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发展空间
民国时期历史研究的艰难与困境
民国时期历史研究的艰难与困境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
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7年间,中国经历了政权更迭、社会变革、战争混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也面临着诸多的艰难和困境。
本文将从档案、资料、口述史、思想观念等方面来阐述民国时期历史研究的艰难与困境。
一、档案、资料的缺失与不完整在民国时期历史研究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档案和资料的缺失与不完整。
由于战乱和政权更迭的原因,很多档案和资料遭到了破坏、丢失或者故意销毁,使得研究者很难找到全面的、可靠的史料来支撑他们的研究。
尤其是在战争期间,很多文献、档案和资料都被战火吞噬,使得研究者只能依靠少量的残留资料来进行研究,这无疑给历史研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二、口述史的局限性民国时期历史研究还面临着口述史的局限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口头传统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录都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进行的。
口述史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的长短,记忆的遗忘和失真,因此很难保证口述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尤其是在乱世时期,很多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情况常常被战争和混乱所掩盖,口述史的局限性也就更加显得突出。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民国时期历史研究还面临着思想观念的变化。
民国时期正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和西方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的时期,许多学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和评价也存在着巨大分歧。
这些不同的思想观念往往会对历史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历史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有时还会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这无疑给历史研究增添了很多的困难。
四、文献搜集和整理的困难在民国时期历史研究中,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等原因,很多文献和资料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整理和保护,使得研究者很难找到系统的、有序的史料来进行研究。
而且,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许多文献和档案大都在政治中受到过一定的干扰和限制,甚至被用于政治斗争,给历史研究者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研究综述_霍冉
华中人文论丛第2卷第1期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2011年6月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研究综述霍 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教育史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民国后,中国的教育开始呈现出不同于晚清时期的繁荣景象,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都在民国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致力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以求系统的了解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民国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综述教育史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一直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有关民国教育史的论文和专著。
对这一时期民国教育史研究现状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系统的了解当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从而明确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本文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国教育史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又因教育史的研究包括多个方面,本篇文章将重点论述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留学教育和教育思想的研究状况,以期对民国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载体,教育的发展也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发展表现出来。
这一时期,对学校教育的研究的论著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学校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学者们关注的角度各有不同,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大学方面。
余子侠在其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一文中,论述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认为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虽然给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但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保证教育现代化的正常进行,为落后地区传播了新的文明等等。
徐国利则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的时间、阶段和数量,高校内迁的路线和方向的论述,力求对有关高校内迁的几个问题做一个清楚的说明。
许小青则关注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进行的大学区试验,认为大学区制的设计者本是从学术独立化的角度提出大学区制,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陷入政治纷扰之中,同时亦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国民政府在建设 首都最高学府 中 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窘境。
民国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
民国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民国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成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翻译教育和语言学研究,也为今天的语言学研究和翻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民国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的发展和成果。
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1. 词汇研究在民国时期,语言学研究主要以词汇研究为主,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收集本地方言的词汇:这是当时一些语言学家进行的主要工作,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本地方言的词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
