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课件+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课件+素材 新人教版
6.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
应,更有力地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 的道理。
7.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荣利、 安贫乐道的情怀。
u分析本文写法。
托物:——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
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与刘禹锡 对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
陋室铭
刘禹锡



1

对 大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洛阳 人。唐代文学家。贞元九年进士。他 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 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 被贬官降职多次。作品有《刘梦得文 集》。
二、题解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 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 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陋室主人的交往不俗。交往的人都是博学的人, 可知室中主人也一样德才兼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只劳形
写 陋室主人的情趣高雅。弹琴、阅读佛经可见主人高
雅脱俗的情致,这正是“德馨”的体现。
5.文章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 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陋室铭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陋室铭第一课时
1
题目解析
铭——原来是刻在器
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来成为一种文体,这 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 的。
本文“陋室铭”,意 思是刻在简陋居室里 的文章。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 者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 哲学家。曾中进士,官授监 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 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 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 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奏乐的声音 官府的公文 使身体劳累
蜀子云亭。孔子云 :“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 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 (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 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对照课下注释,疏通全文。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一下)
5
解释下列红色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
出名
灵异 这
是陋室,惟 吾 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只 品德高尚 长到
映入
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博学的人 没有学问的人 弹奏
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 “(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 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 呢?”
10

11
7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 映入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陋室铭》课件(上课用)

《陋室铭》课件(上课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调素琴,阅金经。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起兴与类比
❖ “起兴”就是用他事物引出所歌咏之辞,避 免直截了当。例如“羊群走路靠头羊,干革 命靠的是共产党。”本文用“有仙之山”和 “有龙之水”引出“品德高尚的人住在陋 室。”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 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 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 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 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 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 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 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 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 众人曰:“公仆精神!”
刘禹锡(77 2—842),字梦得, 贞元九年进士,唐 代诗人、哲学家。 曾因参加王叔文政 治革新而被贬为地 方官。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 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 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 徽和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 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 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 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 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 “类比”就是用同类而且具有相似点的事物 作对比,来突出所歌咏之物的特征。本文中 借诸葛亮隐居南阳草庐作《梁父吟》,杨子 云住在西蜀茅亭写《太玄经》,来类比刘禹 锡居安徽和州陋室而作《陋室铭》,从而突
借物抒情与托物言志
❖ 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通过对客观景物 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是 通过描写特定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 态度。借景抒情的“景”指的是自然风景, 托物言志的“物”指的是客观事物,此“物” 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陋室铭(第一课时)

陋室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重点)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

(重难点)4、能力目标: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教学过程:一、以背景导入(学生讲述此故事)(2分)据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

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

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

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

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

此住房依山傍水,景色怡人。

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

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

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折腾的搬了三次家。

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遂如行云流水般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陋室也因之而名闻天下。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刘禹锡的陋室。

二、了解陋室(5分)1、陋室什么意思?什么是铭?(抽学生解决)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含蓄,一般押韵,属于韵文之类。

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居室作的室铭,用以自勉自慰。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读准红色字的音。

陋室(lòu )吾(wú)鸿儒(rú)调素琴(tiáo)德馨(xin)苔痕(tái)案牍(dú)3、划分节奏、找韵脚及对偶句本课四字句,五字句较多。

陋室铭课件

陋室铭课件

人杨 在柳 和青 州青 心河 在水 京平
情感探究
主旨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感:高洁傲岸的情操和 安贫乐道的志趣
清幽宁静的 环境
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博学的友人
交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高雅的生活
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拓展延伸
《教室铭》 峰不在高,有险则奇。书不在多,有 识则行。虽是困苦,却也充实。清晨校 园静,琅琅读书声。举手投足间,意气 风华盛。可以论中外,博古今。无世俗 之困扰,无明日之烦忧。外有大操场, 内设科技楼。吾曰:何苦之有?
朗读课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身面 在对 和大 州江 思观 争白 辩帆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全文 2、仿写一篇《教室铭》

《陋室铭》第一课时 优质课件

《陋室铭》第一课时 优质课件
奏乐的声音。使·· ·扰乱 · 使·· ·· ·劳累,形体,身体 有什么简陋的呢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 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潜底就能大显 神灵。这是简陋的居室,因为我品德高尚而 香气远播。碧绿的苔痕爬上台阶;青翠的草 色扑帘而入,室内四壁苍翠。来往谈笑的尽 是博学之士,没有一个是无识无知的俗人。 在这里,可以弹弹素琴,读读佛经。没有嘈 杂的乐声在耳边乱响,也没有成堆的文书案 卷使人身体劳累。正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呢?
刘禹锡因参与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 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 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 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 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 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 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 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 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 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 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 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 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 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 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1、 给下列红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 案牍 ( ) 2、 理解加“—— ”词词义 (1)有仙则名 (2) 有龙则灵 (3) 惟吾德 馨 (4) 谈笑有鸿 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案牍 之劳形 3、 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 。 。

