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案 黄小芳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统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2. 请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评价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课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教学视频: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九、教学时间1. 教学时间:2课时2. 课后作业:1课时十、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年级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统计》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二年级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据收集: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包括确定收集的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等。

2. 数据整理:介绍数据整理的方法,如分类、排序等。

3. 数据分析: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统计数据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按照“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顺序,逐步讲解每个环节的内容。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3.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教学大纲,您可以在每个部分添加更多的细节和内容,以达到五千字的要求。

希望这个大纲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2. 能够用条形图、折线图等图形来表示数据,理解其意义。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难点:理解并掌握条形图、折线图等图形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统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

(二)新课讲解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例如,可以让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就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 数据的表示接着,教师可以用表格或者条形图的形式将刚才收集的数据表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表示方式。

3. 条形图和折线图的理解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条形图和折线图的含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图表的使用场景和特点。

(三)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制作一张关于班级同学身高的条形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的重要性,以及条形图和折线图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回家统计家庭成员的年龄,然后制作成条形图或者折线图。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统计的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统计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统计的概念,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观察、归纳和整理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统计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统计数据的观察和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会根据给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2.培养学生的统计数据的解读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学生练习册;3.统计数据的实际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引入统计的概念,例如:“小明家里有几本书?请同学们估计一下。

现在请同学们逐个报出你们估计的数字。

”老师将同学们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2. 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示意图或课件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总数、频数、标度等。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统计概念的理解。

3. 统计数据的观察和整理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整理统计数据。

教师可以使用纸上的统计数据,让学生完成表格或柱状图的绘制。

4. 练习和巩固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生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文字等形式来呈现他们的观察结果。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统计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调查家庭成员的身高、喜欢的食物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统计,得到更多的数据,并进行归纳和分析。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感想,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2.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统计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统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和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通过拓展应用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节课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

本课时内容是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但是,学生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收集的方法不够规范,数据整理的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统计的方法,培养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方法,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统计的方法,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统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来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情境图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本课的主题——统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其绘制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绘制方法,并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提高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条形统计图模板、实物道具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条形统计图模板、画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会更清晰呢?”从而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了解其绘制步骤,如确定坐标轴、画直条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份条形统计图模板和相应的数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趣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统计的概念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的几何图形,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统计现象,如天气预报、购物时的打折信息等,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数据。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数据。

2.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及统计图的绘制。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统计概念,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统计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统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统计图、卡片、小奖品等。

2.学具:学生手册、画笔、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引出统计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排序、绘图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进行统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统计任务。

如:统计教室里的学生人数、统计图书的数量等。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手册中的统计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绘制不同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并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细心观察生活,善于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理解统计图的意义。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统计数据(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变化,学校学生的人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统计。

2. 讲授新知: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绘制出统计图表。

4. 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小结巩固: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份关于家庭日常开销的调查表,收集一周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统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收集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普查和抽样的概念。

2.能够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工作。

3.能够通过统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普查和抽样的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进行简单的统计工作。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统计?2.普查和抽样的区别。

3.认识不同种类的物体并进行数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物品进行统计。

2.准备黑板、粉笔或白板标,以便记录学生活动。

五、教学过程1.开学前:复习上一课时学过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导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概念。

3.教学:讲解普查和抽样的区别,让学生明白两者的作用。

4.操练:让学生到周围物品统计数量,加深认识。

5.引申:通过不同类别物体的统计,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板书设计•统计•普查和抽样的区别•数数不同物品的数量七、课堂练习1.王老师要统计班里男女生人数,她应该进行普查还是抽样?2.请统计一下班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体育课。

3.将下面的图案分类统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教案设计,希朿能够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统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统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统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3.学习如何用图表展示统计数据。

二、教学内容
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统计调查方法
3.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统计调查方法
难点: 1. 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提前布置统计调查任务,准备相关数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统计数据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学习(15分钟)
1.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调查的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调查,并收集数据。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调查活动,收集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4. 总结和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整理的数据表格,并讨论如何用图表展示这些数据。

