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二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教案一:新闻报道分析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新闻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新闻报道的能力。
3. 增加学生对时事新闻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结构2. 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3. 分析和评价新闻报道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闻报道特点和结构(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内容和结尾等部分。
3. 阅读新闻报道(15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新闻报道分发给学生,让其阅读并标出标题、导语、主体内容和结尾等部分。
4. 分析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了解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5. 讨论并评价新闻报道(2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享给全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拓展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新闻报道,扩大对时事信息的了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讨论。
7.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继续进行新闻报道的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闻报道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在拓展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增加了对时事信息的了解,提升了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新闻报道;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新闻信息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新闻报道的结构;3.新闻写作的要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闻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的来源、内容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2.新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场景,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接下来,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的特点,比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
3.新闻报道的结构(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
教师讲解新闻报道的常用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帮助学生理解新闻报道的组织方式和写作技巧。
4.新闻写作的要点(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分组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闻写作的要点。
教师讲解新闻标题的撰写规范,包括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新闻素材,撰写简短而准确的新闻报道。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点。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多了解各类新闻,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学生完成的新闻写作任务的质量。
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和报道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新闻的制作过程,提高其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媒体或新闻社团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图片素材;3.新闻报道的样本。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
(重点)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提问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
提问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D*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教案#导语。
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提问3:标题、#教案#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明确:标题、#教案#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
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
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提问4: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
目标导学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提问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
《新闻二则》最新优秀教案
《新闻二则》最新优秀教案
新闻二则最新优秀教案
本文档介绍了两则最新的优秀教案,包括如下内容:
教案1:利用新闻报道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目标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执行步骤
1. 选择一条适合年龄的新闻报道,并提供给学生阅读。
2. 引导学生讨论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信息,包括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
3. 让学生尝试对新闻报道进行简要总结,包括标题和主要内容。
4.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新闻报道,包括事
实和观点之间的区别。
5. 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的看法,并引导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案2: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训练
目标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提高写作能力。
执行步骤
1. 选择一条引人入胜的新闻报道,并提供给学生阅读。
2. 引导学生分析报道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3. 让学生选取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方面或观点作为写作的主题。
4.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出一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作文。
5. 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两则最新优秀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任何未经确认的内容不得引用,且请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进行决策。
《新闻二则》教案
新闻两则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教学设想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媒体平台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本课目标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b、解释下列词语业已:锐不可当.3、合作探究: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三课时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八年级新闻两则教案
八年级新闻两则教案教案一主题:八年级新闻两则教案目标:通过分析和解读两则新闻报道,帮助学生提高综合阅读和写作能力,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素材:两则新闻报道(100-150字)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 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2. 阅读第一则新闻(15分钟):- 学生逐段阅读新闻报道。
- 学生合作,在小组内讨论新闻的主题、要点和重要细节。
- 学生回答问题,核对答案。
3. 分析第一则新闻(10分钟):- 学生观察新闻报道的结构(标题、导语、主题段落等)。
- 学生思考并总结新闻报道的特点。
4. 写作第一则新闻(20分钟):- 学生使用分析的结果,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修改和评价。
5. 阅读第二则新闻(15分钟):- 学生重复第二步的操作,并回答问题。
6. 分析第二则新闻(10分钟):- 学生观察新闻报道的结构和特点,并与第一则新闻进行比较。
7. 写作第二则新闻(20分钟):- 学生使用分析的结果,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修改和评价。
8. 总结与展示(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新闻报道,并进行评价。
-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对学生提出建议。
教案二主题:八年级新闻两则教案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两则新闻报道,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素材:两则新闻报道(100-150字)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特点是什么?2. 阅读第一则新闻(15分钟):- 学生阅读新闻报道,并标记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
- 学生讨论新闻报道的主题和要点。
3. 分析第一则新闻(10分钟):- 学生观察新闻报道的结构,并分析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4. 写作第一则新闻(20分钟):- 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 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
