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说明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涉及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各种能源的转化与利用方式,以及动力设备的设计与运行。
这门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能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特性、转化方式和利用技术。
同时,还会深入了解燃烧理论与技术、燃烧室设计、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内燃机等动力设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方式。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性,并能够设计和优化各类动力设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功的转化关系和能量守恒的基础理论,通过热力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循环过程。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机理和规律,通过传热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传热方式和传热计算方法,为热能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力学性质和规律,通过流体力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流体在热能设备中的运动特性和流体力学计算方法。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还涉及到热力设备的设计与优化、能源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能源与环境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热力设备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能源系统的特点和优化策略,并学习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中,学生将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训练。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进行一些工程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修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后,学生可以从事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设备设计与运行、能源系统分析与优化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同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还具备继续攻读研究生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热力发动机专业方向: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对应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3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教学大纲[汇总]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1、《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是专业必修课2、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为了开阔、提高学生的能源与动力相关知识和能力,把《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作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侧重应用型专科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结课后安排调查分析。
力求用学科前沿知识和实例丰富授课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为将来从事实际能源与动力工程利用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三、学分和课时分配1、总学分:2学分2、总学时:28学时课时分配表四、适用范围热能与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专科)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五、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常规能源;第三章可再生能源;第四章能源与动力;第五章能源与环境;第六章能源与交通;第七章节能。
1.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能源的基本概念、能源与人类文明、能源资源和能量转换。
要求熟悉能源的基本概念和能源资源和能量转换;了解能源与人类文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源的定义、分类、评价我国能源的特点和能量的转换教学内容第一节能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能源与人类文明第三节能源资源第三节能量转换复习思考题1、解释:能源;能量2、能源评价的方面有那几方面3、叙述能量转化的特点2.第二章常规能源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掌握煤炭、石油、天然气特点、和利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煤炭、石油、天然气特点煤炭、石油、天然气利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煤炭第二节石油第三节天然气复习思考题1、简述煤炭的组成及主要性能2、简述天然气的组成及分类3.第三章可再生能源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可再生能源的种类;了解地热、海洋能、生物质能的特点和利用现状;要掌握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水能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及当前发展需要解决的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太阳能的采暖、制冷、发电和光伏电池的开发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发电教学内容第一节太阳能第二节风能第三节地热能第四节海洋能第五节生物质能第六节氢能第七节核能第八节水能复习思考题1、叙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简述风能资源评估步骤3、简述氢的储存和运输4.第四章能源与动力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内燃机的燃烧和能源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讲述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特点和综合利用现状;掌握火电厂发电原理和电站锅炉的设备特征及我国火力发电的发展方向。
热工类专业课程
热工类专业课程热工类专业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涵盖了热力学、传热学和热工实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热工类专业课程进行介绍,包括课程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等。
一、热工类专业课程的重要性热工类专业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学是研究热量和功的转化关系的科学,是热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传热设备的设计原理,是热工类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热工类专业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为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热力学:热力学是热工类专业课程的基础部分,它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过程和热力学性质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学习热力学,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传热学:传热学是热工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传热基本原理、传热模式和传热设备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了解不同传热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学习传热设备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3. 热工实验:热工实验是热工类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热工实验主要包括传热实验和热力学实验两个方面,学生将进行传热系数测定、传热设备性能测试和热力学循环实验等内容,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热工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热工类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学生需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进行系统学习。
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划分进行分块学习,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多维学习:热工类专业课程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实践操作的训练。
学生需要结合课堂学习和实验实践,全面掌握热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3. 实例分析:在学习热工类专业课程时,可以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描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及描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又名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1、专业基本课程该专业所有方向均要学习的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
