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40页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圆与圆锥曲线的多元综合运用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圆与圆锥曲线的多元综合运用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圆与圆锥曲线的多元综合运用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圆与圆锥曲线的多元综合运用在高考数学中,圆与圆锥曲线是常见的考察内容。

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本文将对圆的方程、圆锥曲线以及它们的多元综合运用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

一、圆的方程及性质1.圆的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为:$ (x-a)^2 + (y-b)^2 = r^2 $其中,圆心坐标为$(a, b)$,半径为$r$。

2.圆的性质(1)过给定圆外一点可作唯一一条直线与圆相交;(2)相交圆共有4个交点,若两个圆重合,则有无数个交点;(3)相离圆无交点。

二、圆锥曲线的方程及性质1. 椭圆的方程及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frac{(x-x_0)^2}{a^2} + \frac{(y-y_0)^2}{b^2} = 1 $其中,$(x_0, y_0)$代表椭圆的中心坐标,$a$和$b$分别为椭圆长轴和短轴的长度。

椭圆的性质:(1)焦点和直径: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椭圆的直径是通过中心点并且垂直于长轴的线段。

(2)离心率与焦点:离心率用来度量椭圆的扁平程度,定义为$e=\sqrt{1-\frac{b^2}{a^2}}$,焦点与离心率的关系为:$c=ae$。

2. 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为两种情况:(1)横轴双曲线的方程为:$ \frac{(x-x_0)^2}{a^2} - \frac{(y-y_0)^2}{b^2} = 1 $(2)纵轴双曲线的方程为:$ \frac{(y-y_0)^2}{a^2} - \frac{(x-x_0)^2}{b^2} = 1 $其中,$(x_0, y_0)$代表双曲线的中心坐标,$a$和$b$分别为双曲线横轴和纵轴上的半轴长。

双曲线的性质:(1)焦点和直枝: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2a$;双曲线的两个枝分别延长出去,称为直枝。

(2)离心率与焦点:离心率用来度量双曲线的扁平程度,定义为$e=\sqrt{1+\frac{b^2}{a^2}}$,焦点与离心率的关系为:$c=ae$。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含详细答案解析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含详细答案解析

专题1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题型1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是( )A. 1B. 2C. 1或2D. 0答案详解A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因为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在y轴上的焦距为3,所以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是:1.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解析: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然后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即可.2. 斜率为的直线l与椭圆交与不同的两点,且这两个交点在x轴上的射影恰好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答案详解A解:两个交点横坐标是-c,c,所以两个交点分别为代入椭圆,两边乘,则,,,,或所以3. 过双曲线x2-=1的右焦点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实数λ使得|AB|=λ的直线l恰有3条,则λ=.【答案】分析:利用实数λ使得|AB|=λ的直线l恰有3条,根据对称性,其中有一条直线与实轴垂直,求出直线与实轴垂直时,线段的长度为4,再作验证,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实数λ使得|AB|=λ的直线l恰有3条∴根据对称性,其中有一条直线与实轴垂直此时A,B的横坐标为,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y=±2,故|AB|=4∵双曲线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是2,小于4,∴过抛物线的焦点一定有两条直线使得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4,综上可知,|AB|=4时,有三条直线满足题意∴λ=4故答案为:4解析:先根据题意表示出两个焦点的交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两边乘,求得关于的方程求得e.4.设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为抛物线上一点,,为垂足,如果直线的倾斜角为,那么5. 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倍,其上一点到右焦点的最短距离为.(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与圆相切,且交椭圆C于A、B两点,求当的面积最大时直线l的方程.答案详解解:(1)设椭圆右焦点则由(1)得代得代(2)得(2)与圆相切由消y得又,当时,,当时,(当时“=”成立)此时且(3)式6. 已知,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离心率等于的椭圆与双曲线的焦点相同,动点满足,曲线的方程为。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 讲义 (解析版)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  讲义 (解析版)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一、知识梳理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将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一个变量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方程:ax2+bx+c=0(或ay2+by+c=0).(1)若a≠0,可考虑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有①Δ>0①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①Δ=0①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①Δ<0①直线与圆锥曲线相离.(2)若a=0,b≠0,即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直线l与圆锥曲线E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①若E为双曲线,则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①若E为抛物线,则直线l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重合.2.圆锥曲线的弦长设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圆锥曲线C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AB=1+k2|x2-x1|=1+1k2|y2-y1|.3.过一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过椭圆外一点总有两条直线与椭圆相切;过椭圆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椭圆相切;过椭圆内一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2)过抛物线外一点总有三条直线和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条切线和一条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过抛物线上一点总有两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一条切线和一条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过抛物线内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一条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3)过双曲线外不在渐近线上的一点总有四条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两条切线和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过双曲线上条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一条切线和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过双曲线内一点总有两条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二、课前预习1.若直线y =kx +1与椭圆x 25+y 2m =1总有公共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2.斜率为1的直线l 与椭圆x 24+y 2=1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大值为____.3.直线mx +ny =4与①O :x 2+y 2=4没有交点,则过点P (m ,n )的直线与椭圆x 29+y 24=1的交点个数是____个.4.已知A 1,A 2分别为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顶点,P 是椭圆C 上异于A 1,A 2的任意一点,若直线P A 1,P A 2的斜率的乘积为-49,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过点)23,1(P ,离心率为12.(1) 求椭圆C 的方程. (2) 若斜率为32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试探究OA 2+OB 2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此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三、典型例题题型一.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例1已知直线l :y =2x +m ,椭圆C :x 24+y 22=1.试问当m 取何值时,直线l 与椭圆C :(1)有两个不重合的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变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1(-1,0),且点P (0,1)在C 1上. (1)求椭圆C 1的方程;(2)设直线l 同时与椭圆C 1和抛物线C 2:y 2=4x 相切,求直线l 的方程.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12的椭圆E 的左顶点为A ,点A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6.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 (2)过点A 且斜率为32的直线与椭圆E 交于点B ,过点B 与右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E 于M 点,求M 点的坐标.题型二 弦长问题例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 的离心率e =22,右焦点F 到左准线l 的距离为3.(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 和AB 于点P ,C ,若PC =2AB ,求直线AB 的方程.变式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2,过椭圆右焦点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 与CD .当直线AB 斜率为0时,AB =4. (1)求椭圆的方程;(2)若|AB |+|CD |=487,求直线AB 的方程.BAOxy lP C题型三 定点问题例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离心率为2的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左顶点为A ,过原点O 的直线(与坐标轴不重合)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直线,PA QA 分别与y 轴交于,M N 两点.若直线PQ斜率为2时,PQ =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试问以MN 为直径的圆是否经过定点(与直线PQ 的斜率无关)?请证明你的结论.例5 已知椭圆C :x 2a 2+y 2=1(a >1)的上顶点为A ,右焦点为F ,直线AF 与圆M :x 2+y 2-6x -2y +7=0相切.(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不过点A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P 、Q 两点,且AP →·AQ →=0,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N 的坐标.变式1 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四点1P (1,1),2P (0,1),)23,1(3 P ,)23,1(4P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 (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变式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椭圆上动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2-1).(1) 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 已知过点M (0,-1)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试判断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是否恒过定点,并说明理由.题型四 定值问题例6 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C 的离心率为23,且过点),(12-P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点Q 在椭圆C 上,且PQ 与x 轴平行,过P 点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椭圆C 于),(11y x A),(22y x B 两点,若直线PQ 平分APB ∠,求证:直线AB 的斜率是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变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焦距为2,离心率为22,椭圆的右顶点为A . (1)求该椭圆的方程;(2)过点(2,2)D -作直线PQ 交椭圆于两个不同点,P Q ,求证:直线,AP AQ 的斜 率之和为定值.例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221x y a b+=(0)a b >>,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P 为椭圆上的一点,过点O 作OP 的垂线交直线y =于点Q ,求2211OP OQ +的值.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222:O x y b +=经过椭圆222:14x y E b +=(02)b <<的焦点.(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l y kx m =+交椭圆E 于,P Q 两点,T 为弦PQ 的中点,(1,0),(1,0)M N -,记直线,TM TN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当22221m k -=时,求12k k ⋅的值.题型五 最值、范围问题例8 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1,0),左准线方程为x =-2.(1) 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 若椭圆C 上有A ,B 两点,满足OA ①OB (O 为坐标原点),求①AOB 面积的取值范围.例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左顶点为A ,点B 是椭圆C 上异于左、右顶点的任一点,P 是AB 的中点,过点B 且与AB 垂直的直线与直线OP 交于点Q ,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点A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6。

2024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教学PPT课件

− −

所以2(1-2 k )·
+(4 k -2 m -2)·
+8 m =0.整理,得




(1- m )(2 k + m -1)=0.当2 k + m -1=0时,直线 l : y = kx +1
-2 k 恒过点 A (2,1),不符合题意;当1- m =0时,直线 l : y = kx
=0.设 P ( x 1, y 1), Q ( x 2, y 2),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 x 1+ x 2=
, x 1 x 2=
.

(2) 若轨迹 C 上存在两点 A , B 满足 kOA + kOB =-1( kOA , kOB 分别为直线
OA , OB 的斜率),求直线 AB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2) 根据题意可知,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 kx + b ,



经过 x 轴上的两个定点(1,0)和(-3,0).
2.
2
2
(2023·武汉期中)已知椭圆 E : 2 + 2 =1( a > b >0)的上顶点和


右顶点分别是 A (0,1)和 B ,离心率 e =
动点,且 CD ∥ AB .
(1) 求椭圆 E 的标准方程.
解:(1)

椭圆 E 的标准方程为 + y 2=1.

易知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2 y -2=0,| AB |= ,

2019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一)

2019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一)
复习目标 课前预习 高频考点 课时小结
课后练习
【变式探究】
1.如图,已知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 3 心率为 2 ,点A、B分别是椭圆C的长轴、短轴的端点,点O 6 5 到直线AB的距离为 5 . (1)求椭圆C的方程; (2)已知点E(3,0),设点P、Q是椭 圆C上的两个动点,满足EP⊥EQ,求 →· → 的最小值. EP QP
复习目标
课前预习
高频考点
课时小结
课后练习
(2)因为EP⊥EQ, →· → =EP →· → -EQ → )=EP → 2, 所以EP QP (EP
2 设P(x0,y0),则x2 + 4 y 0 0=36,
3 2 2 2 → → → 所以EP· QP=EP =(x0-3) +y0=4(x0-4)2+6, 又因为-6≤x0≤6, →· → 的最小值为6. 所以当x0=4时,EP QP
复习目标
课前预习
高频考点
课时小结
课后练习
(方法二:几何法) 如图,若将直线 3x-y+5=0 平移,则移到刚好与抛物 线 y2=12x 相切时, 切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 设与 3x-y+5=0 平行的切线为 3x-y +t=0,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y2-4y+4t=0, Δ=16-16t=0,所以 t=1, |5-1| 2 10 所以最近距离 d= = 5 . 10
答案:B
复习目标 课前预习 高频考点 课时小结
课后练习
【例1】(2014· 新课标卷Ⅰ)已知点A(0,-2),椭圆E: x2 y2 3 a2 + b2 =1(a>b>0)的离心率为 2 ,F是椭圆的焦点,直线AF 2 3 的斜率为 3 ,O为坐标原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A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 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新高考2024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考大题专练五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考大题专练五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

