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租界老照片-内附地图
211177922_傅斯年图书馆发现《汉口租界图》
傅斯年图书馆发现《汉口租界图》关于老汉口的五个外国租界,无论是1990年出版的《武汉地名志》,还是2003年出版的《汉口租界志》,由于缺少官方文献的佐证,都没有提供测绘后的精确基础数据信息,而是使用一百年前租界合约中约定的数据,以亩和丈等市制单位作为计量单位。
因此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面积不准,二是岸线长度不准,三是路名不准。
其他所见到的公开资料也是如此,史学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从清朝到民国再到现在,度量衡标准已经多次改变,那时期的市制面积和长度,并不等同于现在的市制面积和长度。
而且,租界实际面积也未必是严格按照合约中约定的面积而建设,它会根据地貌状况进行调整,如果◇ 章馨怡傅斯年图书馆藏《汉口租界图》仍使用合约中的数据当然就不准确了。
此外,无论《武汉地名志》还是《汉口租界志》以及其他资料,有关五国租界的道路名称的标注,存在着大量错误,需要重新考证。
至于五国租界的岸线长度,文献资料一般都忽略不予介绍。
汉口是港口城市,沿江岸线的长度是租界当局最重要的资产,不做标注是不合适的。
台湾傅斯年图书馆保存有大量从大陆带过去的原始档案,在其中第1596筒档案中,收藏了一张珍贵的《汉口租界图》,提供了绘制时五国租界的三个最基础的数据信息:面积、岸线长度和道路名称,解决了长期以来五国租界基础数据信息不明的难题。
傅斯年图书馆又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位于台北南港区,因纪念历史语言所创始人傅斯年而得名。
傅斯年图书馆收藏的《汉口租界图》装订在一部名为《通商口岸各租界图》的图册中,绘制人和绘制的时间不明,也无出版单位。
原图的大小为38×74厘米,比例尺为1:6000,有指北针图,是一张正规的测绘地图。
图上还贴有傅斯年图书馆的二维码标签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的水印,由此可见《汉口租界图》具有官方文献身份。
这部《通商口岸各租界图》图册内共有19份地图,分别绘制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17个城市的租界或租借地地图。
汉口租界老照片-内附地图
一座城,两条江,三个“镇”——深入大武汉(历史文化篇)现代大都市武汉是一座城,长江和汉江从中交叉而过,将大武汉分隔成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
最近申请成为百度旅游行程规划师,帮助写武汉的旅游行程计划,为了便于大家对武汉有更全面的了解,于是搜集了一些历史资料和老照片,以飨视觉之宴,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汉。
时间仓促,请多品评指正~一、繁华都市——汉口印象(汉口租界及民国历史发展)这是一张1920年武汉书业公会所发行的汉口地图(注:长江以前叫扬子江),幅面有2/3张全开大小。
且仅仅就汉口一地,可见图中信息量之大。
图中左起红色是英租界,绿色为俄租界,土黄色为法租界,褐色为在1917年北京政府加个协约国对德国作战,随即强行收回的汉口德租界(收回后称第一特别区),最后紫色是日租界。
右上角绿色部分为“六国洋商跑马场”,即现在的解放公园。
In pre-war 1930's Hankow as in Shanghai, a day at the races was de rigueur for the fashionable set.跑马场旧址现在的同济医学院原是“中华商团跑马场”,又称为“华商跑马场”。
当年一个叫张永璋的中国买办去看赛马,他自以为是洋行买办,就想去高级看台上面就坐。
哪知道在看台门口被守门的印度人拦住了,而且还被踢了一脚。
当天晚上,武汉的中国富商聚倒一起开会,决定自己搞一个跑马场。
正好当时地皮大王刘歆生在今天的航空路附近有块地,于是就建了此跑马场。
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由上海迁至武汉,“中华商团跑马场”被划拨给了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就是今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898年7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汉口日本专管租界租约》,从通济门外德租界北首起,沿江小行100丈,至燮昌小路(今郝梦龄路),东起江边,西至平和街(今中山大道)。
有意味的是,日租界及附近地区,后多用抗日名将或地名来命名。
当年的日租界,是华中地区贩运毒品的大本营。
历史的记忆 行走汉口老租界 (5)
历史的记忆行走汉口老租界(5)汉口租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方列强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遗留的历史建筑。
汉口租界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间。
从江汉路起,依次为:汉口英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日租界和汉口比利时租界。
20世纪初,汉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城武汉在1861年3月《天津条约》曾辟汉口为通商口岸,武汉正式开埠。
自此武汉先后设立了五国租界,一派汉风、汉味、汉韵的租界文化应运而生并留存至今。
如今租界早已不存在,但是租界时期的建筑却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是建筑艺术的留存,也是汉味生活图景的重现。