(2)研究“同根同音异义词”: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发现了许多“同根同音异义词”,这些词汇具有相同的音形,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他们对这些词汇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2. 方言研究民国时期,方言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方言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收集本地方言材料: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除了广泛收集本地方言的词汇外,还收集了各地的方言语音、语法、句法等材料,对方言进行了比较研究。
(2)研究方言的分类和规律: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通过对各地方言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方言分类的方法和规律,如郭沫若提出的“三音系统”,即将汉语方言划分为平声、上声、去声三种音系。
3. 汉语语法研究民国时期的语法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上,主要有以下成果:(1)探讨汉语语法的特点: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汉语语法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缺乏形态变化,依赖词序表达语义等。
(2)研究汉语的句法结构: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对汉语句法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汉语句法结构的语义和语用特点,并提出了“主体-谓语-宾语”句型的观点。
二、翻译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翻译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成果:1. 现代化翻译教育的形成民国时期的翻译教育主要以西方现代化翻译教育为参照,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教育体系。
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历史阶段。
在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和教育都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方面,民国时期开始推行现代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经济政策,鼓励开发资源、建设铁路和公路、扩大外贸,加速国内外交流和市场化程度。
1928年,中国大陆成立了第一个国家工商联,将工商界纳入国家行政体系,实现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同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也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措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化方面,民国时期的文化革命推动着中国向现代化转型。
白话文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相继兴起,推动着语言、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变革。
白话文运动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文言文的壁垒,让百姓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拉近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距离。
五四运动的影响则影响了整个中国青年的世界观,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更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方面,民国时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央民族大
学(后来的北京大学)成立。
次年,南京政府也在南京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开展了多种综合性大学相关浸润的改革措施。
同时,民国时期创立了许多名校,包括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致力于培养更多人才,并且积极推动教育进一步现代化。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迎
来了一系列的新改革,揭开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篇章。
虽然在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是这一时期的进程为之后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参考,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成功推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文化史研究与文化遗产
民国时期的文化史研究与文化遗产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承载了中国历史的转型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面临严峻考验的时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文化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分析民国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贡献,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探讨和思考。
一、文化史研究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也是中国文化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诞生了大量的思想家、文化人、文学家、艺术家等,他们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实践,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时期,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和对话,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对于民国时期的文化史研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民国时期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氛围。
民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文化思潮流转,政府的文化政策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化机构和文化运动,探究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联等,以及它们对于民间文化传承和社会文化生态的影响。
2.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多元丰富,各种新思潮、新流派、新学说层出不穷,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力。
例如,新文化运动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之一,它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此外,还有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月派、泰山派、白话文运动、吴派文学等等,这些思潮和运动,都是今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
3.民国时期的文学、艺术和出版业。
民国时期的文学、艺术、出版业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和活力。
例如,鲁迅、茅盾、郭沫若、沈从文等一批文学家,他们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象。
