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税收
税收筹划(第四章消费税)
进口环节的消费税筹划
进口环节是消费税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进口 企业在选择进口产品、进口渠道等方面进行 合理筹划,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和消费税负担 。例如,在进口环节选择具有关税优惠的产 品和进口渠道,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和消费税 负担。
批发零售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销售计划和促销方式,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消费税负担。 例如,根据税收政策规定,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时采取折扣销售方式,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 以按照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消费税。批发零售企业可以根据这一政策合理安排销售计划和促销方式,降低消费税负担。
企业应对消费税改革的策略
调整经营策略
企业应关注消费税改革动向,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 结构和服务模式,以适应新的 税收环境。
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账 务处理和税务申报,确保及时 、准确地缴纳消费税。
开展税收筹划
企业应开展税收筹划,合理降 低消费税税负,提高企业的经 济效益。
THANK YOU
税收筹划(第四章 消费税)
目
CONTENCT
录
• 消费税概述 • 消费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 消费税筹划的实践应用 • 消费税筹划的风险管理 • 未来消费税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01
消费税概述
消费税的定义
消费税是一种对特定商品和服务在生产、流通和消 费环节征收的间接税。
它通常以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或数量为基础,通过增 加成本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第四章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税收学 Taxation
9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三)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的影响
1.商品税对消费的影响
对厂商课征,也可以选择对消费者课征 对不同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商品 相 关 因 素 生活必需品 非生活必需品 税基范围的宽窄 政府消费引导 税基范围宽 减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是否征税
税率高低 替代效应 税收影响小 税收影响大 税负易转嫁,影响大
税收学 Taxation
20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一)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第 二 阶 段 的 消 费 ( 储 蓄 )
A
★AB纳税人收入预算约束线 ★斜率为(1+r) ★实际利息率:r
E0 E1 I0
C C2 C2′
I1
0
第一阶段的消费 图4-10 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C1 D B
0
C1
第一阶段的消费
结论:征税引起可支配收入减少后,消费和储蓄 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个人对消费和储蓄的偏好。
税收学 Taxation
22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二)同时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对家庭储蓄 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对个人的一般收入征收税率为t的比例所 得税后,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 ★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使得个人的未来可 支配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储蓄对个人的吸引 力,继而影响了个人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消 费决策和储蓄决策,使其不得不降低第一阶段 或第二阶段的消费和储蓄。
Y PPF P' Y2 Y1 斜率代表生产一种商品 相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 替代率或机会成本 E2 P' P I1
PPF--为政府课税之前生 产者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E1--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PP是PPF与I1的公切线
财政金融学教程 第4章 税收的形式特征与
品的影响,它表现为政府对个别商品课税后, 引起市场上课税商品相对价格上涨,从而导致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课税商品的购买量, 相应地增加非税商品的的需求量。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即对工薪课征 的税收所产生的增加劳动者闲暇时间而减少劳动 力供给的影响。
(2)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即对工薪课征 的税收所产生的增加劳动者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劳 动力供给的影响。
(3)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净效应,它取决于上述两 种效应孰大孰小。
• 税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企业课征的社会 保险税会提高企业的劳动力价格,从而导 致企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价格 的提高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劳动力 的需求 :(1)替代效应;(2)规模效应。
1. 税收的价格效应。对商品课征的流转税会造成
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相分离。在商品的需 求具有一定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该商品课征 流转税,税负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的; 生产者虽然可以通过抬高消费者价格的方式将 一部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表现为消费者 价格的提高),但生产者自身也要负担一部分 流转税(表现为生产者价格下降)。
第4章 税收的形式特征与作用
•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超额负担与性,即国家在取得收入时凭借的是手中的政
治权力,而不是凭借产权或债权。
• 无偿性,即国家向纳税人征税不需要做任何直接
的返还。但它有一定限定条件。
• 固定性,即国家在征税以前要通过立法预先规定
