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对2005年一道高考题的反思
0 D的方程是 一! , , +2=0 >1 时, 、 ; 2 B、
、
2 +m) p( 相交于 A.B两点, AB的中点 则
2 口2 .
D四 在同一个圆上 圆心 点 , 是M 去 ) 是定点. I , . 一
.
解完题, 回顾 了一下过程和结论, 我 觉得外
接圆圆心M 一 , 和点N 1 ) 坐标之间 I言 ) ( 3的 ,
有某种特殊关系.应该是 k M = - o o k N.它与 kB= - c A k D有关系吗? 再 一想, M 、Ⅳ 分 点
别是 D、AB的中点. 时联 想到过 去做过 的 这
型号相 同.假 定每盏灯能否正 常照 明只与灯泡 更换灯泡的概率和更换两只灯 泡的概率;
的寿命有关, 该型号的灯泡寿命为一年以上的概
=
() Ⅱ 在第二次 ( 灯泡更换工作中, 年) 对其中 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接下来再考虑A 、 B C Z D3相垂直, 就可以得出A 、 D的斜率不是 B
旧题 .
在平时的教学 中, 很少碰到 圆锥曲线上四点 共 圆的问题, 觉得 四点共 圆就 比较麻烦, 点的坐 直入 手. 如果我们先从 四点共圆入手, 会出现什 么情 况呢?这 样做 , 可能 比较麻 烦, 但是它可 以
设直线z Y=k : x+m( k≠0 m ≠0与椭 标很 难把握.这道题 常见的解法是从两直线垂 、 ) 圆 bx +ay =ab ( b ) 22 22 22a> >0相交பைடு நூலகம்A. B
70 0 陕西省周至县教育局教研室 高伟鹏 李立哲 10 4
本文主要纠正20 年湖北省高考( 第2 05 文) 1 题标准答案解法 中的一个错误. 率为p, l寿命为两年以上的概率为P, 2从使用之 日 起每满一年进行一次灯泡更换工作, 只更换 已
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1
“凤头猪肚豹尾”2005年的作文话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也许是基于上一年作文调子过于空灵.让大多数学生无所适从之故.该年作文一下子由云端跌落凡尘.并且害怕学生对题目不能理解而无法动笔.又对题目进行了一番说明.导致的结果是.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可写之物.但同时也将学生思路固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很难有独特的想像的空间。
具体说来.面对材料所交代的必须开头怎样、中间怎样、结尾怎样这样一种范式.并且由此依附的具体对象“学习生活、事业人生”.学生选择的余地是很小的。
首先他们是学生.谈不上所谓的“事业人生”.所以只能从人家的.尤其是那些众所周知的名人轶事里去翻寻。
至于所谓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是极为相似的、枯燥的三点一线.如果不造假.他们自己的这段经历通常是很难体现“凤头猪肚豹尾”的精彩的。
这样从学生的写作视角来看.往往只能定位于名人们的“事业人生”了。
如果我们真是把眼光定位于日常生活的芸芸众生.其实也有很多新鲜难忘的东西.但因为要符合题目所限定的“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个精彩完满的人生程式.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迫舍弃那些虽平凡而有缺陷却深深打动他们的俗人俗事.而转向那些轰轰烈烈、如雷贯耳的宏大叙事。
可是大部分学生所涉极为有限.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命题上的不足。
1、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
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
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傅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浅谈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
浅谈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面对2005年全国卷Ⅰ语文高考试题,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惴惴不安的心绪。
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命题思路更突出能力考查1.需要识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
比较近两年的语文高考试题,除辨认字形、默写外,几乎再没有考查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虽然《考纲》对文学常识有明确要求,但试题未涉及。
默写试题虽然增加了一分,但难度相对降低,且可供考生选择的余地较大,考生容易得分。
综观全卷,大阅读中的多项选择题,也替换为主观问答题,客观题减少的分数基本被分配到主观题中。
2.试题赋分适当调整。
为了尽量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导向,以及考生盲目作答、侥幸取胜的不良倾向,今年客观题赋分大幅度减少。
文言文翻译也由原来的8分提高到10分,突出了理解、翻译能力。
小阅读的选择题由四个减少为三个,二卷大阅读由18分增加到22分,被人们称为自留地或小片荒的第六大题也增加了3分的分值。
3.作文审题难度加大。
今年作文形式仍为材料加话题,但命题的意图不甚明显,需要考生透过材料表面,深层挖掘其内在含义。
材料中,人们问玻尔成功的秘诀,他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
”于是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不解。
其实,这正是他的经验之谈和成功秘诀。
它的潜在意义是,要想追求真理,要想事业上取得成功,就不要怕失去师道尊严,就要摒弃阻挡在前进道路上的虚荣心。
因为不被浮名所累,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在谦卑中奋进,才能由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个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
这句话,不仅演绎了一个成功者的奋斗轨迹,也包含着一个哲学命题,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结果,其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尽管对个人来讲似乎是偶然,一千个成功者,就可能有一千个成功的答案,但总有内因在发挥着决定作用。
就像《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一样,当他屡次故意犯罪未遂,终于站在教堂前幡然省悟,良心发现,想重新做人之际,却锒铛被捕。
对于读者来讲,苏比的结果似乎在意料之外,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鉴兴衰 考得失)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鉴兴衰考得失鉴兴衰考得失有人把当今的文化生活比作万花筒,可不是吗?就连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也多得让人惊叹:寄托“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感伤的言情小说、青春稚嫩的校园民谣、商品化了的古典音乐、当红明星、时尚周刊……,应有尽有。
仿佛在今天的文化生活里没有了精华与糟粕,没有了成年与未成年的界限,那么这样的现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的文化生活又究竟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在今天繁华的社会环境里,尤其是在上海这样有“门户”之称的城市里,文化生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精神的愉悦了,它已经同商业、同物质联系在一起,而关于时尚,关于明星的这些文化活动,更是不请自来,迎向你,要你接受。