专练48高考大题专练(五)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1.[2023·新课标Ⅰ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P距离,记动点P的轨迹为W.(1)求W的方程;(2)已知矩形ABCD有三个顶点在W上,证明:矩形ABCD的周长大于3 3.2.[2023·新课标Ⅱ卷]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左焦点为(-25,0),离心率为 5.(1)求C的方程;(2)记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过点(-4,0)的直线与C的左支交于M,N两点,M在第二象限,直线MA1与NA2交于点P.证明:点P在定直线上.3.[2023·全国乙卷(理)]已知椭圆C:y2a2+x2b2=1(a>b>0)的离心率为53,点A(-2,0)在C上.(1)求C的方程;(2)过点(-2,3)的直线交C于P,Q两点,直线AP,AQ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M,N,证明:线段MN的中点为定点.4.[2022·全国甲卷(理),20]设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F ,点D (p ,0),过F 的直线交C 于M ,N 两点.当直线MD 垂直于x 轴时,|MF |=3.(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MD ,ND 与C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 ,B ,记直线MN ,AB 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当α-β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 的方程.5.[2023·全国甲卷(理)]已知直线x -2y +1=0与抛物线C :y 2=2px (p >0)交于A ,B 两点,|AB |=415.(1)求p ;(2)设F 为C 的焦点,M ,N 为C 上两点,且FM →·FN →=0,求△MFN 面积的最小值.6.[2022·新高考Ⅱ卷,21]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2=1(a >0,b >0)的右焦点为F (2,0),渐近线方程为y =±3x .(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x 1,y 1),Q (x 2,y 2)在C 上,且x 1>x 2>0,y 1>0.过P 且斜率为-3的直线与过Q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于点M .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①M 在AB 上;②PQ ∥AB ;③|MA |=|MB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7.[2022·全国乙卷(理),20]已知椭圆E 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 轴、y 轴,且过A (0,-2),B (32,-1)两点.(1)求E 的方程;(2)设过点P (1,-2)的直线交E 于M ,N 两点,过M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线段AB 交于点T ,点H 满足MT →=TH →.证明:直线HN 过定点.8.[2022·新高考Ⅰ卷,21]已知点A (2,1)在双曲线C :x 2a 2-y 2a 2-1=1(a >1)上,直线l 交C 于P ,Q 两点,直线AP ,AQ 的斜率之和为0.(1)求l 的斜率;(2)若tan ∠PAQ =22,求△PAQ 的面积.专练48高考大题专练(五)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1.解析:(1)设点P 的坐标为(x ,y ),依题意得|y |=x 2+(y -12)2,化简得x 2=y -14,所以W 的方程为x 2=y -14.(2)设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在W 上,则AB ⊥BC ,矩形ABCD 的周长为2(|AB |+|BC |).设B (t ,t 2+14),依题意知直线AB 不与两坐标轴平行,故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t 2+14)=k (x -t ),不妨设k >0,与x 2=y -14联立,得x 2-kx +kt -t 2=0,则Δ=k 2-4(kt -t 2)=(k -2t )2>0,所以k ≠2t .设A (x 1,y 1),所以t +x 1=k ,所以x 1=k -t ,所以|AB |=1+k 2|x 1-t |=1+k 2|k -2t |=1+k 2|2t -k |,|BC |=1+(1-1k )2|-1k -2t |=1+k 2k |1k +2t |=1+k 2k 2|2kt +1|,且2kt +1≠0,所以2(|AB |+|BC |)=21+k 2k2(|2k 2t -k 3|+|2kt +1|).因为|2k 2t -k 3|+|2kt +1|k 2-2k )t +k 3-1,t ≤-12kk -2k 2)t +k 3+1,-12k <t ≤k 2k 2+2k )t -k 3+1,t >k 2,当2k -2k 2≤0,即k ≥1时,函数y =(-2k 2-2k )t +k 3-1在(-∞,-12k]上单调递减,函数y =(2k -2k 2)t +k 3+1在(-12k ,k2]上单调递减或是常函数(当k =1时是常函数),函数y=(2k 2+2k )t -k 3+1在(k2,+∞)上单调递增,所以当t =k2时,|2k 2t -k 3|+|2kt +1|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k 2+1,又k ≠2t ,所以2(|AB |+|BC |)>21+k 2k 2(k 2+1)=2(1+k 2)32k 2.令f (k )=2(1+k 2)32k 2,k ≥1,则f ′(k )=2(1+k 2)12(k +2)(k -2)k3,当1≤k <2时,f ′(k )<0,当k >2时,f ′(k )>0,所以函数f (k )在[1,2)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所以f (k )≥f (2)=33,所以2(|AB |+|BC |)>2(1+k 2)32k 2≥3 3.当2k -2k 2>0,即0<k <1时,函数y =(-2k 2-2k )t +k 3-1在(-∞,-12k]上单调递减,函数y =(2k -2k 2)t +k 3+1在(-12k ,k 2]上单调递增,函数y =(2k 2+2k )t -k 3+1在(k2,+∞)上单调递增,所以当t =-12k时,|2k 2t -k 3|+|2kt +1|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k 3+k =k (1+k 2),又2kt +1≠0,所以2(|AB |+|BC |)>21+k 2k 2k (k 2+1)=2(1+k 2)32k .令g (k )=2(1+k 2)32k ,0<k <1,则g ′(k )=2(1+k 2)12(2k 2-1)k2,当0<k <22时,g ′(k )<0,当22<k <1时,g ′(k )>0,所以函数g (k )在(0,22)上单调递减,在(22,1)上单调递增,所以g (k )≥g (22)=33,所以2(|AB |+|BC |)>2(1+k 2)32k≥3 3.综上,矩形ABCD 的周长大于3 3.2.解析:(1)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c 为双曲线C 的半焦距,=25=5=a 2+b 2=25=2=4.所以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4-y 216=1.(2)方法一设M (x 1,y 1),N (x 2,y 2),直线MN 的方程为x =my -4,则x 1=my 1-4,x 2=my 2-4.my -4-y 216=1,得(4m 2-1)y 2-32my +48=0.因为直线MN 与双曲线C 的左支交于M ,N 两点,所以4m 2-1≠0,且Δ>0.1+y 2=32m4m 2-11y 2=484m 2-1,所以y 1+y 2=2m3y 1y 2.因为A 1,A 2分别为双曲线C 的左、右顶点,所以A 1(-2,0),A 2(2,0).直线MA 1的方程为y 1x 1+2=y x +2,直线NA 2的方程为y 2x 2-2=yx -2,所以y 1x 1+2y 2x 2-2=yx +2y x -2,得(x 2-2)y 1(x 1+2)y 2=x -2x +2,(my 2-6)y 1(my 1-2)y 2=my 1y 2-6y 1my 1y 2-2y 2=x -2x +2.因为my 1y 2-6y 1my 1y 2-2y 2=my 1y 2-6(y 1+y 2)+6y 2my 1y 2-2y 2=my 1y 2-6·2m3y 1y 2+6y 2my 1y 2-2y 2=-3my 1y 2+6y 2my 1y 2-2y 2=-3,所以x -2x +2=-3,解得x =-1,所以点P 在定直线x =-1上.方法二由题意得A 1(-2,0),A 2(2,0).设M (x 1,y 1),N (x 2,y 2),直线MN 的方程为x =my -4,则x 214-y 21164x 21-y 21=16.如图,连接MA 2,kMA 1·kMA 2=y 1x 1+2·y 1x 1-2=y 21x 21-4=4x 21-16x 21-4=4①.由x 24-y 216=1,得4x 2-y 2=16,4[(x -2)+2]2-y 2=16,4(x -2)2+16(x -2)+16-y 2=16,4(x -2)2+16(x -2)-y 2=0.由x =my -4,得x -2=my -6,my -(x -2)=6,16[my -(x -2)]=1.4(x -2)2+16(x -2)·16[my -(x -2)]-y 2=0,4(x -2)2+83(x -2)my -83(x -2)2-y 2=0,两边同时除以(x -2)2,得43+8m 3·yx -2-=0,-8m 3·y x -2-43=0.kMA 2=y 1x 1-2,kNA 2=y 2x 2-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kMA 2·kNA 2=-43②.由①②可得kMA 1=-3kNA 2.:y =kMA 1(x +2)=-3kNA 2(x +2),lNA 2:y =kNA 2(x -2).=-3kNA 2(x +2)=kNA 2(x -2),解得x =-1.所以点P 在定直线x =-1上.3.解析:(1)因为点A (-2,0)在C 上,所以4b2=1,得b 2=4.因为椭圆的离心率e =c a =53,所以c 2=59a 2,又a 2=b 2+c 2=4+59a 2,所以a 2=9,c 2=5,故椭圆C 的方程为y 29+x 24=1.(2)由题意知,直线PQ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l PQ :y -3=k (x +2),P (x 1,y 1),Q (x 2,y 2),k (x +2),+x 24=1,得(4k 2+9)x 2+(16k 2+24k )x +16k 2+48k =0,则Δ=(16k 2+24k )2-4(4k 2+9)(16k 2+48k )=-36×48k >0,故x 1+x 2=-16k 2+24k 4k 2+9,x 1x 2=16k 2+48k4k 2+9.直线AP :y =y 1x 1+2(x +2),令x =0,解得y M =2y 1x 1+2,同理得y N =2y 2x 2+2,则y M +y N =2y 1(x 2+2)+y 2(x 1+2)(x 1+2)(x 2+2)=2(kx 1+2k +3)(x 2+2)+(kx 2+2k +3)(x 1+2)(x 1+2)(x 2+2)=22kx 1x 2+(4k +3)(x 1+x 2)+8k +12x 1x 2+2(x 1+x 2)+4=22k (16k 2+48k )+(4k +3)(-16k 2-24k )+(8k +12)(4k 2+9)16k 2+48k +2(-16k 2-24k )+4(4k 2+9)=2×10836=6.所以MN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y M +y N2=3,所以MN 的中点为定点(0,3).4.解析:(1)方法一由题意可知,当x =p 时,y 2=2p 2.设M 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点M 的纵坐标为2p ,|MD |=2p ,|FD |=p2.在Rt△MFD 中,|FD |2+|MD |2=|FM |2+(2p )2=9,解得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 .方法二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p2.当MD 与x 轴垂直时,点M 的横坐标为p .此时|MF |=p +p2=3,所以p =2.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2)设直线MN 的斜率为k 1,直线AB 的斜率为k 2,则k 1=tan α,k 2=tan β.由题意可得k 1≠0,k 2≠0.设M (x 1,y 1),N (x 2,y 2),y 1>0,y 2<0,A (x 3,y 3),B (x 4,y 4),y 3<0,y 4>0.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2(x -m ),m 为直线A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直线MN 的方程为y =k 1(xMD 的方程为y =k 3(x -2),直线ND 的方程为y =k 4(x -2).=k 1(x -1),2=4x ,所以k 21x 2-(2k 21+4)x +k 21=0,则x 1x 2=1.=k2(x-m),2=4x,所以k22x2-(2mk22+4)x+k22m2=0,则x3x4=m2.=k3(x-2),2=4x,所以k23x2-(42+4)x+4k23=0,则x1x3=4.=k4(x-2),2=4x,所以k24x2-(4k24+4)x+4k24=0,则x2x4=4.所以M(x1,2x1),N(1x1,-2x1),A(4x1,-4x1),B(4x1,4x1).