2、不同方向专业课: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加热炉2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3内燃机及汽车工程: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们学校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目前看还不错,毕竟是电力行业。
我们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更好,毕业进供电局什么的,应该说比电厂好。
河北科技大学:我们学校的热能专业主攻的是制冷方向,不是人们第一印象的电厂、内燃机方向。
我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不好很客观的说。
如果你的弟弟、妹妹成绩比较好的话建议去西安交通大学吧,那里的热能专业方向比较全而且在全国里,那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东北大学:客观讲,学科实力在全国应该属于二流水平,和清华,浙大,上交,西交差一些。
但是整体而言,应该是不错的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就业形势很好,真的,本科生平均能找三份工作可以挑选。
这个专业对口的主要是钢铁行业,就业单位比如宝钢,赛迪等各大钢铁企业和设计院。
在钢铁行业,东北大学的热能还是响当当的,这些是别的学校的热能比不了的。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介绍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介绍2009年高职专业介绍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主干课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仪表与自动化技术、锅炉设备运行、热力发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工业设备安装技术、电厂水处理技术。
就业方向:热电厂热能设备安装、检修、管理等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主干课程: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设备、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质量事故与分析(案例)、建筑预算软件。
就业方向:土建施工领域技术与管理工作。
工程造价主干课程: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原理、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合同管理。
就业方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招标等工作。
灌溉排水技术主干课程:水力学与泥沙动力学、水利工程测量、电气控制及PLC、土壤学与农作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微灌工程技术与应用实例、喷灌工程技术及应用。
就业方向:灌溉与排水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工作。
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力学、计算机控制技术、金属工艺学、电机拖动与控制、机械设备维修工艺学、设备电气控制及维修、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就业方向:工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数控技术主干课程:控机床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编程、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就业方向:在工业企业,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干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变频器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及数控编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就业方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干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电气测量、电力系统保护控制。
就业方向: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是电力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电厂的热力学原理、热力设备、热力系统、热力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一、热力学原理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首先介绍了热力学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这些知识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电厂的热力设备和热力系统。
二、热力设备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还介绍了电厂的热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冷却塔等。
这些设备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核心部件,也是电厂发电的关键设备。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参数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电厂的热力系统。
三、热力系统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还介绍了电厂的热力系统,包括热力循环、热力管道、热力泵等。
这些系统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电厂发电的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参数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电厂的热力控制。
四、热力控制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最后介绍了热力控制,包括热力控制原理、热力控制系统、热力控制方法等。
这些知识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关键,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控制电厂的热力系统,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是电力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涉及热力学原理、热力设备、热力系统、热力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电力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工类专业课程
热工类专业课程热工类专业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类专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学习热力学、热传导、热工装置、燃烧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热力学热力学是热工类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热与能量的转换关系。
学习热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热力学过程中的性质和规律。
通过学习热力学,我们可以掌握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循环和热力学方程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后续的热工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热传导热传导是热工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物质内部和物质之间的热量传递。
学习热传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传热机制和传热规律。
通过学习热传导,我们可以掌握热传导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了解不同物质的传热性能,为热工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三、热工装置热工装置是热工类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各种热力设备和热工流程的原理、结构和性能。
学习热工装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型的热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
通过学习热工装置,我们可以掌握热工设备的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技术,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四、燃烧燃烧是热工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学习燃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
通过学习燃烧,我们可以掌握燃烧反应的计算和控制方法,了解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热工类专业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类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热力学、热传导、热工装置和燃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工程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
因此,热工类专业课程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他们成为优秀工程师的必备知识基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080501)
