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合集下载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教案标题: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2. 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阻器、导线、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仪器;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引入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演示,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Step 3:实验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实验仪器。

2.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Step 4:巩固与拓展1. 提供一些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的设计等。

Step 5:总结与评价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要点,并进行概念澄清。

2. 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2. 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分享他们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电阻器、导线、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2. 教学课件:包括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示意图和计算公式;3. 实际应用案例:如电路的设计、电子产品的电路布局等。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2. 问题解答: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与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相关的问题;3. 小组讨论或展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分享他们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理解和应用。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教案标题: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概念。

2. 掌握计算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方法。

3. 能够应用串联与并联的原理解决相关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1. 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2. 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物理意义。

2. 在复杂电路中应用串联与并联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电阻器、导线等实验器材。

b. 计算器和投影仪。

c. 相关教学资料和示意图。

2. 学生准备:a. 笔记本和笔。

b.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阻的概念,复习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电阻?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介绍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电路图,解释串联与并联电阻的连接方式。

三、计算方法(20分钟)1. 介绍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a. 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的阻值之和。

b. 提供实例进行计算练习。

2. 介绍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a. 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b. 提供实例进行计算练习。

四、综合运用(20分钟)1. 提供复杂的电路图,要求学生根据串联与并联的原理计算电路中的总阻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如:如果要增大电路中的总阻值,应该采取串联还是并联的方式?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小结串联与并联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出拓展问题,如:串联与并联电阻对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影响?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计算电路中的总阻值。

2. 鼓励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电路,使得电流分配均匀?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讲解、计算方法演示和实例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概念和原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电阻串联与并联的理解。

初中电阻串并联教案

初中电阻串并联教案

初中电阻串并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串并联原理,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电阻的串联2. 电阻的并联3.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2. 提问:如果我们把两个电阻连接在一起,电流会怎样变化?二、探究电阻的串联(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猜想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变化情况。

2. 教师演示电阻串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学生自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阻串联的规律。

三、探究电阻的并联(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猜想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变化情况。

2. 教师演示电阻并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学生自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阻并联的规律。

四、串并联电路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选取部分解决方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串并联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原理;2.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公式;3.能够解决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电阻串联和并联的公式。

教学难点:解决电阻串联和并联问题。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电阻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通过问答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回忆之前所学过的内容:什么是电阻?电阻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10分钟)1.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原理:电阻的串联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而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电阻的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一起,每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

2.讲解电阻串联和并联的公式:电阻的串联公式为:R总= R1+R2+R3+...+Rn电阻的并联公式为:R总=1/(1/R1+1/R2+1/R3+...+1/Rn)三、实例演示(15分钟)1.通过实例演示电阻的串联:示范将两个电阻R1=4Ω和R2=6Ω串联连接,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并计算出总电阻。

解答:R总=R1+R2=4Ω+6Ω=10Ω2.通过实例演示电阻的并联:示范将两个电阻R1=4Ω和R2=6Ω并联连接,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并计算出总电阻。

解答:R总=1/(1/R1+1/R2)=1/(1/4Ω+1/6Ω)=1/(3/12Ω+2/12Ω)=1/(5/12Ω)=12Ω/5=2.4Ω四、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完成以下电路题目:(1)将三个电阻R1=2Ω、R2=3Ω和R3=5Ω串联连接,计算总电阻;(2)将三个电阻R1=4Ω、R2=5Ω和R3=6Ω并联连接,计算总电阻。

五、巩固(10分钟)1.进行小结:请学生复述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原理,以及电阻串联和并联的公式。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搭建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并精确测量电流和电压值。

