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研究的_倒放电影_倾向

合集下载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 的回顾与前瞻
01 引言
目录
02 结论
光影中的沉思:民国时期电影史 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引言
民国时期是中国电影的初生期,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这一时期, 中国电影在艺术、技术和商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世电影发展奠 定了重要基础。然而,对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的研究,却因各种原因一度遭受冷 落。近年来,随着学术界的日益和史料的大量发现,民国电影史研究开始呈现 出新的活力和前景。
随着大量史料的重新发现和整理,民国电影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一系列发现,包括罕见的老电影、剧本和影人 访谈等。这些新史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民国电影史的了解,也为研究提供了新 的视角和证据。
内容三:民国电影史研究的学术 观点梳理与评价
目前,民国电影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影技术发展、电影产业历 程、电影文化与审美。其中,电影技术发展的研究最为深入,结合了中西方的 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早期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电影 产业历程的研究则通过对民国电影政策、制片厂、影片发行等方面的研究,揭 示了民国电影产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谢谢观看
电影文化与审美研究则从电影文本、观众接受和批评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民国 电影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和审美趣味。
在评价这些学术观点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不同观点之间的互补性和局限性。互 补性体现在不同观点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更为完整和深入的研究体系;局 限性则表现在某些观点可能存在主观性、片面性或者证据不足等问题。因此, 在借鉴和吸收学术观点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批判的态度。
结论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之处。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挖掘新的史 料和理论观点,以推动民国电影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也需要加强学术交流, 提高学术共同体意识,共同推动中国电影史学的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期待着更多的学者能够和参与到民国电影史的研究中来,共同为这一领域的 研究贡献力量。

民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分析

民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分析

民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分析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经历了许多动荡和风云变幻。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也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现象。

本文将就这些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小说风行民国时期的小说,尤其是言情小说在当时非常风行。

对于许多年轻女性而言,要读一本好看的小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个时代的言情小说,往往描述年轻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感,情节曲折动人,亲情友情和爱情错综复杂。

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堪称当时的“小说大师”。

二、电影热潮民国时期对电影的热爱是从上个世纪初期开始的,但是真正的电影热潮是在20年代到30年代形成的。

这个时期的电影艺术家把西方的电影技术和表现手法引入到中国,使得中国电影这个崭新的艺术形式快速发展起来。

当时的电影,往往以社会题材为主,反映大众生活和社会现实情况。

同时,歌舞片也非常流行,成为了当时最具特色的电影类型。

三、音乐潮流传统的音乐文化在民国时期是非常受欢迎的,例如民歌、戏曲、器乐等。

但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新的音乐风格也逐渐流行起来。

例如爵士乐、摇滚乐等,在当时被认为是潮流的代表。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如叶挺、黄霑等。

这些音乐人以他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在音乐界创造了很多经典。

四、新诗运动民国时期,新诗运动是中国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

新诗运动是现代诗歌文学的起源,是一次反抗文言文和古典诗歌束缚的运动。

新诗运动中的大量优秀诗人如郭沫若、徐志摩、丁玲、胡适等,都是以自由的精神、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为特点。

五、报刊之兴民国时期的报刊业也处于高峰时期,很多知名的报纸出现在这个时代,如《新民报》、《申报》、《大公报》等。

这些报纸不仅扮演着新闻传播的角色,还发挥了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此外,也有许多文化类杂志,如《青年杂志》、《小说选刊》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

六、艺术之起民国时期,许多年轻艺术家,如张大千、吴湖帆、林风眠等,开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文史参考

文史参考

《文史参考》辛亥专刊(10月上):1911 压倒清王朝的十根稻草讨论哪一根稻草让庞大的骆驼砉然倒地,当然只是一种叙事。

无数涓流汇成了奔腾的大河,尽管其间的许多溪流并不见得期待最后的洪潮,但一旦列车进入快轨,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则不免“抽心一烂,土崩瓦解”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1867年7月21日晚,两江总督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之间,有一场著名的对话。

曾文正公像个时评节目主持人似的,在阐述了“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的景象后,问赵:“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赵烈文的应答非常直接:“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

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

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历史回顾总是“倒放电影”,赵烈文的预言今日看来准确无比。

但若站在辛亥那年的春末或秋初,你去问任何一位朝野之士,怕是无人相信,二百余年的大清基业,会在一百二十日内,土崩瓦解。

大家总觉得这个政权的确岌岌可危,但宣统三年也似乎并不比宣统二年异样,何以就会如露如电,转瞬即空?赵烈文在讨论清朝统治问题时,曾指出“国朝有天下太巧”。

异族入主中原,一直是满清统治合法性的敏感点,不管雍正费尽心思地印行《大义觉迷录》也好,康乾盛世中连绵不断的文字狱也罢,江宁苏杭织造的间谍手段、旗兵分驻各省会的制度,都挡不住这个问题的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太平天国打的也是这面旗号,被曾国藩用“文化”这件法宝敌住了。

然而平定洪杨之乱,只是利用了太平天国自身的失德乖张,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满汉之间的种族异见。

尤其同治之后,许多“祖制”被打破,汉人秉政之势越来越强,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张之洞纵无异志,朝廷却不能不防微杜渐。

从大环境来说,清末种族主义的提出、排满主张的兴起,绝非清初“反清复明”的翻版。

二百年了,当初的杀戮已成传说,反不如“长毛之乱”的血腥记忆来得分明。

书目

书目

1石毕凡:《近代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年版。

2曾宪义:《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年版。

3吴经熊、黄公觉:《中华民国制宪史(民国丛书第四编)》,上海书店,1937年版。

4吴经熊、黄公觉:《中华民国制宪史(民国丛书第四编)》,上海书店,1937年版。

5居正:《居正文集(下)》,罗福惠、萧怡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刘静文:《中国宪政原理》,正中书局,1944年版。

8程树德:《宪法历史及比较研究》,朝阳学院出版部,1933年版。

9张友渔:《中国宪政论》,重庆生生出版社,1944年版。

10张君劢:《中华民国宪法十讲》,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11程树德.宪法历史及比较研究[M]. 北京:朝阳学院出版部,1933.12石毕凡.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3孙科.孙哲生答于右任[N].时事新报,1932-05-06.14王造时.荒谬集[M]. 上海:自由言论出版社,1935.15中国国家社会党宣言[A]. 中国民主社会党[C]. 北京:档案出版社,1998.16张君劢.国民党党政之新歧路[J]. 再生,第一卷第2期,1932.17耿云志.胡适语粹[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8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 [M]. 郝铁川陆锦碧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9梁启超.中国沉思——梁启超读本[M]. 老愚选评.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20明恩溥(1845—1932年),英文原名是Arthur· H· Smith。

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他后来成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2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48。

22罗志田.学战:传教士与中国近代中西文化竞争.载顾学稼等编著.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 [M] .1994。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 49] [ 47] [ 46]
三、 其它方面 1895年电影诞生, 次年 传入中国 , 一些 外国商人看准中国市场 , 在中国巡回播映或 建立影戏院, 放 映了大量的外 国影片, 内容 丰富, 类型多样。在对外国影片 的观摩中 , 中国电影破土而出 , 因此 , 中国早期电 影融 入了许 多外 来元 素, 其中受 美苏 的 影响 较 多 , 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考察。 关于美国电影的影响方面, 王瑞具体分 析了格里菲斯发明的运 用电影手段进 行叙 事的方法和好莱坞电影 对中国人的电 影意 识、 中国民族电影的诞生与发展的影响。 虞吉对早期中国电影的 主体性进行了 深入 探讨, 指出 好莱 坞的 更为实 质而 深 入的 影 响 , 促使早期中国电影镜头语言体系紧密地 围绕着传奇性而生成。 周斌认为好莱坞电 影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 在对电影创作 者和 电影观众之电影观念与 审美情趣的渗 透和 定型上。 沙丹指出美国电影不仅影响了早 期中国本土叙事、 类型、 传播 , 还对中国电影
[ 41] [ 40 ] [ 39] [ 38] [ 36 ] [ 35] [ 34] [ 33] [ 32 ] [ 31 ]
此外, 陈犀禾、 颜慧、 索亚斌等学者对战时电 影的地理、 政治、 经济和文化格局, 以及抗战 题材和教育题材的动画 电影做了简单 的梳 理。 孤岛电影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左眩从政治经济背 景、 社会动 态、 影片 类型 和特征等方面对这种 "特殊历史环境 "下的 " 泛滥 "做了一次简析。 郦苏元剖析了吴永 刚 "孤岛 " 电影中对人性 的审视和讴歌。 乔晓英对孤岛时期的新 华公司的发展 契机 和摄制活动进行了梳理。 陈星星细致分析 了 "孤岛 "时期上海电影繁荣的原因、 影片分 类 及 内 容 和 作 用、 电 影业的特点与局 限 32