四、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政府主导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且这种政
第四章 税 收 原 则
第四章税收原则一般掌握1、古代西方税收原则的代表人物。
2、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3、我国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1、配第的税收原则配第提出了三条税收原则理论(他自己称为税收标准):公平、简便、节约。
他认为,公平标准就是课税对任何人都没有偏袒,而且税负不能过重;简便标准就是征税时手续不能太复杂,也不能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在纳税形式的选择和纳税日期的确定上应给纳税人以便利;节省标准就是征收费用不能太多,应注意尽量节约。
另外,他还反对包税的做法。
2、尤斯迪的税收原则尤斯迪认为,税收是当国家的收入不足时,人民分割自己的财产及利益以充实国家的必要经费,但国家征税时,不能使人民负担过重,这是赋税问题的根本命题,据此,他提出了征税的六条原则:(1)税收应该采用使国民自动自发纳税的方法。
(2)税收不要侵害人民的合理自由,也不要对产业加以压迫。
换句话说,税收应该无害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3)税收应该平等课征。
(4)课税应有明确的依据,并且要实行确实的征收,不能发生不正常的情形。
(5)税收应对征收费用较少的物品课征。
(6)税收的征收,必须使纳税容易而便利。
3、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即: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
(1)平等原则,即个人为了支持政府,应该按照各自的能力,也就是以个人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的收益为比例,缴纳税收。
亚当·斯密所主张的平等原则,包含三种观念:—是取消免税特权。
二是税收应该采取中立的态度,不应于涉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征税应采用比例税率。
三是主张按能力大小,比例课税。
(2)确实原则即个人应该缴纳的税收,必、须明确决定,不可含混不清,征税者不可肆意征收。
(3)便利原则,即税收的课征,应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其适当的缴纳时间、地点以及简便的缴纳方法。
(4)节约原则又称经济原则,是指向国民征税要适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量度,如果向国民所征收的税过多,反而不利于国家财政。
中国税收 第4章 关税
CFR (离岸价格+运输
费)
FOB 离岸价格
关税完税价格=CFR+保险费=CFR×(1+保险费率 )
关税完税价格=FOB+运输费+保险费 =(FOB+运输费)×(1+保险费率)
17
关税完税价格的含义
完税 价格
关税完税价格是海关以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 经调整确定的计征关税的价格
实际成交价格不税税率及适用
1.进口关税税率
(4)普通税率 ①原产于未与我国共同适用或订立 最惠国税率、特惠税率或协定税率 的国家或地区的货物;②原产地不 明的货物
(5)配额税率 国家规定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进口货 物,关税配额内的,适用关税配额税 率;关税配额外的,按其适用税率的 规定执行
(6)暂定税率,适用最惠国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适用暂定税率; 适用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从低适用税率;适用普 通税率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暂定税率
1.进口关税税率
(1)最惠国税率 ①原产于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WTO成 员国或地区的货物;②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最 惠国待遇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货物; ③原产于我国的货物
(1)协定税率 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 款国家的货物
(3)特惠税率 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 惠条款国家的货物
二、征税对象确定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 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货物是指贸易性商品 物品是指入境旅客随
身携带的行李和物品、 个人邮递物品、各种 运输工具上服务人员 携带进口的自用物品、 馈赠物品以及以其他 方式进入关境的个人 物品
第三节 关税税额计算
知识点
一、税率选择 二、税收优惠 三、应纳税额计算
税收与劳动-税收学
前者对应“替代效应”,后者对应“收入 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到底有何影响,取 决于这两类效应的净结果。
5. 税收与劳动供给:模型
模型
max U (c, L)
c,L
s.t. c (1 t )( wL R )
S (1 t ) w , 税后工资或净工资
M (1 t ) R , 税后的其他收入
max U ( X1 , X 2 ) X1 X 2
1 2
** X T t X 2 1 (1 T ) 2 X ,X ** X 2 (1 T ) 2(c t ) s.t. 1 X1 ( p t ) X 2 1 T
(3-2) 企业利润最大化
MC1 X 1 X 1 1 1 MC2 X 1 X 2 c p
1 1 PX 2 p c
PX1
MRS X1 X 2 MRTX1 X 2
U * X1* X 2* 1 4c
PX1 PX 2
帕累托最优,
1. 税收扭曲
(3)有税
(3-1)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2. 无谓损失(或超额税负)
一个量化模型
假设条件:局部均衡;初始无税。 如何知道税收扭曲或无谓损失到底多大呢? 不用推导公式,只需画图。
| DL | 1 dt dx 2
2. 无谓损失(或超额税负)
CS ABCD PS BCFE GS AEFD DL CS PS GS ABCD BCFE AEFD DCF
max U (c, L) s.t. c SL M
c,L
5. 税收与劳动供给:模型
模型的解
L L S L M L L w R t S t M t S M
第四章-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第四章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重点:我国税收制度的特征和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国际税收。
难点:不同税率的计算方法,增值税的计算。
第一节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课税权主体有关课税权主体的概念: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收入的各级政府及其征税机构,它说明谁征税。
(一)本国税与外国税:本国税指的是本国政府开征的各种税收,外国税则是外国政府开征的各种税收。
(二)中央税与地方税:中央税以中央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它由中央立法,由中央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为中央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来源。