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量转换与利用和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宽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较高文化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能 源动力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热能及动力工程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较深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从事工业热能及动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优化及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科学的工程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能适应热能及动力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培养要求1.科学基础: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专业知识:具备系统的热能、热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燃烧等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热能及动力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掌握燃烧热能转化与传递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实践能力:具备实际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热能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并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分析软件进行热能系统的优化。
4.创新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创新能力,能够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实践和成果推广,具备解决热能及动力工程领域重大问题的能力。
5.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在工程项目和生产管理中承担重要的技术和管理职责。
四、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核心课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动力学、热能工程与电气装置、机械设计基础、热能系统运行与控制等。
(3)专业选修课程:换热器原理与设计、锅炉原理与设计、燃烧工程学、新能源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等。
(4)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2.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热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等,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且了解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修课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修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涉及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学科,主要研究能源的获取、转换和利用过程中的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主修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一、热学基础课程热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础学科,主要包括热力学和传热学两个方面。
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基本规律,传热学研究热量在物体之间的传递过程。
主修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循环、热力学性质等内容,并掌握传热学中的传热机理、传热模型、传热实验等知识。
二、流体力学课程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重要学科,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和流体力学原理。
主修课程中的流体力学课程将包括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流动的稳定性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流体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了解流体力学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
三、燃烧与燃气轮机课程燃烧与燃气轮机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重要领域,研究燃烧过程以及利用燃烧释放的热能驱动燃气轮机进行能量转换。
主修课程中的燃烧与燃气轮机课程将包括燃烧反应动力学、燃烧热力学、燃烧室设计等内容,学生将学习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燃烧与燃气轮机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四、蒸汽动力与热工系统课程蒸汽动力与热工系统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核心内容,研究利用蒸汽驱动动力机械进行能量转换的原理和技术。
主修课程中的蒸汽动力与热工系统课程将包括蒸汽循环的基本原理、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运行、蒸汽涡轮机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蒸汽动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了解蒸汽动力系统在电力、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五、能源系统与节能技术课程能源系统与节能技术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研究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法。
主修课程中的能源系统与节能技术课程将包括能源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内容。
热能工程教学大纲
热能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热能工程2.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3. 课程学时:48学时4. 授课对象:热能工程专业学生5.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热能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力学基础1.1 热力学基本概念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 热力学第二定律2. 热传导与传热2.1 热传导基本方程2.2 热传导的数值计算方法2.3 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和应用3. 热工艺分析3.1 燃烧过程与烟气分析3.2 燃烧热效率计算3.3 锅炉性能参数分析4. 蒸汽动力系统4.1 锅炉原理及分类4.2 蒸汽轮机和汽轮机的工作原理4.3 热力管道系统设计与优化5. 冷气与空调技术5.1 制冷循环原理5.2 空气调节技术5.3 制冷设备的选择与运行管理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热能工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 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技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 考核方式: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
3. 评估标准:按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热能工程原理与应用》2. 参考书目:《热力学基础》、《热传导与传热》、《蒸汽动力系统设计与应用》六、教学安排1. 第1-4周:热力学基础2. 第5-8周:热传导与传热3. 第9-12周:热工艺分析4. 第13-16周:蒸汽动力系统5. 第17-20周:冷气与空调技术七、教学实践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热能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2. 实验操作:开展相关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1. 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研究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燃烧过程等内容,是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以及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培养掌握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知识,能够从事能源、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人才的专业。
2. 课程设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热力学热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热现象和热力学定律。
在热力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态函数、理想气体定律、热力学循环等内容,以及各类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方法。
2.2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流场特征和流体动力学性质等。
