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精品】【实用】

合集下载

202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一、单选题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

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

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4.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书名基本内容成书时间《宋史》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元朝后期《三朝北盟会编》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南宋中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而成的编年史南宋后期《宋史纪事本末》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明朝后期A.《宋史》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

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6.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类别部别国内学生留学生士人行伍总计第九镇(驻江宁)3401527287714第八镇(驻湖北)1541249723686第二十一协(驻湖北)534733133总计547318*********A.抵制了列强入侵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7.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

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C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解析]据材料“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可知,石器时代的分界线的依据是青铜器的出现,即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项正确;氏族公社属于原始社会,A项说法错误;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B项错误;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不是“划定石器时代”的依据,D项错误。

2.《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

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B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题干“故以亲屏周”是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西周建立后,为巩固对周边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限制网,故B项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故A项不符合题意;《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而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时间不符,故C、D 两项不符合题意。

3.下表是依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

由此可推断齐国( B )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解析]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农耕时代,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齐国农具的类别和名称可知,齐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多样,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齐国农具的种类,未体现与他国的比较,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农具的种类,不能体现齐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故D项错误。

4.(2024·湖北高三月考)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

1.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2.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5.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7.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8.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9.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10.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设《中外历史纲要》模块。

11.历史必修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

12.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

13.历史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是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类课程。

14.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的参考。

15.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4学分,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

16.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在修完必修课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求选择修习。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新课标卷)及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新课标卷)及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综试题历史部分适用地区:黑、吉、晋、皖、云一、选择题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27.表1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29.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

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洛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

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

”这表明()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30.表2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3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

”这一规定()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32.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分)“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2.(★★)(1.5分)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

“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这些法律规定反映出当时()A.小农经济出现衰退现象B.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经济活动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D.民间屠宰耕牛现实普遍3.(★)(1.5分)《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巩固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影响D.农耕经济的发展4.(★★)(1.5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工商业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它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外商企业B.民间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5.(★★)(1.5分)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6.(★)(1.5分)有西方人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人的钱:一是桑叶,二是泥土(瓷器).下列产品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是()①丝绸②青花瓷③白瓷④粉彩瓷。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7.(★★)(1.5分)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8.(★)(1.5分)某同学的论文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9.(★)(1.5分)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四套)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一、填空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不具有的特点。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一、填空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不具有的特点。

新教材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新教材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新教材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统一的货币D. 以上都是答案:D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推恩令B. 削弱诸侯王权力C. 设立刺史监察地方D. 以上都是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选拔人才更加公平B.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朝贡贸易B. 市舶贸易C. 走私贸易D. 以上都是答案:A5.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A. 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从封闭的农业国变为开放的工业国C. 从独立的国家变为半独立的国家D. 以上都是答案:A6.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 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答案:D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文学革命D. 以上都是答案:D8.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国内军阀混战D. 以上都不是答案:A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B.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B.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C.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答案:D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C.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答案:D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A.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答案:D13.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哪些重要意义?()A.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B.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了有力保障C. 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D. 以上都是答案:D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变化?()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答案:B15. “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哪些重要意义?()A. 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B. 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C.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D. 以上都是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新教材适用高中历史综合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适用高中历史综合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限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完全分别B.国家管理制度化C.从人治到法治D.为民主政治奠基,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限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知“现代化”的内涵是指秦朝国家管理制度化,故B项正确;秦朝实行中心集权制,仍旧属于人治,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的制度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

2.某同学在探讨元朝的某一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心进行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的色调,始终特别深厚。

”该同学探讨的政治制度( )A.拥有大权,不受中心节制B.简单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使得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论及古代雅典城邦制度时,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假如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与公民大会,但假如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古代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反映这一相识的是( )A.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B.抽签选举和轮番坐庄C.公民权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D.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很大的权力,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与公民大会”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与题干材料不符,故解除。

4.1689年,英国议会确定拥护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测评4(第一~六单元)(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测评4(第一~六单元)(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滚动综合测评(四) (第一~六单元)一、选择题1.《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

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

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A[从材料可以看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而官职属于社会政治范畴;政令、礼仪和祭祀这些人类活动又都有阴、阳之分,而阴、阳属于自然哲学范畴,以上明显具有“天人合一”的特点,故选A项;所谓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排除B项;刚健有为,刚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健是指具有持久力,是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排除C项;贵和尚中是指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排除D项。

