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改共成长
2024年《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模板(四篇)
2024年《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模板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故事和对课改的看法。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正是因为他们的关心与鼓励,我才能够在课改中不断成长、追求卓越。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即课程改革。
作为学生,我们亲身经历了这场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改对于我们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课改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发展空间。
过去,课堂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老师教我们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记得在一次科技创新课上,老师鼓励我们进行自主创作,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一个小玩具,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使我更加自信和开放,也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这对我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课改给予了我们更大的自主学习权。
在过去,老师讲完课后,我们只需要死记硬背,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就可以了。
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会引导我们去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和思维方式,鼓励我们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同时,我们也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外活动和选修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还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最后,课改还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合作机会。
过去,我们的学习主要侧重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很少。
而现在,课程改革鼓励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活动、项目研究等形式,让我们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问题。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范文三篇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范文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课改共成长》。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已经近十年了,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
课改让我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
刚接触,觉得课改很大是专家们研究的事儿;又觉得课改很小,小到跟自己无关。
我甚至都没认真思考过:课改要改什么?为什么要课改?如何改?次数不多的课改精神下的理论学习、公开课教学也都是支差应付,流于形式。
随着课改的推进,渐渐知道课改的必要性,但仍是被动的。
把自己的不思上进归功于客观环境的不成熟,其实更主要的是没有潜下心来去思考,实践。
当自己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被指出:师生定位不准,教师不敢放手,没有体现学生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教法与学法没有体现课改精神;.....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浅薄。
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课改,唯有潜下心来切切实实加强理论学习,接受课改的洗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重新给自己定位。
此后的教学中,我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我更加明确了课改的要求与方向,领悟了课改的内涵与精神,体验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魅力,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谦虚审慎的钻研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
对照专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点滴的进步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看着一只只举得直直的小手,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稚气而自信的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
我真正体会到是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
当我与孩子们,我的同事们与孩子们,沉浸在课改的快乐中,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成长时,我终于明白了:课改气氛与环境的形成,不是靠学校与领导的指挥棒,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一线教师才是课改实施的关键。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我与课改共成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淡淡课改,一起交流,一起提高,期待大家的聆听与指正。
;在今天的演讲前,我想带给大家一个故事。
一位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他到一所学校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一个小白点。
老师问:这是什么?国外的孩子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天上的星星,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小虫、这是树上的甜果……由于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而有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而在我们中国,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问题却引起全班同学一片茫然。
在老师的追问下他们才齐声答到:这是粉笔点!教室里没有一点杂音。
这和国外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位学者继而说到:当今世界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只有身体,脑袋靠别人。
一类是头脑国家,也就是他们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嘿,而你们中国就属于那类躯干国家,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头脑国家。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听到这样蔑视的口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不是未来,但我们的事业是未来。
我们不是栋梁,但我们的事业是栋梁。
如果我们所经营的教育再不改革,我们将延误下一代,将被时代所抛弃。
;中国有句古话:“滞,则死;变,则通。
”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潮头涌来时,我有幸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弄潮儿。
记得那是参加课改不久,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堂研讨课,想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学生们都“不配合”,孩子们都被我设计的那些热闹的游戏吸引住,只顾自己玩去了,我只好费力的把课文讲完,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领导和老师们的评价是:“你还是老调重弹”;“你没能做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你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在这“出师不利”之时,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特别是王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精选7篇)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精选7篇)《我与课改共成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我在课改中成长》。
课改,对于每个教师来说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
新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就像一盏黑夜中的航标,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多年的课改中,我懂得了许多,学会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