六、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展示数据和图表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并能独立进行统计调查和数据展示的能力。

七、作业
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统计调查。

八、教学过程评价
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引入和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本课时主要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难点: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和分析数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准备相关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3.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统计图,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统计图吗?统计图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表示数据。

3.操练(10分钟)每组学生绘制自己选择的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并说出其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在分析数据方面的优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画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调查的概念,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关系。

2.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并用统计图表展示调查结果。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统计,培养学生的对现实生活更加关注和积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调查的概念。

2.统计图表的绘制。

难点:1.能够正确使用统计图表展示调查结果。

2.学生之间如何协作进行调查并整理数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调查”和“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如“班级里大家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 调查准备(15分钟)•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如何进行调查,列出调查问题并准备调查问卷。

4. 调查进行(20分钟)•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查并记录数据。

5. 数据整理(10分钟)•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整理数据,准备绘制统计图表。

6. 统计图表绘制(20分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柱状图或饼图展示调查结果。

7. 分析与讨论(10分钟)•学生观察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讨论调查结果,找出有趣的现象。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当天课堂所学内容,强调调查和统计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推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热爱进行一个小小的调查,并用统计图表展示结果。

六、板书设计•调查与统计•调查问题•统计图表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对调查和统计这一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

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

---------------------------------------------------------------最新资料推荐------------------------------------------------------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教学流程:一、动画引入,引出统计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

师:动画片、体育那么多的电视节目我怎么才能知道你喜欢看哪种呢?生:去问问同学。

生:去调查。

师:调查是种好方法,老师调查的二年(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板书:调查)你能一下就看出哪种电视节目最受欢迎吗?小丽动画片赵然电视剧文文电视剧王幅科幻艳艳歌舞小红体育莉莉动画片方芳科幻玉玉动画片瑞瑞电视剧王芳科幻圆圆电视剧图图动画片小雨体育如如动画片李宏体育晓宇科幻小花体育笑笑科幻鑫鑫歌舞张强歌舞小青体育李丽动画片淘气体育郑爽1 / 10动画片小刚动画片小横科幻孙强体育天天科幻童童歌舞李强电视剧亮亮电视剧周慧动画片成成电视剧韩玉动画片小东电视剧甜甜动画片吴洋科幻优优动画片生:不能,这样太乱了,一眼看不出来。

师:恩,老师也觉得这样太乱了,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弄得清楚些呢?生:把喜欢一种节目的人数统计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进行整理记录,(板书:整理记录)师:看。

现在我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表格。

(板书:制表)节目科幻动画片体育电视剧歌舞人数 8 12 7 8 4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喜欢动画片的人是最多的。

师:为了看起来更方便把这些数据绘制成统计图你会吗?(板书:绘图)我们一起去试试吧!(生口述,师出示课件。

)师: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我们一齐完成了最喜欢的几种电视节目---------------------------------------------------------------最新资料推荐------------------------------------------------------ 统计图,瞧,小小统计图多了不起,一目了然,就让我们知道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最多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最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三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和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能够正确运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物品数量和属性,学会如何进行统计;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统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运用图表和图形辅助理解和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洞察力;2.培养学生对数据真实性和客观性的重视;3.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数据结果,培养学生的客观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2.运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

难点1.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2.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教学工具:黑板、图形卡片、计数器等;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统计的基本方法;2.提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1.介绍统计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统计以及为什么需要统计;2.演示统计的基本方法,并讲解如何用图表展示统计数据。

第三步:实践1.小组合作统计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并绘制柱状图展示;2.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统计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第四步:总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概念;2.引导学生反思统计的应用场景,并展示统计图表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数据信息。

六、作业布置1.练习册相关练习题;2.反思今天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3.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1.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板书、笔、教具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课前导学)师生互动,引入统计学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统计学”。

2.(课堂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统计例子,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讲解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讲解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

