小风团样斑丘疹及慢性疱疹样皮肤病。

(一)热伏瘀结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丘疹,丘疱疹,风团样丘疹,瘙痒。

2.辨证要点口渴,舌质黯红瘀紫,苔薄黄,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身热,或红斑,或夜间加甚,或苔藓样变,或坚实圆顶结节,或结节表面粗糙,或皮质增厚呈疣状等。

【治则】宣散郁热,活血化瘀。

(二)寒瘀阻结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丘疹,丘疱疹,风团样丘疹,瘙痒。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黯淡瘀紫,苔薄白,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畏寒怕冷,或斑色黯红,或夜间加甚,或苔藓样变,或坚实圆顶结节,或结节表面粗糙,或皮质增厚呈疣状等。

【治则】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三)郁瘀化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丘疹,丘疱疹,风团样丘疹,瘙痒。

2.辨证要点口渴,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黯红瘀紫,苔薄黄,脉弦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急躁易怒,或身体烦热,或胸胁胀闷,或红斑,或夜间加甚,或苔藓样变,或坚实圆顶结节,或结节表面粗糙,或皮质增厚呈疣状等。

【治则】行气解郁,清热化瘀。

(四)郁瘀寒结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丘疹,丘疱疹,风团样丘疹,瘙痒。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黯淡瘀紫,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急躁易怒,或胸胁胀闷,或斑色黯红,或夜间加甚,或苔藓样变,或坚实圆顶结节,或结节表面粗糙,或皮质增厚呈疣状等。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结节性痒疹43例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结节性痒疹43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关 于结节性痒疹的相关宣教 ,如尽量避免搔 抓 ;剪短指 甲或夜间戴手套入睡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人 ;调整心 态 ;穿纯棉衣物 ,洗澡水勿过烫 ,避免使用搓澡 巾;干燥 皮肤使 用 润肤保湿剂等 。 2.2 对 照 组
沙 利 度胺 (常 州 制 药 厂 生 产 ,国 药 准 字 H 32026129)50 rag,
1 d2次 ,口 服 ;复 方 氟 米 松 软 膏 (澳 美 制 药 ,批 准 文 号 HC 20100009)外涂 于皮损 ,涂抹均匀后 ,外用食 用保鲜膜 2层封包 。 接 口处纸胶 固定 ,1 h后去除保鲜膜 ,均匀按摩药物涂擦处 5 min, 每天 2次 ,早 晚各 1次 ;共治疗 8周。治疗 3周 ,休息 1周 ,4周为 1疗程 ,共治疗 8周 。 2.3 治 疗 组
口服及外用药物 同对照组 ,复方氟米松封包之 前 ,加用 中药 加热汽雾透皮疗法及皮损局部 刮痧 。中药加 热汽雾透皮疗法 时 间 25 min~30 min;汽疗完毕皮损处使用 复方氟米松软膏做介 质 进行刮痧治疗 ,然后应用食用保鲜膜封包 ,封包 方法 同对照组 。 2.3.1 中药加热汽雾透皮治疗
①年龄 25岁 ~65岁 ;②符合结节性痒疹诊断标准 ;③近 1个 月来未使用影 响内分泌 的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 ;③皮损无 感染 征 象 ;④近 1周未服用抗组胺 、镇静类等相关的药物 ;⑤ 自愿 接受该 治 疗 方 法 者 。 wk.baidu.com.3 排 除标 准

皮肤科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皮肤科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皮损呈半球形隆起,触之坚实,散在孤立,色暗红或灰褐,阵作剧痒。

(2)常发生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伸侧为多见。

(3)多见于成年妇女,病程缓慢。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好发于成年女性。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胫前为多见,其次为手足背部,亦可见于背、腰围及臀部。

(2)初期为水肿性淡红色或红色丘疹,逐渐形成黄豆至蚕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明显,部分呈疣状增生,触之有坚实感。常伴剥脱、结痂及苔藓样改变。皮疹孤立散在,一般不相互融合。