“亡秦或楚”:基于秦亡之际反秦势局的思考

“亡秦或楚”:基于秦亡之际反秦势局的思考

“亡秦或楚”:基于秦亡之际反秦势局的思考◎张祚庥内容提要 秦统一后,楚地爆发过多次反秦叛乱,但皆被镇压。

陈胜吴广起事能发展壮大应与秦内部动乱有关。

因始皇帝生前未明立储君,胡亥即位后,大肆屠戮秦宗室大臣,这是陈胜吴广起事的政治环境。

战国末期,赵国曾多次击败秦国,并一度挫败了秦统一计划。

赵人在反秦战争中表现十分积极,亦有灭秦之志。

结合秦简中相关记载,秦统一后,整个新地时常发生叛乱,原六国的反秦运动在统一后并未停息,这是秦末六国反秦运动发展迅猛的一大重要原因。

章邯击败项梁主力大军后,楚国一度危如累卵,项羽所率援赵大军目的是保楚,而非灭秦,项羽大军在巨鹿击败章邯所率秦军主力,带有较强的偶然性。

考虑到秦末内外交困的局面,亡秦是必然的,而由楚国来完成亡秦之业,是偶然的。

关键词 亡秦必楚 秦 赵国 新地 项羽 岳麓秦简〔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1-0119-11 “亡秦必楚”一词首次出现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 居?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①对于“亡秦必楚”的内在含义与原因,学界给与了较多关注。

田余庆先生见识高远,立论宏大,其从张楚反秦入手,将张楚反秦的历史背景与昌平君反秦及秦灭楚战役一一勾连起来,描绘出了秦楚之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并提出“非张楚不能灭秦,非承秦不能立汉”的著名观点。

②陈苏镇先生则进一步阐述了“亡秦必楚”的原因,其指出秦法与楚俗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楚人最憎恨秦政,楚人反秦的意愿远比其他五国强烈。

③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公布,又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亡秦必楚”展开论述,其中张梦晗用力最深,其指出秦对荆新地的统治放大了秦楚之间制度与文化的冲突,这是楚人反秦的直接原因,而楚国政权东移,楚人力量集中于江淮流域使得东南地区成为反秦战争的策源地。

民国电影史研究随想

民国电影史研究随想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天字第一号是一部歌颂国民党的反动影片实际上它描写一名国民党女特工打入日军内部窃取情报最后消灭敌人是一部思想艺术俱佳的间谍片对于这一类型发展有着某种开创意义
民 国 电影 史 研 究 随想
郦苏元 (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 1 0 0 0 8 8 )
喃 要】 民国电影以民国视野为核心,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微观研究、心态研究、文本研究和考古研究等,为民国电影甚
0 4 9
以个案分析为研究方法的史学形态。 它专注于个别的、 细小的 、具体的对象 ,从细节切入 ,一步步接近历史 深处,再现历史现场 ,重 展历史生活的鲜活与多彩。 无论是一个人物 、 一部作品, 还是一条史实 、 一种现象, 通过详细缜密的考证 、类比、辨识、分析 ,发掘其内 在真实性和相互关联,揭示其传达的文化信息。微观 研究克服 了宏大叙事难 以避免 的大而无 当和 抽象枯 燥 ,是对宏观研究的反拨和颠覆 ,为电影研究提供另 种视角和方法。近些年来 ,一批年青有为的电影学 者运用微观研究给中国电影特别是民国电影史学带来 新的收获新的气象。他们的研究视野广阔 , 思维活跃 , 对具有特殊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对象 , 或史实, 或事件 , 或人物 ,或影片 ,或媒介 ,或文物,通过引经据典 、 文本读解 、实地考察 、访谈 口述等 ,进行深入细致的 分析论证和浓墨重彩的描述。涉及到民国电影的许多 方面 ,开辟了全新 的史学视阈,纠正了错误的历史结 论 ,揭示了电影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重写民国 电影史提供了生动真实的历史背景。当然 , 史无定法 , 宏观微观也是相对的,是 史学内部两种不 同的思维和 方法。微观辨析是宏观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宏观思维 是对微观研究的整合和概括 。“ 民国电影”的整体史 ,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

社会科学研究 1999・4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罗志田 〔摘要〕 “倒放电影”这一研究方式的优点在于结局已知,研究者容易发现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的事物之重要性;但其副作用则是有意无意中会以后起的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得出超越于时代的判断。

既存的民国史研究就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不够“进步”的人与事常受忽视,乏人研究。

其实不进步的一面形象模糊,会直接影响到进步力量的清晰和魅力。

若能更多地关注过去研究中“失语”面相并予以“发言权”,民国史的图像会更具“全息性”。

中外过去对近代中国史的研究,有意无意中多受19世纪末以来趋新大势的影响,基本只给新派一边以发言权,而很少予旧派以申述的机会,使旧派基本处于程度不同的“失语”(V oiceless)状态。

在政治史领域,无形中似更受到近代西方“优胜劣败”这一进化史观的影响(或许也有中国传统的“胜者王侯败者贼”观念的潜在影响),比较注意研究和论证历史发展中取得胜利的一方(或是接近取胜一方)的人与事,而对失败的一方,则或视而不见,或简单一笔带过。

有人曾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综观中外许多既存研究所再现的史实,有时真让人产生“历史是由胜利者创造的”的印象。

在史学研究的对象和题目的选择上,这一倾向直接导致不够“新”或“进步”的人与事常常没有什么人研究,同一人物也是其“进步”的一面或其一生中“进步”的一段更能引起研究者的注视。

尽管表述的方式有不同,“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是近代以来不断重复的一个重要观念。

今日西方后现代史家已提出“进步”本身就是个有倾向性的“现代”概念,因而不一定客观(有趣的是后现代史家基本不认为史学可以“客观”)。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说得清楚的,本文也暂不置论史学研究是否应注重表彰进步力量。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进步的对立面的形象模糊及不值一顾,实际上已直接影响到进步力量的清晰和魅力。

对于史学研究来说,这种过分关注“进步”人事的取向有时可能造成(未必是有意的)先验的思路,即人物或政治力量的“进步”常有可能转换为其行为或策略的“正确”,结果是研究的结论(或者至少带倾向性的观点)常常产生于研究开始之前。

“民国电影”的研究现状与史料的重要性

“民国电影”的研究现状与史料的重要性

民国电影”的研究现状与史料的重要性李亦中-、“民国电影!勺研究现状各位同仁&寺别是各位年轻的南艺学者,我是昨天傍晚到达南京的,志愿者来车站接我&关心我&问老师您是不是感冒了,听到我老咳嗽,我说我没感冒也没发烧,这个就是从上海带过来的,跟南京没关系&可歇性的。

我希望这十分钟里面不要发作,影响我的发言。

刚才周星说他在高空中过来,我们是走地面的。

南京到上海坐高铁很方便&一个半小时&那么我在路上就把其他东西清空,脑子里面就想这个“民国电影”四个字。

前面发言刚才几位说的都非常好,我也不重复。

我是按照论坛发的一个议题备忘录的三点,我都会涉及一下。

首先,我想说的算是迟到的祝贺,因为我开始稀里糊涂以为这次是个揭牌仪式&没想到你们已经很低调地成立了这个研究所,这是民国电影研究的一个大动作,是要祝贺的。

周星老师在参加教育部启动一个大的计划叫做“协同创新工程!2011工程。

我们可能不是那种校级的&旦事实上也是对来自各个地方中国电影感兴趣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海外的&这里有许多贵客&我相信事业有成(第一个议题就是命题里面提及的民国电影研究的现状&这里我不重复&刚才我也讲了很多自己的见识,其实做大一点就是把民国电影这个概念提出来,我们不是为了概念而概念,确实是有一个新的发展。