陋室铭 第一课时

陋室铭 第一课时
板书:
名:出名(名作动) 灵:神奇、灵异(形容词作动)
惟:只要、只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上:爬上 绿:使……变绿 入:映入 青:使……变青
调:弹奏 之:连接主语谓语,无意义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师:我们再一起来把课文朗读一下
生:朗读……
师:好!我们尝试着一起来背诵一下这篇短文,带着理解,脑海中浮现陋室的画面。我们来尝试一下(教师引导背诵)
师:朗读……好,我请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检查字音)
生:朗读……
三、重点读析
师:我们一起试着来翻译一下文章ppt。请同学读一遍句子,然后翻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当然也要语句通顺,我们尝试一下。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生:翻译……要求学生圈划注释
师:理解了句子意思之后,我们尝试着闭上眼睛,根据句意来背诵一下这句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解释: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最后一关,作者通过了考试,可见作者造诣之高;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这是作者生活的背景,也能从一方面窥探作者的心境;刺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长,作为县长作者却蜗居在陋室之中,受到故意刁难,可见作者心中是充满了愤懑知情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位著名的朗诵家来朗诵一下这篇短文,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字词的读音以及停顿,拿好笔圈划一下你不能理解的地方。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陋室铭 课件 第一课时

陋室铭 课件 第一课时

4.再读文本,感受特点
四、探究提升——对话作者
1.小组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背景资料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 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 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 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 《陋室铭》。
结合课文和背景资料,说一说,我们从作者的陋室里结识了 一个怎样的刘禹锡?他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教师总结:一篇《陋室铭》让世人看到了刘禹锡官 场的失意,更让世人看到了他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的人格的魅力。这篇“铭”,更是他落魄时的自励, 逆境时的自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 属于自己的那一间陋室。当你身处失败、落难、遭 到误解、诽谤等人生低潮时,只要有“馨”在心, 则心不陋,室更不陋!我们的人生,自然有一份儒 雅和洒脱!
五、总结评价——对话自己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有什么新的 感受,课前的疑问是否得到了解决?
其实,每一篇文言文都是一扇通向历史长河的小窗。 推开这扇窗,你就能穿越古今,感受历史人物的博 大胸怀,感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让我们在和更多文言作品的对话中,用书香浸润心 灵,用文化荡涤浮躁,用先贤们的哲思涵养我们的 诗意人生!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
5.查找与文章相关的历史故事。 6.记录下你在阅读准备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问题。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
三、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环节一: 1.朗读、翻译全文 (注意翻译的基本原则:1.字字落实 2.文通字
顺)
2.小组展示翻译成果、齐读课文。
环节二:
1.研读文本,思考讨论。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课件陋室铭南朝齐梁时期的江西名士刘勰曾以他一生的守冢经历写下了这篇散文《陋室铭》。

本文以作者自己的陋室为背景,通过对室内陈设物及作者自身感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贞洁毅力和寻求精神自由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内涵与思想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一、引言初读《陋室铭》,似乎只是一篇对贫寒生活环境的描写和思考。

然而,仔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它引发人们对于内心追求和审视现实的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室内陈设的描绘陋室虽简陋,但室内物品的摆设却展现了主人的品味和修养。

大部分摆设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以其质朴和朴实的美感来呈现。

作者用文字描绘了室内东西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从而将陋室的陈设与生活的历程相联系。

三、陈设中的人生哲理在文中,作者对每一件摆设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揭示,与其说是品味,不如说是寻找其中的人生哲理。

例如,作者对自己的书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从中体察到“由斯及彼,喜怒形于色”的道理。

作者还对景阳冈石琴和唐晋阳花的美进行赞美,并进一步思考到“良由心生,美即由己”的道理。

四、对待贫困生活的态度作者身居陋室,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反,他通过室内陈设的选择和自身的修养,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试图告诫人们,即使环境再恶劣,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并从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与美好。

五、贞洁和精神自由的思考《陋室铭》中贯穿了作者对贞洁和精神自由的思考。

作者通过描绘陋室内他不为财富和美色所动的境地,表达了对于贞洁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崇尚自由而不受物质欲望的束缚,强调内心的坚守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六、《陋室铭》的意义《陋室铭》不仅是对作者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和记录,更是对于人生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辨。

通过对贫困生活环境和内心追求的结合,它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陋室铭》第一课时

《陋室铭》第一课时

第18课陋室铭导入:古语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同学们,一座破旧简陋的房子,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共同感他那受非一般的志趣和情操吧!教学目标:1.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并学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道选择题。

一间王宫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

相信你也能理解体会到文中刘禹锡的生活情趣和高洁情操。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 生字注音德馨.(xī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调.素琴(tiáo)诸葛.(ɡě)2 理解词义(1)解释词语名:出名。

灵:灵验。

斯:这。

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2)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出名,名词活用作动词。

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受)扰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4)重要虚词3 作者名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代表作有《乌衣巷》《石头城》《竹枝词》《西寒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著有《刘宾客集》(又称《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环节一:引入(此环节2分钟)(一)安排课前2分钟学生演讲要求:学生提前做好演讲准备,演讲的内容为“我眼中的郑板桥”。

重点介绍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他所说的“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这句话。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引出今天所学的课文——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

