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实验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材料
- 天平
-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塑料瓶等)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天平平稳且不晃动。
2. 用手轻轻按下天平的“归零”按钮,使得指针指向刻度的零位置。
3. 取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确保物体摆放平稳。
4. 等待指针稳定,读取天平的质量刻度值。
5. 记录读数,并将该物体从天平上取下。
6. 重复步骤3至步骤5,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
注意事项
- 在测量前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如有疑问请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 弄清楚物体应当放在天平的哪一侧,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发芽的原理。
实验材料
- 小盆或花盆
- 泥土
- 各种种子(如小麦、豌豆等)
实验步骤
1. 将泥土放入小盆或花盆中,铺平并用手指在泥土中挖几个小孔。
2. 将种子放入每个小孔中,然后用泥土轻轻覆盖种子。
3. 用喷水壶轻轻喷水,保持泥土湿润。
4. 放置小盆或花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5.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 注意保持泥土的湿润程度,但不要过于湿润。
- 观察过程中可以细致地记录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情况等。
- 实验结束后,可以对比不同种类的种子发芽的速度和程度。
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步骤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1 探究蜡烛的变化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的变化二、实验器材:蜡块、蜡烛、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白瓷碗、澄清石灰水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2 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辨别物质的酸碱性二、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紫甘蓝水、白醋、澄清石灰水、自来水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3、实验结论: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像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3 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水槽、水、小石块、坩埚钳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4 探究能量的转换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能量的转换二、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暖水瓶软木塞(或橡皮泥)、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适量)、温度计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5 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实验目的:探究瓶子吹泡泡的原因二、实验器材:雪碧瓶、橡皮泥、吸管、色素、热水、冷水、培养皿、小杯三、考试题单:1、检查仪器设备2、实验操作4、整理实验台,器材复位。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实验一: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1. 电磁加热器2. 温度计3. 不同海拔高度的水样品4.实验步骤1. 将电磁加热器接通电源,将中的水样品放在加热器上进行加热。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但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图表。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的沸腾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结论。
实验二: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1. 平板玻璃2. 白纸3. 手电筒4. 直尺实验步骤1. 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点作为光的发射点。
2. 将平板玻璃放在白纸上,使光所在直线与玻璃平面垂直,打开手电筒照射光到平板玻璃上。
3. 观察光经过平板玻璃后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4. 使用直尺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光的折射率,并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率。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可由斯涅尔定律描述,并且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在不同材料中的传导情况。
实验器材1. 电池2. 电线3. 不同材料的导体样品(如金属铜、铁、铝等)4. 灯泡实验步骤1. 将电池与灯泡连接起来,使灯泡亮起来,确认电路正常工作。
2.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样品与电池相连,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3. 记录每种材料导体样品连接时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总结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不同,其中铜的导电能力最好,铁和铝的导电能力次之。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的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光滑程度等。
(3)从以上数据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__C___,坡度最小的是斜面__B____。
(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二、《杠杆的研究》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果:1、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两边挂的钩码数)一样大(多)时,杠杆尺平衡。
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思考:自己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三、实验名称:利用斜面提升物体能省力吗?实验需要的材料:一块木板、木块、重物、测力计。
改变的条件:直接提升重物和利用斜面提升重物保持不变的条件:测量的几种不同物体、一样的测力计等过程和方法:1、用弹簧秤分别测量出直接提升不同物体需要的力;2、用木板和木块搭好一个斜面,然后分别沿着这个斜面测量出不同物体需要的力;3、记录并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斜面能省力。
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四、实验名称: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需要的材料:一块木板、几块高低不同的木块、重物、测力计。
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保持不变的条件:木板长度、一样的重物、木板的光滑程度等过程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4、分别沿着这些斜面将一个重物拉上去,用弹簧秤测出用了多大的力;5、记录并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的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斜面A上的拉力(N)斜面B上的拉力(N)斜面C上的拉力(N)物体1物体2157.54.510.5物体330151021物体450251733.5…………………………物体重量(牛:N)10537(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3)从以上数据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__C___,坡度最小的是斜面__B____。
(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二、《杠杆的研究》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划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窥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革?从中能发觉什么纪律?实验结果:1、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两边挂的钩码数)一样大(多)时,杠杆尺平衡。
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思考:本人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讨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三、实验名称:利用斜面提升物体能省力吗?实验需要的材料:一块木板、木块、重物、测力计。
改变的条件:直接提升重物和利用斜面提升重物保持不变的前提:测量的几种分歧物体、一样的测力计等(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光滑程度等。
过程和方法:1、用弹簧秤划分测量出直接提升分歧物体需要的力;2、用木板和木块搭好一个斜面,然后划分沿着这个斜面测量出分歧物体需要的力;3、记录并阐发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斜面能省力。