我自己以前写过两次,写高校教材,统编教材,就是让你写一章&两万字多一点,中国电影的历程,肯定是一个分段的概念,我都记得很清楚,以前怎么写呢?就是那个分段的概念,叫做《解放以前的中国电影(1905—1949)》,后来写另外一本又改了一下&子像太长了,叫《中国电影1905—1949》下次我没准就写《民国电影汀。

但是它是带了一个问题&既念很好,刚才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的专家的发言&也用了一个断代的概念&可能跟我理解的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在用的时候可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下沿在哪里呢?因为在海峡两岸&他们那边就是一直在记&是这个沿下去了。

民国史研究七十年成就与新趋势

民国史研究七十年成就与新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法理学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在国际人 权法、环境保护法、经济法等领域,法理学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学者们开始法 律与道德、法律与文化、法律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强调法律的多元价值和独立 性。这一时期的法理学研究为推动国家法治进步和社会公正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新中国法理学进一步发展和转变。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 背景下,法理学研究开始法治建设、法律实施、法律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学者们 强调法律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主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 问题。同时,法理学界也开始重视比较法学、法律文化学、法律社会学等跨学科 的研究,以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理论内涵。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新中国法理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望未来,法理 学仍将继续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随着全球化和信息 化的深入发展,法理学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 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提升法理学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新中国法理学在过去的七十年里经历了从法律体系的建立到国家治理 的现代化的不断变革与进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推动法理 学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内容大纲
1、建立:伊儿汗国是在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中,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 兀建立。其疆域东起阿姆河,南至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西至小亚细亚,北至里海 和咸海。
2、兴盛:在旭烈兀和他的继任者们的统治下,伊儿汗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旭烈兀汗国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 实力、繁荣的经济贸易以及丰富的文化教育。
最后,全球化视野的引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国史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中 国本土,而是将中国置于世界舞台中进行考察,从而丰富了民国史研究的内涵。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

2007-1-29 21:38 回复
幻化者
0位粉丝
2楼
马克思主义史家侯外庐关于这一时段学术思想的研究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侯先生先出版了两大本《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13 其书名与梁、钱二书接近。其后此书屡有改易,然1949年后各版本虽多在前书的基础上改写,却明显越来越偏重于接近“哲学”一线的“思想”,而原较注重的“学说”反倒淡化了(这或许是受到苏联学术倾向的影响);后出各衍伸版皆无“学说”二字,多称为“思想史”,甚至有径名为“哲学史”者。如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便是在前书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不过略去了鸦片战争以后的原第三编。这一修改本后来成为侯先生主持的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中的第五卷。侯先生晚年回顾该卷的修订说:他“主要着力于增补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史的论述:十七世纪启蒙思想之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背景,以及十八世纪汉学兴起和十九世纪上半思潮变向的社会根源”。14
张之洞观察到的“经学讲公羊”是道咸“新学”的一个主要特点,经古文学与经今文学的区分和不同点甚多,24 但最基本的或许是以何种方式“见道”这一儒家关怀的根本问题:一主张读书先识字,字义明而经义明;一主张体会经之微言大义。冯友兰曾提出,清代之今文经学家所讲的义理之学“大与道学家不同”,盖“其所讨论之问题,与道学家所讨论者”有别。25 但寻求微言大义的今文家与偏重“义理”的宋学及诸子学仍有共性,钱穆就注意到,今文家宋翔凤晚年“深推两宋道学,以程朱与董仲舒并尊”。26 从社会史视角看三者在晚清并起,非常值得玩味。27
晚近言学术史者对今文家的态度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据此常可看出立言者的立场。一般情形下,受道咸“新学”影响者在经学中基本平等看待古文今文,甚或更重今文,这方面梁启超表现得更明显。而偏于古文一边的,则通常对乾嘉时的今文家尚承认其有所得,对道咸以后的今文家便多斥责其把学术搞乱。而章太炎等之所以反对今文家,除今古文家派意识外,也因他们特别不欣赏康有为引进西人宗教观念以树孔教之“创新意识”。戊戌前一年,章太炎便因“酒醉失言,诋康长素教匪;为康党所闻,来与枚叔斗辨,至挥拳”。28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引言电影是一种强有力的媒介,能够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表达故事,传递情感和思想。

自民国时期的电影开始发展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回顾并探讨民国时期电影史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光影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沉思。

一、民国时期电影的起步与发展民国时期被誉为中国电影黄金时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自中国第一部电影《清明上河图》的出现以来,电影开始在中国迅速普及,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才。

这个时期的电影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历史、爱情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当时中国人审美与思考的重要来源。

二、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对于民国时期电影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该时期的电影创作、电影行业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研究者们通过对电影作品的展示和分析,呈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电影创作艺术,揭示了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理状态。

研究者们对民国时期电影的艺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民国时期的电影艺术在技术和美学层面不断突破创新,提升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

例如,电影家陆文夫在其执导的电影《马路天使》中运用了多角度拍摄手法和瞬间切换的快速剪辑手法,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创新潮流。

此外,研究者们也对电影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间的电影市场竞争和公司之间的重组,帮助我们了解了当时电影行业的现状和现象。

这些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兴衰和发展趋势,为当代电影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进一步的研究也聚焦于民国时期电影对社会的影响。

民国时期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对当时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一些电影通过展示社会现实和强调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寻求变革。

民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民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机械 运动 与化学 反应 , 体 现 了人类 理性地 改造 世界
的活 动 , 并将 这 种 活 动本 身 映 现 于 胶 片 。然 而 , 与 现代性 不得 不通 过 时 间性 变 化 和空 间性 扩 张避 免 自身 的 碎 片 化 一 样 , 电影 的 本 质 也 是 在 运 动 幻 觉 中 遮蔽 静止 和死 亡 的 内在 性 。现代 人 的理 性 精神 既
早期 中国电影 的社 会 伦理 片 、 古 装 稗史 片 、 武 侠 神
写 时 间的古 老渴 望, 又 反 映 了 现 代 性 的 内 在 属
性—— 变化及 其恐 惧 , 人 们 只 能在 实 现 变 化 、 记 录 变化 和想象 变 化 中 , 克 服 永恒 性 丧 失 造 成 的虚 无 。 与 现 代 以来 的所 有 科 技 发 明 一 样 , 电 影 通 过 精 确 的
与普世 性的本 土 电影 传统 , 并创 造 出《 小城 之春 》 等世 界 经典 。 民 国电影缔 造 的现 代性 美学 范式 ,

直 影响着新 中国的 电影创 作 , 并成 为一种挑 战新 中国革命 主流 电影 文化 的潜话 语 , 作 为 一个 本
关键 词 : 民 国电影 ; 现代 性 ; 市民空 间 ; 本 土化 ; 主体 性
民 国 电影 创 作 的 一 个 高 峰 时 刻 。

录现代景 观作 为其 开端 , 现 代 及 其 矛 盾 本 身 既 是 电
影 的 本 质 也 是 电 影 的 内容 , 而第一 部 中 国电影却将 镜 头 对 准 了传 统 京 戏 , 古 典 京 戏 的 永 恒 美 学 与 电影

1 9 3 0年代的 民国电影 : 舶来 的现代性
第2 9 卷第 1 期

民国时期西安电影文化研究(1930-1949)

民国时期西安电影文化研究(1930-1949)

民国时期西安电影文化研究(1930-1949)民国时期西安电影文化研究(1930-1949)民国时期,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娱乐形式,迅速在中国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追捧。

西安作为中国西北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同样也成为了电影文化的热土。

本文将深入探讨民国时期西安的电影文化,旨在展示当时电影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西安的电影产业开始兴起。

最早的电影院于1932年在西安市中心开业,迎来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大路》的放映。

这标志着电影在西安的正式引入。

随后,西安的电影院数量迅速增加,为当地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电影选择。

而且,这些电影院还成为了当时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民国时期西安的电影产业很快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了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电影制片业中心之一。