本集收录了20处老建筑旧址81 汉口坤厚里82 日租界军官宿舍旧址83 李凡洛夫公馆旧址84 裕民部洋房旧址85 南京路上的吴佩孚公馆(吴家花园)旧址86 珞珈山街住宅区(怡和洋行住宅旧址)87 圣约瑟女子中学旧址88 汉口宁波会馆旧址93 汉口璇宫饭店91 汉口业主会旧址90 汉口江苏会馆旧址91 汉口业主会旧址92 汉口《民国日报》社旧址94 汉口总商会旧址95 汉口水塔96 西商赛马俱乐部旧址97 汉口圣母无原罪堂98 聚兴诚银行大楼旧址:99 华商赛马公会旧址:100 大孚银行旧址:81 汉口坤厚里胜利街259号的坤厚里,1912年由德商爵记洋行建房成里,称爵记里。
1922年售归英安利洋行买办蒋佩材,改名中原里,后又转归和记蛋厂买办杨坤山、黄厚卿所有,改名坤厚里。
1967年改名新建里,1972年复名坤厚里。
里内皆二层砖木楼房。
是汉口现保存较好的里份之一。
坤厚里在汉口一元路,是解放前德租界地界内。
一般认为此地是原英国和记洋行华人买办杨坤山和他的副手黄厚卿合伙兴建的。
1913年英国“和记洋行”正副买办杨坤山、黄厚卿在中山大道一元路与一元小路之间合资建造了一个里弄,用杨坤山的“坤”和黄厚卿的“厚”命名,定名为坤厚里。
老汉口租界游览线路图
注:1.计有129处历史建筑(包括1处木制电线杆和1处1953年的窨井盖)。2.红色路线游穿插在其中。参观红色博物馆,每处约15分钟。3.配合展示部分历史建筑老照片的复印件。4.特点是不走回头路。
二. 俄租界、法租界一日游(53处优秀历史建筑),集合地点沿江大道兰陵路。兰陵路:新泰大楼、顺丰茶栈、进入洞庭街;洞庭街:詹天佑故居(参观)、俄巴公房、上海大戏院、穿俄巴公房进鄱阳街;鄱阳街:惠罗公司、俄国邦可西餐厅、八七会址(参观)、由兰陵路转胜利街;胜利街:楚善里共进会、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参议府、江岸区结核病防治所、唐生智公馆、中共中央机关、日伪汉口放送局、进入黎黄陂路;黎黄陂路:高氏医院、首善堂、五花宾馆、裕民洋行、珞珈山街中共中央长江局、周苍柏公馆、美国海军青年会、进入洞庭街;洞庭街:基督教信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楼、俄国巡捕房、法国领馆、李凡若夫公馆、穿同兴里由黄兴路转友益街、中餐后继续游览;友益街:中华全国总工会、刘少奇故居、大舞台、进入车站路;车站路:老汉口火车站、公德里、长生堂理发厅、法租界消防队、木制电线杆、法国天主堂、涂坤山公馆、赞育汽水厂、进入洞庭小路;洞庭小路:俄国领事馆、进入沿江大道;沿江大道:浙商三北大楼、宋庆龄旧居、美国领事馆、东方汇理银行、立兴洋行住宅楼、进入蔡锷路;蔡锷路:关麟书私产、蔡锷路21号、滨江里、蔡锷路27号、进入胜利街;胜利街:江汉饭店、真光照相馆、平汉铁路局、由蔡锷路转中山大道;中山大道:和利冰厂、三德里向警予故居、肖耀南公馆。结束。
寻访汉口老租界
本次寻访的具体活动路线:沿江大道——洞庭街——中山大道(或胜利街)——黎黄陂路——洞庭街(或鄱阳街)——南京路1、上午8:30在上海路16号天主教堂望弥撒仪式。
9:00学唱圣歌。
全体TX于9:30江汉关大楼正门集合,预计12:00左右到达市政府大门口。
沿途只看沿江大道上的欧式建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寻访:【江汉关大楼】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汉口城内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
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
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
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耗银100万两。
主楼四层,高约21米(不包括钟楼)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
楼顶有一座塔式钟楼。
楼的外观造型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结合英国钟楼式样,四周立柱,外墙、柱全部用大件花岗岩构造,石作精细。
建筑坚固壮观,雄浑典雅。
楼顶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按时奏乐,声传三镇。
为汉口的标志建筑。
现为武汉海关办公楼。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汉口城内沿江大道与青岛路交汇处。
1866年英国汇丰银行在汉口设分行,1913年在原址建此大楼。
大楼分两期建成。
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以花岗岩构筑。
占地35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900平方米,四层,高约20米。
正面立一列巨型石柱形成柱廊,柱头为爱奥尼式。
墙面和檐部有花篮吊穗、火焰球等装饰浮雕。
建筑古朴典雅,雄浑高大,属古希腊建筑风格。
【汉口花旗银行大楼】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汉口城内沿江大道97号,青岛路口南侧。
建于1922年,占地91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5层,外观以花岗岩构造,为仿古希腊建筑风格。
临街的东、北两立面以巨型立柱贯通形成柱廊,柱头为爱奥尼式。
建筑雄浑壮观。
【天主教堂】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庄严的罗马式建筑。
位于汉口上海路16号。
门卫处有免费简介。
早上8:30有一台弥撒。
9:00唱圣歌。
【汉口美国领事馆】位于车站路俄租界江边,紧邻俄国驻汉口领事馆(车站路1号) 。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大武汉”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大武汉”作为长江上“九省通衢”的码头、清末洋务运动重镇、辛亥革命首义之城,武汉曾被称为“东方芝加哥”,一时名声大振。
然而,这座曾经在经济上比肩上海,在政治上直逼北平的武汉,如今仅仅成为中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从蛇山看武昌城北长江边民居▲汉口法租界▲老汉口租界▲汉阳沿江全景▲1929年未建沿江马路前的太古洋行码头及堆栈▲1929年新建的汉口沿江马路一码头▲40年代江汉关轮渡码头▲20世纪初汉阳襄河煤码头,对岸帆樯阵阵是繁忙的汉口▲(国民革命军攻占后的)武昌城墙与码头。