七、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保证学生对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理解和掌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学案: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学案: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课题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案本节课型习题课三维目标1、练习使用电压、电阻、电流关系解决电路问题重难点练习使用欧姆定律公式,掌握用法,串联电阻的关系及应用方法器材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教学流程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点评定标导学设疑激趣1、学习目标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共建(一)自主学习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变形公式串联:I=I1=I2U=U1+U2R=R1+R2U1/U2=R1/R2并联:I=I1+I2U=U1=U2R=R1R2/(R1+R2)I1/I2=R2/R1口诀快速记忆:串等流,并等压,——(二)合作共建例题1:如图电路中,电路两端电压U=27 V,两电阻R1=6Ω,R2=3Ω,求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解:根据串联电阻规律:R=R1+R2=6 Ω+3 Ω=9 Ω根据欧姆定律:I= U/R =9V /27Ω=3 A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I1=I2=3 A由I=RU可得:U1=I1R1=3 A×6 Ω=18 VU2=I2R2=3 A×3 Ω=9 V展示交流反馈迁移1、在下面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在以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 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5Ω,流过L2的电流为0.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5.两导体电阻R1=10Ω,R2=1Ω,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A.大于10ΩB.在1Ω与10Ω之间C.小于1Ω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表的读数将( )A.A1不变,A2变大B.A1变大,A2变小C.A1不变,A2变小D.A1变小,A2不变7.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当( )A.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大B.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小C.全校电灯开关都断开时最小D.全校电灯少用时最小8.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9.电阻值分别为R1=40Ω、R2=20Ω的两个电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什么是电路的串联?学生回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教师:什么是电路的并联?学生回答: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串联电路I0=I1=I2=I3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I0=I1+I2+I3+⋯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1.串联电路U=U1+U2+U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U=U1=U2=U3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1.串联电路根据U=U1+U2+U3,I0=I1=I2=I3,得:U I =U1I+U2I+U3I则:R=R1+R2+R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根据U=U1=U2=U3,I0=I1+I2+I3,得:I U =I1U+I2U+I3U则: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初中并联和串联识别教案

初中并联和串联识别教案

初中并联和串联识别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联和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联和串联电路的图示。

3. 学生能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掌握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性。

2.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图和实际电路进行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电子设备等,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

2. 探究串联电路:实验一:用电池、灯泡、开关等器材,连接一个串联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实验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

3. 探究并联电路:实验三:用电池、灯泡、开关等器材,连接一个并联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实验四: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

4. 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5.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电路,实现多个用电器的控制。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图示。

2. 学生能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实际电路。

3. 学生能够参与实验和讨论,表现出合作精神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等。

2. 教学图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图示。

3. 教学多媒体:电路实验动画、实际电路图片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操作。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电阻的串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教案
教案标题:电阻的串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电阻的串联连接方式及其特点。

2. 掌握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串联电路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值计算。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实验装置:电源、电阻、导线等。

2. 教学实验材料:串联电路的示意图、计算公式等。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串联电路的概念,如家庭用电中的电路连接方式等。

2. 理论讲解:介绍串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包括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等效值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进行串联电路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串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阻的变化情况。

4. 计算练习:让学生进行串联电路中电阻等效值的计算练习,加深他们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串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设备中的电
路连接方式等。

6. 总结归纳:对串联电路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串联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作业:
1. 完成相关的计算练习题。

2. 思考串联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是否能够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等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电阻的并联与串联的实验观察教案

电阻的并联与串联的实验观察教案

电阻的并联与串联的实验观察教案本文讲述了一种关于电阻的并联与串联的实验观察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会学习到电阻并联和串联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并验证这些原理。

教案以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实验教案:电阻的并联与串联的实验观察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与验证电阻的并联与串联的基本原理,加深学生对并联与串联电路的理解。

实验材料:1. 电源2. 电流表和电压表3. 两个电阻(阻值可自行选择)4. 连接导线5. 绝缘胶带6. 万用表实验原理:1. 并联电路:当电阻器以并联方式连接时,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分流,电流总和等于各个分流电流之和,同时各个电阻器之间的电压相等。

2. 串联电路:当电阻器以串联方式连接时,电流在各个电阻器中依次流过,电流在整个串联电路中相等,同时各个电阻器之间的电压相加等于总电压。

实验步骤:1. 将两个电阻以并联方式连接起来,使用绝缘胶带将两个电阻固定在一起。

2. 将电源正极与并联电阻的一端连接,并将电源负极与并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3. 将电流表依次与电源正负极、并联电阻的一端和并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

4. 将电压表依次与并联电阻两端相连。

5. 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6. 将两个电阻以串联方式连接起来,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实验过程:1. 并联连接下的观察:a) 在并联电路的构建过程中,观察实验仪器的连接方式,并确认所有连接均正确无误。

b) 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c) 分别测量两个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测量结果。

d) 观察两个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是否符合并联电路的特性:电流总和等于各个分流电流之和,各个电阻之间的电压相等。

2. 串联连接下的观察:a) 在串联电路的构建过程中,观察实验仪器的连接方式,并确认所有连接均正确无误。

b) 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c) 分别测量两个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测量结果。