许多电影制片公司在西安设立,电影制片人的数量激增。

这其中最有名的是"十进造影业"和"西安影业公司"等。

这些公司积极参与电影制片的各个环节,包括制作、导演、编剧等。

他们尝试着在西北地区建立自己独特的电影制片风格和审美风格,为电影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的电影文化在民国时期也与其他地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西安的电影院定期放映国内外的优秀电影作品,从国外引进的电影也成为当时观众的热门选择。

通过观看这些电影,西安的观众能够接触到国际电影的先进技术和影片制作水平,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同时,西安的电影制片公司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国外观众,使西安成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门户之一。

民国时期西安的电影文化还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通过电影制片和放映,包括电影音乐、服装、建筑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文化元素逐渐渗透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通过电影,人们对于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和改变。

同时,电影也成为了艺术家们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丰富了当时西安的文化生活。

罗志田主要论文

罗志田主要论文
41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社会科学研究2001/04
42《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1/01
43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读书2001/05
44民初趋新学者眼中的国学之“资格”与排他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45留学生读什么书: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讨论开放时代2001/09
70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再思——侧重王先谦与叶德辉历史研究1998/05
71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取向与反思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72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04
73前恭后倨:胡适与北伐期间国民党的“党化政治”近代史研究1997/04
29机关枪与线装书:从“国学书目”论争看民初科学与国学之间的紧张(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30机关枪与线装书:从“国学书目”论争看民初科学与国学之间的紧张(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31国学不是学: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定位的困惑社会科学研究2002/01
25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历史研究2002/01
26社会分野与思想竞争:传教士与义和团的微妙互动关系清史研究2002/01
27探索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历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28机关枪与线装书:从“国学书目”论争看民初科学与国学之间的紧张(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55 The Partition of the West: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inese Mind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03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因探析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因探析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因探析作者:屈岳红蒋倩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24期摘要:纵观学界对20世纪50年代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研究,对其影响评价褒贬不一。

但很少有学者系统分析院系调整产生的原因,未曾从原因入手对院系调整的得失进行评价与反思。

本文重点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原因,认为院系调整是出于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所需、实现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统一和集中的领导,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和解决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

因此,院系调整的最终效果是符合原有预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环节。

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高等学校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4.06520世纪50年代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影响。

梳理既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已经对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与论述,但大部分的评价都是从院系调整的结果入手,“倒放电影”式地去回溯其过程并研究其影响。

学者对于院系调整提出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总结,部分学者对院系调整的政治、教育、经济、文化背景进行简要分析,部分学者从院系调整的某些历史动因进行分析,还有部分学者探究了院系调整的提出是为解决当时社会某一方面的矛盾。

综合来看,学者相关研究没有全面深入地从院系调整的原因出发对此事件进行探索和评价,所以对院系调整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索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对院系调整政策制定的原因进行探索。

1经济方面,培养专门人才以服务经济建设生产力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到决定作用,能够推动并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必然被其推动和制约。

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具体而言:第一,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生产力发展水平之所以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了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

从云南三位著名绅士的反袁旨趣看“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之说的有限

从云南三位著名绅士的反袁旨趣看“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之说的有限

护 国运 动在 云南 近代 史 上意 义 重大 , 云南 以 边 徼之 区首倡 义旗 , 方 面使 云南 都 督 唐继 尧 政 一 治地 位膨 胀 , 望 也 空 前 高 涨 , 到 其 政 治 生 涯 声 达
的顶 峰 , 另一 方面 也使 云南 一 时 由边缘 进 入 全 国 的政 治 中心 。而云 南 能取得 这 场 战争 的 胜利 , 与 陈荣 昌 (8 0~13 ) 筱 圃 , 虚 斋 , 号 16 95 字 号 晚
赵 蕊
506 ) 165 ( 东技术 师范学院 社科部 , 东 广 州 广 广 摘
要 : 国运 动胜利 , 护 学界常 以“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解释, 这样认识透 露 出“ 倒放 电影” 的现象 ,
遮 蔽 了复 杂 的 史 实 , 南 三位 著 名 绅 士 虽 一 致 加 入 了反 袁 队伍 作者简介 : 赵
蕊, 中山大学历史 学博士 , 东 术师 范学 院社科部讲 师 , 广 技 主要从事 中国近现代 史研 究。

6 ・ 5
第 4期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 卷 8
表示 过要做 “ 清朝 之遗 民 , 民国之 良民” 确 实过 并
李鸿 祥 骂声一 片 。护 国起义 结束 后 , 李鸿 祥一 直 居住 在香 港 , 未 回滇 。而 且 护 法运 动 发 生 后 , 并 唐 继尧 下通缉 令通缉 李鸿 祥 , 氏更 未敢 再 踏足 李 滇 土 。所 以李 氏就 护 国起 义 的回忆 明显有误 。
维护共和考虑 , 由此揭示 出用“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诠释护 国运动 显然存在 局限性。
关键词 : 云南近代史 ; 陈荣 昌; 赵藩 ; 黄德润 ; 反袁 旨趣 ; 共和观念

