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

合集下载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声音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受。

2.复习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3.复习声音的传播特点,包括声音的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

4.复习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包括声音在通信、娱乐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听力健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入声音的概念,以提醒学生对声音有初步的了解。

2.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吗?我们如何感受到声音?3.教师进行简要解释,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第二步:复习声音的基本概念(15分钟)1.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问题,并进行简要解释。

2.引入声音的传播问题,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提问:我们如何感受到声音?声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4.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三步:复习声音的特性(20分钟)1.提醒学生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2.引入音调的概念,让学生分辨不同音调的声音。

3.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4.引入音量的概念,让学生分辨不同音量的声音。

5.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音量的声音。

6.提问:是否所有声音都有相同的音色?声音的音色可以改变吗?7.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四步:复习声音的传播特点(30分钟)1.提醒学生声音需要传播介质才能传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进行说明。

2.引入声音传播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差异。

3.进行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声音传播速度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4.提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什么?声音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又是什么?5.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第五步:复习声音的利用和保护(25分钟)2.引入声音对听力健康的影响,提醒学生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的重要性。

3.给学生讲解一些保护听力健康的方法,例如远离噪音环境、低音量听音乐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 14 页图 1-4 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 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 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 1、2、3 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 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2—2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 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复习声音的产生原理讨论声波是如何产生的回顾振动和声波之间的关系1.2 探究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方式进行实验,观察不同乐器、物体产生声音的差异分析不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复习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讨论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解释声速的概念及其与介质性质的关系2.2 探究声音传播的障碍和特性讨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反射、折射等现象分析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第三章:声音的接收与感知3.1 复习人耳的听觉机制讨论耳蜗的结构和功能解释声音的频率、振幅与音量的关系3.2 探究声音的感知与音调、音色、音质的关系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音调、音色、音质的声音特点分析声音感知与听觉心理学的关联第四章:声音的记录与放大4.1 复习录音技术的原理讨论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的差异解释录音过程中声音信号的放大和保真原理4.2 探究声音放大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分析扬声器、耳机等声音放大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讨论声音放大设备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效果第五章:声音的应用与控制5.1 复习声音在科技和通信领域的应用讨论声纳、超声波等在军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解释声音识别和语音通信技术的原理5.2 探究声音控制和噪声治理的方法分析噪声污染的来源和影响讨论噪声控制技术和噪声治理的有效方法第六章:声音与物质相互作用6.1 复习声音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讨论声波对物质的作用力,如声压、声强等解释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衰减现象6.2 探究声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分析超声波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讨论声学成像技术如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断层扫描的原理第七章:声音与心理效应7.1 复习声音对人的心理影响讨论音乐、音效等在心理治疗、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解释声音的节奏、旋律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7.2 探究声音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应用分析声音景观设计在公共空间、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讨论声音对人的认知、记忆和注意力等心理过程的影响第八章:声音与文化艺术8.1 复习声音在文化艺术中的作用讨论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声音的表现力解释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和情感表达功能8.2 探究声音艺术与实验音乐分析声音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创作方法讨论实验音乐中对声音创新和扩展的探索第九章:声音与日常生活9.1 复习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声音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智能家居等解释声音在交通工具、安全警示等方面的作用9.2 探究声音设计与声音品牌分析声音设计在产品、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讨论声音品牌策略和企业形象塑造的关系第十章:声音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复习声音技术的发展历程讨论数字音频技术、网络音频传播等的发展对声音现象的影响回顾声音技术的重要里程碑和创新点10.2 探究声音技术的未来趋势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对声音体验的影响讨论声音交互、声音识别等在未来科技和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声音的产生原理重点关注声波产生的物理过程和振动与声波之间的关系。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

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对比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进行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片、做小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让学生重新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声音的产生、传播、分类和三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设计思路(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以关于声音的旅行为线,串起三个考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复习内容。

教师有效利用学生学习小组活动,通过“兵帮兵、兵教兵”,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示。

”未来站”环节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既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又吧对研究问题的方法、技巧授之于学生。

四、教学资源
演示用:多媒体设施。

学生用:刻度尺。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声音是什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

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注意: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声音的传播第一章声现象(复习)(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_____不能传声。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

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音具有。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二、声音的特征1、声音的三要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和_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2)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3)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影响因素振动的声源的远近振动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改变方法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举例震耳欲聋脆如银铃悦耳动听说明1、频率:,单位:2、振幅:振动的幅度2、用一把直钢尺完成下列探究实验:(1)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什么关系?(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1)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相同)。

第一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第二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的响结论:振幅越大,。

