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文学和文学研究1、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2、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的,但他的职责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知性的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

3、文学研究者研究的材料可能是非理性的,或者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因素,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此便与绘画史家和音乐世家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与社会学家和解剖学家没有什么不同。

二、创造性的批评“创造性的批评”通常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充其量也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翻译成另一件,一般来说都要比原件低劣一些。

三、对艺术的探讨将自然科学运用的那些方法移用到文学研究上。

1、移用的方法(1)效仿一般科学的客观性、无我性和确定性诸优点。

(2)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前因和起源,即“起因研究法”。

(3)把某些科学上通用的定量方法,如统计学、图表、坐标图等,引进文学研究的领域。

(4)用生物学的概念讨论文学的进化问题。

2、评价单纯的移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方法仅就十分有限的文学研究范围或者某些特殊的文学研究手段而言,有时是有价值的。

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的差异1、历史上不同学者的探讨(1)早在1883年,狄尔泰就以“解释”和“理解”这两种认识范畴的对比来说明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不同。

狄尔泰认为,科学家以事物的始末缘由来解释它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

(2)1884年,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对历史学必然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观点加以抨击。

他认为自然科学家旨在建立普遍的法则,而历史学家则试图领会独一无二、无法重演的事实。

(3)后来、李凯尔特又对这观点做了精心的研究,并稍加修正和补充,他不太注重概括和个性化的探讨两种方法的分野,而是更多地关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别。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2.叙事学
3.隐含读者
4.发愤著书
5.春秋笔法
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15分,共30分)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

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

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

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

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如何理解明清曲学家所说的“本色”?
四、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举例论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2.《水浒传》第二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金圣叹夹批中说:“百忙中,偏又要夹入店小二,却反先增出邻舍火家陪之”,“真是极忙者事,极闲者笔也”(《笫五才子书施耐庙水浒传》第二回夹批)。

明清小说、戏曲中颇多这类“闲笔”试举数例,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第18章文学的评价18.1复习笔记一、“价值”和“评价”的区分1.从历史上看,人类已经把口头的和刊印的文学视为“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对文学感兴趣,并认为文学具有一种正面的价值。

2.人们是先有了感兴趣的经验然后才去进行评价的。

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或某一种兴趣的等级时,要参照某种规范,要运用一套标准,要把被评价的事物或兴趣与其他的事物或兴趣加以比较。

二、人类和文学的关系试图对人类和文学的关系作任何详细的描述将遇到许多定义上的困难:从现代的意义上说来,文学只是非常缓慢地从歌谣、舞蹈和宗教仪式等这些看来孕育它的文化群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三、文学评价的标准的探讨1.假如人们要寻求某种标准,关于人应该如何视文学为有价值和应该如何去评价文学,人们就必须得通过某些定义去回答。

人认为文学有价值应该以文学本身是什么为标准,人要评价文学必须根据文学的文学价值高低做标准。

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

2.人们在评价文学时应该依据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

这样一种纯粹性概念是文学分析的因素之一。

人们要研究的不是这些因素是什么,而是研究它们如何组织在一起,有什么功能,从而决定了一个特定的作品是或者不是文学作品。

按照现代的定义来看,文学的“纯”是指它没有实用的目的(宣传、有目的的煽动和直接的行动等),也没有科学的目的(提供情报、事实,积累知识等)。

3.在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美学上的问题可以说是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断言有独立的、不可再分解的“审美经验”(一个艺术的自律领域)的存在,而另一种观点则把艺术认作科学和社会的工具,否认“审美价值”这样的“中间物”的存在,即否认它是“知识”与“行动”之间,科学、哲学与道德、政治之间的中介物。

4.自康德以来的大多数哲学家以及大多数以严肃态度关心艺术的人们都赞成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价值。

5.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对象,它能激起审美经验。

人们不应该把文学作品划分为“形式-内容”两部分,而应该首先想到素材,然后是“形式”,是“形式”把它的“素材”审美地组织在一起的。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第18章文学的评价一、文学的价值与文学评价1.文学的价值假如我们试图对人类和文学的关系作任何详细的描述,我们将遇到许多定义上的困难。

从现代的意义上说来,文学只是非常缓慢地从歌谣、舞蹈和宗教仪式等这些看来孕育它的文化群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假如我们要描述人类对文学的喜爱,我们就得去分析喜爱这一事实的组成部分。

人们在事实上为什么要认为文学是有价值的呢?他们在文学中发现了何种价值或兴趣呢?回答是,价值或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把贺拉斯所概括出的“dulce et utile”翻译成“娱乐和教益”,或“游戏和劳动”,或“终极的价值和作为工具的价值”,或“艺术和宣传”,即以自身为目的的艺术和作为公共仪式及文化结合剂的艺术。