同时,民国时期的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也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出版业在民国时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为文化的传播和流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民国史专题研究报告
民国史专题研究报告
标题:中国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及其影响
摘要:
中国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国家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的建立、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本报告将对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进行综合研究,探讨这些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经济变革
1. 辛亥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 国共合作与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重建
3. 国际经济联系与经济依赖
二、政治变革
1.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体制变迁
2.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国共合作
3. 国共内战及其对政权轮替的影响
三、社会变革
1. 社会制度变迁与社会阶级的变化
2. 女性地位提升与妇女解放运动
3. 教育制度改革及教育普及
四、影响与启示
1. 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民国时期的经验对当下中国的启示
结论:
民国时期是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些变革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当前中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需要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近代史(民国史)
4)1985-今 80年代开始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对民国史上的一些 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关税自主运动、币制改革、西安 事变、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等,开始给予客观公正的评 价。对民国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蒋介石、胡汉民、汪 精卫、胡适等,也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进入90 年代后,民国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研究热点,研 究工作不断的深入,课题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 这一时期,民国史的档案资料、文献史料继续大量出 版;民国史领域各种课题的专著不断问世;民国史研 究的队伍逐渐壮大 ,在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和培 养了大批民国史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一些重要城市, 如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杭州、 昆明、成都等地,开始形成了一些有自己特色的研究 中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2 体系 围绕着这一主线,中华民国史应以民国时 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为主 要研究内容,构建一个紧密联系,有着丰 富历史内涵的科学体系。而不是象之前那 样仅仅关注政治史。这样,就可以比较容 易的把中华民国史和中共党史、中国革命 史(政治史)乃至中国现代史的体系和分 期区别开来。
3 分期
3)1979-1984年
1979年春,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历史学规划会 议,发动广大史学工作者研究民国史。 80年代初,《人民日报》开办“学点民国史” 专栏,刊登有关民国史的文章。 1984年5月,首届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 召开。 资料出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刊》;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开始分卷出版。
导
论
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现状 中华民国史的体系、分期和线索 学习中华民国史的方法
一、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现状
1、1949年以前的研究 1912年3月,黄兴、胡汉民、宋教仁等联名上述 孙中山,建议设立国史院,孙中山批示同意:“民国 开创,为神州空前之伟业,不有信史,何以焜耀宇内, 昭示方来”。后因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而中途停顿。 1947年,国使馆在南京才正式成立,首任馆长为国民 党元老张继。 民国时期有关民国史的著述,如李剑农《最近三 十年中国政治史》、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 史》,张中绂《中华民国外交史》、杨幼炯《中国政 党史》、钱端升等《民国政制史》、邹鲁《中国国民 党史稿》、贾士毅《民国财政史》、冯自由著《革命 逸史》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为民国史的 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民国史专题研究报告
民国史专题研究报告民国史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报告。
一、概述民国史是指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阶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政治变迁民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丰富多样。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了中国的民主主义探索。
随后形成了北洋政府,但其政权稳定性并不高,内部太平洋派与黎元洪派互斗不休。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蒋介石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政权结束。
三、社会变革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加强农民和工人的权益保护,推动了工商业发展。
此外,社会还出现了军阀混战、法西斯思潮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四、外交关系民国时期的外交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民国成立后,中国开始积极与外国国家进行外交交往,争取国际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受制于列强势力的压迫和日本的侵略,中国外交不断遭受挫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积极推行抗日战争,争取国际援助,形成了以中国为主要盟国的反法西斯同盟。
然而,在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外交斗争也备受挑战。
五、经济建设民国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
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农村改良,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工商业方面,南京政府积极推动了工业化发展,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和国家银行。
此外,南京政府还进行了铁路建设、货币改革等重要经济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教育与文化民国时期,教育与文化也得到重视。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普及了基础教育,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南京政府大力推动了文化建设,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引言电影是一种强有力的媒介,能够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表达故事,传递情感和思想。
