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地形对风生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合集下载

新高考地理地形对河流(湖泊)的影响

新高考地理地形对河流(湖泊)的影响

考点地形对河流(湖泊)的影响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3.地形(落差)影响河流的流速------影响河流开发(水运、水能)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水能开发-----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4.地形影响河道剖面。

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5、地势较高的区域湖泊多咸水湖这是因为区域内地壳不断抬升,由海洋壳转换为大陆壳,部分湖水无法流出低洼地区,残留在高原面上。

地形对河流小切口分析:“高大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1、河流发源地、河流空间分布格局。

2、阻挡气流运动(迎风坡),给河流带雨水补给,影响水量与季节变化。

3 、山上可能有冰川积雪,给河流带来冰川融水。

“陡”---对河流的影•流速、含沙量(侵蚀加剧)“山地位置、走向、坡向”---对河流的影响流向、凌汛【拓展提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

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

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

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

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

下右图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大湖效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湖效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湖效应知识点中国地理学科中,大湖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主要涉及大湖对气候、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湖效应的知识点,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

首先,大湖对气候的影响是大湖效应的重要方面。

由于湖泊面积较广,水面积蒸发量相对较大,湖泊周边的湿度相对较高。

在夏季,大湖蒸发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汽,增加了周边地区的降水量,形成了湖泊的辐合性锋面雨。

而在冬季,湖水相对温暖,使得湖泊周边地区的气温较高,从而形成了大湖保温效应,减少了冬季降水量,改善了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

其次,大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拥有众多大湖,如长江、太湖、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形成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例如,旅游业是大湖地区的支柱产业,大湖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此外,大湖还为渔业、航运业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另外,大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大湖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

这些湖泊周边的湿地、沼泽等生态环境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

同时,大湖也起到了调节水文循环的作用,保持了周边地区的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威胁。

过度开发、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大湖保护亟需解决的难题。

研究大湖效应不仅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还能为我们认识湖泊的价值和保护湖泊提供参考。

面临日益加剧的水资源问题和环境变化,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湖资源,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才能实现湖泊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总结起来,大湖效应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知识点,涉及到大湖对气候、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湖效应通过湖泊的蒸发作用、热量调节和水资源供给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Delft3D污染物扩散模拟的城市湖泊景观水体三维形态循证设计

基于Delft3D污染物扩散模拟的城市湖泊景观水体三维形态循证设计

44基于Delft3D污染物扩散模拟的城市湖泊景观水体三维形态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 for Three-Dimensional Form of Landscape Water Body of Urban Lake via Delft3D Pollutant Diffusion Simulation摘 要:针对长三角地区城市浅水湖泊面临景观水体污染物易于富集、难于扩散、水质较难保障的现实困境,阐述了以学科融合为基础的水体污染物扩散模拟与循证设计,提出地形作为水体形态的骨架对水动力条件的形成、湖泊水环境的改善起到关键性作用。

以常熟市琴湖为例,基于湖岸线、湖底地形、岛屿、堤坝等要素,提出2种平面形态和6种三维形态,通过Delft3D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比较不同三维形态下的流场特征,并输入实测数据得到20天后湖泊水深平均流速与污染物总氮(TN)扩散模拟结果。

研究发现:1)湖泊岸线与湖底地形变化通过流场影响污染物扩散;2)曲折度较大的岸线应尽量安排在水流的主方向上;3)岛屿设计应体量适宜、与岸线距离合适;4)长堤割裂湖体形态时,建议堤坝下部设置连通管道。

研究有助于筛选对水质保持有利的设计方案,也可为城市湖泊景观水体的循证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与参考。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城市湖泊;景观水体;三维形态;Delft3D;污染物扩散模拟;水生态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existing difficulty of the accumulation of pollutant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shallow lak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is research clarified that the diffusion stimulation of water pollutants and evidence-based design based on inter-discipline, and proposed the critical role of terrain grading that shapes the configuration of water in influencing hydrodynamics and improving water environment of lakes. The research selected the Qin Lake in Changshu as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the landform of lake bottom, shoreline, island and causeway, this research proposed 2 types of two-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s and 6 types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s. By using the Delft3D software model, this research analyzed and compared different flow field characters, input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N, and stimulated the depth-averaged velocity and the pollutant diffusion after 20 days.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1) the changes of a lake’s shoreline and bottom terrain can influence the pollutant diffusion via flow field; 2) more curvilinear shoreline should be arranged align with the main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3) island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uitable size and distance to the shore; and 4) connection pipes should be set up in the bottom of causeway if the causeway divides the lake into parts. This research was beneficial to select better design alternative that helps water quality maintenance, and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the evidence-based design of landscape water of urban lakes.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lake; landscape waterbody;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 Delft3D; pollutant diffusion simulation; water ecology弄概念”,甚至由于缺乏生态知识,导致所谓的“生态项目”陷入生态困境,徒有其名。

湖底扇沉积模式

湖底扇沉积模式

湖底扇沉积模式湖底扇是湖泊底部的地形,是由湖泊入流沉积形成的扇状沉积物。

湖底扇沉积模式是指不同环境条件下湖底扇的沉积特点和演化规律。

湖底扇沉积模式研究是湖泊沉积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了解湖泊演化、古气候变化、古地理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湖底扇沉积的形成与湖泊汇入河流的水流动力学和沉积条件有很大关系。

湖泊汇入河流的入流速度和能量决定了沉积物的运动和分布方式,越大的入流速度和能量通常会使沉积物分布更广,同时会形成更加扇形的沉积物体。

湖底扇沉积物的特点是总量大、覆盖范围广、生长速度快、类型多样,并且与湖泊及其汇入河流的地貌、形态和构造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根据沉积物特点,可以将湖底扇沉积模式分为三种类型:扇状沉积、扇状三角洲沉积和扇状漫滩沉积。

扇状沉积是指单一的湖泊入流在湖底形成一个扇形的沉积体,它主要呈现扇坡、扇肢和扇顶三部分构成。

扇坡是扇状沉积的基底部分,受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显著;扇肢和扇顶是扇状沉积的主体部分,由于流体力学作用的影响,其沉积结构更为发育。

在扇状沉积中,扇肢与扇坡之间的过渡带形成了中间锋面,是扇状沉积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扇状沉积主要分布于非构造控制区,常见于稳定环境下的湖泊。

扇状三角洲沉积则是指湖泊入流在湖面上扇状展布后,形成三角洲形态沉积物体。

扇状三角洲沉积的沉积物具有三角洲的基本结构:分支、三角洲前缘和洋面。

其中分支是指分支河道所形成的扇坡,三角洲前缘则是前缘菱角状或圆弧状的滨岸砾石冲积台,脱水后表现为梁状砾岩;洋面是前缘下坡方向的斜面沉积,是扇状三角洲的主体部分。

扇状三角洲沉积往往与构造发育区有关,常见于河口、湖湾、海岸等开放外带环境中。

扇状漫滩沉积则是指湖泊入流在扇坡和扇顶之间形成的水平展布沉积物。

扇状漫滩沉积同样由三个部分组成:前缘、主体和平地。

前缘为高程矮、梯度较小的区域,一般由重力流沉积构成;主体为高程略高、梯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受到波流作用的影响,常见的沉积类型为千层状砾岩或火山碎屑组成的碎屑石。

湖沼学第七章

湖沼学第七章
容积发育(DV)
湖泊体积与锥形体基部(等于表面积)的比值,其高度等于最大深度。通常是以Z’/Zmax的三倍估算出来的
相对水深比(Zr)
最大深度(Zmax)与平均直径(湖泊面积的平方根表示)的比值
Zr(%)=Zmax*π0.5/(20*A00.5),高深度比湖泊的特点:较小的表面积,一般具有稳定的分层,并具有永久的厌氧湖下层,通常属于寡营养状态
湖泊表面积
最大长度或湖泊表面积决定风所能扰动的距离,同时决定表面波和内部波的高度。湖泊表面积和最大深度共同决定着湖泊是否分层。在分层湖泊中,湖泊表面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湖泊上层水体的深度,这又决定着影响浮游生物所需光照环境。表面积增加,物种数增加,食物链增长。
平均深度(Z’)
Z’=1000*V/A,通过与许多湖泊形态参数的关系,可能是环境和生物过程的研究中最好的指标。
第七章湖泊与流域形态
在任何气候区内,流域形态通常是决定湖泊形态的基本因素,而流域的大小和陡峭程度决定平均径流量和径流速率。湖泊的形态特征包括表面积、形态、深度、水下坡度。
湖泊及流域的相关概念:
等深线图
从沿横断面的深度生成,将特定深度的点用等值线相连。可进行形态参数计算,体积VX1X2=(AX1+AX2)/2*(X2-X1),A表示某深扰动。是温跃层分布深度以及不同大小、密度的颗粒物能够再悬浮进入水体和在低扰动的情况下输运至深水区的有用指标。
动力沉积比(DSR)
表面积(A)的平方根除以平均深度(Z’),DSR=A0.5/Z’,可以估算湖泊底部区域对沉积物和有机体的再悬浮、微小颗粒物的输送,以及深水区在非扰动的情况下的沉积作用。
岸线发育因子(D)
通常用来估算岸线的不规则程度,D=L’/(2A*π)0.5,L’表示岸线长度,A表示与湖泊面积相同的圆的周长,D反映所测定的岸线长度大于同湖泊面积相同的圆的周长的程度。D大表示具有沿岸带的面积大。