乐观的人说,我们在进步,我们的精神生活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步,它带来的是勇气、是坚持。
《剧院魅影》带来的是全新的文化感受,巨星演唱会诸如的是活力,流行歌曲带来的是青春,是叛逆,是追求与迷惘忙。
有时候,我会想,也许这样的观点是没有错的,否则当年邓小平又为何提出“改革开放”这一被称颂多年的政策?这些属于青春,属于时尚的文化生活兴盛着,必定有它的优点;有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若世界名曲不曾被放入广告之中,广而告之,也许我平凡的一生将与之擦肩而过。
我想,真正懂得欣赏的人不会因为欣赏的地点或是途径(的改变)而有所懈怠,反而会由这“惊鸿一瞥”而去苦苦追随真正的艺术。
然而,要在这样多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文化生活中,挑出那些精华,就好似从汪洋大海中找出那一颗掩藏的试金石。
要有心,要有力,还要有敏锐的嗅觉。
在书报亭里,只有《读者》、《青年文摘》、《书城》在苦苦支撑着属于真正文学的那一片天地,让我即使有心去了解更多的当今的文学也只能在这些零星的书刊中“苦作舟”,我曾经在老师那里师过巴赫的一首曲子,印象深刻,但在通讯设备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我竟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在一家不起眼的街角小店买到这首“金贵”的曲子。
当这些不便、这些尴尬来临的时候,我有了一些惊慌,我明白我们正在失去,因为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的衰落我们正在失去,失去那块穿越历史隧道传递过来的瑰宝。
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1解析
“凤头猪肚豹尾”2005年的作文话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也许是基于上一年作文调子过于空灵,让大多数学生无所适从之故,该年作文一下子由云端跌落凡尘,并且害怕学生对题目不能理解而无法动笔,又对题目进行了一番说明,导致的结果是,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可写之物,但同时也将学生思路固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很难有独特的想像的空间。
具体说来,面对材料所交代的必须开头怎样、中间怎样、结尾怎样这样一种范式,并且由此依附的具体对象“学习生活、事业人生”,学生选择的余地是很小的。
首先他们是学生,谈不上所谓的“事业人生”,所以只能从人家的,尤其是那些众所周知的名人轶事里去翻寻。
至于所谓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是极为相似的、枯燥的三点一线,如果不造假,他们自己的这段经历通常是很难体现“凤头猪肚豹尾”的精彩的。
这样从学生的写作视角来看,往往只能定位于名人们的“事业人生”了。
如果我们真是把眼光定位于日常生活的芸芸众生,其实也有很多新鲜难忘的东西,但因为要符合题目所限定的“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个精彩完满的人生程式,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被迫舍弃那些虽平凡而有缺陷却深深打动他们的俗人俗事,而转向那些轰轰烈烈、如雷贯耳的宏大叙事。
可是大部分学生所涉极为有限,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命题上的不足。
1、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
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
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傅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从2005高考谈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
从2005高考谈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目录·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追溯传统的标题命题·考场写作的基础应该是熟悉的生活·满分作文《转折》·满分作文《包容》·熟悉的生活可以适应所有命题·调侃05年的十七个高考作文题·命题的种子可以在任何土壤中成活发芽·才能的不同与文体的限制·范文《说“安”》·议论文并无严格界限·专业意识和业余意识2005年高考语文科共有十六种试题,作文命题演变为多种形式。
大体如下:卷别→题目→特点全国甲: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全国乙:位置与价值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全国丙:忘记和铭记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北京:说“安”标题命题,限议论文,给提示语上海: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止诗歌,给提示材料天津:留给明天标题命题,限止诗歌,未给提示语重庆:①筷子标题命题,限说明文,未给提示语②自嘲标题命题,限止诗歌,给提示语江苏:凤头猪肚豹尾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止诗歌剧本,给提示语广东:纪念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语山东:双赢的智慧标题命题,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浙江: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止诗歌,给提示材料湖北:“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材料命题,不限文体,给限定材料和提示语湖南:跑的体验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记叙文或议论文,给提示语江西:脸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语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标题命题,限止诗歌,未给提示语福建:圆形与星形材料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图画材料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考前的纷纷猜测,理所当然地转化为种种品评。
此优彼劣,一时间当会不绝于耳,新浪网不是还搞了一个评价题目的“民意调查”吗?可以预料,热闹一阵之后,语文界内界外,又将顺势转化为对来年命题走向新的建议和猜测:作文会或应出什么题目?会或应在什么范围,顺应什么形势,以什么样式命题;考生需要相应地准备哪类材料,明了哪些哲理,选择哪种体裁?……如此一个轮回接一个轮回,年复一年。
20052005年高考语文分析
. . . ....2005年高考语文分析钱春良2005年省语文自主命题继续坚持“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命题原则,命题方向以能力、素质立意为先,同时注重基础考查,力求达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统一。
该试卷在与2004年自然衔接的基础上,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试题结构、考试内容及赋分值有了变化。
今年,国家对于未来高考的命题内容、试卷结构和赋分比重的规定由“统一要求”变化为是“统一要求与开放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
另外,也取消了星号,使命题变得更为务实。
我省自主命题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小题数量由25题增加至26题;分值分配上,第四大题由18分增加到20分,第六大题由12分减少为10分。
2、重视语文素养的考察。
继续深化语文的人文内涵。