5. 阅读第二则新闻(15分钟):- 学生逐段阅读新闻报道,并回答相关问题。
《新闻两则》教案优秀7篇
《新闻两则》教案优秀7篇《新闻两则》自读理解卷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1探究式教学2分小组讨论学习重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流程图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②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新闻:即消息③,也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特点:④及时、准确、生动结构:⑤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层次⑥小结及作业:⑦讲解链接① 板书标题,稍微提一下作者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② 板书学习目标,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课文。
③ 简介新闻的概念,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回答新闻的第一个特点,及时性,强调一个“新”字。
结合课后第一题,使学生明确阅读新闻就要抓住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相一致。
④ 准确、生动这两个特点先不说,在分析课文的主体部分时有学生总结。
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⑤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课后第二题,找出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并理解各自的作用。
标题:概括全文导语: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详细阐释导语的内容背景、结语:往往暗含在主体中为使学生掌握,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前一个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来,后面的学生按顺序说出后一个,强化记忆。
⑥ 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中路军『抓住“首先”一词,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二、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提示了为什么接着写西路军』三、东路军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揭示新闻的语言特点,同时结合课后第三题,理解语言简洁、生动的表现手法。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渡至”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语义丰富;“二十四小时既已”时间明确,速度快,作战顺利。
《新闻两则》教案
重点
重点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学生 需要掌握这些要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 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构 建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
重点
重点二:新闻结构和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 尾等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和 作用,学习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此外,学生还需要 学习如何运用引语、数据和事实等材料来支
拓展作业
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了解 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
要求
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
客观、准确、简明、生动。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授《新闻两则》时,我采用了讲解、讨 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新 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我反思后认为,这些 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难点
难点二:新闻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背景信息,如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新闻背景的能力,理解新闻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意义 和价值。
难点
难点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VS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如 何结合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自己的观点和见,并学会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 评论。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练习题,如新闻改写、新闻评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新闻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词:回顾总结
详细描述: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 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消息二则 教案
第一单元整体学习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结合背景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有感情地朗读、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要素、结构和特点。
3.学习阅读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内容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4.结合作品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学习写作消息,报道身边小事。
《消息二则》2课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课时《“飞天”凌空》1课时《一着惊海天》2课时《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1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的三个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新闻阅读是本单元的第一个任务,五篇课文共涉及四类新闻作品,通过阅读课文材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特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
阅读新闻,要学会分析新闻要素、梳理新闻结构,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呈现新闻事实,怎样用事实表现自己的态度与倾向,以达成较佳的新闻效果的。
适当地引入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设计拓展性任务,把学生的新闻阅读从篇章引向报刊整体,从对篇章的理解把握引到对媒体的对比研究。
新闻采访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任务,采访有一套常见的流程和做法,主要由学生各显其能,在活动中摸索最适合自己的采访方式。
同时也需要教师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并进行过程评价。
新闻写作是本单元的第三个任务,既是前两个任务的结合与落实,也具有成果展示的功能。
2.授课技巧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新闻”,着重掌握的方法是了解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五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消息二则》这是第一次接触新闻这一题材,可采用先朗读新闻的方法,要求学生听读,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初二上册课文1《消息二则》教案
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消息)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掌握新闻写作的“六要素”和“倒金字塔结构”。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特点。
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搜集关于新闻的文体常识。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
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最先看到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即时的新闻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接下来我们学习两则气势恢宏的新闻,看看新闻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来学习第一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2)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3.文体知识。
(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加一个H)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3)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4)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5)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
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有时省略。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标题: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阅读并理解新闻报道。
2. 提高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3. 培养学生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能力。