自民国时期的电影开始发展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回顾并探讨民国时期电影史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光影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沉思。
一、民国时期电影的起步与发展民国时期被誉为中国电影黄金时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自中国第一部电影《清明上河图》的出现以来,电影开始在中国迅速普及,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才。
这个时期的电影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历史、爱情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当时中国人审美与思考的重要来源。
二、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对于民国时期电影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该时期的电影创作、电影行业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研究者们通过对电影作品的展示和分析,呈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电影创作艺术,揭示了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理状态。
研究者们对民国时期电影的艺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民国时期的电影艺术在技术和美学层面不断突破创新,提升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
例如,电影家陆文夫在其执导的电影《马路天使》中运用了多角度拍摄手法和瞬间切换的快速剪辑手法,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创新潮流。
此外,研究者们也对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间的电影市场竞争和公司之间的重组,帮助我们了解了当时电影行业的现状和现象。
这些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兴衰和发展趋势,为当代电影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进一步的研究也聚焦于民国时期电影对社会的影响。
民国时期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对当时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一些电影通过展示社会现实和强调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寻求变革。
2015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综述
2015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综述殷昭鲁*2015年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从宏观上来看,井喷与平流错落相间,新史料与新视野互为奥援,呈现出一体推进、两翼雄展的局面。
本年度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和《新青年》创刊100周年两大历史节点,这为抗战史和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新资料的不断发掘,新视角不断涌现,研究的精细化程度更为提高;社会史的研究蓬勃发展势头依然,社会生活的细致入微处也为研究者所关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战时中日、中美关系仍旧成为关注焦点,成果丰富并且也有所创新;此外,经济史、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视野也不断拓展。
一政治史研究民国政治史一直是民国史研究关注的重点。
随着民国政治人物的日记与档案资料的开放,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民国政治史的研究更为细致、立体,新意频出。
(一)政府管理与地方关系在政府管理方面,徐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中央与立法院在不同阶段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在二者的博弈中,对立法权的运作及整个国民党政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房列曙考察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公务员的聘用、派用与内外调任制①①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徐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中央与立法院关系的变迁》,《安徽史学》2015年第4期。
度,指出,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但是由于公务员任用制度本身存在缺点,在执行的过程中“事前审查”变成“事后追认”,以及专制制度的危害,孙中山关于考试权独立的理想没有完全实现。
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刘文楠梳理了从1931年阎锡山在中原大战败后避居大连到1934年秋蒋介石走访晋绥这段时间中,蒋介石与阎锡山、徐永昌的互动博弈关系,并将其置于当时“攘外安内”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如何从各自利益和诉求出发,寻求一种理想的中央—地方关系。
②政治区域化是民国政局的一个重要内容,西南军阀即是政治区域化的产物。
段金生从民初、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等几个时期探讨了西南军阀地域范围的流变情形。
民国史研究七十年成就与新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法理学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在国际人 权法、环境保护法、经济法等领域,法理学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学者们开始法 律与道德、法律与文化、法律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强调法律的多元价值和独立 性。这一时期的法理学研究为推动国家法治进步和社会公正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新中国法理学进一步发展和转变。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 背景下,法理学研究开始法治建设、法律实施、法律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学者们 强调法律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主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 问题。同时,法理学界也开始重视比较法学、法律文化学、法律社会学等跨学科 的研究,以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理论内涵。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新中国法理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望未来,法理 学仍将继续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随着全球化和信息 化的深入发展,法理学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 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提升法理学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新中国法理学在过去的七十年里经历了从法律体系的建立到国家治理 的现代化的不断变革与进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推动法理 学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内容大纲