高考地理知识点:风成湖

高考地理知识点:风成湖

新高考地理每天一个基础知识点——风成湖一、内容详解1.湖泊: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

由陆地洼地积水形成、水流较为缓慢。

2.湖盆: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池,是湖泊形成的基础。

(其成因决定了湖泊的成因)二、例题讲解1.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

在风力沉积和风力侵蚀作用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

下图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与此景观中月牙湖的成因无关的是()A.背风坡蒸发量较小B.干旱的气候C.丰富的地下水D.盛行风的影响【答案】A【详解】结合图和所学可知,干旱气候地区,风力大,沙漠广布,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的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风蚀持续作用,逐渐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湖盆继续下蚀,当地下水出露后,有了稳定的水源补给,就形成月牙湖。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背风坡蒸发量较小与此景观中月牙湖的成因无关,A符合题意。

故选A。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气候、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变化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从而导致沙丘基部侵蚀速度更快(左图)。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最高大的沙丘所在地,沙丘海拔多在1400~1600m,沙丘高度一般在200~300m之间,当地某湖泊经历了从月牙湖到双湖的演化过程(右图):在阶段Ⅰ形成月牙湖(水积累在月牙湖盆),在阶段Ⅰ该湖所在地区气候曾一度极端干旱,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来月牙湖演化为双湖。

(1)画出阶段I此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示意图。

(2)阐释该湖泊在阶段Ⅰ演化为双湖的过程。

(3)此双湖中西湖较浅,东湖较深。

推测东湖深度较大的原因。

【答案】(1)画图正确(形状,等高线数值变化疏密分布,指向标,参考图如下)盛行风。

(2)该区域在阶段Ⅰ气候一度极端干早,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湖盆出露;盛行风风向发生改变,西北风作用下,在湖盆中部形成新的新月形沙丘;后期气候变湿,地下水水位上升,洼地再度积水形成双湖。

太湖风浪对水环境的影响作用

太湖风浪对水环境的影响作用
秦 伯 强 等[4] 提 出 的 大 型 浅 水 湖 泊 内 源 营 养 盐 释 放的概念性模式表明,在大型浅水型湖泊中,底泥 的释放首先取决于风浪等动力条件。频繁的动力悬 浮使得沉积物表层的数厘米或数十厘米的底泥发生 悬浮,底泥孔隙水中的营养盐也因此得到释放,在 动力作用消失后,悬浮物沉降下来掩埋在底泥中, 在还原环境下发生降解,等待下一次风浪过程来临 再发生悬浮与释放。此概念模式能较好地解释野外 观测到大风过后悬浮物浓度和氮磷浓度显著增加的 现象。内源营养盐释放机制表现为: 在无风浪作用 的情况下,底泥营养盐的释放主要由自下而上的浓 度梯度来实现; 当有风浪作用的情况下,表层底泥 发生悬浮,底泥中的溶解态的营养盐也因此而得以
不开底泥的参与。
1 太湖风浪
太湖属浅水型湖泊,风浪是其水动力学的主要 驱动因子。风浪与多种因素有关,风速的大小直接 影响着浪的大小,除了风速的作用,还有湖流、水 位、地形等环境要素也会对浪的大小产生作用。目 前针对太湖风浪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 面是风、浪的特征统计及其定量关系; 另一方面是 基于风浪的湖流数值模拟。
正在进行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涉及诸多行 业与领域,任重而道远。风浪对太湖水环境明显 的影响作用,已引起科学家与管理者的重视,试 图找准该领域研究与管理的结合点,提高治理措 施的针对性,改进其效果。风浪对太湖水环境的 明显作用 一 般 表 现 在 对 水 质 和 蓝 藻 爆 发 的 影 响。 此外,近年来由于湖泛的发生,太湖水源地发生 供水危机,因此,湖泛亦成为关注的重点。改善 水质与抑制蓝藻爆发正是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 重要目标。太湖水浅面阔,换水周期较长,水面 波浪主要是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本文主要探讨 风对水质与蓝藻的影响作用,这个作用过程也离
胡 维 平 等[1] 根 据 多 站 点 观 测 数 据 , 对 太 湖 北 部 风浪波高进行无量纲处理分析及最小二乘拟合,充 分成长的湖泊风浪平均波高与水深、风速、风区长 度关系可统一用公式表示,但离岸区风浪计算公式 因参数受局域和其周边地物、地形影响较大,与近 岸 区 计 算 公 式 存 在 差 异 。 罗 潋 葱 等[2] 基 于 在 太 湖 北 部、中部和 南 部 利 用 波 浪 仪 所 观 测 的 数 次 波 浪 数 据,分别计算了平均波、有效波和 1 /10 大波的周 期、波高和波长及其由波浪产生的切应力,并以太 湖为例对 浅 水 波 浪 模 式 ( SMB) 进 行 了 验 证。张 发 兵等[3]利用三维 水 动 力 学 模 型, 对 定 常 风 条 件 下, 几种典型湖底地形浅水湖泊的风生流场进行了数值

白豹X井区长63段湖底滑塌浊积流沉积研究

白豹X井区长63段湖底滑塌浊积流沉积研究
越华池和吴旗阿县 , 北抵 吴旗 , 南越 南梁 ,西达 白马 ,东至金鼎 ,白 21 8 井区约10k 5 范倒内 、 m
1 区域沉积背景
作片 下引发浊流 .使得碎眉沉积物继 续 湖盆 深处流动 ,进 入湖 盆底 { 部低洼地段 ,由于 浊流作 减弱 ,发生重 力分异 ,形成浊积岩 . 自豹地区延 长组 长6 长 沉积时期 ,湖盆正 由扩 张到退缩发 生 一 段 转变 ,基准面旋l 升降变化频繁. 基准面 下降时期 ,湖岸线 后退 , . 之 前大面积位于湖面线下的沉积区或者沉积物并未 及时沉积 的近缘 区域 转 变为剥蚀区 ,为浊积扇发育提供充裕的沉积碎屑 故在基准 面旋 的下降半旋 的晚后期 ,物源供应允足,且靠近物源 ,大 多为密度 流 碎 ,卡 对于之 前沉积的密度偏人 ,湖底扇前缘稳 定性变差 ,易于在 l l 斜坡 处发 生滑塌 ,搬运 至深部低洼处沉 移I 成浊积岩体 而基准 面旋 形 L 的上升半旋 初 期 .湖岸线扩 张,水动 力增强 ,洪水 、波浪冲刷等 u J 作 使得 前期沉 积的湖岸边缘 及i角洲平原沉 物遭受侵蚀冲删 ,致 } { j

东北 部为地形平缓 ,湖水较浅 , 物源 供给充 分 ,发育大型的志靖一安 塞三角洲沉积 , 而在 白豹地 区地形变陡 ,湖 水变 深 ,为半深湖沉 积环

物源 古地形地貌低洼处是浊积碎J优先充填 的位置 、 舀
3 浊 积 岩 发 育特 征
对钻 穿长6 地层 的井 的电测 曲线综合分析 ,可 以发现长6 底部 、中 部发育高阻高伽 马泥岩 ,厚度Jm 3m,深一 半深湖沉积环境 明显 , ~0 0 与长8 浅湖相 富含植物化石 的泥岩形成鲜明对 比 通过对长f , 量岩 层大 心 观察 ,泥 岩为黑 色 ,泥质较 纯 ,植 物化石 很少 ,而且存在 自生黄 铁 研究 区目的层段地层厚度变化大 ,由西至北地层逐渐变厚 ,工区 的东部平 东南部地层较厚 ,西北 部地 层较薄 ,即里4 一 5 一带地层 ¨ 2 臼4 1 厚度较小 ,只有3 m 5 左右 ,其它地区分布比较 稳定. .