从20xx年起,我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县教育局、乡中心校下发的各种课改文件,学校组织教师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提出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把每一个学生从“要我学”培养成为“我要学”。
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处于被动地位。
在县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中,我大胆地对24字模式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从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备课、讲课中,我坚持运用“自学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上课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争取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当使用学科导学案时,我既激动又茫然,记得在学校组织的评教评学活动中,我第一次尝试使用新方案的课堂教学。
心想:一下子放手让他们复述回顾、设问导读,他们能行吗?一个又一个疑问从我头脑中冒出来,带着一百个不放心,我开始按照导学案的模式上第一堂课,在看孩子们,他们都在认真阅读课本完成设问导读的内容,时而还在书上批批画画,很快设问导读的内容就被他们攻克了。
看着孩子们激动兴奋的样子,我皮笑肉不笑地说:孩子们,会分享才会有收获,请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好吗?有不懂的地方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我心想:他们到底是在交流收获,还是在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呢?一会儿教室渐渐安静下来,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问同学们:谁愿意把你们组的收获告诉大家。
同学们纷纷举手,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今天也把手举得很高,我把机会给了他们组,再看他头头是道的讲着,小组的同学还不时来几句,把整个问题讲得仅仅有条。
我与课改共成长
蹲下身子欣赏学生,了解学生, 正确地评价学生,从而实现与学 生共成长。所以,我在教学中, 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 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 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 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 新的开掘。通过一系列的师生、 生生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使师生、 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 补充,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
二、践行课改
学生自主选择并自由组合成立学 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 收集和整理好活动的资料,包括 录音、照片、文字等各种资料, 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 究成果,我再加以适度地点评和 引导,从而实现变“悉数传授” 为“适度点拨”。让学生在“以 活动引发兴趣,以兴趣点燃激情, 以激情推动实践”的过程中做为 学习的主体,而完成有效地学习。
在课改的大海中,我与学生同舟, 成为孩子们学习的知心伙伴,成 为新课堂导航,引领孩子们成为 课堂的主人,健康成长。在狭小 的教室里,我手握小小的粉笔, 带着微笑,引领学生带着梦想, 放飞希望,探索知识的奥秘,畅 游知识的海洋。我的学生,我的 综合实践课,伴我一起发展、成 长。
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有自 由发展的机会。在“回归生活、 体验生活、学会生活”的基本理 念下,我常以贴近校园、扎根生 活、关注社会为以努力使课堂成为 一个主动的、开放的、探究的教 学情景。
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 习目标的制定;力求从挑战性问 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 兴趣;力求从过程看体验,养成 探究的习惯。
我与课改共成长
西陌联校
董耀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我与课改共成长》。
纷呈,让新课改伴随师生在成长 的自信中腾飞。在与新课改一起 成长的岁月里,我慢慢的体会新 课改带给我的收获和欣喜。课改, 就像是一股甘甜的泉水,为我带 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课改,就 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为我带来 自信和快乐。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高效五环”课堂教学改革,如同一缕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课堂。
身为第一线的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们实践着,求索着,只想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口,期待着恒久的理想和美丽。
曾经困惑,曾经徘徊,也曾经迷茫,但拥抱着坚定和感动,眼前的迷雾渐渐散开,心中的情结愈加浓烈,课改之路也走得更加稳实。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课改让我改变了对它的认识早在几年以前就接触过有关课改的话题,但是由于习惯了轻车熟路的教学模式,且自我感觉还不错,始终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模式。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怀疑——观望——实施——坚信。
因为我从学生的课改感言中,看到了实行课改的必要性。
在感言中,有的学生说:“现在的课堂,我很喜欢,我们班五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每个组在每天的课堂上都要去展示,去当“小老师”, 过一把当老师的“瘾”。
这样,以前每天回家都不预习的同学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
在第二天的课堂中,他们就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越来越自信了。
”有的学生说:“走进新课堂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学习的空间,感悟到了学习的奥秘。
当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时,从讨论中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当老师提前发给我们预学案时,在课前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了大体的了解,再加上课堂上同学们的展示,老师的点拔,我们对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我觉得这样的课改非常好。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通过这次课改,我变得会学习了,而且学习的积极性比以前高了。
因为作为组长的我知道要想本组不落后,我必须做本组同学的表率。
课改让我们自主创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还有的说:“我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了。
以前我喜欢一意孤行,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但是小组合作后,我深知了‘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道理了,课改让我改变了很多,我真的喜欢这样上课!”二、课改让我的课堂大变样了以前我上课的时候,学生好像表现得很积极,但是有部分人只是为了迎合我的问题,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再追问下去就什么也不明白了。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在课改中成长目前,新课改正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
它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发芽、生长,给我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新课改是在一种全新理论指导下实施的实践性改革,因而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是顺利推进课改的前提。
这是我从教十年来的深切感悟。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以下我和我的新课改。
一、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我叫江绿波,2002年毕业以来,一直担任语文课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能够树立课改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热爱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们的爱戴;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完善能力,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曾获得“南昌市师德标兵”、“青云谱区优秀班主任”、“南昌市教学案例奖”、“青云谱区优质课奖”、“等荣誉称号;曾经多次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善于积累、学习、总结、反思,并能因材施教;积极参加学校、市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多次在全市教育教学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省论文一等奖三篇,二等奖五篇;在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热爱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们的爱戴,不断完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项业务工作,提高反思能力,成为研究型和学习型的教师。