1、建立:伊儿汗国是在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中,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 兀建立。其疆域东起阿姆河,南至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西至小亚细亚,北至里海 和咸海。
2、兴盛:在旭烈兀和他的继任者们的统治下,伊儿汗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旭烈兀汗国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 实力、繁荣的经济贸易以及丰富的文化教育。
最后,全球化视野的引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国史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中 国本土,而是将中国置于世界舞台中进行考察,从而丰富了民国史研究的内涵。
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与构想
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与构想一、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1. 了解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通过深入研究民国经济思想史,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今日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与借鉴。
2. 探究当时经济思想家的经济观念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家,对当时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各自的经济观点与理论。
如何清楚地了解历史经济思想家的观点与理论,并从中寻找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启示,是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
3. 帮助我们理解当时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当今形势下的政策制定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研究当时的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决策背景、特定环境下的经济政策方案,还能够为当下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4. 探索当时经济思想与文化交流的背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政治、文化变革,也呈现出了众多经济发展中的新面貌。
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可以探究当时社会、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5. 帮助我们理解当时经济的特点和局限通过深入探讨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经济特点和局限。
对于当下的经济转型与改革,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发现局限与缺陷,提出更加合理的改革建议。
二、研究内容构想民国经济思想史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其中涉及了众多的经济思想家、政策倡导者、实践者等多方面的内容。
1. 不同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特点分析从民国初期至民国晚期,经济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济政策也遭遇过多次调整和改革。
可以就不同时期的经济思想,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如红色经济、国民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等。
2. 经济思想家的经济思想与主张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经济学家,如张人亚、蒋光亚、胡适、蒋经国等。
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回顾与展望
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回顾与展望作者:黎飞来源:《档案与建设》2024年第03期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梳理相关研究发现,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研究集中在档案学人群体、学人档案工作实践和学人档案学术研究三个方面。
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文献以二手史料为主,研究对象以个体为主,研究方法以单一学科和内史研究范式为主,尚有不足之处。
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史料搜集整理,加强学人群体研究,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民国时期;档案学人;档案事业;档案学分类号:G270.9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Archival Scholar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Li Fei(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the study of archival scholar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fter reviewing relevant research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es on archival scholar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the groups of archival scholars, the practical work of archival scholars, and academic researches on archival scholars. Overall, the current research literature mainly focuses on second-h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with individual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engage in a single discipline and internal history research paradigm, namely, there are shortcomings.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col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strengthen the study of academic groups, and utilize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comprehensively.Key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Archival Scholars; Archival Undertakings;Archival Science“民国时期档案学人”是指民国时期与档案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学人,根据学术背景分为:史学界学人,如郑天挺、陈垣、吴晗、徐中舒、傅斯年、傅振伦、顾颉刚、沈兼士、单士元等;行政界学人,如甘乃光、何鲁成、龙兆佛、秦翰才、梁上燕、滕固、周连宽、程长源、陈国琛、殷钟麒等;档案教育界学人,如毛坤、黄彝仲、徐家麟、汪应文等文华图专档案专业教师;其他背景学人,如单士魁、李光涛等国文和师范专业出身者。
民国学术发展的一个估量
民国学术发展的一个估量民国时期是中国从传统到近代转换,近代学术体系最终创设并发展的阶段。
对民国学术史的研究目前虽已有较丰硕的成果,但要对其作全面并恰如其分的评估还为时尚早。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学术审议委员会开展学术评议奖励工作,为此制定了相对完备而严格的规则与流程,并对规则和流程不断完善与修正,到1948年成功举办了六届评奖,为一批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留下极大影响的学术作品与学人颁布了政府奖项与奖金,对当时处于抗战危局的清苦学人生活“不无小补”,更是对他们倾心学术研究的肯定与宣扬,在当时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①。
