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六单元__长方形和正方形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教材第70、第71页的内容。

1.知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并会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1.知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会用进率进行换算。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及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老师提问: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出示练习:学生口答。

(1)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8cm,面积是( )。

(2)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比长短4cm,面积是( )。

(3)长方形的宽是4cm,长是宽的2倍,面积是( )。

(4)长方形的面积是48dm2,长是8dm,宽是( )。

(5)正方形的边长是10dm,面积是( ),周长是( )。

(6)正方形的面积是36m2,边长是( )。

1. 教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老师出示边长1分米的一个正方形。

老师提问:请学生估算它的面积。

(老师引导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正方形的边长,边长1分米,面积1平方分米;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老师提问:同样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怎么得出了两个答案?哪个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老师巡视。

学生甲: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学生乙: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10×10=100(平方厘米),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老师提问: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老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m2=100cm22. 教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老师提问:你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学生:边长1米的正方形就是边长为10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也就是100平方分米。

老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m2=100dm23.归纳小结。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过程,初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差不多特点。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看、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备课重点:长、正方形的特点,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说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

如此的状况并不说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明白非明白,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摸索:如何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点的揭示,如何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爱好盎然的?验证的安排,如何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聪慧?生活的联系,如何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给予更多的数学摸索?特点的运用,如何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点提高数学摸索的含金量?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点1.差不多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往常的学习,大伙儿对长方形差不多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伙儿关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晰理由。

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那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点。

长方形确实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该教材内容主要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展开,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特征、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3)能够观察实物并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分类的能力。

(2)提高学生质疑和探究的意识,积极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认真和自信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认识它们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质疑和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张纸条,上面有一幅图案,但该图案已被遮盖)“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吗?现在我手里拿着一张图案,但是我把它遮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猜一下,这是不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让学生依次猜测,并引导学生观察,找到图案的特征)2. 水平提高(15分钟)2.1 探究长方形的特征(1)教师通过PPT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共性。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长方形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

(3)让学生在课桌上用线条或橡皮筋模拟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2.2 探究正方形的特征(1)让学生按照长方形的特征定义正方形。

(2)引导学生通过PPT等方式观察不同的正方形,提出它们之间的共性。

(3)让学生比较和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

(4)让学生在课桌上用线条或橡皮筋模拟出几种不同的正方形。

3. 温故知新(15分钟)(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让学生在课桌上模拟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

教材分析:这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上,本节课的教学将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同时,本课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发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课件出示:教室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

大家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

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

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

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篇二」教学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实用文档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在研究活动中,让学生研究如何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情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自主研究,建构模型学生自主研究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学困生适当的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分小组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来实用文档验证它们的特点。

在集体交流中,学生可以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比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橡皮筋、小正方形、白纸、挂图、小黑板。

教学准备:出示课题、纸片、工具等。

研究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实物判断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情趣。

三、组织练,完善认知(10分)1.完成P59“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1-7题,包括围一围、拼一拼、剪一剪、量一量、填一填、估一估、画一画。

同桌合作完成后展示作品并讲解思路。

实用文档2.完成P60“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并尝试将其变成尽可能大的正方形。

学生可以采用折叠和剪裁的方法,并在汇报时分享思路和方法。

3.完成P60“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量一量,并填写答案。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

4.完成P60“想想做做”第6题,先让学生估算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然后再实际测量并比较结果。

5.完成P60“想想做做”第7题,让学生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在小组里交流每条边的长度。

最后进行集体展示和交流。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7分)1.完成P60“想想做做”第4题,包括用不同的拼法将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并学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本章节内容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知识,如圆形、三角形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可能有所接触,但需要引导他们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学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难点: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存在,激发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以及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存在。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对边相等;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苏教版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工作单位梧州市苍梧县新地镇题甫学校李运燕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苏教版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同学在一班级已初步直观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并且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所感悟,因此首先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同学找一找其中的正方形、长方形,再组织引导每一个同学功过对正方形、长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过程,验证并进一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打好铺垫。

依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心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让同学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同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别和区分这两种图形;2.技能目标:表达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育独立探询问题的技能和全面观测问题的思维方式。

3、情感目标:激发同学的求知欲,让同学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学情分析本节课中,我依据同学认知特点、爱好知识与阅历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

