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医学影像诊断第三章
十二五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基础呼吸系统
第二章呼吸系统胸部有着良好的天然对比,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胸廓、肺、纵隔(心脏及大血管)、横膈等解剖结构,在呼吸系统众多常见病、多发病中,普通X线检查仍然是常用的检查方法,CT对胸部疾病有很好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已成为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迅速发展,CT对呼吸系统的诊断价值将越来越大。
第一节正常影像学表现一、正常X线表现(一)胸廓在胸部正、侧位片上可以观察到构成胸廓的软组织和骨骼影像(图2-1-1)。
1.软组织(1)胸锁乳突肌:自颈部两侧纵行向下延伸的带状软组织影,其内缘模糊,外缘清晰,下端到达肺尖后附着于锁骨内侧端,左右对称。
当颈部向一侧偏斜时,两侧的影像可不对称,易误认为肺尖部病变。
(2)锁骨上皮肤皱褶:为锁骨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投影,表现为平行于锁骨上缘的2~3mm厚的线状影,内缘与胸锁乳突肌相连略成直角。
(3)胸大肌:位于两肺中野外侧,呈倒“八字”或扇形软组织影,外下缘清晰,逐渐向上斜行延伸至腋缘处。
肌肉发达的男性,右侧更为明显,不可误认为肺内病变。
(4)乳房与乳头:成年女性的乳房在两肺下野,呈半圆形左右对称的密度增高影,下缘清晰,向外上逐渐延伸到腋缘,上部密度逐渐变淡至消失。
乳房大小、形态、密度与年龄、发育、体型等因素相关,如两侧发育有差异,或一侧手术切除,则两侧不对称。
在第5前肋间,乳头呈小圆形致密影,边缘清晰,左右对称,易误认为肺内结节性病灶,透视下转动患者的体位即可鉴别。
(5)皮下脂肪:胸部正位片,在两侧胸壁及肩部皮肤下面,可见呈半透明的条状阴影,女性和肥胖者更为明显。
(6)伴随阴影:在肺尖部第2后肋骨的下缘,可见1~2mm宽的线条状影,为胸膜在肺尖部的反褶及胸膜外肋骨下的软组织所形成。
2.骨骼(1)肋骨:共12对,起自胸椎两侧,肋骨后段呈水平由内向外走行,密度较高显影更清晰;前段由外上方斜向内下方走行,密度稍淡,第1~10肋骨的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肋软骨未钙化前不显影,所以胸片上肋骨的前段呈现游离状态。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与优化
质量评估
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包括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噪声和伪影等方面。高质量的 医学影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优化方法
为了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可以采用多种优化方法,如调整设备参数、改进信号 处理算法、采用图像增强技术等。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和信 噪比,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
无损检测
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减少对 患者的创伤和损伤,提高诊
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远程诊疗
借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 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方便患 者就医和医生会诊。
预防性医疗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预防 性医疗,降低疾病发生率和 医疗成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CT影像诊断
CT影像诊断概述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线对人 体进行断层扫描的成像技术。
CT影像诊断应用
常用于脑部、胸部、腹部等实质脏器疾病的 诊断。
CT影像诊断原理
通过X线旋转扫描,获取人体不同角度的图 像,再经计算机重建为三维图像。
CT影像诊断优缺点
优点包括分辨率高、无重叠伪影;缺点包括 辐射剂量相对较大。
图像形成过程
医学影像的生成过程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和成像三个阶段。在信号采集阶段,医疗设备接 收来自人体的信号;在处理阶段,信号被转换为数字格式并进行分析;在成像阶段,分析 后的数据被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
医学影像的种类与特点
X射线影像
X射线影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适用于骨骼和肺 部检查。它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较好的空间分辨率,能 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肺部纹理。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课件》
通过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我们能够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来观察人体结构和功 能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什么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是一种利用射线、声波、磁场等物理现象和技术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并根据这些图像 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方法。