所以k1=2x1x1-1,k2=x1x1-1,k1=2k2,所以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k1-k21+k1k2=k21+2k22=11k2+2k2.因为k1=2k2,所以k1与k2同号,所以α与β同为锐角或钝角.当α-β取最大值时,tan(α-β)取得最大值.所以k2>0,且当1k2=2k2,即k2=22时,α-β取得最大值.易得x3x4=16x1x2=m2,又易知m>0,所以m=4.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2y-4=0.5.解析:(1)设A(x1,y1),B(x2,y2),把x=2y-1代入y2=2px,得y2-4py+2p=0,由Δ1=16p2-8p>0,得p>12.y1+y2=4p,y1y2=2p,所以|AB·(y1+y2)2-4y1y2=5·16p2-8p=415,解得p=2或p=-32(舍去),故p=2.(2)设M(x3,y3),N(x4,y4),由(1)知抛物线C:y2=4x,则点F(1,0).因为FM→·FN→=0,所以∠MFN=90°,则S△MFN=12|MF||NF|=12(x3+1)(x4+1)=12(x3x4+x3+x4+1)(*).当直线MN的斜率不存在时,点M与点N关于x轴对称,因为∠MFN=90°,所以直线MF与直线NF的斜率一个是1,另一个是-1.MF的斜率为1,则MF:y=x-1,=x-1,2=4x,得x2-6x+1=0,3=3-22,4=3-223=3+22,4=3+22.代入(*)式计算易得,当x3=x4=3-22时,△MFN的面积取得最小值,为4(3-22).当直线MN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m.=kx +m ,2=4x ,得k 2x 2-(4-2km )x +m 2=0,Δ2=(4-2km )2-4m 2k 2>0,3+x 4=4-2kmk 2,3x 4=m 2k2,y 3y 4=(kx 3+m )(kx 4+m )=k 2x 3x 4+mk (x 3+x 4)+m 2=4mk.又FM →·FN →=(x 3-1,y 3)·(x 4-1,y 4)=x 3x 4-(x 3+x 4)+1+y 3y 4=0,所以m 2k 2-4-2km k 2+1+4m k=0,化简得m 2+k 2+6km =4.所以S △MFN =12(x 3x 4+x 3+x 4+1)=m 2+k 2-2km +42k 2=m 2+k 2+2kmk 2=令t =mk,则S △MFN =t 2+2t +1,2k 2=4,+1=4k2>0,即t 2+6t +1>0,得t >-3+22或t <-3-22,从而得S △MFN =t 2+2t +1>12-82=4(3-2 2.故△MFN 面积的最小值为4(3-22).=1,=3.所以C 的方程为x 2-y 23=1.(2)当直线PQ 斜率不存在时,x 1=x 2x 1>x 2>0,所以直线PQ 斜率存在,所以设直线PQ 的方程为y =kx +h (k =kx +h ,2-y 23=1.消去y 并整理,得(3-k 2)x 2-2khx -h 2-3=0.则x 1+x 2=2kh 3-k 2,x 1x 2=h 2+3k 2-3,x 1-x 2=(x 1+x 2)2-4x 1x 2=23(h 2+3-k 2)|3-k 2|.因为x 1>x 2>0,所以x 1x 2=h 2+3k 2-3>0,即k 2>3.所以x 1-x 2=23(h 2+3-k 2)k 2-3.设点M 的坐标为(x M ,y M ),则y M -y 2=3(x M -x 2),y M -y 1=-3(x M -x 1),两式相减,得y 1-y 2=23x M -3(x 1+x 2).因为y 1-y 2=(kx 1+h )-(kx 2h )=k (x 1-x 2),所以23x M =k (x 1-x 2)+3(x 1+x 2),解得x M=k h2+3-k2-khk2-3.两式相加,得2y M-(y1+y2)=3(x1-x2).因为y1+y2=(kx1+h)+(kx2+h)=k(x1+x2)+2h,所以2y M=k(x1+x2)+3(x1-x2)+2h,解得y M=3h2+3-k2-3hk2-3=3kx M.所以点M的轨迹为直线y=3kx,其中k为直线PQ的斜率.选择①②.因为PQ∥AB,所以k AB=k.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2),并设点A的坐标为(x A,y A),点B的坐标为(x B,y B),A=k(x A-2),A=3x A,解得x A=2kk-3,y A=23kk-3.同理可得x B=2kk+3,y B=-23kk+3.此时x A+x B=4k2k2-3,y A+y B=12kk2-3.因为点M在AB上,且其轨迹为直线y=3kx,M=k(x M-2),M=3kx M.解得x M=2k2k2-3=x A+x B2,y M=6kk2-3=y A+y B2,所以点M为AB的中点,即|MA|=|MB|.选择①③.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点M即为点F(2,0),此时点M不在直线y=3kx上,与题设矛盾,故直线AB的斜率存在.当直线AB y=m(x-2)(m≠0),并设点A的坐标为(x A,y A),点B的坐标为(x B,y B-2),解得x A=2mm-3,y A同理可得x B=2mm+3,.此时x M=x A+x B2=2mm2-3,y M=y A+y B2=6mm2-3.由于点M同时在直线y=3k上,故6m=3k·2m2,解得k=m,因此PQ∥AB.选择②③.因为PQ∥AB,所以k AB=k.AB的方程为y=k(x-2),并设点A的坐标为(x A,y A),点B的坐标为(x B,y B),A=k(x A-2),A=3x A,解得x A=2kk-3,y A=23kk-3.同理可得x B =2kk +3,y B =-23kk +3.设AB 的中点为C (x C ,y C ),则x C =x A +x B 2=2k 2k 2-3,y C =y A +y B 2=6kk 2-3.因为|MA |=|MB |,所以点M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点M 在直线y -y C =-1k (x -x C )上.将该直线方程与y =3k x 联立,解得x M =2k 2k 2-3=x C ,y M =6kk 2-3=y C ,即点M 恰为AB 的中点,所以点M 在直线AB 上.7.解析:(1)设椭圆E 的方程为mx 2+ny 2=1(m >0,n >0,m ≠n ).将点A (0,-2),B (32,-1)的坐标代入,得=1,+n =1,=13,=14.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3+y24=1.(2)证明:(方法一)设M (x 1,y 1),N (x 2,y 2).由题意,知直线MN 与y 轴不垂直,设其方程为x -1=t (y +2).t (y +2),+y 24=1.消去x 并整理,得(4t 2+3)y 2+(16t 2+8t )y +16t 2+16t -8=0,所以y 1+y 2=-16t 2+8t 4t 2+3,y 1y 2=16t 2+16t -84t 2+3.设T (x 0,y 1).由A ,B ,T 三点共线,得y 1+2x 0=y 1+1x 0-32,得x 0=32y 1+3.设H (x ′,y ′).由MT →=TH →,得(32y 1+3-x 1,0)=(x ′-32y 1-3,y ′-y 1),所以x ′=3y 1+6-x 1,y ′=y 1,所以直线HN 的斜率k =y 2-y ′x 2-x ′=y 2-y 1x 2+x 1-(3y 1+6)=y 2-y 1t (y 1+y 2)-3y 1+4t -4,所以直线HN 的方程为y -y 2=y 2-y 1t (y 1+y 2)-3y 1+4t -4·(x -x 2).令x =0,得y =y 2-y 1t (y 1+y 2)-3y 1+4t -4·(-x 2)+y 2=(y 1-y 2)(ty 2+2t +1)t (y 1+y 2)-3y 1+4t -4+y 2=(2t -3)y 1y 2+(2t -5)(y 1+y 2)+6y 1t (y 1+y 2)-3y 1+4t -4=(2t -3)·16t 2+16t -84t 2+3+(5-2t )·16t 2+8t4t 2+3+6y 1-t (16t 2+8t )4t 2+3-3y 1+4t -4=-2.所以直线NH 过定点(0,-2).(方法二)由A (0,-2),B (32,-1)可得直线AB 的方程为y =23x -2.a.若过点P (1,-2)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其直线方程为x =1.将直线方程x =1代入x 23+y 24=1,可得N (1,263),M (1,-263).将y =-263代入y =23x -2,可得T (3-6,-263).由MT →=TH →,得H (5-26,-263).此时直线HN 的方程为y =(2+263)(x -1)+263,则直线HN 过定点(0,-2).b.若过点P (1,-2)的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此直线方程为kx -y -(k +2)=0,M (x 1,y 1),N (x 2,y 2).-y -(k +2)=0,+y 24=1.消去y 并整理,得(3k 2+4)x 2-6k (2+k )x +3k (k +4)=0.1+x 2=6k (2+k )3k 2+4,1x 2=3k (4+k )3k 2+4,1+y 2=-8(2+k )3k 2+4,1y 2=4(4+4k -2k 2)3k 2+4,且x 1y 2+x 2y 1=-24k3k 2+4.①=y 1,=23x -2,可得T (3y 12+3,y 1).由MT →=TH →,得H (3y 1+6-x 1,y 1).则直线HN 的方程为y -y 2=y 1-y 23y 1+6-x 1-x 2(x -x 2).将点(0,-2)的坐标代入并整理,得2(x 1+x 2)-6(y 1+y 2)+x 1y 2+x 2y 1-3y 1y 2-12=0.②将①代入②,得24k +12k 2+96+48k -24k -48-48k +24k 2-36k 2-48=0,显然成立.综上可得,直线HN 过定点(0,-2).8.解析:(1)∵点A (2,1)在双曲线C :x 2a 2-y 2a 2-1=1(a >1)上,∴4a 2-1a 2-1=1,解得a 2=2.∴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2-y 2=1.显然直线l 的斜率存在,可设其方程为y =kx +m .kx +m ,y 2=1.消去y 并整理,得(1-2k 2)x 2-4kmx -2m 2-2=0.Δ=16k 2m 2+4(1-2k 2)(2m 2+2)=8m 2+8-16k 2>0.设P (x 1,y 1),Q (x 2,y 2),则x 1+x 2=4km 1-2k 2,x 1x 2=-2m 2-21-2k 2.由k AP +k AQ =0,得y 1-1x 1-2+y 2-1x 2-2=0,即(x 2-2)(kx 1+m -1)+(x 1-2)(kx 2+m -1)=0.整理,得2kx 1x 2+(m -1-2k )(x 1+x 2)-4(m -1)=0,即2k ·-2m 2-21-2k 2+(m -1-2k )·4km1-2k 2-4(m -1)=0,即(k +1)(m +2k -1)=0.∵直线l 不过点A ,∴k =-1.(2)设∠PAQ =2α,0<α<π2,则tan 2α=22,∴2tan α1-tan 2α=22,解得tan α=22(负值已舍去).由(1)得k =-1,则x 1x 2=2m 2+2>0,∴P ,Q 只能同在双曲线左支或同在右支.当P ,Q 同在左支时,tan α即为直线AP 或AQ 的斜率.设k AP =22.∵22为双曲线一条渐近线的斜率,∴直线AP 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不成立.当P ,Q 同在右支时,tan (π2-α)=1tan α即为直线AP 或AQ 的斜率.设k AP =122=2,则k AQ =-2,∴直线AP 的方程为y -1=2(x -2),即y =2x -22+1.=2x -22+1,y 2=1.消去y 并整理,得3x 2-(16-42)x +20-82=0,则x P ·2=20-823,解得x P =10-423.∴|x A -x P |=|2-10-423|=4(2-1)3.同理可得|x A -x Q |=4(2+1)3.∵tan 2α=22,0<2α<π,∴sin 2α=223,∴S △PAQ =12|AP |·|AQ |·sin 2α=12×3×|x A -x P |×3×|x A -x Q |×sin 2α=12×3×169×223=1629.。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综合题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综合题
准解又因(∴线x:|0M此弦距(Na1)yM|2离)=0设2|N-yyd01圆的2-=ax2心长y≤02+xk不|0=02(xa2,2随即0aa,2≤y圆2∴0a)a,心x且|∴,M0-k而y|Ny的0a1|2圆=|=2+运≤22|kya半动2R0x|=2.0径而,|∴yx1圆0R变-02 =≤k化y的22x|x.0半x0≤022∴径a2ayaR2圆12y=≥2x心|≤0A2aKk=0.到|2,=a抛(定物值线)
∴A(-m,-m+1),D(m,m+1) 1 m 1
消去y得:
(m-1)x2+m(x+1)2=m(m-1) , 整理得:(2m-1)x2+2mx+2m-m2=0
Δ=4m2-4(2m-1)(2m-m2)=8m(m-1)2 ∵2≤m≤5,∴Δ>0恒成立,
2m
3.A是椭圆长轴的一个端点,O是椭圆的中心,若椭圆上存在一点 P4, .一使辆∠卡O车PA高=32米,,则宽椭1圆.6离米心,率欲的通范过围抛是物_2线_2_<形__e隧_<_道_1_,. 拱口宽恰好
是抛物线的通径长,若拱口宽为a米,则能使卡车通过的a的最小
整数值是____1_3____.
5.已知抛物线y =x2-1上一定点B(-1,0)和两个动点P、Q,当P 在抛物线上运动时,BP⊥PQ,则Q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知|PB|-|PA|=4,故知P在双曲线 x2 y2 =1的右支上.
45 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为(8,5),此即为动物P的位置, 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PA|=10. 据已知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kPA= 3, 所以直线PA的倾斜角为60°,于是舰A发射炮弹的方位角
应是北偏东30°.
则 2v0 sin

