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精神的文化内涵
三平精神
三平精神一、何谓“三平精神”“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在详和的年代里,平凡,构成了社会的主色调。
但平凡之中有差异。
工人出产产品,合格与否检测便知;农民种植粮食,丰收与否直观易见。
而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很难衡量的个体创造性过程。
平面地理解教师,教育就有可能陷入“沙漠”。
教育注定是一辈子的事,但为了孩子们,又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年复一年地与平凡牵手相依。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职业使人安身立命,事业使人安“心”立命。
平凡中孕育着对教育事业的满怀幸福感,别人觉得很“苦”的事却品味得很“甜”。
教育工作者要有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
超于世俗,始终不渝,追求乐学、敬业、恬淡、释然伟大境界。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事业注入澎湃的激情便产生了不竭的动力。
钟爱教育事业,治学一丝不苟,每个阶段逐上台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以别开生面的教益和启迪。
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当是学生的指路明灯。
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个人的学识才情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就不堪大用。
教书育人应两不误。
责任搭起了一座桥梁,这头连着奉献,那头连着牺牲。
解读“三平精神”,争当保持先进性的楷模,只要有了这种精神的驱动,岗位虽平凡,却不会甘于平庸;虽不及青松挺拔,萋萋芳草却让绿色美化沃土;虽不如海洋壮阔,座座湖泊却用绚烂点缀地球。
二、“三平精神”的由来2003年12月,时任福建省长的卢展工首倡“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2004年1月,海西战略提出并开始实施。
2009年5月,“海西”从地方政策提升到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
置身气势如虹的海西建设中,“三平精神”已升华为新时代的海西精神,它已渗透在每个海西建设者的血液里,融入海西建设的实践中。
“三平精神”从哪里来?它来自低调、务实的福建地域文化传统,更来自改革开放三十年爱拼才会赢的创富实践,而在海西建设的这个大平台上,“三平精神”最终升华为新时代海西精神,成为全体闽人的精神印记。
2024年学习三平精神体会
2024年学习三平精神体会三平精神是指平衡、平安、平等的精神,它是一种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态度和理念。
____年,我将在学习三平精神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下面是我的体会。
一、平衡平衡是指在各个方面都寻求适度和谐的状态。
____年,我了解到平衡的重要性。
在学业上,我要平衡不同科目的学习,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生活上,我要平衡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在人际关系上,我要平衡亲密关系和社交关系,保持良好的人际平衡。
通过平衡,我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在平衡的过程中,我也会遇到困难和冲突。
例如,在学习上,有时候不同科目的学习安排可能会有冲突,我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在人际关系上,我要权衡利益和情感,避免得失心态和极端行为。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我会逐渐掌握平衡的艺术,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二、平安平安是指身心健康、幸福安宁的状态。
____年,我将会注重平安的重要性。
在身体健康上,我会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坚持适度运动;在心理健康上,我会注重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学会放松自己的身心;在人际关系上,我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避免争执和纷争。
通过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可以拥有内外平安的状态,进而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变数的,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困难。
例如,疾病、工作压力、人际冲突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要学会保持镇静、情绪稳定,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积极应对困难,我相信我可以渡过难关,重新拥有平安和幸福。
三、平等平等是指在待人接物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____年,我将致力于发扬平等的精神。
在人际关系上,我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任何人的背景和身份,与他人公平公正的交往;在工作上,我会尊重同事和上级,与他们平等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社会上,我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
领悟丰富内涵,践行“三平”精神
名利 、 志存高远 , 静下心来教 书. 潜下身来 育人 , 以 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 、 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 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
在 人 生 的 道路 上 , 个 人 都 在 用 自 己的 足 迹 每 书 写 历 史 , 足 迹 有 深 有 浅 . 史 有 长 有 短 , 法 这 历 方
事业 使人 安 “ ” 命 。只 有 安 于 “ 凡 ” 你 的 “ 心 立 平 . 认 知” 才会 符 合 实 际 , 错综 复 杂 的环 境 中 才 会摆 正 在
向 , 三平 ” “ 精神 给我们指 向的人 生态度 就是 : 在 平 凡之中坚持伟大追求 、 平静之中拥有满腔热 在
血、 在平 常之中保持极强烈 责任 感。对领导干部
一
自已的位置 ; 而才能“ 凡脱俗 ” 远离杂念 , 育家陶行知的
“ 捧着一颗心来 , 不带半根草去” 的献身精神 , 有着
“ 一 大 事 来 , 一 大 事 去 ” 雄 心 壮 志 。平 凡 中 为 做 的
孕育 着 对教 育事 业 的满 怀幸 福 感 , 别人 觉得 很 “ ” 苦 的事却 品味得很“ 。超于世 俗, 甜” 始终 不渝 ,
思进 取者 有之 , 自己的平凡牢骚 满腹 、 口大 因 破
骂者 更 有 之 。三 平 ” 神 恰 是 针 对 这 些 不 良心 态 “ 精
什么是三平精神
诠释三平精神什么是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就应弘扬三平精神,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是学生的榜样,时时处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教师是辛勤工作的园丁,学校便是园丁工作的苗圃。
关心学校,爱护学校,珍惜学校荣誉,便是教师的责任。
如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
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追求,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
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在当今社会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的关注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二、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自己所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的积极追求。
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导读:本文是关于什么是“三平”精神,“三平”精神的由来,希望能帮助到您!