]2.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

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

“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

从朝鲜的文字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B.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C.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D.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D[从朝鲜15世纪以前的发展和15世纪中叶“谚文”发明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明对其影响深远,故选D项;A项说法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且说法不严谨,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3.下面是目前已被发现的最古老的巴比伦地图,上面记载了街道、土地产权、城镇位置。

对此能够进行印证的文献材料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A[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最古老的巴比伦地图”,结合所学古代西亚文化分析解答。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可以印证古巴比伦的地图,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成文法、《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排除B、C 两项;《吉尔伽美什》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________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特定的________和空间框架下进行思考。

3.必修课程中的《中外历史纲要》分为上下两册,其内容编排采取________的通史体例。

4.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________需求,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5.在历史教学中,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________史料等多种类型。

6.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________分析和客观评判。

7.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发挥评价的________功能,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8.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________的责任感。

9.高中历史课程内容选择要注重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体现________。

10.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解决________问题。

二、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A.审美情趣B.唯物史观C.史料实证D.历史解释2.唯物史观强调()A.英雄人物创造历史B.历史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历史发展是无规律的3.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A.制作历史大事年表B.绘制历史地图C.开展角色扮演活动D.构建历史时间轴4.必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A.为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历史的机会B.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方法,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础C.满足学生对特定历史领域的兴趣D.为升学考试做针对性准备5.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主要关注()A.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比较B.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C.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变化D.军事战略与国际关系6.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史料的运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古籍记载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真实史料B.应该优先选择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史料C.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考证D.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能作为史料7.历史解释的核心在于()A.背诵历史结论B.按照教材观点阐述历史C.依据史料进行理性思考D.引用名人名言解释历史8.高中历史课程评价应注重()A.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B.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C.教师的教学风格评价D.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评价9.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教学活动是()A.组织学生讨论历史上的经济改革B.参观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家乡历史C.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对现代的影响D.比较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10.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遵循()A.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的顺序B.以政治史为主,经济史和文化史为辅的顺序C.根据主题重要性随意编排的顺序D.综合考虑历史发展脉络、学生认知规律等因素的顺序1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现在()A.仅有助于提高历史考试成绩B.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C.使学生能够背诵更多的历史知识D.方便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12.以下关于历史教学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B.网络资源不可靠,不应在教学中使用C.历史遗迹是重要的实物教学资源D.教学资源越多越好,不需要筛选13.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采用()A.讲述法,详细讲解历史事件的过程B.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C.演示法,展示历史文物的复制品D.参观法,带领学生去历史事件发生地14.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要求学生()A.大量收集史料,无需考虑其真实性B.能够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并且理解史料的局限性C.记住重要史料的内容和出处D.按照教师的要求整理史料15.选择性必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是()A.完全独立,没有任何关联B.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简单重复C.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D.必修课程是为不选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生准备的16.在历史教学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A.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B.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C.教师的教学计划是否完成D.教材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17.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可以()A.提供固定的历史解释模板让学生背诵B.鼓励学生查阅多种史料,独立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观点C.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历史问题D.只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历史解释18.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有重要作用,以下教学内容体现这一作用的是()A.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B.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C.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D.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内经济发展19.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A.记忆能力B.应试能力C.历史思维能力D.文字表达能力20.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A.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B.学生分组讨论历史问题,教师引导和总结C.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D.教师播放历史纪录片,学生观看三、多项选择题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教学环节实现?()A.课堂导入B.课堂讲授C.课堂讨论D.课后作业2.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A.基础性,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方法B.时代性,体现历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现实需求C.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D.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B.包括历史纪录片、动画等多种形式C.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使用D.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4.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包括()A.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教育素材B.开展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活动C.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的国家发展问题D.对比中外国家观念的差异5.以下属于历史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B.探究法C.情境教学法D.实习法6.高中历史课程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A.教师B.学生自己C.同学D.家长7.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可引导学生()A.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B.制作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图C.比较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历史发展D.背诵历史年代和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8.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特点有()A.专业性较强,针对特定历史领域B.内容深度和广度超过必修课程C.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思维D.是为了满足少数对历史有特殊兴趣的学生9.史料实证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A.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史料的真伪B.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C.鼓励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史料D.强调按照教材中的史料进行学习10.高中历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体现在()A.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B.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C.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D.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四、判断题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目标,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