如鉴于考纲解除了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星号,增设了一道文学常识题,赋分为2分。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会,合久必分”。
分值虽比以往的选择题要少1分,但更利于学生对文学的关注。
另外,主观性阅读分析题,材料选取李汉荣《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是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警醒与反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超越世俗,需要登高望远的精神追求。
24题蕴含了汉字文化,25题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作文题的选材与话题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3、加强了时代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注重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选材的视野更加开阔,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现代文阅读材料在思想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选文立意深远,文质兼美。
其他如茶文化、汉字文化、关于禁毒的漫画等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样,该试卷选取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脉博,关注国计民生,关注世界,关注未来。
精品文档 (118)对2005年高考的冷思考
2005年高考已经硝烟散去,尘埃落定。
冷静下来,有许多地方值得回味,以作为以后的经验教训。
照此精神,对2005年高考的有些地方进行一下思考,就觉得很有必要。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对考试说明与高考命题的思考这几年,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前几个月都要出一本新的《考试说明》作为高考的命题范围,一是说明高考所要求的能力,二是说明高考所要考试的范围。
如2005年的《考试说明》就要求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且对所考内容进行了明确,给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进行有的放矢教与学的依据,这本是好事。
不好的是等高考题出来以后,总是发现有的题目与考试说明所明确的考试范围不太吻合,也就是说存在超出《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范围的现象,这就叫人费解了。
别的学科我暂且不讲(据说地理学科也存在这个问题),就今年的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举例而言之,第37题是一个历史材料题,考察的是有关民族主义的问题,其中的材料三选择的是一战后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的内容,说“在民族主义的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然后问“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当然这段材料并不难读,这个设问也并不太难答,问题是这个知识在历史教材中一是明确标为阅读教材,二是《考试说明》所划定的考试范围中也没有涉及,五本历史教材中有成百上千的知识点,为什么非要找这段材料来命题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我没有理解。
我只是思考到它的副作用是不小的,一是会让师生逐渐失去对《考试说明》的信任,既然不按《考试说明》所划定的内容命题,还有什么出《考试说明》的必要性呢?二是会造成师生教与学的混乱,还按不按照《考试说明》划定的内容进行复习呢?阅读教材是否也要学生去掌握呢?难免会引起师生对教材权威性的怀疑;三是影响考试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印发《考试说明》干什么呢?给人一种似乎为了赚钱之嫌。
浅析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
浅析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作者:秦葆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5年第38期辩证思维非常重要今年包括全国卷在内的16套试卷的作文题可借用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目来作形象的概括,即“一枝一叶一世界”,并且整体的命题水平也是“今年花胜去年红”。
16个高考作文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一要领题。
如北京的《安》、重庆的《自嘲》、广东的《纪念》,粗看像是命题作文,但是却比命题作文的范围更广、写作空间更大,此类题需要考生以辩证思维方式来思考。
以《自嘲》为例,说到底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讲述一个“释然与颓然的关系问题”。
要知道,自嘲作为一种对生活敬畏、自谦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一旦过分,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而考生在这篇作文里就应当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的描述和分析。
第二类是关系类话题。
这是今年作文题的主导,比如江苏卷的作文题“凤头、猪肚和豹尾”,还有全国卷的作文题表现“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两者的关系。
但无论是第一类的单一概念题还是第二类的关系类话题,都有一个关键,即“关系”。
做这类作文题,最保险的就是采用两分法,以展现辩证思维的品质。
学生对待话题作文只需把握14字要诀: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化大为小。
形式交融是趋势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命题方式丰富多彩,一些很久未在高考中露面的文体、要求又出现了。
但这些命题又都切合学生年龄段及认知特点,既是对以前生活的盘点,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
概括起来,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呈以下几大特点:一、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
如全国卷(Ⅱ)作文题为《忘记与铭记》,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作文。
全国卷今年是一道材料作文,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又和关系型话题作文相近。
福建卷是一道看图话题作文。
各种形式的交融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二、话题作文中以关系型与材料型为主。
全国卷三套作文题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江苏、浙江、福建等省都是材料型话题作文。
2005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指导
全国Ⅰ卷[作文题目]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
”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的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思路点拨]写全国Ⅰ卷的作文,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玻尔教授的话的内容即成功的秘诀大谈体会。