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一、猜想:食物在()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实验材料:燃烧勺、酒精灯、淀粉、火柴
实验方法:1、点燃酒精灯。
2、用燃烧勺取适量淀粉。
3、将盛有淀粉的燃烧勺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淀粉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存在淀粉中。
三、制作电磁铁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漆包线、电池。
实验方法:(1)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打铁钉
(2)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3)切断电源,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吸起大头针;断电后,大头针掉下。
实验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四、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漆包线、电池。
实验方法:(1)用大铁钉、漆包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线圈匝数一定,先用一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用两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
实验结论:线圈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磁力越小。
五、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漆包线、电池。
实验方法:(1)用大铁钉、漆包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电流一定,先绕10圈漆包线,观察能吸起几个大头针;再多绕10圈漆包线,观察能吸起几个大头针。
实验结论: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学生考试题及教师评分标准
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考试题(一)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一题,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检查器材: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等物品。
(3分)实验操作:在右下图中,选择部件的序号填空,并按步骤操作。
(1)取镜:右手握住,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自己的正前方(3分)。
(2)对光:调节载物台下的,从往下看,要能看见亮的光圈。
(6分)对光完成后示意老师,请教师查看。
(3分)(3)放片: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上,用压片夹夹住,(3分)(4)观察:旋转调节镜筒的高低,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请教师查看。
(3分)观察与记录:用铅笔在下面画出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
要求画出3个细胞,并且相互紧密相连(6分)整理器材。
(3分)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一)实验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3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考试题(二)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一题,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检查器材:实验器材:烧杯两个、、镊子。
(3分)实验操作:(1)在1号烧杯里装入200 毫升的温水,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因蒸发而导致的水蒸气聚集的潮湿环境。
在2号烧杯装入同样多的冷水。
(4分)(2)将冰块放在1号杯口上方约厘米处,观察杯口周围的变化。
这个过程模拟的是水蒸气上升后遇到低温环境的情形。
将冰块移走再放上,反复几次,观察并记录1号杯口发生的现象。
同样的方法观察2号杯口的变化。
(8分)模拟雾的形成实验记录表(8分)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就会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
(4分)整理器材(3分)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二)实验题目:模拟雾的形成(30分)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考试题(三)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一题,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6、结论: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报纸和白纸各一张、两本字典、垫圈4、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材料(白纸和报纸)5、不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大小、桥墩的距离、桥墩的高度、垫圈的大小6、实验过程:①用两本字典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颗垫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颗垫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垫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题汇总(精心整理版)
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题汇总(精心整理版)1、研究问题:斜面坡度对省力的影响假设: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改变条件:斜面坡度大小不变条件:重物、木板、提升速度实验方法: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用测力计记录不同坡度上提升重物所需的力,并进行比较结论:斜面坡度越小,省力越多2、研究问题:纸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假设:纸宽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在两叠书上放置不同张数的纸,记录每次能承受的垫圈数量,并比较结果控制变量:纸宽度不变量:桥墩高度、宽度,纸大小,垫圈重量,压垮程度结论:纸宽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3、研究问题: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假设: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改变条件:线圈圈数不变条件:电池节数、电线粗细、铁芯大小实验结论: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4、研究问题:电磁铁磁力与电池节数的关系假设: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大改变条件:电池节数不变条件:线圈圈数、电线粗细、铁芯大小实验结论: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大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加热前为白色固体,加热后首先变成液体,然后颜色逐渐变深,最终炭化。
如果继续加热,炭会燃烧,发生化学变化。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会燃烧,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
蜡烛的熔化是一种物理变化,而蜡烛油气化后燃烧则是一种化学变化。
小苏打是一种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易溶于水的物质。
白醋则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一定的酸味。
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杯子的外壁也会感觉比原来凉了一些。
我们假设这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实验方法可以证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并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
因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通过比较铁片和铁锈的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和磁铁吸引等特点,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
因此,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我们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而在木板中的部分则没有生锈。
六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附答案实验一:浮力的探究材料:一个透明的容器、水、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塑料球、木块、金属片等)步骤:1.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
2. 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现象。
观察结果:1. 容器中的水面上升的高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较大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高,质量较小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低。