【doc】惜阴堂:私宅与政治集议

【doc】惜阴堂:私宅与政治集议

惜阴堂:私宅与政治集议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青年史苑惜阴堂:私宅与政治集议方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062)摘要:作为私人寓所的惜阴堂,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一部分.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各派政治人物,纷至沓来,汇聚于此,密商计议,策划布置,使之转而成为公共性的政治集议之所.惜阴堂由"私"而"公"的节节嬗变.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其主人赵凤昌交游广阔.另一方面也是时局发展的结果.关键词:惜阴堂:赵凤昌;政治;公共空间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636(2006)06—0057—06私人寓所原属于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户主的居家生活提供私人活动空间.然而.在清末最后数年问.上海的一些私人寓所,如郑孝胥的海藏楼,伍廷芳的观渡庐,李平书的贞吉里寓所等.时常有各方宾客出入往来,新知旧雨,共聚一堂,于宴饮清谈之外,还聚议时政,甚或密商计议.策划布置.结果使得这些私人寓所转而成为具有"公共性"的政治集议场所.使私人领域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赵凤昌的私寓——惜阴堂.由于赵凤昌的活动以幕后居多.加之史料匮乏.学术界对赵风昌其人以及惜阴堂的研究较为薄弱.屈指可数的几篇文字在介绍赵凤昌的政治活动之时.虽也言及惜阴堂.但并未探讨其社会功能与空间属性的变化状况.q)鉴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就惜阴堂在清末政治风云变幻中的功用略加论述.以显现其由"私"而"公"节节嬗变的历史轨迹.或可因小见大.为理解清末上海公共空间的体制建构和功能发展提供一个具体案例. 一,赵凤昌的社会关系网络与惜阴堂的友朋雅集赵凤昌(1856--1938).字竹君,号惜阴,又称惜阴堂主人,江苏武进人.少时家贫,入钱庄习贾.后纳赀捐官.分省广东候补.先后在粤藩姚觐元和粤督曾国茎的幕府任事.1884年,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赵入张幕.1889年.张之洞转任湖广.赵随之人鄂.以候补直隶知州的身份充任机要文案,赞襄密勿.赵凤昌早年读书不多.但他敏于幕道,"通达政事文章叩l(p位),记忆力极佳, 办事井井有条,时或代拟公牍文电,"模仿之洞书法几能乱真"【2l93).故而颇得信任,被张之洞倚为左右手.但也不免招惹物议.为人所妒嫉.当时有忌之者作"两湖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之讽语."书之墙壁.刊之报章.童谣里谈,传遍朝野".[1l(p'1893年.大理寺卿徐致祥在翰林周锡恩的撺掇下.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牵及藩司王之春与赵凤昌.廷旨着刘坤一,李瀚章确切查明.据实奏覆.13](p?嬲'结果.张,王"毋容置议",而赵因"不无在外招权之事"[1l(p?Or)."不恤人言.罔知自爱".被清廷"着即革职.勒令回籍"OI(P?如).赵凤昌被革职时.适值春秋鼎盛之年.岂甘回籍赋闲,遂移家上海,先是在华界住了一阵子,不久即迁居公共租界.并于1908年购地l0亩.建一英式楼房,前后五间,两层半.取名"惜阴堂",前门为南洋路10号(1943年改为南阳路154号).后门开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4l(p_4I4)门匾由张謇题写晚清时期.因各种原因而从内地移居上海作寓公的官绅甚多,许多人都曾在租界建有私人寓所.从私人生活的角度来看.惜阴堂只是这众多私人寓所中的一座.其主要功能是为赵凤昌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提供私人活动空间.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惜阴堂中基于婚姻和血亲纽带而形成的夫妇,父子等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家庭关系.因此.作为私人生活处所的惜阴堂,乃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其基本的空间属性是私人性的,与任何意义上的"公共性"无涉.不过.较之于其他私寓略有不同的是.惜阴堂建立之前,赵凤昌已在上海寓居多年,并广泛结交各方人士.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一关系网络的存在与发展.对于惜阴堂由一般意义上的私人寓所转变为"公共性"的政治集议之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自被革职之日起,赵凤昌就已脱离官场,无任何官差职守.但他并未完全远身政治.张之洞为了安慰作者简介:方平(1969一),男,安徽和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他.通过盛宣怀,为其在武昌电报局安置一挂名差使.作为生活之资【1).并委派他常驻上海为湖广督署办理通讯,运输诸务.赵风昌遂藉以与当地官绅,外国领事建立联系,为张之洞提供消息,出谋划策.因此.他虽"闭关却扫.脱略公卿".但却与江浙地区的官绅密切往还.甲午战争期间.赵凤昌与张謇,屠寄,经元善,何嗣煜等帝党名流过从甚密.时常在一起议论朝政,言战之声甚高.戊戌维新期间.通过经元善的介绍.赵凤昌还结识了南下办报的康有为,粱启超,"时与讨论".[Sgp-I18)义和团运动期间.寓居在沪的赵凤昌密切关注各方面的动静.除了每日与武昌方面保持密电往来,及时向张之洞"报告外人对于此事件的消息与国际的情势"之外.还时常与何嗣煜等人计议密商.t21~,)清廷宣战上谕发布后.南方各省都在观风望色.中外之间并未发生武装冲突.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局势巳骤然紧张.赵风昌遂与盛宣怀,何嗣煜,张謇等人策划以上海为外交中心.力谋维持东南地方社会秩序.并分头运动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等东南督抚,最终促使张,刘等人与英,美等国驻沪领事达成所谓"两不相扰" 的"东南互保".其间.赵风昌既在幕后出谋划策,又奔走于地方官绅与西人之间,穿针引线,周旋凋停,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6l-捆)庚子以后.变乱丛生.朝政日非.民心激昂.赵风昌俯察时事,"感怅清政之不纲.非改弦易辙无可救治.抑且非一二长吏所能转祸为福".益加注意结交各方人士, "贤士大夫之过谈者,所聚益众".张謇,汤寿潜等人时来会聚.自不待言;其他各地名流士绅,如唐绍仪,粱敦彦,胡元傻,熊希龄,郑孝胥,庄蕴宽,王清穆等,"凡过沪必就谈大计".此外.为了预集英才.赵风昌还多方结纳青年志士.因曾在张之洞幕府任事之故.他对往来沪上的湖北籍留日学生尤多关照.蒋作宾,何成浚,李书诚等自日本学成返国.途经上海,亦必至赵寓盘桓,"述彼邦治道".[VlCe246)从上文的简单叙述中可以看出.赵凤昌在上海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覆盖面甚广.其中.既有长年寓居本地的官绅.也有临时往来上海的各地名流;既有老成持重的社会贤达.也不乏血气方刚的青年才俊.各方宾客来来往往,非为故交,即为新朋,因种种纽带而相互联系,并时常雅聚一堂.畅叙友情,闲话时事.未必皆有十分明确的政治目的.但在诗酒酬酢,宴饮清谈的同时.于时局有所议论.却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这一关系网络虽非政治性结社.但多少带有一些政治色彩.惜阴堂建立之后.这一带有政治色彩的关系网络以及根植于此一关系网络之上的友朋雅集开始向惜阴堂延伸拓展.使惜阴堂在为私人生活提供活动空间的同时还承担了某些政治集会的功能.由此.亦逐渐改变了惜阴堂的空间属性.1906年9月.清廷颁发上谕.宣布先从厘定官制人手.预备"仿行宪政".一时间.各地的立宪活动骤然升温.张謇,郑孝胥,汤寿潜等主张立宪的江浙士绅遂借机在沪成立预备立宪公会.该会本着"发愤为学.合群进化"腭的宗旨,积极从事宪政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意在58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倡导国民以仰承朝廷德意"[ggp-ico).虽然赵凤昌对于清廷能否诚心立宪不无疑虑.但他认为"鼓动天下.必当有先开其风气者.譬之涉江,先以舟楫桥渡.立宪庶不失舟楫桥渡耳",并受邀于1909年人会.预备立宪公会会员众多,组织机构完备.本有固定的会所可供议事论政之需,但由于赵风昌与张謇,汤寿潜等人私交莫逆.所以惜阴堂仍是江浙立宪派讨论时事的重要活动场所.赵凤昌不仅以会员身份"参与会事".还时常与一些"新知旧雨.抵掌斗赢"【7l瑚).当年"斗室"之内究竟如何策划密商.现已无从知晓,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每有重大活动.必牵动天下之视听,却是不争的事实.其问.某些幕后决策.与惜阴堂恐怕不无关系.由于赵风昌阅历丰富,人脉丰沛,又熟悉政情.洞悉时事.因而惜阴堂人来客往不断.上海地方绅,商,学界一批意气相投的士绅更是时常在此聚谈集议.黄炎培后来回忆说.辛亥革命前."上海有一群政治意识不完全相同而一致倾向于推翻清廷,创立民国的战友.中间教育界为主力.包括新闻界,进步的工商界和地方老辈如马良(相伯),张謇,赵风昌(竹君),姚文榍等."这些人经常集会,其集会地点,除了江苏教育总会,上海工巡捐局,<时报>馆的息楼之外.另一处就是赵风昌的惜阴堂.fIo】)所谓"推翻清廷","创立民国"云云,对于黄炎培而言.或许确为其真实想法,因为他早在1905年就经蔡元培介绍加入了同盟会I10l(p删.但如若声言此一群"战友" 皆有倾覆清廷之志.恐怕多少只是"倒放电影"(罗志田语)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主观臆想和附加,是回忆者在建构个人化历史叙事时不自觉地运用"加法"(葛兆光语)的结果.未必完全合乎历史的本相.毫无疑问,上述诸人都主张实行某种政治变革,但揆诸他们的政治立场.大多属于温和的立宪派.而黄炎培当时所担任的几个重要社会职务.如江苏谘议局常驻议员,上海工巡捐局议董,江苏教育总会常任调查干事,苏州江苏地方自治筹备处参议等,也都还属于体制内或体制边缘的角色.由这些社会职务以及因这些职务而发生的社会交往关系所界定的公开的社会身份.与那种以倾覆清朝统治为职志的革命者的形象也还有不少距离.不过.黄炎培的回忆确也表明,这群"战友"都是些热心时事而倾向于变革的有识之士,他们的集会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友朋雅集.而是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遘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惜阴堂绝非单纯意义上的私人寓所.实际上还担负着某种政治集会的功能.辛亥革命以前.张謇,赵凤昌等人之所以频频集会于惜阴堂.不仅仅是由于彼此意气相投.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政治主张.还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关联.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赵凤昌曾投入巨资人股.即便是在该厂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赵也始终保留股票不出售. 19o7年.为挽回沪宁铁路主权.