“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寥寥数语,勾勒出河南人的精气神,生动展示了新时期的河南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河南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凡伟业。
就拿在京务工的河南人来说,他们有的是护工,有的是保安,有的是酒店员工,有的成长为管理人员,有的成长为企业家……尽管职业普通,工作平凡,但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让人敬慕的先进事迹,树立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伟大之所以能出自平凡,是因为在他们身上,保持着一股韧劲,凝聚着新时期的河南精神——“三平”精神。
“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与现实意义
400 ) 5 0 0
期 间 提 出 了“ 平 ” 神 。 本 文 从 “ 平 ” 神 与 道 德 建 设 三 精 三 精
1三 平 精 神 体 现 了 新 时 代 的 人 文 诉 求 .
整 合 的现 象 意 义与 实践 操 作 角度 , 释 和 探 寻 “ 平 ” 阐 三 精 神 在 中 原 崛 起 发 展 中的 作 用 与 路 径 。 关键 词 : 三平 ” 神 “ 精 道德建设 整合 现 实 意 义
文 化 、 理 想 、 优 秀 的分 子 , 者 是 虽 然 出身 于其 他 阶 有 最 或
பைடு நூலகம்
级 和 阶 层 ,但 自己 本 人 却 甘 愿 充 当 工 人 阶 级 的 儿 子 和 女
儿 , 工人 阶级 的 事 当做 自 己的事 , 行 合一 , 到 做 到 。 把 知 说 必须 有 这 样 的一 群 人 .因为 只有 他 们 才 能把 马克 思 主 义 和 中 国工人 运 动 相 结 合这 件 事 做好 。在 当代 仍 然 需 要 大 量 的这 种 人 才 . 种 人才 越 多 , 会 主 义 就会 发 展 得 越 来 这 社
主 义 者 和 共 产 党 人 绝 不 是 简 单 地 适 应 国情 ,而 是 采 取 了
从 道 德 的 层 面 解 读 三 平 精 神 ,通 过 深 刻 剖 析 其 中 的 道 德 内 涵 .从 而 为 以 后 以 其 推 动 道 德 建 设 寻 求 正 确 的 方 向 和 精 准 的 切 入 点 。 三 平 精 神 的 道 德 内涵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下 三
2 17号 旬 0年 P 下 刊夫敖赘 1 ]
“三 ■"精 神 的 道 德 内 涵 与 现 实 意 义 ● 平 ● ■ ■ ● 一
学习“三平”精神
中图分类号 : 4 G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 0 9— 2 10 - 3 2 1 2 — 17 0 1 1
原崛 起、 南振 兴所应秉持 的核心精神 , 中原优 秀文化 的历 史传 河 是 中华 民族在几千年 的教育实践中 , 形成 了优 良的师德传统。 高 承 , 也是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体 系内涵和特征 的具体体现。 把弘扬“ 三 校作 为传 播现代 文明的摇篮 ,是 构建社会主 义和 谐社会 的重要 阵 平精神 ” 师德 师风建设相结 合 , 与 对于办人 民满 意的教育 有极 其重 地。进~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是促进高等教 育全面、 协调 、 可持续 要 的意 义 。 发展的重要保证。河 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 2 1 全国“ 0 0年 两会 ” 期间 1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 内涵 提 出的“ 三平 ” 精神 , 平 凡之 中的伟大 追求 , 静之 中的满腔 热 即“ 平 “ 师德 , 即教师的职业道 德 , 是教 师在长期 的教育 实践 活动 中形 血 , 常之中的极 强烈责任感 ”其 内涵深刻 , 平 , 意义深远 , 把握 住 了中 成的 比较稳定 的道 德观念、 为、 行 规范和品质 的总和 ” 。师德作 为一 种特 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 , 既有历史的继承性 , 也有鲜 明的时代特征 。 作者简介 : 郭晓娜( 9 1 )女 , 1 8 , 河南郑 州人 , 一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 院讲 师, 主要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及 素质 教 育 的 要 求 , 校 教 育教 学对 象 与 任 务 高 从事医学专业教育教 学研 究工作 ; 闰春 生( 9 2 , , 17 一)男 河南郑 州 的特殊性 , 决定 了高校师德在具 有师德一般性 要求的基础 上 , 内 其 人,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讲师 , 教务 办主任 , 主要从事医学专业教 涵应更加丰富 , 不仅包括教育教学道德 , 而且包括教 师的政治 方向、
三平精神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对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闪光的人格魅力.“三平”精神是高校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态度、工作责任、能力要求的精髓所在,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运用.1“三平”精神的教育内涵“三平”精神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指的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是对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针对教育系统而言,“三平”精神既是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对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三平”精神的表层内涵在于“平凡”、“平静”、“平常”,它点出了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常态.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教师的工作过程也并非如商界般轰轰烈烈,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的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高校教师,都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三平”精神的真正内涵不仅是指“平凡”、“平静”、“平常”,而更深层的意境却在于“伟大追求”、“满腔热血”及“极强烈责任感”,它强调了人们的积极努力和进取精神,对高校教师而言,则表现为一种高尚的师德,一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怀及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热爱、对学生负责的极强烈责任感.高校教师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肩负着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重任,更需要把“三平”精神运用于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用“三平”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打造高尚的师德并身体力行.2“三平”精神是新时代艺术设计教师践行师德建设的指示灯师德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师来说,他们渊博的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让学生佩服;他们熟练的电脑设计软件操作技能,如photoshop、pre-miere等设计软件,让学生折服;他们充满自信、坦然、淡定的工作态度,让学生无意之间会去模仿,甚至设计老师扎起的那个富有个性的小辫子,让学生会有些神往.