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课内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方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方程的表达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o学生能够理解直线方程中斜率、截距的概念,并能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o学生能够运用直线方程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如求两直线的交点、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直线方程的学习,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o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直线方程的推导和计算。
o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注重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
o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数学奥秘,培养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o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方程的表达及相互转换;斜率、截距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直线方程的应用,如求两直线的交点、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等,直观展示直线方程的图形和推导过程。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多媒体资源:课件、直线方程推导动画、几何画板软件-实验器材:无需特定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4-5人,确保每组成员水平均衡,指定小组长负责协调讨论和记录。
2.维持纪律:明确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不打断他人讲话等,对违规行为及时提醒和处理。
3.激励策略: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加分、小礼品等。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结束前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了解直线方程与几何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方程与几何问题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直线的方程形式及性质1. 直线的一般方程:Ax + By + C = 02. 直线的斜率与截距3. 直线的截距式和点斜式二、直线的方程求解1. 通过已知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2. 通过两点求直线方程3. 通过截距求直线方程三、直线方程的应用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 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实践。
教学过程:一、直线的方程形式及性质1. 引出直线的一般方程Ax + By + C = 0的定义及性质,让学生理解直线方程的意义。
2. 通过实例演示直线的斜率与截距的计算方法。
3. 探讨直线的截距式和点斜式的应用及意义。
二、直线的方程求解1. 通过已知点和斜率求直线方程的例题演练,让学生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2. 通过两点和截距求直线方程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情况下的求解方法。
三、直线方程的应用1. 通过例题演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理解直线与曲线的相互关系。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直线方程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了解直线方程与几何问题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高中数学(教案+课内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理解并掌握公理4; (4)理解并掌握等角定理;(5)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范围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异面直线的概念; 2、公理4及等角定理。
难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问题1: 在平面几何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问题2:没有公共点的直线一定平行吗?问题3:没有公共点的两直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吗? 1、通过身边诸多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举例和相互交流得出 异面直线的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2、师:那么,空间两条直线有多少种位置关系?(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1、教师给出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得出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思考: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AB 异面的有哪些? 2、教师再次强调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介绍异面直线的作图,如下图:3、(1)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在空间中,是否有类似的规律?组织学生思考: 长方体ABCD-A'B'C'D'中, BB'∥AA',DD'∥AA', BB'与DD'平行吗?生:平行。
再联系其他相应实例归纳出公理4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共面直线=>a ∥c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例1空间四边形 ABCD 中,E.F.G.H 分别是AB.BC.CD.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接BD因为EH 是△ABD 的中位线,所以EH ∥BD 且EH=21BD 同理FG ∥BD 且FG=21BD 因为EH ∥FG 且EH=FG所以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点评:例2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公理4的运用变式:在例1中如果加上条件AC=BD ,那么四边形EFGH 是什么图形? 4、组织学生思考教材P46的思考题 让学生观察、思考:∠ADC 与A'D'C'、∠ADC 与∠A'B'C'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这两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生:∠ADC = A'D'C',∠ADC + ∠A'B'C' = 1800教师画出更具一般性的图形,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定理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高中数学教案直线
高中数学教案直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2. 能力与素养:运用直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直线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直线的定义: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且延伸方向上无限远的集合。
2. 直线的表示方法:用一对点、点斜式、截距式等方法表示直线。
3. 直线的性质:包括直线的倾斜程度、平行直线、垂直直线等性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直线的概念。
2. 讲解:介绍直线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加深对直线的理解。
4. 拓展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直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5. 总结归纳:对直线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五、教学资源:
1. 教科书:《数学高中教材》。
2. 影视资料:相关数学教学视频。
3. 索引卡:用于练习。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答案是否正确。
3. 考试成绩:考试中是否能正确运用直线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1.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细化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的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和平面的性质与相关定理,能够应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直线与平面的定义与性质。
2. 掌握直线与平面相关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直线的定义与性质:直线的概念、直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直线的倾斜度等。
2. 平面的定义与性质:平面的概念、平面的性质、平行平面的判定、平面与直线的关系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直线与平面的定义、性质和相关定理进行知识传授。
2. 练习法:通过给学生一些直线与平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直线与平面的性质,从实践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1. 直线与平面的定义与性质的讲解。
2. 直线与平面相关定理的讲解与应用。
3. 练习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
4. 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答疑。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高中数学》等相关教材。
2. 多媒体课件:通过PPT等多媒体工具展示直线与平面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直线与平面的概念与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高中数学四教案
高中数学四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能够利用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
二、讲解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认识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讲解相关概念。
2. 通过例题展示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老师及时指导。
2. 学生展示答案,进行讨论与分析。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直线问题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问题讲解教案教案的开头部分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直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和处理直线问题。
教学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案的内容部分应该分为几个阶段:引入阶段:通过提问或展示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对直线问题的兴趣。
例如,可以问学生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描述两点间的距离最短,或者如何在地图上规划两地之间的直线路径。
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直线的世界。
概念讲解阶段:详细解释直线的基本概念,如直线的斜率、截距等。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图形和公式,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公式推导阶段: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和点斜式方程。