高三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共44页

高三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共44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三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 合问题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高考数学(文)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三十四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高考数学(文)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三十四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3 M(x3 , y3 ), 由题设知 =1, 2
������2 y= 4 , 得
y'=2.
������
解得 x3 =2, 于是 M(2,1).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m, 故线段 AB 的中点为 N(2,2+m), |MN|=|m+1|. 将 y=x+m 代入
������2 y= 4 得 x2 -4x-4m=0.
在△AMK 中, 由 解得 x=2t, 则
=
考点77
考点78
考点7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NBK=60°, 则∠GFK=60°, 即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 60°. ∴斜率 k=tan 60°= 3, 故直线方程为 y= 3(x-1). 当直线 l 的斜率小于 0 时, 如图所示, 同理可得直线方程为 y=- 3(x-1), 故选 C.
考点77
考点78
考点7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由已知可得, ������
=
6 , c=2, 所以 3 ������2 =1. 2
考查频度 考情分析 1.高频考向:以直线与 ★★★☆☆ 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5 年 3 考 背景考查综合问题. 2.低频考向:圆锥曲线 ★★☆☆☆ 中的探索性问题. 5 年 2 考 3.特别关注: (1)通过角度或向量给 出点与点、点与线或线 与线的位置关系,进而 ★★★☆☆ 转化为它们之间的坐 5 年 3 考 标关系; (2)以导数为工具解决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 围问题.
考点77
考点78
考点7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 2 3.(2017课标Ⅰ,文20)设A,B为曲线C:y= 上两点,A与B的横坐标之 4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共41页文档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共41页文档

y
2 1
4
,y1),E(
y
2 2
4
,y2),
所以k1k2=
y1 y12
2 1
y2 2 y12 1
=2,
44
整理得(y1+2)(y2+2)=8.

14
kDE=
y1 y2
y
2 1
y
2 2
=
4 y1 y2
=k,所以y1+y2=
4 k
.

44
由①②知y1y2=4-
8 k
,
所以直线DE的方程为y-y1=

B
A. 10 5
B.2 10 5
5
75
C.
D.
5
5
解析 方法1:代数法.抛物线上的点(y2,y)到直
12
|3y2 y5|
线3xy50的距离d 12
1
[(1)2 4]
10
10
4 2 10,故选B.
10 5
6
方法2:几何法.设与3xy50平行的抛物线的切 线方程为3xyt 0,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 4y4t 0, 1616t 0,所以t 1. 从而切线方程为3xy10. 直线3xy50与3xy10之间的距离即为所求最近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
掌握探究与圆锥曲线相关的最值 问题、定点与定值问题、参变数取值范 围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培养并提升 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1.已知λ∈R,则不论λ取何值,曲线C:λx2-
x-λy+1=0恒过定点( ) D
A.(0,1)
B.(-1,1)
C.(1,0)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圆锥曲线及其应用】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圆锥曲线及其应用】
【直击高考】
1.已知双曲线 (b>0)的焦点,则b=()
A.3B. C. D.
2.抛物线y=ax2与直线y=kx+b(k≠0)交于A、B两点,且此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x3,则恒有( )
A.x3=x1+x2B.x1x2=x1x3+x2x3
C.x1+x2+x3=0D.x1x2+x2x3+x3x1=0
(Ⅲ)假设椭圆上存在三点 ,使得 ,
由(Ⅰ)知 ,
.
解得 , ,
因此 只能从 中选取, 只能从 中选取,
因此 只能从 中选取三个不同点,而这三点的两两连线必有一个过原点,这与 相矛盾,
故椭圆上不存在三点 ,使得 。
名师坐堂:求解定值问题可先考虑能否用特殊点或特殊值求出定值,再推广到一般结论。在求解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时,可考虑用重要不等式、二次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函数的单调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能否将向量代数化,是否能够正确进行分类讨论,正确的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解析:(1) , , ,
,由已知得 ,化简得曲线 的方程为 。
(2)假设存在点 满足条件,则直线 的方程是 , 的方程是 。曲线 在 处的切线的方程是 ,它与 轴的交点为 。 , 。
①当 时, 存在 ,使得 。即 与直线 平行,故当 时不符合题意。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为(0,±5 )的椭圆被直线3x-y-2=0截得的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 ,则椭圆方程为。
4.设 >0。若曲线 曲线与直线x=a,y=0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a,则a=.
5.已知 、 是椭圆 ( > >0)的两个焦点, 为椭圆 上一点,且 .若 的面积为9,则 =____________.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课手册第52课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课手册第52课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第课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一教学目标.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会用代数方法判断其位置关系,会求两个圆锥曲线的之间的几何性质的问题。

.能运用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简单综合问题二基础知识回顾与梳理、(本题由课本例题与习题改编)⑴椭圆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准线方程.⑵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方程.【教学建议】⑴本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理解;⑵题中的分析可引导学生讨论得到,让学生学会先由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再运用几何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如作图等),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⑶“离心率”这个名词很形象,在题目中注意的求解;⑷将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加以比较,为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作铺垫。

、(本题选自课本例题)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双曲线上一点到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教学建议】⑴师生交流:题目中有坐标,是否还需要建立坐标系?⑵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题,定性→定位→定量;⑶本题是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基本题型,教学中可作适度的变式训练,如【变式】:将条件中“绝对值”去掉,结论如何?【变式】:焦点坐标变为,结论如何?、(本题选自课本例题)将圆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所得曲线的方程为.【教学建议】⑴通过本题证实:椭圆可用圆通过压缩变换得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类比得出椭圆的相关性质;⑵同时也给出了一种求曲线的方法:坐标转移法⑶教学中应充分说明“为什么时候可以这么做?”,“怎么想到这样做的?”这两个问题,渗透“转化”,即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想方法。

⑷教学中可作适度的变式训练,如将条件“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改为“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两倍”,注意焦点的变化。

、(本题由课本例题改编)已知、两地相距米,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处迟秒,设声速为米秒,爆炸点在什么曲线上,并求此曲线方程。

【教学建议】⑴利用两个不同的观测点,可以确定爆炸点所在的曲线,但不能完全确定爆炸点的位置,要确定,需几个?(个)⑵这里渗透了确定曲线交点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5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课件 文 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5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课件 文 新

= 4 10 . 5
【答案】C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数学(文科)
第八章 8.5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2.双曲线x2-y2=4上一点P(x0,y0)在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上的射
影为Q,已知O为坐标原点,则△POQ的面积为定值
.
【解析】如图,双曲线x2-y2=4的两条渐近线为y=±x,即x±y=0.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数学(文科)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数学(文科)
第八章 8.5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8.5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一、定值、最值、取值范围问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数学(文科)
第八章 8.5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1.在圆锥曲线中,还有一类曲线系方程,对其参数取不同值时, 曲线本身的性质不变;或形态发生某些变化,但其某些固有的 共同性质始终保持着,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定值问题.
(A)2 2 .
(B)4.
(C) 2 .
(D) 3 2 +1. 2
(2)双曲线 ax22 - by22 =1(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3 ,离心 率为e,则 a2 e 的最小值为 ( )
b
(A) 2 6 . 3
(B) 2 3 . 3
(C)2 3 .
(D)2 6.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数学(文科)
最大值为 ( )
(A)2.
(B) 4 5. 5
(C) 4 10 . 5
(D)8 10 . 5
【解析】设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由
x2 4 y2 4,
消去y得5x2+8tx+4(t2-1)=0,
y xt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何特征,熟练运用圆锥曲线的知识,将曲线的 几何特征转化为数量关系(如方程、不等式、函 数等),再结合代数知识解答,要重视函数思想、 方程及不等式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 思想等的应用.
3
第三页,共43页。
解决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思路
1.对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在对题目内涵 进行深刻挖掘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思想,构建 转化的“框架”,然后综合利用代数手段解 题.
例1 设F1、F2分别为椭圆C:
=1(a>b
>0)的左、右两个焦点.若M、N是椭圆C上关
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 kPN时.
求证:kPM·kPN是及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 6
第六页,共43页。
[分析] 设出M点的坐标,利用已知条件得到 N的坐标,将kPM·kPN的值计算出来为定值即 可.
2.圆锥曲线的定义是解决综合题的基础.定 义在本质上揭示了平面上的动点及定点(或定直 线)的距离满足某种特殊关系,用数形结合思想 去理解圆锥曲线中的参数(a,b,c,e,p等) 的几何意义以及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 而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题设条件的转化.
4
第四页,共43页。
3.综合题中常常离不开直线及圆锥曲线的位 置关系,因此要树立将直线及圆锥曲线方程联 立,应用判别式、根及系数的关系的意识.
y
F=1+-kky
0,xF=(1+ky0)2, k2
1-ky0-1+ky0 ∴kEF=yxEE- -yxFF=(1-kky0)2-(1-+kky0)2
k2
k2
2
= k =- 1 (定值), -4ky0 2y0
k2 所以直线 EF 的斜率为定值.
11