–简单介绍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

–指导学生如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如制作数据表等。

3.简单的统计方法:–讲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如频数、频数分布等。

–指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统计方法的应用。

第三部分:练习1.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开展统计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统计问题,并解决。

课堂作业1.简单的统计学习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阅读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相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同时也对简单的统计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统计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方法。

3.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统计的相关概念。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3.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负责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2.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表。

难点1.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1.讲解统计的概念及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需要进行统计的情况。

学习(30分钟)1.通过案例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作用和特点。

2.学习如何绘制柱状图、折线图等常见统计图表。

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到统计方法解决的问题。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统计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快速回想起统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30分钟)1.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2.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小组设计的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活动(10分钟)1.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陵案例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了统计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某些复杂的统计图表不够熟悉,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统计概念和图表绘制方法。

2.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六、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探索更多统计方法和工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主要介绍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时为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这两种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他们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图形的绘制方法及细节处理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这两种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统计图模板、学习材料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统计图模板,学生按照绘制方法,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绘制统计图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统计的方法,如:画“正”字、画圆圈、写数字等。

2.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能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难点:如何通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身高、体重等。

2.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以便进行统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统计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统计的学习。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统计的方法,如:画“正”字、画圆圈、写数字等,并演示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统计实践,选择一种统计方法对教师提供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哪个小组的数据整理得最快?”“哪个小组的数据分析最准确?”引导学生通过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统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以及数据观念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统计现象,如:天气预报、商品价格等。

2. 鼓励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统计相关的图片、数据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2.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了解统计的广泛应用。

十、教学计划1. 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时间安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十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十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
案(十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PPT 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课下我了解同学的业余活动很丰富,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张图一张图出示他在干什么边出示边让学生说,最后把6项活动放在一起出示)
师:在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哪项活动呢?(2男2女)请你说
生:我喜欢电子游戏。

师:你呢?
生:我喜欢踢球。

师:你也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画画。

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的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看来男生和女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喜欢的活动也不同,那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活动,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5 6 7。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统计》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统计》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统计》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能够描述数据的特征,如中心位置和离散程度等。

3.掌握常见的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统计学的定义与作用。

2.数据的分类及特征。

3.统计学中的常用术语。

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

2.团体讨论。

教学器材1.义务的教材和参考书。

2.本节课的课件和讲义。

第二节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教学内容1.数据的收集方法。

2.数据的整理方法。

3.数据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

2.小组活动。

教学器材1.上节课的教材和讲义。

2.预先准备好的小组活动任务。

第三节常见的数据分布教学内容1.均匀分布。

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4.泊松分布。

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

2.小组活动。

教学器材1.上节课的教材和讲义。

2.预先准备好的小组活动任务。

第四节统计推断教学内容1.参数估计。

2.假设检验。

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

2.小组活动。

教学器材1.上节课的教材和讲义。

2.预先准备好的小组活动任务。

教学评价评价机制:1.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

2.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30%。

3.作业和小组活动成绩各占总成绩的10%。

评价方式:1.测验成绩:每节课后出一套练习题,集中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在课堂上能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等。

3.作业和小组活动:按照教师事先给定的标准评分。

教学参考1.黄小妹主编.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系列:统计[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2.张慧主编. 小学数学教师手册系列:统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

3.赖影英.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案:统计[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4例1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经历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体验统计的过程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难点 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羊儿的相片卡片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课前 在《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的歌声中与学生互动。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

瞧!这是谁?
课件1“暖暖的一个下午 懒羊羊做了一个梦……”
课件2 梦见什么了
课件3 好熟悉的画面啊! 原来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呀。

有我
们收集整理的“正”字法、画勾法 画0法 还有统计表和统计图呢!在统计图中 一格代表几啊?(代表1) 对了 一格代表1. 统计能帮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