学生在学习流体力学课程时,需要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程、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的基本量和方程、流体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流体力学应用等内容。
2.3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内的另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热量在固体和流体中传递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各种热传导模型和热传导计算方法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热传导课程时,需要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方程、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材料性质以及传热器设计等知识。
2.4 热动力学热动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动力系统的能量转换、能量传递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热动力学课程时,需要掌握热动力学基本理论、热动力系统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热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各种能源转化技术等知识。
2.5 燃烧学燃烧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燃烧过程的特性、燃烧过程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燃烧过程的控制和调节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燃烧学课程时,需要掌握燃烧基础知识、燃烧机理、燃烧过程的控制等内容,以及燃烧技术的应用研究。
3. 实践教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强、又照顾到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工作过程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关键词]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一、高职院校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1.仍存在学科本位思想。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是能源行业的主干专业,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行了“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改革。
在宽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职业岗位,而是学习专业所需通用的知识和技能;在活模块阶段,针对就业岗位开出相应模块课程进行训练,为学生就业做初步准备。
改革中删减了部分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课程,突出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但这些改革与实践仍侧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课程的增删和取舍仍以学科体系为依据,学习内容与职业行动联系不够紧密,定位不清。
2.没有体现高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
受学科体系影响,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系统、完整,存在繁、难、旧等弊病。
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起重要作用的职业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培养重视不够。
同时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衔接性不好等问题。
3.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协调。
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无法适应工学结合模式,无法满足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要求。
上述问题表明,高职院校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还未能形成适应职业要求的有机统一系统,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原则及思路1.改革原则。
(1)以学生为本。
改革要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要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学生选择职业的能力和范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修课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修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热能转换、动力装置设计和能源利用等内容。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各种与热能和动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修课程中,学生将接受一系列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培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程内容:1. 热学基础:这门课程介绍了热能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原理。
学生将学习能量、热量、功和熵等基本概念,并了解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
2.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
学生将学习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的守恒方程和流体的动力学特性。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理解流体在热能和动力装置中的重要性。
3. 热传导与传热学:这门课程介绍了热传导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传热的基本机制和传热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设计和优化热能转换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4. 热工实验与测量: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进行热工实验和测量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测量,学生可以验证理论知识,深入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
5. 动力学:动力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将学习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包括燃烧过程、热力循环和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这门课程将为学生提供设计和优化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6. 热能转换:热能转换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关键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热能转换装置,包括汽轮机、内燃机和热泵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了解热能转换的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7.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管理:这门课程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学生将学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这门课程将培养学生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修课程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能源动力专业 课程设置
能源动力专业课程设置
能源动力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种,主要涉及能源的利用、转
换和储存等方面的知识。
一般来说,能源动力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
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下面我会从这几个方
面来详细介绍能源动力专业的课程设置。
首先是基础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数学是工程类专业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物理和化学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界规律
的认识;而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则是能源动力专业的基础理论,学生
需要学习能量转化和流体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是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包括热工学、动力学、传热学、流体机械、燃烧理论、能源系统工程等。
热工学是能源动力专业的
核心课程之一,涉及热力循环、热力机械等内容;动力学则是研究
动力系统的原理和性能;传热学涉及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等内容;流体机械是研究流体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燃烧理论则是
研究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能源系统工程则是综合运用能源动力学
的知识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最后是实践性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实验课、设计课、毕业设计等。