高三数学(文)一轮教学案:第十章第5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

高三数学(文)一轮教学案:第十章第5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

第5讲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考纲展示命题探究考点一轨迹与轨迹方程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步骤(1)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3)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4)代换——依关系式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并化简;(5)证明——证明所得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注意点求轨迹与轨迹方程时的注意事项(1)区分“求轨迹”与“求轨迹方程”的不同一般来说,若遇“求轨迹方程”,求出方程就可以了;若是“求轨迹”,求出方程还不够,还应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的类型,有时候,问题仅要求指出轨迹的形状,如果应用“定义法”求解,可不求轨迹方程.(2)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后,要检验一些特殊点,通常是轨迹与已知曲线的交点,这些点往往是满足轨迹方程的,但不是所求轨迹上的点.1.思维辨析(1)f (x 0,y 0)=0是点P (x 0,y 0)在曲线f (x ,y )=0上的充要条件.( )(2)方程x 2+xy =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3)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2=y 2.( )(4)方程y =x 与x =y 2表示同一曲线.( )答案 (1)√ (2)× (3)× (4)×2.设点M (0,-5),N (0,5),△MNP 的周长为36,则△MNP 的顶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x 225+y 2169=1(x ≠0)B.x 2144+y 2169=1(x ≠0)C.x 2169+y 225=1(y ≠0)D.x 225+y 2169=1(y ≠0) 答案 B解析 |PM |+|PN |=36-10=26>|MN |,但P 不与M ,N 共线,所以P 的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的且去掉长轴端点的椭圆,又c =5,a =13,所以b 2=169-25=144.故选B.3.已知动点P 在曲线2x 2-y =0上移动,则点A (0,-1)与点P 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y =2x 2B .y =8x 2C .y =4x 2-12D .y =4x 2+12 答案 C解析 设AP 中点为(x ,y ),则P (2x,2y +1)在2x 2-y =0上,即2(2x)2-(2y+1)=0,所以y=4x2-1 2.[考法综述]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并对所求的曲线进一步拓展探求其他相关问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命题法求曲线的轨迹或轨迹方程典例已知两个定圆O1和O2,它们的半径分别是1和2,且|O1O2|=4.动圆M与圆O1内切,又与圆O2外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何种曲线.[解]如图所示,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O1O2|=4,得O1(-2,0)、O2(2,0).设动圆M的半径为r,则由动圆M与圆O1内切,有|MO1|=r-1;由动圆M与圆O2外切,有|MO2|=r+2.∴|MO2|-|MO1|=3.∴点M的轨迹是以O1、O2为焦点,实轴长为3的双曲线的左支.∴a=32,c=2,∴b2=c2-a2=74.∴点M的轨迹方程为4x29-4y27=1⎝⎛⎭⎪⎫x≤-32.【解题法】轨迹方程的求法(1)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步骤①判断动点的运动轨迹满足某种曲线的定义.②设标准方程,求方程中的基本量.③求轨迹方程.(2)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步骤①动点M (x ,y )相关的点P (x 0,y 0)在已知曲线上运动.②寻求关系式x 0=f (x ,y ),y 0=g (x ,y ).③将x 0,y 0代入已知曲线方程.④整理关于x ,y 的关系式得M 的轨迹方程.(3)参数法求轨迹方程的步骤①选取参数k ,用k 表示动点M 的坐标.②得动点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x =f (k ),y =g (k ). ③消参数k ,得M 的轨迹方程.④由k 的范围确定x ,y 的范围,确保完备性与纯粹性.1.一种作图工具如图1所示.O 是滑槽AB 的中点,短杆ON 可绕O 转动,长杆MN 通过N 处铰链与ON 连接,MN 上的栓子D 可沿滑槽AB 滑动,且DN =ON =1,MN =3.当栓子D 在滑槽AB 内作往复运动时,带动N 绕O 转动一周(D 不动时,N 也不动),M 处的笔尖画出的曲线记为C .以O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曲线C 的方程;(2)设动直线l 与两定直线l 1:x -2y =0和l 2:x +2y =0分别交于P ,Q 两点.若直线l 总与曲线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试探究:△OPQ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该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设点D (t,0),(|t |≤2),N (x 0,y 0),M (x ,y ),依题意,MD →=2DN →,且|DN →|=|ON →|=1,所以(t -x ,-y )=2(x 0-t ,y 0),且⎩⎪⎨⎪⎧ (x 0-t )2+y 20=1,x 20+y 20=1.即⎩⎪⎨⎪⎧t -x =2x 0-2t ,y =-2y 0,且t (t -2x 0)=0. 由于当点D 不动时,点N 也不动,所以t 不恒等于0,于是t =2x 0,故x 0=x 4,y 0=-y 2,代入x 20+y 20=1,可得x 216+y 24=1,即所求的曲线C 的方程为x 216+y 24=1.(2)(ⅰ)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为x =4或x =-4,都有S △OPQ =12×4×4=8.(ⅱ)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y =kx +m ⎝⎛⎭⎪⎫k ≠±12, 由⎩⎪⎨⎪⎧y =kx +m ,x 2+4y 2=16,消去y ,可得(1+4k 2)x 2+8kmx +4m 2-16=0. 因为直线l 总与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Δ=64k 2m 2-4(1+4k 2)(4m 2-16)=0,即m 2=16k 2+4.①又由⎩⎪⎨⎪⎧ y =kx +m ,x -2y =0,可得P ⎝ ⎛⎭⎪⎫2m 1-2k ,m 1-2k ;同理可得Q ⎝ ⎛⎭⎪⎫-2m 1+2k ,m 1+2k .由原点O 到直线PQ 的距离为d =|m |1+k2和|PQ |=1+k 2 |x P -x Q |,可得S △OPQ =12 |PQ |·d =12 |m ||x P -x Q |=12·|m |·⎪⎪⎪⎪⎪⎪2m 1-2k +2m 1+2k =⎪⎪⎪⎪⎪⎪2m 21-4k 2.②将①代入②得,S △OPQ =⎪⎪⎪⎪⎪⎪2m 21-4k 2=8|4k 2+1||4k 2-1|. 当k 2>14时,S △OPQ =8⎝ ⎛⎭⎪⎫4k 2+14k 2-1=8⎝ ⎛⎭⎪⎫1+24k 2-1>8; 当0≤k 2<14时,S △OPQ =8⎝ ⎛⎭⎪⎫4k 2+11-4k 2=8⎝ ⎛⎭⎪⎫-1+21-4k 2. 因0≤k 2<14,则0<1-4k 2≤1,21-4k 2≥2,所以S △OPQ =8⎝ ⎛⎭⎪⎫-1+21-4k 2≥8, 当且仅当k =0时取等号.所以当k =0时,S △OPQ 的最小值为8.综合(ⅰ)(ⅱ)可知,当直线l 与椭圆C 在四个顶点处相切时,△OPQ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8.2.如图,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D 在椭圆上,DF 1⊥F 1F 2,|F 1F 2||DF 1|=22,△DF 1F 2的面积为22.(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圆心在y 轴上的圆与椭圆在x 轴的上方有两个交点,且圆在这两个交点处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并分别过不同的焦点,求圆的半径.解 (1)设F 1(-c,0),F 2(c,0),其中c 2=a 2-b 2.由|F 1F 2||DF 1|=22得|DF 1|=|F 1F 2|22=22c . 从而S △DF 1F 2=12|DF 1||F 1F 2|=22c 2=22,故c =1.从而|DF 1|=22,由DF 1⊥F 1F 2得|DF 2|2=|DF 1|2+|F 1F 2|2=92,因此|DF 2|=322.所以2a =|DF 1|+|DF 2|=22,故a =2,b 2=a 2-c 2=1.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2)如图,设圆心在y 轴上的圆C 与椭圆x 22+y 2=1相交,P 1(x 1,y 1),P 2(x 2,y 2)是两个交点,y 1>0,y 2>0,F 1P 1,F 2P 2是圆C 的切线,且F 1P 1⊥F 2P 2.由圆和椭圆的对称性,易知x 2=-x 1,y 1=y 2,|P 1P 2|=2|x 1|.由(1)知F 1(-1,0),F 2(1,0),所以F 1P 1→=(x 1+1,y 1),F 2P 2→=(-x 1-1,y 1).再由F 1P 1⊥F 2P 2得-(x 1+1)2+y 21=0.由椭圆方程得1-x 212=(x 1+1)2,即3x 21+4x 1=0,解得x 1=-43或x 1=0.当x 1=0时,P 1,P 2重合,此时题设要求的圆不存在.当x 1=-43时,过P 1,P 2分别与F 1P 1,F 2P 2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即为圆心C .由F 1P 1,F 2P 2是圆C 的切线,且F 1P 1⊥F 2P 2,知CP 1⊥CP 2.又|CP 1|=|CP 2|,故圆C 的半径|CP 1|=22|P 1P 2|=2|x 1|=42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到点F (1,0)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多1.记点M 的轨迹为C .(1)求轨迹C 的方程;(2)设斜率为k 的直线l 过定点P (-2,1).求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两个公共点、三个公共点时k 的相应取值范围.解 (1)设点M (x ,y ),依题意得|MF |=|x |+1,即(x -1)2+y 2=|x |+1,化简整理得y 2=2(|x |+x ).故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y 2=⎩⎪⎨⎪⎧4x ,x ≥0,0,x <0.(2)在点M 的轨迹C 中,记C 1:y 2=4x ,C 2:y =0(x <0). 依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k (x +2).由方程组⎩⎪⎨⎪⎧y -1=k (x +2),y 2=4x ,可得ky 2-4y +4(2k +1)=0.① (ⅰ)当k =0时,此时y =1.把y =1代入轨迹C 的方程,得x =14.故此时直线l :y =1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14,1. (ⅱ)当k ≠0时,方程①的判别式为Δ=-16(2k 2+k -1).② 设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x 0,0),则由y -1=k (x +2),令y =0,得x 0=-2k +1k .③(a)若⎩⎪⎨⎪⎧Δ<0,x 0<0,由②③解得k <-1或k >12. 即当k ∈(-∞,-1)∪⎝ ⎛⎭⎪⎫12,+∞时,直线l 与C 1没有公共点,与C 2有一个公共点,故此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b)若⎩⎪⎨⎪⎧ Δ=0,x 0<0,或⎩⎪⎨⎪⎧Δ>0,x 0≥0,由②③解得k ∈⎩⎨⎧⎭⎬⎫-1,12或-12≤k <0. 即当k ∈⎩⎨⎧⎭⎬⎫-1,12时,直线l 与C 1只有一个公共点,与C 2有一个公共点.当k ∈⎣⎢⎡⎭⎪⎫-12,0时,直线l 与C 1有两个公共点,与C 2没有公共点.故当k ∈⎣⎢⎡⎭⎪⎫-12,0∪⎩⎨⎧⎭⎬⎫-1,12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两个公共点.(c)若⎩⎪⎨⎪⎧Δ>0,x 0<0,由②③解得-1<k <-12或0<k <12.即当k ∈⎝ ⎛⎭⎪⎫-1,-12∪⎝ ⎛⎭⎪⎫0,12时,直线l 与C 1有两个公共点,与C 2有一个公共点,故此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三个公共点.综合(ⅰ),(ⅱ)可知,当k ∈(-∞,-1)∪⎝ ⎛⎭⎪⎫12,+∞∪{0}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当k ∈⎣⎢⎡⎭⎪⎫-12,0∪⎩⎨⎧⎭⎬⎫-1,12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两个公共点;当k ∈⎝ ⎛⎭⎪⎫-1,-12∪⎝ ⎛⎭⎪⎫0,12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三个公共点.4.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一个焦点为(5,0),离心率为53.(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动点P (x 0,y 0)为椭圆C 外一点,且点P 到椭圆C 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 的轨迹方程.解 (1)由题意知c =5,e =c a =53,∴a =3,b 2=a 2-c 2=4,故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9+y 24=1.(2)设两切线为l 1,l 2,①当l 1⊥x 轴或l 1∥x 轴时,对应l 2∥x 轴或l 2⊥x 轴,可知P (±3,±2).②当l 1与x 轴不垂直且不平行时,x 0≠±3,设l 1的斜率为k ,且k ≠0,则l 2的斜率为-1k ,l 1的方程为y -y 0=k (x -x 0),与x 29+y 24=1联立,整理得(9k 2+4)x 2+18(y 0-kx 0)kx +9(y 0-kx 0)2-36=0,∵直线l 1与椭圆相切,∴Δ=0,即9(y 0-kx 0)2k 2-(9k 2+4)·[(y 0-kx 0)2-4]=0,∴(x 20-9)k 2-2x 0y 0k +y 20-4=0,∴k 是方程(x 20-9)x 2-2x 0y 0x +y 20-4=0的一个根, 同理,-1k 是方程(x 20-9)x 2-2x 0y 0x +y 20-4=0的另一个根,∴k ·⎝ ⎛⎭⎪⎫-1k =y 20-4x 20-9,整理得x 20+y 20=13,其中x 0≠±3, ∴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13(x ≠±3).检验P (±3,±2)满足上式.综上,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13.考点二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1 圆锥曲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1)圆锥曲线上本身存在的最值问题:①椭圆上两点间最大距离为2a (长轴长).②双曲线上不同支的两点间最小距离为2a (实轴长).③椭圆焦半径的取值范围为[a -c ,a +c ],a -c 与a +c 分别表示椭圆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④抛物线上的点中顶点与抛物线的准线距离最近.(2)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常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转化为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决,有时也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或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或差)与第三边的不等关系求解.(3)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最值问题解法同上或用平行切线法.(4)点在圆锥曲线上(非线性约束条件)的条件下,求相关式子(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常用参数方程代入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或根据平面几何知识或引入一个参数(有几何意义)化为函数进行处理.(5)由直线(系)和圆锥曲线(系)的位置关系,求直线或圆锥曲线中某个参数(系数)的范围问题,常把所求参数作为函数,另一个元作为自变量求解.(6)实际应用问题,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选择适当的坐标系;②将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借助坐标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其次,根据需要将最值问题化为一个函数的最值问题.2圆锥曲线中的定值与定点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运算量较大,解题思维性较强.