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系统风速标准规范
新风送风风速标准
新风送风风速标准
新风的送风速度一般没有标准,在某些特定场合,送风速度应保持在0.25m/s左右,避免因风速过大,对空调系统造成过大的负荷。
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家庭或者是办公室环境,为了保证新风能够充分扩散到室内每个角落,一般新风的送风速度都会比较大,正常在0.3m/s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高,可以适当地降低送风速度,反之则可以适当地提高送风速度。
此外,为了保证新风的过滤效果,一般新风口会设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且过滤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换。
常用的风口风速规范详细资料
常用的风口风速规范详细资料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 m/s。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文6.5.9民用条文7.4.11技措5.4.6.2【孔板】)3、空调回风口的吸风速度:(采暖6.5.11民用7.4.13)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1-1.5m/s(采暖条文6.5.11)4、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的空气流速(m/s):(民用表6.6.4-1)5、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口风速(m/s):(民用表6.6.5)6、进、排风口风速(m/s):(技措表4.1.4)空气流速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技措4.2.10.2)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技措4.5.1.3.1)9、实验室通风柜操作口处风速:(技措表4.5.7)10、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
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
(技措4.5.8)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技措4.8.5.3)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技措5.4.10.2)13、各类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技措表5.4.11-1)14、散流器颈部最大风速(m/s):(技措表5.4.11-2)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因素。
风系统风速标准规范
2.5
2.5
11.0
8.0
6.5
6.0
2.5
1.8
3.0
3.0
2.5
10.0
9.0
5.0
4.0
8.0
1.8
3.5
3.0
2.5
14.0
11.0
9.0
8.0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图书馆,广播室
住宅,公寓,私人办公室,医院房间
银行,戏院,教室,一般办公室,商店,餐厅
工厂,百货公司,厨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通风系统之流速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
4.0~5.0
6.0~7.5
5.0~6.0
4.0~4.5
4.5~5.0
5.0~6.0
6.2~7.5
6.0~7.5
2.5
2.5~3.0
2.5~4.0
5.0~7.0
3.5~4.5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流速m/s
人体感觉
0~0.08
0.127
0.127~0.25
0.33
0.38
0.38~1.52
不舒适,停滞空气的感觉
理想,舒适
基本舒适
不舒适,可以吹动薄纸
对站立者为舒适感之上限
用于工厂和局部空调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送风风速标准
第一章送风风速标准一、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二、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
三、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四、低速风管系统送风区域的最大允许流速
五、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六、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
七、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八、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九、通风系统之流速
十、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十一、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第二章送风口风量速查表一、侧送风口的送风量
二、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三、盘风机匹配风管民尺寸。
风速分级标准
风速分级标准风速分级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速分级标准:1. 气象学风速分级标准:- 0级:无风,风速小于1节(小于1.85公里/小时)- 1级:软风,风速1-3节(1.85-5.55公里/小时)- 2级:轻风,风速4-6节(5.56-11.1公里/小时)- 3级:微风,风速7-10节(11.2-19.4公里/小时)- 4级:和风,风速11-16节(19.5-28.4公里/小时)- 5级:清风,风速17-21节(28.5-40.7公里/小时)- 6级:强风,风速22-27节(40.8-49.9公里/小时)- 7级:疾风,风速28-33节(50.0-61.1公里/小时)- 8级:大风,风速34-40节(61.2-74.4公里/小时)- 9级:烈风,风速41-47节(74.5-87.6公里/小时)- 10级:狂风,风速48-55节(87.7-101.9公里/小时)- 11级:暴风,风速56-63节(102.0-117.9公里/小时)- 12级:台风,风速大于63节(大于118公里/小时)2. 