15.4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

15.4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

15.4 电 阻的串联 与并联教案初中物理适用年级初三适用区域 沪科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2 课时知识点1.通过实验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并能推导和理解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 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 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过程一如、图导所入示,我们用电源电压是 3V 的电源串联接上一个电流表, 我们能不能得到 AB 两点间的电阻?然后,我们能不能判断 AB 间电 阻的连接方式呢?很显然,这里没有足够的条件判断 AB 间电阻的连 接方式,那么,我们得到的电阻值有什么意义,AB 间电阻的连接方 式和这个值有什么联系?这是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

基础知识回顾第1页/共16页1.“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2.“伏伏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3.“安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4. 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测量电阻二、知识讲解(一)考1点、解串读 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 公式:R 总=R1+R22、推论:(1)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 即 R>R1、R>R2;(2)当有 n 个电阻 R1、R2、R3、…、Rn 串联时,总电阻为R=R1+R2+R3+…+R n(3)n 个阻值均为 R0 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0(4)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U 1 = R1U2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R<R2;公式: 1  1  1R总 R1 R2推论:(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即 R<R1、第2页/共16页反比,(2)并联电阻的个数越多则总电阻越小; (3)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n 个均为 R0 的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R0/n (5)并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流强度与其电阻成即: I1 = R2I2R1或 I1R1 = I2R2考点 1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1. 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问题:串联电路的电阻有什么关系?提示: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的等效替代法来分析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串联 并联教案

初中物理串联 并联教案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区别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串联和并联的定义2. 串联和并联的特点3. 串联和并联的计算4. 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串联和并联的概念、特点和计算。

2. 难点: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串联和并联。

2. 新课:介绍串联和并联的定义、特点。

(1) 串联:将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2) 并联:将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分支流过每个元件。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串联和并联现象。

(1) 串联:如照明电路中的开关,电流依次通过开关、灯泡。

(2) 并联:如家用电器,电流分支流过每个电器。

4. 计算:介绍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

(1) 串联: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

(2) 并联: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

5. 拓展:探讨串联和并联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区别和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精品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板书:一、电阻的串联【演示ppt7】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和假设:由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大些。

【演示ppt8】设计实验:【演示ppt9】根据电路选择实验器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思考、提出相关猜想学生设计实验,画出电路图。

根据电路图选提高学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猜想的能力考查学生推导能力电源、开关、电流表、阻值相同的电阻3个、导线若干。

【演示ppt10】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A、B之间,闭合开关,再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闭合开关,再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演示ppt11】分析与论证:板书: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演示ppt1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两个5欧电阻串联在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进行实验:一个10欧的电阻接在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请同学们阅读107页加油站内容:分析和归纳:如果用一个电阻R代替两个串联着的电阻R1、R2接入电路后,电路的状态不变,即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都与原来的相同,R就叫做这两个串联电阻R1、择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生理解等效替代法。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新知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掌握12R2的总电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它的分电阻也存在这种“等效替代”关系。

【演示ppt13】公式推导电阻的串联特点:由欧姆定律得:U1=I1R1 U2=I2R2 U=IR由串联电路可知:U =U1+U2I=I1=I 2所以:IR=I1R1+I2R2板书:即: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什么呢?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2-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教案)

§2-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教案)