学术审议委员会评奖程序与结果相对公平、公正,因此这些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取得的学术成果,不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的历史性记载,也在相当程度上表征了当时学术的发展情状,为估量民国学术提供了一个可资分析的样本。
一1941—1948年间,学术审议委员会共评出281件正式获奖作品和54件奖助作品,其中一等奖15件、二等奖88件、三等奖178件;第一届和第六届获奖作品数量最少,第三届和第四届最多。
虽然1948年评选的第六届是1946—1947年两届合并处理,但在抗战胜利后国家陷入内战的混乱局面下,相比同仇敌忾的抗战困难之期,学术工作者们似乎更难平心静气从事学术研究,两年间真正能入学术审议委员会法眼的作品不多。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文学、哲学、古代经籍研究、社会科学、美术等五类,共有151件作品获得正式奖励,27件作品获得奖助,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38件。
虽然获奖总数超过科学技术,但在获奖等第上无论是一等奖还是二等奖数量都与之存在差距。
文学类包括文学论著、小说、剧本、词曲及诗歌,共34件作品获得正式奖项、7件获得奖助,没有一等奖,仅有6件作品获得二等奖(表1)②。
具体分析34件正式获奖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获得文学类最高等第二等奖的6件作品全为研究性论著,无一件创作类作品;三等奖中也以研究性著述为多,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词曲和诗歌一共仅有十数件作品,占三分之一左右。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前言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成为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特点、进展和争议进行阐述和评价。
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特点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进步,中华民国史研究不再是单一、片面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对中华民国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和解析,丰富和深化了对中华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认识。
重视精细化的研究中华民国史研究日趋精细化、细致化、深入化,由于研究细节和探究问题的多元化,有助于更加全面和科学地探讨中华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影响。
这也为中华民国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入精细的探讨。
国际化的视角和比较研究中华民国史研究不再局限于中国的范围,而是变得日益国际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专家学者加入到中华民国史研究的队伍中,多了许多新的比较和对比方式。
这一做法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民国时期在全球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
综合和人文化的研究方式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研究方法越来越注重综合性和人文化,既关注政治和经济,又关注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研究者以全面系统、多角度全方位透视中华民国历史的本质和意义,使研究结果更加深刻、全面而有创新价值,从而推进历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繁荣。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进展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学科研究的角度和层次加深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角度和层次逐渐增加,充分利用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学以及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使得研究结果更加深入细致,研究结论更加精准。
原创性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近年来,在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内不断涌现出许多原创性很强的新成果,其中不乏具备颇高价值和贡献的重要成果。
这一点也充分地说明中华民国史研究已经越来越成为集创新、质量、标准等于一身的学术研究之一。
近两年来民国史研究的几点进展
近两年来民国史研究的几点进展
李宗一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87()4
【摘要】对民国史研究工作的进展,应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自七十年代至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基本上都属开拓性质。
但近两年,如何打开民国史研究局面的议论减少了,议论较多的则是:如何把研究工作深入下去,迅速提高学术水平。
这表明:作为中国近代史的新学科的民国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由筚路蓝缕阶段,开始走向繁荣。
自1984年5月首届民国史学术讨论会以来,关于民国史的新课题不断被开拓,研究工作有了多方面的进展。
从宏观来说,以下三方面比较引人注目:一。
【总页数】5页(P87-91)
【关键词】学术讨论会;研究工作;国史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孙中山;新课题
【作者】李宗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
【相关文献】
1.建设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与开展民国浙江史研究 [J], 林正范
2.民国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第三届“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评述 [J], 张
静
3.民国史研究的再出发——“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回顾与未来走向高峰论坛”综述[J], 刘文楠
4.近两年来中医史研究进展 [J], 朱建平
5.百年审视与反思:近两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 [J], 孟玲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国档案鉴定研究报告
民国档案鉴定研究报告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民国时期。
这个时期相对较短,只持续了约30年,从1912年孙中山成为国务元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然而,这段时间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定和研究民国档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们可以真实反映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探讨“民国档案鉴定研究报告”。
一、什么是民国档案民国档案是指在民国时期产生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这些文件包括国务院、中央政府、各省政府、各级法院、警察局、民间团体、私人机构,甚至民间个人等多个来源的文件。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文件。
这些档案可以被视为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重要事件的重要参考资料,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二、为什么需要鉴定和研究民国档案1. 保障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在这个时期,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档案被操作或篡改,以反映当时的政策和事件。