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尤其注重“三平”精神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姜一梅(郑州华信学院,河南郑州451150)摘要: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平”精神正是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是践行师德建设的指示灯,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运用.关键词:三平精神;艺术设计人才;高校教师;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217-03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上)2012年8月注:该论文获得2011年“金誉杯·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论文类三等奖217--师德建设.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在新时代,成为了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践行师德建设的一颗闪亮的指示灯.3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其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要求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新时代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活跃、组织能力强但易受负面影响等个性特点,对其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艺术护色剂学生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思想活跃,但知识积累相对薄弱由于艺术活动本身对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生活,使学生情感丰富、好恶分明,理想化成分较重.从而形成了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自身特有的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造性,但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艺术类考生,而高考艺术生一大部分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好,但为了步入大学继续深造,而选择成为录取分数较低的艺术类考生参加高考的.因此,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学生突出表现为知识面较窄,考虑问题时思想深度不够,思辨性较弱,知识积累相对薄弱,对中国的优秀文化及西方的优秀文化遗产、各种价值观、各种哲理思想不能较好地继承和吸收,虽然热爱专业,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容易导致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偏离正常轨道,因此,需要高校艺术设计教师以崇高的师德去影响、感化、指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健康发展.3.2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在他们看来“艺术就是激情”,他们比其他学科的青年学生更加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导致他们对纪律教育乃至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可否认,在各大院校,艺术类学生是最不好管理的.因此,作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以“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情操及闪光的人格魅力去带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3.3实践活动能力较强,但易受社会负面影响由于专业特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独立生活,在外寄宿写生、练画,到全国各地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接触社会较早.进入大学以后,该专业学生参加的文艺性社会实践活动较多,这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这样使他们一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更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因失恋受伤害而造成的心理问题等.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以坦然、自信、积极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4“三平精神”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中的具体价值体现4.1教师的伟大追求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基石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师的作用还在于教会学生学会一门好技术,让其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必须有着对其个人品德、专业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才能实现在平凡的岗位上的伟大追求.这种伟大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1.1高尚的品德追求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才能和谐统一,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德、真挚的情感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真、善、美有着更高的追求.4.1.2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曾有一个电视栏目提出这样的宣传语:“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何不天天快乐呢?”只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才会是幸福、成功的.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态度,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榜样.但在高校,艺术设计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评判能力,只有具有乐观、积极人生态度的教师,工作有魄力,才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而且,艺术设计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高校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前提.4.1.3更高的专业水平追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能力在218--提升,高校艺术设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电.