复杂地形风场的精细数值模拟

复杂地形风场的精细数值模拟

复杂地形风场的精细数值模拟程雪玲;胡非;曾庆存【摘要】风能是一种重要气候资源,随着我国风电规模的迅速增大,发展风能资源评估系统和风功率预测系统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对复杂地形风场结构的数值模拟有大量研究,随着计算机能力增强,以往用于空气动力学精细流场计算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式越来越多地在气象领域得到应用,人们开始研究用中尺度预报模式和CFD模式结合进行复杂地形风场的数值模拟.本文的耦合模式系统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通过嵌套网格到内层尺度(一般是几公里),然后通过耦合CFD模式Fluent软件获得高分辨率(水平30~100 m,垂直150 m高度以下10m)的风速分布资料,得到精细化的风场信息.通过对鄱阳湖北部区域和云南杨梅山复杂地形的风场模拟,提供了风能评估和预报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年(卷),期】2015(020)001【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风能;大气边界层;复杂地形;WRF模式;Fluent软件【作者】程雪玲;胡非;曾庆存【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89为了有效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能源短缺,最近20年来世界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极为丰富。

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对风能资源评估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采用数值方法分析风资源分布。

国内外对复杂地形风场结构的数值模拟有大量的研究。

归纳起来可分为诊断模式(diagnostic model)和预报模式(prognostic model)两大类。

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模拟研究结果
风速影响
随着风速的增加,浅水湖泊水源的浊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当风速达到一定值时,湖泊水源的浊度达到最大值。
风向影响
不同风向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不同。有些风向会导致湖泊水 源浊度增加,有些则会使湖泊水源浊度降低。
持续时间影响
随着风场持续时间的增加,浅水湖泊水源浊度逐渐增加。当风场持 续时间达到一定值时,湖泊水源浊度达到最大值。
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 及控制措施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 • 风场影响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模拟
研究 • 控制措施与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浅水湖泊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其水质直接关系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浅水湖泊水源 的浊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风速、 风向和持续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湖泊水源浊度。
结果讨论
针对模拟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控制措施的实施。例如,通过改变风场的参数,如改变风向、降低风 速或缩短风场持续时间等,可以降低浅水湖泊水源的浊度。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生态治理措施,如 恢复湿地、植树造林等,来降低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的影响。
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观测、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观测获取浅水湖泊水源的浊度和风 场数据;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风场对水源浊度的影响机制;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不同因素之间 的相关性。
02
风场对浅水湖泊水源浊度的影响

湖泊风浪特性及风浪要素的计算

湖泊风浪特性及风浪要素的计算

湖泊风浪特性及风浪要素的计算湖泊风浪的研究一直是海洋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

人们对湖泊风浪特性及风浪要素的研究,旨在识别湖泊风浪特性,估算湖泊风浪的建模参数,从而有效控制湖泊水域的安全。

1. 湖泊风浪特性A.风速湖泊风浪的生成和风速的大小、方向紧密相关。

因此,研究湖泊风浪时,必须首先确定其区域内的风速和方向。

对于湖泊地区,从地面到2米高度,风速从小到大剧烈变化:微风(低于2米/秒),新风(低于4 m/s),弱风(4 - 8 m/s),中风(8 -16 m/s),大风(16 -25 m/ s),飓风(介于6米/秒以上),非常飓风(大于6 m/s)。

B.风浪频率湖泊的风浪频率取决于所处的气候,地质环境,和周围的地理条件。

通常情况下,湖泊的风浪频率有低频(低于0.2 Hz),中频(0.2 - 0.5 Hz),高频(高于0.5 Hz)三种类型。

C.风浪衰减风浪衰减又称湖泊风浪能量传递,其比值是每次风浪传播能量衰减比例,与湖泊水深、水位流速和水体面积长度等有关。

当湖泊水位保持恒定时,湖泊内部风浪衰减率与水深和水体面积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当湖泊的水位发生变化时,湖泊内部风浪衰减率与水位流速变化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2. 湖泊风浪要素A.风速风速是湖泊风浪形成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抑制或产生湖泊风浪,对湖泊风浪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及形状等均有影响,这是湖泊风浪不可缺少的要素。

B.湖泊大小湖泊大小是湖泊风浪形成的重要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湖泊风浪强度与湖泊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湖泊风浪强度随湖泊大小的增大而缓慢增加。

C.湖泊形状湖泊的形状对于湖泊风浪特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湖泊的长度、宽度和形状变化,会影响湖泊风浪频率,同时也会影响风浪能量传播和风浪能量衰减率。

