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振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民生难题》课程名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任课教师:沈伟
学区:省直工委
专业:公共管理
学号:102101020052
姓名:周子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民生难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追求人的价值,提高社会幸福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之意。
一、对民生的理解与民生难题
民生是与人权、需求、责任有关的概念。从人权角度看,所谓民生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从责任角度看,保障民生就是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是民生之本。在生产力落后,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民生的标准就是吃饱穿暖,保障民生,关键在于老百姓自己,要克勤克俭。这也是那个时代民生的全部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开始追求更高的文化精神需求,民生内涵也更为丰富。这使得与发展权利有关的各种普遍需求,如人居条件、食品安全等也被纳入民生范畴。于是,解决民生问题也不是尚勤尚俭的一般性号召和特殊情况下的经济性救济,而是变成一种公共服务,一种基本职责,一种施政的最高原则,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增加公共支出、建设基础设施、创造社会条件来逐步完善。
步入21世纪以来,民生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向纵深、发展面临诸多制约“瓶颈”的大背景下,解决民生成为刻不容缓的难题。在我国,民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改善民生更具有更高、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引擎;是对执政党执政规律等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回答;是从“四位一体”总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是中国社会一切发展的终极目标等等。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民生难题突出体现在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问题等方面,更深层次地,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矛盾:
(一)公共投入不足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下,政府的职能定位是一个“守夜人”,即主要任务是承担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职能也进行了重新定位,社会服务是政府四大职能之一,在民生领域,对政府而言,一项民生便意味着一张巨大财政账单。然而,尽管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政府公共财政逐年增加地大量投向民生领域,但与日益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不管是民生资源的投入如基本社会保障、安居房、免费义务教育等一些最低民生保障方在,以及相应的制度机制的完善都与实际需求相距太大,也不管是覆盖范围方面,还是投入的质量方面,都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政府职能尽管一直处于转变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厘清,但在民生领域,一些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如基本医疗保障、社会最低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仍不够突出,政府的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责任的划分也还不够明确。在市场方面,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市场失灵依然是最困扰的难题,市场机制的功能仍然较弱,公共产品服务效率低,如医疗机构的市场化屡遭诟病。因此,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破解民生领域改革难题的关键。
(三)发展中质与量之间的矛盾
改革30多年来,在片面追求量的发展中,我国经济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模式主导下取得明显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中对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粗放模式的弊端已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带来的代价便是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能源、资源、环境、交通、住房等问题,直接降低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社会转型成为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
二、破解民生难题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温家宝总理曾生动阐述了改善民生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民生难题的破解关键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从历史经验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改善民生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社会以电子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三大革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进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从我国社会实践来看,1978年的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它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物质产品、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并带领全社会逐步走上小康生活。
(二)从价值角度看,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落脚点
马克思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人始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群众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价值归宿。
(三)从现实依据来看,民生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联系
一是结构性制度弊端。从深层次讲,当前存在的就业、收入分配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源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机制弊病,如计划经济下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等,这些制度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
式下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结构性的制度弊病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因此,解决民生难题必须要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在一起,要找到背后结构性原因,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二是内需不振。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下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9年对GDP的贡献率,投资高达92.3%。这种发展方式直接导致消费的疲软,内需的不振,反映在民生方面则是就业难、住房难等,大量民生问题的存在导致居民不敢消费,这其实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转变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具同向性。
三、对以改善民生为主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2010年对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来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为“十二五”打基础的重要一年。这是一次关键抉择——面向后危机时期极为复杂的形势,能不能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机遇,乘势而上、先人一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成为重中之重,民生难题的解决需要与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以改善民生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坚持加大政府投入为保障
连续近十几年GDP的高速增长,从短缺经济到今天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为向民生方面的投入已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家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