2. 相同质量的物体,形状的大小会影响水面上升的高度,较大体积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高,较小体积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低。
结论:浮力是水或其他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材料:一个电池、导线、铜钢纸、木头块步骤:1. 将一个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用手握住。
2. 用另一个导线的一端触碰铜钢纸,观察现象。
3. 将另一个导线的一端触碰木头块,再观察现象。
观察结果:1. 触碰铜钢纸后,导线和铜钢纸之间会有电流通过,导线感觉到的电流会产生一定的刺痛感。
2. 触碰木头块后,导线和木头块之间没有电流通过,导线感觉不到电流的刺痛感。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导体具有良好的电流导电性,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够传导电流;而绝缘体则不具备良好的电流导电性,几乎不会让电流通过。
实验三:光的折射材料:一个直立的透明容器、水、笔步骤:1. 将透明容器中注满水。
2. 将笔放入容器中,观察现象。
观察结果:当笔从空气中插入水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笔折射的现象,即看起来笔在水中变形了。
结论: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的角度受到光线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导致物体看起来发生了形变。
实验四: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材料:显微镜、新鲜的洋葱和鲜豆胚芽、刀片、甲醇、碘酒、苏木精染液步骤:1. 将洋葱切成薄片,放入甲醇中浸泡片刻。
六年级科学实验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实验题一、请用实验证明下列结论,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步骤和结论。
1、证明斜面倾斜角越小越省力。
2、比较报纸和普通书写白纸的抗弯曲能力。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1、串联电池的数量。
2、线圈缠绕的匝数)有关。
4、纸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否有关。
六年级科学实验题答案1、斜面倾斜角越小越省力操作方法一、将斜面倾斜80度放置,使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物体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依次改变斜面的倾斜度数为60度、40度、20度,重复步骤一,分别记录数据三、分析数据:如果所得量的拉力依次减小,证明猜想正确;反之则猜想错误实验结论得知,斜面的坡度与斜面的省力程度有关,斜面越平缓,越省力2、:比较报纸和普通书写白纸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过程:1.放好两本字典,用尺子量出字典之间的距离10厘米。
2.把一张报纸做成拱形,放在字典的中间;再轻轻地、慢慢地、一枚一枚地把回形针放在拱形上,直到拱形彻底变形为止;接着数出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在表格内。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报纸受压实验。
第2、3次,同样完成。
3.按照报纸受压实验的方法,完成普通书写白纸的3次受压实验。
实验结论:普通白纸抗弯曲能力强。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1、串联电池的数量。
2、线圈缠绕的匝数)有关。
实验过程: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4、纸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过程:1)准备好实验材料;2)把高度相同的几本书堆起来,做一个架子;3)把“一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观察并记录“一字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4)把“v字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观察并记录“v字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5)把“波浪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观察并记录“波浪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6)把“长方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观察并记录“长方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7)把“圆形”的纸架在两堆书上,然后一一放上垫圈,(注意要轻放,放正中间位置)观察并记录“圆形”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连续做3次;实验结论:纸梁的形状改变,抗弯曲能力也会改变。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2、在研究杠杆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和足量钩码。
因为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志,我们可以先确定(杠杆尺左边)一个点为阻力点,并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这时杠杆尺将失去平衡;再选择杠杆尺右边一个点作为动力点试挂钩码使杠杆尺恢复平衡。
改变阻力点或阻力点出悬挂的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4、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轮各一个(大小轮直径最好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
实验时,先将大小两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小轮为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
改变轴上所挂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时省力。
5、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轮各一个(大小轮直径最好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
实验时,先将大小两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小轮为轴),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轴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的力。
改变轴上所挂钩码数多做几次,并将每次实验情况记录如下表:6、在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大小不同轮(这些轮直径最好与轴的直径成倍数关系)和足量钩码。
实验时,先将轮和轴组合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再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当(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7、在研究定滑轮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滑轮、弹簧测力计和钩码。
六年级科学实验题
(一)实验名称:美丽的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实验步骤:1、观察食盐的晶体: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2、观察味精的晶体:味精的晶体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3、观察白糖的晶体:白糖的晶体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碱面的晶体是扁片状的小颗粒结论: 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就不同。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领取材料前组长向老师报告实验项目和小组人员各0.5分,材料领取员自觉领取材料且无误1分,将材料有序、规范的放到实验桌1分。
2.实验步骤操作正确(10分)有猜想2分;小组人员人人参与2分;有实质性的交流实验中各自观察到现象5分;如果没有交流讨论或一人提问其他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只得2分;向老师汇报观察到现象1分。
3.得出正确结论5分。
得出的结论正确2分;结论是经过讨论的2分;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1分。
4.实验报告填写(10分)填写实验报告正确5分;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观察的现象与实验过程相符5分,如果记录员只是独立完成的只得2分。
5.整理实验器材2分。
实验器材归还1分;做好实验桌的卫生工作1分。
(二)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烧杯、药匙、玻璃片。
实验步骤:取一个烧杯,倒入少量白醋约5毫升。
2、然后小心地加入一药匙小苏打,观察其现象。
3、盖上一片玻璃片,用手触摸烧杯外壁,说说有何感觉。
实验结论:1、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有咄咄地响声。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说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领取材料前组长向老师报告实验项目和小组人员各0.5分,材料领取员自觉领取材料且无误1分,将材料有序、规范的放到实验桌1分。
2.实验步骤操作正确(10分)有猜想2分;小组人员人人参与2分;有实质性的交流实验中各自观察到现象5分;如果没有交流讨论或一人提问其他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只得2分;向老师汇报观察到现象1分。
六年级科学实验题
六年级科学实验题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
我们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看到( 冒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2〕、盖上一块玻璃片。