(2)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大小相同的拨动钢尺)。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的三要素。

3.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一、知识整理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31页,学生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页,学生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声源?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⑵声音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⑶回声是怎么一回事?人耳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的时间间隔为多少?⑶回声是怎么一回事?人耳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⑷什么叫乐音?⑷什么叫乐音?⑸乐音的要素指什么?它们分别由什么决定?⑸乐音的要素指什么?它们分别由什么决定?⑹什么是噪声?如何控制噪声?⑹什么是噪声?如何控制噪声?二、知识体系二、知识体系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的产生——振动传播条件——介质传播条件——介质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 传播速度——空气中340 m/s 传播形式——声波传播形式——声波声现象声现象 音调音调 频率频率乐音的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振幅、距离响度振幅、距离音色音色 发声体发声体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控制控制三、重点例题三、重点例题[例题1] 下面几种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现象的是(下面几种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现象的是( )A. 用光将鱼吸到网里用光将鱼吸到网里B. 鱼被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吓走鱼被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吓走C. 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 波浪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波浪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例题2]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 听诊器改变发声休的频率,使音调变高听诊器改变发声休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例题3]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 处鸣笛,汽车直线前进行驶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复习。

复习的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乐音与噪音、声速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掌握声速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声速的概念。

难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声波图形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音叉、尺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例子。

2. 知识点复习:(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4)乐音与噪音:乐音是指音调、响度、音色均匀变化的声音,噪音是指音调、响度、音色不均匀变化的声音。

(5)声速:声速是指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米/秒,在水中约为1500米/秒。

(1)为什么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声音的音色不同?(2)为什么在冬天,声音传播的距离比夏天远?4. 随堂练习:(1)判断题: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对/错)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4. 乐音与噪音5. 声速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___中传播最慢。

(3)音调与________有关,响度与________有关,音色与________有关。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选择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来进行实验.小明的选择对吗?为什么?(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2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4,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在上面一段视频中,吹啤酒瓶产生声音的原因是振动。

下图中,吹啤酒瓶时音调从左至右的变化是逐渐。

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音调高低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知识应用1,(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声音的特性2,(2011荆门)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声音的产生、传播、利用。

3,(2011广东)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噪声的控制4,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人站在内墙下说话,声音能沿着圆形围墙内壁传播,耳贴墙壁能分辨出自己说话的回声,问:回音壁的周长至少为多少?学生分析并作答主要考察回声知识和运动学公式知识拓展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和超声波相比,次声波振动频率,穿透能力,传播距离。

(2)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次声波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应该怎么防范?学生分析并作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观察思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Nhomakorabea动教学资源安排
分析讨论,建立概念知识点
梳理(二)
展示声音的三大特性
提问: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展示听觉频率,超声波、次声波
分组实验,探究让同一个物体分别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的振动
提供学生需要的实验教材
提问:响度与什么有关
请学生上台敲鼓、观察、分析、总结
演示实验器材
培养学生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难点
音调与音色的应用,声知识的拓展
教具学具
多媒体、鼓、音叉、卡片纸、梳子、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
创造情境
提出问题
利用视频
引入新课
观看、思考
多媒体播放视频
分析讨论,建立概念知识点
课题
《声现象》专题复习
执教人:




知识与
技能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嗓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
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梳理(一)
设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提供学生需要的
实验教材
提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举例说明
相关图片展示
真空中声音的传播
观看视频
多媒体课件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引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声现象对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复习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声音的知识。

二、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定义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式。

3. 解释声音的频率和振幅是如何影响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4. 理解声音的反射、吸收和折射现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提供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介绍。

2. 示范实验: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声音的现象。

3. 讨论问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四、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a. 振动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使用简单的实验设备,如弹簧与绳子等,示范振动对声音产生的影响。

b. 声音的源头:声音可以通过人类声带的振动产生,也可以通过乐器或其他振动体产生。

2. 声音的传播a.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粒子振动传播的。

通过实验,展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b. 传播的速度和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也不同。

3. 声音的特性a. 频率和音调: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速率,影响声音的音调。

通过演示不同频率的声波,展示频率对音调的影响。

b. 振幅和音量:振幅是指声音振动的幅度,影响声音的音量。

使用示波器等设备,展示振幅对音量的影响。

4. 声音的反射、吸收和折射a. 反射: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产生回声。

通过实验,在不同表面上观察声音反射现象。

b. 吸收:声音在遇到某些材料时会被吸收,减弱声音的强度。

展示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

c. 折射:声音在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五、参考资源1. 教材:根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教材章节。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 5 周教学内容《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声音产生条件。