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批江苏籍绅商发起成立苏路公司股东会,张,赵等人都踊跃出资人股.成为股东会成员.191o年,赵凤昌与张謇,熊希龄,叶揆初等人还与美商合作成立了上海最早的中美合资企业——太平洋商轮公司.华资超过了50%.辛亥年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间.史量才出价ll万两银子从外商手中购买《申报>,其款项由七个合伙股东共同筹集.其中.张謇出l万,赵风昌和应季中各出3万.熊希龄,程德全各出2万.沈恩孚出3000元.史量才则负责流动资金.【4-415-416)显而易见, 赵凤昌与张謇等人在经济实业等方面的利益连带关系.对于他们之间时常在惜阴堂聚集也不无影响.南方阵营的政治集议之所如果说辛亥革命前.时常在惜阴堂集会的,以绅,商,学界的名流为主.多属温和的立宪派人士;那么辛亥革命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旧官僚以及革命党人亦时来会商议事.惜阴堂转而成为南方各派人物的政治集议之所.1911年l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至上海,各方人士奔走联络.积极图谋大举.赵凤昌亦不甘寂寞.他不仅密电汉口友人询问其事.催促适在汉口的张謇尽早返沪.还与上海商会董事苏宝森等人晤谈.就如何维持上海社会秩序,如何促请西人严守中立等事宜.进行磋商布置.l0月15日.赵凤昌打电话邀请黄炎培等人到惜阴堂.与张謇,马相伯,姚文榍等"商讨时局前途应付办法.定了一些策划".[Itl(p∞)次日.黄炎培,沈恩孚,雷奋,杨廷栋等邀请张謇根据先前的"策划".到苏州与苏抚程德全商议,并由张謇代为草拟《奏请改组内阁宣布立宪疏>.要求清廷组织责任内阁."宣布宪法,与天下更始"tSe).在此后一段时间内.惜阴堂一直是张謇等人密谋策划的主要场所之一.起初.张謇,赵凤昌等一度还希望清廷通过组织责任内阁.尽快实行宪政.以消弭内乱.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很快就本着"保将来中国"的立场而改弦更张.为了策动各省响应义举,赵凤昌等人"展(辗)转约各省籍友好.无论其为赞成共和与否.均来惜阴堂集商.奔走最力者.苏人黄炎培,沈恩孚,孟森,刘垣,冷通,雷奋,浙人褚辅成等."张謇亦以江苏谘议局局长的名义,函电四出.各省多闻声响应."于是先后至者十余省.晨夕相见于惜阴堂.卒以十余省代表之力.莫南京临时国会之耆圭£基,壮图宏举,共商惜阴堂斗室之间也."[71(p248)据回忆, 经常到惜阴堂"商讨大计"的革命党人有黄兴,汪兆铭,章炳麟,宋教仁,章士钊,于右任等.¨3】-28)此外,"若山西景耀月,直隶张继,山东丁世铎,云南张耀曾等,过沪必先来陈说当地情事.徵问进止.一堂济济".客寓惜阴堂的庄蕴宽还不时邀集旧部党人钮永建,王孝缜,赵正平等前来议事.上海光复后,沪军都督陈其美,民政长李平书等."知革命计议多在惜阴堂,亦来与会".浙江光复会首领陶成章则通过汤寿潜的介绍.前来会集.f,】狮)惜阴堂成了南方各派商讨革命大计,部署军政事宜的中枢机关.11月初.上海,杭州,苏州相继光复,东南地区"文明大举.大势已成"【l4】?l衄).至11月中旬,全国已有湖北,湖南,陕西等十多个省宣布独立或脱离清政府.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组建一个统一的中央机关.l1月l1日.江,浙,沪三督程德全,汤寿潜,陈其美联名电邀各省派代表来沪参加临时会议.共商组织临时中央政府事宜.次日,雷奋,沈恩孚与姚同豫,高尔登又分别以江,浙都督府代表的名义,再次通电全国,呼吁各省派遣代表来沪.会商组织临时政府之事.并请各省公认上海方面推举的伍廷芳,温宗尧为临时外交代表.l1月15日,江苏都督代表雷奋,沪军都督府代表袁希洛,俞寰澄,朱葆康以及福建都督府代表林长民,潘祖彝等.在沪会商.决定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㈣如捌j此后.各省代表连日在沪开会.开会的主要地点是县城西门外斜路的江苏教育会会所.而幕后密商则在惜阴堂.惜阴堂因之"成为当时讨论国事的会场"."会议内容都是有关全局的大事件.如国体问题等".与会人员,除赵凤昌以外.还有张謇,汤寿潜,张元济,黄炎培,温钦甫,史量才等.【I6】84)时方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塾,并于武昌起义后随张竹君的红十字会前往汉口参加救护工作的赵凤昌之女赵志道则回忆说:"九月中旬,乘船返沪.抵家,见先君已除辫.终日与各方人士讨论国事.座上客有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戴天仇,张季直,庄思缄,汤蛰仙等."【l7】(p)正是在这个惜阴堂里.张謇,赵凤昌,马相伯,姚文榍,沈恩孚,黄炎培,雷奋等人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即鼓动拥有实力的袁世凯转向共和,诱迫清帝退位,由裒来统一全国各方力量.建立稳固的政权.并决定推举与袁世凯关系密切的张一鏖赴京.对袁进行工作.此即所谓的"惜阴堂策划".0苏沪光复后.武汉地区的战事尚未停歇.已经独立的地区各自为政,无所统隶,"于是惜阴堂宾客云集.论政以外.兼及论军,皆以增兵筹饷为言,请缨代伐为志".不仅胡汉民,谭延阊,李烈钧,柏文蔚等各省都督时来惜阴堂商洽.其他各地民军首领,如原第九镇统制,苏沪浙联军总司令徐绍桢,第八师军人张厚琬,李书城,黄葆苍,陈元白,镇江都督林述庆,江北都督洪承点,吴淞总司令李燮和,沪军都督府参谋长黄郛以及女子北伐队队长林宗素等亦杂沓纷至.前来会商.一时间,惜阴堂车马填咽.户限为穿.【7瑚)1911年l2月1日,因汉阳失守.黄兴被迫返抵上海.他一到上海,就对《民立报》记者表示:"此行目的.在速定北伐计划,并谋政治统一."】(p1.5?作为"谋政治统一"的第一步.黄兴首先就是到惜阴堂与张謇等人会晤.l2月2日.郑孝胥在日记中写道:"闻黄兴自汉阳来沪.寄居南阳路,非熊宅,必赵宅也.报言.程德全昨日来沪,与季直,平书等会议,必因汉阳失败,南京固守.故谋办法."3日.郑孝胥再记:"报言,革党已陷南京.张人浚,铁良避登日本船,张勋走江北.是夜,程德垒, 汤寿潜皆至竹君宅中议事.车马甚多."?施捌4日,沈恩孚,俞寰澄等在沪的十四省代表与江苏都督程德垒,浙江都督汤寿潜,沪军都督陈其美,外加章炳麟,章驾时,蔡元培,赵凤昌等在江苏教育总会召开共和联合会大会. 决定暂定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并票举黄兴为大元帅. 黎元洪为副.啕-硝)毫无疑问,此一决定与前一天晚间的惜阴堂会议必大有关系.5912月25日.孙中山白海外回国.抵达上海.当日午后即应伍廷芳之邀至观渡庐.与南方党人相见."互商要政".嗍-蚺次日.他就来到惜阴堂征询意见.并会见各省代表."对各方人士慰勉有加.深以革命大业得各省热心革命人士努力完成.克偿初愿为庆,并谆谆告诫.应以统一建国.网罗人才.策划财政为当前要务".【l3l-挪应孙中山之.向.赵凤昌还一一陈说沪汉情事".此后.孙中山又多次前往惜阴堂.就"统一建国诸要端".与赵凤昌等人磋商.并达成"尤先以网罗英贤及国家财政事"为当务之急的共识其时,熊希龄亦寓居在沪,赵凤昌时常与其在惜I阴堂把酒晤谈."偻指财政.如数家珍".因熊希龄曾在清政府度支部为官.后又担任过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精于理财,夙着能声.赵凤昌又邀约孙中山,黄兴与熊希龄在惜阴堂见面."既相晤.畅论革命事.特重财政.孙,黄:并重之,请草订设施纲要."熊即受托."尽旬日之力".草拟出一份财政方案.见者成以为精析可用".在酝酿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过程中.孙中山,黄兴等人还多次前往惜阴堂征求意见.赵凤昌建议:"建基开府.既须兼纳众流.更当克副民望".脚?踟I)此后.张謇,汤寿潜,程德全等均受邀加入南京临时政府.形成了革命党人与立宪派,旧官僚联合掌权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当然主要是由各派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但与赵凤昌此前的建议以及惜阴堂中的磋商恐亦不无关系.三,南北沟通的秘密通道与议和之所辛亥革命时期.惜阴堂不仅是南方革命党人,立宪派以及旧官僚聚会讨论时局的主要据点.也成为南方革命阵营与北方衰世凯集团之间联络沟通,交换意见的秘密通道和停战议和的主要场所.武昌起义后.各省纷起响应.原本天下一统的政治版图:分裂为南北两个相互对立的营垒.且处于武力对峙状态.就南方而言,革命虽成于民意.义旗四举.但并无精兵练卒.数量不多的民军.除一部分系由各地新军改编外,.余者多为临时集结.徒立番号.而实力不济.尽管北伐声浪四处可闻.实不足以与北洋相抗衡.就北方而言.袁世凯因时局危殆而东山再起.承受清廷重命.执掌大政,.握有北洋重兵.却阴蓄异图.一直假军事之抑扬.以为进取之捷径.因此.南北双方一度处于危疑,观望之中,.由此也形成了罢兵和谈之一线端倪.只是由于形格势禁加之局势诡谲.烟幕重重.双方均彷徨失措.无法公开进行沟通.从旧官僚营垒中出来的赵凤昌熟悉北方内情,.遂通过其妻弟,也是赵秉钧部属的洪述祖与衰世凯集团进行联系.北方也由洪述祖以私函的方式窥测南方的意旨.赵以此商之于南方党人,孙中山,黄兴皆表示:今日但求覆清,以行共和.不战而胜.翼不可为.且足补南军之拙.惟当得其人而语之耳."赵凤昌遂力举唐绍仪.得到孙,黄等人的认可.随后,赵凤昌又与北方密电往还.沟通意见.并通过唐绍仪的同乡同学,上海电报局局长庸元湛与唐绍仪联系.促其同意"南来协商大计".c】1?捌12月初.迫于各方面压力.清廷派出以唐绍仪为总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代表的代表团南下议和.唐绍仪于甲午后曾在上海作寓公,与赵凤昌本为旧交相识,深知赵与张謇私交甚笃.所以他于l2月17日辗转到沪后.立即到惜阴堂造访赵风昌.并要求代约张謇晤面.见到张謇后.唐绍仪首先代表衰世凯转致"殷拳之意"."并询问整个局面.应如何措理.愿听张的指示".冈一当日.唐,张等人.即席定以共和政体为鹄的,谓来日所议.仅成此局之步骤耳".通过赵凤昌的介绍.唐绍仪还与孙中山,黄兴等在惜阴堂会晤,彼此推诚相见.尽掬肺腑.甚为融洽.c】l-拗l2月18日.南北议和代表在英租界市政厅正式开议.自18日至31日.双方围绕停战,国体以及召开国民会议等问题,先后进行了五轮会谈.作为分属于不同蕾垒的谈判对手.唐绍仪与南方代表伍廷芳在谈判桌上.不能不有所争持.但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官样文章.其实真正的幕后交易都是在惜阴堂进行的.伍,唐二位广东同乡.白天"在议场时.板起面孔,十足官话".晚上则同往惜阴堂"聚谈"."共同研究如何对付北方.以达目的".惜阴堂主人赵凤昌亦直接参与密议.南方代表魏宸组后来对人说:"所有议和中主张及致北方电.俱是夜间在赵寓双方商洽."田)南方代表团秘书余芷江则回忆说:"这次议和是一个大烟幕.有关会议情况的电报.白天打出去的和晚上打出去的完全不同,是两回事.""白天开会是在做文章.谈停战问题.规定你让出多少里.我让出多少里.白天打出去的电报是互斥对方违反协定.等等.重要问题在夜里谈:清帝退位问题,退位后的优待问题,退位后谁来的问题, 要外国承认问题.等等.所以夜里打出去的电报才是会议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会议进行时并不公开."鲫北方代表冯耿光也说."在和议过程中每星期当中总有一天或两天.程德全,汤寿潜,张謇,汪兆铭,陈其美等曾在赵家聚会.'.阎?尬】南北和谈期问.除了惜阴堂之外.伍,唐等人有时也在伍廷芳的观渡庐密议磋商.赵志道回忆说:南北议和时.先君常去西摩路观渡庐与伍廷芳策划和议条件.闻五色旗寓五族共和意,嘉禾国徽寓以农立国意.皆出先君倡议."彻?均观渡庐与惜阴堂.分别作为伍廷芳和赵凤昌的私人寓所.原本没有什么瓜葛.却都成了政治谈判的幕后交易之所.并联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问的策划密谋.对南北和局的形成影响甚大.当然,一些重要的活动.大多还是在惜阴堂进行.1912年1月中旬.南北双方在惜阴堂达成清帝退位,拥护衰世凯为大总统的密约. 随后,在赵凤昌,张謇等人的布置下.又在惜阴堂拟定了清帝退位诏书.由此奠定和平统一的大局.。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