(3)自觉剧痒,呈阵发性,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

(4)病程慢性,可迁延多年不愈。

(二)证候诊断

1.湿热风毒证:皮疹呈半球形隆起,色红或灰褐,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剧痒时作。伴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2.血瘀风燥证:结节坚硬,表面粗糙,色紫红或紫褐,皮肤肥厚,干燥,阵发性瘙痒。舌紫暗,苔薄,脉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湿热风毒证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

①全虫方加减。全蝎、皂角刺、猪牙皂角、白蒺藜、生槐花、威灵仙、白鲜皮、苦参、黄柏等。

②乌蛇祛风汤加减。乌梢蛇、黄芩、黄连、银花、连翘、白芷、羌活、荆芥、防风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等。

2.血瘀风燥证

中医诊疗方案皮肤科

中医诊疗方案皮肤科

皮肤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录

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日晒疮(多形性日光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脚湿气病(足癣)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瘾疹(慢性荨麻疹)中医诊疗方案

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

扁瘊(扁平疣)中医诊疗方案

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跖疣中医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湿疮(湿疹)诊疗方案

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面部皮损为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尘垢,淡褐或淡黑,无痒痛。

(2)常发生在额、眉、颊、鼻背、唇等颜面部.

(3)多见于女子,起病有慢性过程。

(4)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和《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7月第37卷第7期).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

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

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

摘要:结节性痒疹在治疗上西医以临时抑制症状为主,常常存在停药后复发

情况,长期使用对于患者存在一定身体伤害,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中医有着上

千年的历史,在治疗本病上积累的许多经验方法,有着广泛的中药可以应用,通

过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医者结合历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在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结节性痒疹中医病因治疗经验

结节性痒疹,典型者为四肢多发的瘙痒性结节,散在孤立,数目不等。皮损

多位于四肢,下肢多见,病因尚未阐明,初起为红色丘疹,此时易误诊为丘疹性

荨麻疹,大小不等的半球形结节,顶端多伴有结痂,成疣状,抓伤后常见出血、

血痂、脱屑。皮损周围常伴色素沉着。夜间发作频繁,影响睡眠,可致使患者情

绪焦虑、抑郁。慢性过程,可长期不愈,愈后易反复发作。

结节性痒疹在现有古医书中并无记录,但以瘙痒、红色丘疹、结节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病证,却在古代经典医书中有所记录,如“马疮”、“血痂”、“粟疮”、“顽湿聚结”等。这些病证的主要症状均与结节性痒疹极为相似。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书中写到:“患马疮的人,皮肤里有隐藏的根,但他们不知道痛苦。”“嶙”,高的样子,高出皮肤,“墌”,筑土为基,根基

之意。在《医宗金鉴》中:“粟疮痒证属火生,风邪乘皮起粟形,风为火化能作痒。”体现了结节样丘疹的病因病机和瘙痒的主要特点。吴谦的《医经金鉴外科

要诀》中记录“血疳形如紫疥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以粟疮命名,其

所起疮形如粟粒,色红,搔抓无法止痒,搔后不久复痒,久久无法消退,久病耗

津液伤津血,皮肤干燥,脱屑。赵炳南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其称之为“顽湿聚结”。

『皮肤病』偏秘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秘方偏方

『皮肤病』偏秘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秘方偏方

『皮肤病』偏秘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秘方偏方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病因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障碍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本病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腰臀部,最多见于小腿伸侧。

以下是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秘方偏方:

秘方1

组方:白鲜皮30克,黄柏、苍术、连翘各20克,生大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后取汁,件温后用两条毛巾浸药交替湿敷患处,每次20-40分钟,每日早晚2次。

秘方2

组方:苍耳子、地肤子、川芎、红花、白英等.