其实,话题前引用玻尔教授的话,不是取其讲话的内容,而是取其讲话的形式——初一听觉得不可思议(出人意料),细一想又合情合理(情理之中)。
也就是说,它只是给我们举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还需要我们联系“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加以发挥。
确实,像这种“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
一位模拟考试成绩很不稳定的考生,在高考前夕,希望得到朋友的鼓励和祝福。
朋友却给他发来了“祝您失败”的短信。
这不仅出乎那位考生的意料,也大大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
然而,当他接到朋友的电话,听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时,他才如梦初醒。
我们听来也觉得它在情理之中。
当然,如果只是这么一点内容,准确地说只是两句话,是凑不成800的字数的。
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必要的铺垫和衬托。
从哪个方面进行铺垫和衬托呢?最好是就这位考生考前“心里没底”这一点来进行发挥。
(见例文1)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做母亲的不去搀扶,而要孩子自己站起来。
这看似“无情”,有点“出人意料”。
但是只要我们想到母亲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要借此机会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也就不再觉得她“无情”,而是觉得她“有情”,此举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刑这种看似“无情”却“有情”,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精品文档 (115)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具体说,有以下特点:(1)体现人文精神。
不少省市的题目,不是所提供的材料富有人文色彩(如全国卷、浙江卷),就是提示语给人以人文启迪(如上海卷、广东卷)。
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题型开始多样。
除了包括全国卷在内的6套试题仍是话题作文外,今年有2个省出材料作文,7个省市是命题作文,这就打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使命题方式走出了几近僵化的圈子,实在令人高兴。
(3)比分有所突破。
今年,上海、福建两地将作文在试卷中的比分由60分增加到70分(上海是第二年了)。
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
比分能否再高一点,可以讨论。
(4)议论重获青睐。
今年有3个地方明确规定写议论文,这是1998年以来第一次。
这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思辨能力的重视。
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出得如何呢?这需要比较,需要分析。
去年的题很美,但很玄,很难写。
今年的题虽俗,但较实,虽然也不好写,但比去年容易。
去年,材料后面没有任何提示语,材料与话题之间缺少必要的启发性过渡,这就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今年,材料本身比较通俗,又给了比较具体的提示,这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凤头、猪肚、豹尾”意在引导考生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永远努力、永不满足,其出发点不能说不好。
这些都是进步,值得肯定。
不过,问题也不容回避。
“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用来比喻好文章的结构的,用它来类比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显得很牵强;甚至可以说是不恰当的。
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全做到,很不容易,事业、人生则比写文章复杂得多,要想做到开头、中间、结束都很完美,严格地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想到这一点,考生将无从下手,极难找到一个可写的对象。
而如果允许任选三者中的一点去写,又跟题目中的“以此为话题”(“此”即“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不符。
由此看来,题目出得是不严密的。
我估计,考生的作文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无论说学习生活还是事业人生,都坚持从三个方面去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析
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析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有一天,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
”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与往年试题相比,此题的材料和话题不仅提升了一正一反的理性思辩高度,而且,也圈定了“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这一“外”一“中”交界线式的狭小宽度。
这样,就势必增加了选材的难度。
但是,如能灵活运用因与果、正与反、表与理、古与今、中与外、同与异等等相互链接、相互对比、相互比较的相应思维审题、选材,就有利于化难为易。
一、审题(一)找出话题、材料中已经“相应”成对的关键词:出人意料――情理之中(外与内、表与里的相应)(二)找出材料中尚未“相应”成对的关键词,然后运用相反相应思维,“对”上与之“相应”的词语:愚蠢――(智慧) 诧异、不解――(赞同、理解) 仔细想想――(未仔细想) 类似――(相似不相似)(三)解析由相应成对的关键词组合的重点句:大家对玻尔的回答之所以先感到“出人意料”而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大家在从“未仔细想”到“仔细想想”的思考中,完成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性认知过程,所以,大家就由开始的“诧异、不解”转变、发展为“赞同、理解”了(因与果、表与里的相应)。
大家所“理解”的玻尔的“完整答案”应该是:“我不只是在学生面前表现我的智慧,我也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虚与实、正与反的相应)。
玻尔之所以含蓄地省略了前面的“智慧”句,是为了强调后边“不怕显露愚蠢”句的重要,是为了表明“不怕显露愚蠢”才是真正的“秘诀”。
这样,一个看来简短的问答材料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也就如云破而月出了――真正的科学容不得专制和迷信,容不得虚假和虚荣。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扣上话题,信马由缰_高考作文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扣上话题,信马由缰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扣上话题,信马由缰近几年来,以“话题”为主的高考作文,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话题作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有话可说的空间,不会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