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
〔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火焰熄灭〕。
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可以〔灭火〕。
〔4〕、杯中的液体是〔醋酸钠〕。
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3、铁定生锈实验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局部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局部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①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②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实验现象:铁钉在空盘子中有点生锈,在油盘子中没有变化,在水盘子中锈更多。
实验结论〔结果〕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原因分析:空气中有水分,水中也有空气,铁钉在空盘子和水盘子中都生锈了,所以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4、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5、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响〔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局部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外表有红色的物质附着〕。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响是化学变化。
6、模拟月相变化实验〔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2〕、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3)、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照亮〕。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题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题整理1、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步骤:将湿馒头和干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放在暖气片上,观察5天后的变化。
结果:湿馒头发霉,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潮湿和温暖的环境易导致食物发霉。
2、自制酸奶的实验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步骤:在牛奶中加入白糖,煮开后冷却至35-40℃,加入酸奶,搅拌均匀,倒入保温中,保温5-6小时。
结果:牛奶变成了酸奶。
结论:牛奶中的乳酸菌会发酵成酸奶。
3、探究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步骤:将纸做的小船放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时的现象。
结果:进港的船只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结论:地球是球形的。
4、模拟地震的实验实验一:将毛巾叠起来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中间挤压;实验二:用小木棒弯曲直至断开。
结果:毛巾出现褶皱,木棒断开时有响声和震动感。
结论:地壳岩层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造成地震。
5、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步骤:在铁盒子中放置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往洞中倒入番茄酱,用土豆泥封住洞口,加热后观察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结果: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6、蜡烛变化的实验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白瓷碗、石棉网步骤:将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再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上方,将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其底部。
结果:石灰水变浑浊,白瓷碗底部有黑色沉淀。
结论:蜡烛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烟雾和二氧化碳,石灰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黑色沉淀是烟雾产生的结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集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集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1.研究的问题:斜面可以省力吗?我们的假设:斜面可以省力。
因为我们发现,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直线上山省力。
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过程:搭建一个简单斜面。
用测力计垂直匀速拖动小车,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
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拉上去,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
比较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和沿着斜面拉上去拉力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
2.研究的问题:斜面省力多少与坡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吗?我们的假设:斜面省力多少与坡度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三个高低不同的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实验过程:搭建一个坡度较大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搭建一个坡度中等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搭建一个坡度较小的简单斜面,沿斜面用测力计匀速提起小车,反复多做几次,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比力三次拉力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斜面省力的多少与坡度大小有关。
坡度越小,省力越多;坡度越大,省力越小。
3.、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研究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研究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
不变量:纸的长、厚度和质地,纸梁的高度和跨度,垫圈的大小、摆放位置、摆放方法,弯曲的标准、记录表等。
变量:纸的宽度2厘米4厘米8厘米实验材料:实验过程:1.在两个高度相同的木块之间放好2厘米宽的纸条,把垫圈悄悄叠放在纸条中央,直到纸条打仗到桌面为止,清查垫圈数-1就是纸条的最大承重量,并记录下来。
2.纸条换成4厘米宽的,其他条件不变,继续上面的实验。
3.纸条换成8厘米宽的,其他前提稳定,继续上面的实验。
比力纸条的宽度和最大承重量的干系。
实验结论: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4、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研究问题: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研究假设: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
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题目总览(精心整理版)
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题目总览(精心整理
版)
本文档整理了六年级科学全册中的实验题目,方便学生和老师查阅和选择。
以下是实验题目的总览:
1. 实验一:测量较短距离的长度
2. 实验二:测量较长距离的长度
3. 实验三:观察和描绘几种常见的物体
4. 实验四:测量固体物体的质量
5. 实验五:观察和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6. 实验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7. 实验七:观察和测量物体温度的变化
8. 实验八: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9. 实验九: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10. 实验十: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光源
11. 实验十一:观察和测量物体的声音
12. 实验十二:观察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装置
13. 实验十三:观察并描绘类群中的种类差异
14. 实验十四: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变化
15. 实验十五:观察不同材料的溶解性
16. 实验十六:观察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
17. 实验十七:观察铁、铜、铝等金属与酸的反应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题目的总览,希望对学生研究科学实验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六年级上册实验题
九、研究的问题: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有影响吗?