1927年后武昌城墙拆除,修建了环城马路。
江边的马路今称临江大道在国内很多城市,近代建筑只有一鳞半爪,但在武汉却铺天盖地;在别处,这些建筑都被当成孕妇般被重点保护,但在这儿,却化身民居、银行、咖啡馆、影楼、办公楼……直至融入武汉人的血液中。
▲从汉口看武昌沿江全景民国,这一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随着清末最后一个皇帝被驱出皇宫, 以及西方文明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涌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封建的内涵上雕铸起现代的外壳,使这一阶段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民生路长江饭店前行人在栈桥上行走▲中山马路江汉路段车船混杂?▲上海路圣若瑟天主堂湖北省在民国三十多年的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革故鼎新,省会武汉也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一举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等在武汉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二七”大罢工,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八七”会议的召开,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都使武汉在中国现代史册上熠熠生辉;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已经提出了“大武汉”的概念,该草案对今天武汉市城市规划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929年加铺柏油路面的汉口中山路六渡桥段,照片左边前为“达人堂”等药铺,有通阳台的楼原是旅店,如今已成为六渡桥百货集团公司桥东商城的一部分▲1936年汉口中山路街景,路中的木条交通界标线把人力车与马车、汽车分开,马车汽车行中间,人力车走两边▲1940年的三民路(前景为孙中山铜像背景)▲三十年代中期的武昌长街(今解放路一段),这是当时武昌最繁华的主街▲从蛇山看武昌城南部,近处是国立武昌师范大学,远处是长湖(中景)和兹阳湖(今紫阳湖)远景及两旁民居(左为黄土坡街区,即今首义路)。
汉口景明洋行
图 5 汉口老照片中的景明洋行,以及临近的圣教书局、麦加利银行、保安洋行
图 1 汉口英租界 1902 年景明洋行大概区域 图 2 汉口英租界 1912 年景明洋行区位 图 3 汉口鄱阳街 1931 年历史地图中景明洋行 图 4 汉口鄱阳街 1951 年历史地图中景明洋行
图 6 景明洋行正立面古典风格檐口设计、凸窗下现代的结构支撑设计
景明洋行建筑外立面设计
西方古典风格对称式布局 景明洋行大楼由汉协盛营造厂施工,地上六层,地 下一层,竣工于 1921 年,是当时汉口临江的标志性建 筑。其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三段式设计,体现在建 筑横向与纵向的对称布局上。从正立面横向设计中 可以发现建筑上端有挑出较大檐口,横向划分的中 段尺度较大,由落地玻璃窗组合成单元模块。精致的 古典阳台成为立面横向划分的起伏构成,稳重而典
图 7 景明洋行东立面的落地外窗与古典阳台设计
空间的热量得到更好调控,建筑师在每个外窗下安装 一套换气设施。气窗能够手动操作,转动连杆使其开 合,外部有铸铁格栅防止老鼠或其它动物进入。气窗的 设计可调节室内空气对流,好似空调的送风和回风效 应。(图 8)
1939年武汉地图欣赏(附武汉古旧地图概览)
1939年武汉地图欣赏(附武汉古旧地图概览)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同年8月,汉口的日侨(1984人)全部撤离回国,汉口日租界由中国政府代管。
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一周年纪念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汉口日租界,改为汉口第四特别区。
同年10月25日,日军攻陷“中国最后一个大城市”武汉,又恢复了汉口日租界。
此图是日本占领武汉之后,于1939年4月出版的《最新武汉三镇汉口武昌市街详图》。
图上有第一到三特别区,而日租界还在,正验证了这一段历史(图中佛租界,即法租界日本译法。
)。
汉口上部分汉口下部分武昌部分汉阳部分封套附:武汉古旧地图概况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著名地理学家鄂使严树森主编《湖北舆地图》。
图注说:长江经“江夏至汉阳与汉口合,遂有汉口之称,从此江流愈大,经汉阳武昌等县出湖北境”。
图上汉口设同知署。
1864年10月汉阳知府钟谦钧、孙福海主持修筑汉口城墙,上自大桥口,下迄沙包,开壕筑堡,设立炮台,修建城墙,设有玉带、便民、居仁、由义、大智、循礼、通济7门,水闸3所,城内城外“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
汉口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商埠镇。
从1868年出版的《续辑汉阳县志·汉口镇图》等可见商埠盛景及县城相应随市镇发展而发展的情况。
从清光绪二年(1876年)海云垒画馆绘制的彩色《湖北武汉全图》,更可鸟瞰三城(武昌城、汉阳城、汉口城)鼎足之势,而汉口的半殖民地色彩亦可略见一斑。
1877年由湖北藩署出版《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和《武昌城外街道图》。
《汉口镇街道图》是一幅较早较大的街市图,另一幅《武昌城外街道图》,是一幅当年城外街市发展的实况图。
而图应是最早的近代武汉城市街道平面图。
1883年由湖北善后总局出版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将武昌“城中分十八铺,城外分四隅”,与前述两图是同一类的地图。