但话题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高考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作文失去了信度和公允,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命题者在命题上加强了限制,提示语更具规范、更科学,再也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要求,就连“文体不限”也改成“文体自选”了;另一方面拟定了更加实用到位的评分细则。
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再也不能“扣上话题,信马由缰”。
例如2005年海南省高考一考生的作文:勇敢面对不足我们班有一位男生名叫小明,胆小懦弱。
在平时他一般都不会主动去跟女同学讲话。
要是有女同学跟他说话,他马上就脸红,而且讲话也是结结巴巴的讲不清楚,结果总是闹得让人啼笑不已。
所以他很害怕跟女生讲话,看见女生也总是避开。
不仅如此,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点名提问,当点到他时,他总是不会站起来而拒答了。
就有一次老师又点到了他的名字,他还是老样子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敢动,老师为了锻炼他,叫他站起来,鼓励他站起来说话。
谁知道他刚一站起来就颤抖起来了,额头上流下珍珠大的汗粒……后果可想而知——又是弄得大家满堂哄笑。
时间过了一年,我们班就出现了一大新闻。
新的学年一开始,就看见他——小明,在教室里谈笑自如,毫无畏惧,有的女生一见大吃一惊,故意跑上去跟他搭话。
咦,还真神了,他虽然不结结巴巴了,而且还笑嘻嘻地。
上课铃响了,我们开始了第一节课,班主任走了进来说:“同学们,今天是刚开学的第一天,在这一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轮流上讲台演说和介绍一下自己的暑假。
”大家都很积极地上台演说,当轮到小明时,大家都在冷笑:“看看,小明呆会儿不知又要搞什么让我们大笑一场了,嘻嘻!”于是大家都等着看看热闹了。
文题千古事得失寸心知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点评
体验; 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考生也因为这个命题切近社会和
题, 这是十分明确的; 不同于全国卷 广阔的写作空间, 且巧妙地引导考 Ⅰ、全国卷Ⅱ的是, “忘记和铭记” 生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 可以将二者合写,也可以只写一 “留给明天” 什么? 答案是多样的。 点, 或 “铭记” 或 “忘记” 。 省去了 二者之间 “关系” 的羁绊, 考生思维 会更加开放, 写作也会更加自由。 !北京卷作文题 题目出得比较巧妙。把一个 含了许多的意义,让学生从中任 选一个意义引申为文,其思维和 写作的空间是很大的。话题也贴 近自然、 社会和人生, 考生可以写 出自己的感悟和熟悉的故事。可 大而言之, 留一片蓝天碧水, 留一 方沃土绿洲, 留一个和平、 富裕的 社会; 小而言之, 留一种传统美德、 崇高精神, 亦或一笔存款、 一栋别 墅。 “留给明天” 什么既有人生态 度, 又含社会需求, 有利于考生写 出真情实感, 表达独特认识。 !重庆卷作文题 小作文 “筷子” 要求写说明 文。筷子人人熟悉,考生有话可 说; 能否写好, 自见功底。大作文
主持人!梅
子
考试楼
!江西卷作文题 以 “脸” 为话题, 颇显新颖别 致。 人人都有脸, 脸也是面子。 人 人都有面子,人人也都要 “面 子” 。小到一个家庭、 一个单位, 大到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都有一 看来, “脸” 这个话题大有文 章可做。可以说是零距离地贴近 考生生活实际,考生自然也就有 感可发、 有情可抒、 有话可说了。 !辽宁卷作文题 命题作文 “今 年 花 胜 去 年 红” ,看起来似乎写作内容比较 宽泛, 自然的、 社会的、 人生的均 可。 但是, 一个 “胜” 字, 又将主旨 框定, 将内容限定。 这种明显的说 教意味是不可取的。须知, “今年 花胜去年红” , 这不是一个规律, 只是一个现象。 !福建卷作文题 看图说话不适合作考题, 至 少不适合作高考题。这有点像智 力测验, 固然能考查考生智力, 但 写作起来难以展开,难以表达个 人的感受和体验。 诚然, 命题者是 要考生通过看图悟出一个道理, 然后再按其所悟之理作文。这种 取其寓意、 间接引导的做法, 无疑 是多给考生设置了一重障碍。 $%##&") (湖北武汉六中;
2005年话题作文解析:出题仍稳定,解题重辩证
2005年话题作文解析:出题仍稳定,解题重辩证从刚出考场的考生口中得知,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
猛一听,今年这题还真是出乎意料,网上一查,果真是怨声载道。
但高考毕竟是高考,它需要人们的深入思考,理智推敲,哪能搭眼一看,不知所云,就头脑发晕,大骂一通呢?那让以后的高三毕业生如何面对这不因你骂而改变的高考呢?总得给刚出考场的考生和以后的学子一些信心和希望吧?“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这一话题,其实稍加推想,也不是什么很新鲜的题。
首先,它是继2003年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后而出的又一个双概念作文题。
继续保持了近几年来的话题作文命题的稳定性,其实写作这类作文时需要把握的环节,也都在平时老师的掌控之中。
一是注意这里面的限制性与公平性。
“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这一话题限制性很大,考生如果只是写“出乎意料”或“与情理之中”都不行,应将二者联系起来,并且突出二者间的关系。
加大限制性,有利于考查考生审题立意能力,也有利于尽可能的避免猜题押题,这对那些企图凭死记几篇范文来侥幸取得高分的考生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这也必将提高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的区分度,这对保证高考作文在选拔人才中的公平公正性大有益处。
而强化话题作文的审题也早已引起了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二是注意现实性与思辨性。
近几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由于一味强调扩大考生的自由发挥空间,再加上“三自”政策,尽管每年也都出现了一批优秀作文,但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中学生认知事物、思考生活的能力。
现高中语文教材写作训练一开始就提出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要“深入地思考生活”。
今年的考题,同样仍在体现对考生如何深入地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的考查,切合新大纲的要求。
另外,此话题同样富有哲理意味,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这就更需要考生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形象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求知,还要学会正确地看待生活,从而正确地把握自己。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与启示作文5000字,高考作文指导,.doc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与启示作文5000字,高考作文指导,关键字:高考点评转载自作文大全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16考卷的作文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文题的特点各有千秋,而总体上说来,是稳中有变,反映出了继04年多份地方高考试卷丰富高考卷后作文题设置上的调整与改进,认真对作文题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特点,也能让我们明确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
2005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一、在命题形式上,材料话题与直接命题并行,引导语仍辅助考生启发写作思路。