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三、参与新课改的经验“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所强调的“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及“问题由学生提,答案由学生找,方法由学生解,规律由学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这一目标,则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在这一点上,我清醒地认识到课改对我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主动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改变的也是自己,但一个连自己都改变不了的人怎么能改变别人呢?于是,我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兢兢业业,克难求进,努力当好课改的排头兵,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育能手。
我与课改同行演讲稿范文三篇
我与课改同行演讲稿范文三篇演讲稿一:我与课改同行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与课改同行的心路历程。
课改,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不仅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对每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我,正是在这次课改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课改对我的影响。
在课改之前,我一直是传统教育的受益者和执行者,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固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逐渐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于是,我开始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课程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其次,我要说的是我在课改中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改方案的指导下,我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也尝试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尝试虽然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课改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课改带来的成就和收获。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发现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了。
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愿意主动思考和探索。
同时,我也收到了学生家长的赞扬和肯定。
他们认为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课改是一场革命,也是一次挑战。
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愿意与课改同行,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谢谢大家!演讲稿二:我与课改同行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与课改同行的经历和体会。
在我看来,课改不仅是一次教育的变革,更是一次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在课改中的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我逐渐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课改,像一声春雷,惊醒我沉睡的生命,激荡起孩子们智慧的潜能。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类终身教育的起始站,学习数学不应仅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我们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历,即让学生会学习,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由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课改中我不断成长起来。
一、课改将我深深地吸引一打开新教材,我和学生们总会被它美丽的插图、丰富的情境深深吸引。
看着学生们拿着新书爱不释手的神情,我不由怦然心动,默默对自己说,一定要倾注所有的智慧和热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把学生们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下去。
要想上好课,我首先找到了教参。
当我认真阅读了这套教材的教师用书之后,发现它只是给实验教师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做介绍,其余只是提示,不作硬性规定。
在这样一个宽松、开放的大舞台里,我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学习课改新理念上好课,我又阅读了继续教育的《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几本资料书,发现好的篇、段就把它摘录下来。
我想,在这样一个宽松、开放的大舞台上,新课改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做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起相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
《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精编(四篇)
《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精编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故事,《我与课改同成长》。
一提到课改,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可能会觉得课改只是一种教育体制上的改革,与自己的成长关系不大。
但是,对我而言,课改却是我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课改中经历的一些变化。
在过去,我们的学校教学方式大多是机械式的,老师上课讲,学生写笔记,背书做题,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和创新。
但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发现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样,充满活力。
老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校也加大了对多元化课程的支持和推广,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课改不仅改变了课堂,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以前,我们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做题,以得到好成绩为目标。
但是,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
老师教给我们的不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
我曾在一个科研小组中参与了一项研究项目,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到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得到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除了对我个人的成长影响之外,课改也为整个教育领域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一方面,课改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僵化和单一,鼓励创新和多元化。
在新的课堂上,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新的教学方式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课改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过去,教师们主要是固定的教材和课件,缺少创新和更新。
而如今,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们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同时,课改也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我与课改共成长“教师”这一职业在自己的经历中,简单地说就不过“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说到底”的这种传统模式。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这一职业有了一具新的认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入了一新的名词——“课改”,经过学习我知道得了对于课改的许多知识,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应如何上,怎么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学中又积存了许多经验。