4. 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新闻与报纸的基本概念,并讨论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引导学生回想并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读到过或听到过的新闻事件。
二、阅读新闻报道(15分钟)1. 选择两篇新闻报道,并展示给学生阅读。
2. 为学生提供一份文字版的新闻报道,并鼓励他们自主阅读。
3. 学生阅读完毕后,组织小组讨论并总结新闻报道的关键信息,例如:新闻事件概述、关键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
三、理解新闻报道(15分钟)1. 引导学生对新闻报道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2. 帮助学生分析新闻报道的框架结构,如“五大要素”(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新闻报道的角度和立场。
3. 讨论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看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多样化的观点。
四、写作新闻报道(20分钟)1. 为学生提供一份有关新闻事件的素材,并指导他们撰写自己的新闻报道。
2. 强调新闻报道应具备客观、准确、简洁、清晰的特点。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编辑,然后选择一两篇精选的报道进行演讲或展示。
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1. 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编写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报道对社会、个人和他们自身的影响。
3. 总结课堂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新闻报道的相关知识。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关注实时新闻,每天带来一则新闻进行简短讨论。
2.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摘要比赛,让他们挑选并准备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进行摘要讲解。
3.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报社或新闻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新闻报道的过程。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学班级、学生年级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教案一:新闻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媒体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则适合学生的新闻报道。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简要介绍新闻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2. 阅读新闻(10分钟):教师分发两则新闻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新闻的背景、事件的起因和影响等。
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4. 合作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给出意见。
5. 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新闻的主要内容、相关观点和不同人的立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新闻是否公正、有无偏见等。
6. 新闻写作(15分钟):学生选择其中一则新闻,按照新闻的要求和结构,写一篇新闻报道。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
7. 分享和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分享自己的新闻报道,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8.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新闻阅读和写作技巧。
教案二:新闻报道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新闻收集、编辑和报道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新闻报道的主题或事件。
2. 学生准备纸和笔,并组成小组。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流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 主题选择(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新闻报道的主题或事件。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选题的思路和建议。
3. 新闻收集(15分钟):小组成员合作,收集相关的新闻和背景资料。
可以通过阅读新闻、采访相关人士、查找线上资源等方式。
1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毛泽东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四、教材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五、教具准备:mp3六、教学过程:第一教时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关于生字新词:要塞()阻塞()堵塞()塞子()荻港()获得()溃退()歼灭()阡陌()纤维()锐不可当():当真()不含:业已:绥靖阌聿星宿鄂豫古宛县潢川濂隅三、新闻的有关知识:{一}、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新闻的格式和特点,能够编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新闻的格式和特点。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2. 针对不同新闻事件,如何进行合理的报道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新闻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筛选信息的过程,交流如何把握新闻的关键信息。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差异。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编写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新闻报道,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新闻两则》教案5篇
《新闻两则》教案5篇《新闻两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重点: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一、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二、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一。
模拟播音,导入新课:1、播放学生朗读课文的录音(展示学生劳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课文,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录音新闻”的特点: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更全面地报道事件。
二。
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2、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3、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4、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三、速读课文,正音正字:1、注音:参()数经纬()停泊()运载()气氛()2、填字:Shùn 间沉jì3、改错别字:重容不迫欢呼鹊跃自立更生四、理清脉络(检查预习)1、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提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
时间为序。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
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㈠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㈡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㈢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新闻两则》教案篇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掌握其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能力目标: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品味、学习语言的真实准确。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分析思考能力;(2)提高学生对新闻报道的评判能力和判断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闻信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结构;(2)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分析思考能力。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闻信息,避免盲目追求热点新闻;(2)培养学生辨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提问导入新闻报道的概念,例如:“你们了解什么是新闻?你们常看新闻吗?你们觉得新闻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概括出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附图、附录等。
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展示。
(2)教师通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图表形式,包括表格、统计图表、照片等,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这些图表的基本信息。
3.分析(30分钟)(1)教师将两则新闻(可选用当天的热点新闻报道)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阅读并理解新闻的内容。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和对话的方式,就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将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汇报。
4.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思考方式,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
