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2
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导学案
西郊中学导学案科目:生物编号:NO11 编写人:史鲜红审核人:黄蕾班级姓名第组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记住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分布位置和作用3.说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析的原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自主预习]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它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它们在层析液中的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扩散速度快,。
这样,在滤纸上可将各种色素分离开。
⑵实验流程:3、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颜色不同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标名称并标颜色)2.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二、叶绿体的结构1.形态:一般呈扁平的 椭球形 或 球形2.结构:外表有双层膜, 内部有很多 ,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液态的 ,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 结构堆叠而成,这些结构称为 。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3.功能:叶绿体是进行 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除了分布许多吸收光能的 外,还有许多进行 所必需的酶。
[合作探究]1. 实验过程分析①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
④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2.实验结果分析滤液为淡绿色的原因有哪些?3.自然现象分析①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的,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是黄色的,可为什么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②落叶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会变黄,为什么?(黄绿色)(橙黄色)(约占3/4) (约占1/4)叶绿体中的色素 (黄色)。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教学设计、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2.能力目标:进行实验和探究,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3.情感目标:探究细胞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思考:1.通常应该把花盆摆在向阳面还是背阴面,为什么?向阳面。
让植物多接受光照,因为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2.有些植物工厂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这样做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因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光谱中的蓝紫光和红光。
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不使用绿光作补充光源。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经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一些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植物幼苗如果缺乏色素,往往会呈现黄白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化苗”。
思考:“白化苗”能持续正常地生长吗?不能,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储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
可见植物的生活确实需要色素,依靠色素来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我们先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这一内容。
1.捕获光能的色素那么植物细胞一般含有哪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呢?它们分别又是什么颜色的?以及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实验原理:(1)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分离: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目的要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及色素的种类材料用具:新鲜的绿叶、定性滤纸等、无水乙醇等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①称取5g左右的绿叶,洗净,去除粗叶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精品导学案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程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学重点】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活动】活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因而可用(方法)分离色素。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种类颜色溶解度◆思考:(1)在研磨时加入少许SiO2,目的是;加入少许CaCO3的目的是;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2)分离色素时,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防止,影响实验效果。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光;温室和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颜色的玻璃或塑料薄膜。
2.叶绿体中的色素3.叶绿体的结构:活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光合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阶段项目 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所需条件 进行场所物质变化能量转换◆思考:a 从物质的角度讲,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b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①CO 2 + H 2O (CH 2O) + O 2② ;c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和生成分别发生在 和 阶段;产生ATP 的阶段是 ,场所在 。
4.光照与CO 2浓度的变化对植物细胞内物质合成量的影响(卡尔文循环的应用)活动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条件 C3 C5 [H]和ATP停止光照,CO 2供应不变 增强光照,CO 2供应不变 光照不变,停止CO 2供应 光照不变,增加CO 2供应 光照不变,CO 2供应不变2.二氧化碳的浓度3.温度4.不同状况下,同一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1)黑暗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左图能进行的是;(2)弱光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
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学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相识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场所、原料、产物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发觉及探讨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课时支配】 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每一片绿叶就似乎是一个“绿色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有机物,绿色植物生产有机物的过程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完成的呢?完成这项生理过程的场所是哪里?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日来共同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学问点。
进而绽开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细致默读课本P101--102页“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部分内容。