我的猜测:轮越粗,轮轴越省力。
我研究的方法:1、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是要克服的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多做几次实验,每次把平衡时克服阻力的钩码数记下来;换成一个大的轮,在做以上的实验,记录克服阻力的钩码数。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我用来研究的材料:轮轴实验装置、大小轮轴各一个、钩码数个。
实验结论:轮越大越省力。
十、研究的问题:怎样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实验材料:几个饮料瓶、沙、水、小棒或吸管、胶带纸。
实验假设:下大上小、下重上轻的高塔不容易倒。
实验步骤:○1将最大的饮料瓶装上沙,作为底座;○2依次把饮
料瓶往上接,用胶带纸粘接,再把小棒或吸管插在瓶中的沙里。
可以在中间的瓶子里装上适量的水,起到进一步稳定的作用;
○3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一、金鱼被动式反射实验
材料:金鱼、声管、窗纸、桶
步骤:
1、准备一个桶,装满水,放入金鱼;
2、将声管放入桶中,在声管上缠绕窗纸,并将窗纸紧紧固定;
3、用声管发出声音,观察金鱼的反应。
结论:金鱼跳出水面,也就是通过发出的声音感知信号,金鱼发生反射行为。
二、通过变色液控制哑铃重力实验
材料:变色液、哑铃
步骤:
1、将变色液放入小口杯;
2、将哑铃放入变色液,观察变色后的效果;
3、拿起哑铃,观察重力和变色液的变化。
结论:重力使变色液从小口杯中流入哑铃中,使哑铃变色,表示变色液受重力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题赵丕显胡振娟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原因我的问题:小明家前天买的馒头,今天发霉了。
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猜想:馒头可能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方案:1. 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把一个馒头一分为二,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中冷藏。
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出现的现象。
2. 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把一个馒头一分为二,在其中一份上滴上水,使馒头湿润,另一份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然后分别用塑料袋包好,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酒精灯、蒸发皿、干玻璃片、小刀、试管夹。
我的问题:加热蜡烛,蜡烛会有什么变化?点燃蜡烛使其燃烧,蜡烛会有什么变化?我的猜想:加热蜡烛,蜡烛会熔化。
点燃蜡烛,蜡烛会变成烟。
实验方案:1.用小刀切割一点蜡烛,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蜡烛,观察现象。
2. 点燃蜡烛,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加热蜡烛,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探究物质的变化(一)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问题:溶解的食盐还能再变成食盐吧?我的猜想:溶解的食盐还能再变成食盐。
实验方案:1.向烧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我的问题:水泥和水混合后,还能再恢复原状吧?我的猜想:水泥和水混合后,不论通过什么方式都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方案:1.将水泥(适量)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3.用锤子敲打水泥块,使其变成粉末,然后再加水看其还能凝固吧。
实验结论:水泥和水混合后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三枚相同的铁钉、三个相同的试管、三个试管塞、干燥剂一小袋、水适量。
我的问题:小明发现他们家用来晾衣服的铁丝生锈了,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请你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铁在水和空气的相互作用下容易生锈实验方案: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放干燥剂;一个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一部分;另一个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
实验结论:放在一半水一半空气中的铁钉,在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生锈了。
可见铁在水和空气的相互作用下容易生锈。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二)实验器材: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试管、玻璃棒。
实验方案: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
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4个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试管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试管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实验五:观察牛奶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我的问题:小明课间操时喝完牛奶后,紧接着又喝了柠檬汁,他这样做好不好?请你用实验告诉他牛奶和哪些物质混合会产生反应。
我的猜想:可能牛奶和啤酒、柠檬汁、醋等物品混合会产生反应。
实验方案: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的牛奶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变成絮状。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的牛奶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实验六:静止和运动实验器材:小车、墨水瓶、橡皮。
我的问题:小明和同学乘车出去玩,坐在车里他发现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而自己坐在车里却没动。