2004年14份高考卷中,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共有包括4份全国卷在内的11道,而北京卷“包容”、上海卷“忙”与福建卷“以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这三道地方高考卷作文题,就没有了具体的材料,独运匠心。
而今年出现的16考试卷,沿用以往材料型话题作文的有12份试卷,而北京卷“安”、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天津卷“留给明天”、重庆卷“自嘲”4份高考卷是直接命题形式。
在多份试卷中,材料型的话题作文的引导语继续给考生作文思维作引导,如全国卷│与║的引导语:“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各的价值”。
再比如江苏卷也有类似的引导语:“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在众多话题作文中,引导语都以这种语言特点,帮助学生快速审题、立意。
即使是命题作文的北京卷,也有类似的语言提供给考生:“‘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
”可见,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命题者还是对学生审题上无意设置高障碍,仍然表现出话题作文引导语中给考生提供作文思维的方向的特点。
二、所提供的材料,具体的记叙性材料所占比重偏低,材料的语言样式呈多样化。
去年14份高考试卷中,有11道作文题都是以具体的记叙性材料作为材料。
在今年高考试卷中,则只有7份试卷作文题运用了记叙性材料。
并且,其中包括3份全国卷,这里面就很有让人寻思的味道。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推荐下载】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从高考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评分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2005年全国高考及各地高考的作文题虽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审题艺术,题意立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
得低分者大都是离题和偏离题意的。
例如2005年河北省高考一考生的作文:细节产生差距壁虎在逃生时会断掉自己的尾巴,这看似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没有断尾用来迷惑敌人,壁虎失去的将会是自己整个生命;鹰如果一次下了二个蛋,随着小鹰的成长,较弱的那只必然死在较强的那只的爪下,这看似出人意料,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大自然生存环境险恶,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猫妈妈会对自己生下仅几个月的小猫挥舞爪子,在这出人意料的表现下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小猫要学会的,不是依赖,而是独立。
大自然用它神秘的“语言”向人类社会诠释了种种出人意料和种种情理之中之间的关系,人类也如此,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之间的巨大反差,有时不在某个宏伟计划背后,而在微小的细节之中。
细节产生差距。
世界富翁比尔·盖茨有一次需要聘请一位高级管理人才,当时的应征者有两人,一位是牛津的学士,一位是连大学都未读过的人。
比尔·盖茨让他俩去麦当劳工作。
学位高的人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每天工作都劳骚满腹。
学位低的人却每天一脸笑容对待每一个前来买餐的人,有时还把客人吃剩的食物丢进垃圾桶。
两个试用期结束后,比尔·盖茨留用了那个学位低的人,面对众人的不解,他只有一句话“He’s the best!”是啊,学历上的巨大差距并没有使他处于劣势,是细节使他赢得了胜算。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如果你让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每天都擦6遍一个木桌,那幺那个日本人每天都会照做,而那个中国人第一天会擦6遍,第二天也会擦6遍,但第3天就会擦5遍,然后4遍、3遍、2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可如今假使日本站着不动,我们也要花上两百年才赶得上,为什幺会有如此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呢?答案也许在这些细节中就能找到:中国人惰性很重,而且有时爱耍些“小聪明”,日本人相比之下就勤奋务实得多了,日积月累,差距就因种种细节而变大了。
从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写作典型失误看高考作文复习指导
作者: 陈亚飞
作者机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53-55页
主题词: 高考作文;作文命题;凤头;阅卷老师;令人惋惜;写作技法;内涵理解;材料作文;考场作文;耐人咀嚼
摘要:<正>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
历经十天,收益颇大,也感慨良多,在欣赏到不少佳作的同时,也遇到大量令人惋惜的失败之作。
笔者试图将典型失误及对策略陈于后,以期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并就教于方家。
典型失误如下:(一)对话题概念的内涵理解错误“风头、猪肚、豹尾”这六个字,本来是讲写作技法的,以此为话题,实际上是用以说明生活、学习、事业、人生中的道理,该话题应该是一个比喻。
因此,考生对话题的理解就不能随意发挥,就必须。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从1999年起,话题作文已经考了六年。
这六年中,话题作文作为语文高考渐趋稳定的作文命题形式,也是稳中求变,逐步走向成熟的。
这一命题形式以其颠覆传统的特质为语文界所接受,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育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对写作教学更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005年的高考作文怎么考,这是语文界特别关注的。
如果不出意外,2005年的高考还会采取话题作文这一形式。
为了摸清命题规律,提高作文备考的效率,有必要对高考话题作文的走向进行理性的挖掘和合理的预测。
我们可以从六年来话题作文(包括单独命题的省市)的考试中,隐约摸索出其内在的轨迹:回避热点又暗合时代主题,逐步由“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转型,呼唤“绿色作文”,以人为本、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真为纲,立足基础等级,兼顾发展等级。
笔者在探讨200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话题作文的特点的基础上,从话题作文的导向、内容、形式、评价四方面人手,简要挖掘了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十大走向,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备考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立意误区例说
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立意误区例说王会东【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年(卷),期】2005(000)010【摘要】2005年高考刚刚结束的那些日子里,对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的议论,可谓沸沸扬扬,褒贬不一。
与去年高考作文题作一比较,再平静下来作一下理性的思考,人们就会发现,今年的高考题比去年的确有新变化。
去年的材料通俗,话题也平易,一般的考生都能正确地理解题旨,在审题上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但在“内容”项目的赋分上,优等生的优势却不明显。