医学影像的分类及应用
医学影像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疾病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影像学报告撰写的规范和重点
撰写影像学报告时,需要遵循规范的结构和重点,确保报告清晰准确,包括 病人信息、成像技术、所见以及结论。
影像学结果的解释及判断
医生需要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解读和判断,判断是否存在病变、估计病变程 度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应用
检测肿瘤、扫描头部和腹 部器官等。
3 优点
快速、非侵入性,并可提 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 基本原理
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产生共振,然后接收并生成图像。
2 应用
检测脑部疾病、软组织损伤等。
PET扫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 原理
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身体代谢活动。
2 应用
医学影像在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可用于监测疾病治疗的进展,如肿瘤缩小或消失,或器官移植 的排斥反应。
使用多个X射线图像来生成三维 影像,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MRI
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高分辨 率图像,观察人体组织和器官。
X线影像技术的应用和局限性
X射线技术广泛应用于骨骼和肺部成像,但对软组织影像有限,且存在辐射风险。
CT扫描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点
医学影像诊断ppt课件
02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X光诊断技术
01
X光诊断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中最 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X射线穿透 人体组织,在胶片上形成影像, 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
02
医学影像诊断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它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 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医学影像诊断的分类
根据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分为X射线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 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等。
根据应用领域,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分为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医学 影像技术等。
根据检查目的,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分为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功能检查 等。
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医学影像诊断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之一,它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诊 断依据,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对于许多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肿瘤、心血管疾病 等。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医学影像诊断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 医学影像诊断流程 • 医学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 医学影像诊断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医学影像诊断的定义
医学影像诊断是指通过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MRI、CT等,获取 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估和监 测的过程。
病例三: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14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修课方式:限选教学时数:36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外伤、涎腺疾病频下颌关节疾病及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等方面的医学影像诊断内容。
本门课程的教学以口腔颌面放射学为基础,辅以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灰阶超声、核素显像(RI)及磁共振成像(MRl)等医学影像检查内容。