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一、引言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民国史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对民国史进行深入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倒放电影”倾向。

所谓“倒放电影”,意指将事件的发生过程颠倒过来,导致观察和解读历史的角度产生偏差。

本文将从“倒放电影”的概念、表现形式、原因和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该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什么是“倒放电影”“倒放电影”是指将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发生过程颠倒过来,给人一种观察上的不连贯感。

在民国史研究中,这种“倒放电影”的倾向表现为研究者对民国时期的一些事件或现象过分强调其前因后果的关系,或将某事件的发生过程逆序解读,导致历史的顺序被打乱,无法准确把握历史的真实面貌。

三、“倒放电影”的表现形式1. 强调偶然因素: 一些研究者过分强调某些事件的偶然性,将其过度放大,忽视了事件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他们常常通过对偶然事件的解读来试图寻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必然联系,却忽略了事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意识形态。

2. 无序叙述:某些研究者在叙述民国时期的事件时,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而采用错位的叙述方式。

他们刻意打破历史事件的时空顺序,以传达自己的一些观点或意图,导致历史的脉络和认知被分散和混淆。

3. 浪漫化倾向:一些研究者在探究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时,常常带有一种浪漫化的倾向。

他们通过夸大和渲染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英雄主义色彩,丧失了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和评价能力,使历史研究偏离了真实的轨迹。

四、“倒放电影”的原因1. 学科局限性:民国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涉及范围广泛,时间跨度长。

研究者对于如此广泛的历史现象和事件进行研究时,往往只能从个别事件入手,无法全面掌握历史的脉络和全貌。

这种局限性使得研究者易于将某个事件过分放大,忽视事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2. 学术观点的倾向性:研究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往往会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解读。

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

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

民国报纸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
李道新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2005()6
【摘要】民国报纸不仅是研究民国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尤其社会生活史和日常风俗史的必由之路,而且是重写中国早期电影史的重要依据。

民国报纸里的电影信息,包括电影新闻、电影论评和电影广告在内,为笔者反思中国早期电影的历史叙述建立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系。

事实上,正是在以《申报》、《晨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和《广州民国日报》等为代表的民国大报里,充满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汗牛充栋的各种电影信息,潜隐着一段久经湮埋、未被阐发的中国电影史。

【总页数】9页(P24-32)
【关键词】民国报纸;中国早期电影;历史叙述;电影信息
【作者】李道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9;J909.2
【相关文献】
1.中国早期本土电影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以民国电影期刊为中心 [J], 倪万
2.从民国报纸副刊探寻现代文学新的历史叙述 [J], 张武军
3.《赣北古史考》:赣北早期历史的新叙述与新建构《赣北古史考》:赣北早期历史的新叙述与新建构 [J], 陈金凤;汤大同
4.共和国大历史与两个时代两种叙述从电影《建国大业》看新中国历史合法性叙述的变迁及其象征意义 [J], 徐勇
5.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 [J], 李道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 1999・4
民国史研究的
“倒放电影”倾向
罗志田
〔摘要〕 “倒放电影”这一研究方式的优点在于结局已知,研究者容易发现
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的事物之重要性;但其副作用则是有意无意中会以后起的
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得出超越于时代的判断。

既存的民国
史研究就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不够“进步”的人与事常受忽视,乏人研究。