§2-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 2 .理解并能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3 .理解电表的改装原理.4 •理解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原理.5 •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重点难点: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及其应用;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区别. 课前自主学案: 一、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各处电流相等I i = 12= ••• = I nI = I l + 丨 2+…+ I nI 1R 1 = I 2R 2= = I n R n 即电流分配和电阻成反比电压电压分配和电阻成正比U l U 2 U n . R l R 2R 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 1= U 2= U 3=^= U n总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 总=R^ R 2+…+ R 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 1丄1丄丄1—= = += + ••• + —R 总 R 1 R 2R n二、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1.电流表G (表头):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改装而成的.小量程电流表主要有三个参数:①电流表的电阻称为内阻, 用字母Rg 表示;②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做满偏电流;③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 为:Ug = IgRg.2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当把电流表 G 改装成量程为起分压作用,因此叫分压电阻,与三个参数间的关系为:程为I 的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时,应当并联一个电阻,该电阻起分流作用 参数间的关系为: IgRg = (I — Ig )R. 三、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1.限流电路是通过调节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达到控制待测元件的电流,从而改变其电压,R待测器件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一—U ~U . R +R 滑2 .分压电路通过调节变阻器滑动片位置,从而控制待测元件的电流,改变器件的电压,器件两端电 压的变化范围是 0〜U •四、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1 •待测电阻较小时,通常采用电流表外接方法.2 •待测电阻较大时,通常采用电流表内接方法. 核心要点突破: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 .电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3 .电阻(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丄=£ +占+…. 而1 = l l = l 2=- = I n ,R 总 R i R 2所以有 4 业=••• = R n = U = I.R l R 2Rn R 总Ig 叫Ug 叫做满偏电压,上述三个物理量的关系U 的电压表时,应当串联一个电阻,该电阻 U = lg (Rg + R );当把电流表 G 改装成量 ,因此叫做分流电阻,与三个Rb.电流表内接乩电流表外接R 总=巳+只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⑵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推导:在并联电路中 U i = I i R i , U 2= I 2R 2, U 3= I 3R 3 …U n = I n R n ,而 5= 6= — = U n , 所以有 I i R i = I 2R 2 = — = I n R n =I 总 R 总=U.4 •关于电阻的几个常用推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电阻.⑵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3) 几个相同的电阻 R 并联,其总电阻为 R 总=R/n.(4) 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5. 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推导:在串联电路中,由于U 1= I 1R 1,U 2= I 2R 2 5 U 3= I 3R 3 …U n = I n R n .W 11 = I 2= I 3 二…人,所以 U 1 : U 2 : U 3:…:U n = R 1: R 2 : R 3:…:R n . 即时应用1三个阻值都为12 Q 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ACD)B . 24 QC . 18 QD . 36 Q内部电路4. 电流表、电压表在测量时对电路的影响⑴测电压时,电压表由于并联在电路中,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电压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大,测量 时对电路的影响越小;⑵测电流时,电流表由于串联在电路中,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测量 时对电路的影响越小.特别提醒:(1)无论表头G 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 Ug 、Ig 、Rg 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 并不改变.⑵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 可,切记通过表头的满偏电流Ig 是不变的.(3)电压表的测量值是新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Rg 与R 串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的测量值是通过新改装后的电流表 Rg 与R 并的电流之和.即时应用2l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变阻器 R 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B) A .甲表是电流表, B .甲表是电流表, C .乙表是电压表, D .上述说法都不对三、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A . 4 Q二、电压表和电流表1 .表头:小量程的电流表,符号为 G.2.表头的三个参数:满偏电流 Ig 、满偏电压Ug 、内阻Rg ,根据欧姆定律,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Ug = IgRg. 3 •电表的改装小量程的电流表 G 改装成电压表 V 小量程的电流表G 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AR 的作用扩大量程计算分压U = I g (R + R g ) R = U — R g = (n - 1)R g ;I g"4 U _U_(其中 n = U g h I g R g )分流电表的总内阻R v = R g + RI g R g =(I Tg )R R =^=汽I — I g n — 1(其中n =7)I gRRg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G 看成一个电阻 Rg 即R 增大时量程增大R 增大时量程减小 R 增大时量程减小甲特别提醒:(1)两种接法都可以调节负载中的电流, 也都可以调节负载两端的电压,只是调节的范围不 同. (2)在实物连接上,限流式接法一般变阻器上、下各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阻丝两端同时接入电路,金属杆上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即时应用3|如图所示的分压器电路, 动P 置于变阻器中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载时输出电压 U AB = U CD /2C .负载R 越大,U AB 越接近U CD /2 四、伏安法测电阻1 .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欧姆定律给了我们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分压式接法中变阻器上电 AB 为分压器的输出端.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 (ABC) B .当接上负载R 时,输出电压U AB < U CD /2 D .负载R 越小,U AB 越接近U CD /2 AD It由 R = U/I 可知,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就可求出待测电阻. 