清光绪初年,汉口一跃为名冠全楚的商业都会、对外通商口岸。
张之洞督鄂时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专折奏请设立夏口抚民府,旋改为直隶厅。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16)汉口五国租界(7)沿江大道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16)汉口五国租界(7)沿江大道夜幕即将落下,我沿一元路向南,来到了汉口的江滩。
长江,赫然在目!曾经数次跨越长江,而这次,我终于可以直面,并能够驻足于这条亚洲第一大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曾经在古代被视为天堑,不屑于各路英豪的长江,在近代,却悲惨的沦为列强的“黄金水道”。
从重庆到上海,长江流域集中了十余座通商口岸,而汉口恰好位于长江水道的中心。
在中国近代,有三大著名的外滩,最富盛名的是上海外滩,那里是近代中国精华的浓缩,其次是接下来即将漫行的汉口外滩,另外还有宁波甬江边的外滩。
汉口外滩,亦称江滩,由沿江大道贯通东西,横越五国租界。
由于日租界遗存的建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的起点选在了德租界内的德国领事馆。
(德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位于一元路与沿江大道交口处,这里现在是武汉市人民政府的驻地,本想在正面选取最佳角度拍摄,但武警友好的阻挡了我。
无奈,只能行摄匆匆了。
建筑四面外廊,通透性很好。
建筑的四角的塔楼和屋顶的阁楼则是典型的德国风格。
曾经在阁楼的顶端,有一只雄鹰——日耳曼雄鹰,这是德国人在海外殖民地的重要图腾。
(德华银行)德国领事馆以东,原为德华银行。
两座建筑如同姊妹楼,共同构筑起德租界江滩稳健而不失华丽的特点。
不过,德华银行的建筑已经被战火吞噬,只留下德国领事馆孤单地守望着江水。
(永兴洋行)走过德租界,进入法租界,建筑的风格立刻变得欢快起来。
法国永兴洋行以红白两色勾勒出活泼的动态特点。
而与之毗邻的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则堪为中国洛可可风格建筑的经典范例。
法国人以浪漫著称,民族的特性在这座建筑上表露无疑,正如同德国领事馆的风格,让人想到了稳重的日耳曼民族。
东方汇理银行简直称得上是一件砖雕的工艺品!同样是拱形门窗和立柱,却在这座建筑中被演绎的出神入化。
它们远超出了建筑结构的枯燥范畴,而升华为一件艺术品!我站在这座建筑面前,抛开那些繁复的建筑教科书,留给自己无限的心旷神怡。
【特别报道】汉口老租界老房子地图
【特别报道】汉⼝⽼租界⽼房⼦地图这是武汉最全⾯的⽼房⼦地图,你可以三天逛完汉⼝⽼租界的⼀百座⽼房⼦。
蓝⾊:第⼀天路线,以英租界旧址为主。
绿⾊:第⼆天路线,以俄、法租界旧址为主。
红⾊:第三天路线,以德、⽇租界旧址为主。
(半天即可)1、武汉关。
即江汉关。
1922年,时值汉⼝海关(旧)成⽴60周年时,该⼤楼举⾏奠基仪式,历经1年2个⽉落成。
它由英资公司设计,上海⼚商承建,为当时武汉最⾼建筑。
⼤钟是地标,每⽇按时敲,钟声清亮。
2、⽇清⼤楼旧址。
1928年建成,是⽇资清汽船株式会社在中国汉⼝建造的⼤楼,设计师是英商景明洋⾏。
3、⽇信洋⾏旧址。
始建约1917年,属⽂艺复兴式风格。
⼤阪⽇棉公司于1910年在汉设⽴⽇信洋⾏,早期在汉⼝河街,后因江汉路交通便利,7年后迁建⾄此。
主要收棉花、卖紗布,为⽇本纱⼚供原料。
4、永利银⾏旧址。
1946年始建,1949年建成,是武汉在解放前修建的最后⼀幢⼤型现代派建筑。
据传它是湖北近代史上“纺织⼤王”、裕华纱⼚的⽼板徐荣廷创建的。
后来更名“红旗⼤楼”。
5、中国实业银⾏旧址。
建于1934年⾄1936年,这幢砖红⾊的新颖现代派建筑,在当时引起了围观。
是中国建筑师卢镛标的代表作。
6、台湾银⾏旧址。
建于1915年。
它其实是甲午战争中国失利割让台湾后,⽇本⼈1898年创办的,总⾏设于台湾。
属法式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由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师庄俊设计。
7、上海路天主堂。
建于1874年⾄1876年。
堂内设5座祭台,有精美拱廊,可容纳数百上千⼈做弥撒。
后侧原本有2座塔式钟楼,1944年⼆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毁了⼀座,未能修复。
8、江汉村。
始建于1936年。
它不是个村⼦,⽽是两个“⼤隐隐于市”的⾥分,江汉村和六也村合并后的统称。
曾是民国时最新型的⾼尚住宅区。
9、四明银⾏旧址。
1936年落成,是中国设计师在汉⼝设计的第⼀座钢混结构建筑,被誉为“争⽓楼”。
其名源于宁波的四明⼭,是在上海的宁波商⼈去⽇本考察后创建的。
汉口租界建筑
汉口租界建筑汉口沿江大道(长江外滩)上的西洋建筑一览在武汉汉口的沿江大道上,有着长达3600米,占地两平方公里有余的欧式楼群,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我散步来到这里,沿着江汉路往江边走,远远就看到了沿江大道上的江汉关大楼,就到了沿江大道,这里排列着各式的欧式建筑,如果不是身边不断穿行的东方面孔,还真容易让人产生到了某个欧洲国家的错觉。
汉口和上海、天津并称为近代史上的三大租界区,而汉口的五国租界,全部集中在今日江岸的沿江一线。
这些洋楼的外观极为考究,有的墙体外形呈现的是花岗岩的大气与坚固,有的房子红瓦坡顶,浓烈鲜艳而不失庄重,有的在清水红砖外墙上勾出精细的线条,华丽不俗。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高楼前面竖有粗大的廊柱,顶天立地,排列整齐,造型十分庄严,格外富丽华彩。
在武汉三镇的发展史上,汉口特别突出。
自东汉末年开埠以来,到明末清初一跃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这一,号称“九省通衢”;到本世纪初,更为西方人交口称赞而盛极一时,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其原因不仅是独具地理优势,工商业极其发达,更因为鸦片战争之后,汉口被辟为内陆的能商口岸,从1861年开始,又相继有了英、汉、俄、德、日等五国租界,形成了颇成规模的西洋建筑群。