因此,每个档案都需要在被采纳之前进行鉴定和研究,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样的鉴定和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那个时期的真实历史。
2. 促进研究中国近代化进程研究民国时期档案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至关重要。
这些档案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历史上仍然存在的问题,例如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和变革的原因,以及影响它们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
通过鉴定和研究这些档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3. 促进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民国档案可以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文化和旅游发展。
中国的文化遗产是相当丰富的,民国时期的文化遗产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深入研究民国档案,可以扩大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这可以为旅游机构提供新的机会,还有为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三、鉴定和研究民国档案的方法对于鉴定和研究民国档案,我们需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并识别档案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档案的来源。
可以是政府机构,如国务院或各省政府,也可以是民间团体,如商会或公共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发展空间历经几代学者30 余年的艰辛努力,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众多著名民国史研究专家为主体,并有其他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学者共同参与撰著的大型《中华民国史》,终于在2011 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全部出版了,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值得庆贺的一大学术盛事。
该著总计12卷,16 册,洋洋近800 万言,是迄今为止字数最多、分量最重的中华民国史著作,加上同时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全8 册) 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 全12 册) ,合计字数多达2100 万,无疑是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学术成果。
皇皇12 卷本《中华民国史》从1981 年出版第1 卷,到2011 年12 卷全部一次性出齐,整整历时30 年。
前后各卷的重点研究内容以及学术观点的演变,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30 年来中国大陆近代史学界研究民国史的发展与深化历程。
上世纪80 年代初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值得充分肯定。
但无庸讳言,当时的研究视野较为单一,主要是在“革命史”框架内展开的历史述事,档案史料的引用不够丰富,尤其是海外史料的运用较少,学术观点也存在某些偏颇之处。
当时的民国史研究,同样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类似的缺陷,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历史结果,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中国大陆近30 年来的民国史研究,已在许多方面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不少内容透过《中华民国史》即可显而易见。
例如国共关系史是民国史研究中不能不涉及的重要内容,以往虽然论著较多,但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众口一词,不仅缺乏学术深度,而且评价不够全面客观,明显受到意识形态的响。
近10 余年间民国史研究中的这种现象开始有所改变,对中共党史和国民党史的探讨均日益细化,评价也日趋公允。
《中华民国史》对于国共关系的考察和评价,也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可能广泛利用各种新资料,结合学界研究的新见解,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正如汪朝光先生所言: 该著对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一方面充分肯定两党合作的重要意义,肯定两党面对强敌入侵、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能够毅然抛弃前嫌而携手合作,由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尤其是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许多内外政策对于坚持抗战的意义,并肯定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抗日战场发挥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又指出国民党在国共合作时期还是放不下垄断政治的私心与架子,对共产党还是有疑虑有担心,从而对共产党的发展有限制甚至有武力遏制,这又不利于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局。
类似的新认识,显然更加客观平实,也更符合历史实际。
对于蒋介石的研究和评价,近些年来大陆史学界也充分利用新史料进行了新探讨,提出了若干新见解。
该著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这些新成果,对蒋介石做出的评价较诸以往也更为全面和客观,既肯定其当肯定之处,也否定其当否定之所为,从而改变了过往单一否定蒋介石复杂言行的片面趋向,显示了民国史研究日趋全面平实的新特点。
上述大陆民国史研究中的这些变化,已经引起了海外以及台湾学术界的关注。
香港《星岛日报》发表的《百年辛亥革命两岸寻历史共识》一文中,援引了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所长黄克武研究员所说的如下一段话: 《中华民国史》不乏具有重大转变的历史解释,如对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贡献比较肯定,特别是蒋介石在对日抗战时于国家建构上的成就,而非全盘否定。
同时,开始肯定对日抗战的正面战场是国民党军队打的,“这对两岸历史和解作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除此之外,《中华民国史》连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还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内容全面丰富,建立了较完整的民国史研究系统,包括史、论、传、事,可以说民国史上的主要问题、重要人物、大事要事,基本上均已涵盖其中。
第二,具有较高学术深度与学术水平,具体表现为论述比较深入,对民国史上的重要问题、事件和人物,都有比较深入的探讨; 对若干重要个案的考察与分析,也较为透彻。
第三,评价较为平实客观,尽量做到依据史实对人物、事件给予全面的客观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片面单一评价的缺陷。
第四,史料利用比较全面丰富,尽可能运用所能搜集到的各种历史资料,突破了过往民国史研究对于史料利用的不足,包括档案、文献、报刊、回忆录等,其中不乏难以找寻的珍稀文献资料,以及现藏于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外各档案馆图书馆的史料,近年来新开放的史料如《蒋介石日记》等。
《中华民国史》的出版,对于民国史分支学科的发展与成熟,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中华民国史》的撰著与出版长达30 年,而且参加该书写作的学者为数众多,各位作者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认识有所不同,受客观与主观各种因素的制约,难免留下时代的印痕,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诸如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当年统治政权的政治、军事、外交层面,而于经济层面有所欠缺,思想、文化、社会层面则基本未涉及。