航海风速分级标准:- 0级:无风,风速小于1节(小于1.85公里/小时)- 1级:软风,风速1-3节(1.85-5.55公里/小时)- 2级:轻风,风速4-6节(5.56-11.1公里/小时)- 3级:微风,风速7-10节(11.2-19.4公里/小时)- 4级:和风,风速11-16节(19.5-28.4公里/小时)- 5级:清风,风速17-21节(28.5-40.7公里/小时)- 6级:强风,风速22-27节(40.8-49.9公里/小时)- 7级:疾风,风速28-33节(50.0-61.1公里/小时)- 8级:大风,风速34-40节(61.2-74.4公里/小时)- 9级:烈风,风速41-47节(74.5-87.6公里/小时)- 10级:暴风,风速48-55节(87.7-101.9公里/小时)- 11级:台风,风速56-63节(102.0-117.9公里/小时)- 12级:飓风,风速大于63节(大于118公里/小时)3. 建筑工程风速分级标准:- 1级:轻微风,风速小于5米/秒(18公里/小时)- 2级:微风,风速5-10米/秒(18-36公里/小时)- 3级:轻风,风速10-15米/秒(36-54公里/小时)- 4级:中风,风速15-20米/秒(54-72公里/小时)- 5级:大风,风速20-25米/秒(72-90公里/小时)- 6级:强风,风速25-30米/秒(90-108公里/小时)- 7级:狂风,风速30-35米/秒(108-126公里/小时)- 8级:暴风,风速35-40米/秒(126-144公里/小时)- 9级:台风,风速大于40米/秒(144公里/小时以上)。
风速和风力等级表
风速和风力等级表风速是指风的移动速度,一般用米/秒(m/s)来表示。
风速和风力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是描述风的两个主要参数。
在中国,风力等级表被广泛使用来描述风力的大小。
下面是风速和风力等级表的详细介绍:一、风速1. 微风:0.1-1.5 m/s微风时,树叶开始摇动,但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此时,船只行驶时会有涟漪,但水面还是平静的。
2. 轻风:1.6-3.3 m/s轻风时,树叶树枝随风摇曳,吹乱了一些小纸片。
此时,水面波动较明显,有小波浪。
3. 和风:3.4-5.4 m/s和风时,整个树干和中大型树枝都会受到风力的作用,甚至会出现一些风声。
此时,水波有显著的涌动和短浪。
4. 清风:5.5-7.9 m/s在清风的风力作用下,叶片翻飞,树枝弯曲。
车辆行驶时受到风的阻力明显增强。
此时,水面出现着重波浪和浪尖。
5. 强风:8.0-10.7 m/s强风时,树木摇晃,有较强的风声。
此时,船只行驶受到的阻力非常大,需要更大的推力才能前进。
6. 疾风:10.8-13.8 m/s疾风时,树木摇摆不止,能够吹走小物体。
在海上,疾风会产生很高的浪高和浪壳,不宜出海。
7. 大风:13.9-17.1 m/s大风时,树木发出巨大的响声,建筑物可能出现轻微的损坏。
此时,在海上,波浪非常大,远处也可见到大浪。
8. 烈风:17.2-20.7 m/s烈风时,树木弯曲,摆动幅度非常大。
建筑物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坏。
在海上,巨浪泛滥,很容易让船只倾覆。
9. 狂风:20.8-24.4 m/s狂风是非常强烈的风,能够轻易地吹断树木。
在海上,狂风会产生非常大的巨浪,形成非常危险的条件。
10. 飓风:24.5-28.4 m/s飓风是一种极为猛烈的风暴,能摧毁建筑物,洪水肆虐。
在海上,飓风产生的海啸将极大威胁沿海地区。
二、风力等级表1. 静风:小于0.2米/秒2. 软风:0.3米/秒3. 轻风:1-2级,0.6-3.3米/秒4. 微风:3-4级,3.4-5.4米/秒5. 和风:5-6级,5.5-7.9米/秒6. 清风:7-8级,8.0-10.7米/秒7. 强风:9-10级,10.8-13.8米/秒8. 狂风:11-12级,13.9-17.1米/秒9. 暴风:13-14级,17.2-20.7米/秒10. 台风:15-16级,20.8-24.4米/秒11. 强台风:17-18级,24.5-28.4米/秒12. 超强台风:19级以上,大于28.5米/秒三、总结风力越大,风的威力也就越大。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新风口风速标准
新风口风速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50325-200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新风口排风和补风风速标准如下:
1.住宅和办公室新风口室内补风风速应≤0.2m/s,室内排风风速应≤0.5m/s。
2.医院、实验室、制药厂等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房,新风口室内补风风速应≤0.25m/s,室内排风风速应≤0.75m/s。
3.厨房、洗衣房等需要排除污物气体的用房,新风口室内补风风速应≤0.3m/s,室内排风风速应≤0.8m/s。
需要注意的是,新风口风速不宜过大,过大的风速会影响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会带来噪声和不适感。
因此,在设计新风系统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用途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风速标准。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01-04 浏览次数:576 【大中小】【复制】【打印】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 (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 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风力分级标准
风力分级标准
0级,无风,风速:0~0.2m/s,陆地状况:静,烟直上。
傻子都知道。
1级,软风,风速:0.3~1.5m/s,陆地状况:烟能表示风向。
2级,轻风,风速:1.6~3.3m/s,陆地状况: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3级,微风,风速:3.4~5.4m/s,陆地状况:树叶及微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
4级,和风,风速:5.5~7.9m/s,陆地状况: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微动。
5级,清劲风,风速:8.0~10.7m/s,陆地状况:有叶的小树枝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6级,强风,风速:10.8~13.8m/s,陆地状况:大树枝摆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7级,疾风,风速:13.9~17.1m/s,陆地状况: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8级,大风,风速:17.2~20.7m/s,陆地状况: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9级,烈风,风速:20.8~24.4m/s,陆地状况:建筑物有损坏(烟囱顶部及屋顶瓦片移动)。