用法:制成颗粒剂,每袋9克。每日3次,每次1袋。

秘方3

组方:白鲜皮、夏枯草各30克,苦参、生地黄各15克,威灵仙漏芦、黄连、当归各10克,全蝎、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秘方4

组方:荆芥、防风、蒺藜、莪术、三棱、赤芍、生地黄、金银花、连翘、土茯苓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秘方5

组方:当归、生地黄、天冬、麦冬、桃仁桔度、获苓、何首乌、党参各10克,乌梅、红花白鲜皮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三棱、莪术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300毫升,分2次温服。

秘方6

组方:白花蛇舌草、白鲜皮、白茅根各30克,紫草、黄芩各15克,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牡丹皮、地肤子、蒺藜、防风各10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秘方7

组方:白花蛇舌草、白鲜皮各30克,全蝎、僵蚕、黄芩、黄连、荆芥、防风、当归、生地黄、三棱、莪术、丹参各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口服,10天为1个疗程,休息10天进行下1个疗程,般服药3个疗程。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又称结节性苔藓,是一种以剧痒结节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女性。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马疥”相似, 本病好发于春、夏、秋三季。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女性。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与昆虫(包括蚊、蠓臭虫等:和水蛭叮咬搔抓、摩擦、遗传素质、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有人认为本病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一种变型.实验室检查:中医讲:本病因风邪为患,而血热是引起风邪的根本原因。当感受风邪,或阳盛阴虚,或寒邪人里化热,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蓄积为热,使体内阳热过盛,引起血热血燥而生风。由于血分伏热,或风热内蕴不能外泄,致皮肤出现增厚结节、瘀斑成块,剧烈的瘙痒常影响睡眠与工作。此时宜清热解毒凉血为先,兼以祛风。症状初期为针帽至米粒大的丘疹,逐渐增大成为绿豆至黄豆大、半球形、坚实隆起皮肤表面的丘疹与结节,呈褐色或灰褐色,皮损局部常有难忍的瘙痒,患者除了搔抓外还采用掐、抠甚至破坏的方式使局部产生疼痛而使瘙痒暂时得到缓解,因此在结节表面常可见到剥蚀,手足背数目多少不等,彼此孤立不相融合,病程慢性中医分型一 、方式郁毒型夏秋季节体内素有温 ,复感风毒或蚊虫叮咬,毒计内侵.风湿邪毒凝聚,经络阻断,气血淤滞,形成结节而作痒.湿邪重浊,故多见于小腿;湿性粘腻,故病呈缠绵,经久不愈. 二、气滞血瘀型妇女由于尤忧思郁怒,日久经脉阻止,气血凝滞,而成结节.由 于瘀久化热,血热生风,风盛则痒.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病因与病机多为湿热蕰结肌肤成忧思郁奴,淤血阻滞。采用祛风通络,破血清结,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祛风止痒,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更快速:独家技术和软化基质结合,起效速迅。更有效: 外治痒痛,内治根本,疗效显著。更放心:无依赖,无隐患,完全治愈。 张丹 女 35岁 山西长治人,结节性痒疹,发病5年,用过很多药治疗,不明显,2008年6月就诊,症属:气滞血瘀、热毒上攻。治软坚散结、或血化瘀、清热解毒桃仁 红花、防风、苦参、白癣皮等。三个月完全在于。郑州市管城中医院皮肤病专家 浅谈结节性痒疹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QQ 645272901

观察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汇报人:
2023-12-26
引言火针治疗概述观察方法临床疗效观察安全性观察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目录
引言
01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常常感到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一,且存在一定副作用。火针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消毒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感染。
对于部分疤痕体质的患者,火针治疗可能诱发疤痕形成。
疼痛
局部红肿
感染
疤痕
约6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轻微疼痛,约30%的患者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
约5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
局部红肿
感染的发生率较低,约为2%。
感染
选取90例原发性结节性痒疹患者,等量随机随机等量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随机等量随机等量随机等量随机等量随机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等量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

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

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

徐淑仁;麻及第

【期刊名称】《中医药研究》

【年(卷),期】1992(000)005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徐淑仁;麻及第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05

【相关文献】

1.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 [J], 邓晓红;王隆川

2.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观察 [J], 张学军;单鹏翼;安瑞金;霍萌;于向慧

3.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 [J], 邓晓红;王隆川

4.田雪飞教授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结节性痒疹验案1例 [J], 邓哲;田雪飞;胡玉星

5.盛仲灵老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经验拾零 [J], 孙洪波;张虹亚;李子依;曹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节性痒疹为什么如此难愈?