其实不
进步的一面形象模糊,会直接影响到进步力量的清晰和魅力。

若能更多地关注过去
研究中“失语”面相并予以“发言权”,民国史的图像会更具“全息性”。

中外过去对近代中国史的研究,有意无意中多受19世纪末以来趋新大势的影响,基本只给新派一边以发言权,而很少予旧派以申述的机会,使旧派基本处于程度不同的“失语”(Voiceless)状态。

在政治史领域,无形中似更受到近代西方“优胜劣败”这一进化史观的影响(或许也有中国传统的“胜者王侯败者贼”观念的潜在影响),比较注意研究和论证历史发展中取得胜利的一方(或是接近取胜一方)的人与事,而对失败的一方,则或视而不见,或简单一笔带过。

有人曾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综观中外许多既存研究所再现的史实,有时真让人产生“历史是由胜利者创造的”的印象。

在史学研究的对象和题目的选择上,这一倾向直接导致不够“新”或“进步”的人与事常常没有什么人研究,同一人物也是其“进步”的一面或其一生中“进步”的一段更能引起研究者的注视。

尽管表述的方式有不同,“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是近代以来不断重复的一个重要观念。

今日西方后现代史家已提出“进步”本身就是个有倾向性的“现代”概念,因而不一定客观(有趣的是后现代史家基本不认为史学可以“客观”)。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说得清楚的,本文也暂不置论史学研究是否应注重表彰进步力量。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进步的对立面的形象模糊及不值一顾,实际上已直接影响到进步力量的清晰和魅力。

对于史学研究来说,这种过分关注“进步”人事的取向有时可能造成(未必是有意的)先验的思路,即人物或政治力量的“进步”常有可能转换为其行为或策略的“正确”,结果是研究的结论(或者至少带倾向性的观点)常常产生于研究开始之前。

比如,我们常常见到辛亥
革命推翻清朝是因为革命派更进步(因而更正确)的论述,同理也常见于论证北伐军何以能战胜北洋军阀。

不论史学究竟是否可算严格意义的“科学”(近年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关注),这样先验的研究倾向肯定减少了史学研究的科学性。

在此倾向下重建出的史实,也可能距原状更远。

以民国史研究为例,我们的民国史研究近年发展较快,论著日多,若以进步速度论,在近代史研究中应可名列前茅;但与近代其他时期的研究相比,深入程度仍嫌不足。

对民国时期的人与事(特别是人),我们的认识似尚停留在相对浅表的层面;除一些类似五四、五卅、北伐、抗战、国共之争等大事件有数量较多的集中研究外,其余内容恐怕连普遍的覆盖都还不能说已经完成。

而对那段时间社会的动与静、各社群的升降转换、人们的生活苦乐、不同人物的心态、思潮的兴替(特别是相对边缘者),以及学术界的主流与支流等面相,我们的了解恐怕都还相当不足。

概言之,整个民国史研究或者可以说是骨干已粗具而血肉尚模糊,而全面的社会与集体心态重构尤嫌不足,一个比较全面的动态民国历史图像还有待于重建(即使对上述已集中研究的事件,也存在有选择地注重和忽视不同因素的问题)。

民国史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又是一个相对更为薄弱的时段。

此不独中国如此,西方亦然。

在费正清和费维恺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两卷共26章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占两章;在法国学者J ean Chesneaux,Fra ncoise Le Bar bier and Ma riecla ire Ber g re撰写的民国史(China fr om the1911Revolution to Liber ation,tr.by Pa ul Auster,L ydia Davis and Anne Destenay,New Y ork:Pantheon Books,1977)中,北洋时期为全书12章中的一章;在以研究军阀时代著称的美国学者谢里登(J a mes E.Sheridan)写的另一本民国史(China in Disintegration:The Republican Er a in Chinese Histor y,1912-1949, New Y ork:The Free Press,1975)中,北洋时期为全书8章中的一章,比例稍高。

近年中外对北洋时期的研究稍增,但总量仍不算多。

很显然,败落的北洋军阀已成为历史写作上的“过渡”章节。

其实,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余年间中国不论社会经济还是政治军事以及思想学术,都有相当大的转变,实不能存而不论。

即使仅仅想要了解国民党何以能战胜北洋军阀,也必须对失败的一方作深入的考察,给对立面以发言权,然后可得到接近原状的认知。

只有对国民党(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与之联合的共产党)和北洋双方的心态、观念、行为及其互动有比较深入而接近原状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以北伐为表征的国民革命这一近代中国极为重要的政治事件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从既存研究北伐时期的多数论著看,过去似倾向于从后来国共两党成为中国主要的政治力量的角度来反观历史,仿佛20年代一直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力量在进行斗争。

其实,在国民党象征性地统一全国之前,对身处20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北伐前后政治军事方面主要的区分恐怕是南北即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的对立,当时中外舆论关注的重点显然是南北之争。

而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争,特别是国共之间的斗争,并不为许多人所了解,也未引起人的充分注意。

国民革命运动的内部争斗,只是在1927年武汉与南昌的对立出现后才渐为人所知。

当时报刊上最著名的“赤党”,实际上是活跃在台面上的左派国民党成员徐谦与邓演达,对真正的中共反而了解不多也注意不足。

这样看来,既存的研究倾向有点“倒放电影”的味道。

“倒放电影”手法的优点是:由于
结局已经知道,研究者较容易发现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到的事物的重要性。

以后见之明的优势,仔细分析当时当事人何以不能注意到那些后来证明是关键性的发展(即何以不能认识到特定事件的历史意义),以及这样的认知怎样影响到他们对事件的因应,应能有较大的启发。

但这一手法也可能有副作用,即容易以今情测古意,特别是有意无意中容易以后起的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是得出超越于时代的判断。

这样以后起的观念去诠释昔人,有时便会出现朱熹指责的“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的现象,主动去“捉”出一些脱离时代的研究结论。

黎澍先生曾总结出我们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四个缺点,其中之一就是追随“国民党观点”,即不从历史实际出发,不充分研究材料,而以领袖、党派划线,跟着国民党人云亦云。

这一倾向其实在西方也存在,尤其在民国史研究中特别明显。

自从国民党开府广州特别是宋子文掌管财政后,实行了西式税收新政策,使政府财源陡增,有力地支持了广州政府的东征北伐。

过去许多中外研究者都将国民党的新政策视为中国财政的“现代化”而予以肯定,但当时舆论对此曾有非常强烈的反弹(意味着民间对此“现代化”举措甚为不满)。

无论后来怎样评价这一政策,当时这些反对舆论长期为中外研究者所忽视,很能说明中外的民国史研究无形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比北洋更进步的)国民党观念的影响。

章太炎就是当时指责国民党擅加苛税,其暴敛害民甚于北洋政府中的一个。

而现存对北伐前后政治的研究,除极少数外,均甚少提及像章太炎、梁启超这样一些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且颇活跃的思想大家的政治活动与政治言论。

其实,对身处战乱与革命时代的各种类型的读书人(包括传统的士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及其怎样因应时势的考察,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那一时代的整体理解。

但在一般对章太炎的认知中,公开站在北洋军阀一边这一事实并非他这位革命家一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阶段或面相。

这就凸显出“倒放电影”手法另一明显的不佳之处,即无意中会“剪辑”掉一些看上去与结局关系不大的“枝节”。

其结果,我们重建出的历史多呈不断进步的线性发展,而不是也许更接近实际历史演变那种多元纷呈的动态情景。

史家在重建往昔之时固然都要选择题材和排比史料,以避免枝蔓;但在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史实皆被剔除后,重建出的史实固然清晰,是否也有可能会偏离历史发展的原初动态真相呢?
有时候,也许史实的发展演变越不整齐清晰,越接近原初的动态本相。

有些看上去与所处时段的历史发展结局不一定有非常直接关系的“枝节”性侧面,其实仍能折射出“整体”的相当时代意谓。

民国史上类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样的重要时段,尤其不容忽视。

若能更多地关注过去研究中的“失语”面相并给予其“发言权”,我们的民国史图像一定会更具“全息性”,很可能民国史上“进步”的面相也因此比原来所认知的更加生动丰满。

(作者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成都市 610064)
责任编辑 张小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