而今年的材料虽也通俗,但话题“(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确立却不那么平易,考生在立意上需要费一番心思。
笔者今年又参加了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发现好多考生在审题立意方面陷入了误区。
现将其错误进行大致的归类,以期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以及高考复习时,供师生们借鉴。
误区之一:孤立地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话题作文的引文材料,是确立话题的依据,而规定的话题才是考生审题立意的视阈。
可是,好多考生却不明白引文“材料”与“话题”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考虑话题,只就材料的某个侧面(角度)来立意,孤立地理解引文材料的内容,结果是立意偏离题旨,更甚者与话题没有任何联系。
如,“谦虚是人的一种美德”,这个立意就只考虑了波尔教授回答的话语所反映的人物内在的高尚精神品质,它既没考虑回答内容的“出人意料”的特征,更没...【总页数】2页(P)【作者】王会东【作者单位】河北青龙一中【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自定立意”至何时?--对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术语使用的一点意见 [J], 兰瑞平2.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立意误区例说 [J], 王会东3.基于矛盾运动的审题与立意\r——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及主要立意解析[J], 郑玉财4.高考情境化作文题的特征及备考策略——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为例 [J], 潘红义5.高考情境化作文题的特征及备考策略--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为例 [J], 潘红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具体说,有以下特点:(1)体现人文精神。
不少省市的题目,不是所提供的材料富有人文色彩(如全国卷、浙江卷),就是提示语给人以人文启迪(如上海卷、广东卷)。
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题型开始多样。
除了包括全国卷在内的6套试题仍是话题作文外,今年有2个省出材料作文,7个省市是命题作文,这就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使命题方式走出了几近僵化的圈子,实在令人高兴。
(3)比分有所突破。
今年,上海、福建两地将作文在试卷中的比分由60分增加到70分(上海是第二年了)。
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
比分能否再高一点,可以讨论。
(4)议论重获青睐。
今年有3个地方明确规定写议论文,这是1998年以来第一次。
这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思辩能力的重视。
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出得如何呢?这需要比较,需要分析。
去年的题很美,但很玄,很难写。
今年的题虽俗,但较实,虽然也不好写,但比去年容易。
去年,材料后面没有任何提示语,材料与话题之间缺少必要的启发性过渡,这就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今年,材料本身比较通俗,又给了比较具体的提示,这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凤头、猪肚、豹尾”意在引导考生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永远努力、永不满足,其出发点不能说不好。
这些都是进步,值得肯定。
不过,问题也不容回避。
“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用来比喻好文章的结构的,用它来类比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显得很牵强;甚至可以说是不恰当的。
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全做到,很不容易,事业、人生则比写文章复杂得多,要想做到开头、中间、结束都很完美,严格地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想到这一点,考生将无从下手,极难找到一个可写的对象。
而如果允许任选三者中的一点去写,又跟题目中的“以此为话题”(“此”即“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不符。
由此看来,题目出得是不严密的。
我估计,考生的作文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无论说学习生活还是事业人生,都坚持从三个方面去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那必然出现一批平庸之作。
(2)三个方面都提到,但重点写其中的一个方面,这兴许能有亮色,但严肃说,这是不合题意的。
(3)只写一点,不及其余。
后两种情况,尤其是第(2)种,如何打分,就看评分标准如何制定和掌握了。
总之,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有进步,但仍不理想。
出这样的题,这与有教育大省、文化大省之称的江苏应有的水平和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高考作文需要改进的地方(1)要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这几年,从高考起到考前模拟题,动不动要考生谈道德、谈人生、谈事业,甚至论述生命的意义,而且总要求考生能辩证思考或哲理分析。
这并没有错,但话题太大,要求太高。
要知道,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之书刚刚打开,暂时还根本谈不上事业,而且生活内容又十分单调(从书本到考试,从家庭到学校),却要求他谈以上这些话题,他不感到沉重吗?明明没有切身体验,硬要他写,那他就只能谈套话,讲大话了。
今年上海、湖南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联系自身实际,或议或叙,这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切身体验,值得提倡。
(2)要体现当今的时代色彩。
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所用的材料,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国的,不是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兼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古诗美文,就是名人逸事,缺乏现实感和时代气息。
不少考生也跟着学,或议论故作高深,或叙事胡编乱造,此风决不可长。
今年的上海题则充满时代气息,材料中所述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广大考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非常好,相形之下,湖北题就太书卷气,太夫子气了。
重庆题《自嘲》则是对考生的一种折磨。
我对今后高考作文命题提出如下建议:(1)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命题既要为国家选拔人才考虑,更要为广大考生着想,想想他们有限的知识,想想他们生活的圈子,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便使他们能写出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参加命题的大学教授们应该在平时到中学里去看一看,听一听,甚至开开座谈会,做些调查研究。
(2)适当结合所学的课文。
平时的阅读是为写作所做的积累之一,积累了就要运用。