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3.了解乐音的特性及与生活现象的联系。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5.能认识噪声,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6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教学重点:①声音产生和传播;②乐音的三个特性。

教学难点:①回声测距离;②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课前3分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展示图片,设置情境,引入复习二、专题复习【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同聚焦知识点实验探究一:探究声音的产生。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来源:学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实验探究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_____。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知识点聚焦:实验探究:探究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实验:如图所示,纸筒一端封住橡皮膜,另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橡皮膜,蜡烛火焰会跳动或熄灭,这个现象说明。

【典题探究】1. 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聚焦:【典题探究】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声现象 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声现象 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声现象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二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加深学生对声现象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声的基本特征。

2.声的传播速度。

3.声音的产生和接收。

三、教学重点1.复习声的基本特征、传播速度等概念。

2.复习声音的产生和接收的原理。

3.加深对声现象的实际应用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声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整体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声的基本特征1.提问:声是怎么产生的?声有哪些基本特征?2.学生回答:声是物体振动传播产生的,声的基本特征有响度、音调、音速和音色。

3.教师点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确认和补充,确保学生对声的基本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复习声的传播速度1.提问: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差异吗?为什么?2.学生回答: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为不同介质中的分子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

3.教师点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确认并引导他们思考分子密度和弹性模量对声传播速度的影响。

第三步:复习声音的产生和接收1.提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怎么被人耳接收?2.学生回答: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经过空气中的传播,最终被人耳接收。

声音的产生和接收分别通过发声体和耳朵完成。

3.教师点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引导,解释发声体和耳朵的原理和作用。

第四步:实验操作1.实验1:测量声的传播速度。

•要求学生分组自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对。

2.实验2:观察声的传播特征。

•要求学生分组自行进行实验,观察声的传播特征,并撰写实验报告。

•学生将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第五步:讨论和总结1.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并就声现象的应用进行思考和交流。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提高学生对声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波的基本概念: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声源和声场:声源的种类、声场的概念和声压级。

3. 声波的传播:声波的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和衍射、折射现象。

4. 声波的接收和处理:声波的接收原理、声呐和声探测技术。

5. 声波的应用:声波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复习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波的传播和接收现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声波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实验器材:声波发生器、接收器、测量仪器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声波应用的实例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声现象的思考,例如:“你平时是如何感受到声音的?”、“声波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等。

2. 复习声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声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和巩固。

3. 声源和声场:讲解声源的种类和声场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展示声压级的测量方法。

4. 声波的传播:引导学生复习声波的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和衍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和演示来加深理解。

5. 声波的接收和处理:讲解声波的接收原理和声呐、声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展示声波的接收过程。

6. 声波的应用:介绍声波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应用。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8. 总结和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一、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

人耳能辨别出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s3、声音的三要素是、、。

响度由声源振动的决定,音调由声源振动的决定,音色不同,声波的不同。

4、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5、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频率低于Hz的声波叫。

二、基本练习1、人类靠振动发声的。

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的振动而产生。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传播而被鱼听到。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有_________,指响度的有______。

(1)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女高音歌唱家,(4)请勿“高声喧哗”4、牛和小鸟的叫声是不同的,的声音音调高,说明它声带振动的高;叫的声音响度大,说明它声带振动的大,另外牛叫声与鸟叫声的_也不同。

5、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6、在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7、在很多大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处减小噪声;在马路两边种树,有的路段安装3~4m高的透明板墙是在减小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处减弱噪声.8、超声波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装置,而B超利用的是它的特点。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并了解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培养学生运用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复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复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声音的接收:复习人耳如何听到声音,包括耳膜的振动、听小骨的传递等。

4. 乐音和噪音:复习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 声音的特征:复习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乐音和噪音的区分,声音特征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特征的数学表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复习声学知识。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乐音和噪音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声音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第二课时:复习声音的接收和乐音与噪音的区分。

3. 第三课时:复习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4. 第四课时: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运用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进行复习测试,检查学生对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声学应用与科技1. 教学目标:了解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纳系统。

掌握声波在医学成像中的作用,如超声波。

探讨声学在环境噪声控制和声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声波在科技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和原理。

噪声控制技术及其在提高声音质量中的应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声学科技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原理。

《声现象》复习教学案

《声现象》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案罗波镇中心学校覃振齐一、知识回顾: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它叫做,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声音传递信息。

(能或不能)3、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和.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较高.4、音调是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5、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Hz。

6、是指声音的强弱,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

7、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有关。

8、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

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

9、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_______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中最慢。