他们只有以新颖的、前沿的理论知识去引导学生,以新时代的专业技能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应对新知识、新能力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不断深入企业学习新的专业技能并及时传达给学生.对高校来讲,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前提基础条件.总之,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而言,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必须有着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着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有着对品德、知识、能力更高的追求.4.2教师的满腔热血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关键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必须以满腔热血去热爱教师这个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在教学中,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效果大不一样.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斤斤计较;对工作缺乏激情,就会了无兴趣,冷漠以待,就提不来神,拿不出劲.只有精神饱满,满怀激情,才会点燃思想的火花,激发创新创造的豪情,尽情挥洒聪明才智,积极有效作为.激情成就伟业.满腔热血,激情迸发,这是做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就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要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积极乐观的态度.倡导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满怀激情地投入教学工作,要把激情转化为实干的工作态度,把内心勃发的工作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有没有热情在开展教学工作方面有着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教学效果上,最终会影响到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上.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满腔热血的教师会积极备课、准备素材,并巧妙地把软件设计与实用的商业广告设计结合起来讲解,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而没有热情的老师,也许只是对photoshop这个设计软件的工具讲解,达不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将影响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师的满腔热血是高校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4.3教师极强烈的责任感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保障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教师的责任感,是驱动教师个人有所为、有所成,实现理想追求,完成教学使命的精神状态.极强烈的责任感,比起我们平时所讲的责任感,层次更高,要求更严,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觉悟,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烈的责任感,就要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作出突出贡献.21世纪的今天,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教师极强烈的责任感最终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因此,教师极强烈的责任感是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保障.总之,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正是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精髓所在,是践行师德建设的指示灯,在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学习和弘扬新时代“三平”精神,立足岗位,扎实工作,默默奉献,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科学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刘哲.“三平”之中话发展[N].河南日报,2010.〔2〕弘扬“三平”精神加快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 2010.〔3〕唐世章.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充实构建和谐高校的内涵[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4〕周书勤.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9--。
三平精神
四种河南人: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你们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为首都建设增光添彩,也树立了我们河南人在外的良好形象。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的一番话,让参加座谈会的30名代表十分感动。
卢书记让进京务工人员代表逐一做自我介绍。
他们中间有走公益之路,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称号的河南在京环保志愿者李高峰;有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人捞车,被誉为民工英雄的窦刘堂;有刻苦勤奋、富有爱心的北京301医院护工刘春梅;有倾情农民工子弟、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易本耀;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进京务工青年”称号的施工队队长赵喜吉;有扫出一片美好天地的保洁队队长周建;有力保一方平安的保安队队长张开;有自称农村小丫头,带着梦想来到北京、现在成了媒体业优秀职员的王金红等,他们是在京务工的120多万河南人的优秀代表。
30名务工人员动情地讲述着各自在京城闯荡的艰辛经历,讲述着他们靠吃苦耐劳、靠诚实守信、靠满腔热情赢得首都人对河南人尊重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讲述着河南人做人做事的可贵准则,卢展工等省领导认真倾听、不时插话询问。
卢展工称赞说,大家的经历和发言,充分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我们中原崛起很需要这种精神。
弘扬“三平精神”增强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
弘扬 “ 三平精神 "增强 中原经济 区文化软实 力
王 冉 张 言 ; - . - I 南财 经政 法 大 学; - . j 南 经 济 伦 理 研 究 中 心 河 南 : 河南省 的道德精 神 , 与中原经 济 区建 设 息息相 关。河 南人 们作 为推 动 中原经济 B - 建 设 的主体 , 其思 想道德 素
一
三平精神在 中原经济区文化软 实力 中的重要地位