完成下列填空: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来源于土中。
2.1648年,海尔蒙特(比利时)做了盆栽柳树称重试验,得出柳树生长所需的养分物质是从水中获得。
他没有相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加了有机物的形成。
3.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出名的试验,通过试验他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他并没有发觉光的重要性。
4.1779年,荷兰的英恩豪斯证明5.1785年,由于发觉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汲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804年,法国的索叙尔通过定量探讨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长的原料。
7.1845年,德国的梅耶依据能量转化与明确指出8.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发觉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他做了一个试验,通过试验,胜利的证明9.1880年,美国的恩格尔曼发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2.能力目标(1)简画叶绿体的结构(2)分析历史经典实验,解析光合作用的过程(3)能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解释光合作用应用的原理3.情感目标认同光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能量和有机物的源头,养成保护绿色和大自然的情操【重点难点】1.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及相互关系(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2.难点:(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及相互关系(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自主预习】【学习过程】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A提取:色素能溶解在中,可以用作为提取剂。
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和,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研磨中。
B 分离: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条上因扩散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2)实验步骤A 从色素带的宽度知色素含量的多少依次为:B 从色素带的位置知色素溶解度的大小依次为:C 在滤纸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 ,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表具 ,内部有基粒和 ,基粒是由 堆叠而成。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 。
2.功能:是进行 的场所。
三、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利用水绵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好氧细菌分布的影响H218O+CO2→植物→18O2C18O2+H2O→植物→O2四、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上。
(2)条件:、色素、酶等。
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导学案)
课题:§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编者:李嘉康学习目标:1、 能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 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学习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导学案(第二课时):使用说明: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明确简洁的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用双色笔标出)。
导学案分四个板块:预习部分(20分钟):一、用10分钟阅读课本第103页至104页“光合作用的过程”(蓝体字)以上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2、光反应阶段(1)请说出光反应的场所(2)请列举光反应所需的条件(3)用简短的文字描述“水的光解”和“ATP 的生成”两个过程(4)请分析光反应过程中能量形式的变化3、暗反应阶段(1)请说出暗反应的场所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2)请列举暗反应所需的条件(3)用简短的文字描述“CO2 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4)请分析暗反应过程中能量形式的变化4、请在不看课本的条件下画出光合作用的图解二、用2分钟时间阅读“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蓝体字)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请说出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2、光合作用强度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3、以实例的方式列举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三、用5分钟阅读课本104页至105页探究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3、该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有哪些无关变量?4、推测该探究性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四、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化能合成作用”(蓝体字)部分,回答以下问题1、概括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概念2、请概括化能合成作用的概念并举例探究部分(30分钟)1、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请画出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强的变化的曲线图光合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温度光合作用速率光强3、请分析如果突然切断光源,则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和ATP 的含量短时间内有何变 化?4、请分析如果突然切断CO 2的供应,则三碳化合物和无碳化合物和ATP 的含量短时间内 有何变化?5、资料: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细胞呼吸也在进行,光合作用的一部分产物(O 2、有 机物)在生成后即被细胞呼吸所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亦被光合作用所利用。
5.4.2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_第二课时__导学案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P101-104,回答自主探究有关题目。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及时进行反思纠错。
【学习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问题导学】人类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200多年的漫长探索历程,Van Helmont 将一株2.3kg 重的小柳树种在重90.8kg 的干土中,用雨水浇灌5年,长成重76.7kg 的植株,而土壤重量只比原来减少0.1kg 。
他由此得出结论:植物是从水中取得所需要的物质的。
现在看来,他只说对了一半。
直到一百多年后,一批科学家的工作才补充了另一半,具体实验如下:实验一 ——1771年,普利斯特利(英国)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实验二 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做了500多次实验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实验三 — 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实验四 — 1845年,梅耶(德国)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实验五 — 1864年,萨克斯(德国)将绿色植物叶片暗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后经碘蒸气处理。
证实了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实验六 — 1880年恩格尔曼实验证明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 实验七 — 1939年,鲁宾和卡尔(美国)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证实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科学家们利用了对照实验并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加科学、准确。
【合作探究】1.画出光合作用图解,并简要介绍光合作用过程。