结节性痒疹为什么如此难愈?

结节性痒疹为什么如此难愈?

温馨提示

结节性痒疹

中医称结节性痒疹为顽湿聚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的皮肤病。以皮肤结节损害,剧烈瘙痒为特征。多见于成年人,尤以妇女为多。病程较长,往往经年累月不愈。近代医家赵炳南称本病为“顽湿聚结”。

【病因病机】

1邪毒外侵体内蕴湿,兼感外邪风毒,或昆虫叮咬,毒汁内侵,湿邪风毒凝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

2情志内伤忧思郁怒,七情所伤,冲任不调,营血不足,脉络瘀阻,肌肤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

一般先起于下肢伸侧,渐扩展至四肢、躯干。

皮损最初为风团样丘疹或丘疱疹,渐形成豌豆大半球状结节,肤色或灰褐色,质坚实,数目多少不一,结节孤立散在而不融合,日久表面由光滑渐变为粗糙及角化增厚,因搔抓出现抓痕、血痂,周围皮肤色素沉着。

自觉瘙痒,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

病程缓慢,迁延多年。

2外治法

结节较小,浸润不深者,可用鲜芦荟折断,蘸雄黄解毒散外擦。或用黑色拔膏外敷。25%百部酊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数次。结节硬大,浸润较深者则宜用黑色拔膏棍加温外贴。蛇床子酊(取蛇床子

25g浸入75%酒精100ml内)外搽,每日3~4次。

3其他疗法

电针:采用DF2一B型电子腋臭仪治疗本病,局麻后电灼至适当深度,留黑色焦痂,外涂庆大霉素软膏或外敷紫草油纱布。

【预后与转归】

病因不明,与遗传、精神刺激、昆虫叮咬、内分泌障碍、胃肠紊乱等有关,病程可持续多年。

【预防与调护】

1.注意避免虫咬、日晒,讲究个人卫生。

2.避免热水烫洗,尽量避免搔抓。

3.注意劳逸结合,精神轻松愉快。

是谁说伟大才值得被歌颂;

2024年结节性痒疹诊断与治疗PPT

2024年结节性痒疹诊断与治疗PPT

Part Three
结节性痒疹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用于缓解瘙痒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真菌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用于控制免疫反应 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用于治疗免
疫性疾病
物理治疗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减轻瘙痒和红肿 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处,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瘙痒 紫外线照射: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患处,减轻炎症和瘙痒 红外线照射:使用红外线灯照射患处,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瘙痒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结节 性痒疹病情严重, 药物治疗无效,严 重影响生活质量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刺激性物质 和过敏原
定期复查,监测 病情变化
遵医嘱,按时服 药,避免擅自停 药或减量
THANKS
汇报人:
Part Five
结节性痒疹的并发 症与后遗症
并发症类型
皮肤感染:结节性痒疹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
皮肤过敏:结节性痒疹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皮肤癌变:结节性痒疹可能导致皮肤癌变,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等。 皮肤萎缩:结节性痒疹可能导致皮肤萎缩,如皮肤变薄、弹性下降等。
瘙痒程度:结节性痒疹的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剧烈,部分患者瘙痒较 轻。

结节性痒疹中医药研究进展

结节性痒疹中医药研究进展

结节性痒疹中医药研究进展

结节性痒疹(PN)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结节性苔藓,为疣状结节性损害,瘙痒剧烈,主要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伸侧为多,常见于成年女性[1]。中医称之为“马疥”,“血疳”。近代医

家赵炳南称之为“顽湿聚结”[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在减轻瘙痒缩短病程等方面取得较好

效果,故对本病的中医药研究现况做一综述。

1.病因病机的认识

隋代《诸病源侯论.巧候》中首次提出"马疥"一词,当时对于改病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