因此,湖泊宽度、湖泊深度、湖泊湖面多边形有规则性变化,均会影响湖泊风浪能量的传播和传输。

总的来说,湖泊风浪的形成和传播因素有很多,主要取决于湖泊地质环境,气候、湖泊面积及形状、风速大小和风向、水深和水位变化等。

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数值模拟

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数值模拟

第38卷第5期Vol.38No.5水㊀资㊀源㊀保㊀护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2年9月Sep.2022㊀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074);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9031);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9A1279)作者简介:薛联青(1973 ),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水文及生态水文研究㊂E-mail:lqxue@DOI :10.3880/j.issn.10046933.2022.05.005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数值模拟薛联青1,2,成㊀诚1,汪㊀露3,张㊀敏3,张㊀开3(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㊀210098;2.皖江工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㊀243031;3.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淮安㊀223100)摘要:为研究淮河中下游发生中小洪水时洪泽湖的泄流能力,建立淮河蚌埠至洪泽湖出湖口三河闸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分析了重点河段切滩对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的影响及切滩前后的流域行洪过程㊂结果表明:在5年一遇洪水过程下,洪峰时刻淮河干流蚌埠㊁临淮关㊁香庙㊁浮山和洪山头等水文站水位较切滩前分别下降0.02m ㊁0.07m ㊁0.21m ㊁0.55m 和0.70m ,漫滩时间分别减少1d ㊁4d ㊁9d ㊁9d 和17d ;洪泽湖三河闸站水位最高值为13.33m ,相比切滩之前升高0.07m ,湖泊对应的下泄流量为8300m 3/s ,较切滩前增大800m 3/s ,泄流能力提高11%㊂关键词:行洪模拟;泄流能力;切滩工程;漫滩时间;水动力模型;洪泽湖中图分类号:TV213.4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6933(2022)05003207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ischarge capacity under middle and low water levels of Hongze Lake ʊXUE Lianqing 1,2,CHENG Cheng 1,WANG Lu 3,ZHANG Min 3,ZHANG Kai 3(1.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2.Schoo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n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31,China ;3.Jiangsu Hongze Lak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Huaian 2231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Hongze Lak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during medium and small floods,a one-dimensional and two-dimensional coupling hydrodynam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anhezha section from Bengbu of Huaihe River to the outlet of Hongze Lake.The impact of key river reaches cutting beachon discharge capacity under middle and low water levels of Hongze Lake and the flood discharge process in watershed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beach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five-year flood process,the water level of Bengbu,Linhuaiguan,Xiangmiao,Fushan and Hongshantou hydrologic stations in the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decreased by 0.02m,0.07m,0.21m,0.55m and 0.70m,respectively after cutting beach during the flood peak period,and the floodplain time decreased by 1day,4days,9days,9days and 17days,respectively.The maximum water level of Sanhezha Station in Hongze Lake was 13.33m,which was 0.07m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cutting beach.The discharge volume corresponding to the lake was 8300m 3/s,which was 800m 3/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cutting beach an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increased by 11%.Key words :flood discharge simulation;discharge capacity;cutting beach project;floodplain time;hydrodynamic model;Hongze Lake㊀㊀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湖泊众多[1],较大的湖泊有洪泽湖㊁高邮湖和邵伯湖等㊂地处九河下梢的洪泽湖是流域内最大的湖泊,为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人工修筑的最大平原水库之一,承接淮河中上游约16万km 2的全部来水[2],最大入湖流量达1.98万m 3/s(1931年)[3],抗洪作用在整个流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㊂洪泽湖湖面是淮河中游的侵蚀基准面,由于淤积湖底不断抬高,湖区范围因而不断沿河上溯,湖面上升引起淮河中游基准面上升,大部分泥沙特别是推移质泥沙淤积在中游河谷,使中游河道坡降变缓㊂目前淮河下游江苏省的洪泽湖湖底高程为10~11m,比淮河中游的蚌埠河底高程高出2m,从而使得淮河干流中下游河床出现倒比降[4]㊂淮河干流全长约1000km,总落差约为200m [5-6],淮河干流上游及淮南㊁淮北支流坡降大㊁汇流快,产生的洪水峰高历时短,但进入干流中㊃23㊃下游河床后,受倒比降限制,洪水过程变得平缓,一旦流域发生中小型洪水,洪泽湖处于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不足,洪水下泄时间大幅延长,加之流域平原洼地众多,平缓的洪水过程大幅延长了漫滩的时间,两岸涝灾严重[7]㊂因此,对中低水位下洪泽湖的行洪能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方案,对洪泽湖的洪涝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1㊀研究区概况淮河中游(图1)上起安徽蚌埠,下至洪泽湖出湖口三河闸,地处32ʎ85ᶄN ~33ʎ94ᶄN㊁117ʎ42ᶄE ~118ʎ94ᶄE 之间,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处㊂洪泽湖位于淮河中游末端,承接淮河中上游约16万km 2的来水,淮河干流入流量占总入流量的70%以上[8]㊂湖区年平均降水量为925.5mm,最大年降水量为1240.9mm,最小年降水量为532.9mm㊂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一般集中在汛期6 9月[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5.9mm,占年总降水量的65.5%,集中程度从南向北递增㊂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从北向南㊁自西向东逐渐增多㊂湖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92.2mm,旱涝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10]㊂洪山头至老子山河段为洪泽湖的入湖河道,阻水滩群较多,主要的滩地如图1所示㊂腰东滩位于洪山头下游1.5km 处,滩地面积约为20km 2,高程12.2~14.0m,全滩为圈圩;中港滩位于老子山上游10km 处,滩地面积约为17km 2,高程10.8~11.6m,以圈圩为主;附淮滩位于老子山下游1km 处,滩地面积约为11km 2,高程12.2~12.7m,大部分为圈圩;新滩位于附淮滩以北3km 处,滩地面积约为9km 2,高程11.9~13.3m,大部分为圈圩㊂图1㊀研究区域概况Fig.1㊀Overview of study area淮河中游蚌埠至洪山头河段全长约140km,河道坡降较缓,部分河段呈倒比降㊂两岸洼地众多,高程一般为15~20m,低于河道设计洪水位4~6m,低洼地特别是沿河洼地排涝困难[11]㊂2㊀模型构建2.1㊀数据来源根据建模实际要求,利用已有的高程点及断面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与卫星地图,收集淮河干流蚌埠至老子山河段34个断面数据作为一维模型的断面资料,考虑淮河干流断面形态变化,在浮山至洪山头的倒比降河段设置18个断面,蚌埠至临淮关㊁临淮关至浮山河段分别设置7个和9个断面;二维模型中,由于洪泽湖的地形较为平坦,地形资料选取90m 的DEM 数据,再根据洪泽湖实际湖底高程将湖区散点重采样为1000m,其余区域地形资料为30m 的DEM 数据㊂模拟所需的水文资料包括洪泽湖主要水文站的日尺度出入湖流量和水位;气象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网,包括模拟时段洪泽湖地区的逐日降雨和蒸散发数据㊁日平均温度㊁日最高温度㊁日最低温度及平均风速与风向㊂淮河干流断面一般比较规则,因此节点平滩水位采用断面宽深比(b /H )曲线最低点时节点水位,并考虑沿程水位衔接,由此确定如表1所示的5个主要断面的平滩水位,再由内插法得到淮河蚌埠以下沿岸的平滩水位㊂表1㊀淮河干流主要断面平滩水位Table 1㊀Flat beach water level of main sections ofmain stream of the Huaihe River断面名称与蚌埠闸的距离/km平滩水位/m 蚌㊀埠018.23临淮关3517.53香㊀庙8216.59浮㊀山10115.46洪山头13715.112.2㊀一二维耦合模型构建在进行模型构建时,要充分考虑耦合模型的收敛性㊂影响耦合模型收敛性的因素众多,包括模型时间步长㊁二维模型网格尺寸㊁地形坏点㊁耦合边界地形匹配程度㊁初始条件㊁糙率以及耦合边界连接方式等,需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排除㊂首先将一维河网模型调试稳定,调整时间步长;在二维模型中,需对部分网格进行局部加密并充分平滑过渡,删除地形坏点,避免局部死水区导致的计算发散;在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均调试稳定后,要重点解决耦合边界处可能导致的发散问题,耦合边界应设于地形变化较为平顺的区域,对子模型耦合界面附近的地形作适当修正以避免出现较大的地形突变;最后,适当调整耦合模型各部分的初始条件以及糙㊃33㊃率等,尽量避免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相差过大以及倒比降河段糙率过小等情况㊂依据水力学特性,将一维水动力模型的范围设置为淮河干流蚌埠至洪山头河段,起到输水及流量分配的作用,全长约137km,沿线控制断面34个㊂一维河网上游边界为蚌埠,采取流量进行控制;下游边界选取洪山头,此处为一二维模型耦合断面,根据模型模拟原理,将此处边界条件设置为名义水位边界,即给予边界任意水位值,不影响模型计算结果㊂洪山头至老子山河段长约40km,为洪泽湖的入湖河道,河道分为三汊,各汊之间设置有可漫顶的生产圩,流态复杂,且该河段呈倒比降,洪山头河底高程约为8m,老子山约为10m,壅水严重㊂考虑实际计算需要与模型稳定性,设定二维模型计算范围为洪山头至洪泽湖出口三河闸段,并包括部分圈圩及行洪区,起到行洪与调蓄的作用㊂格网设置为非结构化网格,包含62319个网格,32894个节点㊂模型除耦合断面外共有9个开边界,其中池河㊁怀洪新河㊁新汴河㊁濉河㊁徐洪河㊁老濉河为上边界,采用流量控制;三河闸㊁二河闸㊁高良涧为下边界,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控制;同时考虑计算精度,在入湖河道及各开边界处网格加密为200m,其余区域网格设置为1000m㊂一维河网模型中,区间降雨选取淮河干流小柳巷站实测降雨资料,二维网格模型气象条件的设定采用洪泽湖附近盱眙站实测资料㊂由于模拟工况选择中小型洪水,对研究区域其余行蓄洪区及部分水工建筑物不进行特殊设置,洪泽湖周边生产圈圩按照堤防建筑物的形式在二维模型中设置,高程为16m,当水位超过圩顶时,按堰流公式计算水位㊂模型通过Mike Flood软件实现耦合[12-13],Mike Flood采用动态解法,通过定义一维水流计算节点和二维计算网格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不同情景的模拟,其中标准连接多用于模拟河湖连通水量交换,将多个Mike21网格与Mike11河段底端相连,Mike11计算模型的流量传递给Mike21,Mike21将耦合边界水位返回到Mike11中,两者结合进行模拟㊂因此,本文选择标准连接进行模型的耦合㊂3㊀模型率定与验证为研究中低水位下洪泽湖的行洪能力,根据1951 2017年实测流量资料,对淮河干流洪峰流量及最大洪量进行频率分析,绘制淮河干流蚌埠站㊁小柳巷站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确定蚌埠站5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300m3/s,小柳巷站5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000m3/s㊂由于淮河中下游的洪水过程较为平缓,一次洪水过程可长达30d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情况下,对蚌埠站和小柳巷站最大30d洪量进行频率分析,确定两水文站5年一遇30d最大洪量分别为156亿m3与144亿m3㊂同时因为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的不断推进,选取较新的洪水过程进行率定验证㊂综合考虑,选择率定时间为2015年6月26至8月22日,蚌埠站实测洪峰流量为5700m3/s,小柳巷站实测洪峰流量为5500m3/s,30d最大洪量为120亿m3;验证期为2017年9月1日至11月1日,蚌埠站实测洪峰流量为5000m3/s,小柳巷站实测洪峰流量为4600m3/s,30d最大洪量为128亿m3㊂水动力模型率定的关键参数为模拟区域的糙率[14-18],由于模型范围较大㊁影响因素复杂,考虑到模型包括河网与湖泊,故率定水文站选取淮河干流蚌埠站和小柳巷站㊁洪泽湖入湖口老子山站及洪泽湖出湖口三河闸站㊂率定方式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一维河网和二维网格模型分别进行率定,在确定子模型的糙率后将模型进行耦合,依据耦合结果对各部分糙率进行调整㊂本次率定对不同区域赋值不同的糙率,通过对糙率的反复率定,确定淮河干流蚌埠至临淮关㊁临淮关至浮山㊁浮山至洪山头河段的糙率分别为0.024㊁0.029和0.027,洪泽湖滩地圈圩的糙率为0.033,湖区为0.02㊂为对模拟结果进行定量化评价,选用纳什效率系数(NSE)作为模拟的评价标准㊂率定期和验证期两场洪水模拟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率定期小柳巷站流量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达到了0.98,蚌埠站㊁老子山站㊁三河闸站的水位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达到了0.96㊁0.91和0.94;验证期小柳巷站流量纳什效率系数为0.99,蚌埠站㊁老子山站㊁三河闸站的水位模拟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92㊁0.97和0.94,说明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中低水位下洪泽湖的行洪过程㊂4㊀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4.1㊀现状条件下泄流能力根据实测资料,2012年蚌埠站洪峰流量为6800m3/s(7月5日),30d最大洪量为156亿m3,与5年一遇洪水过程最为接近,故选取2012年洪水过程进行模拟㊂各入湖河道流量过程如图4所示㊂模拟结果显示,在蚌埠站洪峰流量6800m3/s 的情况下,淮河干流的水位普遍较高,随着河道断面与蚌埠闸距离的增加,漫滩时间逐渐加长,此时洪泽湖水位较低,泄流能力差㊂淮河干流各水文站日均㊃43㊃(a)小柳巷站流量(b)老子山站水位(c)三河闸站水位(d)蚌埠站水位图2㊀率定期模型水文要素模拟结果Fig.2㊀Simulation results of hydrological elements in calibrationperiods(a)小柳巷站流量㊀(b)老子山站水位㊀(c)三河闸站水位㊀(d)蚌埠站水位图3㊀验证期模型水文要素模拟结果Fig.3㊀Simulation results of hydrological elements in