高一生物 第5章 第4节 光与光合作用(时) 精品导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叶绿体的结构2、了解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的吸收光谱图3、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二、预习内容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①色素的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_________中。
②色素的分离: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_______________,反之则慢,因而色素就会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实验流程:2、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吸收的光谱色素种类颜色吸收光谱滤纸条上位置叶绿素(约占3/4) 叶绿素a 主要吸收中下层叶绿素b 最下层类胡萝卜素(约占1/4) 胡萝卜素主要吸收最上层叶黄素中上层3、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形态: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_(2) 结构:基粒是由堆叠而成;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
(3)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课内探究学案一、重点难点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2、提取色素的实验操作3、叶绿体的结构二、探究思考1、在提取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①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④研磨要迅速、充分的原因是。
⑤过滤后,盛滤液的试管及时用棉塞将管口塞严的目的是。
⑥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的原因是。
⑦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_______。
⑧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⑨分离后出现的色素带的宽度可以代表色素的。
2、实验最后得到的滤纸带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列顺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3、正常情况下叶片是绿色的,但是放置时间过长的蔬菜以及秋天的落叶却往往呈黄色,这是什么原因?4、现在有些大棚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挂红色或蓝色的灯管,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不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或补充绿色光源?5、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什么?比较:线粒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什么?6、研究和讨论恩格尔曼的实验。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6课时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2.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3.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1771年,普利斯特利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779年,英格豪斯证实: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绿叶在①下才能更新空气。
3.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②,吸收的是③。
4.1845年,梅耶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④储存起来。
5.1864年,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⑤。
6.1939年,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⑥。
7.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等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⑦中碳的途径。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场所: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⑧、⑨。
2.过程:光反应过程的主要变化是⑩吸收光能,并且利用转化的光能完成两步重要的化学反应:一是水分解成和;二是合成了。
暗反应阶段的主要变化也是两步重要的化学反应:一是的固定,即从外界空气中进入叶绿体的CO2与结合形成;二是在等条件下还原成和。
三、化能合成作用概念: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叫作化能合成作用。
1.生物圈中维持二氧化碳与氧气相对平衡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相对平衡的?2.下图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其中需将植物先进行黑暗处理、对实验叶片进行遮光和照光处理,以及对实验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
什么是黑暗处理?酒精脱色处理后叶片呈现何种颜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什么?3.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化能合成作用?4.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5.光和二氧化碳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哪个阶段?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和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则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知识点一:光合作用过程解读1.什么叫光合作用?写出光合作用总的化学反应式。
5.4.2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第2课时)
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联系。
、暗反应过程及联系。
学习内容及学习流程
学习方法
学习小贴士
(1)独学环节(独自完成下列填空)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两种重要物质:[H]和ATP,[H]既可作还原剂又可提供能量;暗反应为光反应也提供两种物质:ADP和Pi,注意产生位置和移动方向。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所以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生命活动也就不能持续进行。
3.色素只存在于光反应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但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酶参与,所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两个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但暗反应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多。
卡尔文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二)对学环节
光反应:条件:光、和
物质变化:将水分解成和
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变成
场所:叶绿体
暗反应:条件:多种的催化
物质变化:二氧化碳首先被一个固定,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还原
生成有机物,并将释放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对学环节
两个1号和两个2号分别进行同质对学,结束后1号查看4号,2号查看3号对学进度,并进行异质帮扶。
群学环节
运用前面已经学习的知识来分析。
注意讨论发言的顺序。
在讨论中注意整理好思路笔记,为展示做准备。
展示环节
1号在宣布小展开始时,组织2号和3号对4号进行展示指导。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在生物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光合作用的观点,但你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什么吗?它在生物体内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一探究竟。
二、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3. 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三、导学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同时开释氧气的反应。
这是植物发展和生存的重要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内膜上,需要阳光的能量,产生氧气和ATP、NADPH等物质。