使学生掌握X线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B超、CT诊断的基本知识。
了解MRI、介入放射学和数字减影的应用价值、前景和国内外新进展。
2.课程性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的课程,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之一。
4.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牙与牙周、颌骨、颌关节、涎腺正常X线表现和基本病变X线、CT、B超表现,掌握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分析方法和诊断原则。
正确使用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熟悉其应用范围,学会观察分析影像学表现,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将为口腔临床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继续学习英定坚实的基础,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口腔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6学时。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X线摄影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量:E 将此相对固定的感光因素综合用k表示,则感光效应公式 可简化为: E = k·(Vn·I·t)/r2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是根据病变情况需 要经常变动的四个感光因素,习惯上称为曝光参数,狭义 的 “X线摄影条件”。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二、摄影条件的制定与应用 三、数字化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四、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1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效应:
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透视 荧光屏、透视影像增强器、IP板、平板探测器等光电转换 系统)感应有效X线,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影像效果。
普通检查:
X线透视
X线摄影
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X线摄影检查技术概述
1、X线透视: 定义:将被检者置于X线球管与荧光屏之间,通过转动被检 者身体,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立即得到检查部位形 态及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原理:X线的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机体的自然对比; 分类: 暗室透视:荧光屏式; 明室透视:电视透视(影像增强器)→数字化透视。
E = k·(Vn·I·t·S·f·Z)/(r2·B·Da)·e-μ d V:管电压 n:管电压指数 I:管电流 t:曝光时间
S:胶片感光度或成像因数 f:增感屏的增感率
Z:靶物质原子序数
r:摄影距离
B:滤线栅曝光量倍数
D:射野的面积
e:自然对数底
μ :组织X线吸收系数
《影像学》配套光盘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病例分析
第四章 骨骼肌肉系统
第五章 呼吸系统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章 消化系统
第八章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首页
第十二章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十四章 常见疾病介入治疗
使用环境:1.Windows XP或Windows 7操作系统。 2.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2007)软件。 3.浏览病例时可按正常PPT操作方式,需跳转到目标位置时请点击链接图标。
首页
本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的专业: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临床、 骨伤、针推等相关专业 课程主要内容:X线诊断、CT诊断、MRI诊断、 超声诊断及介入放射学 课程的任务及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影 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合 理选择影像学诊治手段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第三章 影像学与中医学 第四章 骨骼肌肉系统 第五章 呼吸系统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与乳腺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第十一章 超声诊断概述 第十二章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七章 消化系统
第十三章 介入放射学基础
第十四章 常见疾病介入治疗
首页