三 平 精 神 是 中原 经 济 区 建设 的一 支 重要 力 量 。党 的 十六 大 指 出 “ 当 今世 界 。文 化 与经 济和 政 治交 融 , 在综 合 国力 竞争 中的地 位 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 深深熔铸在 民族 的生命力、创造 力 和 凝 聚力 之 中 。” 三平 精 神是 对 中原 人群 体性 格 的精 炼概 括 , 是 河南精神 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 , 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 , 也是 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弘扬三平精神 是实现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 , 弘扬三平精神能够为中原崛起 提供 必 要 的精神 动力 。 ( 1 ) 理论依据 。马克思曾指 出:“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 的批 判 , 物 质 力量 也只 能 用 物质 力 量 来 摧毁 ; 但 是 理 论 一 经掌 握 群 众, 也会 变成 物 质力量 。”列 宁也 指 出 :“ 人 的意识 不仅 反映 客观 世 界, 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些告诉我们 : 在~ 一 定条件下 , 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三 平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 对实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能动作用。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是 以经 济 实 力 、资 源 实 力 、交 通 实 力等 物 质 力量 作为基础的, 但是也离不开精神力量作为支撑 , 河南的精神力量的建 设与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平精神在极 简短之 中道 出了河南人所应秉持的核心精神 , 道出了河南人民的心 声。同时对我们每一位河南人都是一种鞭策 , 一种激励。 ( 2 ) 深刻 内化三平精神。精神动力是精神 因素对人从事一切活 动及社会生产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恩格斯 曾经指 出:“ 就单 个人来说 , 他 的行动的一切动力 , 都是要通过他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 为他 的 意 志的 动机 , 才 能使 他 行动 起 来 ”若 要使 精 神动 力 充分 发挥 它 的作 用 就要 使 人们 充分 的理解 及 认识 到 三平 精神 的深 刻 内涵 , 从 而逐 渐 的改变 人 的精 神状 态 , 提 高全 民精 神境 界 , 激 发人 们 的精 神 动 力 及创 造 能力 , 逐 渐 实 现从精 神 力量 到 物质 力量 的转变 。弘扬 三 平 精神, 能够为人的思想与社会发展确立正确的精神导向, 有利于深化 中原 经济 区建设 的 初步 成 果和 社 会生 产力 的 大 发展 , 有 利于 促进 民 主 法 制建 设 , 有 利于 鼓 舞和 激励 人 们 为 了社 会安 定 、繁 荣 、发展 而 努 力奋 斗 。
三平精神
三平精神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提出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谈谈你的认识。
专家解析:“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的每句都由两部分组成,“平凡”、“平静”、“平常”点出了一种生活常态和生存状态;“伟大追求”、“满腔热血”、“极强烈责任感”,则更强调了人的积极努力和进取精神。
“三平”精神蕴含着对人生的深沉感悟,让人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人的态度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三平”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每一个******************员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底线。
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群,就会发现好高骛远却不愿吃苦者有之,萎靡不振却怨天尤人者有之,迷信特权而投机取巧者有之。
“三平”精神恰是针对这些不良心态的金石良药,是端正追求、振奋精神的醒世恒言。
对每个人来说,凡事既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又要不甘平庸,积极进取,不抛弃、不放弃,扎扎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民德如草,官德如风。
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党风、政风关系密切。
因此,党员干部更要做弘扬、实践“三平”精神的模范。
与普通人相比,党员干部所受的诱惑更多。
职位升迁,牵肠挂肚;金钱美色,心驰神往;谀词谄语,骨醉身轻。
如此种种,沾上一个,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掉进****的埋人坑。
因而,党员干部更要注重自身修为,正确地看待金钱权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们应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人生。
想知道更多时政请点击地球云网站!。
学三平精神做四种河南人
“弘扬‘三平’精神,争做‘四种’河南人”是省委省政府、团省委提出的又一鲜明的弘扬河南精神的伟大口号,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更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要求。
“平凡、平静、平常”,看似普通,却包含着一种务实执着的精神气质;“追求、激情、责任”说起来容易,却意味着要付出勇气和智慧。
“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倡导的是持之不懈的奋斗。
它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河南人的精神风貌,是河南精神的生动展现和最新概括。
中原大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
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中原儿女淳朴善良、吃苦耐劳、踏踏实实、侠肝义胆、知难而上的群体性格。
黑格尔说,精神是时代最盛开的花朵。
“三平”精神突出的是求真务实,倡导的是持之以恒,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是对当代河南人精神风貌的升华总结,是对新时期河南精神的继承发扬、最新概括。
新时期,新起点,河南发展的各项任务更加艰巨。
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尤其我们大学生要树立“三平”精神。
应该自觉把自身学习融入到破解发展难题、助推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实践之中,树立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毕业后既脚踏实地,又志向远大,百折不挠追求,无怨无悔付出,用一畦一垄的耕耘、一点一滴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活力“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短短的三句话,不仅把我们大学如何生活概括的尽善尽美,还把大学生以后的路交代的清清楚楚。
我想这三句话无论放在哪行哪业都是至理名言。
只要能读懂这三句话,真正能领悟这三句话的涵义,我想他的人生会在顷刻之间升华,他的人生道路也会因此而少走几条弯路。
我们河南当代大学生践行“学习三平精神,做四种河南人”的口号就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1、践行“三平”精神,广大青年就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目标方向,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动力,是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