而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和NADPH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四、实践1. 实验目标:观察光合作用对氧气的产生影响。
2. 实验材料:水蕨植物、水槽、水、蓝色试剂、光源。
3. 实验步骤:a. 将水蕨植物放入水槽中,加入适量水。
b. 在水中加入少许蓝色试剂,使水变蓝。
c. 将水槽放置在光源下,观察一段时间。
d. 记录观察结果并加以分析。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定义、基本过程和化学方程式,同时通过实验也观察到了光合作用对氧气的产生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和生存的重要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进修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秘。
高一生物 第5章 第4节 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 精品导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2、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3、比较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异同点4、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异同点二、预习内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1771年,英国的的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和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5)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法证明了。
(6)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探明了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的途径。
2、光合作用的过程(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①_____ __ ②__ _____ ③__ _____ ④___ _____ ⑤_______⑥____ ___ ⑦______ _ ⑧_____ _ ⑨________ _(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只填序号)。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课内探究学案2、对光合作用过程分析 (1(2)(3)碳的转移途径:3、光照与CO 2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C 3、C 5、[H ]、ATP 、(CH 2O )合成量的影响5、当堂检测1.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A.(CH2O)、NADPH、ATP B.NADPH、CO2、ATPC.NADPH、O2、ATP D.(CH2O)、CO2、H2O2.光反应进行的部位是在叶绿体的()A.外膜B.内膜C.基质 D.类囊体膜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A.暗反应中B.光反应中 C.光反应和暗反应中D.光反应或暗反应中4.暗反应的含义是()A.不需要光的反应B.在黑暗中的反应C.释放氧的反应D.吸收氧的反应5.暗反应进行的部位是在叶绿体的()A.外膜上B.内膜上 C.基质中D.类囊体膜上6.在叶肉细胞中,利用氧和释放氧的细胞器依次为()A.线粒体和核糖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1分子葡萄糖,需要参与CO2固定的C5分子数,以及被固定的CO2数分别是()A.1,1B.6,6C.6,1D.1,68.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课后练习1、一位科学工作者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A.CO2→叶绿素→ATP B.CO2→三碳化合物→ATPC.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D.CO2→叶绿素→葡萄糖2、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min,(乙)光照5s再暗处理5s,连续交替进行20min。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导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导学案【知识链接】1. 指出右图叶绿体的结构名称 ④2.叶绿体的功能是3.光合色素分子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 。
【自主学习】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填空)构建光合作用过程模型2叶绿体ATP有机物中 化学能 物质:CO 2 和H 2O 这些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如图:3.反应式中元素的去向(1)氧元素(2)(3)氢元素:H 2O [H] (C H 2O)+ H 2O(4)1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植物自身因素:叶绿体中色素的量,酶数量、活性,叶龄等。
(2)环境因素:光照(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种类)、 、 、水、矿质元素(N 、P 、Mg 等)3.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吸收CO 2并释放O 2,释放O 2的多少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密切相关,O 2溶解度很小,积累在细胞间隙从而使下沉的叶片上浮。
因此可依据一定时间内叶片上浮的数量,来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2)自变量: 三种光照(3)因变量的检测: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 (4)无关变量的控制(确保产生的氧气是实验过程生成):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 ;放入 处待用4.光照增强(停止)具体影响了哪些反应或物质变化?三、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和合成糖类。
3、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都能合成有机物,因此属于生物,而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属于生物。
【巩固提高】1、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可以检测是否有()A、葡萄糖的生成B、淀粉的生成C、O2的释放D、CO2的吸收2.在叶绿体中,[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3下列措施中与提高温室蔬菜产量无关的是()A、增大O2浓度B、增大CO2浓度C、增强光照浓度D、调整室温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叶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5、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54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doc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高一生物 编号:SW-13-BX1-019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编写人:张艳梅审核人:黄修武编写时间:2013-02-21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1. 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 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叶绿体的结构特征,ATP 的产生,细胞呼吸。
【学习过程】课前回顾:叶绿体的结构特征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提取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中;分离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 反之则慢。
(2)方法步骤:称量,剪碎绿叶j r 加入si 。
?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磨〈加入CaCCh 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L 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过滤收集滤液(棉塞封口的目的:) 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的目的:)画滤液细线要求j 细线形态: ---------------- (目的: -------------------- )j I 画线次数:(目的:) 层析 要求:滤液细线(能、不能)触及层析液1理由:观察、记录外膜类羹体岐2.叶绿体中色素的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颜色、种类、吸收光谱二、光合作用的发现i 4.颜色种类吸收光谱橙黄色___________________黄色_____________________黄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蓝绿色次序年代科学家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21864萨克斯(德)叶片绿色植物暗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后经碘蒸汽处理⑴遮光部分颜色不变蓝⑵曝光部分颜色变蓝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淀粉31880恩吉尔曼(德)水绵和好氧性细菌把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黑暗的没有空气的⑴好氧细菌集中在—⑴________环境中:⑴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⑵装片完全暴露于光下。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导学案