在这部分,教师要注意从易到难,逐步深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应用练习阶段:提供多种类型的直线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点。
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多样化的题目设计,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以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结提升阶段:在课程的教师应总结直线问题的核心要点,并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直线问题的解法。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如T、动画演示等,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教案还应包括作业布置和课后反馈环节。
作业应涵盖课堂上讲解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复习和巩固。
而课后反馈则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高中作业教案数学
高中作业教案数学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
2.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3. 判断直线和平面的相交情况
4. 直线和平面的交点求解
教学重点:
1. 直线与平面的基本概念
2. 判断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1. 直线和平面的交点求解
2. 难点提示:需要灵活运用同一个直线和平面的性质
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流程:
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直线和平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并给出一些实例进行讨论。
3. 讲解:讲解直线和平面的定义、性质、位置关系等知识点。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引导学生探究直线和平面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板书设计:
直线与平面
- 基本概念
- 位置关系
- 相交情况
- 交点求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直线与平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在作业和课后练习中多加练习,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数学直线与坐标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坐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直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理解直线的斜率、截距和方程的概念。
3. 能够根据直线上的两点求出该直线的方程。
4. 能够解决与直线相关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直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直线的斜率、截距和方程的计算方法。
3. 直线上两点求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直线方程的推导和应用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解题实例、教学案例、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课下预习相关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生活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直线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直线的定义、性质,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斜率和截距的计算方法。
4. 拓展:通过一些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应用。
5. 总结:总结直线的相关知识,强调斜率、截距对直线的影响。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直线与坐标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直线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直线方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练习题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直线与坐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到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越性,逐步养成自觉应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用坐标法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㈠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问题:
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8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运用平面几何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下.
㈡检查预习、交流展示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2.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㈢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探究一:用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怎样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利用坐标法,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使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起来简便,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
学生:以台风中心为原点O,东西方向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取10km为单位长度.则受台风影响的圆形区域所对应的圆心为O的圆的方程为
轮船航线所在直线 l 的方程为
.
教师:请同学们运用已有的知识,从方程的角度来研究一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讨论,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对学生在知识上进行适当的补遗,思维上的启迪,方法上点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
由学生回答并补充,总结出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代数法
由直线与圆的方程,得:消去y,得
因为
所以,直线与圆相离,航线不受台风影响。
方法二:几何法
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直线与圆相离,航线不受台风影响.
探究二: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对比总结,掌握方法.
①代数法:
由方程组,
得,
,则方程组有两解,直线与圆相交;,则方程组有一解,直线与圆相切;,则方程组无解,直线与圆相离.
②几何法:
直线与圆相交,则;直线与圆相切,则;直线与圆相离,则.
例1 已知直线l:x+y-5=0和圆C:,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方法一,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就是看由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方法二,可以依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长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法一)
联立方程组,消y得
因为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法二)
将圆的方程化为.
可得圆心C(2,-3),半径r=5.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5,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点评:巩固用方程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
变式1.判断直线x-y+5=0和圆C:的位置关系.
解:将圆的方程化为.
可得圆心C(2,-3),半径r=5.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5,
所以直线与圆相离.
例2.求直线l:3x-y-6=0被圆C:截得的弦AB的长.
解析:可以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几何性质.
解:(法一)
将圆的方程化为.
可得圆心C(1,2),半径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弦AB的长.
(法二)
联立方程组,消y得
得,
则,
所以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AB的长
.
(法三)
联立方程组,消y得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有
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AB的长
点评:强调图形在解题中的辅助作用,加强了形与数的结合.
㈣反馈测试
导学案当堂检测
㈤总结反思、共同提高
【板书设计】
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相交,两个交点;
(2)相切,一个交点;
(3)相离,无交点.
二.实例的解决
方法一
方法二
三.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四.例题
例1
变式1
例2
【作业布置】
导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回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及几何特征,初步了解用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2.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到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越性,逐步养成自觉应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用坐标法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学习过程
问题:
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8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探究一:用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怎样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1.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
2.根据直角坐标系写出直线和圆的方程.
3.怎样用方程判断他们的位置关系?
探究二: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
例1 已知直线l:x+y-5=0和圆C:,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变式1.判断直线x-y+5=0和圆C:的位置关系.
例2.求直线l:3x-y-6=0被圆C:截得的弦AB的长.
四.当堂检测
1.已知直线与圆相切,则的值为()
A.8 B.-18 C.-18或8 D.不存在
2.设直线和圆相交于点A、B,则弦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3.求经过点A(2,-1),和直线x+y=1相切,且圆心在直线y= -2x上的圆的方程.
参考答案:1.C2.
3.解:设圆的方程为(x-a)2+(y-b)2=r2
由题意则有
解得a=1,b=-2,r=,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x-1)2+(y+2)2=2.
课后练习与提高
1.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
3.若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设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弦的长为,则________ ____.
5.已知圆和直线. 若圆与直线没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圆,定点P(4,0),问过P点的直线斜率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这条直线与已知圆(1)相切?(2)相交?(3)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