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统计”。

(课件 板书课题。


二、探索突破
1、统计表。

听!谁在喊“懒羊羊 起来啦!有好看的节目”咦!什么事,咱们也去看看。

课件1 “他们在统计”。

谁在统计?统计什么?
课件2 是二(1)班的同学在统计喜欢小动物的情况。

有哪些小动物呢?
课件3 小兔、小狗、小猫还有乌龟呢。

喜欢它们吗?(喜欢)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同学统计的情况。

课件4 你能根据他们统计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
课件5 喜欢小兔的有多少人? ——你来说。

(……) 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有不同意见吗?我们一起来数数。

(课件出示16)喜欢小狗的有多少人呢?——你说。

(……)大家来数。

(课件出示6)喜欢小猫的呢?——你说。

(……)对吗?(课件出示10)喜欢乌龟的呢?我们一起数数。

(课件出示8)
2、统计图。

(1)观察。

要想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那我们可以把它制成统计图。

你能根据
统计的结果制成统计图吗?课件出示空方格。

在这个统计图中,横格表示——动物的名称。

竖格表示——喜欢的人数。

(兔子的占那一条,小狗占这一条,小猫占这一条,乌龟的占这一条。

指着图一一讲。

)(2)动手操作。

好!那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先在竖排标上数,然后再作图。

看谁画得又对又好。

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跟本组的同学讨论,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注意存在问题。


A:有部分学生提出格子不够。

“有同学遇到困难了,大家愿意帮助他们吗?”(引回注意力)老师看看那些同学最热心。

你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有办法? 对啊,当统计的数比较大而格子又不够时,我们可以用一格代表2。

结合统计图,告诉学生,每格代表几都行,但必须统一,一格代表2,那每一格就都代表2。

这样问题解决了吗?一格代表2,那两格代表几?三格呢?我们就两个两个地一起来数数,好吗?(2,4,6,8,10,12,14,16,18,20)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它吗?(课件 跟学生一起完成统计图)
喜欢小兔的有16人,那用几个格子?(8个)(2,4,6,8,10,12,14,16)点击课件,出示条形。

喜欢小狗的6人,用几个格子?(3个) 2,4,6。

(点击课件) 喜欢小猫的10人用——5格 2,4,6,8,10。

(点击课件)。

这样,统计图就完成了。

我们看,直条表示的数与竖排的数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还可以看竖排的数来确定直条的高度。

16在这,那直条
就应该画到这。

其它数也一样。

B:没人提或者只有个别学生提出格子不够,那就让他跟本组的同学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等学生完成作业以后,让他们把作业先交到小组长那里 下课以后让组长帮批改。

愿意跟老师一起完成统计图吗?(……)
3、了解信息。

从统计图表和统计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课件) 在统计图中,每1格代表2人。

喜欢小兔的人最多。

谁能告诉老师,喜欢小兔的比喜欢乌龟的多多少人?(……)你还知道些什么?(……)
三、拓展练习。

听!谁在说话?懒羊羊问:“小朋友喜欢我们吗?”喜羊羊说:“当然喜欢啦!”同学们,你们喜欢他们吗?(喜欢)你最喜欢谁?让我们一起来统计,下课后,老师就把你喜欢的羊儿的相片送给你作纪念,好吗?每人只能选一个啊。

喜欢喜羊羊的请举手 板书-- (……)请帮老师把喜欢它们的人数作成统计图,送给老师留念,好吗?这会是你们给罗老师最美丽的礼物。

A:全是双数的。

学生独立完成。

B:出现单数的。

带学生读一遍。

其中有数比较大 我们还用一格代表2。

(课件出示空方格) 谁能告诉老师,喜欢喜羊羊的有22人,该涂到哪?(……)那喜欢懒羊羊有5人,在哪呢?5在4和6之间,所以应该在这。

好,看来没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了。

那开始吧。

展示
学生作业(点评)。

你觉得这个统计图作得怎样?(……)
四、小结。

大家的统计工作做得很好。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统计的知识。

不如我们选班干时要统计票数,考试时统计成绩,100分几人?优秀的多少人?订书时每个班多少套等等。

希望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