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八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
绪论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普通”即典型地质作用与过程,讲清“典型”地质现象与产物。
本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成、物质组成与演化;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四大部分。
本书尝试将经典内容和现代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新的视角来重新介绍和思考有关行星地球、固体地球、流体地球和社会地球的基本地质问题,使之既能继承过去的科学传统,又能反映当代地质学的变革特征。
初学者在学习本课程前多未接触过地质学;而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和思维方式与日常体验又有明显不同。
本书也特别考虑了这一特点,力图以鲜活而生动,通俗而不失准确的叙述,使读者既能流畅地审阅其字面含义,更能顺利地理解其科学精神。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理、海洋、环境等类专业学生使用。
...一、地质学概念:Geology研究地球的科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地质学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步了解和认识的结果。
最早的地质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但地质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地质学的发展分可为:1.地质思想萌芽时期(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公元前我国《山海经》(前374-287年)记载了73种矿物,古希腊《石头志》记载了13种,这个阶段对自然界地质现象的认识是朴素、直观、零散的,分析问题带有极大的猜测性。
2.近代(经典)地质学时期(十八世纪中叶~二十世纪初)人们开始将地球上孤立的自然现象纳入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地质科学。
这时期地质学诞生、发展并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地质学家,确立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地质年代表,使这一科学体系不断完善成熟。
史密斯、菜伊尔、赫屯……3.现代地质学时期(二十世纪初~现代)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发展,同时人类自身探索资源的需要,收集到了更广泛的地质资料(洋底)建立了以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为标志的系统的新的地质学理论、观念、方法。
第八章 海的地质作用
第八章海水的地质作用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运动方式及海洋生物;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的剥蚀、搬运作用,熟练掌握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沉积作用。
了解海水进退的原因、意义及其形成的地质现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海水的沉积作用;难点是海水的运动。
第一节海洋概况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一、海与洋海和洋构成了海洋。
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同,均为海水。
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
洋底地貌可以分为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
海底地貌单元有: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海沟和弧后盆地。
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
二、海水的化学成分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为主。
世界各大洋的一般含盐度为33-38‰,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
盐分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在海水中都呈溶解状态。
海水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约有80余种,其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最后,所以海水是咸的。
2.海水中含有Au、Ag、Ni、Co、Mo、Cu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提取开发实验。
3.此外,海水中还溶解有多种气体。
其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是O2与C02,它们来自于空气以及海中生物的生命活动。
三、海水的物理性质1.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略大于蒸馏水,一般为1.02-1.03g/cm3随各地海水的盐分、温度变化而变化。
2、海水的压力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到海底深部压力极大,可达108Pa。
3、海水的温度①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0℃左右。
②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米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1~5℃。
4.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大洋为蓝色,透明度较好,光照可达200米。
《海水的地质作用》课件
溶解离子
海水含有大量的溶解离子,如钠 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等。这些 离子主要来自地壳岩石的风化和
海水的蒸发。
钠离子和氯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是海水的主要阳 离子和阴离子,对海水的盐度和
密度有重要影响。
镁离子
镁离子是海水中常见的阳离子之 一,对海水的化学性质和海洋生
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
有机物质
有机物质
海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这些有 机物质主要来自生物的代谢活动和陆地的输入。
要点三
数值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是现代海洋地质研究的 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用于模拟海水的 运动规律、波浪传播规律等方面。未 来,需要加强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和 应用,提高模拟精度和可靠性。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盐度
总结词
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浓度,对海洋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有重 要影响。
详细描述
海水的盐度主要受到蒸发和降水的影响,蒸发作用会使海水浓缩,盐度升高,而 降水则会使盐度降低。不同海域的海水盐度存在差异,平均盐度约为3.5%。
压力
总结词
海水压力是指海水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强,对海洋生物和海底地貌的形成有重要 影响。
海洋地质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要点一
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 技术
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海洋地质 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用于探测 海底地形、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方 面。未来,需要加强高精度地球物理 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探测精 度和可靠性。
要点二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现代海洋地质研究的重要 手段之一,可以用于监测海面温度、 海流、海浪等方面。未来,需要加强 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监测精 度和时效性。
8第八章海水的地质作用——普通地质学课件
8第八章海水的地质作用——普通地质学课件普通地质学第八章海洋的地质作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8.1 海洋概况(概述)第一节海洋概况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8.1 海洋概况(海与洋)一、海与洋海和洋构成了海洋。