(1)解决定点问题的关键就是建立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参数表达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如果是双参数,要注意这两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很明确,即定值问题必然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中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其不受变化的量所影响的一个值就是要求的定值.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3探索性问题是指结论或者条件不完备的试题,这类试题不给出确定的结论,让考生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作出确定的结论.这类试题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是高考压轴的一类热点题型.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是先假设存在满足题意的元素,经过推理论证,如果得到可以成立的结果,就可作出存在的结论;若得到与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相矛盾的量,则说明假设不存在.注意点圆锥曲线问题中判别式的重要性(1)在圆锥曲线求最值或取值范围时,我们常常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确定某些参数的取值.(2)在圆锥曲线的存在性、探索性问题中,当得出结论后,往往需要代入判别式进行检验.1.思维辨析(1)双曲线上的点到焦距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c -a ,+∞).( )(2)椭圆上一定存在点P ,使∠F 1PF 2=90°.( )(3)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其对称轴的弦长为2p .( )(4)以抛物线上一点P 为圆心,以|PF |为半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必相切.( )答案 (1)√ (2)× (3)√ (4)√2.已知F 1、F 2是双曲线M :y 24-x 2m 2=1的焦点,y =255x 是双曲线M 的一条渐近线,离心率等于34的椭圆E 与双曲线M 的焦点相同,P 是椭圆E 与双曲线M 的一个公共点,设|PF 1|·|PF 2|=n ,则( )A .n =12B .n =24C .n =36D .n ≠12且n ≠24且n ≠36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易得,双曲线M 的方程为y 24-x 25=1,椭圆的方程为x 27+y 216=1,不妨设|PF 1|>|PF 2|,从而可知⎩⎪⎨⎪⎧ |PF 1|+|PF 2|=8,|PF 1|-|PF 2|=4⇒⎩⎪⎨⎪⎧|PF 1|=6,|PF 2|=2⇒|PF 1|·|PF 2|=12,∴n =12. 3.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焦点为F 1、F 2,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 ,使PF 1⊥PF 2,则椭圆离心率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 22 解析 由于椭圆上存在点P ,使PF 1⊥PF 2,则c ≥b ,即c 2≥a 2-c 2,∴2c 2≥a 2,∴e 2≥12, 得e ≥22,则椭圆离心率的最小值为22.[考法综述]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与取值范围问题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多变,一般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或利用函数方程的思想来求解,试题难度较大.存在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不完备,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它对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的探索是高考的热点,试题难度较大.命题法1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范围问题典例1 如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2,其左焦点到点P (2,1)的距离为10,不过原点O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被直线OP 平分.(1)求椭圆C 的方程;(2)求△ABP 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 的方程.[解] (1)设椭圆左焦点为F (-c,0),则由题意得⎩⎨⎧ (2+c )2+1=10,c a =12,得⎩⎪⎨⎪⎧c =1,a =2. 所以椭圆方程为x 24+y 23=1.(2)设A (x 1,y 1),B (x 2,y 2),线段AB 的中点为M .当直线AB 与x 轴垂直时,直线AB 的方程为x =0,与不过原点的条件不符,舍去.故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m (m ≠0),由⎩⎪⎨⎪⎧y =kx +m ,3x 2+4y 2=12消去y ,整理得 (3+4k 2)x 2+8kmx +4m 2-12=0,(*)则Δ=64k 2m 2-4(3+4k 2)(4m 2-12)>0,⎩⎨⎧ x 1+x 2=-8km 3+4k 2,x 1x 2=4m 2-123+4k 2.所以线段AB 的中点M ⎝ ⎛⎭⎪⎫-4km 3+4k 2,3m 3+4k 2. 因为M 在直线OP 上,所以3m 3+4k 2=-2km 3+4k 2, 得m =0(舍去)或k =-32.此时方程(*)为3x 2-3mx +m 2-3=0,则Δ=3(12-m 2)>0,⎩⎨⎧ x 1+x 2=m ,x 1x 2=m 2-33.所以|AB |=1+k 2·|x 1-x 2|=396·12-m 2.设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则d =|8-2m |32+22=2|m -4|13.设△ABP 的面积为S ,则S =12|AB |·d =36·(m -4)2(12-m 2).其中m ∈(-23,0)∪(0,23),令u (m )=(12-m 2)(m -4)2,m ∈[-23,23].u ′(m )=-4(m -4)(m 2-2m -6)=-4(m -4)(m -1-7 )(m -1+7).所以当且仅当m =1-7时,u (m )取到最大值.故当且仅当m =1-7时,S 取到最大值.综上,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3x +2y +27-2=0.【解题法】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解法(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和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起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在两个参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③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⑤利用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命题法2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点定值问题典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c,0),F 2(c,0).已知(1,e )和⎝⎛⎭⎪⎫e ,32都在椭圆上,其中e 为椭圆的离心率.(1)求椭圆的方程;(2)设A ,B 是椭圆上位于x 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AF 1与直线BF 2平行,AF 2与BF 1交于点P .①若|AF 1|-|BF 2|=62,求直线AF 1的斜率;②求证:|PF 1|+|PF 2|是定值.[解] (1)由题设知a 2=b 2+c 2,e =c a .由点(1,e )在椭圆上,得1a 2+c 2a 2b 2=1,解得b 2=1,于是c 2=a 2-1.又点⎝ ⎛⎭⎪⎫e ,32在椭圆上,所以e 2a 2+34b 2=1,即a 2-1a 4+34=1,解得a 2=2.因此所求椭圆的方程是x 22+y 2=1.(2)由(1)知F 1(-1,0),F 2(1,0).又直线AF 1与BF 2平行,所以可设直线AF 1的方程为x +1=my ,直线BF 2的方程为x -1=my .设A (x 1,y 1),B (x 2,y 2),y 1>0,y 2>0.由⎩⎨⎧ x 212+y 21=1,x 1+1=my 1得(m 2+2)y 21-2my 1-1=0,解得y 1=m +2m 2+2m 2+2,故|AF 1|=(x 1+1)2+(y 1-0)2=(my 1)2+y 21=2(m 2+1)+m m 2+1m 2+2. (*)同理,|BF2|=2(m2+1)-m m2+1m2+2.(* *)①由(*)(* *)求得|AF1|-|BF2|=2m m2+1m2+2,解2m m2+1m2+2=62得m2=2,注意到m>0,故m= 2.所以直线AF1的斜率为1m=2 2.②证明:因为直线AF1与BF2平行,所以|PB||PF1|=|BF2||AF1|,于是|PB|+|PF1||PF1|=|BF2|+|AF1||AF1|.故|PF1|=|AF1||AF1|+|BF2|·|BF1|.由B点在椭圆上知|BF1|+|BF2|=22,从而|PF1|=|AF1||AF1|+|BF2|(22-|BF2|).同理|PF2|=|BF2||AF1|+|BF2|·(22-|AF1|).因此|PF1|+|PF2|=|AF1||AF1|+|BF2|(22-|BF2|)+|BF2||AF1|+|BF2|·(22-|AF1|)=22-2|AF1|·|BF2||AF1|+|BF2|.又由(*)(**)知|AF1|+|BF2|=22(m2+1)m2+2,|AF1|·|BF2|=m2+1m2+2,所以|PF1|+|PF2|=22-22=322.因此|PF1|+|PF2|是定值.【解题法】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点、定值问题的解法(1)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①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②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2)定点问题的常见解法①假设定点坐标,根据题意选择参数,建立一个直线系或曲线系方程,而该方程与参数无关,故得到一个关于定点坐标的方程组,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即所求定点.②从特殊位置入手,找出定点,再证明该点适合题意.命题法3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探索性问题典例3 如图,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x 轴被曲线C 2:y =x 2-b 截得的线段长等于C 1的长半轴长.(1)求C 1,C 2的方程;(2)设C 2与y 轴的交点为M ,过坐标原点O 的直线l 与C 2相交于点A ,B ,直线MA ,MB 分别与C 1相交于点D ,E . ①证明:MD ⊥ME ; ②记△MAB ,△MDE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问: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S 1S 2=1732?请说明理由. [解] (1)由题意知e =c a =32,从而a =2b ,又2b =a ,解得a =2,b =1.故C 1,C 2的方程分别为x 24+y 2=1,y =x 2-1.(2)①证明: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由⎩⎪⎨⎪⎧y =kx ,y =x 2-1得x 2-kx -1=0.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于是 x 1+x 2=k ,x 1x 2=-1.又点M 的坐标为(0,-1),所以k MA ·k MB =y 1+1x 1·y 2+1x 2=(kx 1+1)(kx 2+1)x 1x 2 =k 2x 1x 2+k (x 1+x 2)+1x 1x 2=-k 2+k 2+1-1=-1. 故MA ⊥MB ,即MD ⊥ME .②设直线MA 的斜率为k 1,则直线MA 的方程为y =k 1x -1.由⎩⎪⎨⎪⎧ y =k 1x -1,y =x 2-1,解得⎩⎪⎨⎪⎧ x =0,y =-1或⎩⎪⎨⎪⎧ x =k 1,y =k 21-1. 则点A 的坐标为(k 1,k 21-1).又直线MB 的斜率为-1k 1,同理可得点B 的坐标为⎝ ⎛⎭⎪⎫-1k 1,1k 21-1. 于是S 1=12|MA |·|MB |=121+k 21·|k 1|·1+1k 21·⎪⎪⎪⎪⎪⎪-1k 1=1+k 212|k 1|. 由⎩⎪⎨⎪⎧y =k 1x -1,x 2+4y 2-4=0得(1+4k 21)x 2-8k 1x =0, 解得⎩⎪⎨⎪⎧ x =0,y =-1或⎩⎨⎧ x =8k 11+4k 21,y =4k 21-11+4k 21,则点D 的坐标为⎝⎛⎭⎪⎫8k 11+4k 21,4k 21-11+4k 21. 又直线ME 的斜率为-1k 1,同理可得点E 的坐标为⎝ ⎛⎭⎪⎫-8k 14+k 21,4-k 214+k 21. 于是S 2=12|MD |·|ME |=32(1+k 21)·|k 1|(1+4k 21)(k 21+4). 因此S 1S 2=164⎝ ⎛⎭⎪⎫4k 21+4k 21+17. 由题意知,164⎝ ⎛⎭⎪⎫4k 21+4k 21+17=1732.解得k 21=4或k 21=14.又由点A ,B 的坐标可知,k =k 21-1k 21k 1+1k1=k 1-1k 1,所以k =±32.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 存在,且有两条, 其方程分别为y =32x 和y =-32x . 【解题法】 存在性问题的求解方法(1)存在性问题通常采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朗化.其步骤为:假设满足条件的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存在;否则,元素(点、直线、曲线或参数)不存在.(2)反证法与验证法也是求解存在性问题常用的方法.1.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y 2=1上的一点,F 1,F 2是C 的两个焦点.若MF 1→·MF 2→<0,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A.⎝ ⎛⎭⎪⎫-33,33B.⎝ ⎛⎭⎪⎫-36,36C.⎝ ⎛⎭⎪⎫-223,223 D.⎝ ⎛⎭⎪⎫-233,233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a 2=2,b 2=1,所以c 2=3,不妨设F 1(-3,0),F 2(3,0),所以MF 1→=(-3-x 0,-y 0),MF 2→=(3-x 0,-y 0),所以MF 1→·MF 2→=x 20-3+y 20=3y 20-1<0,所以-33<y 0<33,故选A.2.设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过F 作AF 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B ,C 两点,过B ,C 分别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D .若D 到直线BC 的距离小于a +a 2+b 2,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0)∪(0,1)B .(-∞,-1)∪(1,+∞)C .(-2,0)∪(0,2)D .(-∞,-2)∪(2,+∞)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知BC 为双曲线的通径,所以|BC |=2b 2a ,则|BF |=b 2a .又|AF |=c -a ,因为BD ⊥AC ,DC ⊥AB ,所以点D 在x 轴上,由Rt △BF A ∽Rt △DFB ,得|BF |2=|AF |·|FD |,即⎝ ⎛⎭⎪⎫b 2a 2=(c -a )·|FD |,所以|FD |=b 4a 2(c -a ),则由题意知b 4a 2(c -a ) <a +a 2+b 2,即b 4a 2(c -a )<a+c ,所以b 4<a 2(c -a )(a +c ),即b 4<a 2(c 2-a 2),即b 4<a 2b 2,所以0<b2a 2<1,解得0<b a <1,而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为±ba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0)∪(0,1),故选A.3.已知F 1,F 2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 1PF 2=π3,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433B.233 C .3 D .2答案 A解析 解法一:设椭圆长半轴为a 1,双曲线实半轴长为a 2,|F 1F 2|=2c .由余弦定理4c 2=|PF 1|2+|PF 2|2-2|PF 1|·|PF 2|cos π3.而|PF 1|+|PF 2|=2a 1,||PF 1|-|PF 2||=2a 2可得a 21+3a 22=4c 2.令a 1=2c cos θ,a 2=2c3sin θ,即a 1c +a 2c =2cos θ+23sin θ=2⎝ ⎛⎭⎪⎫cos θ+13sin θ =433⎝ ⎛⎭⎪⎫32cos θ+12sin θ=433sin ⎝ ⎛⎭⎪⎫θ+π3 故最大值为433,故选A.解法二:不妨设P 在第一象限,|PF 1|=m ,|PF 2|=n .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m 2+n 2-mn =4c 2.设椭圆的长轴长为2a 1,离心率为e 1,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a 2,离心率为e 2,它们的焦距为2c ,则1e 1+1e 2=a 1+a 2c =m +n 2+m -n 2c=mc . ∴⎝ ⎛⎭⎪⎫1e 1+1e 22=m 2c 2=4m 2m 2+n 2-mn =4⎝ ⎛⎭⎪⎫n m 2-n m +1,易知⎝ ⎛⎭⎪⎫n m 2-n m +1的最小值为34.