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 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个性品质与个性发展、发展潜能 与创新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以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为中心,采 取问题引导,精讲启发,视听组合,讲导结合,讲习结合,讲练 结合,课堂形式灵活多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影像学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媒体形式主要有: 1. 文本,含相 关电子教案、教材、文献、论文等; 2. 图形图像,包各系统病例 影像学图片; 3. 声音、动画和视频。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理论课采用全程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 , 板书、板画辅助。实习课采用PACS网络教学、临床病例讨论、 CAI 课件演示、教学 VCD/DVD 、挂图和教学图谱。传统与现代 媒体优化组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影像学资源库的建设,极大地 丰富了学习内容 , 拓展了学习视野。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课件
(一)微粒性:X线具有光电效应、荧
光作用和电离作用等,这些现象不能 用“波”来解释,说明X线像一种“微 粒”,按照爱因斯坦的粒子论,把X线 束看作是由一个个微粒——X线光子组 成,且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用E表示, 其能量为hν,(h为普朗克常数),这 些现象说明X线具有微粒性
(二)波动性:X线与可见光一样,以 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在空间传播,只不 过X线的波长很短,频率很高,X线是 一种横波,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与光速 相同(3×108m/s),X线还具有干涉、 衍射反射、折射等现象,这些现象说 明X线具有波动性。
X线产生原理 高速电子和钨原子 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真空条件下高 千伏的电场产生的高速电子流与靶 物质的原子核和内层轨道电子相互 作用,产生了连续放射和标识放射。
三、连续放射与标识放射
连续放射:当高速电 子接近原子核时,电 子(带负电荷)由于 受核电场(正电荷) 的吸引,而偏离原来 的方向。在方向改变 时,电子因丢失能量 而减速。此时电子所 丢失的能量,直接以 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去。 这样产生的X线称为 连续放射(韧致辐射)。
(五)点片装置
此装置多用于消化道检查,可分为 有暗盒式和无暗盒式点片装置。
(六)滤线器
滤线器:消除散射线的影响、减轻X线 照片的灰雾度、提高影像质量而设计 的一种摄影辅助装置。
滤线栅:有平行式、聚焦式和交叉式 三种。目前X线设备所用滤线栅多为聚 焦式。
1. 结构:聚焦式滤线栅的结构是由许多 薄铅条和纸条交替排列粘合而成的平 板。
(3)金属陶瓷旋转阳极X线球管 其 灯丝和阳极靶面与普通旋转阳极X线球 管类似,只是玻璃壳改为由金属和陶 瓷组合而成。
(二)高压发生器
1. 高压变压器 是产生高电压并为X线 球管提供高压电能的器件。
影像诊断学(龙华2008)
512、519、521、523联合出品,521编辑2008~2009龙华影像诊断学重点整理第一节总论①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在做物理实验时发现一种能穿透人体的看不见的射线,称为X线,不久就被用于人体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
②X线的产生及特性1、X线的特性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2、穿透性 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电压越高,穿透力就越强。
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物体的密度和厚度有关。
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3、萤光效应萤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4、感光效应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5、电离效应空气的电离程度与空气所吸收X线的量成正比,它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③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一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萤光和感光效应,二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④X线图像特点不同密度组织与X线阴影的关系人体密度透视摄片骨、盖化块高黑白软组织、体液中暗灰白脂肪组织较低较亮灰黑含气组织低亮黑⑤X线的检查方法1、这种利用人体组织器官本身密度的差异来形成对比清楚的影像者,称为自然对比。
人体内,胸部及肢体的各种组织的自然对比最为明显。
2、对于人体内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和器官,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这种方法也称为造影检查。
3、普通检查⑴透视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此法除了观察内脏的解剖形态和病理改变外,还可以观察人体器官的动态。
透视的缺点为不能显示细微病变,不能留下永久记录,不便于复查对比。
⑵X线摄影又称平片,是X线检查的主药方法。
优点是影像清晰,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可使密度与厚度较大或密度差异较小的部位的病变显影。
其缺点为不能观察人体器官的动态功能改变。