你能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我的猜想:可能这与小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
实验方案:1.用课桌、小车、墨水瓶、橡皮做模拟实验。
2.将小车平放在课桌上,在小车上放一块橡皮,当乘客,把墨水瓶放在小车的旁边,当房屋。
3.拉动小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分析课桌、墨水瓶、小车、橡皮的状态。
实验结论:拉动小车,橡皮相对于小车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墨水瓶是运动的;若以橡皮为参照物,则小车是静止的;若以课桌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七、实验重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一)我的问题:在杯子里面装半杯水,杯口放一块薄木板,木板上放鸡蛋。
快速抽取薄木板,鸡蛋会怎样?我的猜想:鸡蛋会掉到杯子里面去。
我的方案:1.在杯子里面装半杯水,杯口放一块薄木板,木板上放鸡蛋。
2.快速抽取薄木板。
我的结论:鸡蛋是静止的,当抽取薄木板时,鸡蛋仍然保持静止的状态,所以它落到杯子里面去了。
这就是鸡蛋的惯性。
(二)我的问题:把5个棋子摞起来,然后用尺子迅速打击下部的棋子,其余的棋子会怎么样?我的猜想:其余的棋子仍然会摞在一起。
我的方案:1.把5个棋子摞起来。
2.用尺子迅速打击下部的棋子。
我的结论:5个棋子是静止的,当打击下部棋子的时候,其他棋子仍然是静止的,所以它们不会倒下去。
这就是棋子的惯性。
(三)我的问题:行驶中的客车,遇到障碍物,车上的人会怎样?我的猜想:人体会向前倾倒。
我的方案:1.找一辆小车,在车上立起一个木块。
2.拉动小车,让小车运动起来。
3.让小车遇到障碍物,停下来。
我的结论:客车行驶时,客车和人都是运动的。
当客车运动停止时,人仍然是运动的,所以人会向前倾倒。
这就是惯性。
八、实验重点:物体的运动方式——移动、滚动、转动、摆动我的问题: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哪些?我的猜想: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滚动、转动、摆动等。
我的方案:1.寻找木块、易拉罐、秋千、风车。
2.想办法让它们动起来。
我的结论: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滚动、转动、摆动等。
九、实验重点:白天和黑夜——地球的自转我的问题: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的,这是为什么?我的猜想:太阳照射的一面是白天,照射不到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白天和黑夜就会交替出现。
我的方案:1.用地球仪和手电筒做模拟实验,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用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是否出现会昼夜交替的现象?我的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传,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十、实验重点: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转我的问题:一年中,我们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是为什么?我的猜想:四季的温度变化可能和太阳照射有关,四季的更替可能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有关。
我的方案: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当轨道。
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地过程中倾斜角度和方向要保持一致。
4.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我的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
十一、实验重点:弯弯的月亮——月相的变化我的问题:同一个月亮,为什么我们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我的猜想: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见的光是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
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有时我们看见的光多,有时看见的光少,所以月相就不一样了。
我的方案: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3.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我的结论: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
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十二、实验重点: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我的问题:你见过日食和月食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可能与什么有关?我的猜想:日食时我们看不见太阳光,月食时我们看不见月亮的光。
这可能是被月球或者地球挡住了。
我的方案: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
手持一个乒乓球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我的结论:1.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到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十三、实验重点:蚯蚓找家——蚯蚓的生活环境我的问题:蚯蚓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它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我的猜想:蚯蚓适宜生活中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我的方案一:1.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在桌子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
我的方案二:2.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我的结论:蚯蚓在暗处、湿土中比较多,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十四、实验重点:植物向哪里生长——向光性、向地性(一)我的问题:向日葵的“头”为什么总朝向太阳?我的猜想:植物有向光生长的特点。
我的方案: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