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通,均为海水。
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海洋形成时间晚:第三纪、第四纪海底大多数为大陆型地壳水浅,一般<3000米,多为数百米范围局限,受陆地轮廓直形成时间早:中生代已出现洋底为大洋型地壳水深,一般>3000米面积广阔,不受陆地影响8.1 海洋概况(海水的化学成分)二、海水的化学成分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类为主。
世界各大洋的一般含盐度为33-38‰,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
2.海水中含有Au、Ag、Ni、Co、Mo、Cu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提取开发实验。
3.此外,海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O2、CO2气体。
8.1 海洋概况(海水的物理性质)三、海水的主要物理性质1.海水的温度①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0℃左右。
②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米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1~5℃。
8.1 海洋概况(海水的化学成分)2.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略大于蒸馏水,一般为1.02-1.03g/cm3随各地海水的盐分、温度变化而变化。
3.海水的压力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到海底深部压力极大,可达108Pa。
4.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大洋为蓝色,透明度较好,光照可达200米。
海的颜色变化较大,以蓝色为主,常受悬浮物质和藻类影响,透明度也受到影响。
8.1 海洋概况(海洋生物)四、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生活方式大致分为三种:1.浮游生物2.游泳生物3.底栖生物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波浪)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海水的运动是重要的地质作用动力,主要有波浪、潮汐、浊流和洋流四种运动形式。
普通地质学课件
喷出岩,以及它们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 2
变质作用的类型与机制 介绍变质作用的定义、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变质 作用的机制和条件,如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 作用、动力变质作用等。
变质岩的特征与分类 阐述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岩石化学 特征,以及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
地层中的化石与古生物
化石的定义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 体、遗迹或遗物,是生物演化的直接 证据。
化石的种类
古生物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和古生物,可 以了解生物演化的历程、古生物群落 的组成和生态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根据化石的保存方式和形态特征,可 将化石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 迹化石和化学化石等类型。
岩石的成因与演化
岩石的成因
岩浆岩由地球内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地表风化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形成;变质岩由已形成 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岩石的演化
岩石在地球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着形成、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岩石之间可以通过特定的地质作 用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 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水平运 动是指地壳物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包 括拉伸、压缩、剪切等;垂直运动则是指 地壳物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包括 隆起、坳陷等。
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地壳中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它 是由于地壳受到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使岩层 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构造的基本形 态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从内到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 幔主要由硅、镁等元素组成,地壳则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层。
《普通地质学》课件
岩石是由矿物或有机物质组成的天然固态集合体,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 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 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对于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壳上不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将地壳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单位,如 宙、代、纪、世、期等。了解不同地质年代的特征和演化规律,有助于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变。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地壳内物质在各种自然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根据作用方 式,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貌和地质环 境。了解不同地质作用的特征和规律,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地质变化和灾害风险。
03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
介绍构造运动的概念、 类型和特征,以及其对
对于课程中的基本概念,需要深 入理解其含义和应用,避免死记 硬背。
实践应用
02
03
持续学习
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将 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质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 学科前沿动态。
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地下水类型与运动
01
02
03
地下水类型
根据来源和形成方式,地 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 水和承压水。
地下水运动
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高 处向低处流动,同时受到 其他因素如地温、压力等 影响。
水循环
地下水通过蒸发、下渗、 径流等方式参与水循环, 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海洋地质作用》课件
1.海洋概述
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分 区和海水的运动等,这四方面的特征对海洋地质作 用的过程和产物有重要影响。
海水的物理 性质
温度(光照;水深):与9):最大—s—
1m3海水降低1ºc可使3千m3空气升高1ºc
渗透压:与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密切相关
《海洋地质作用》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海水的化学组成
纯水 Cl Na SO4 Mg Ca K 痕量元素
海水的化学组成
NaCl 、 MgCl2 ; MgSO4 、 CaSO4 、 KSO4;CaCO3 ,痕量元素,气体与 氧等
盐度计算
s Knudsen公式:
现代海岸带
潮下带
海岸线
海滨线
潮上带
潮间带
古 海
岸
带
水下岸坡区
海滩区 海岸区
近滨
海滨
前滨
后滨
《海洋地质作用》