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俄茶商取得了在中国茶区直接采购、加工、通商的权利,使得汉口茶叶出口量大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地,被西方人誉为“茶叶港”。
但此时的汉口并没有一家从事国际汇兑业务的外资银行。
这时刚在上海成立不久的麦加利银行捷足先登,于1863年率先在汉口开设分行,专为办理英俄茶商的存储和汇兑业务,成为汉口第一家外资银行。
随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等先后入驻汉口,至1920年,西方银行多达18家。
1889年,张之洞督鄂,除了吸引外国资本之外,还大力扶植国内商业。
20世纪初,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银行(大清银行)等现代金融企业陆续成立,成为武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武汉租界的边界
武汉租界的边界行走在武汉的街头,“复兴大武汉”的标语随处可见。
作为洋务运动重镇,“大武汉”曾经成为唯一比肩“大上海”的城市。
但如今,对比北上广,大武汉已渐行渐远。
坐轮渡从武汉港坐船到江汉关码头,长江两岸摩天大楼构成的高耸天际线,让江汉关码头,这汉口曾经最为雄伟的建筑变成了小矮人。
但在武汉人心中,这“小矮人”的地位却超然物外。
武汉人对武汉的记忆始于1861年英租界的设立,而江汉关的设立则是一个时代开启的标志,虽然这标志在情感上很难接受。
如今,租界已经不再,老房子也拆了很多。
但对于武汉人来说,拆老区建新城似乎并不是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因为老武汉这些打着租界烙印的建筑,已经印入了武汉人心中,租界早已无边界。
关注武汉的近代建筑完全出于偶然:2014年5月,被联通欧亚的万里茶路吸引,专程到茶路起点――位于鄂南边陲的小镇羊楼洞考察。
羊楼洞曾是一个因茶而盛的小镇。
在鼎盛时期,这儿曾经云集世界各地茶商,博得“小汉口”之名。
于是,我便沿着茶商的足迹,从羊楼洞出发,追寻茶叶的旅行路线从羊楼洞经赵李桥到武汉――武汉并不产茶叶,但却是万里茶路最重要的转运港口。
到武汉江岸路后,我置身于一片欧式、民国近代建筑的丛林中。
在别处,近代建筑只有只鳞半抓,但在这儿却铺天盖地;在别处,这些建筑都被当成孕妇般被重点调理,但在这儿,却化身民居、银行、咖啡馆、影楼融入武汉人的血脉。
身在闹市无人问我站在“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下给武汉大学毕业的高中同学打电话:“记得十年前我来你们学校借宿时,它还一副人老珠黄的样子,怎么今天再见时却容光焕发了?”老同学答复:“国立武汉大学被重新定义N次了,你现在见到的牌坊是2013年重建的山寨货,十年前你见到的也是山寨的。
民国武汉牌坊真身并不在武大,而在距武大正门千米处的劝业场尽头。
身上贴着牛皮癣,脚下环绕着烧烤摊!它顶着“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但却身在闹市无人问!”英雄末路,美人迟暮,不看也罢。
我从新山寨的牌坊下穿过,一群卖手绘地图的大妈立马把我围住。
汉口租界沿江大道的历史建筑
汉口租界沿江大道的历史建筑19世纪60年代起,英、俄、法、德、日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租界沿长江向下游展开,一百多年后,租界的历史早已成为过去,而租界里各国风貌的建筑却成为今天城市的风景线。
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很多建筑几经拆建,如今留下的已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汉口租界的建筑还有很多,但保留较好的还是集中于沿江大道。
就从这说起吧。
上图为江汉关大楼。
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汉关大楼,1924年建成,大楼一经建成,就成为汉口的地标性建筑。
从它的始建到今天一直是海关的办公地点(**几年除外),不久武汉海关将搬离,这里将作为武汉城市博物馆向市民开放。
与江汉关隔江汉路相望的是日清洋行大楼,1928年建成,日清洋行是日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在汉口的机构,大楼非常漂亮,60年代的电影《大浪淘沙》中收回英租界的戏就是在这栋楼前取的景。
日清洋行大楼。
1998年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
沿江大道134号的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大楼,墓碑式的建筑当然是近几十年的产物。
从航务局大楼一直到南京路口,是一溜没有什么特点的上世纪后期建筑。
这里的老租界建筑也不知道消失于哪一年,好象在不知不觉中这些新建筑拔地而起。
十多年前中间那座连锁酒店曾经是家夜总会,名字叫“福尔摩莎”,四个硕大的店招就挂在楼顶上,因“福尔摩莎”曾是荷兰人对台湾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时用过的称呼,于是一度“招牌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呼声“甚高”。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大吊车将其招牌拆下才算了事。
听说后来夜总会生意一落千丈,老板算是倒了霉。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位于沿江大道129号南京路口,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成立于1880年,1894年在汉口设立分行,1921年建造了这栋大楼。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金即正币之意,也就是金银硬币,取此名立意表明正金银行是专门供给金银币流通的银行。