2 .电流表接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 电流表外接法:如图所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表的示数偏大,由 U/I 可知,R 测< R 真,R 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合 测小电阻,正如上一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电流表就采用了这种接法. (2) 电流表内接法:如图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U 的测量值偏大. R 越大,电流表的分压越小,误差就会越小.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大电阻. 3 .选择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 R x 、R A 、R v 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当 R x ? R A 时,采用 内接法,当R x ? R v 时,采用外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小电阻用外接法,可 记忆为“大内小外”. (2) 公式计算法: 当R x >7R A R V 时,用内接法,当R X <A /R A R V 时,用外接法,当R x =/R A R V 时, 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 ⑶试触法:适用于 R x 、R v 、R A 的阻值关系都不能确定的情况,如图所示, 把电压表的接线端分别接 b 、c 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 ,说明电压表 的分流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 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 即时应用4.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分别采用了内接法和外接法,测得的某电阻 (A ) C . R 1> R 2> R xR CT由R = U/I 得R 测> R 真, : ........... R x 的阻值分别为R 1和R 2,则所测阻值与真实值 R x 间的关系为 A . R 1> R x > R 2 B . R 1< R x < R 2R 2< R x课堂互动讲练:— 类型一、电阻的串并联 例题1如图所示的两个串联电阻 R 1 = 12 k Q,15 V 不变,那么(1)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⑵如果电压表 V 的内阻是12 k Q 当S 分别与C 、D 接触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思路点拨】 求解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R 2= 36 k Q, A 、B 两端的电压保持(1) 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求电阻上的电压或电压表的示数. (2) 对非理想电压表应视为电路中的电阻处理.15 45答案:(1)3.75 V , 11.25 V. (2)175 V , 45 V.【规律总结】 在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中,首先要明确各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然后再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流、电压分配规律和欧姆定 律列式计算.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i = 8Q, R 2= 4 Q, R 3= 6 Q, R 4= 3 Q.(1)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⑵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 答案:(1)14 Q (2)3 A 类型二、电表的改装 例题2(2011年黄冈检测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 【思路点拨】同是因为串联的电阻不同.电流表是由一只电流计跟一只定值电阻并联而成,并联的电阻起分流的作用 值的电阻改装后的量程不同.【答案】 分压电阻R = 1880 Q ,分流电阻:R=0.12 Q.【规律总结】 改装后的电压表的表盘上显示的是表头和分压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改装后的电流表表盘上显示的是通过表头和分流电阻的总电流 变式训练2|将一个电阻为60 Q,满偏电流为500 uA 的电流表表头改成如图 所示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量程分别为 3 V 和15 V ,试求R 1和R 2的阻值.答案:R 1 = 5940 Q. R 2= 24000 Q.类型三、滑动变阻器限流”分压”问题计算例题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 R 1的最大值是200 Q, R 2= R 3= 300 Q, A 、端电压 U AB = 8 V.(1) 当开关S 断开时,移动滑动片(2) 当S 闭合时,移动滑动片【思路点拨】 先认清电键并联关系结合滑片位置计算 【答案】 (1)4.8 V 〜8 V.【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三点:(1)通过试触法,由两电表示数的变化确定内、外接法.⑵由欧姆定律确定电阻的测量值. (3)由内、外接法进行误差分析.【规律总结】 电流表内接法适用于测量阻值较大的器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外接法适用于测量阻值较小的器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变式训练31如图所示的是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U = 42 V 时,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3 A 1 A 2 A)已知电流表的内阻 R g = 120 Q,满偏电流l g =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 6 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电压表是由一只电流计跟一只定值电阻串联而成,串联的电阻起分压作用.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不,并联不同阻-1—OC 3□P ,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 S 断开、闭合时的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再根据串、R 2获得的电压范围.(2)3.43 V 〜8 V. 【规律总结】滑动变阻器分压连接比限流连接输出的电压范围大.类型四、伏安法测电阻 例题4如图所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电压表示数2.50 V , c 端与a 端相连时,电流表示数 正确的是(B) A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 543 Q 且大于543 Q C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 460Q 且大于460 QR x 的阻值,c 端与b 端相连时,电流表示数 4.60 mA ,2.30 V ,比较这两次结果5.00 mA ,电压表示数 B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 D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Q 且小于543 Q 460 Q 且小于460 Q那么 (AD)R 的值时, R 的值时,: R 的值时, R 的值时, S 应接 S 应接 S 应接 S 应接W 15V开关先后接通a和b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A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B.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C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D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教学后记:。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教案: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串联:介绍电阻串联的概念、特点以及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2. 电阻的并联:介绍电阻并联的概念、特点以及电阻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3. 电阻的串并联混合:介绍电阻串并联混合电路的特点和电流、电压规律。