4、特殊检查⑴软X线摄影用钼作靶面的X线管所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弱,称之为软X线。
软X摄影用以检查软组织(如乳腺)。
5、造影检查造影剂常用的为钡剂和碘剂。
钡剂为医用硫酸钡混悬液,主药用于食管和胃肠造影。
骨伤科影像诊断 PPT
1.骨干 2.干骺端 临时钙化带 3.骨骺 骺软骨 二次骨化中心 4.骨骺板和骨骺线 骨骺板 骨骺线
骨骺。 最终消失。
儿童正常管状骨X线表现 胫腓骨正位:1.骨骺线2.干骺端 3.骨干4.骨骺
一、正常X线表现
(一)儿童管状骨 5.骨龄 骨骺内骨化中心的出现,完全骨化及与骨干闭合都是按照一定时间 顺序进行,由此来推测年龄为骨龄。 意义: ①骨龄与实际年龄做比较,推断骨发育是否正常、过早或过迟; ②估计骨骺疾病的发病时间; ③骨发育情况进行内分泌性、代谢性、营养性等疾病的分析与鉴别。 一侧手、腕骨和肘关节为测定骨龄的理想部位,通常7岁以前观察腕
颈椎枢椎开口位片X线表现 1.枢椎齿状突2.寰椎侧块3.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个侧块间距 4.寰椎两 侧块与枢椎关节间隙
腰椎X线表现
A.正位 B.侧位:1.椎弓根 2、8椎体3、11.上关节突4、12.下关节突5. 横突6、9.椎间隙7、13.棘突10.椎间孔14.骶椎
一、正常X线表现
(五)软组织 在比度度良好的X线片上,在较低密度的皮下、肌间和关节囊内外 脂肪组织的衬托下,可观察到跟腱、髌韧带、关节囊、腰大肌外缘等结 构; 血管造影,可显示局部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
脊椎的发育过程示意图 A.新生儿;B.6岁;C.14岁
颈椎X线表现 A.正位 B.侧位:1.钩椎关节2.钩突3、6.椎体间隙4、10.棘突5.寰椎前 弓7.椎骨关节突关节8.椎体9.枢椎齿状突11.椎弓板12.上关节突13.下关节 突
颈椎斜位片X线表现 1.椎体2.椎弓根3.横突4.寰椎后弓5.椎间孔6.椎弓板7.棘突
《骨伤科影像学》 配套光盘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 业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重点
2023-10-30contents •放射学基础及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各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践技能培养目录01放射学基础及技术X线成像基础X线成像原理X线穿过人体组织后,被吸收和散射,在胶片或数字成像设备上形成图像。
X线设备的种类与结构包括普通X线机、透视机、乳腺X线机等,结构主要由X线发生器、控制器、影像接收器等组成。
X线的发现与特性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可用于穿透人体组织并产生电离作用。
1CT与MRI技术23利用X线旋转扫描人体并采集数据,经过计算机重建得到人体组织的二维图像。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发生共振,根据共振信号重建图像。
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CT主要用于骨骼、肺部、腹部等结构较厚的部位,而MRI则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适用于脑部、关节、肌肉等部位。
CT与MRI技术的比较核医学技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生物分子,注入人体后追踪其在体内的分布,用于诊断肿瘤、炎症等疾病。
超声医学技术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将信号转化为图像,适用于观察胎儿、心脏、肌肉等部位。
核医学与超声医学技术02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医学影像诊断学定义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CT、MRI等)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功能及病变信息,并进行诊断和评估的一门学科。
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作用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概念医学影像诊断学应用范围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用领域医学影像诊断学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检查,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学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方法,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逐步深入,全面掌握。
影像诊断部分
盆部X线透视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透视部位金属物
部位
品等,操作X光机多个别位透视不雅察目标构造,大夫完成诊断申报。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除外内容
计价单位
计价说明
EAAW6001
四肢关节X线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透视部位金属物
部位
透视
位加收不跨过
50%
EABVB002
茎突X线摄影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摄影部位金属物
体位
同上
品等,依照须要完成茎突正位、茎突侧位的投照体位摆位,曝光,冲刷 照片(胶片),大夫完成诊断申报。
EABVH001
颈椎X线摄影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摄影部位金属物
EABWD001
肩锁关节X线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摄影部位金属物
体位
同上
摄影