环节二:走近作者及文本(此环节3分钟)(一)学生相互交流预习的心得。

(学生相互交换预习学案,针对预习题互相评改,请一个小组派代表读一读有关刘禹锡介绍及本文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刘禹锡,彭城人,祖籍洛阳,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我们已经学过他的诗词有《竹枝词》《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

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陋室铭》课件

《陋室铭》课件

《陋室铭》课件: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课件制作:XXX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读)
本文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描写了作者的住所虽然简陋,但是因为有博学的人和清静的环境,所以让他倍感庆幸。

第一句写出山峰不一定要高大,只要有仙人便会成为有名的景点;水域也不一定要深邃,只要住有龙便会成为灵动的地方。

这样的环境下,陋室也会因此光芒四射。

第二、三句则用细节描写陋室环境,深绿的苔痕,嫩绿的草色,让人感觉清新宜人。

第四句则展现了陋室内学问深厚,文化氛围浓厚的人物,他们谈笑自如,简直是天地之间的群贤毕至。

第五句展现了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在这里不需要过多关注琐事,可以自在的运用时间。

接下来的两句话则用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举例,陋室虽小,却可与大贤比美。

最后一句引用了孔子的名言:「住在小房子也不算陋贫」。

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感悟和境遇,更多的是对处世哲学的思考,进一步传达出做人处事的原则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9/18
【环节2:教师释疑】 1.文章的音乐美体现在 师友质疑,集体解答。 哪里?文中押韵的字有 哪些? 2.你对陋室的总体印象 如何? 它真的陋吗?
【环节2:教师释疑】
温馨提示:快做笔记啦!学师完成后检查学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使身体 劳累
公事文书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2015/9/18
有何陋?倒装句。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 ,)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三步:互助释疑
【环节1:师友解惑】(4分钟)
温馨提示: 学友先说,学师检查补充,进行质疑。
2015/9/18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平民 博学的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鄙的人

【环节2:教师点拨】
温馨提示:大声发言;先说词义,后说句子翻译。 调弄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 指奏乐的声 没有公事文书使身体劳累。 音
【环节2:教师提升】
评选本节课的最佳师友!
师友只看原文重新翻译全文。 师
友互助解决疑惑,将解决不了的疑
难提到全班解决。
【环节2:教师释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 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 异的水了。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 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 色清葱,映入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 ,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 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 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 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 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温馨提示:大声发言;先说词义,后说句子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作动词,出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品德高尚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此 , 这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环节2:教师指导】
温馨提示: 1.学友清晰写出注音,学师批改,强调易错点。 2.其他同学先写在学案上,后交换批改并改错。
为标红的字加拼音 德馨( xīn) 案牍(dú ) 西蜀 (shǔ ) 鸿儒( rú ) 斯是陋室(sī )
【环节2:教师指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015/9/18
第二步:研读共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节1:师友研读】(8分钟)
温馨提示: 先自主完成(4分钟),后师友互助、交流(4分钟)。 互助要求:学友先说,学师补充讲解。
1.大声朗读全文。 2.借助注释,解释红字,疏通全文文意。 3.标记重点文言词汇的意思,并将解决不了的词 句圈画出来。
【环节2:教师点拨】
1.互助交流作者相关知识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标注出重点词的读音 3.朗读课文,并划分节奏。
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
【环节2:教师指导】
温馨提示:诵读并记忆!学师完成后检查学友。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 物之上,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 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 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2015/9/18
陋 室 铭
2015/9/18
刘 禹 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文的特点。 3、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4、背诵、默写全文。
第一步:交流感知
【环节1:师友检查】(4分钟)
温馨提示: 1.先自主完成(2分钟),后小组合作交流(2分钟)。 2.小组交流:学友先说,学师检查补充。


2.解释标红的词并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第五步:总结提高
【环节1:师友总结】(1分)
回顾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文的特点。
3、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4、背诵、默写全文。
【环节1:师友总结】(1分)
温馨提示:可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师友互助中的闪光点 或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和努力方向等方面总结。
你可以这样总结: 1、学友:这堂课我不仅学会了 还学 会了 ,其中 是我自己学会的, ( )是在我学师的指导下学会的,感 谢我的学师教会了我。 2 、学师:这节课我的学友表现的 , 在 问题上就是因为他的追问我 才弄明白了,感谢我的学友,希望他以 后 。
商汤盘铭: 苟日 新,又日新,日日 新。
【环节2:教师指导】
温馨提示:诵读并记忆!学师完成后检查学友。
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0),唐代 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 河南)人。贞元进士,曾官监 察御史。永贞元年(805), 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 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 在外。直到永和元年(827) 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 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 利,有《刘梦得文集》。
2015/9/18
第四步:巩固拓展
温馨提示:学友说,学师听、纠正。
【环节1:师友练习】 (3分钟)
,他是 朝文学家
1.《陋室铭》的作者是 , 字 。 2.解释标红的词并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环节2:教师归纳】
温馨提示:学友说(不要看书),学师纠正、强调重点 。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刘禹锡 ,他是唐 朝文学家 , 梦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