以下就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及一些考虑: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同意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基本上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如此就严峻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进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索、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
这并别是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落低了,工作减少了,相反地,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脚别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进展。
二、别断深入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别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具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治理等组成。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
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新课标的学习别仅不过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能够解决咨询题的,它需要别断的学习、别断的领略,并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别断学习,别断反思,别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
2024年《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精编(6篇)
2024年《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精编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
题目是《我与课改同成长》。
回首过去的几年,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改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首先,让我带大家回到____年,那是我初中阶段的第一年。
那时候,我们每天背负着沉重的书包,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无论是上学期的英语课文翻译,还是下学期的数学题海战术,随处可见的的模拟考试更是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然而,____年教育部发布了一项重大的课改方案。
它意味着我们的学习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再追求大量的知识堆砌,而是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这个方案将学生的能力训练、兴趣爱好和综合素养融入课程,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就以语文课为例,社会文化背景的引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的渊源,并且在历史文化中找到与自己的联系。
原本在默写古文时感到的无聊和难以理解,逐渐被生动的教学方法所取代,使我真正爱上了语文课。
我们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写作能力。
此外,数学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我总是被机械的计算和抽象的公式所束缚,感觉数学就是一种无聊的折磨。
然而,课改后,在数学课上我们开始进行更多的探究式学习,鼓励我们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课堂上老师会给我们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我们通过思考、讨论和团队合作来寻找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熟悉了数学的理论知识,更培养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课改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前,我们只能在课本上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现在,我们有机会亲手进行实验和观察。
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的奥秘,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样重要的是,课改鼓励我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我们曾参观过科技创新园区、社会福利机构、农村学校等多个场所,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并提高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展开,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成为这次课改的主题。
很荣幸,我走进了课改,参与了课改,感受了课改,并从课改中汲取了许多养分。
课改象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给我带来自信和快乐,使我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学期,自教体局下达“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文件后,学校三番五次地讲,要向高效课堂迈进,要人人参与,验收过关。
这时我既激动又茫然,激动的是这又是一次历练自己的好机会,茫然的是高效课堂到底是个什么模式?现在的教材和授课方法还有学生的思维和原来一样吗?带着这些困惑,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及王敏勤教授的提高课堂效率的五大方略后,我的思想逐渐清晰明了,按照学校安排,我第一次进行了一次尝试。
经过第一次的讲课我明白了很多,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授课方法老套缺乏新意,教材更加灵活,看来我必须转变自己观念了。
按照学校教科室的要求,我静下心来认真和同课的二小的老师进行研课、说课,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同课的韩老师听课,课后进行认真点评,指出不足。
学校安排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全校的展示课,精心的准备使我增强了信心,但在课堂上对于学情的把握不准使我不能游刃有余,课堂效果不错,但还有更多的不足。
课后教师善意的建议和领导全方位的指导使我深深明白,必须在备课、研课、上课下功夫才能出细活。
“高效课堂”活动使我有最初的茫然若失到慢慢地适应了,直到信心十足,心中有数的上课。
随着高效课堂活动深入,听课的标准也在一次次提高,先是校级标准,乡级标准,最后和灵宝市标准等同。
校级公开课使我知道了语文阅读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课上应该体现多读,以读促讲;乡级高效课堂达标活动使我明白了学情预设的重要性,这样讲课才灵活掌握,就这样,经过名师的指导,同志们的大力协助,使我顺利成为乡级教学标兵,而且被推荐为市级教学标兵;而后在教研室组织的习作说课活动中,成绩优异,被推荐参加峡市级“说教材,画知识树”活动,并且不负众望再次取得了佳绩。
《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三篇)
《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成长经历。
我的演讲题目是《我与课改同成长》。
首先,我想回顾一下过去的课堂。
在我们小时候,课堂上通常是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则安静地坐着,被动地接受知识。
课堂重点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交流、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也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死循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2018年,中国启动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推动“素质教育”和“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的方向逐渐被认同并付诸实践。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到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变革的背景下,我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课程改革让我更加注重学习的主动性。
过去,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好笔记,然后回去背书即可。
然而现在,课堂更加注重启发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老师们通过互动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我们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这让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从而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课程改革让我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应用的重要性。
然而现在,课程改革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的深入与延伸。
在化学课上,老师们带领我们进行实验操作,让我们亲自动手、实践探索。