三平精神心得体会
三平精神心得体会三平精神是指承平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繁荣的理念,主张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乐幸福、国家长治久安。
三平精神的核心是平和、平安、平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恪守这种精神,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平安的心情面对工作,以平稳的姿态走好每一步。
在我看来,三平精神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可贵的价值,通过实践和思考,我逐渐领悟到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三平精神要求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如果我们总是心急火燎,情绪化地应对问题,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境,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理智地分析问题,冷静地处理事务,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来我心情很不好,一度陷入了焦虑和烦躁的状态。
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于是我冷静地思考,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最终,我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并且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和表扬。
正是因为我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够从容应对困难,充满信心地解决问题。
其次,三平精神要求我们追求平安的境界。
平安不仅仅是指我们身体的安全,更是指心灵的宁静和安定。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压力和困扰所困扰,导致我们的心灵无法得到宁静。
然而,追求平安并不是要我们逃避问题和困难,而是要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对待生活。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心若平和,万事可观”。
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平和安定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会去意识地追求平安这一感觉。
例如,我会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读书、健身等,来帮助自己放松身心,远离烦恼。
我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心态平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三平”精神:河南人民的新名片
“三平”精神:河南人民的新名片王耀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为主要内涵的“三平”精神,反映了河南人民求真务实的作风、敢闯敢拼的勇气、爱国爱乡的情怀,是河南人民性格特征的精辟概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河南人民身上的生动体现。
深刻认识“三平”精神的丰富内涵,用“三平”精神打造河南人民新名片,使之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平”精神是河南人民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明礼重义和仁爱忠信的价值观、天下大同的文化气概、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循道立德的思想品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和辩证的思维理念等,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成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厚重的中原文化,培育了河南人民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开拓创新、和衷共济等优秀精神品质。
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已深深融入河南人民的血脉。
“三平”精神与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是一脉相承的,是河南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是河南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具有河南特色的区域精神。
“三平”精神是河南人民对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
在新形势下,河南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改革开放的熏陶使河南人民更加开放包容,表现出自信豁达的气度、雍容恢弘的气魄、海纳百川的精神、天下一家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河南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吸纳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四海宾客。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使河南人民更加诚信敬业。
诚信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塑造信誉品牌的核心要素。
河南人民坚持明礼诚信、爱岗敬业,以明确的发展目标、朴素的价值理念、忘我的工作热情展现了“三平”精神的可贵。
改革开放以来,安阳建筑、长垣厨师、遂平家政、唐河保安、栾川渔工等豫字号“劳务品牌”叫响全国。
三平精神_四种河南人
“三平”精神“四种”河南人铝合金公司:王锋3月3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卢展工书记盛赞河南进京务工人员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他们充分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我们中原崛起很需要这种精神。
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仅是品德的修养、情操的风范、思想的境界,更是普通公民应有的精神实质,是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底线。
而卢书记盛赞的普通、踏实、坚毅、侠义的四种河南人,不仅是河南务工青年乃至河南人优秀品质的生动写照,也是“三平”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都很平凡,但是我们在平凡之中有伟大的追求,有追求就有创造。
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已经融入河南人的血脉,为大众称颂;“人民好卫士”任长霞、“当代时传祥”朱和平、“当代孝子”张尚昀、带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等河南平民英雄也众所周知。
我们都是踏踏实实但不畏艰难的河南人,我们在平静的生活中有满腔热血和激情,有激情就有梦想!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的梦想是给中国人树立一个精神图腾。