故⎝ ⎛⎭⎪⎫1e 1+1e 2max =433.故选A.4.已知椭圆C :9x 2+y 2=m 2(m >0),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1)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若l 过点⎝ ⎛⎭⎪⎫m 3,m ,延长线段OM 与C 交于点P ,四边形OAPB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l 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解 (1)证明:设直线l :y =kx +b (k ≠0,b ≠0),A (x 1,y 1),B (x 2,y 2),M (x M ,y M ).将y =kx +b 代入9x 2+y 2=m 2得(k 2+9)x 2+2kbx +b 2-m 2=0,故x M =x 1+x 22=-kb k 2+9,y M =kx M +b =9bk 2+9.于是直线OM 的斜率k OM =y M x M =-9k ,即k OM ·k =-9.所以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2)四边形OAPB 能为平行四边形.因为直线l 过点⎝ ⎛⎭⎪⎫m 3,m ,所以l 不过原点且与C 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k >0,k ≠3.由(1)得OM 的方程为y =-9k x . 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P .由⎩⎨⎧y =-9k x ,9x 2+y 2=m 2得x 2P =k 2m 29k 2+81,即x P =±km 3k 2+9. 将点⎝ ⎛⎭⎪⎫m 3,m 的坐标代入直线l 的方程得b =m (3-k )3,因此x M =k (k -3)m3(k 2+9).四边形OAPB 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AB 与线段OP互相平分,即x P =2x M .于是±km3k 2+9=2×k (k -3)m 3(k 2+9), 解得k 1=4-7,k 2=4+7.因为k i >0,k i ≠3,i =1,2,所以当直线l 的斜率为4-7或4+7时,四边形OAPB 为平行四边形.5. 已知椭圆x 22+y 2=1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关于直线y =mx +12对称.(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解 (1)由题意知m ≠0,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1m x +b .由⎩⎪⎨⎪⎧x 22+y 2=1,y =-1m x +b ,消去y ,得⎝ ⎛⎭⎪⎫12+1m 2x 2-2bm x +b 2-1=0. 因为直线y =-1m x +b 与椭圆x 2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Δ=-2b 2+2+4m 2>0,①设M 为AB 的中点,则M ⎝ ⎛⎭⎪⎫2mb m 2+2,m 2b m 2+2,代入直线方程y =mx +12 解得b =-m 2+22m 2.② 由①②得m <-63或m >63.(2)令t =1m ∈⎝ ⎛⎭⎪⎫-62,0∪⎝ ⎛⎭⎪⎫0,62,则|AB |=t 2+1·-2t 4+2t 2+32t 2+12, 且O 到直线AB 的距离d =t 2+12t 2+1.设△AOB 的面积为S (t ),所以 S (t )=12|AB |·d =12-2⎝⎛⎭⎪⎫t 2-122+2≤22, 当且仅当t 2=12时,等号成立. 故△AO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6.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是22,过点P (0,1)的动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当直线l 平行于x 轴时,直线l 被椭圆E 截得的线段长为2 2.(1)求椭圆E 的方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是否存在与点P 不同的定点Q ,使得|QA ||QB |=|P A ||PB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由已知,点(2,1)在椭圆E 上,因此,⎩⎪⎨⎪⎧2a 2+1b 2=1,a 2-b 2=c 2,c a =22.解得a =2,b = 2.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2=1.(2)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时,设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C ,D 两点. 如果存在定点Q 满足条件,则有|QC ||QD |=|PC ||PD |=1,即|QC |=|QD |. 所以Q 点在y 轴上,可设Q 点的坐标为(0,y 0).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设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M ,N 两点, 则M ,N 的坐标分别为(0,2),(0,-2).由|QM ||QN |=|PM ||PN |,有|y 0-2||y 0+2|=2-12+1,解得y 0=1或y 0=2.所以,若存在不同于点P 的定点Q 满足条件,则Q 点坐标只可能为(0,2).下面证明:对任意直线l ,均有|QA ||QB |=|P A ||PB |.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上可知,结论成立.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联立⎩⎨⎧x 24+y 22=1,y =kx +1,得(2k 2+1)x 2+4kx -2=0.其判别式Δ=(4k )2+8(2k 2+1)>0, 所以x 1+x 2=-4k 2k 2+1,x 1x 2=-22k 2+1.因此1x 1+1x 2=x 1+x 2x 1x 2=2k .易知,点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B ′的坐标为(-x 2,y 2). 又k QA =y 1-2x 1=kx 1-1x 1=k -1x 1,k OB ′=y 2-2-x 2=kx 2-1-x 2=-k +1x 2=k -1x 1,所以k QA =k QB ′,即Q ,A ,B ′三点共线. 所以|QA ||QB |=|QA ||QB ′|=|x 1||x 2|=|P A ||PB |.故存在与P 不同的定点Q (0,2),使得|QA ||QB |=|P A ||PB |恒成立.7.已知抛物线C 1:x 2=4y 的焦点F 也是椭圆C 2:y 2a 2+x2b 2=1(a >b >0)的一个焦点,C 1与C 2的公共弦的长为2 6.(1)求C 2的方程;(2)过点F 的直线l 与C 1相交于A ,B 两点,与C 2相交于C ,D 两点,且AC →与BD →同向.①|AC |=|BD |,求直线l 的斜率;②设C 1在点A 处的切线与x 轴的交点为M .证明:直线l 绕点F 旋转时,△MFD 总是钝角三角形.解 (1)由C 1:x 2=4y 知其焦点F 的坐标为(0,1).因为F 也是椭圆C 2的一个焦点,所以a 2-b 2=1.①又C 1与C 2的公共弦的长为26,C 1与C 2都关于y 轴对称,且C 1的方程为x 2=4y ,由此易知C 1与C 2的公共点的坐标为⎝ ⎛⎭⎪⎫±6,32,所以94a 2+6b 2=1.②联立①,②得a 2=9,b 2=8.故C 2的方程为y 29+x 28=1.(2)如图,设A (x 1,y 1),B (x 2,y 2),C (x 3,y 3),D (x 4,y 4). ①因为AC →与BD →同向,且|AC |=|BD |,所以AC →=BD →,从而x 3-x 1=x 4-x 2,即x 1-x 2=x 3-x 4,于是(x 1+x 2)2-4x 1x 2=(x 3+x 4)2-4x 3x 4.③由⎩⎪⎨⎪⎧y =kx +1,x 2=4y得x 2-4kx -4=0.而x 1,x 2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所以x 1+x 2=4k ,x 1x 2=-4.④由⎩⎨⎧y =kx +1,x 28+y 29=1得(9+8k 2)x 2+16kx -64=0.而x 3,x 4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所以x 3+x 4=-16k 9+8k 2,x 3x 4=-649+8k 2.⑤将④,⑤代入③,得16(k 2+1)=162k 2(9+8k 2)2+4×649+8k 2,即16(k 2+1)=162×9(k 2+1)(9+8k 2)2,所以(9+8k 2)2=16×9,解得k =±64,即直线l 的斜率为±64.②证明:由x 2=4y 得y ′=x2,所以C 1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y-y 1=x 12(x -x 1),即y =x 1x 2-x 214.令y =0得x =x 12,即M ⎝ ⎛⎭⎪⎫x 12,0,所以FM →=⎝ ⎛⎭⎪⎫x 12,-1.而F A →=(x 1,y 1-1),于是F A →·FM →=x 212-y 1+1=x 214+1>0,因此∠AFM 是锐角,从而∠MFD =180°-∠AFM 是钝角.故直线l 绕点F 旋转时,△MFD 总是钝角三角形.8.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F ,A 为C 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C 于另一点B ,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D ,且有|F A |=|FD |.当点A 的横坐标为3时,△ADF 为正三角形.(1)求C 的方程;(2)若直线l 1∥l ,且l 1和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 , ①证明直线AE 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②△ABE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由题意知F ⎝ ⎛⎭⎪⎫p 2,0, 设D (t,0)(t >0),则FD 的中点为⎝ ⎛⎭⎪⎫p +2t 4,0. 因为|F A |=|FD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3+p 2=⎪⎪⎪⎪⎪⎪t -p 2,解得t =3+p 或t =-3(舍去).由p +2t4=3,解得p =2.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 (2)①证明:由(1)知F (1,0).设A (x 0,y 0)(x 0y 0≠0),D (x D,0)(x D >0), 因为|F A |=|FD |,则|x D -1|=x 0+1.由x D >0得x D =x 0+2,故D (x 0+2,0).故直线AB 的斜率k AB =-y 02.因为直线l 1和直线AB 平行,设直线l 1的方程为y =-y 02x +b ,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 2+8y 0y -8by 0=0,由题意Δ=64y 20+32b y 0=0,得b =-2y 0.设E (x E ,y E ),则y E =-4y 0,x E =4y 20.当y 20≠4时,k AE =y E -y 0x E -x 0=-4y 0+y 04y 20-y 204=4y 0y 20-4, 可得直线AE 的方程为y -y 0=4y 0y 20-4(x -x 0),由y 20=4x 0,整理可得y =4y 0y 20-4(x -1), 直线AE 恒过点F (1,0).当y 20=4时,直线AE 的方程为x =1,过点F (1,0). 所以直线AE 过定点F (1,0). ②由①知直线AE 过焦点F (1,0),所以|AE |=|AF |+|FE |=(x 0+1)+⎝⎛⎭⎪⎫1x 0+1=x 0+1x 0+2.设直线AE 的方程为x =my +1,因为点A (x 0,y 0)在直线AE 上,故m =x 0-1y 0.设B (x 1,y 1),直线AB 的方程为y -y 0=-y 02(x -x 0), 由于y 0≠0,可得x =-2y 0y +2+x 0,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 2+8y 0y -8-4x 0=0.所以y 0+y 1=-8y 0,可求得y 1=-y 0-8y 0,x 1=4x 0+x 0+4.所以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 d =⎪⎪⎪⎪⎪⎪4x 0+x 0+4+m ⎝ ⎛⎭⎪⎫y 0+8y 0-11+m2=4(x 0+1)x 0=4⎝ ⎛⎭⎪⎫x 0+1x 0.则△ABE 的面积S =12×4⎝ ⎛⎭⎪⎫x 0+1x 0·⎝ ⎛⎭⎪⎫x 0+1x 0+2≥16,当且仅当1x 0=x 0,即x 0=1时等号成立.所以△ABE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16.9.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焦距为4,其短轴的两个端点与长轴的一个端点构成正三角形.(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F 为椭圆C 的左焦点,T 为直线x =-3上任意一点,过F 作TF 的垂线交椭圆C 于点P ,Q .①证明:OT 平分线段PQ (其中O 为坐标原点); ②当|TF ||PQ |最小时,求点T 的坐标.解 (1)由已知可得⎩⎪⎨⎪⎧a 2+b 2=2b ,2c =2a 2-b 2=4,解得a 2=6,b 2=2,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是x 26+y 22=1.(2)①证明:由(1)可得,F 的坐标是(-2,0),设T 点的坐标为(-3,m ).则直线TF 的斜率k TF =m -0-3-(-2)=-m .当m ≠0时,直线PQ 的斜率k PQ =1m .直线PQ 的方程是x =my -2.当m =0时,直线PQ 的方程是x =-2,也符合x =my -2的形式.设P (x 1,y 1),Q (x 2,y 2),将直线PQ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得⎩⎨⎧x =my -2,x 26+y 22=1.消去x ,得(m 2+3)y 2-4my -2=0,其判别式Δ=16m 2+8(m 2+3)>0. 所以y 1+y 2=4mm 2+3,y 1y 2=-2m 2+3,x 1+x 2=m (y 1+y 2)-4=-12m 2+3. 所以PQ 的中点M 的坐标为⎝ ⎛⎭⎪⎫-6m 2+3,2m m 2+3. 所以直线OM 的斜率k OM =-m3,又直线OT 的斜率k OT =-m3,所以点M 在直线OT 上,因此OT 平分线段PQ .②由①可得,|TF |=m 2+1, |PQ |=(x 1-x 2)2+(y 1-y 2)2 =(m 2+1) [(y 1+y 2)2-4y 1y 2] =(m 2+1)⎣⎢⎡⎦⎥⎤⎝⎛⎭⎪⎫4m m 2+32-4·-2m 2+3=24(m 2+1)m 2+3.所以|TF ||PQ |=124·(m 2+3)2m 2+1=124·⎝⎛⎭⎪⎫m 2+1+4m 2+1+4≥ 124·(4+4)=33.当且仅当m 2+1=4m 2+1,即m =±1时,等号成立,此时|TF ||PQ |取得最小值.所以当|TF ||PQ |最小时,T 点的坐标是(-3,1)或(-3,-1).10.如图,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动直线l 与椭圆C 只有一个公共点P ,且点P 在第一象限.(1)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用a ,b ,k 表示点P 的坐标; (2)若过原点O 的直线l 1与l 垂直,证明:点P 到直线l 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 -b .解(1)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k <0),由⎩⎨⎧y =kx +m ,x 2a 2+y 2b 2=1,消去y 得(b 2+a 2k 2)x 2+2a 2kmx +a 2m 2-a 2b 2=0.由于l 与C 只有一个公共点,故Δ=0,即b 2-m 2+a 2k 2=0,解得点P 的坐标为⎝ ⎛⎭⎪⎫-a 2km b 2+a 2k 2,b 2m b 2+a 2k 2.又点P 在第一象限,故点P 的坐标为P ⎝⎛⎭⎪⎪⎫-a 2k b 2+a 2k 2,b 2b 2+a 2k 2. (2)证明:由于直线l 1过原点O 且与l 垂直,故直线l 1的方程为x+ky =0,所以点P 到直线l 1的距离d =⎪⎪⎪⎪⎪⎪⎪⎪-a 2k b 2+a 2k 2+b 2k b 2+a 2k 21+k2,整理得d =a 2-b2b 2+a 2+a 2k 2+b2k 2. 因为a 2k 2+b 2k 2≥2ab ,所以a 2-b 2b 2+a 2+a 2k 2+b 2k 2≤a 2-b 2b 2+a 2+2ab=a -b , 当且仅当k 2=ba 时等号成立.所以,点P 到直线l 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 -b .11.已知双曲线E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 1:y =2x ,l 2:y =-2x .(1)求双曲线E 的离心率;(2)如图,O 为坐标原点,动直线l 分别交直线l 1,l 2于A ,B 两点(A ,B 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OAB 的面积恒为8.试探究:是否存在总与直线l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 ?若存在,求出双曲线E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题设
=0 ,即
x=1
x-1=0
y=1,
可知不论λ取何值,曲线C过定点(1,1).
2
2. 若点A的坐标为3,2,F为抛物线y2 2x的焦点,
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为使PA PF 取最小值,
P点的坐标为
A.3,3
B.2,2
B
C.(1, 1) 2
D.0,0
解析 如图,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可知PF等于点P到准线l的距离PQ.
所以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y2=4x .
(2)证明:由(1)知M(1,2),设D(
y
2 1
4
,y1),E(
y
2 2
4
,y2),
所以k1k2=
y1 2
y
2 1
1
y2
y
2 1
2 1
=2,
44
整理得(y1+2)(y2+2)=8.