validationperiods图4㊀2012年5年一遇洪水洪泽湖各入湖河流流量过程Fig.4㊀Discharge process of rivers entering HongzeLake once in five years flood in2012水位于7月5日到达最大值,蚌埠站最高水位为20.10m,高出平滩水位1.87m,漫滩时间17d;临淮关站最高水位为19.51m,高出平滩水位1.98m,漫滩时间26d;香庙站最高水位为18.02m,高出平滩水位1.43m,漫滩时间25d;浮山站最高水位为17.28m,高出平滩水位1.82m,漫滩时间34d;洪山头站最高水位为16.08m,高出平滩水位0.97m,漫滩时间33d㊂模拟的水位与漫滩时间表明,淮河干流洪水在流域中下游过程变得平缓,下泄不畅,漫滩时间加长,为流域的排涝带来困难㊂洪泽湖在应对中小洪水时存在行洪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通过整治提高洪泽湖的行洪能力十分关键㊂4.2㊀拟定切滩方案下研究区域泄流能力复核导致洪泽湖泄流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湖区水位偏低,此时洪泽湖下泄流量小,难以达到下泄要求的水位,加之洪泽湖入湖河道沿程滩地圈圩众多,增大了阻水面积与糙率,更加大了洪泽湖泄洪的困难㊂根据‘洪泽湖保护规划报告“[19],洪泽湖入湖河段为规划保护的重点片区,部分滩地需要实行切滩还湖㊂因此,结合实际要求,本文设置切除洪泽湖入湖河道腰东滩㊁中港滩㊁附淮滩㊁新滩方案,对比切滩前后研究区域水动力过程㊂考虑入湖河道的河床变化情况,上游洪山头处河底高程约为8m,下游老子山处河底高程约为10m,现将切滩方案设定为腰东滩㊁中港滩㊁附淮滩及新滩的高程分别切滩至9m㊁9m㊁10m和10m㊂对于切滩后的糙率确定,参考相关研究[20],将切滩等同于河道水位上升的情况,此时切滩导致的下垫面形状的改变对糙率的变化影响较小,故糙率可参考切滩前的滩地糙率进行赋值,同时考虑到切滩对于滩地植物的生长抑制,最终设置滩地糙率高于河道糙率0.01㊂因此,切滩后,腰东滩和中港滩的糙率为0.028,附淮滩和新滩的糙率为0.021㊂㊃53㊃切滩前后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如图5所示,切滩后淮河干流的水位整体下降,越靠近湖区下降的幅度越大,如7月5日淮河干流洪峰时刻,蚌埠㊁临淮关㊁香庙㊁浮山㊁洪山头站水位分别下降0.02m㊁0.07m㊁0.21m㊁0.55m 和0.70m,河道漫滩时间分别减少1d㊁4d㊁9d㊁9d 和17d,河道整体漫滩时间明显缩短㊂(a)洪峰时刻沿程水位线㊀㊀(b)淮河干流漫滩时间图5㊀切滩前后淮河干流沿程水位线与漫滩时间变化Fig.5㊀Vari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floodplain time along the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beach(a)水位差㊀㊀(b)流速差图6㊀切滩前后洪泽湖湖区水位差与流速差Fig.6㊀Water level difference and velocity difference of Hongze Lake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beach(a)水位㊀㊀(b)流速图7㊀切滩前后三河闸站水位与流速变化Fig.7㊀Vari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velocity at Sanhezha station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beach图6为三河闸站水位最高时刻(7月13日)洪泽湖水位与流速变化,切滩后,湖区水位较切滩前整体升高0~0.08m,入湖河道水位较切滩前下降0~0.07m;切滩后,入湖河道与湖区流速明显增大㊂从二维模型水位变化来看,切滩后湖区水位整体上升,河道水位下降,有效减轻了河道的洪涝灾害;从流速变化来看,二维模型流速整体增大,洪水下泄速度加快㊂由于三河闸站是洪泽湖重要的水位控制站,对其进行水位变化与流速变化(图7)的单独分析㊂从㊃63㊃全洪水过程来看,切滩前后三河闸站水位变化趋势一致,时间上也基本吻合,这是由于只对洪泽湖入湖河道进行了切滩处理,使得洪水在入湖河道下泄顺畅,并不影响洪水在淮河干流的演进,对整体洪水过程影响较小㊂在开始时刻,因为洪水入湖需要时间,切滩前后三河闸站水位均处于下降状态,但由于入湖较为顺畅,洪水流量较大,切滩后三河闸站水位的下降幅度小于切滩前㊂随着入湖流量的增大,切滩前后三河闸站水位均在不断上升,切滩后的水位始终高于切滩前,两者在7月13日同时达到最大值,切滩前三河闸站水位最高值为13.26m,此时洪泽湖对应的下泄流量为7500m 3/s;切滩后水位最高值为13.33m,相比切滩前升高0.07m,此时洪泽湖对应的下泄流量为8300m 3/s,较切滩前增大800m 3/s,行洪能力提高11%㊂随着入湖流量的降低,三河闸站水位开始降低,在8月5日后,由于入湖流量较小,切滩前入湖河道的行洪能力已满足过水需求,切滩前后的水位趋于一致㊂切滩后三河闸站的流速整体增大,增加值在0.03~0.48m 3/s 之间,这说明洪水下泄速度加快,洪泽湖的行洪能力有所提升㊂洪泽湖切滩前后日均下泄流量的变化如图8所示,总体过程与水位相似,与入湖流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点在于7月7 16日由于切滩后湖区水位升高至13.30m 以上,二河闸开闸泄流,洪泽湖下泄流量增大较为明显㊂图8㊀切滩前后洪泽湖日均下泄流量Fig.8㊀Average daily discharge volume of HongzeLake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beach图5~8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河道与湖区距离的增加,河道水位对切滩工程的敏感度逐渐降低,蚌埠站水位下降仅0.02m,洪峰时刻淮河干流主要水文站水位高于平滩水位,在发生中小洪水时仍有漫滩风险,这可能与淮河干流浮山至洪山头河段河道狭窄㊁坡降为负有关㊂但对洪泽湖入湖河道的部分滩地进行切滩,可在流域发生中小洪水时有效降低淮河干流水位,减少河道漫滩时间,增强洪泽湖泄流能力㊂因此,将洪泽湖入湖河道的切滩工程与浮山至洪山头河段的河道疏浚相结合对淮河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治理至关重要㊂5㊀结㊀论a.基于Mike Flood 软件,将一维模型Mike11和二维模型Mike21耦合,建立淮河中下游蚌埠至洪泽湖出湖口三河闸段一二维耦合模型,选取2015年与2017年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模拟结果较为精确,模型适用性好㊂选用2012年5年一遇洪水过程对洪泽湖行洪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淮河干流的水位普遍较高,随着河道断面与蚌埠闸距离的增加,漫滩时间逐渐加长,此时洪泽湖水位较低,泄流能力差,在应对中小洪水时存在泄流能力不足的情况㊂b.为增强洪泽湖的泄流能力,减少淮河中下游漫滩时间,减轻沿淮洼地的排涝困难,对洪泽湖入湖河道腰东滩㊁中港滩㊁附淮滩㊁新滩分别切滩至9m㊁9m㊁10m 和10m,运用耦合模型重新对2012年洪水过程进行切滩后的行洪分析㊂结果表明,切滩后洪峰时刻淮河干流各水文站的水位明显下降,越靠近湖区下降的幅度越大,沿程漫滩时间显著减少;洪泽湖水位明显升高,湖泊下泄能力增强;二维模型区域流速整体加快,洪水下泄通畅㊂c.随着河道与湖区距离的增加,河道水位对切滩工程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切滩后淮河干流主要水文站洪峰时刻水位仍高于平滩水位,淮河干流在流域发生中小洪水时仍有漫滩风险㊂因此,为进一步减轻淮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需要将洪泽湖入湖河道的切滩工程与浮山至洪山头河段的河道疏浚相结合㊂参考文献:[1]李晓英,吴淑君,王颖,等.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与干旱指标分析[J].水资源保护,2020,36(6):80-85.(LI Xiaoying,WU Shujun,WANG Ying,et al.Analysis of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and drought indices in the HuaiheRiver Basin [J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0,36(6):80-85.(in Chinese))[2]薛联青,沈海岑,张敏,等.洪泽湖换水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J].水资源保护,2022,38(4):13-20.(XUE Lianqing,SHEN Haicen,ZHANG Min,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exchange capacity in Hongze Lake[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2,38(4):13-20.(in Chinese))[3]张瑞娟.1931年江淮流域水灾及其救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4]郭庆超,关见朝,韩其为,等.冯铁营引河对淮河干流洪㊃73㊃水位及河床演变影响的研究[J].泥沙研究,2018,43(6):1-7.(GUO Qingchao,GUAN Jianzhao,HAN Qiwei,et al.Effect of Fengtieying diversion channel on flood level and riverbed processes of Huaihe River[J].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8,43(6):1-7.(in Chinese)) [5]李致家,梁世强,霍文博,等.淮河上中游复杂流域洪水预报[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1): 1-6.(LI Zhijia,LIANG Shiqiang,HUO Wenbo,et al.Study on the flood forecasting in complex basins of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Huaihe River[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9,47(1):1-6.(in Chinese))[6]李志伟,丁凌峰,唐洪武,等.淮河干流污染物分布及变化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1):29-38.(LI Zhiwei,DING Lingfeng,TANG Hongwu,et al.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ollutants in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20,48(1):29-38.(in Chinese)) [7]邓恒.洪泽湖与淮河河湖关系及其调蓄能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8.[8]彭兆亮,汪院生,胡维平,等.洪泽湖风生流对风场和水位变化响应特征[J].湖泊科学,2021,33(6):1925-1939.(PENG Zhaoliang,WANG Yuansheng,HU Weiping, et al.Responses of wind-driven circulation to wind field and water level variations in Lake Hongze[J].Journal of Lake Sciences,2021,33(6):1925-1939.(in Chinese)) [9]李波,濮培民.淮河流域及洪泽湖水质的演变趋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67-73.(LI Bo,PU Peimin.Study on the evolution tendency of water quality in Huai River Basin and Hongze Lake[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3(1):67-73.(in Chinese))[10]叶正伟,朱国传.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演变趋势及其与EL Niňo事件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1):1086-1092.(YE Zhengwei,ZHU Guochuan.Changingtrends of flood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L Niňo event in Hongze Lake Catchment,China[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9,18(11):1086-1092.(in Chinese))[11]李燕,夏广义.淮河中游易涝洼地涝灾特性及成因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2,43(6):93-96.(LI Yan,XIA Guangyi.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ation of waterlog disaster of waterlogging depressions along mid-reach of Huaihe River[J].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12,43(6):93-96.(in Chinese)) [12]施露,董增川,付晓花,等.Mike Flood在中小河流洪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4):350-357.(SHI Lu,DONG Zengchuan,FU Xiaohua,et al.Application of Mike Flood to analysis of flood and waterlogging risks of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7, 45(4):350-357.(in Chinese))[13]栾震宇,金秋,赵思远,等.基于MIKE FLOOD耦合模型的城市内涝模拟[J].水资源保护,2021,37(2):81-88.(LUAN Zhenyu,JIN Qiu,ZHAO Siyuan,et al.Simulation of urban waterlogging based on MIKE FLOOD coupling model[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21,37(2):81-88.(in Chinese))[14]施明新,吴发启,田国成.地表糙率对坡面流流速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34(6):117-124.(SHI Mingxin,WU Faqi,TIAN Guocheng.Experimental study on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overland flow velocity[J].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15, 34(6):117-124.(in Chinese))[15]倪培桐,王扬,陈卓英.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道糙率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6):155-159.(NI Peitong,WANG Yang,CHEN Zhuoying.Analysis of river roughness in downstream of Dongjiang River and delta[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2018,16(6):155-159.(in Chinese)) [16]顾峰峰.芦苇阻力系数物模及湿地水流数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17]叶荣辉,宋志尧,吴小明,等.浅水方程模拟中确定糙率的回归系数法[J].水科学进展,2013,24(4):574-580.(YE Ronghui,SONG Zhiyao,WU Xiaoming,et al.A regression coefficient method for calibrating Manning s coefficients in shallow water flow modeling[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3,24(4):574-580.(in Chinese)) [18]方神光,张文明,张康,等.西江中游干支流河道糙率研究[J].泥沙研究,2016(2):20-25.(FANG Shenguang, ZHANG Wenming,ZHANG Kang,et al.Study on roughnes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Xijiang River with main tributaries[J].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6(2):20-25.(in Chinese))[19]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洪泽湖保护规划报告[R].淮安: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2006. [20]张雨山,王双银,臧聪敏,等.基于原型观测的输水渠道糙率取值及变化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21,41(1):24-29.(ZHANG Yushan,WANG Shuangyin,ZANGCongmin,et al.Variation analysis of roughness coefficient value for water conveyance channels based on prototype observation[J].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21,41(1):24-29.(in Chinese))(收稿日期:2021-08-20㊀编辑:熊水斌)㊃83㊃。