新课标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解析2023最新

新课标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解析2023最新

新课标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解析2023新课标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解析2023最新高考结束了,各省也都陆陆续续进入到了阅卷阶段,但高考成绩出来需要等很久,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新课标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解析2023最新,欢迎参阅。

新课标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解析志愿填报技巧1.提前批要不要报即是机会也是风险。

提前批的利:所有的考生都可以填报提前批,多了一个上好大学的机会。

你可以去冲一个比你的分数稍高一点的大学。

提前批的弊:你冲上了一个好点的大学,你可能面临的代价就是牺牲你想读的专业。

提醒家长孩子:如果你对提前批的院校和专业都特别满意,而且这个学校呢高于我们本一批或本二批能进去的那个院校。

那么我们可以填。

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建议谨慎填报。

建议勾选不服从调剂,没录到你想去的专业,你可以走后面的普通批次2.平行志愿你去停车场坐车。

大家要排队检票上车。

你的分数就是你的票。

高招办就是检票员。

大家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

第一名同学检票上车了,然后依次录取后面的同学,轮到你时,可能你想去的很多学校已经招满了。

但还有很多没有,你可以填报A、B、C、D、E等24个志愿(新高考),招生办根据你的分数投档到相应的学校。

上车后,各个学校开始检录专业,你填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的话,会面临一个风险,被调剂,如果你刚好是没有勾选服从调剂,那么你可能就滑档了。

只能掉到下一个批次再来录取。

平行志愿虽然可以填报多所院校,但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所以填报的院校一定要拉出梯度,同时,你的专业填报也要注意,你的分数是否能够上专业提档线,上不了的话很可能被调剂,所以专业也要有冲稳保的梯度。

3.顺序志愿顺序志愿是指虽然你的分数比你同学高,但是你填报志愿的时候把这所大学作为第二志愿,而大学是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只有第一志愿人数没有录满时才会对第二志愿的考生进行择优录取,一般是在提前批采取的是顺序志愿。

所以说即使你的分数很高,在提前批你冲击第一志愿失败了,那基本后面的学校也与你无缘了。

新课标2023年文综历史试题

新课标2023年文综历史试题

新课标2023年文综历史试题新课标(2023年)文综历史试题对于历史,历史答题首先要重视审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要注意找规律,抓题眼。

其次要知道相应问题的回答对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标2023年文综历史试题,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新课标2023年文综历史试题1、在历史选择题知识判断的选择上,特别是在一些法律法规中,有些选择过于积极,如“必要”、“不允许”、“全部”、“只有”等,往往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如果有“可以”、“一般”、“可能”、“平时”等词语,则可以初步判定为正确的选择。

2、排除法。

根据材料内容、知识背景将明显不合题的选项pass 掉。

一一排除,有理有据,择优而取。

历史选择题使用排除法的注意事项。

不能用你的直觉,而是用理性去排除当你把三项都排除了之后,可以不知道历史选择题正确选项为什么对,但要知道一定选它。

利用关键字词排除,有时候材料中隐藏的某个字或某句话能对题目的主题和方向起确定性作用3、分层法。

对材料、问题、选项划分层次,一一对应,选出切合题意的选项。

一道难题,要么是材料复杂、主题难以把握,要么是选项所指不明,所以通过分层法可以拨开历史选择题迷雾,揭开材料本质与层次。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是什么1.学好历史首先要背熟教材历史属于文科性质,那么背书是前提条件,如果最基础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历史想要考高分是特别难的。

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大家要仔细背背,把时间和历史事件顺序都记好了,最好能用故事的方法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样既记得快又记得牢。

高中三年的教材都要反复看,每个知识点都要背熟,可以合上书回忆各章节内容,以检验自己是否记牢,没记住的部分再重新背诵。

2.学习历史最好要有兴趣如果对哪门学科有兴趣,这科成绩自然不会低,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喜欢一科,就会不自觉的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成绩好了老师也会很关注你,你也就会越发积极,分数也越发的高了。

相反,如果某科成绩差,即使你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也都是走马观花的表面功夫,根本没掌握这科的精髓,题目做了一堆,原题目出现都不会,根本原因就是书没看透、题没做透。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2023高考历史18种必背大题,一定要清楚的知道,高三冲刺的同学一定要重点复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知识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高考历史18种大题必背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答案)2023高考历史18种必背大题,一定要清楚的知道,高三冲刺的同学一定要重点复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知识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新课标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高考历史18种大题必背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一、填空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不具有的特点。