学科:生物必修Ⅰ时间:2014.04.16 班级组别姓名
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授课人:曲虹
1、知识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技能目标: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养成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自主学习案】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认知过程
1、17世纪海尔蒙特栽培的柳树实验,得出结论:
2、1771年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得出结论: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的实验,得出结论:
4、1804年,索苏尔的测定,得出结论:
5、1864年,德国萨克斯的实验,得出结论:
6、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得出结论:
7、1897年,提出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合作探究案】
问题一:光合作用的阶段及进行场所
问题二:两个阶段场所不同的结构基础
问题三:光反应中的主要变化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问题四:暗反应的主要变化: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第1课时 班级 姓名【预习案】一.捕获光能的色素:有的植物工厂完全依靠LED灯等人工光源,其中常见的是 色、 色和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②步骤取材:称取5 g 新鲜绿叶 ↓研磨:剪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 和 ,再加入5~10 mL 无水乙醇, ↓迅速、充分地进行研磨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 ,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进行过滤 ↓收集:用试管收集 ,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 不同,溶解度 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②步骤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滤纸条去角的一端1 cm 处 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也可 将滤液倒入培养皿,再用盖玻片蘸取滤液,在横线处按压出均匀的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 1~2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 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不让 ),也可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观察并记录结果: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 (3)实验结果色素种类色素颜色色素含量 溶解度 扩散速度较少 较高 较快较低较慢较多2.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主要吸收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3)春夏季节,叶绿素含量远高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______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通常呈现绿色。
秋冬季节,叶绿素合成被抑制,但是叶绿素的降解仍然继续进行,导致叶绿素的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占优势,所以叶片呈现黄色【探究案】1.滤纸条上有几条色素带?它们是按照什么次序分布的?2.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分布情况说明了什么?3.植物工厂里为什么不用发绿光的光源?4.为什么叶片一般呈现绿色?为什么无色透明的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高?5.下图是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步骤,请分析:①提取色素时,加入剪碎的叶片后还需要加入三种物质,若A是二氧化硅,B、C分别是什么?A、B、C各起什么作用?②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什么?画滤液细线有什么要求?③色素分离时,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为什么?6.实验出现异常的原因分析(1)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或,色素未充分提取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1。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说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的应用。
2。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1。
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5.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异同点。
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自主学习一】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1.场所:绿色植物在中。
2.能量来源: 。
3.反应物:。
4.产物:。
5.实质:有机物,能量。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①_____ __ ②__ _____ ③__ _____ ④___ _____ ⑤_______⑥____ ___ ⑦______ _ ⑧_____ _ ⑨________ _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只填序号)。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合作探究一】【精讲点播一】2.光照与CO 2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C 3、C 5、[H ]、ATP 、(CH 2O )合成量的影【自主学习二】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 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数量。
(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 或 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2.影响因素(1)空气中 浓度;(2)土壤中 ; (3)光照的强度以及光的成分; (4) 的高低。
3.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3)设计实验:材料用具:打孔器、注射器、40W 台灯、烧杯、绿叶(如菠菜叶)实验用的小圆叶片必须排出 ,待其沉入水底,放入 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水中必须富含 ,进行不同强度的光照,观察记录同一时间段内 。
(4)进行实验: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抽出叶内气体→小圆形叶片沉入水底备用→对照(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不断增强, 也不断增强。
(6)表达交流:【合作探究二】实验时如何制造强、中、弱三种强度的光照条件?【精讲点播二】 1.光合作用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以一定时间内CO 2等原料的消耗或O 2、(CH 2O )等产物的生成量来定量表达。
①净(表观)光合速率,常用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②真正(实际)光合速率,常用O 2产生量、CO 2固定量或有机物的产生量来表示。
(2)测定方法①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测定容器内的CO 2增加量、O 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②净光合速率:将植物置于光下,测定容器内O 2增加量、CO 2减少量或有机物增加量。
(3)净光合速率与真正光合速率的关系CO 吸 收 量CO 释 放 量在不考虑光照强度对呼吸速率影响的情况下,OA 段代表植物呼吸速率,OD 段表示植物净光合速率,OA+OD 段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它们的关系为: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① 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光合产物越多。