品等,依照须要完成胸锁关节正位、锁骨正位的投照体位摆位,曝光,冲刷照片(胶片),大夫完成诊断申报。
EABWG001
肩关节X线摄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摄影部位金属物
体位
同上
影
EABVR001
胸腰段X线摄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摄影部位金属物
体位
同上
影
品等,依照须要完成胸腰段正位、胸腰椎侧位的投照体位摆位,曝光,冲刷照片(胶片),大夫完成诊断申报。
EABVT001
腰椎X线摄影
操作人员查对挂号病人信息,提示或协助患者去除体表摄影部位金属物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定量性
通过测量和分析影像数据,可 以获得定量的结果,有助于精 确的诊断和疾病监测。
医学影像诊断的应用范围
肿瘤学
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治疗效果。
神经科学
用于观察和评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心血管疾病
用于检测心脏和血管病变,评估血流动力学。
骨科
用于检测骨骼和关节疾病,评估损伤和植入物。
医学影像诊断的影响因素
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是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对疾病和病变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过程。 它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学影像诊断的分类
解剖学影像
使用X射线、CT扫描和MRI等 技术来观察和评估人体解剖 结构。
功能性影像
通过PET扫描和功能性MRI等 技术来评估组织和器官的功 能。
分子影像学
使用核医学技术和放射性示 踪剂来观察和评估生物分子 的活动和分布。
MRI
利用强磁场和无辐射的方式, 观察和评估组织和器官的内部 结构。
2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影像结果,医生可以制 定更有效过定期的影像检查,医生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医学影像诊断与其他医学诊断方法的区别
非侵入性
医学影像诊断通常不需要进行 手术或切开,相比于其他诊断 方法更为安全。
全面性
医学影像可以观察全身或特定 部位的情况,提供更全面和详 细的诊断信息。
1 设备和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的发展受到 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和进步 的影响。
2 医生经验和专业知识
医生的水平和经验对影像 诊断的准确性和效果起着 重要作用。
3 病情复杂性
某些疾病和病变的复杂性 可能会增加影像诊断的难 度。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2024)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影像学表现
2024/1/29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28
案例三:心血管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病例介绍
影像学检查
诊断分析
治疗方案
患者主诉、病史、临床 表现等
2024/1/29
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 等影像学表现
结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 表现进行分析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床治疗和评估疗效。
2024/1/29
15
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食管癌
食管钡餐造影和CT是 食管癌的常用影像学检 查方法,可显示食管腔 内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浸润深度。
胃癌
胃镜和CT是胃癌诊断 和分期的重要手段,可 评估胃部肿瘤的位置、 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
织的毗邻关系。
MRI设备
介绍MRI扫描仪的构造、功能及操作 ,包括主磁场、梯度磁场、射频系统 、接收线圈等关键技术和部件。
2024/1/29
10
超声成像原理及设备
超声成像原理
解释超声如何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通过接收和处理回声 信号来生成图像。
超声设备
介绍超声诊断仪的构造、功能及操作,包括探头、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图像 处理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同时,还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超声探头及其适用范围。
调整影像资料
将影像资料放置在阅片灯箱上,调整至合适的观 片距离和角度,以便清晰地观察影像细节。
2024/1/29
18
正常解剖结构识别与变异判断
掌握正常解剖结构
熟悉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解 剖结构及其影像学表现, 是识别异常表现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循环系统学习目标1.掌握:循环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2.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
3.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及鉴别诊断。