4. 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计算: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功率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掌握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电阻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及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串并联电路,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

2. 讲解电阻的串联:介绍电阻串联的概念、特点,讲解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3. 讲解电阻的并联:介绍电阻并联的概念、特点,讲解电阻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4. 讲解电阻的串并联混合:介绍电阻串并联混合电路的特点和电流、电压规律。

5. 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计算: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功率计算方法。

6. 例题讲解:运用串并联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串联:特点:电流相等,电压分配。

公式:U = IR,P = I^2R。

2. 电阻的并联:特点:电压相等,电流分配。

公式:I = UV/R,P = UV/R。

3. 电阻的串并联混合:特点:电流、电压分配。

公式:I = UV/R,P = I^2R。

串联和并联教案

串联和并联教案

串联和并联教案教案:串联和并联目标:1. 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3. 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前导知识:基础电路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学习步骤:步骤一:引入概念(5分钟)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串联是指电路中的多个元件依次连接,电流通过每个元件都是相同的;并联是指电路中的多个元件平行连接,电流分流通过每个元件。

步骤二:串联电路(10分钟)1. 展示并解释串联电路的示意图和符号,包括电流方向的一致性。

2. 用简单的实例演示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计算电阻总和、计算电压分配。

3. 给学生练习计算串联电路的题目,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三:并联电路(10分钟)1. 展示并解释并联电路的示意图和符号,包括电流方向的分流性。

2. 用简单的实例演示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计算电阻总和、计算电压相同。

3. 给学生练习计算并联电路的题目,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四:串并联综合(10分钟)1. 展示并解释串并联电路的示意图和符号,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 通过实例演示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3. 给学生练习计算串并联电路的题目,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五:巩固与评价(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串并联电路练习题的小组练习,然后分享答案和解析。

评价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拓展延伸: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拓展活动:1. 请学生自行设计串并联电路,计算电压和电流的分布。

2. 提供一些复杂的串并联电路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串并联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减小电阻、提高电路效率等方面。

教学资源:1. 示意图和符号的PPT或投影仪;2. 串并联电路的练习题。

评估方法:1.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答题情况;2. 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情况;3. 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说法和讨论参与情况。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串联:介绍电阻串联的概念,解释电阻串联的规律,即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2. 电阻的并联:介绍电阻并联的概念,解释电阻并联的规律,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2. 教学难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概念及规律。

2. 采用实验法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

3.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安全,准备好实验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引入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主题。

2. 新课讲解: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概念,阐述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3. 实验演示:进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实验,测量总电阻,验证规律。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验证规律。

七、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

2. 挑选几名同学进行解答,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八、拓展与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电子设备等。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九、课后作业:2.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串联和并联》教案1(一)教学目的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教具两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导线若干条。

投影仪,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

(三)教学过程1.复习(1)什么叫串联?什么叫并联?(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有哪些特点?(3)怎样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试判断下面电路的连接形式。

(投影片)(4)可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也可用实物电路,教师一步步操作。

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归纳小结:①首先将电池连接成串联电池组;②按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电流的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连接开关前,开关是断开的),最后连到电源的负极(也可反过来顺次连接);③连线时要注意导线两端必须接在接线柱上,导线不要交叉,不要重叠。

④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串联的方法先连接一个支路,找到电流的分、合点再将其他支路并列接在分、合点上。

(l)组成串联电路①首先让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器材与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画出串联电路图。

②弄清使用的电源的正、负极。

③按课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

注意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是断开的。

④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时注意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检查电池之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每个接线柱是否拧紧,导线是否连接好;检查小灯泡与灯座是否接触好(可用手向下轻轻按按)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请老师协助检查。

⑤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回答课本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2)组成并联电路①认真画好并联电路图。

弄清电路的分、合点,用字母A、B标出。

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分清哪部分是干路,哪部分是支路。

②弄清电路中有几个开关;哪个开关是控制整个干路的;哪个开关是控制支路的。

③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并进行观察,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3.小结(略)4.布置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

电阻的并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电阻的并联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电阻的并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并联原理和公式。

2.掌握计算并联电阻的方法。

3.能够分析并解决与电阻并联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电阻的并联原理。

2.掌握计算并联电阻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电阻器、电路连接线、电流表、电压表、实验台、教师讲义、学生实验报告表格。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铺垫1.引入:教师简单介绍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概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电阻的并联。

2.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电源上有多个电阻,我们如何计算整个电路的总电阻?”步骤二:理论解释1.电阻的并联原理电阻的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器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两条导线相连的方法。