同学在一班级已初步直观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并且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所感悟,因此首先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同学找一找其中的正方形、长方形,再组织引导每一个同学通过对正方形、长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过程,验证并进一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同学经受试验的详细过程,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学目标1.通过让同学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同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别和区分这两种图形;2.表达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育独立探询问题的技能和全面观测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同学的求知欲,让同学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同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

6.3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情感目标:进-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小组合作: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填写下表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长方形所包含的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它的长、宽又有什么关系?解决问题: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个数一样。

②拼成的长方形所包含的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它的长、宽又有什么关系?小正方形的个数是长方形长与宽的乘积。

自学探究:自学课本66页,动手做一做,完成以下问题:①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②你是怎样测量的?③在第一个长方形中最少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能使别人一眼看出它的面积呢?合作交流:展示点拨:问题①第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问题②用边长1厘米,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林荣高——那坡县百合中心小学教材分析1、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教学。

教材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然后再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揭示长方形的长、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并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交流,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二年级时又知道了边、角等概念,还通过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四边形、五边形等。

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可以说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前已获得了新知,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五、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 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 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作 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 注意教学的各个层次要做到趣味化、情感化、活动 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既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多 项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维、主体、开放的思维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 叫作边长。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 角都是直角。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并标在图上。
2.用三角板量一量,哪些角是直角。
板块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出示情境:
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请说一说。 生1: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铺地用的方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以及平面图形面积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计算面积时,可能会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的理解有所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的理解,以及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新课导入: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

3.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个性化教案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常用面积参照物:①1平方厘米:大拇指指甲盖大小②1平方分米:成人手掌面积大小③1平方米:4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大小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5、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6、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7、多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就等于小正方形面积和。

考点1:填合适的单位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张光盘的面积大约是1()。

(2)一条跑道长100()。

(3)一个水池占地200()。

(4)小明重约40()。

(5)一本书厚约2()。

(6)书皮的面积大约是2()。

(7)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00()。

(8)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3()。

(9)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50()。

(10)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44()。

(11)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12)一支彩笔的长大约是15()。

(13)亮亮的卧室的面积大约是15()。

(14)一块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是40(),面积是1600()。

(15)我们学校操场的长是50(),占地面积是2000()。

考点2:单位换算1.填上合适的数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000平方分米=()平方米90厘米=()分米4500平方分米=()平方米3米=()分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8平方米30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42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30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307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比较大小8分米()80厘米7平方厘米()600平方分米3400平方分米()4平方米5米()100厘米5平方米()50平方分米900平方厘米()9平方米300平方厘米()30平方分米5平方米6平方分米()560平方分米考点3:图表题1.将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我会带领大家回顾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然后讲解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将面积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供我们在课堂上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如课本、桌子、盒子等,引导同学们观察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我会用公式进行解释,并给出一些例子来说明。

3. 练习:在讲解完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会逐一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4. 应用:我会给同学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

我会鼓励同学们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同学们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a) 一个长方形,长为8cm,宽为5cmb)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6cm2. 答案:a) 面积= 8cm × 5cm = 40cm²b) 面积= 6cm × 6cm = 36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有一些同学会出现困惑。

在课后,我会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辅导,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我也会给同学们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寻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南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

然而,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探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2.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性质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以便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和比较。

2.教学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如教室窗户、书本封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整理与复习|苏教版我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这一节课我们要整理和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我会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计算工具,如尺子和计算器。

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做笔记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如纸盒和魔方,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模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我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定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1. 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

2. 正方形:边长4厘米。

答案:1. 周长:16厘米,面积:15平方厘米。

2. 周长:16厘米,面积:16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练习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耐心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问题,如计算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或者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复杂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这一节课,主要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教材首先通过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理解;然后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新课导入: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讲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讲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讲课稿篇一: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分校汉中门小学李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8-59.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2、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交流中适当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中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4、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自主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数学书、三角尺、PPT生:长方形纸, 2副三角尺,钉子板和皮筋、方格纸、直尺。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边角观察四条四个猜想对边相等都是直角验证每条边都相等都是直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请跟随一组照片和老师一起来参观我们的校园。

从教学楼-图书架-文化墙上的其实有一百-教室,图中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2、出示教室场景图:你能很快找出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喇叭、地砖的面是正方形;黑板、国旗、讲台、粉笔盒、开关、视力表、课桌的面是长方形。