第一节正常影像学表现一、正常X线表现(一)X线平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1.后前位后前位是基本的投影位置,心影约2/3位于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心底部朝向右后上方。
心影分左,右两缘。
左心缘由三段组成,上段由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起始部构成,呈向左突出的弓状,又称主动脉结,老年人明显。
中段由肺动脉主干外缘构成,称为肺动脉段或心腰,该段可平直、轻度凹陷或略有隆凸。
下段由左心室构成,有时左心房耳部可投影在其上端,与左心室段不易分开。
左心室的左下端为心尖部。
透视下,左心室段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的交点称为相反搏动点,是判断左,右心室增大的依据之一。
[61页]心右缘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的复合影。
在儿童及青少年主要为上腔静脉,而在老年,由于胸主动脉迂曲,延长,扩张,则主要为升主动脉影。
下段由右心房构成,右心缘与横膈的交角称右心膈角,深吸气时此处可见三角形的下腔静脉影。
后前位用于观察右心房,左心室和部分大血管的轮廓以及进行心脏大血管的测量。
2.右前斜位心影分前、后两缘。
心前缘自上而下分三段。
上段由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构成;中段由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漏斗部(圆锥部)构成;下段大部由右心室前壁构成,仅膈上的一小部分为左心室下端构成。
心前缘与胸壁之间的三角形尖端向下的透明区,称为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
心后缘分为两段。
上段为升主动脉后缘、弓部、气管及上腔静脉重叠影;下段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肠上一小部分为右心房。
食管与左心房后缘相邻。
右前斜位主要用于观察左心房,脉动脉主干和右心室漏斗部。
3 左前斜位此位置投射时,X线中心线几乎与室间隔接近平行,心影呈对称分开,右前方一半为右心,左后方一半为左心。
心影分前,后两缘心前缘上段为右心房,下段为右心室,房室间分界不清。
心后缘上段由左心房,下段由左心室构成,此体位可见由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形成的透亮区,称主动脉窗。
主动脉窗内可见气管分叉、左主支气管和伴行的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方为左心房。
左前斜位是观察左,右心室,右心房和胸主动脉的重要体位,对了解左肺动脉,左心房与左主支气管的关系,也有较大帮助。
4.左侧位心影呈椭圆形,分为前、后两缘。
心前缘自上而下分升主动脉,右心室的漏斗部与肺动脉主干及右心室前壁三段。
前方与前胸壁之间形成三角形透亮区,称为心前间隙或胸骨后区。
心后缘上段一小部分为左心房,下段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与膈肌成锐角相交,下腔静脉可在此显影。
心后缘,脊柱前缘与膈肌之间形成一三角形的心后间隙。
左侧位主要是观察左心房,左心室,尤其是左心房,其次是右心室漏斗部。
考点提示;心胸比率的测量正常值及意义(二) 心脏大血管的测量1.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与胸廓横径(Th)之比即为心胸比率(CTR);自心脏右缘和左缘最外侧点分别向中线作垂直线,即为T1和T2,二者之和即为心脏横径;胸廓横轻是上即指通过右侧膈顶两侧肋骨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正常值≤0.5,最大不超过0.52。
大于此数值应认为心脏增大。
此法比较简便,但受体形以及隔肌位置的影响,只能对心脏大小作粗略估计,不适用于横位型及垂位型心胜的测量。
2.肺动脉测量右下肺动脉宽径:右肺门角以下1cm处右下肺动脉干的宽径正常应在15mm以下,超过15mm以下提示右下肺动脉扩张。
[68页](三)正常三种心型1.垂位心多见于瘦长体形,胸廓狭长而扁,影肌位置低,心影狭长,呈垂位,心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45°心膈面小,心胸比率常小于0.5,肺动脉段轻度凸出。
2.横位心见于矮胖体形,胸廓短而宽,前后径大,膈肌位置高,心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心膈面大,心胸比率大于0.5,主动脉结明显,心腰凹陷。
3.斜位心也称中间型心脏.常见于胸廓及体形适中者,心影呈斜位,心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心胸比率约为0.5。
考点提示;右下肺动脉主干的正常宽度(四)正常冠状动脉造影表现1.左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随即分成前降支及回旋支。
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下行至心尖,主要分支有对角支、前(室)间隔支。
回旋支走行于左侧房室沟内,终止于心脏膈面,主要分支有钝缘支、左房旋支,房室结支。
[69页]2.右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状窦,走行右侧房室沟,沿心脏右缘至心后缘。
主要分支有圆锥支,窦房结支,后降支,后(室)间隔支。
二.正常CT表现1.主动脉弓层面可见主动脉弓自右前向左后斜行,位于气管左前方。
约10%的人在此层面可见奇静脉弓。
2.主-肺动脉窗层面其上界为主动脉弓下缘,下界为左肺动脉,前方为升主动脉,内后方为气管。
主肺动脉向左向后延伸为左肺动脉:向后,向右延伸为右肺动脉。
此层面主肺动脉与两侧肺动脉呈人字形排列。
正常主脉动脉直径不应超过29mm。
在此层面可同时观察到升动脉和降主动脉,两者比例为 2.2~1.1:1。
奇静脉弓大多位于此层面,自后向前越过右上叶支气管上缘汇入上腔静脉。
3.左心房层面在此平面可见脊柱左前方为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前方为左心房。
左心房前方为主动脉根部,其右侧为右心房,其左前方为右心室及流出道。
左心房前后径30~45mm。