《湖泊及其成因》课件

《湖泊及其成因》课件
发,科学管理湖泊资源。
湖泊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生态旅游
发展以湖泊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
良性循环。
科学管理
运用科学手段对湖泊进行管理 ,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湖泊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和 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 和保护湖泊的良好氛围。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 外湖泊保护的成功经验,共同 推进全球湖泊保护事业的发展
PART 04
湖泊的生态环境
湖泊的水生生物群落
水生植物群落
湖泊中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浮游植物、藻类、水草等,它们 在湖泊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如提供氧气、吸收营养 物质等。
水生动物群落
湖泊中的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虾类、贝类、两栖 动物等。它们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分解者等角 色,维持着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
湖泊的周边环境
湖泊的周边环境包括湖泊岸线、湖岸植被、湖底地形等。这些因素影响湖泊的水质、水文特征以及湖 泊中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湖泊的生态系统
湖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水生生物群落、周边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湖泊的 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PART 05
实例
美国黄石湖、新西兰的陶波湖等。
风蚀作用与湖泊形成
风蚀作用
实例
风蚀作用是指风力对地表岩石和土壤 的侵蚀作用。
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等。
湖泊形成
风蚀作用形成的湖泊通常被称为风蚀 湖或雅丹湖。这些湖泊通常位于沙漠 或戈壁地区,由于风力侵蚀使地表形 成洼地,积水后形成湖泊。
湖泊的开发与保护

产流参数f-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产流参数f-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产流参数f-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产流参数f是描述流域内产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在单位面积或单位流域下雨量作用下的径流深度。

产流参数f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流域内的产流情况,对于流域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产流参数f展开讨论,旨在深入探讨产流参数f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方面,以期对于水文水资源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产流参数f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流域的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阐述产流参数f的相关内容,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水文指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通过文章结构的明确,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安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文章结构部分包含了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引出本文的主题。

2. 正文:主体部分,详细讨论了产流参数f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应用。

3. 结论:总结了正文部分的讨论内容,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得出了结论。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产流参数f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产流参数f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通过对产流参数f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流域产流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同时,通过对产流参数f的探讨,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相关水文模型提供重要参考,促进水文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2.正文2.1 产流参数f的定义产流参数f是指描述土壤水分在产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参数。