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从而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课程改革让我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去,我们的学习重点只在于考试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品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然而现在,课程改革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关注学术能力,还重视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我与课改共成长“教师”这一职业在自己的记忆中所,简单地说就只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这种传统模式。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这一职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入了一新的名词——“课改”,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关于课改的许多,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学应怎么上以,如何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使我在教学中又教学积累了许多经验。
以下就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教师要迅即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理论知识传授者,转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
以往的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恶劣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产业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讲课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
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减少的作用降低了,工作减少了,相反地,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峭腹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恰当的发展。
二、不断深入钻研新课标新课程标准所提:课程不在乎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
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引导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教师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漆永祥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与实践并行,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龙湾中心校道三小学袁艳红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课改的年轮中款款走来。
回首课改路,迷茫与苦恼、辛劳与收获交织在一起,令我百感交集。
当课程改革的浪潮涌来时,我倍感新鲜,可当自己带着丰富的知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时,又感到自己无知得措手不及,在我迷惘、困惑时,是听课研讨、培训交流让我知道自己并非孤家寡人,一同站在课改这条战线上的还有那么多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我们一同奋进,探索课改的有效途径。
经过这半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际的课堂教学摸索中,把自己的几点感悟抒写如下:一、感悟危机时刻,我只有把自己逼上“梁山”。
向同事借来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全面深入认识新课程,新理念。
我还熬夜上网观看优秀教师精心备好的课改观摩课,走进课改艺术的殿堂。
茫茫中,我被这些优秀的示范课所陶醉。
因为我发现专家们的每一堂课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印象最深的是有这样一个片段:当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一段课文后,老师把头一偏微笑着用一种特别亲切的语调说:“你读得真好听,我情不自禁地要为你鼓掌了,让我们把赞美的掌声送给我们的学生。
二、让教学变成研究体验创造之趣纵观我们的课堂。
现在依然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似乎只有在教师一遍遍的重复中学生才能掌握知识。
熟不知,只有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经历过、验证过的知识才会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子里;再经过举一反三、知识迁移,最终形成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非培养教师的讲题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反思自己的知识积淀,主动得到的知识总是比被动得到的知识掌握得牢固,留存记忆的时间也长,学生更是如此。
在和小伙伴的合作中,在自己的探索中感悟学习的乐趣。
三、有效地开展合作交流,应首先从学会倾听开始。
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会倾听”的训练,做到:一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其他同学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不能盲从,做到有选择的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课改共成长
课程标准是每位教师的朋友,但有些教师并不了解,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总以为课程标准那是专家的事,研究好教案就足以应对日常的教学了,就这样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教案,渐渐发现自己越教越不自信,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教才是对的。
通过多次的外出学习听课我才渐渐的明白自己缺少的是对新课标的认识。
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将来的就业环境不同,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这是不现实的,而且社会也不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习他们适合的数学,才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这也正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句话。
具体的来说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当中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收获并且乐于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分数来衡量自己。
知道不同的孩子需要什么了,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有的放矢,而不再人云亦云迷失自我。
对学生提出不适合的要求,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由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让我体会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味。
由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再到问题解决,每次提法的改变都体现了我们教育研究者对小学数学中生活味的重视。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特别是小学数学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不应该仅仅是课本中设计好的问题。
具体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也就是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能够更好的去提炼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素材,使之为我们所用。
在这样的素材下学习,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就不仅仅是数学,更多的是生活。
教育,从古到今,只有不断研习和深化优秀的教育大师的理念精髓,才使得现今的教育多彩纷呈,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的教育改革进程中,冲击着我们,我们彷徨过,矛盾过,也困惑过……我们知道,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也知道,有一些东西必须放弃,而又有许多,我们又必须融会贯通后再传承下去。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都希望孩子们是我们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希望通过课程改革的新教育思想使我们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人性多元的评价体系,希望通过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将我们的孩子们从旧有单一的“机械生产线”上解救出来。
然而,这种“以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战略,不由得让我感到似曾相识……这使我想到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六大解放”的著名教育理论来,其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解放他的眼、脑、口、手以及参与各种活动的时间、空间。
如今,新课程改革充分重视学生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创造力以及自主独立学习力的锻炼和发展,不正是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这一教育真理的内涵吗?