此家银行虽是民营,却受日本政府的特殊优惠和保护。
1946年横滨正金银行被同盟国最高司令部命令解散。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1918年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
1918年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1918年的九重大戏院,由西班牙人拉木斯创办,后经营不善,1930年转让给意大利人鲍德,几度更名为,威严大戏院,维多利亚大戏院,中央大戏院,近代为解放电影院,梦星辰舞厅,到现在的火锅店。
时光流转,虽然用途变了,百年老楼依然矗立在这条街上。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曾是当时武汉最先进、最豪华的电影院兼戏院,采用有声放映机专放外国电影。
而到了近代,这家大戏院改名为解放电影院,成为当时汉口人追捧新潮电影、体验时髦生活的好去处。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12)2008年4月汉口五国租界探访(3)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12)2008年4月汉口五国租界探访(3)由车站街继续沿中山大道向西,就来到了黎黄陂路,这里已经进入了俄租界。
在俄占时期,这条路名为阿列色耶夫街、夷玛街。
俄租界收回后,街道更名为黎黄陂路,为纪念民国大总统,湖北黄陂人,黎元洪。
在汉口五国租界内,保存完好的风貌街道除沿江大道、江汉路外,就要数黎黄陂路了。
这座街头博物馆两侧共有近二十座各式风格的建筑:(汉口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是《探寻中国近代建筑》的最后一个专题,但汉口的基督教青年会却只留下了这张铭牌。
曾经的建筑在1944年的轰炸中被毁,现址是仿旧重建的。
我无法将这样一座崭新的建筑与近代联系起来。
幸运的是留下了这座铭牌。
两座没有留下名字的建筑,它们隔黎黄陂路相对。
一红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但同样的一字排开立面,分布在墙上的半圆形拱门和拱窗,还有围在窗下的宝瓶型的护栏,都显示了两座建筑在构件上有着十分的相似。
(高氏医院)高氏医院是一所由同宗的姐弟三人创办的一所医院。
可不要小瞧了这座貌似规模并不大的医院,它可是模拟了当时国际医学界最富盛名的美俄氏兄弟研究院(Mayoelixie)。
高氏三姐弟分别擅长的是内、外、妇产科,他们把医院分科,各尽所长,这在当时可是中国第一流的。
(怡和洋行住宅)这座建筑外侧楼梯的护墙吸引了我,是阶梯式的,而顶层从颜色的对比来看,显然是后来加建的。
这座建筑原为怡和洋行的住宅。
抗战爆发后,这座建筑被日军占用做为汉口放送局,属日本报道班管辖,每日播音三次。
抗战胜利后,这里还曾作为汉口市广播电台的播音室。
当年传遍汉口大街小巷的广播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的其实建筑所在地的这一带都是由怡和洋行修建的,统称为珞珈山街房子,是当时汉口租界区内的高级住宅区。
大家都知道珞珈山是位于武昌武汉大学内的名山,可为什么汉口的一条小街也出现珞珈山的名字呢?这里说来有趣,珞珈山街中的珞珈原为“洛加”,是一个俄国人的名字,此人当时购得这块土地,并在此立碑,得名洛加碑。
汉口原租界历史街区分析
时尚办公街区: 包括高档办公、高档住 宅、特色餐饮
八七会址片层:
租界文化展示、文化旅 游、配套服务混合住区
风尚生活街区: 包括高档院落商务酒店、 国际商务会所、特色酒 吧、名店街
青岛路片层: 以市美术馆为中心的 文化创意配套
创意文化街区: 包括创意设计、艺术文 化休闲旅游、特色餐饮
江汉路步行街片层: 商业配套服务
解
三
阳
放
路
沿 大
汉口原租界
道
风貌区
江
前 进
四 路
大 道
(三)研究范围
青岛路历史街区北临中山大 道,南至沿江大道,东抵天 津路,西达南京路,面积为 17.75ha。
长江隧道 开挖面
(四)前期相关规划
更新区 协调区
控制区
规划采取分级保护 的模式,规划了保护控 制区、保护协调区、保 护更新区,并进行了相 应的控制。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特色
深刻的历史变迁留下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貌景观。
商埠文化
洋行文化
里分文化
市井文化
(二)总体布局
依托现有良好的资源,整合区域功能,形成四核心,带动四片层的发展, 并以三廊道串联各片层,实现整个区域的优化。
历史文化廊道 生态景观廊道
一元路片层:
办公及配套设施、公益 活动场所
传统商务街区: 包括高档办公、高档酒店
(三) 现状历史风貌保护
保护了5处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位
原:盐业银行 现:工商银行
原:景明洋行 现:张学炼医学研究所
文保单位
国家级文保单位 省级文保单位 市级文保单位 一级保护建筑 二级保护建筑 第四批保护建筑
东正教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座城,两条江,三个“镇”——深入大武汉(历史文化篇)现代大都市武汉是一座城,长江和汉江从中交叉而过,将大武汉分隔成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
最近申请成为百度旅游行程规划师,帮助写武汉的旅游行程计划,为了便于大家对武汉有更全面的了解,于是搜集了一些历史资料和老照片,以飨视觉之宴,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汉。
时间仓促,请多品评指正~一、繁华都市——汉口印象(汉口租界及民国历史发展)这是一张1920年武汉书业公会所发行的汉口地图(注:长江以前叫扬子江),幅面有2/3张全开大小。
且仅仅就汉口一地,可见图中信息量之大。
图中左起红色是英租界,绿色为俄租界,土黄色为法租界,褐色为在1917年北京政府加个协约国对德国作战,随即强行收回的汉口德租界(收回后称第一特别区),最后紫色是日租界。
右上角绿色部分为“六国洋商跑马场”,即现在的解放公园。