10级,狂风,风速:24.5~28.4m/s,陆地状况: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将建筑物损坏严重。
11级,暴风,风速:28.5~32.6m/s,陆地状况: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
12级,飓风,风速:32.7~36.9m/s,陆地状况: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01-04 浏览次数:576 【大中小】【复制】【打印】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 (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规范
湿度:2.0~98.0%RH
压力:-5~+5kPa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
(1)、对于乱流洁净室:
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
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
A、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
b、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ISO 14644-3:2002;
c、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
d、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
e、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
f、所采用的测试方法;
g、测试结果;
h、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5、适用仪器:
热式风速计Model 6004
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
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通过测U
0.3~0.5
—
光刻、半导体工艺区;
3
U
0.3~0.5
空调风口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
空调风⼝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空调风⼝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汇总如下:1、排烟⼝的风速≤10m/s(⽼建规9.4.6.6)2(1)、空调送风⼝的出⼝风速,消声要求较⾼时,宜采⽤2-5m/s,喷⼝送风可采⽤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风速2-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风速3-5 m/s。
条缝型风⼝下送(多⽤于纺织⼚),当空⽓调节区层⾼为4-6m⼈员活动区风速不⼤于0.5m/s时,出⼝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6.5.9&民⽤条⽂7.4.11&技措5.4.6.2【孔板】)3、空调回风⼝的吸风速度:(采暖6.5.11&民⽤7.4.13)利⽤⾛廊回风时,回风⼝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风速1-1.5m/s(采暖条⽂6.5.11)4、⾃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的空⽓流速(m/s):(民⽤表6.6.4-1)5、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风速(m/s):(民⽤表6.6.5)6、进、排风⼝风速(m/s):(技措表4.1.4)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于8m/s,且不宜⼤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技措4.2.10.2)8、洗⾐房机械排风系统洗⾐机、烫平机、⼲洗机、压烫机、⼈体吹机等散热两⼤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罩,其罩⾯风速应≥0.5m/s。
(技措4.5.1.3.1)9、实验室通风柜操作⼝处风速:(技措表4.5.7)10、暗室通风宜采⽤机械排风、⾃然进风的通风⽅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
排风⼝宜设在⽔池附近,进风⼝应采⽤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
(技措4.5.8)11、机械加压送风⼝不宜⼤于7m/s;排烟⼝不宜⼤于10m/s;机械补风⼝不宜⼤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于5m/s;⾃然补风⼝不宜⼤于3m/s。
(技措4.8.5.3)12、⼈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置换通风⽅式时,⼈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风速仪标准风速值
风速仪标准风速值
风速仪的标准风速值取决于其测量范围。
一般来说,风速仪的测量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区段:低速、中速和高速。
在低速区段,风速范围为0至5m/s,风速仪的热敏式探头用于精准明确测量。
在中速区段,风速范围为5至40m/s,风速仪的转轮式探头测量效果较好。
在高速区段,风速范围为40至100m/s,利用皮托管可以得到较佳的测量结果。
另外,也有一种风速仪,其风速测量范围为0m/s~60m/s,抗风强度为70 m/s。
这种风速仪的风速测量分辨率是0.1 m/s,测量精度为±(0.3 +0.03V)m/s(V指实际风速)。
其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为≤0.5 m/s。
风速测试的合格标准
风速测试的合格标准
风速测试的合格标准可能因不同应用场景和设备而有所不同。
对于洁净室或洁净区域,通常有如下要求:
1.对于乱流洁净室,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
不应超过20%。
2.对于乱流洁净室,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
设计新风量的±10%。
3.对于乱流洁净室,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
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4.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
速,但不应超过20%。