②光质:复色光(白光)下,光合速率最快;单色光中,红光下光合速率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③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光强增加到一定强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曲线分析:A 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 2量,可表示此时的细胞呼吸速率。
AB 段:表示随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 CO 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因为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到B 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 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称B 点为光补偿点(植物白天光照强度应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C 段:表明随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增大,到C 点以后不再加强了。
C 点为光饱和点。
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如上图虚线所示。
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合理采伐、冬季温室栽培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
(2)CO 2的浓度 ①曲线分析:图1和图2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 2浓度增大而加快,但CO 2达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图1中A 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 2浓度,即CO 2补偿点;图2中A ’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 2的最低浓度。
图1和图2中的B 点和B ’点都表示的饱和点。
图1 图2 ②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 2浓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3)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
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大;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光合速率减小。
① 曲线分析:图乙光合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
AB 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加强;至B 点时达到最大;BC 段表示随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快速下降,直至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② 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天温室栽培又可适当降低温度。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夜间,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水分 ①影响: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另外,水还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 2进入植物体,所以水对光合作用影响很大 。
②应用: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2浓度CO 2浓度ACO 2浓度(5)矿物质元素矿质元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N 、Mg 、Fe 、Mn 等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K 、P 等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P 参与叶绿体膜的构成及光合作用中间产物的转变和能量传递 。
①曲线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渗透失水而萎蔫。
② 应用: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增施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6)叶龄 ①曲线分析:随幼叶的不断生长,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到壮叶后基本稳定,成为老叶后,光合作用逐渐下降,这与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有关。
②应用: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及茎叶蔬菜及时换新叶,都是根据此原理,可降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自主学习三】三.化能合成化作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 。
例如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 释放的化学能将 合成糖类,供自身利用。
2.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环境中的 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
其中有进行 的生物,如绿色植物;有进行 的生物,如硝化细菌。
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 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细菌。
【知识拓展】1.N 、P 、K 等必需元素 叶龄2.几种微生物的化能合成化作用化能合成化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CO 2和水合成有机物,而前者是利用化学能将CO 2和水或其他供氢体合成有机物,例如: (1)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化作用的过程:2 NH 3+3 O 2亚硝化细菌 2 HNO 2 + 2 H 2O + 2 HNO 2 + O2 硝化细菌 2 HNO 3+ 能量 2O) + O 2 (2)硫细菌进行化能合成化作用的过程: 2 H 2S + O 2 2 H 2O + 2 S + 能量2 S + 3O 2 + 2 H 2O 2 H 2SO 4 + 能量2O) + O 2 (3)铁细菌进行化能合成化作用的过程:4 FeSO 4 + 2 H 2SO 4 +O 2 Fe(SO 4)3+2H 2O+能量 CO 2 + H 2O 能量 (CH 2O) + O 2 3.某些细菌光合作用过程:CO 2 + 2 H 2S 光能 (CH 2O) + 2 S + H 2O细菌叶绿体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区别是H 2S 代替H 2O ,产物中无O 2,有单质S 。
【典型例题】例1: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h 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d 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A 、765mgB 、1485mgC 、315mgD 、540mg例2: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左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例3:右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 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C. 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水分供应充足【当堂检测】1.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和暗反应2.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密封钟罩内给予充分的光照,以下关于本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NaOH 吸收CO2B.证明光合作用必需条件是CO2;NaHCO3不能吸收CO2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NaOH能吸收CO2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NaHCO3不能吸收CO23.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A.二氧化碳、丙酮酸、糖类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C.丙酮酸、二氧化碳、糖类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A.同化类型不同B.异化类型不同C.利用的能源不同D.利用的碳源不同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6.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A.H2O、CO2、ADP B.CO2、[H]、ATPC.H2O、CO2、ATP D.[H]、H2O、ADP7.下图为植物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图解,请根据图作答(示例:⑨Pj)(1)以鲜菠菜绿叶片为原料提取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__________,我们使用_________法将其进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