In pre-war 1930's Hankow as in Shanghai, a day at the races was de rigueur for the fashionable set.跑马场旧址现在的同济医学院原是“中华商团跑马场”,又称为“华商跑马场”。
当年一个叫张永璋的中国买办去看赛马,他自以为是洋行买办,就想去高级看台上面就坐。
哪知道在看台门口被守门的印度人拦住了,而且还被踢了一脚。
当天晚上,武汉的中国富商聚倒一起开会,决定自己搞一个跑马场。
正好当时地皮大王刘歆生在今天的航空路附近有块地,于是就建了此跑马场。
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由上海迁至武汉,“中华商团跑马场”被划拨给了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就是今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898年7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汉口日本专管租界租约》,从通济门外德租界北首起,沿江小行100丈,至燮昌小路(今郝梦龄路),东起江边,西至平和街(今中山大道)。
有意味的是,日租界及附近地区,后多用抗日名将或地名来命名。
当年的日租界,是华中地区贩运毒品的大本营。
鸦片、红丸、白面等毒品应有尽有。
日本浪人依托租界庇护大肆贩卖毒品、枪支,横行霸道。
因此,当时的汉口盛行一句土话“下东洋租界去啊”。
此处的下东洋并非指去日租界,而是指去做坏事。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同年8月,汉口的日侨(1984人)全部撤离回国,汉口日租界由中国政府代管。
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一周年纪念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汉口日租界,改为汉口第四特别区。
同年10月25日,日军攻陷“中国最后一个大城市”武汉,又恢复了汉口日租界。
1943年1月9日汪伪政权在向英、美宣战的同时,与日签订《日汪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之协定》。
声称:日本政府决定将日本在中国境内所有专管租界行政权交还汪伪政府;日本政府决定速行撤废在中国所有的治外法权等等。
汪伪政权在形式上收回各地日租界。
实际上,在日军控制、占领之下,所谓交还租界和撤废治外法权纯属骗局。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才正式收回各地日租界。
汉口租界地图(美国)汉口租界地图(武汉书业公会,1920年)左起依次英租界、俄租界、法租界、第一特别区(原德租界)图中红色部分是英租界。
1898年,英国迫使武汉当局签订《英国汉口新增租地条款》,这样,英租界南起太平街(今江汉路临江一段),北至合作路,西到域恒附近。
英租界修了歆生路(今江汉路)和扬子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进入湖南后,英国调遣军舰和水兵到长沙、岳州帮助吴佩孚抵抗北伐军;9月5日,英国军舰炮击万县县城,制造了千余家民房店铺被毁,死伤千人的万县惨案;北伐军进军武汉时,英舰在汉口上游50公里处向北伐军开炮;11月26日,英国亚细亚煤油公司轮船在湖北团风江面撞沉中国轮船神龟号,致使500余名中国同胞冤死江底。
1927年1月1日至3日,武汉各界群众为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和北伐胜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英国租界当局十分恐慌,调动长江中英国军舰上的水兵登岸干涉。
当场刺死一人,打伤30多人,制造了汉口“一三”惨案。
案发当晚,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向英国驻汉口领事馆提出抗议,限令英国在24小时内撤走水兵,由中国政府派军队进驻英租界。
次日,武汉工农商学等团体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八项要求。
其主要内容为:立即向英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由英国政府赔偿损失;惩办肇事凶手等。
4日晚,国民革命军开入英租界。
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管理权。
The former English Concession in the 1930's.英租界英租界图中绿色部分是俄租界。
1896年5月俄与清廷缔结《俄国汉口租界条约》,上至界限路(今合作路)起于英租界相邻,下到黄陂路与黄兴路之间;北枕今中山大道,南抵江边。
1920年7月25日,苏俄声明废除沙俄政府与中国缔结的一切条约。
9月29日上午7时,吴仲贤到俄国领事馆办理接收。
俄国领事贝勒成阔托词侨民公意,拒不交权。
10月,外交部特派国务院参议陈介来汉,监察接收工作。
10月26日宣布成立“暂行代管俄界办事处”,吴仲贤任总办,汉口警察厅长周际芸为会办,贝勒成阔任顾问,张履鳌为华咨议,另委一人常驻俄署承办一切具体事宜。
其后,贝勒成阔虽不称领事,却仍掌握俄租界的行政、警察大权。
这种代管制度延续了4年之久,直至1924年5月1日北京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时止。
7月1日,中苏双方代表齐集俄国领事馆,宣布取消俄工部局和巡捕房,同时宣布裁撤1920年设置的“暂时代管俄租界办事处”,成立“收回俄租界临时管理处”。
1925年3月1日,湖北省省长萧耀南宣布收回俄租界,改为汉口市特二区。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in Hankow俄国教堂图中土黄色部分是法租界。
1896年6月法国迫使清政府武汉当局签订《汉口法租界租约》,地址位于俄租界和德租界之间,南自沿江大道起,北止于京汉铁路友益街街区,西自洞庭街法领事馆花园西围墙起,东止于一元路西侧街区。
到1946年,法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了汉口法租界的管理权。
图中褐色部分是第一特别区(原德租界)。