在水文学领域,产流参数f通常用来表示土壤水分对产流过程的影响程度。

产流参数f的数值通常介于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土壤水分对产流的影响越显著。

2021年高考真题: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卷 山东卷(含答案)

2021年高考真题: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卷 山东卷(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卷山东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一、单选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

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

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

据此完成1~2题。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生态环境(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2.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

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A.降低开凿难度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D.方便生活取水(2)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A.构造运动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D.人类活动3.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湖体对风、湿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湖体对风、湿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湖体对风、湿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邱阳阳;刘寿东;王咏薇;郭建侠;沈雪峰;陆小勇;金莲姬【摘要】湖体对周边气象环境的影响研究可为气象站站址选择及代表性评估提供依据.应用WRF中尺度模式,通过对四季晴天小风、阴天大风背景天气下有无湖体算例的模拟比较.分析了浙江青山湖湖体对风、湿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湖体存在通常使近地层风速增加,而春季湖体降温效应会导致近地层风速减小.(2)春夏湿润季节湖体对湿度影响较小,而秋冬干燥季节湖体有明显增湿作用,最大达7 g/kg.(3)青山湖对下风方风速、湿度观测可能产生影响的距离分别为6.5 km、2.7 km.【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3(013)014【总页数】7页(P3839-3845)【关键词】湖体影响;风速;湿度【作者】邱阳阳;刘寿东;王咏薇;郭建侠;沈雪峰;陆小勇;金莲姬【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100081;浙江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杭州310002;浙江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杭州310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1.5气象观测环境的代表性、长期稳定性及不受干扰性,是基本气象要素准确观测的保证[1]。

世界气象组织(WMO)认为,观测环境变化、破坏所造成的误差通常要大于仪器观测误差,可以完全淹没气候变化的信号[2]。

因此,观测环境的选择和保护是气象要素准确观测的首要任务。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气象台站的观测环境已经或多或少发生变化,部分台站周边已逐渐被建筑、公路、湖泊等特殊下垫面所取代,对气象要素的准确观测产生严重影响[3,4]。

我国是一个多湖的国家,面积 1 km2以上的湖泊超过2 900个[5]。

因此,研究湖泊对气象环境的影响,对了解气象站观测环境受影响程度及制定相关观测规范至关重要。

从地理视角看湖陆风

从地理视角看湖陆风

从地理视角看湖陆风湖陆风(land-lake breeze)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

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

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

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

一般是9-10时由陆风转为湖风,17-18时由湖风转为陆风。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

(任答对2点得4分)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分)(2)冬季(2分)冬季博斯腾湖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任答对3点6得分)(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6分)【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博斯腾湖湖水来源主要是河水,支出主要是蒸发。

非均匀复杂下垫面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非均匀复杂下垫面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陆地下垫面在日间迅速增温,大气低层感热通量在正午之前不断 增强,对流有效位能在近地层聚集,在此有利的对流触发条件下, 局地对流快速发展。三组敏感性实验结果均表明,陆地面积越大, 日间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值越大,对流发展越旺盛,相应边界层 顶的高度也越高。
地形对锋面雨带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山体地形通过 对低层风速的阻挡作用,改变低层风速与风向,使得进入沿海地 区的偏南气流减弱:同时也可见地形的摩擦耗散作用,有地形时 雨带总体强度偏弱,降水量偏少,边界层顶的高度也偏低。另一 方面,在雨带移动过程中,地形阻滞了雨带的移速,使得雨带在山 前停留并抬升增强。
非均匀复杂下垫面下一次强对流过程 的数值模拟研究
关于雷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触发、组织与演变的研究是中尺 度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同时也是目前气象业务预报中 一个实际难题,相关问题的研究非常复杂。本文着重关注梅雨锋 锋面系统影响下,复杂非均匀下垫面对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 通过高精度数值模拟及四组下垫面敏感性实验的对比分析,探讨 了此次降水过程中下垫面影响强对流发生发展的途径与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海陆交界下垫面的作用主要由海陆间的热力与动 力差异造成。海陆风环流利于沿海地区大气低层产生辐合带,造 成气流的辐合抬升,同时加大了沿海地区的低空风切变,为强对 流的触发与加强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海风利于水汽向陆地的输送,改变低层水场的分布,为强对流 的维持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但另一方面,海陆风环流加 速了海洋气团与陆地气团的热力与动力交换,增加了边界层的静 力稳定度。

湖底扇沉积模式

湖底扇沉积模式

湖底扇沉积模式湖底扇沉积模式是指在湖泊底部形成的扇状沉积物的一种模式。

它是由于河流输入的泥沙和其他颗粒物质在湖底上沉积形成的。

湖底扇沉积模式在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有关过去湖泊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

湖底扇沉积模式通常由河流输入的泥沙沉积形成。

当河流进入湖泊时,其流速减慢,使得携带的泥沙和颗粒物质开始沉积。

由于湖泊水体的静止性,这些沉积物往往会在湖底上形成扇状的沉积体。

湖底扇沉积物通常呈现出层状结构,上层较新,下层较旧。

湖底扇沉积物的形成与河流的输沙能力、湖泊水体的稳定性以及输入泥沙的物质来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河流输沙能力强,湖泊水体较为稳定时,湖底扇沉积物会相对较厚。

相反,当河流输沙能力弱,湖泊水体不稳定时,湖底扇沉积物会相对较薄。

湖底扇沉积物的研究对于了解湖泊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湖底扇沉积物中的颗粒物质组成、粒度分布以及化学元素含量等,可以推测出过去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水动力条件以及来自周围环境的输入物质。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变、湖泊水质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湖底扇沉积物还可以提供关于过去地质事件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湖底扇沉积物的年代学研究,可以确定地质事件的时代和持续时间。

例如,某个地区的湖底扇沉积物中发现了一层富含火山灰的沉积层,可以推测该地区在某个时期发生了火山喷发事件。

这对于研究地质灾害、构造运动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湖底扇沉积模式是湖底扇沉积物的一种形态模式,对于研究湖泊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湖底扇沉积物的形成与河流输沙能力、湖泊水体稳定性以及输入泥沙的物质来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湖底扇沉积物的研究,可以获取有关过去湖泊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对于研究地质事件和古地理环境的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3)
1 . 2 计 算 方 法 该模型把σ坐标应用于浅水湖泊水动力学的计算,不管湖泊深度如何,从湖底到湖面都 压缩为0~1,故按无量纲σ变量分层,各点的层数一致,因而使用σ坐标原则上能在不影响数值计算的时 间步长的条件下,可以对垂直方向进行多层次划分。这样能很好的反应浅水湖泊流场的垂直结构,充分体 现湖底地形的变化对湖泊各层流场的影响。本文的数值试验在解湖水运动控制方程时采用了有限差分法, * u,v定义在整数格点上,w 定义在半数格点上,水平网格距离Δx=Δy=23.15m,垂直网格距离为Δσ=0.2, 积分时间步长Δt=5s。 1.3 数 值 试 验 方 案 为了揭示湖泊地形对定常风作用下的风生流场的影响,数值实验选择边界为圆形, 2 面积为5km 的浅水湖为研究对象。假设风场为该地区盛行的NW风,且在湖面均匀分布,出入湖泊河流位置 及流量稳定的情况,针对湖底地形及湖面岛屿的变化,设计了7种湖底地形方案(表1)来对湖泊流场的变化 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仅重点研究湖底地形的变化和岛屿对风生流场的影响,对其它影响风生流场的因素本
式中:u,v,w 分别为x,y,σ方向流速(cm/s);ζ为水面相对平衡位置位移(cm);g为重力加速度(cm/s );Av为 水平扩散系数;Az为垂直扩散系数;H为从湖面到湖底的水深(cm);εx、εy为x,y方向控制方程水平扩散 项变换产生的偏差。 其中:
* 2
ε x = Ah {
2 ∂ 2 u ∂h ∂H ∂ 2 u 1 ∂h ∂H σ − −σ + − 2 2 H ∂x∂σ ∂x ∂x ∂σ H ∂x ∂x
湖盆形态是约束湖水运动的重要条件,它不但影响湖泊内水位的变化,而且还会影响到水体运动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流场的结构和特征,进而影响各种物质在湖泊内的扩散输移,从而对湖泊的水质及生态 [1~4] 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地形对湖泊流场影响为湖泊物理学及湖泊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 。迄今为 [5~7] 止,有许多学者对湖泊和内海风生流场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大量数学模型 。吴坚用不规则网格有限 元差分方法计算了太湖风生流场。王谦谦用二维差分模式模拟了多种定场风场作用下太湖风成流场的各种 [8] 特征 。刘启俊以守恒形式的二维水动力方程为基础,用迎风元法模拟太湖及梅梁湖湖水运动规律。胡维 [9~13] 平、 梁瑞驹等用垂直方向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的三维数学模型开展了太湖风生流水平与垂直分布的研究 。 虽然这些工作对风生流场作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对特定地形条件下不同风场产生 的流场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不同风场条件下的风生流场,但是除胡维平等开展了 不同地形对湖泊风生流场的影响研究外,其它文献对此基本未涉及,因此在地形对风生流影响方面,还需 进行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湖泊地形试验方案,对相同风场、不同地 形条件下的风生流场的环流规模、分布、流速、流向等多个流场要素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典型地形湖泊定 常风风生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了解不同湖底地形的湖泊流场提供了依据。
3 结论
(1)湖底地形改变对各层风生流场均有明显影响:湖中无岛情况下湖底地形由碟形变为斜形后流场表 层、中间层、次底层和底层在湖区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但他们的流速明显减小,而次表层流场在除流速 [11] 明显减小外, 其流向及湖区分布均发生明显变化, 这一研究结果和湖维平等在太湖的研究结果吻合 。 (2) 当湖底地形变化后(由碟形变为斜形)由各层流场矢量平均而得到的整层平均流场的环流规模、在湖区的分 布,及流速大小均有较大变化;碟形底湖泊中的环流规模、流速、覆盖区域均大于斜形底湖泊的环流,而 且地形改变对湖心区流场的影响远大于对近岸区流场的影响。(3)湖中的岛屿将直接影响湖区环流规模、 分布、主轴流速等众多流场要素,且其对湖泊环流的影响程度和湖泊湖底的基本地形密切相关。在风场相 同、湖底总体地形相同的情况下,无岛情况下,环流的规模、流速均明显大于有岛情况下的流场。且岛屿
2