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学习实际操作能源动力设备的技能;设计课则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毕业设计则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总的来说,能源动力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理论、专业核心和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摘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概述、历史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该专业的基础。
接着分析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研究领域、实践教学和发展趋势,展示了该专业的多方面特点和发展方向。
探讨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未来、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为读者展示了该专业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及其对社会和工程领域的重要贡献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研究领域、实践教学、发展趋势、未来、重要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概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能量转换、传递和利用的原理与技术。
它是热力学、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燃烧学、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工程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能源、环保、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工程预算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包括热力系统优化、新能源技术、能源转换效率提升、环境保护等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1.2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历史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热能和动力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加。
工程师们开始研究和应用热能转换和动力传输的理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热能与动⼒⼯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选择专业时,同学们有了解过热能与动⼒⼯程专业吗?那么该专业的课程有哪些呢?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热能与动⼒⼯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热能与动⼒⼯程专业课程 能与动⼒⼯程是多⻔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效清洁利⽤和新能源开发等⼯作,⾯向及培养知识⾯⼲、基础扎实、创新能⼒强的复合型⾼级⼈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程热⼒学、流体⼒学、传热学、传热与传质原理、低温技术原理与装置、现代电站锅炉、现代电站汽轮机、发电⼚⾃动化及计算机利⽤、动⼒设备与系统、计算机技术(硬件、软件、⺴络、应⽤)、计算机控制系统、能源与环境保护、制冷与空调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电⼯、电⼦实习、认识实习、⽣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等,⼀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毕业⽣应获得的知识和能⼒ 1.具有较扎实的⾃然科学基础,较好的⼈⽂、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本国语⾔、⽂字的表达能⼒;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程⼒学、机械学、⼯程热物理、流体⼒学、电⼯与电⼦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就业⽅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学能⼒、创新意识和较⾼的综合素质。
拓展阅读:热能与动⼒⼯程专业就业前景 热能动⼒⼯程是⼀个传统⼯科专业,已经存在很多年,看下⺴上的基本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热⼯理论、机械与电⽓⾃动控制等基础知识及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技能的⾼级⼯程技术⼈才,主要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课群、⼯程⼒学、⼯程材料基础、电⼯和电⼦技术、流体⼒学、⼯程热⼒学、传热学、⾃动控制理论基础、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辆概论和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设计、热能与动⼒⼯程测试技术等必修课程以及现代设计⽅法、机械振动基础、动⼒机械电⼦控制、叶轮机械⾃动调节、内燃机增压技术、内燃机排⽓净化、⻋辆检测与维修、燃⽓轮机原理、内燃机性能仿真与应⽤、动⼒机械结构仿真与应⽤、热流体计算软件基础与应⽤、叶轮机械系统仿真等选修课程。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专业介绍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专业介绍机械工程系矿山机电(540307):培养目标:掌握矿山(煤矿)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矿山(煤矿)电气工程基本理论,掌握矿山(煤矿)机电工程领域内的现代管理思想、组织方法与手段。
掌握矿山(煤矿)井下运输机械、采煤机械、掘进机械、瓦斯检测装置、井上下电气设备、供电线路的维护、检测、安装等。
掌握机电产品和技术的基本知识,相关的方针、政策。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液压传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山供电、数控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采掘机械、矿井运输机械、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在矿山(煤矿)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550201):培养目标:培养在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热工理论及应用、供热工程、发电厂电气设备、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发电厂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集中供热站、电厂、热电厂及石油、化工等企业的动力部门以及有关的研究设计院所、管理部门从事控制和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运行管理工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580102):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技外语读、写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机电成套设备、计算机、国际贸易与商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学、电气工程学、计算机信息、英语、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国际商法、电子商务、商务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能在对外贸易、外资企业、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单位从事进出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营销、科研、产品开发与管理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580110):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能在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及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造、机电产品开发、模具设计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运行原理。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结合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
要设备和辅机的结构以及机组热力系统的知识,对单元机组的启动、
停机、运行调节和事 故处理等各个阶段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3
54
热力发
电厂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大中 型热能发电厂工作过程基本原理、电厂经济
3
54
汽轮机
实训
本实训3学分,54学时。
电站汽轮机实训,主 要针对火电及核电用汽轮机设备的结构及 系 统、工作原理及启动和停机操作进行讲解和训练。通过录像和 录音等 手段使学生熟悉火电 站及核电站汽轮机设备的操作运行方法, 掌握汽 轮机设备的运行规程。为今后从事电厂全能值班员工作及汽轮 机设备 检修和运行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粉煤 灰污染的危害、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简介 、粉煤 灰的综合利用途径及产业化情况及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管理办法,为学 生今后工作做拓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
36
市场营 销(电 力)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教学内容:围绕 电力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从基本概