12
kDE=
y1 y2
y
2 1
y
2 2
=
4 y1 y2
=k,所以y1+y2=
8
(2)几何法:若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能明 显的体现几何特征,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 最值与定值问题.
在圆锥曲线中经常遇到求范围问题, 这类问题在题目中往往没有给出不等关系, 需要我们去寻找.对于圆锥曲线的参数的取 值范围问题,解法通常有两种:当题目的条件 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时,
9
可考虑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或构造参数 满足的不等式(如双曲线的范围,直线 与圆锥曲线相交时Δ>0等),通过解不 等式(组)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当题 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 关系时,则可先建立目标函数,进而转 化为求解函数的值域.
14
素材1 如图,F1(-3,0),F2(3,0)是双曲线C的 两A2是焦双点曲,其线一C条的渐两近个线顶方点程,为点yP=是2 5双x,曲A1线、 C右支上异于A2的一
动x=点43 ,分直别线于AM1P、,AN2P两交点直.线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求证:uFu1uMuruFu2uNur是定值.
则当A、P、Q三点共线时PAPF最小,此时,可求得
P2,2.
3
3. 抛物线y2 12x与直线3x y 50的最近距离

B
A. 10 5
B.2 10 5
5
75
C.
D.
5
5
解析 方法1:代数法.抛物线上的点(y2 ,y)到直
12
| 3 y2 y5|
线3x y50的距离d 12
1
[(1)2 4]
15
解析 (1)由已知,c=3, b = 5 .
a
又c2=a2+b2,所以a=2,b=5.
2
所求双曲线C的方程为 x 2 y 2 =1.
45
(2)证明:设P的坐标为(x0,y0),M、N的纵坐
标分别为y1、y2,
因为A1(-2,0),A2(2,0),
所以
u u u ur A1M
uuur A1P
=( 1
10
题型一 定点、定值问题
例1 已 知 A(1,0),B(-1,0),P 是平面上一动
点,且满足|
u uur PA
|·| uBuAur
|=
u u ur PB
·uAuBur
.
(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已知点M(m,2)在曲线C上,过点M作
直线l1、l2与C交于D、E两点,且 l1、l2的 斜 率 k1 、 k2 满 足 k1k2=2, 求 证 : 直 线 DE 过 定点,并求此定点.
7
2.基本求法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和定值问题是以 圆锥曲线与直线为载体,以函数、不等 式、导数等知识为背景,综合解决实际 问题,其常用方法有两种:
(1)代数法:引入参变量,通过圆锥 曲线的性质,及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理论、 韦达定理、方程思想等,用变量表示(计 算)最值与定值问题,再用函数思想、不 等式方法得到最值、定值;
距离,为 | 51| 2 10.
32 12
5
5
4.双曲线x2-y2=4上一点P(x0,y0)在双曲线的一 条渐近线上的射影为Q,已知O为坐标原
点,则△POQ的面积为定值 1 .
解析 如图,双曲线x2-y2=4的
两条渐近线为y=±x,
即x±y=0.
又|PQ|=
|
x0
y0 2
|
,
|PR|= | x 0 y 0 | ,
10
10
4 2 10,故选B.
10 5
4
方法2:几何法.设与3x y 5 0平行的抛物线的切 线方程为3x y t 0,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 4y 4t 0, 1616t 0,所以t 1. 从而切线方程为3x y 1 0. 直线3x y 5 0与3x y 1 0之间的距离即为所求最近
4 k
.

由①②4 知y41y2=4-
8 k
,
所以直线DE的方程为y-y1= 整理得4x-(y1+y2)y+y1y2=0,
4 y1
(x-
y2
y
2 1
4
),
即4x- 4 y+4- 8 =0,即(x+1)k-(y+2)=0,
k
k
所以直线DE过定点(-1,-2).
13
评析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定点问题的探求 一般途径是恰当引入参变量,将题设转化 为坐标关系式,然后通过分析参变量取符 合题设条件的任何一个值时,坐标关系式 恒成立的条件,而获得定点坐标.
3
0
=(x0+2,y0),
,y1),
uuuur A2N
u u u ur A2P
=(-
11
解析
(1)设P(x,y),则
u uur PA
=(1-x,-y),
u u ur PB
=(-1-x,-y),
因为|
u uur PA
|·| uBuAur
uuur AB
|=
=(-2,0),
u u ur PB
·uAuBur
u uur BA

=(2,0).
所以 (1 x)2 y2 ·2=2(x+1),即y2=4x,
2
所以S△POQ=
1
2 |PQ||PR|=
|
x
2 0
4
y
2 0
|
=1.
6
1.基本概念
在圆锥曲线中,还有一类曲线系方程, 对其参数取不同值时,曲线本身的性质不 变;或形态发生某些变化,但其某些固有 的共同性质始终保持着,这就是我们所指 的定值问题.而当某参数取不同值时,某几 何量达到最大或最小,这就是我们指的最 值问题.曲线遵循某种条件时,参数有相应 的允许取值范围,即我们指的参变数取值 范围问题.
掌握探究与圆锥曲线相关的最值 问题、定点与定值问题、参变数取值范 围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培养并提升 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已知λ∈R,则不论λ取何值,曲线C:λx2-
x-λy+1=0恒过定点( ) D
A.(0,1)
B.(-1,1)
C.(1,0)
D.(1,1)
解析 由λx2-x-λy+1=0,得λ(x2-y)-(x-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