地方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它由地方政府立法,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提供资金来源。
二、课税主体纳税人与赋税人的区别: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也称纳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按照纳税人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两类:1.个人税和法人税2.买方税和卖方税三、课税对象1.课税对象的概念:课税的标的物2.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三大类:四、税率(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二)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有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的概念税率=(应纳税额/课税对象)×100% ,税额 = 课税对象×税率统一比例税率比例税率产品差别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全额累进地区差别税率分类累进税率超额累进定额税率比例税率--适用于流转税;累进税率--适用于所得税;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税。
1.比例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
例如:应纳税额=100万元×17%应纳税额=1000万元×17%应纳税额=10000万元×17%其优点是:有利于鼓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因为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税率并不因之而提高。
所以,在流转税的征收中往往使用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其特点是,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逐步提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也越高。
财政与金融第四章 税收概论
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供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 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 转 嫁。
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
政
社
府
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 会
部
务
公
门
负有纳税的义务
众
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 利
凯恩斯
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 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 二 税收特征
(一)税收的强制性:指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国家 政治权力,并运用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 制征收
(二)税收的无偿性:指税收是国家向纳税人进 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
•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 (the law of tax sh (tax shifting in China )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 1、税收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 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买价格 的方法,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嫁给购买者 或供给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 定额税率:对课税对象的数量规定每单位 征收某一固定的税额
• 比例税率:对所有的课税对象,不论数额 大小,都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 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 分为若干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 增的税率
• 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 税率
• 全额累进税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 税率逐步提高,全部税基适用相应的最高 一级税率
税收制度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5%-35%的5级 营所得 超额累进 5%-35%的5级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 超额累进 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1 小于等于5000元
税率%
5
速算扣 除数 0 250
比例税率: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1
2
税率 5%
10%
速算扣除数 0
25
500以下(包括500)
500-2000
3
4 5
2000-5000
5000-20000 20000-40000
15%
20% 25%
125
375 1375
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月收入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
2000(5200) 4000以下800
计税时间
月 次
2万—5万 30%
2000 4000以上20%
20%×(1-30%)=14% 4000以下800
4000以上20%
0 0 次 次
课税对象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税率
20%
20%
费用扣除
800+800元以下维修费 用(月)
财产原值及合理费用 全年的成本、费用、 损失、准予扣除的税 金 全年800×12
体现于税收的经济效率高,减少对市场主体
经济行为的扭曲效应;税务行政费用和纳税 奉行费用最小。
消费税制的调整体现经济效率原则
经济效率原则要求减少对各市场主体经济行
初级经济法基础 第四章第一节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知识点:现行税种与征收机关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机关有税务机关和海关。 1.海关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 (1)关税; (2)船舶吨税; (3)委托代征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税务机关征收管理的税费 (1)除海关负责的税种以外的其他所有税种。 (2)部分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也由税务机关负 责。
知识点:税法要素
6.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法律责任