5.动手实践(2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关注几条新闻,选择一条新闻进行分析和评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力求客观真实,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学手段与学情分析1.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点评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第1篇】1 消息二则教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领会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讲授法、朗读法、合作学习法。
课件。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果让时间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上,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了: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那冲杀的场面、搏击的气势,恢宏如诗,壮美如虹。
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背景介绍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意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文体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
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第一课 消息二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案
1 消息二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2.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新闻,辨明字音及词义,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的内容与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以此导人课文。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题目分别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检查预习(课件投放,主要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背景资料简介(课件投放)可先让学生展示课下搜集到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投放有关资料。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新闻的内容1.教师播放录音(朗读水平较高的教师也可范读),学生听读,注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2.学生试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3.点名读,师生评价,明确朗读要领。
4、学生从两则新闻中任选一篇,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新闻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5.分别选两位同学指出新闻的六要素,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经过与结果: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新闻二则》教案六
1.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培养阅读新闻的基本能力。
2.通过”为新闻拟标题”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有关新闻的知识点,并初步学习写作新闻。
3.由文章的语言特点,引入文章的战争中心,使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第一课时一.导入:(请一位同学阅读一则奥运新闻)请同学们就听到的这则新闻来说说,新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明确: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练习一、二两题,一起朗读一遍其中的知识点。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之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板书)二.认真阅读,细心标画。
1.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什么?2.运用新闻六要素知识把握新闻内容。
(通过自主,合作讨论后明确)1略2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与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路军?(生说)东路军?(生说)3.再读新闻,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读后说)师明确:简洁、准确。
(板书)你读时感觉到哪些语言既简洁又准确?(生说后)请同学们看课后练习三,并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
(生做完练习并交流后,师明确)师点明:新闻有其三大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板书)三.感知文中思想。
1.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渡江战役为什么能够胜利?(生说后)师小结: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争的正义性,再加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虽然条件异常艰辛,中国革命依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请同学们一起把课前导读读一遍。
四.总结。
在这堂课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生说后,师板书新闻六要素及五个基本结构)五.拓展。
新闻两则-优秀教案
1《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
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
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1。
语言的学习与训练。
2。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教学难点1.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阳光课堂——五步对话”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一、学习准备——生本对话(一)积累词语: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高屋建瓴.( )瑰.宝()荻.港()锐不可当.()歼.灭()溃.退() 要塞.( )殷.( )绥.靖()阻遏.( ) 鄂.()豫.()2。
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负隅顽抗:悍然拒绝:锐不可当:业已:(二)走近作者:1。
作者:毛泽东。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写作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三)走进文本: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
狭义:指消息。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语言简明扼要。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导语: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稿
教材分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第五单元“时政聚焦”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是新闻写作的经典之作。
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4月22日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文章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仅用了两百多字便对渡江战役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
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还未系统地接触过新闻文体,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因此一下子想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还有一定困难,只能是结合课文,再辅之以相关练习,逐步掌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作者;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消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学习重难点: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消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代学者顾宪成有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天下事?
二、预习检测(学生课前完成,课上口头检查,对重点知识予以梳理强化) 1、结合提示介绍作者。
2、识记生字词。
3、新闻常识填空。
三、实战演练:学习分析消息(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完成,不许讨论) 1、找出本文所含的“五W一H”。
设题意图:学习分析新闻的五要素。
2、分析本文的结构,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设题意图:了解消息结构上的特点,并学会分析。
3、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设题意图: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4、指名播报新闻。
设题意图:通过播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体会新
闻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
四、趁热打铁 1、选择题。
(见学案)设题意图:检测学生对新闻文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因为只学了消息,学生只体会到了消息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却不知新闻文字也能追求形象生动。
2、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设题意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学会提取新闻的主要信息拟标题或写导语。
五、布置作业我也当回“无冕之王”设题意图:学生学写消息,进一步体会消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