2.海水的运动
海水不能将自身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而运动,从 这一意义上讲,一般认为海水不是流水,而是静水。 故海水只能在外界的影响下获得运动的能量并产生 相应的运动方式,具体可以划分为海浪(或波浪), 潮汐和洋流三种。
海洋地质作用与海洋分区的关系
水动力 地 形
物源
滨海区 波浪,潮汐,强 复杂多变
浅海区
海流,波浪, 较强
平缓开阔
半深海区 海流,弱
陡而狭窄
陆源为主,内源及其 它兼有 碎屑、化学及生物源
泥质
深海区 基本静止,浊流 开阔有起伏 生物与化学源
《海洋地质作用》
浅海 平均高潮线 平均低潮线
浪基面
外滨
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doc
第一章:绪论地质学:研究对象一-地球,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和其成因的学问。
地球:是由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地壳、地幔、地核)构成。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口然作用。
内力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将古论今: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第二章: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
准矿物: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品构造的均匀固体。
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有序排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如:玻璃质,胶体等。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
单体形态:一向延长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二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呈鳞片状、片状、板状等。
三向等长型: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程度近于相等,呈等轴状或粒状。
集合体形态:单体为一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纤维状或毛发状。
单体为二向延长型,集合体常为鳞片状。
单体为三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光学性质: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光泽:矿物反射光线的能力。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丝绢状光泽。
颜色:表现为吸收光波的补色。
自色、他色、假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力学性质:硬度:矿物抗外来机械作用的强度。
解理:晶体受力后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的能力。
普通地质学及地貌-海洋地质作用
碎屑对海岸和海底的破坏。海蚀作用主要发生在 滨岸带,按其性质可分为机械剥蚀、化学溶蚀和 生物剥蚀作用。它们共同对海岸地带进行改造, 但以机械剥蚀作用为主。海蚀作用的主要动力是 海浪和潮汐。
第九章
海洋地质作用
海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
海水的剥蚀作用
普通地质学及地貌
第九章
海洋地质作用
海洋总面积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海 洋是海和洋的统称、洋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 水体。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拥有人类所必 需的大量食物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具有强大 的动力,不断雕塑着不同的海岸,对沿岸进行破 坏。海洋是沉积作用的最主要场所,大量来自陆 的碎屑物质被搬运到海洋沉积。这些沉积物中保 存着人类用来认识地球演变历史的丰富资料。
第九章
海洋地质作用
海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
海水的剥蚀作用
在海蚀的作用 下,使海岸线不断 向陆地方向后退, 形成海蚀凹槽、海 蚀崖、波切台。海 岸线变得平直,海 湾和海岬消失。
第九章
海洋地质作用
海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
海水的剥蚀作用
在海蚀的作用 下,使海岸线不断 向陆地方向后退, 形成海蚀凹槽、海 蚀崖、波切台。海 岸线变得平直,海 湾和海岬消失。
pH值:海水的pH值在7.6-8.4之间。 海水中的气体:主要有氧、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第九章
海洋地质作用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海水的物理性质
海水的温度:海水的温度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水的热 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所以海洋表层的温度较高,并且随着纬 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水温度差是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 海水的密度:单位体积中海水的质量称为海水的密度。海水的 密度与盐度有关。盐度大,其密度也大。海水的的密度随着纬 度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水密度差也是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 力。
普通地质学9海洋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9海洋地质作用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的海洋功能和过程的科学。
它涵盖了海洋的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地球化学、岩石学和沉积学等方面。
海洋地质作用是指在海洋中发生的各种地质过程和现象,包括海底扩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海洋沉积和海洋地形的形成等。
这些作用对地球的演化和人类的生存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海洋地质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海底扩张是海洋地质学中的重要作用之一、据大洋地壳扩张理论,地球上的海底一直在不断扩展,而扩展的中心是海脊。
在海脊上,熔岩从地壳下部冒出,形成了新的岩石。
随着新岩石的形成,老岩石向两侧移动,海底不断扩张。
这个过程称为海底扩张。
海底扩张造成了海脊系统的形成,也导致了地壳的运动。
海底扩张对于地球的演化和板块构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海洋地质作用还包括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在地表上的运动和变形。
它可以分为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主要包括地壳的抬升、下沉、侧移等。
这些运动可能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应力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地震活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的震动。
地壳运动不仅影响着海洋地质的形成和演化,还会对地表的环境和人类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第三,火山喷发是海洋地质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山喷发是地球表面上火山活动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石熔融而产生的。
在海洋中,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海脊系统和火山岛上。
火山岛是海洋中的一种地形,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岛屿,例如夏威夷和日本的冈山。
火山喷发不仅对海洋生态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还对海底沉积物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海洋地质作用还涉及到海洋沉积和海洋地形的形成。
海洋沉积是指海洋底部积累的各种物质,包括颗粒物质、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等。
海洋沉积是通过沉降作用形成的,其中的沉积物质来自于陆地和海洋的搬运和沉积。
海洋地形是指海底的地形,它是由于海洋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
海洋地形包括洋脊、海沟、海底扇等,它们的形成与海底扩张、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等有关。
地质学-地质作用概述PPT课件
.