现在许多学生对平时的课文阅读很不重视(古诗文除外),高考作文能否体现一点读写结合呢?去年的福建题作了个尝试,要考生从十几个学过的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写篇文章。
虽然题目尚需完善,但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命题方式。
(3)题目以朴素平实为好。
不要比赛谁的题目语言美,谁的题目学问深,题目还是朴素平实一点好,还是通俗大众化一点好。
让考生一看到题目就明白什么意思,就感到有话可说,这应该是个方向,至于写得好不好,主要看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这是考语文。
今年的广东题《纪念》,江西题《脸》都很平实。
平时教学实践证明,根据平实的题目写出的作文,同样可以区分出高下来。
总之,希望令后的高考作文题,既重人文性,也重实用性,努力体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较好统一。
(喻旭初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作文:写作有一定难度此次高考作文是三概念的比喻话题,话题形式与考前在“教育周刊”预测的基本一致。
这种形式有助于检测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同时加大了对选材范围的限制,有效地遏制宿构和抄袭。
文体可以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与往年比,这也增加了一些限制,这样的要求更贴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对那些不重视老老实实的常规问题训练,而想靠投机取巧获胜者也是一个警告。
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生活、学习、事业、人生发表看法,学生有话可说,但很难说好。
首先立意很难出新,因为话题本身是个比喻,该比喻已经暗示了文章的立意,同学们容易局限该暗示泛泛而谈,笼而统之地讲“要不要”的问题,变成对材料或话题的简单印证,造成文章中心散乱不突出。
其次素材的组织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生活、事业、人生,真正达到凤头、猪肚、豹尾境界的正面事例很难找到。
在有效防止押题的同时,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试题要求中有一条是“话题包括三方面,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
”命题提供了多个立论的角度,若三者都写,则不宜平均用力,若只写一点,则应在不丢话题的前题下深入挖掘;若写两方面,则可欲扬先抑(没有猪肚却并不影响拥有豹尾)或欲抑先扬(拥有了猪肚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具备豹尾),考生可以深刻、新颖为原则选取具体写法。
也有两点不足。
一、与去年文绉绉的话题“山的稳重、水的灵动”相比今年的材料提示直白得一览无遗,毫无韵味。
从大雅到大俗,似乎有点矫枉过正。
如何把握好雅俗之度,既不要走进象牙之塔对牛弹琴,也不能弄成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值得考虑。
另外语文表达有欠推敲之处。
将凤头、猪肚、豹尾与生活、学习、人生、事业相类比总有点不伦不类,说“人生”有凤头、猪肚、豹尾这三个阶段还可通,因为人生有开头、中间、结尾,应该把握好这三个阶段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境界;而生活、学习、事业的头尾之说则令人费解。
就拿话题中的学习来说,它本身是人类一项求知的活动,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它的“开头、中间、结尾”如何划分呢?俗语说学无止境,又何来结尾呢?不好分凤头、猪肚、豹尾。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是不是要将写作与人生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人生过程中学习、生活和事业,即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事业都要善始善终,完美无缺呢?如果是这样,则话题提示语应表达为:仔细想想人的一生,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样“事业、生活、学习”都是就个人不同阶段的所做所为说的,“头尾”之类的比喻就能成立了。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陈亚飞)语文:命题由“沉稳”走向“灵动”今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
如果说去年的语文试题以“沉稳”为主的话,那么今年的命题则更多地体现了变化的“灵动”。
概括起来可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注重实用,重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品质的考查这次语文试题的基础题由以前的6题缩减4题,分别考查了语音、字形、成语、病句四项,再加上一篇科技短文、一篇古文,第一卷由原来的42减少到36分。
第二卷则涉及古文翻译、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等,由过去的108分增加为114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今年高考的语文试题标准化试题减少了,不再强调对考点的全面覆盖,而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及考生的思维品质的考查。
二、注重文化意蕴,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化意蕴,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
从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到话题作文,都可看出这一显著特点。
三、话题作文强调思辨,宽泛而有限制今年的话题遵循了让考生有话可说的设题原则,设题切合中学生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给考生留下了一个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和去年的话题相比,今年的话题在审题上不再存在着审题障碍。
去年的话题,文学色彩较浓,哲理性较强,考生在写作时把握难度较大,而今年的话题指向则比较明确,考生只要留意题目中的写作提示就不会走题。
“凤头、猪肚、豹尾”其实是一个形象比喻,它的思想指向则是考生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它实际上是在引导中学生思考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写好人生这篇作文。
它包含了对人生的三个阶段的思考。
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写作时可作这样的思考:我们该如何走好人生第一步?怎样的人生才是充实富有、多姿多彩的?怎样的人生才算最完美的人生?文章既可写三个方面,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范围较为宽泛。
同时,话题又有一定的限制性。
写作时,如果仅就写作而谈写作,大谈如何学习古人“凤头、猪肚、豹尾”怎样写好自己的文章,就事论事,立意便不会深刻,这无疑使得文章偏离了设题的主旨。
写作时要注意挖掘在材料中的隐含意义,要理析出其间的比喻意义。
只有建立在对人生思考的理性高度上,写出对人生的现实思考,从而展现人生的价值所在,才能立意高远,才能做到思想深刻。
江苏省将全面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这份语文试卷中所反映出的这些变化特点,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一种文化积累,语文学习就是要不断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正确理解、把握能力。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