5.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
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6.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
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大值:A、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
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2%~4%;B、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C、保证
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以上只是部分洁净室或洁净区域的风速测试要求,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应用场景和设备不同而有所差异。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
一、概述
风管主管风速是指在通风系统中,通过主管内输送空气的速度。
其大小直接影响到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耗水平。
因此,制定合理的风管主管风速标准对于建筑物的通风系统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
二、标准分类
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可以将风管主管风速标准分为以下三类:
1.商业建筑: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的风管主管风速应控制在6-8米/秒之间。
2.医疗卫生场所:为了保证医院等卫生场所内部空气的清洁、新鲜和无菌,其风管主管风速应控制在2-4米/秒之间。
3.工业厂房:由于工业厂房内部存在大量粉尘、烟雾等污染物,因此其风管主管风速应控制在10-12米/秒之间。
三、影响因素
1.空气流量:空气流量越大,则需要更高的主管风速来保证空气输送效果。
2.通道形状:通道形状会对主管风速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通道形状
进行相应的调整。
3.噪音:高速风流会产生噪音,因此需要考虑到噪音对于场所内部环境的影响。
四、标准制定
在制定风管主管风速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通风系统
的设计和运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和
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五、总结
风管主管风速标准是建筑物通风系统设计和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制定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以保证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风力等级标准 (2)
风力等级标准1. 引言风力等级标准是用于描述和评估风的强度和风速的一种标准系统。
根据风力等级标准,可以判断不同风力等级下的风的吹拂强度,并且可以作为制定相关安全预防措施和规范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风力等级标准的分类和描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2. 风力等级的分类根据国际上风力等级标准,风力等级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静风静风指风速低于0.2米/秒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风吹拂,可以说是非常平静的天气。
在风力等级标准中,静风被列为最低的风力等级。
2.2 微风微风是指风速在0.3-1.5米/秒之间的情况。
微风下,轻微的风吹拂可以感觉到,但是对人体和物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个风力等级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可以说是非常舒适的天气。
轻风是指风速在1.6-3.3米/秒之间的情况。
轻风下,风吹拂明显,但不会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显著影响。
这个风力等级下,人们在户外活动时会感到凉爽,但并不会感到不适。
2.4 微弱风微弱风是指风速在3.4-5.4米/秒之间的情况。
微弱风下,风吹拂较强,可对轻质物体产生影响,但对人体影响较小。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航海和航空活动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5 和风和风是指风速在5.5-7.9米/秒之间的情况。
和风下,风吹拂加强,会对人体和物体产生明显影响。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人们在户外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航海和航空活动也需要谨慎。
2.6 温和风温和风是指风速在8.0-10.7米/秒之间的情况。
温和风下,风吹拂较强,有可能引起人体站立不稳和轻型建筑物的影响。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如固定物体和加强建筑结构。
2.7 中等风中等风是指风速在10.8-13.8米/秒之间的情况。
中等风下,风吹拂加强,可能引起人体站立不稳和轻型建筑物的损坏。
在这个风力等级下,航海和航空活动会受到很大限制。
新鲜风是指风速在13.9-17.1米/秒之间的情况。
新鲜风下,风吹拂非常强烈,会对人体和建筑物产生明显影响。
风速的规范
风速的规范风速是指大气中气体流动的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风速的规范主要包括测量方法、计量单位、测量仪器和标准等方面。
下面是有关风速规范的一段1000字的阐述。
一、测量方法:风速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是通过使用风速计直接测量风速。
风速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风速的仪器,常见的有风杯式风速计、磁暴风速计和超声波风速计等。
其中,风杯式风速计是最常用的风速计,它通过测量风杯旋转的转速来计算出风速。
间接法是通过测量风压、流体阻力或气象要素来推算风速。
常见的间接法包括马尾法、动态差压试验法和静态压力差测量法等。
其中,马尾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测量风速的方法,它通过测量马尾的倾斜度来推算风速。