地质作用概述
.
地质作用概述
.
地质作用概述
.
3. 变质作用
地质作用概述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圈内部先存岩石在新的温度、压力 条件下,也可能有外来气、液物质参与,使原岩在固态状 况下结构构造及矿物组合的改组过程。
温度 压力 化学成分
接触变质 动力变质 区域变质
.
地质作用概述
外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以外。
.
意大利庞培镇
插图7 溶透式喷发
.
插图8 冰岛烟云
洋脊火龙
.
插图9 中心式喷发
.
插图12 火山构造 维苏威火山. 构造
插图11火成岩产状综合示意图
.
插图14 流面构造
.
插图15 流纹构造
.
插图16 气孔构造
.
插图17 枕状构造
.
插图18 柱状节理构造
.
青臧高原鄂凌湖
.
.
.
.
上述三类火山可以相互转化,并非一成不变。
火山喷发的方式
溶透式
裂隙式
中心式
.
火山喷发欣赏
地质作用概述
火山喷出的产物
气态喷出物 液态喷出物 固态喷出物
火山构造
火山一般由 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喉管和火山颈 等组成。
侵入体、产状及侵入深度
岩浆侵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由此类岩 石构成的地质体称侵入体(岩体)。侵入体周围的岩石称围岩。侵入 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带。
322座活火山分 布于此带中,岩浆多 为中—酸性。
2. 大洋中脊带
约60余座活火山 分布于此带中,其中 45座在大西洋洋中脊 上。喷出的熔浆多为 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地质学第八章海洋的地质作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8.1 海洋概况(概述)第一节海洋概况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8.1 海洋概况(海与洋)一、海与洋海和洋构成了海洋。
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通,均为海水。
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海洋形成时间晚:第三纪、第四纪海底大多数为大陆型地壳水浅,一般<3000米,多为数百米范围局限,受陆地轮廓直形成时间早:中生代已出现洋底为大洋型地壳水深,一般>3000米面积广阔,不受陆地影响8.1 海洋概况(海水的化学成分)二、海水的化学成分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类为主。
世界各大洋的一般含盐度为33-38‰,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
2.海水中含有Au、Ag、Ni、Co、Mo、Cu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提取开发实验。
3.此外,海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O2、CO2气体。
8.1 海洋概况(海水的物理性质)三、海水的主要物理性质1.海水的温度①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0℃左右。
②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米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1~5℃。
8.1 海洋概况(海水的化学成分)2.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略大于蒸馏水,一般为1.02-1.03g/cm3随各地海水的盐分、温度变化而变化。
3.海水的压力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到海底深部压力极大,可达108Pa。
4.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大洋为蓝色,透明度较好,光照可达200米。
海的颜色变化较大,以蓝色为主,常受悬浮物质和藻类影响,透明度也受到影响。
8.1 海洋概况(海洋生物)四、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生活方式大致分为三种:1.浮游生物2.游泳生物3.底栖生物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波浪)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海水的运动是重要的地质作用动力,主要有波浪、潮汐、浊流和洋流四种运动形式。
一、波浪及其侵蚀、搬运作用——主要由风摩擦海水而引起的,也可因潮汐、海底地震、大气压剧变而产生。
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起伏运动,由一个凸起的部分(波峰)和一个凹陷的部分(波谷)组成。