此平面常同时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的近段。
4.“四腔心”层面可见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腔和心壁。
需注射对比剂观察,如不注射对比剂则无法区分。
(二) 心包CT扫描几乎均能显示心包壁层,正常厚度为1~4mm,脏层心包由于较薄,CT扫描常难显示。
第二节异常影像学表现一、异常X线表现(一)心脏外形改变某些心脏疾病造成心脏增大,在后前位上心脏和大血管形状的改变,这种改变并不代表具体的心胜大血管疾病。
1.二尖瓣型心脏心影近似梨形,肺动脉段凸出,心尖圆隆,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右或(和)左心缘不同程度地向外膨凸。
通常反映右心负荷过大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二尖瓣疾患,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等。
2.主动脉型心脏心腰凹陷,心尖向左下移,升主动脉右凸,主动脉结多增宽,左心室段延长。
通常反映左心负荷过大或以其为主的心脏变化,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等。
3.普大型心脏心脏均匀地向两侧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结多属正常。
反映左右双侧负荷增加的心腔变化,或因心包病变等心外因素所致。
常见于心包、心肌损害或以右心房增大较著的疾患。
4.移行型心脏如二尖瓣-主动脉型、二尖瓣-普大型等。
5.其他类型心脏如“靴型”心,8字形心,怪异或分叶状心影等。
(二)心脏房室增大1.左心房增大般一般先向后,向右,再向上、向左膨凸。
(1)后前位: 左心房只向后增大时.心脏轮廓不发生改变,但在心脏阴影内之右上方,可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称“双重密度”:左心房向右增大时可达或超过右心房边缘,形成右心缘的“双重边缘”或“双弓征”,亦称“双心房影”,是左心房增大的可靠征象:左心房耳部增大时可见左心室段与肺动脉段之间的左房耳部膨凸,形成左心缘第三弓影:气管隆嵴角度>90°。
(2)左前斜位: 心后缘左房段隆凸,与左主支气管间的透明带消失,明显者可向上后方推压左主支气管,使其受压移位或变窄。
(3)右前斜位或左侧位吞钡检查: 左心房向后增大的主要X线征象之一就是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食管移位的程度和左心房增大的程度常成比例。
左心房轻度增大时,食管前缘受压而无移位;中度增大时,食管前后壁均受压伴轻度移位,但止于胸椎前缘;重度增大时,食管明显向后移位,并与胸椎重叠。
左心房增大主要见于二尖瓣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渴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考点提示;左心房增大在各个体位的表现2右心房增大一般先向右前方膨凸,继之向后、向左。
(1)后前位片: 右心房段向右膨凸,且长度增加,右心房/心高比值>0.5。
上腔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扩张,为右心房增大的间接征象。
(2)左前斜位: 心前缘上段向上或(和)向下膨凸,该段延长,有时与其下方的右心室段形成“成角现象”。
(3)右前斜位: 心后缘下段呈圆弧状膨凸,为右心房体部增大的表现。
(4)右心房增大常伴有上腔静脉扩张.后前位观察,右上纵隔阴影增宽。
单发的右心房增大少见,常与右心室增大并存。
右心房增大见于右心衰竭、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和心房黏液瘤等。
3.左心室增大一般先向左下,继之向后上膨凸。
(1)后前位: 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可伸人横膈阴影下或胃泡阴影之内:左心室段向左膨隆,心脏横径增大,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凹陷。
(2) 左前斜位: 心后缘下段向后下膨凸、延长,与脊柱重叠考点提示;左心室增大在各个体位(3) 左侧位: 心后缘下段向后膨凸超过下腔静脉后缘1.5cm可视为左心室增大。
心后间隙缩小以及心后食管前间隙变窄或消失。
左心室增大常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
4. 右心室增大一般先向前向左上,继之向下后膨凸。
(1)后前位: 心尖圆隆,上翘;肺动脉段饱满、凸出,为右心室增大的问接征象。
(2)左前斜位: 心前缘右心室段向前膨凸;心膈面延长。
(3)右前斜位: 肺动脉段下方的圆锥部膨凸,为右心室增大的早期表现。
考点提示;右心室增大在各个体位的表现(4)左侧位: 心前缘下段前凸,与胸骨的接触面增大。
右心室增大,可由于流出道的狭窄或循环阻力增加致肺循环障碍所引起,如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等,也可因血液的过量充盈而造成,如房,室间隔缺损等。
(三)主动脉改变心脏病变可伴发主动脉的改变。
显示胸主动脉形态、宽度和走行方向最适宜的投照位置是后前位结合左前斜位或左侧位。
1.胸主动脉迂曲延长扩张引起胸主动脉迂曲延长、书张的原因主要有:①主动脉粥样硬化:②高血压;③各种心脏和主动脉本身的病变或先天性畸形等;④正常解剖变异。
X线表现:①升主动脉向右(前)弯凸:②主动脉弓顶高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或明显向左凸出:③主动脉窗增大(左前斜位或左侧位):①降主动脉向左(后)弯凸,或呈S 状弯曲:先向左,向右而于膈上再弯向左;⑤吞钡检查可见食管呈相应的牵拉移位,于左前斜位或左侧位随迂曲延长的降主动脉向左后方移位,一般上段较明显(此点有别于左房增大的食管移位),下段可反而前凸。
2.动脉壁钙化以主动脉弓或弓降部最常见,x线表现为弧形线状密度增高影,常为主动脉本身粥样硬化的表现。
升主动脉钙化多见干梅毒,而降主动脉钙化常见于大动脉炎。
(四)肺循环异常肺循环由肺动脉,肺毛细血管和肺静组成,因肺循环沟通左.右心腔,所以心脏病变常反应在肺循环血管改变上,有时甚至比心脏大小形态改变更为敏感。
正常肺循环的特点;①相同大小的肺动,静脉相比,动脉的密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