明代《证治准绳.疡医》指出此病主要病机为脾胃湿热,兼肺经感受风毒。清代黄元御[3]认为该病因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所致,后期则痰瘀互结。当代赵炳南[2]认为此病因湿邪蕴积

肌肤复感风毒为患。叶建州[4]认为因湿致瘀,湿瘀同病是致病原因。黄蜀[5]认为该病

主要因病久阳损,或素体阳虚,复感湿邪,病久则湿瘀相结。本为阳虚,标为寒凝、湿浊、

血瘀、表郁。丁素先[6]认为本病与风、湿、寒、瘀等密切相关。东贵荣[7]认为此病初

期为营卫失和,复感风、湿、热邪,后期主要致病因素则转为瘀、毒。

2.治疗的认识

2.1.中医内治法

郭恕铎等[8]自拟疏风散结方治疗结节性痒疹32例,有效率93.75%。田优德[9]自拟化

湿散结汤治疗湿热毒瘀型结节性痒疹40例,用药1个月后有效率为92.5%,痊愈率为37.5%。杜晓航等[10]使用全虫方加味治疗结节性痒疹,有效率(痊愈+显效)86.67%。谢保全等[11]使用全虫方加减治疗女性经期结节性痒疹,有效率为93.31%,为女性经期结节性痒疹

的治疗提供依据和思路。

2.2中医外治法

结节性痒疹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结节性痒疹治疗方法

导语: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起到了保护身体和排汗等功能,如果皮肤出现问题将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麻烦,皮肤比较脆弱,如果我们在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起到了保护身体和排汗等功能,如果皮肤出现问题将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麻烦,皮肤比较脆弱,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好皮肤的话,皮肤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疾病,结节性痒疹就是一种皮肤疾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处理结节性痒疹呢?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病因与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障碍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本病女性多见。皮损好发于四肢,也可见于腰臀部,最多见于小腿伸侧。

1.一般治疗

改善卫生条件,防止昆虫叮咬,去除有关诱因,避免局部刺激。

2.结节性痒疹治疗的常用方法:

(1)局部治疗①可外用各种剂型的糖皮质激素或焦油类制剂,角化显著的可外贴含醋酸曲安奈德及新霉素的肤疾宁等硬膏。②局部封闭治疗:注射方法参见慢性单纯性苔藓。

(2)全身治疗①抗组胺药以及镇静安眠药物的应用同慢性单纯性苔藓,根据瘙痒的严重程度可单独也可联合应用。②沙利度胺,单独使用效果差。③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与硫唑嘌呤治疗顽固性结节性痒疹,有一定疗效。④皮损增生明显、质硬者可口服维胺酯,每日3次,或异维A酸,每日1~2次。

(3)物理疗法如冷冻、电烙、激光疗法亦都有一定疗效。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治结节性痒疹

中药治结节性痒疹

中药治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节)

好发于四肢身侧及手足背部。初起为数目不定的淡红色丘疹,逐渐扩大到黄豆至蚕豆大小红褐色或灰褐色半球形结节。表面粗糙呈疣状,阵发性剧痒,因搔抓而有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中药用下方可治愈:

白鲜皮30克、大青叶30克、臭牡丹20克、桃枝50克、柳枝50克、金莲花20克、桑枝50克、碧桃干60克、柿霜30克、冰片10克、当归30克、狼毒10克、槐枝50克、鸡矢滕50克、全蝎30克

上药共捣为粗粉状,用纱布包裹,加水适量、煮水泡浴,每天泡浴全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皮损呈半球形隆起,触之坚实,散在孤立,色暗红或灰褐,阵作剧痒。

(2)常发生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伸侧为多见。

(3)多见于成年妇女,病程缓慢。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好发于成年女性。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胫前为多见,其次为手足背部,亦可见于背、腰围及臀部。

(2)初期为水肿性淡红色或红色丘疹,逐渐形成黄豆至蚕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明显,部分呈疣状增生,触之有坚实感。常伴剥脱、结痂及苔藓样改变。皮疹孤立散在,一般不相互融合。