()4、学生自主学习与否,是衡量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转变的根本标准。

()5、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6、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背景下,测验法变得不再重要。

()7、历史必修三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不能相互交融。

()8、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只能实现定量的评价,无法实现定性的评价。

()9、历史制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系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10、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利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

()三、简答题1、根据以下内容标准,分解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对于如下内容标准你如何落实?历史(Ⅱ)——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历史(Ⅲ)中这样一条内容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根据这条内容标准,你准备进行学生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4、在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为了可调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提出了哪五种对有效学习进行评价的方法?你怎样看这些评价方法?四、学科教学实践题。

(40%)下面是某位教师的部分教学设计,请你以从理念方面、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角度进行评价。

并提出两条修改建议。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学习目标及教学设计的制定本课学习中,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背景材料探讨1787年宪法出台的原因;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梳理出来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及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在阅读教材及提供的史料基础上,通过讨论归纳出对美国民主体制的局限及实质;通过合作完成相应表格比较归纳美国民主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上述多次提到的合作就是指利用现有的异质小组来完成。

首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了一组自主学习问题,包括“独立后的美国,面临什么危机?1787年宪法中规定了美国的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特点是什么?1787年宪法中规定国家权力是如何分配的?是如何“制约平衡”的?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呢?美国的两党制是何时形成的?两党分别是谁?两党制是否引发美国政局的混乱呢?为什么?”又引用了部分史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我提出要求并做相应的阅读指导,主要提三点要求:首先要求课前对教材与学案中史料进行不少于三遍的阅读;其次在知识层面上,对时地人、事件经过等四要素进行梳理,以达到梳理知识要点的基础目标;查找自我理解的知识难点与盲点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第三,课上提供不少于5分钟的阅读时间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快速阅读,梳理关键句与关键词。

第三,为了小组合作活动开展的更加有效,我实行以六个小组为单位的捆绑机制,在展示本课目标后将本课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六部分,由各组课代表以举手为准加以划分,任务划分后再给各个小组5-8分钟的组内合作研讨的时间,要求推选出2-3名参与展示发言的学生。

根据各组的表现决定是否加分或加分的多少。

三、学习过程的推进1、利用史料:“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画的一幅卡通画主题“要么联合,要么死亡。

”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意。

”引入到对“1787年宪法出台背景”的分析上。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出一系列的问题:“独立后的美国实行了什么体制?”、“为什么以华盛顿为首的美国资产阶级将邦联制改为联邦制呢?”、“邦联制与联邦制有什么不同?”。

对上述问题在学生代表陈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对本知识点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

2、在完成对“1787年宪法出台背景”的分析之后,利用下面这段历史史料“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引出两个探究问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在当代美国历史上,你关注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能有助于你理解上述问题?”对“1787年宪法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并利用兴趣浓厚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与认识。

本部分的知识教材中陈述清晰、明确,所以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通过小组内生生合作有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稍差的学生共同完成。

3、在解决1787年宪法的评价问题时,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阅读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相应史料帮其深入分析。

4、“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部分内容较少,为了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整利用学案提供了下面两段史料,并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材料反映了美国共和政体的什么特色?”、“这种竞争是否会引发美国政局的动荡呢?为什么?”5、在进行小结就要求学生完成本课学案中各知识点的总结与梳理之后运用如下表格,对学生本课学习的效果、知识的理解进行相应的检查。

表格通过对“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的比较检查学生对前后两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帮助学生对本课内容加深理解中结束了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二)一、填空题(30分)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2、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⑵体现课程的、、;⑶密切的联系;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制度;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5.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包括制定计划、、课堂要求、、指导实验、辅导、课外活动、。

二、判断题(10分)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知识与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历史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备课的程序为:集体讨论—个人钻研—修改教案。

()5、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所以作业留得越多越好。

()三、简答题(10分)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四、请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导入、教学提问、教学讲解、教学板书、教学结课等项教学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历史(Ⅰ)《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历史(Ⅱ)《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历史(Ⅲ)《理性之光》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篇教学设计。

(50分)参考答案:一、填空1、历史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⑵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⑶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⑸评价与考试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备课、作业批改、校本教研二、判断1、(√)2、(√)3、(×)4、(×)5、(×)三、简答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重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三)第一部分依法治教和相关教育政策(8分)一、填空题(2分,每空0.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在等方面全面发展。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__ _学生的学习方式、___ _ 、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简答题(3分)简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任务的规定。

三、论述题(3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