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声音,第一次是在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传播的。

10、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

1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是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12、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

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1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控制燥声(改变/减少/停止声源振动)(2)阻断燥声(隔声/吸声/消声)(3)在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控制。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授课时间:2015年 10 月 15 日第7 周星期四总第13 节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3) 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杂乱无章. 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在休息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重则使人神经衰弱。

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等)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2. 基本物理方法(1) 科学推理法: 课本在研究介质传播声音而设计的实验中,手机发出的声音开始通过空气传声效果好,空气稀薄时传声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里的探究实验中合理应用了科学推理.(2) 转换法: 鼓面的振动同学们不容易观察到,实验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 这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3) 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杂乱无章. 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在休息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1. 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波) 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2.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的题目仍然会以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的题目为主. 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体现在如何减弱(控制) 、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 ;3.实验探究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而且把物理方法列入考试范围,比如控制变量法、实验观察法、转换法、推理法等;4.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加速器,近两年来中考特别注重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这样不但考查物理知识,同时向同学们传递了创新的方法,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基础知识巩固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一、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

人耳能辨别出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s3、声音的三要素是、、。

响度由声振动的决定,音调由声振动的决定,音色不同,声波的不同。

4、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频率低于Hz的声波叫。

二、基本练习1、人类靠振动发声的。

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的振动而产生。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传播而被鱼听到。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D.①③④3、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有_________,指响度的有_____ _。

(1)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女高音歌唱家,(4)请勿“高声喧哗”4、牛和小鸟的叫声是不同的,的声音音调高,说明它声带振动的高;叫的声音响度大,说明它声带振动的大,另外牛叫声与鸟叫声的_也不同。

、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6、在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 _ 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7、在很多大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处减小噪声;在马路两边种树,有的路段安装3~4 高的透明板墙是在减小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处减弱噪声.8、超声波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装置,而B超利用的是它的特点。

次声波在自然界、等现象中都会产生.9、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过计算说明,人要能听见回声,至少离障碍物多远?三、习题精练10、“雨打芭蕉”发出声音,这里主要发声振动的物体是( )A.雨点B.空气.芭蕉D.以上都是11、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桌子时,金鱼立即受惊,其中传声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 )A.桌子一空气一水一金鱼B.细棍一空气一水一金鱼.桌子--鱼缸--水一金鱼D.细棍一鱼缸一水一金鱼1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13、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14、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g•-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s-1)3303161000001300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③“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说话者;④“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⑤回音的声速比原声音的声速要小;⑥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A.①③④B.①⑤⑥.②④⑥D.②⑤⑥16、甲、乙两昆虫,甲的翅膀每分钟振动480次,乙的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A.甲B乙都感觉不到D都感觉到17、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____。

18、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铁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次响声,如果两次响声时间间隔14s,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200/s,那么这根长。

若管中装满水,则甲同学能听见次响声。

19、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作出回答。

问题:简答:20、如图,四个相同的杯子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一根筷子敲击杯子,如果能听到“du(1)”“re(2)”“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杯子序号是:、、、。

21、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当声音的音量足够大时,声波可以打碎玻璃甚至对建筑物造成损害,这些都表明:.2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

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潜艇失事时,艇员用硬物连续敲击潜艇钢板,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这是国际求救信号SS的电报码)。

救援人员如在附近,就可以知道潜艇中还有人在,这是因为。

23、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控制条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横截面积/2A钢2003B钢2007尼龙丝30.D铜40.E尼龙丝40.(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以上两空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填写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请你再写出两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 ×108/s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⑤用于无线电通讯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

2、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30/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答案:一.知识梳理1、振动介质真空2、340 V固>V液>V气01s3、响度音调音色振幅频率波形4、在声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0Hz 20000Hz 20000Hz 超声波20Hz 次声波二、基本练习1、声带鼓膜空气水2、B3、(1)(3)(2)(4)4、小鸟频率牛幅度音色、6、音色空气7、声传播过程中人耳处8、声纳能够成像台风海啸9、三、习题精练10、11、12、A 13、D 14、1、D 16、B声音由发生体振动产生空气可以传声(声音具有能量)17、空气快18、2 093 319、问题:敲鼓鼓面上的豆子有什么作用?简答:放大鼓面振动幅度(合理即给分)20、d a b 21、声音具有能量22、(1)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2)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4)不能()因为固体(钢板)、液体(海水)可以传声。

23、(1)D E,A B (2)③①②④(3)控制变量法①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4、14.(1)②、③;(2)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产生2、(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的定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