)(1组学生汇报)3、这些图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出示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长方形特征1、观察(1)从材料筐里拿出长方形(颜色、大小不同)纸片,举起来!(2)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组长的带领下把它记录下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学内容主要是: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知识是平面图形面积的起步知识,在以后教学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全单元安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面积
例3:认识面积单位
例4、例5、例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7: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

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9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1。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图形是否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教学内容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区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猜测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如:让学生观察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图片,猜测它们的形状,并说明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15分钟)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

3. 观察、分析和比较(20分钟)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和一支笔,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特征,最后让学生分别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写在纸上。

4. 检测与归纳(1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5. 讲解与拓展(20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不仅可以直立摆放,还可以倾斜;正方形不仅可以正立摆放,还可以倾斜。

同时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拓展内容,如:让学生探讨虚线、实线的区别及只有直角的四边形是否一定是矩形等。

6. 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在纸上写出它们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通过该课的教学,学生们基本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其特征,各种环节设计合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借助听、说、看、做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加,教学效果较为显著,适合三年级数学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知识技能: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二、数学思考:1、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1、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探索常常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材说明:首先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的概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课时安排:5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59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完成“练一练”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教具和学具准备:1、教具:正方形手帕、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2、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每4人一张、三角板、直尺、剪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这本书的面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我们用手来摸一摸,发现是平平的。

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平的)2、出示长方形,这是___?(引答)3、这块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这块橡皮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4、出示正方形,这是_____?(引答)5、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二、新课教学(一)研究什么你觉得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可以来研究他们的什么呢?(指名学生说)大家想要研究的真是多,但是呢,今天我们暂时只先研究它们的边和角。

还有的我们放到以后研究。

(左右板书:边、角)(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1、今天老师给了你们许多纸,你能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吗?小朋友自己找,老师也来找,你们找到了拿在手里,举起来给老师看看,老师找到了把它帖在黑板上。

2、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对了!要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数、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结果写在你手中的长方形上)3、现在四人一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找书本帮忙。

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巡视指导)4、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小朋友亲自动手观察,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

谁来向全班小朋友汇报你们一组讨论的结果?5、指名汇报:(1)(指名说)第一个有几条边。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数)那小朋友帮我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拿张长方形纸演示)果然,长方形有4条边,所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2)(指名说)第二个边的特征。

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这种具有相对关系的边,我们就叫它们是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大家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

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

(教师演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板书方法:折。

)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

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

恩,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很有趣哦!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4)(指名说)第三个有几个角。

提问:长方形有4个角,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演示数)。

果然,长方形有4 个角。

Very good!(5)(指名说)第四个角的特征。

4个角都是直角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学生说,教师板书:比)好,我们来比一比(教师演示)。

6、我们的小朋友真是棒,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哪些啊?我们一起说,语句说完整。

(教师板书)7、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长,用英语怎么说呢?(教师出示英语卡片:length领读)宽,用英语怎么说呢?(教师出示卡片:width领读)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教师拿出长方形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长宽,再幻灯演示长长宽宽)8、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吗?(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1、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就要来认识正方形特征。

老师这儿有一张正方形纸片,你们有没有?(没有,只有长方形纸片。

教师把正方形纸贴上黑板。

)谁会动手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2、学生演示。

你的手儿真巧,老师告诉大家,他变的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

为什么说它是正方形呢?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还是分小组研究,先把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照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变成正方形,再用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得出结果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

(教师巡视指导)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

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

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

(教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学会了哪些本领?2、我们来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指名说: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条什么?(线段)我们说,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4、说明: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一些练习,来考一考大家有没有都掌握了。

1、第一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你找到了吗?找出来了哪几个?你为什么认为它们都是长方形呢?老师提醒大家,只有全部符合报告上四条特征的才是长方形。

2、第二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你找到了吗?你找到了哪些?为什么认为这些都是正方形?老师提醒小朋友,一定要满足报告上有关正方形的所有特征才可以断定它是正方形。

3、举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家是和他们交上好朋友了!)4、判断:(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形。

…………()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打开书本,翻到105、106页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1、思考题:数出图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2、练习二十三第4题教学后记:认识周长一、教学内容:书61-62页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

2、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四、教学过程1.体验中引出周长。

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

(板书周长)2.操作中理解周长。

(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

(电脑显示给予确认)(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多媒体随后显示)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

(1)(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板书:测量计算)(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

(强调:所有边长的总和)(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的总长度"。

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