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位教师的良好发展,其专业的成长何尝不是需要做到“解放”呢?教师只有放开了束缚于自身在脑、眼、口、手、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真正的超越。
教师的成长也是我们实践、以及实现学生“人本发展”的重要前提。
而教师的成长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解放:
一、观念的解放
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使自己从旧有的“为教而教,为学而学”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随之而来的教材、老师、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变化,也让老师们将自己从狭小的课堂中引了出来,教学思想不再局限,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这不能不说是由于教师们思想观念的解放所带来的结果。
所以说:观念是行动的轨道,观念偏离了,行动也会出轨。
在新课程实践中,老师对教育理念的全面接受与正确领悟极其重要。
教师观念是推动和落实新课程的关键。
教师职业的神圣并不意味着教师服务意识有丝毫淡薄,不断变化的时代,将许多新的领域打开,新的事物呈现,教师和学生许多时候是同步在接受着,并不断更新自己。
教师必须用自己善思的大脑去突破陈旧的观念的重围,去领悟,去判断。
并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更先进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
在我校,大家都深刻的学习过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观念,改变方法,使学校的学习气氛是渐浓厚。
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成绩得到稳步提高自己
二、言论的解放
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试验的实施者,所以也是最有发言权力的人,正是在改革进程之始,有着一批敢想、敢为,更重要的是敢于从实践教学中大胆找寻问题,并进行质疑和努力解惑的教师,才会使大家在迷茫无措中不迷失自己,去渐渐领悟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精神和理念,才会使大家逐步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新教学之路来。
试想,如果当初对课程实施中一些偏离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没有人胆敢出来提出异议和进行理论,那么,教育改革就不会呈现异彩,而只能是一潭死水了。
陶行知先生尚有“儿童应当有言论自由,有话直接和先生说,而且高兴和心甘情愿和先生说……”的言论。
更何况,我们的教师更应该如此了,所以说,新课程改革需要听到是教师们不同的声音,正如“新课堂需要听到学生不同的声音一样”,在不同的教育领悟的言论中,老师们才会对新思想新教学行为有更深的认识。
而此时,老师不应该只是个教育教学任务中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是个肯思考,会创造的教育引领者和创造者。
无论在平时工作之余或是教研会中,我校老师对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都喜欢提出自己的看法,因而总能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之道
三、实践的解放
我们对新的教育方法既不迷信也拒绝,而是采用拿来主义的精神,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实践即真知”。
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过:“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很多富有经验的名师,无一不是在反反复复,年年月月的教学实践锤炼出来的。
“实践也即学习”同时,也是手脑的合一。
因为似乎单一、重复的教学实践工作,在一个满具学习力和思考力的教师面前,会变得多元而生动,因为他可以看到可以提供自己实践和思考的对象其实有很多。
能动去参与其中,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是我们教师的处我提升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这种“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就成为了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劳务上劳心的人”。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实现创造教育。
可喜的是,我们学校教师正渐渐地从点滴、琐碎的实践工作开始了,从听课到教案,从学生作业到教态等等四、成长环境的解放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有言到“鸟笼式的学校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那么,对于教师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教师的创造力,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身,都应当为创设这样一个宽广而富有活力的舞台而努力。
陶先生说“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我们也不难从中得出:创造型教师成长首先要为教师争取时间之的解放,是我们教师有时间从容地思考并领悟所学的教育新理念,
有时间去整理教学实践中宝贵的教学点滴经验与教训,以积极地去创新教育方法。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一个开放性的成长环境,教师的成长需要有丰富的成长因素,如:丰富的教育教学共享资源,开阔的教学交流认知平台,充分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这些对于一位教师发挥其教学内在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也应当善于自主赢得利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新教育之路上“双脚踏空”。
而我县定期的各种轮训正在进行,网络的连接也使得这一切正在完善中。
教育永远会不断适应社会,不断和谐发展。
不论我们现在的脚步是轻还是重,是大还是小,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认真地学习教育新知、审视教学思想和实践教育行为,努力成长为一名教育教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学生、为中国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