”①应该承认,中国大陆的民国史研究从无到有,现今虽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已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中颇具活力、成果丰硕的分支学科,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民国史毕竟还是属于历史学中较为年轻的分支学科,仍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存在着诸多有待深入探讨的领域与问题,包括继续发掘与运用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进一步扩大民国史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并对民国史研究的各个重要问题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加强与海外民国史研究者的交流对话等。
在民国史研究中,迄今还有不少缺乏深入研究的领域或是探讨不足的课题,需要努力挖掘相关史料,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考察与分析。
例如近20 余年间,在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强烈呼唤之下,学术界对近代中外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研究日益重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似乎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旨趣。
分析现有成果及研究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从社会群体考察社会变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称得上是一个别具特色的研究视角。
史学界虽然较早已开始透过社会群体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但在研究方法、视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
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侧重于政治史的单一研究范式,对工人、农民等下层民众政治反抗斗争的笼统性论述较多,对上层官僚群体的研究则多限于揭露其腐朽和反动的一面,论述的具体内容也大都是官僚群体如何对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很少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与分析,也难以揭示上层官僚群体和下层民众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全貌。
即使是以往重视下层劳动人民研究,但也仍有不少下层社会群体尚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或薄弱环节。
另还有不少重要的社会群体长期受到忽视,如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促成了包括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教师、记者在内的其他许多新社会群体的诞生。
这些新群体大多属于社会中间层,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与变迁过程中,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此予以认真探讨当可更加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特点,也可填补过去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空白或是弥补某些薄弱环节,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此外,民国乡村经济史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早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史研究即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只是其关注点主要围绕乡村社会与文化等层面,在经济方面的探讨略嫌不足。
1949年以后,学术界在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中,也主要是重点考察土地占有关系和农民生活贫困化等问题,研究视野仍较为狭窄。
1990 年代以降,由于社会史研究的兴盛和经济史研究的发展,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越来越引人瞩目。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史学界更以极大的学术热情与强烈的现实关怀充分发挥史学的参与功能,投入到对“三农”问题源头的探讨之中,分析历史,吸取其中蕴含的智慧,以期帮助人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发展。
就现有成果而言,无论在论著数量,还是学术质量上,对民国乡村经济史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宏观研究不足,分歧较大,区域与行业研究上,存在着较多薄弱环节。
为了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今后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方法,争取新的突破。
首先,在重视农业史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对乡村手工业史的分析,因为在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和手工业的演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经济问题本身是由多方面因素组合而成,探讨民国乡村经济史还应该注意将整体研究与分类研究,区域研究、部门研究与行业研究结合起来; 再次,经济发展也并非单一现象,而是受到更宽广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在关注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对近代农村政治、思想、文化以及诸多社会问题进行考察。
总而言之,民国乡村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尚有赖于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做出艰辛的努力。
①《中华民国史》第1 卷上册,中华书局2011 年版,“出版前言”,第4 页。
民国史研究的整体深化与创新,还需要关照与借鉴国际史学界的一些最新发展趋向。
例如近年来崛起的新政治史,并非传统政治史的复兴,而是受西方新史学思潮的影响,采用新的研究范式、新的研究视野、新的研究方法对政治史的一种新探讨,称得上是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突破。
政治文化史的兴起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这方面,有不少题材广泛、视角新颖的成果。
如关于社会心态和集体记忆,有对黄帝神话与晚清国族建构的研究,还有通过岳飞庙对公共记忆之断裂与接续的探讨; 关于空间和建筑,有对近代成都街头公共空间和地方政治的研究,对黄花岗公园和广州革命烈士陵园的比较分析; 关于节日和仪式,有对北京政府时期“双十节”活动的考察,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总理纪念周”的研究; 关于身体和服饰,有对近代中国之身体形成的研究,对中山装与国家权力之关系的考察; 关于文本和影像,有对清末广东乡土教材中国家话语的考察,对北伐时期漫画与民众动员之关系的研究等。
①新经济史的兴起也是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出现突破,进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研究者在吸收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积极借鉴人类学、人口学、地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使经济史研究产生新的生长点,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方面作出了不少尝试。
举凡生产技术变革、企业制度更新、企业文化创立、企业集团形成、价格结构演化、价格周期波动、消费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变动、城乡经济互动、经济政策更新、市场组织变迁、经济社团演化、海关制度更替等以往研究薄弱的领域,都相继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并问世一批较有质量的成果。
同时,还注重中国经济学史的本土化,在人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等新领域也取得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