3.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是税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4.计税依据 从价计征 、从量计征、复合计征
5.税收优惠 1.减税和免税 少征部分税款即为减税,对于应征收的税款予以免除即为免税。 2.起征点 (1)起征点,也称“征税起点”,是指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 (2)征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 的,就其全部 数额征税。 3.免征额 免征额,是指对征税对象中的一部分给予减免,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 征税。
1.纳税人 纳税人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注:需要注意区分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的概念,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 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2.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 不同的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
·初级经济法基础
知识点: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要素 1.税收的主体
2.征税的依据
3.税收的目的
具体内容 1.国家
2.政治权力
3.实现国家职 能、取得财政 收入
要素 4.税收的本质
5.税收的特征
具体内容
4.特定的分配形 式
第4章 税收原理
3、税率
应纳税额和计税依据/课税对象之间的比 例,分为: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3)累进税率
税率分析方法的讨论 返回
1)比例税率
不论课税对象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 征税,进一步可分为
统一比例税率:同一税种只设置一个比例税 率
差别比例税率:同一税种依据不同税目设置 多个比例税率,例:营业税
弹性:税制设计应能使税收收入随着经 济的增长而增长,满足财政支出增长的 要求。
从价税比从量税更有弹性,所以税制中从价 税比重远大于从量税
原则之间会存在冲突
2、节约和便利:通过简化税制,提高征 管水平而降低征纳双方的成本
强调税种设置具有易征集性、简明性和确定 性,这不仅给纳税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节省 税收交纳的中间成本,便利税务部门的征管 工作,降低征管成本
税负转嫁行为的发生,可能使纳税人与负税 人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 2、后转 3、混合转嫁:前转和后转的混合
返回
前转
也称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 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办 法,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购 买者,即由卖方向买方转稼。
是税收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美国税收体系有世界上最多的税种,达 到80种,我国为25种
我国税收收入的构成:2005
3、税收管理权限:中央税/地方税/共享 税
4、按计量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5、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价内税/价外 税
价内税:税金包含在价格中,故计税依据要 含该税,计税价格应为含税价格
价外税:税金不应包含在价格中,计税依据 中不含该税,计税价格应为不含税价格
超额累进税率:课税对象的超额部分按与之 相适应的税率征收
税法课件:第四章 税收法律关系
法上的权利 积极参与权 :参与税收立法权 、公共物品选择
权、享受公共物品权、言论自由 权 、税收征收和使用的监督权
税款征收
中的权利 : 依法纳税的权利 、知情权、信息 秘密权、控告检举权
纳税人税 税收处罚
中的权利
法上的权利税收救济 Nhomakorabea中的权利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相应权利
本章小结
➢ 税法在调整税收关系时,形成了税收法律关系。 ➢ 税收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其中
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
所谓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是指税收法律关系的产 生、变更和消灭的过程。 (一)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以引发纳税义务的法 律事实为基础和标志 (二) 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由于某一税收法律事 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或客体发 生变化。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 终止
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在征纳活动中依法享 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即税法主体权利和税 法主体义务。它决定了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 是其核心。
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 同指向和作用的客观对象。它是税收法律关 系产生的前提、存在的载体,又是税收权利 和义务联系的中介。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应税商品、货物、 财产、资源、所得等物质财富和主体的应税 行为。
第二节 税权
一、税权的概念
税权是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 关在有关税收方面所拥有的各类国家权力的总称。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税权的内涵: ➢ 税权是一种公权力,是国家公权在税收领域的反映
第四章 税收负担 《税收基础》PPT课件
➢个人所得负担率=个人所得实缴税款/个人收 入总额×100%
CHAPTER
TWO
第二节
税收负担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
一 税收负担确定原则
(一)国外税收负担原则的发展
国外税收负担原则的有关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包含在税收原则之 中的,需要从税收原则中进行梳理和总结。
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税收收入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100%
中国税收负担 (1985-2007) 单位:亿元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税款由纳税人通 过各种方式部分
税基所承担的税 收数量。
微观税收负担指 某一纳税人在一 定时期或某一经
用纳税人在一定时
一般称为“负担 期内的实纳税额占 或全部转由让人
率”。
其实际收益的比率 负担。
济事件过程中, 所缴纳的全部税 收占同期或该事
来表示。
件的经济收入的 比例。
宏观税负衡量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
二 我国确定税收负担的原则
(一)取之有度