他从1987年到2007年,克服种种困难,四处积极奔走,从各方获取支持,终于黄河岸边的邙山上建成了高106米的世界第一巨塑——炎黄二帝,成为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的“地球第一雕”。
建业队是河南人足球的梦想,13年来其它球队都是几易其主,但无论如何被人黑,被人骂,从建业集团到河南人民对建业队一直不离不弃、始终支持,这种执着的精神为建业足球赢得了赞誉,终于在第13年迎来了冲超成功的一天!“鸟巢”是河南华都建设集团董事长周国允的梦想。
它虽说是法国人设计的,但却是河南华都建设集团建设的。
几千名河南工人用五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终于把图纸上的图案变成了一座雄伟而又别致的建筑,周国允也被誉为“鸟巢筑巢人”,成为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平精神”的文化内涵河南作为文化大省,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河洛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根脉,丰富的文化遗存、众多的历史名人以及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明了河南曾经辉煌的历史。
文化造就了中原的繁荣与昌盛,文化铸就了河南人的精神与品格。
“三平精神”就是河南人精神的最好概括。
一、“三平精神”体现了河南独特的地域文化性格。
文化虽然有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但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
河南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徽文化、滇文化等相比,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河南人的勤劳、朴实、善良、坚韧、豪爽、大气、刚勇,侠义闻名遐迩。
河南地域文化性格的形成既有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河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在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性格中自成一格,特行独立。
而“三平精神”中“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既是对河南人性格的高度概括,又有明确的现实指向。
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的洪战辉,带着有病的母亲打工上学的当代孝子张尚昀,不怕脏不怕累的垃圾清运公司职工朱和平,冒着生命危险胆大心细的排爆专家王百姓,在青岛三次冒险跳海救人的魏青刚,32年如一日伺候前妻的三位亲人的普通工人谢延信,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为抢救两名儿童献出自己37岁生命的温州务工人员李学生……这些河南人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高深的文化、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很艰难,但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有道义、有胆量,他们做事没有想到回报,他们做人没有想到出名,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塑造了光辉的河南形象。
二、“三平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个性思想的体现。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西方文化是一种知性文化,它以认识论为前提,着重探求外部世界,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德性文化,它以伦理为核心,着重探求内部世界。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文化。
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许多优秀的品格。
1934年9月25日,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有人散布“抗日前途悲观论”,写出了著名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文中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其实,鲁迅先生所说的这四种人,和“三平精神”所指的四种河南人本质上是相同的。
埋头苦干说明不事张扬,如愚公、大禹;拼命硬干说明不怕牺牲,如陈涉,岳飞;为民请命说明心系苍生,如杜甫、包拯;舍身求法说明不畏艰难,如玄奘、达摩。
历史上这些河南人所体现的优秀品质,成为一种奔流不息的血脉,在今天的河南人身上延续依然光彩照人,洪战辉、谢延信、魏青刚、王百姓、李学生等人的事迹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就是因为他们的事迹,是中国精神的最好体现。
这些普通人用自己的大仁、大爱、大义、大勇谱写了壮丽的人生乐章。
比如在洪战辉身上体现了“不怨天,不尤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谢延信身体现了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张载所说的“以爱己之心爱人”的传统美德。
在魏青刚向上体现了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及“仁者必有勇”的精神。
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楷模,又是当今社会人们做人做事的榜样。
三、“三平精神”体现了辩证的人生哲学。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辩证地对待人生,它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思想境界;它是一个人自信的源泉,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动力。
对于一般人来说,生命的历程不过百年,都要面对平凡与伟大、贫穷与富贵、逆境与顺境、缺憾与完美、上与下、义与利、荣与辱、得与失、苦与乐等问题。
能否正确的对待人生,关键是要有健康的心态。
“三平精神”正是对于人生种种问题的辨证归纳。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追求、有文化的高等动物。
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人之可贵不在于他占有多少物质财富和拥有多大权力,而在于他的人格操守、精神追求。
平凡、平静、平常,似乎只是人生的常态,但正是在这常态之中,如果有了伟大追求,有了理想照耀,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有了持之以恒的坚守,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十分精彩。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平常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在平凡中创造奇迹、在平静中充满激情,在平常中具有极强烈的责任感。
实际上,所有辉煌的人生都来自一个又一个踏实的脚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平常心、做平常事,为平常人”,“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一切成功的先决条件。
同样,纯朴善良、义气热情、吃苦耐劳、讷言敏行、忍辱负重、埋头苦干、仗义执言、疾恶如仇、知难而上、认真负责也是取得人们信赖与尊敬的前提。
平凡中蕴育着伟大,伟大来源于平凡,这就是朴素的人生辨证法。
四、“三平精神”体现了健康的社会价值导向。
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有人生三美德的说法,他认为,财富可称为经济价值,地位和名声可称为社会价值,合称世俗价值,公平和仁慈可称为伦理价值。