1895年,德国以参与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有功,强使清政府同意其在汉口建立租界。
中德了立约规定:自汉口通济门沿江官地界外起至李家琢为租界。
1917年北京政府加个协约国对德国作战,汉口德租界随即收回改为第一特别区。
The Battle of Wuhan lasted four and half months (June-October 1938), and was the longest, largest and one ofthe most significant battles of the Sino-Japanese War.20世纪30年代,日本租界The Yokohama Specie Bank in Hankow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20世纪早期日本横滨银行Above, a section of the Japanese Bund. in serene, prewar days.日租界江滩德租界汉口租界的德国租界区—殖民者的美好中午German Police Station in 1920's汉口租界德国警察局(巡捕房)法租界Buildings on the Bund; at left is the Customs House. (左边是江汉关,现在的江汉路步行街入口)British Naval Officers at the Hong Kong,Shanghai Bank building on the Bund in the 1920's.英国汇丰银行最早在汉开设银行的是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它于1863年率先来汉在英租界设立分行,随之英国又开设汇隆、汇丰、丽如、利生银行共5家。
美国有花旗、友华、万国银行3家,日本有正金、住友、汉口银行3家,还有德、俄、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国开办了德胜、清华、华比、义品、东方汇理银行等。
在众多的外国银行中,历史悠久,业务最活跃,势力最大,作用最突出的要算汇丰银行。
汉口由于租界发展的原因,处于今江汉路右边的部分,发展迅速。
市区已经拓展到今京汉大道附近。
而今江汉、硚口区大夹街与汉正街附近则发展缓慢。
在1920年时期,这部分的市区还没有超过今中山大道,而且棚户平民区比较大。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成功,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朝,人民群众极需了解有关革命的知识和经过,同时,随着中小学增加,教学资料和新文化图书需要量大增。
于是商业性质、民营性质、自产自销的书业这一时期发展较快,这是武汉新书业发展的第一时期。
民国5年(1916年)湖北督军王占元,为打通歆生路(今江汉路)平行通道,拆房碎路而成,并命名为交通路。
此路由于濒临长江,交通方便,又与邻近的租界相联,因此,此路修成后,首由上海书业界捷足先登,纷纷抢占滩头,到1919年发展成为一条文化街,抗战后发展成为教科书、一般图书、文具、科学仪器集中的一条街,成为武汉著名的三条文化街之一,并与北京琉璃厂、上海福州路、重庆武库街等文化街在全国齐名。
Hankow Bund at the turn of the last century.Notice the pontoon next to the ship, as permanent docks were impossible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levels of the Yangtze.The pristine Hankow Bund along the foreign concession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美国人拍的上世纪30年代的武汉照片,这些建筑大多现在保存完好。
汉口江滩(没有防洪堤,插旗杆处应为美国领事馆,现为武汉人才市场,现在的美国领事馆在汉口新世界国贸)汉口江滩1916年俄租界江滩Hankow Bund 1900 汉口江滩,1900年20世纪40年代轮渡栈桥The imposing clock tower of the Chinese Customs House dominated the Bund in the 1930s.20世纪30年代的武汉关A rare and delightful view of Wuchang, across the Yangtze, from rooftops of Hankow. This postcard probablydates from aft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n 1938.汉口看长江The Chinese Customs House today. Notice the cruise ships, as Wuhan is an important port of call for theYangtze River Cruises.现在的长江两岸20世纪初,汉口江汉路旧址老汉口新市场旧址(现在的新民众乐园)1931年,汉口的洋房1932年,法租界1911年,汉口革命运动Hankow_city_hall,1931,Flood1931年汉口市政厅被洪水淹没大智门火车站-当时亚洲最大最豪华的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旧址八七会议旧址二、高等学府聚集地——武昌掠影Wuchang is where you will find Wuhan University, one of the finest in China. Many of the buildings date from the 1930s. During the war, it was the seat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Army in China, a fact most here would like to forget.武汉大学,樱顶武大的樱花,每年三四月份樱花盛开之际,武汉大学都是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