虽然国家对财政资金的需要是无限度的,但国民经济的现有水 平决定了税收的承受能力。由于国家税收最终总是由纳税人来 承担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经济体系的税收负担能力 是有限的,税收负担超过了经济的承受能力,就会损害国民经 济的发展。因此,在确定税负总水平时,要兼顾国家需要和国 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否则就会损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在确定税收负担水平时,要兼顾国家需要和国民经济的承受能 力,以促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培植更加丰茂的 税源,促进税收收入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商品需求弹性和税负转嫁
需求弹性 大 小
税负转嫁 难 易
(2)商品供给弹性和税负转嫁
供给弹性 大 小
税负转嫁 易 难
总之,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价格的变动,转 嫁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税负的转嫁取决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对比, 哪方弹性小,税负就向哪方转嫁,供给弹性等 于需求弹性时,税负由买卖双方平均负担。
2.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国富论》 平等 确实 便利 最少征收费
3.瓦格纳的四项九端原则
瓦格纳(1835~1917) 《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 《财政学》(1877~1901)。
1.财政收入原则。(1)充分原则(2)弹性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1)慎选税源(2)慎选税种 3.社会正义原则。(1)普遍(2)平等 4.税务行政原则。(1)确实(2)便利(3)节省
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3)计税依据(税基)——是指税法规 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是征税对象 的量化。
类型 :
A、从量计征:以征税对象的数量作为依 据。
B、从价计征:以征税对象的价值量作为 依据;
以征税对象的实现量作为依据。
3.税率
1)含义——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率。
棉花商
税款实际负担者 纱商 布商
税款实际负担者 (5)税收资本化。 (6)消转(转化)。
税款缴纳者
3、税负转嫁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征税后的价格变动程度 。
如果征税后价格上升幅度与税额相等,税负就 全部转嫁;
价格上升幅度小于税额,税负就发生部分转嫁; 价格上升幅度大于税额,税负就全部转嫁,卖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其反映征税的深度。
2)形式:
(1)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与定额税率
A、比例税率:是指不分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 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①特点: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化而变化。
②优缺点:
优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
计算简便。
缺点:不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③具体形式:
统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消费税)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营业税)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农业税)
幅度比例税率(娱乐业5%-20%)。
B、累进税率
①含义:是将征税对象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级距,且
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渐递增的税率,即边际税率递增。
②特点:税率与征税对象同方向变化 。
③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计算简便。
缺点:难以实现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适用范围比较窄。
④形式: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幅度定额税率
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2)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税法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实际负担率(免征等原因造
成)。 (3)附加与加成 附加是正税之外附征的一部分税款; 加成是按应征税额的成数加征税额。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
1、税负转嫁与归宿概念 (1)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通过购入或卖
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2)税负归宿: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 也就是税收负担的实际承受者。
2、税负转嫁的主要形式
(1)前转(顺转)。零售商
消费者
税款缴纳者----------税款实际负担者
(2)违章行为 ①一般违章行为 ②偷税 ③漏税 ④欠税 ⑤抗税 (3)违章处理的主要方法 ①批评教育 ②经济制裁 ③追究刑事责任
六、九四年:税制的全面改革
(1)所得税的改革 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800元/月,外籍人员4000元/月,税
率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5%-45%) 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
单一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双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多种主体税种并存的税制结构。
3.税制结构模式
(1)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以全值流转税为主体 以增值流转税为主体 (2)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3)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第四章、税收
第一节、税收原理 第二节、流转税 第三节、所得税 第四节、财产行为税
第一节、税收原理
一、税收概念与特征 (一)税收概念 ——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
照预定标准无偿地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的特 定分配关系。 概念的理解 : (1)税收分配的主体——国家 ; (2)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或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 (3)税收的征税依据--政治权力; (4)税收的实质--反映特定的分配关系。