(3)自觉剧痒,呈阵发性,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

(4)病程慢性,可迁延多年不愈。

(二)证候诊断

1.湿热风毒证:皮疹呈半球形隆起,色红或灰褐,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剧痒时作。伴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2.血瘀风燥证:结节坚硬,表面粗糙,色紫红或紫褐,皮肤肥厚,干燥,阵发性瘙痒。舌紫暗,苔薄,脉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湿热风毒证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

①全虫方加减。全蝎、皂角刺、猪牙皂角、白蒺藜、生槐花、威灵仙、白鲜皮、苦参、黄柏等。

②乌蛇祛风汤加减。乌梢蛇、黄芩、黄连、银花、连翘、白芷、羌活、荆芥、防风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等。

2.血瘀风燥证

治法: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乌蛇荣皮汤加减。生地、当归、桂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紫草、白蒺藜、白鲜皮、乌梢蛇、甘草等。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乌蛇止痒丸等。

(二)外治法

1.外用中药药膏:可选用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类中药调成软膏、硬膏外擦或贴敷;外用蜈黛软膏、消炎癣湿药膏等,每日2~3次。

2.中药药浴:选取川椒、黄柏、蛇床子、百部、川芎、丹参、苍术、枯矾等中药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次。

3.穴位贴敷:选止痒安神中药(石菖蒲、朱砂、茯神等)调成药膏贴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

4.中药熏蒸:可选用全自动中药熏蒸治疗仪,选用祛风止痒类中药(当归、白芍、白鲜皮、五倍子、百部、地肤子、鹤虱等)煎液熏蒸,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5.针灸治疗

①体针法:取阿是穴配合循经取穴,按辨证行相应针法,留针20~25分钟,每日1次。

②针刺拔罐:病变局部常规消毒,梅花针叩刺至局部微微出血,留罐5~7分钟,隔日1次。

③火针疗法:常规消毒结节,火针点刺,每个结节点刺2~3次,隔天1次。

④耳穴治疗:耳穴贴压王不留行,取穴:相应部位、耳尖、神门、肾上腺、三焦等穴,每日按压3~4次,每次1分钟左右,3天更换王不留行1次。

(三)其他疗法:可采用中频治疗仪等设备行生物反馈治疗。

(四)护理调摄

纠正胃肠功能紊乱,防止虫咬;消除感染因素,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禁止搔抓和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清淡饮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 001.8-94)评定疗效,具体如下: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以瘙痒程度评分下降率作为症状判定标准。

皮疹消退率=(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

瘙痒缓解率=(治疗前瘙痒评分-治疗后瘙痒评分)/治疗前瘙痒评分。

痊愈:消退率≥90%;

显效:90%﹥消退率≥70%;

好转:70%﹥消退率≥30%;

无效:消退率﹤30%。

(二)评价方法

1.皮疹评分法:

(1)临床症状评分:临床表现分为三项,即:肥厚(H)、角化(K)、表皮剥脱(E)。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0~4分计分,0=无,1=轻,2=中,3=重。各种症状分值之间可记0.5分。

(2)皮疹数目评分:①将全身分为4个部位,即:头/颈(H)、上肢(UL)、躯干(T)、下肢(LL)。上肢包括腋外侧和手。躯干包括腋中部和腹股沟部。下肢包括臀和足部。②皮损数目计分,0分为无皮疹0分,1分为1~5个,2分为6~10个,3分为11~15个,4分为>15个。

(3)根据上述各项,各部位皮疹数目及临床症状评分总和即为皮损严重程度的总评分。

2.瘙痒评分法

患者自述瘙痒程度用一个直观模拟标度尺测量,尺子的左端表示无瘙痒,右端表示剧烈瘙痒、无法入睡,中间表示不同程度的瘙痒。尺子的反面有与正面相应的刻度0~10。测定时让患者自己指定瘙痒程度在尺子正面的所在位置,医师则可读取、记录尺子反面的相应刻度,此刻度即为该患者的瘙痒记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