2004 年 12 月



第 12 期
SHUILI
XUEBAO
文不作研究。各数值实验方案的风场均为10m/s的恒定风场。 表1 试验方案
方案 湖底地形 岛屿 岛屿位置 1 碟形 无 2 斜形(西北向) 无 3 斜形(东南向) 无 靠北岸 4 碟形 半岛 靠北岸 5 斜形 半岛 湖中 6 碟形 独立岛 湖中 7 斜形 独立岛
1 数学模型
1 . 1 湖 水 运 动 控 制 方 程 本文为确定各种不同地形浅水湖泊风生流场的分布特征,开展的湖泊风生流 [10] 场数值模拟采用的模型为经过水位和流速验证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 。模型假设湖泊水体均匀不可压缩, 即流体的密度为常量,水体在垂直方向服从静压力分布。则经过多次数学变换得到在σ坐标系下的湖水控 制方程为
4

2004 年 12 月



第 12 期
SHUILI
XUEBAO
处于从湖心略向湖区西南偏移的位置。
图4 湖中有岛流场
2 . 3 方 案 4 , 方 案 5 该2方案地形图见(图1-(c)、(d)),湖中各层流场达到稳定状态后,由各层流场矢 量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流场有较大差别。方案4中整个湖泊内出现3个环流。最大环流为风向中轴线右侧的涵 盖面积较大的逆时针环流,该环流占据了湖区西南及中部区域, 其环流中心略偏向迎风岸。 而湖区东北部, 由于岛屿的阻隔,无岛时的大规模环流破碎变为两个环流,一个中等大小顺时针环流位于湖区东部及岛屿 与湖岸形成的狭小地带,另一个顺时针环流则位于湖区西北部与岛屿的西南岸相邻其环流主轴流向见(图 4-(a))。方案5中整个湖区出现5个环流。最大环流为位于湖区南部的逆时针环流,其范围涵盖了整个湖区 南部,并在湖区中部向北突出,控制了岛屿南侧的湖心区域,该环流中心位于湖区南岸的深水区。湖中的 另一主轴流速较大的环流为位于湖区东部及岛岸间狭小地带的顺时针环流,该环流主轴流速为7cm/s左右, 其中心靠近湖区东岸。湖区西部及西北部出现了3个环流,但由于受风区长度及水深的影响,3个环流的规 模及流速均不大。湖区西部为一顺时针环流,环流中心靠近湖区西岸。另外两个涵盖面积较小的环流位于 岛屿的西南岸。其环流主轴流向见(图4-(b))。 2 . 4 方 案 6 、 方 案 7 该2方案地形图见(图1-(e)、(f)),当各层流场达到稳定状态后,其矢量平均流场 在环流规模、分布等方面分别与方案4、方案5相似,岛屿的小距离位移,并没有影响整个湖泊的流场结构, 只是在靠近岛屿的陆边界,流场流速和方向约有变化。
(正表示流向与风向一致,负表示流向与风向相反) 图2 湖心位置分层流场流速对比 3

2004 年 12 月



第 12 期
SHUILI
XUEBAO
流的位置出现两个小型环流, 而在东北和西南沿岸, 湖流流向与风向形成锐角夹角, 流场主轴流向如图3-(a) 场在湖区均匀分布,其流向与风向相反。与碟形湖底地形的流场相比,斜型底湖泊流场各层的流速都相应 较低(图2);由稳定的各层流场的矢量平均而得到的2种方案的垂直平均流场也有很明显的差异,碟形湖底 方案在整个湖泊内仅出现2个环流(图3-(c)、(d)。一个为风向中轴线(贯穿湖泊的箭头)左半侧涵盖整个左 侧湖区的顺时针环流,另一个为分布在风向中轴线右侧涵盖整个右侧湖区的逆时针环流。风向中轴线附近 的湖区,湖流流向与风向相反,而与风向相切的湖岸区域,湖流方向与风向相同,2个环流的中心均向迎 风岸偏移,其环流主轴流速为7~8cm/s(图3-(c))。斜形湖底方案湖中仍在风向中轴线两侧各出现一个环 流,但环流规模、流速均小于碟形方案,而且由于湖底地形的影响,两个环流的中心均偏向于湖区迎风岸 的深水区, 同时湖区北部由于受水深及风区长度的影响, 出现了部分低流速区域, 其流速在0.1cm/s左右(图 3-(d))。
图3 无岛湖泊流场
2.2 方 案 3 方案地形变为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即方案2地形由(图1-(b))顺时针旋转90度而成),此时风 向与湖底倾斜方向垂直。当沿垂向各层流场达到稳定时,由它们矢量平均而得到的平均风生流场与方案2 明显不同,整个湖泊内仅出现一个顺时针环流,该环流覆盖了整个湖泊,但环流中心并不位于湖心,而是

2004 年 12 月 文章编号: 0559-9350(2004)12-0034-06



第 12 期
SHUILI
XUEBAO
湖底地形对风生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张发兵1,2,胡维平2,秦伯强2
(1.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030;2.中国科学院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对定常风条件下,几种典型湖底地形浅水湖泊的风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比较了几种典型地形的风生流的垂向平均流场与各分层流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风场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湖底地形将决定湖泊风生流场的基本形态和环流流速,碟形底和斜形底的湖泊所形成的垂向平均流场有明显差异。 湖底地形的变化对稳定状态的湖泊次表层、中间层和次底层流场有较大影响,而对表层流场影响不大。湖中有无 岛屿将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风生流场。 关键词:湖泊;地形;风生流场;流场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深单位:cm)
2.1 方 案 1 、方 案 2 碟形湖底地形见图1-(a),斜形湖底地形见图1-(b)。当各层流场达到稳定时,两种 湖底地形状况下的表层风生流场没有明显差异,其流向与 风向基本一致,流速较大约为10~25cm/s,在湖区均匀分 布。但2种地形状况下的次表层风生流场差异明显(图 3-(a)、(b)),碟形方案在湖区中部偏东南所示;斜形湖底 方案湖流在湖区分布及不均匀,与风向平行的两侧湖区流 向与风向存在明显锐角夹角,而湖区中部流向与风向基本 一致,其主轴流向如图3-(b)所示。碟形湖底方案与斜形湖 底方案的中间层流场较为相似,它们在湖中分布不均,湖 泊中部流速大于东北与西南沿岸,其流向与风向相反,而 湖泊东南与西北沿岸湖流与风向存在钝角夹角,流速较小 在1~3cm/s之间;而2种方案的次底层与底层流场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