海浪形成原理图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波浪)海水的侵蚀作用——海水对海岸带和海底的破坏作用,包括:冲蚀、磨蚀和溶蚀三种作用方式。
(一)、波浪的冲蚀作用一般发生在海岸带,形成特有的海蚀地貌。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阶地。
)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波浪)(二)波浪的磨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海水几米至几十米深的地方。
拍岸浪破坏的岩块随着退流带到滨海底部来回滚动,即对海底进行磨蚀,本身相互间磨擦磨圆,成为磨圆度很好的砾石和砂粒。
(三)波浪的搬运作用进流就将水下的砂、砾向岸上搬运。
形成砾滩、砂滩或砂坝;回流又搬回水下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水下沉积,成长为平行海岸的砂堤或砂坝。
如果波浪斜击海岸形成沿岸流,常形成砂咀或砂坝将近陆的一部分水域与外海隔离开来使其转变成湖泊,影视:海浪的磨蚀搬运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潮汐)影视:潮汐二、潮汐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共同努力下,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潮汐。
潮汐运动示意图潮汐的侵蚀、搬运作用与波浪相似。
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洋流)三、洋流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海水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有规律的流动,称为洋流(海流)。
1.洋流的特征①洋流的宽度从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长达数千公里。
②流速较慢,一般仅为每小时数公里。
③有表层洋流(一般不超过100米),也有深部洋流。
2.洋流的成因①表层洋流主要是由定期而来的信风产生的,其次为海水温差产生暖流和寒流。
②深部洋流主要是海水密度差并引起的密度流,其流向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环流。
3.洋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搬运作用和轻微的海底侵蚀作用。
8.2 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浊流)四、浊流及其侵蚀、搬运作用——是一种含有大量悬浮物质(砂、粉砾、泥质物质)并以较高速度向下流动的水体。
1、浊流的成因:至今还不太清楚,推测可能是由暴风浪、地震、火山以及海底滑坡引起的,往往能在海底进行侵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
2、浊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大陆坡上普遍发育着“V”字形峡谷,其底部常有扇形、锥形碎屑、生物碎屑堆积物,称为深海冲击扇(锥),推测为浊流侵蚀、搬运作用形成的。
许多深海平原上的沉积物也认为是由浊流搬运而来的。
总的说,海水的搬运以波浪搬运作用为主。
一般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较粗、重的颗粒搬运距离近(在近岸沉积),较细轻的颗粒搬运距离远,化学溶蚀物质搬运更远。
因此可以根据沉积物的粗细、轻重,分析当时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沉积物来源)第三节海水的沉积作用为什么说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就是因为大海的肚量之大,是最大的大肚罗汉。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最广阔的沉积场所,因此海水的沉积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海洋沉积物的来源1.陆源物质;2.生物物质;3.海底火山喷发的产物及宇宙降落的陨石、尘埃。
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滨海沉积)二、滨海沉积滨海——是波浪和潮汐运动强烈的近岸水域,其下界为浪基面。
在基岩海岸区较窄,低平海岸区很宽,可达数公里以上。
根据海水运动的特点,滨海可分为三个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滨海以机械沉积为主,只有在泻湖环境下才有较好的化学沉积。