二、计量单位:风速的计量单位主要有米/秒(m/s)、千米/小时(km/h)和节(knots)等。
米/秒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它是指风速每秒钟移动的米数。
在科学研究和大气气象领域,常使用米/秒作为风速的计量单位。
千米/小时是常用的计量单位,它是指风速每小时移动的千米数。
在气象预报和行业应用中,常使用千米/小时来表示风速,因为它更能直观地反映出风速的变化情况。
节是一种海洋和航空领域常用的计量单位,它是指风速每小时移动的海里数。
1节等于1852米/小时。
由于航行、航海和气象预报等都与海洋和航空领域有关,因此节作为风速的计量单位也得到广泛应用。
三、测量仪器:风速的测量仪器是进行风速测量的工具,要求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易于操作等特点。
风杯式风速计是测量风速的主要仪器之一,它由几个相互连接的风杯组成,通过测量风杯的转速来确定风速。
风杯式风速计具有广测量范围和较高精度的优势,在大气科学、环境监测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磁暴风速计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测量风速的仪器,利用风被磁暴的气流对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测量,从而得出风速。
磁暴风速计具有高灵敏度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象和环境监测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超声波风速计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播特性测量风速的仪器,它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波来测量风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舒适
不舒适,可以吹动薄纸
对站立者为舒适感之上限
用于工厂和局部空调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送风方式
下列房间高度m
2
3
4
5
6
侧送,大风量
侧送,小风量
顶棚散流器
6.5
9.0
9.5
8.3
11
16
10
13
17
12
15
18
14
17
18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
送风方式
单位地板面积的
13
13~25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位置
新风
回风
减湿器正面
减温器旁通
加热器旁通
流速m/s
2.5~4
6~6
2~4
7.5~12
5~7.5
3.0
2.5
2.5
11.0
8.0
6.5
6.0
2.5
1.8
3.0
3.0
2.5
10.0
9.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0
4.0
8.0
1.8
3.5
3.0
2.5
14.0
11.0
9.0
8.0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图书馆,广播室
住宅,公寓,私人办公室,医院房间
银行,戏院,教室,一般办公室,商店,餐厅
工厂,百货公司,厨房
住宅
公共建筑
工厂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室外空气入口
空气过滤器
加热排管
冷却排管
淋水室
风机出口
主风管
支风管(水平)
支风管(垂直)
2.5
1.3
2.3
2.3
2.5
6.0
4.0
3.0
2.5
4.0
1.5
2.5
2.3
2.5
8.5
6.0
5.0
4.0
2.5
1.5
2.5
2.5
2.5
9.0
6.0
4.0
3.5
4.5
1.8
送风风速标准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
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通风系统之流速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
4.0~5.0
6.0~7.5
5.0~6.0
4.0~4.5
4.5~5.0
5.0~6.0
6.2~7.5
6.0~7.5
2.5
2.5~3.0
2.5~4.0
5.0~7.0
3.5~4.5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流速m/s
人体感觉
0~0.08
0.127
0.127~0.25
0.33
0.38
0.38~1.52
不舒适,停滞空气的感觉
1.75~2.5
2.5~4.0
4.0~5.0
5.0~7.5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
位置
近座位
逗留区以上
门下部
门上部
工业用
流速m/s
2~3
3~4
4
3
>=4
通风系统之流速m/s
系统
商业
工业
低速
送风、最大流速
送风、一般流速
回风、最大流速
回风、一般流速
13
6~11
10
7.5~9
13
11~13
13
9~13
高速、一般
3.0
5.0
6.1
4.0
6.0
6.0
7.5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播音室
戏院
住宅、公寓、饭店房间、教室
私人办公室
一般办公室
电影院
百货店、上层
百货店、地下
1.5~2.5
2.5~3.5
2.5~3.8
2.5~4.0
5.0~6.0
5.0
7.5
10.0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应用场所
送风量l/s m
工作区平均
流速m/s
换气次数1/h
侧送百叶风口
条形风口
局部孔板送风
顶棚散流器
顶棚孔板送风
3~6
4~10
5~15
5~25
5~50
0.13~0.18
0.10~0.18
0.10~0.18
0.10~0.25
0.05~0.15
7
12
18
30
60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以噪声控制主风管
人体状态
长时间坐
短时间坐
轻工作
重工作
应用
办公室
餐厅
商店轻工业
工厂、舞厅
冷却m/s
加热 m/s
0.10
0.20
0.15
0.30
0.20
0.35
0.30
0.45
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盘形送风口
顶棚送风口
侧送风口
广播室
医院疗房
饭店房间、会客室
百货公司、剧场
教室、图书馆、办公室
3.0~4.5
4.0~4.5
以摩擦阻力控制
送风主管
回风主管
送风支管
回风支管
住宅
公寓、饭店房间
办公室、图书馆
大礼堂、戏院
银行、高级餐厅
百货店、自助餐厅
工厂
3.0
5.0
6.0
4.0
7.5
9.0
12.5
5.0
7.5
10.0
6.5
10.0
10.0
15.0
4.0
6.5
7.5
5.5
7.5
7.5
9.0
3.0
6.0
8.0
5.0
8.0
8.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