(2)经济公平 机会公平 起点公平
(3) 社会公平
三、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一)税收负担 1、含义――税收负担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
税人(个人和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 2 、宏观税收负担 (1)含义――指社会的总体税负水平。 (2)宏观税收负担衡量(P167) 3、微观税收负担 (1)含义——是指企业或个人的税负水平。 (2)微观税收负担衡量(P168)
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纳税人与负税人 A、纳税人是纳税义务承担者; B、负税人是税收的最终负担者。 (3)纳税人与代扣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义务(又称扣缴义务人)人是指负有
代扣代缴税额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既不是纳税 人也不是负税人。
2.征税对象(课税对象或课税客体)
(1)含义——是课税的标的物。 是一种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 (2)税目。 是税法上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
2、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
中央税:如消费税 地方税:如房产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如增值税
3、以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
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 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4、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 税种
从量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5、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
③优缺点
优点:符合量能负税原则;
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明显。
缺点:计算比较复杂;
有“鞭打快牛”的负作用。
④形式: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指将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均按照与之相 应等级的税率计税。
例解:
某甲全年收入300元,某乙全年收入2500元。按照 全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年所得额级距
(二)现代税收原则
公平与效率原则
1.效率原则: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 大税收收益。
税收的经济效率: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和 额外收益最大。
税务行政效率: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即政府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得最多的税 收收入。
成本包括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
2.公平原则
(1)税收负担公平 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
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 程。
构成要素一般包括:
1、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2、其他: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 违章处理等
(二)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1.纳税人(课税主体或纳税主体) (1)含义——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3)流转税的改革
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增值税、营业税、 消费税。
(4)其他税种的改革
a、开征土地增值税 b、开征证券交易税 c、改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乡维护建设税 d、取消奖金税、特殊消费税、烧油特别税、集
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 筵席税、屠宰税是否征收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确定。 e、将盐税并入资源税
B、免征额: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
征税的数额。小于免征额时不征税;超过 免征额时,只对超过的部分征税。)
C、项目扣除: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中准于扣 除的项目。
②税率式减免
是通过直接降低税率实现税收减免的方式。
③税额式减免
是通过减少应纳税额实现税收减免的方式。
7、违章处理
(1)含义——是税法规定的对纳税人的税务违章 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二)税收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规范性)。
二、税收原则
概念--是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 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 劣的准绳。 (一)古典税收原则 1.威廉·配第的税收三原则 《赋税论》(1662)、《政治算术》(1690) 公平(税负) 简便(手续) 节省(费用)
6、减税免税
(1)含义: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 的一种优惠规定。
减税:是指从应纳税额中减征部分税额; 免税:是指免除全部应纳税额。 (2)税收减免的形式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①税基式减免 指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实现税收减免的方式。
A、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征税的起 点数额。(小于起征点,不征税;高于起征点, 全额征税)
4、纳税环节
(1)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 税额的环节。
(2)同一种税 --只在一个流转环节课征(一次课征制); --在两个流转环节课征(两次课征制); --在每一个流转环节课征(多次课征制)。 5、纳税期限 是指纳税人应向国家缴纳税额的法定期限。 按期纳税; 按次纳税; 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③1000—2000元部分适用税率15%,税额1000元×15%=150元
④2000—2500元部分适用税率20%,税额=500×20%=100元
应纳税额=20元+60元+150元+100元=330元
C、定额税率
①含义:是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 固定税额的税率。
②特点:税率与征税对象的价值量脱离了联系。
超额累进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