当电阻并联时,其两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阻器,电流在电阻器中分流,而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流电流之和。

因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可以通过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求得。

2.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假设并联电阻的电阻值分别为R1、R2、R3等,那么它们的并联电阻Rp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1/Rp = 1/R1 + 1/R2 + 1/R3 + ...步骤三:实验演示1.实验装置的连接将三个电阻器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导线相连,形成并联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且牢固。

2.实验操作及观察a.调节电压和电流表的量程,并将它们连接到电路中。

b.开启电源,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c.根据所得到的电压和电流数据,计算并联电阻的值。

步骤四:实践练习1.设计一组并联电阻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计算并联电阻的值。

2.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步骤五:总结与归纳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电阻的并联原理和计算方法。

2.总结并联电阻的特点和计算公式,提醒学生记住相关公式。

步骤六:拓展与应用1.提供一些与电阻的并联相关的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如果在家庭用电中,多个家电并联在一起,如何计算总电阻?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检查并联电阻的计算是否正确。

电阻的并联教案

电阻的并联教案

电阻的并联教案教案标题:电阻的并联教案目标:1. 了解电阻的并联概念及其特点;2. 掌握计算电阻的并联公式;3. 理解电阻的并联对电路总电阻的影响;4. 能够解决电阻的并联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阻、导线、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串联概念及其特点。

2. 提问:你认为电阻的串联是什么意思?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步骤二:讲解(10分钟)1. 引入并联概念: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使它们的两端分别相连。

2. 讲解并联电阻的特点:并联电阻的两端电压相等,电流分流,总电流等于各分流电流之和。

3. 推导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当电阻R1、R2、R3并联时,它们的总电阻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步骤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搭建一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等。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并联电阻的特点和计算公式。

步骤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提供一些电阻并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总电阻。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练习题,并相互核对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解题思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五:概念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电阻的并联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并联电阻对电路总电阻的影响。

步骤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联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电子设备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分享其他与并联电阻相关的知识。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计算并联电阻、分析并联电路等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调研,了解并联电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并联概念及其特点,掌握计算并联电阻的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2021年整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优教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优教优秀教案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核心素养】通过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等效替代”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内容,发现薄弱点,针对性听课。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__U1_____U2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二、达标导学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一)电阻的串联(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分析论证](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思考]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二)电阻的并联复习提问: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 __U1_____U2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思考: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实验探究(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问题: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猜想与假设:有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同学们很容易猜想到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减小设计实验:模仿串联电阻的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表明: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阻的串联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并且在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样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串联。

在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是串联与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并且在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样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串联。

图1(a)所示为N个电阻串联
的电路。

图1电阻的串联
N个电阻串联可用一个等效电阻R eq来代替,如图1(b)所示,等效的条件是在同
一电压U的作用下电流I保持不变。

等效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即
(1)
显然,等效电阻R eq必大于任一个串联的电阻。

串联电阻上的电压有如下分压公式
(2)
可见,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式(2)称为分压公式。

电阻串联的应用很多。

譬如在负载的额定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与负载串联一个电阻,以降落一部分电压。

有时为了限制负载中通过过大的电流,也可以与负载串联一个限流电阻。

如果需要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时,一般也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变阻器来进行调节。

另外,改变串联电阻的大小可以得到不同的
输出电压。

二、电阻的并联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则这样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并联。

在各个并联支路(电阻)上的电压为同一电压。

图2(a)所示是N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图2电阻的并联
N个电阻并联也可用一个等效电阻R eq来代替,如图2(b)所示。

等效电导等于并联的各电导之和,即
(3)

(4)
电阻并联时各电阻中的电流为:
(5)
可见,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导成正比,即与电阻成反比。

当其中某个电阻较其他电阻大很多时,通过它的电流就较其他电阻上的电流小很多,因此,这个电阻的分流作用常可忽略不计。

一般负载都是并联运用的。

负载并联运用时,它们处于同一电压之下,任何一个负载的工作情况基本上不受其他负载的影响。

并联的负载电阻愈多(负载增加),
则总电阻愈小,电路中总电流和总功率也就愈大。

但是每个负载的电流和功率却没有变动(严格地讲,基本不变)。

三、电阻的串并联
电路中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这种连接方式称电阻的串并联。

例1计算图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图3
解:通过分析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化简电路,求出等效电阻,再根据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特点,求解支路电流和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