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滨海沉积)1.机械沉积①基岩海岸的机械沉积特征:a.沉积物以砂、砾为主,形成砾石滩或砂滩,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
b.砾石的长轴大致与海岸平行,砾石扁平面向着大海倾斜,显示出定向排列特点。
c.砂质成分较单一,通常以石英砂为主,少量贝壳砂。
有些化学性质稳定,密度较大的矿物可富集形成滨海砂矿,如钛铁矿、金、金刚石等。
d.砂质沉积物中常见的交错层理和不对称波痕等。
②低平海岸的机械沉积特征a.以泥质和碳酸盐沉积为主,形成泥滩,常见砂质透镜体,也有以砂质为主的砂滩。
b.具有水平纹层结构,常见交错层理。
c.可发展成为滨海沼泽,并形成大规模的煤田。
我国华北C-P 大型煤矿多属于此类。
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滨海沉积)2.泻湖沉积——滨海的潮下带形成砂坝,在适宜的条件下,砂坝不断加宽、加高,使海的边缘或海湾与外海隔离或半隔离,则形成了泻湖。
泻湖沉积特点①以泥砂质沉积为主,水平层理发育;②干旱地区的泻湖常形成盐类沉积夹在其中。
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浅海沉积)三、浅海沉积浅海——是指水下岸坡以下(以水下砂坝为标志),直至200米深度的海域,其海底为大陆架。
1.浅海的特点:①波浪、潮汐运动较强烈,有时能直接影响到海底,使浅海具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及稳定的盐度、且阳光充足、海水温暖,有利于生物大量繁殖。
②浅海是最主要的沉积场所,接纳了陆上河流带来的大量碎屑物质和溶运物质。
(绝大多数沉积岩属于浅海沉积形成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浅海沉积)2.浅海机械沉积特征①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陆地,部分来自海蚀作用产物;②沉积物颗粒比滨海沉积细,砾石极少见。
由近岸到浅海处,沉积物由粗到细: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粉砂质粘土)。
③具有良好的水平层理,常含有较完整的动物遗体、贝壳等。
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浅海沉积)3.浅海化学沉积特征①化学沉积物来自海水溶蚀物质以及河流地下水带来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②上述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化学沉淀物:a.呈胶体状态的Fe、Al、Mn的氧化物首先沉积下来,可形成鲕状、豆状、肾状赤铁矿、铝铁矿、锰质矿等。
b.其次是低价铁硅酸盐和铁的碳酸盐沉淀,形成海缘石和菱铁矿等。
c.最后是碳酸盐类沉积,形成石灰岩、白云岩等。
4.浅海生物沉积特征由于浅海中生物大量繁殖和死亡,它们的骨骼和外壳就在适宜的环境下沉淀下来,形成生物沉积岩。
主要有:贝壳灰岩、有孔虫灰岩、硅藻岩8.3 海水的沉积作用(半深海沉积)(四)半深海及深海沉积1.沉积物的特点:沉积物颗粒极细,主要是悬浮于水中的粘土及浮游生物遗骸(浊流沉积属特殊沉积),还有少量海底火山喷发及浮冰带来的碎屑物质。
2.主要沉积类型:①软泥——分布最广,根据其中含有的生物碎屑来命名:抱球虫软泥钙质软泥翼足虫软泥硅藻软泥硅质软泥放射虫软泥8.3 海水的沉积作用(深海沉积)②锰结核——在大洋底部广泛分布着锰结核,主要来源于大陆溶蚀物和海底火山喷发。
储量丰富,约有十几万亿吨,是重要的矿产资源,由于开采条件限制,目前只是在进行开采工艺实验。
③深海冲击扇面——浊流形成的浊积岩。
近年来发现很多油田跟浊积岩有关,因此加大了对它的研究。
浊流沉积是由砂、粉砂等细碎屑物与泥质物组成韵律交互层,具有清楚的递变层理、印模等构造,固结而成浊积岩。
太平洋四周的海沟中都充填着浊流沉积,并形成巨大的海底平原。
海底沉积物中Mn、Co、Ni、Cu金属的储量,远远超出大陆上同类金属的储量。
估计可供人类开采使用1 000-10 000年。
8.4 海水的进退第四节海水的进退海水面的升降是在地质历史中频繁发生的现象,它与构造运动、海底扩张速度变化及海水量的变化相关。
火山的大规模喷发可能引起海水量的增加,冰川作用时期则引起海水量的减少。
构造运动及板块扩张速度的变化,更是地质历史时期海进海退的主要因素。
本章学习要求与习题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运动方式及海洋生物;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的剥蚀、搬运作用,熟练掌握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沉积作用。
了解海水进退的原因、意义及其形成的地质现象。
学习重点:重点是海水的沉积作用;难点是海水的运动。
作业及思考题:3.阐述浅海的沉积特征4.浊流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本章学习要求1.海底沉积物的来源?2.滨海有哪些沉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