念、电力营销环境分析、电力营销调研与预测、电力营销战略与策略、
性的评价方法,介绍 热力系统辅助设备的结构、热力系统组成 及热经 济性、热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等。
3
54
检测技 术及仪 表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测量技术及误差理论基础、温度的测量、压
力和差压的测量、流 量的测量、物位的测量和机械量的测量。 通过本 课程学习,使学生形成过程检测技术与测量系统方面较为完整和系统
3
54
电工基
础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由电工基 础知识、电机学、电厂电气设备等组成。 通过课 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直 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 非正弦 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和电厂用电气 设备的 基本工作原理和简单构造。
3
54
机械工 程设计 基础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3
54
新能源
概论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程,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的基础知识, 新能源 技术经济分析和政策 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建立 全面的 能源系统概念,培养 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
2
36
专
业
课
工程制
图与
CAD基
础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 技术基础课,冋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 思 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 术思想 的重要工具,是工程 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学 习工程 图样的绘制和阅读工 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 的制图 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设计绘图能力。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专科)课程说明
课程
性质
课程名 称
内容介绍
学
分
教学
时数
公 共 基 础 课
高等数 学基础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学习工程数学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
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3
54
大学
物理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 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它 所 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 知识等 都是高级技术人员所 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是本专业学生 非常重 要的课程。
汽轮机的调节特性; 汽轮机的变工况;中间再热汽轮机的特点。汽轮 机
设备热力循环及其 热经济性;发电厂供热、供水。
4
72
汽轮机 运行与 维护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开设一学期
主要讲授汽轮机的启 动、停止及运行维护,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
的运行及典型事故处理等。
2
36
单元机 组集控 运行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的基本概念,了解检测系统的构成理论,重要过程参数的测量原理和
相关仪表,以及检测 系统组成和应用,掌握过程工业中重要参数相应
检测系统的设计与选 型。
3
54
汽轮机 常见故 障的处 理方法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熟练 掌握汽轮机运行中事故的原因、现象及处理
的方法等,掌握事故的判断方法和提高事故 处理的分析能力。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机构静力分析基础、常用机构概述、构件内
力分析及强度设计、齿轮传动及轮系设计、带传动及轴承设计等等。
课程教学目的:培养 学生初步掌握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分析方
法、构件的力学性能 及强度校核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原理和
运动分析、零件的强 度校核等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
事故的处理对策,为 今后从事电力生产打下基础。
3
54
毕业实
践
本环节8学分,安排8周时间。
毕业实践是学生必修 环节,是生产实习,需按要求完成实训报 告 等。国开负责制定综 合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省级电大负责组 织实施、 考核。
8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 锅炉的启动、停止及运行维护,锅炉及其 辅 助设备的运行。分析 锅炉及辅助设备的典型事故的特征、原因 及处理 方法等。
2
36
热工过 程自动 化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自动 调节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动态特性及环
节的连接方式,热工 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自动调节的调节规律,单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运行工作点及工况调节方法,泵的气蚀以及几何安
装高度的确定,泵与 风机的选型,其它类型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构
造。
2
36
锅炉设 备及系 统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锅炉设备(含煤粉制备系统和设备)的结构、
基本工作原理、工作 特性及其安全经济运行的原理、方法与安全防护措
3
54
锅炉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训
本实训3学分,54学时。
电站锅炉和热力生产企业锅炉实训,主要针对大中小型锅炉设 备 的结构及系统、工作原理及启动点火和停炉操作进行讲解和训 练。通 过录像和录音等手段使学生熟悉电站及热力生产企业锅炉设备 的操作 运行方法,掌握锅炉 的运行规程。为今后从事电厂全能值班员 工作及 锅炉设备检修和运行打下基础。
熟悉汽轮机及辅助设备的一般检修方法。
3
54
电厂化
学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对热力系统的腐蚀形式和防止方法、蒸汽污染和获得 清 洁蒸汽的方法、水质 标准和取样方法、锅炉化学清洗、冷却水处理等
方面的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掌握电厂化学的基础知识。
2
36
粉媒灰 综合利 用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开设一学期。
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实验知识和动手能力。
3
54
执工
八、、一'―^
基础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部分,涉及热力学基本概念
和基本定律、基本热 力过程与典型热力循环分析及提咼循环效率的途
径;传热过程中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求解 方法以 及 控制热量传递过程的技术措施,换热器的热计算方法等等。通过课程学
算方法和气体自由射流的基本运动规律,气体温差射流 和有限空间射流 的基本运动规律,明渠均匀流的分类、特征及水力计 算方法, 绕流运动 中附面层的形成过程、特征及绕流升力和阻力的计算 方法。
3
54
泵与风
机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主要内容:离心 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离心式泵与
风机的叶轮理论,离心式泵与风机的理论性能曲线与实际性能曲线,
3
54
电厂运
行实习
本实训3学分,54学时。
电厂运行实习,是在学生已经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后,
为巩固所学专业理论 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安排学生到电力
生产企业,进行电力 生产过程的学习。通过实际生产设备运行观摩,
结合电力生产全仿真训练,使学生熟悉电力生产全能值班员工作的内
容,掌握电力生产全 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方法,了解一些电力生产常见
电力产品与服务策略、电价及其营销策略、电力促销策略、电力市场营
销技术支持系统、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业务扩充及变更用电管理、电
费管理、电能计量 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等内容进行讲授。
2
36
综 合 实 践
电气实
训
本实训3学分,54学时。
发电厂电气实训,主 要针对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 及 启停操作进行讲解和 训练。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使学生熟悉电 厂电气 设备的操作方法,掌 握常用电气设备的运行规程。为今后从事 电厂全 能值班员工作及电气设备检修和运行打下基础。
回路、多回路及其他 调节系统,热工保护。讲授计算机控制基础、分
散控制系统、数据采 集系统(DAS、协调控制系统(CCS、顺序控 制系统(SC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汽轮机数字式功频电液 调节系统(DEH等。
3
54
汽轮机 设备及 系统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主要讲授汽轮机设备 的结构、工作原理、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
3
54
锅炉常 见故障 的处理 方法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熟练掌握锅炉运行中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掌握事故的 判断方法和提高事故处理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