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受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又受社会规范的约束。
社会价值导向如果是积极向上的,它就会引导人们在追求个人经济价值和世俗价值时,同时重视伦理价值,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稳定地向前运行。
如果社会价值导向出了问题,只是热衷财富、荣誉、权力、地位,而不重视公平、正义、仁爱、良知,那么,社会的运行就一定会出行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成就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经济价值高于一切,伦理价值日愈退居不重要的地位;一些人在追求权力、荣誉、地位的同时在一定程度忘记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只问功利,不问是非,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从而丧失普通人的本性,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三平精神”的提出使人回归到平凡的人、正常的人、普通的人。
它不追求外表的华丽、地位的显赫、财富的巨大,这些经济与世俗的成功。
它追求的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不普通、平常中的不平常。
这种朴素的社会价值导向是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社会良知、内心正义、道德操守。
如果全社会都能以“三平精神”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认真践行,那么,整个社会公民的素质将会大大提高,社会风气将会大大好转。
五、“三平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
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
它体现了一个时期整体的精神水平,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平精神”不仅是河南人精神的写照,也是时代精神的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河南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凡伟业。
就拿在外务工的河南人来说,他们有的是护工,有的是保安,有的是酒店员工,有的是建筑工人,有的是管理人员,有的是企业家……虽然岗位不同,工作各异,但都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时代的角度看,“三平”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三平”精神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倡导“三平”精神。
今天的河南,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
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的梦想,走在中部发展的前列,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作底气,作支撑。
“三平精神”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了中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因为从发展水平上看,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与东部沿海省份有明显的差距,河南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寻找突破口。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实际上是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河南人自己寻找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
而要使这一宏伟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首先要有新的精神面貌。
我们除了继承河南历史上优秀的精神传统,还要在各个方面有新的精神状态。
比如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清正廉洁、尊重人才等都需要在铸造新的中原精神上有所体现。
“三平精神”既是河南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延续,又是新时期河南人精神的再创造。
“三平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必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巨大的现实作用。
李文祥所体现的“三平”精神的时代价值平凡、平静、平常,同时又有着执著的追求、不变的忠诚、自觉而强烈的责任意识,李文祥身上集中体现了“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
正是这种品格的力量,让那么多的人们为之折服和感动。
把李文祥身上所体现的“三平”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
为此,河南日报特组织李文祥与“三平”精神研究课题组,进行专题研讨,以张扬先进,倡导崇高,催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河南精神的最新概括,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精神动力。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李文祥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能在广大人群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心灵震撼,正是他身上所折射出的平凡人的不平凡品格,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这种品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支撑,是当前社会背景下道德精神的强烈呼唤,更是激发我省干部群众建设中原经济区实干豪情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高尚品格彰显“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品格是人的品性、品行和个人风格的集合,是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美德的总和,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表现。
高尚的品格犹如灯塔,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
李文祥就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在他的高尚品格中,最为闪亮的是“坚守信念、淡泊名利、勇于担当、不尚虚浮、默默奉献”,它们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真髓,表达着河南人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
坚守信念。
李文祥的事迹感动着人们,许多人不解他为什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把伟大糅合于平凡,在平凡中延续着伟大。
支撑李文祥的精神支柱,是他一心为民、为国奉献的信念,这是李文祥的精神脊梁,也是贯穿他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主线。
从李文祥走进革命队伍那一刻,他就把自己交给了革命事业,交给了人民。
这种信念让他终身坚守,虔诚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