2.文学的评价标准假如我们要寻求某种标准,即人应该如何视文学为有价值和应该如何去评价文学,我们就必须得通过某些定义去解释。

人认为文学有价值必须以文学本身是什么为标准,人要评价文学必须根据文学的文学价值高低做标准。

文学的本质、效用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

某一个东西的价值,即它的惯常的或最专门的或恰当的价值,应当就是那由它的性质(或它的结构)所赋予的价值。

它的性质存在于潜能中,也就是它那外部表现出来的效用。

它能做什么,它就是什么;它是什么,它就应能做什么。

我们在判断某一东西具有价值时,必须是以它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依据;我们在评价它时,必须把它与那些同它具有相同性质和效用的东西加以比较。

3.“纯”文学与文学评价我们在评价文学时应该依据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

什么是文学自身的性质?什么是文学“本身”呢?什么是“纯”文学?在这些问题的措词中含有某种分析的或还原的过程,而答案最终涉及“纯诗”的概念,即意象主义和模仿性语言的概念。

但是,假如我们非要试着以这样的方法去求得纯粹性,我们就必然会把视觉意象与和谐声音的混合整体分裂成绘画和音乐两个部分。

这样一来,诗就消失了。

这样一个纯粹性概念是文学分析的因素之一。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1-4章)【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文学与文学研究:从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看文学研究的本质文学文学研究创造性知识性艺术知识或学问音乐音乐研究美术美术研究影视影视研究文学研究的功能是将文学的经验转化为知识性的形式。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文学:怀古幽情;艺术手法;可意会而不可言传;2.文学研究:苏轼的生卒年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时间;苏轼创作时的人生遭遇、家庭成员;《念奴娇》的创作经验: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二、文学的系统性与文学性(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1.文学性:对偶句式;遣词造句;夸张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内心情感的艺术传达。

2.系统性: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的思想情感与诗歌的关系;杜甫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文学中的应用1.自然科学方法应用的可能性文学研究中存在着某些客观元素:作家生卒年份;作品创作时间;作品的版本、印次;作家的书信、日记。

2.自然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统计学(词频统计)确定作家风格;例:《红楼梦》作者、韩寒代笔考古学确定作品创作年份与版本例:《老子》帛书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差异:狄尔泰:科学家致力于解释事物的本质(永恒性)历史学家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时代性)文德尔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自然科学旨在建立普遍法则(普遍性)历史学家旨在领会独一无二的事实(特殊性)李凯尔特:人文学科的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在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时才能被理解。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1-6章)[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名词解释1.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层不变的。

2.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二、论述题1.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这一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基本含义高尔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诗人之所以发出声音,不仅仅是体察和关照自己的灵魂,表达给世界,作为一名诗人,他肩负的责任,更多是将他所注视或触摸到的世界,通过自己灵魂的酝酿,用形象的语言与情感,表现出来给世界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来听,来传递,世界在诗人的诗歌中,得以再次被创造和复生。

诗人为是世界而生的,不是被自己创造的,更不是被用来保护自己的脆弱的灵魂的。

诗人要剖开自己的胸膛,让世界进入其中,将自己融入世界,诗人的伟大才从此诞生。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和心理学一、文学心理学的四种含义:“文学心理学”的含义可以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也可以指创作过程的研究,或者指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最后,还可以指有关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研究(即读者心理学)。

我们把第四方面的内容放在《文学和社会》一章里去讨论,而其他三个方面则将在本章中逐一加以论述。

严格地说来,也许只有第三方面的内容才属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前两个方面则是艺术心理学的次要课题。

1.第一重含义: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作家是怎样的一类人?文学的天赋从何而来?(1)精神病说文学天才的资质总是引人思索的,早在希腊时代,天才就被认为与“癫狂”有关(“癫狂”被视作介乎神经质与精神病之间)。

诗人是“心神迷乱的”:他或多或少地不同于其他的人,并且他无意识地讲出的言词,也会被人认为既是下理性的,又是超理性的。

(2)天赋补偿说另一个早期的持续的观念就是诗人的“天赋”是补偿性的:缪斯使德姆道克斯失明,但“赐给他甜美的歌吟天赋”而瞎子蒂里西亚斯则被赐予预言家的灵视(vision)。

当然,缺陷和天赋并不总是如此直接联结在一起的,而且疾病和残废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和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理上的。

《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任何成功的例子都可以归因于补偿性的动力,因为每人都有不利条件,可能因此激励自己。

十分值得怀疑的是下面这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神经质——以及“补偿”——把艺术家同科学家和其他“沉思者”分开来:他们之间的明显差别就是作家常常记录自己的病情,把疾病变成写作的素材。

引申探讨:神经病与作家的创作心理基本问题在于:假如作家是个神经病患者,那么他的神经病是提供了他的作品的题材呢,还是仅仅提供了他写作的动机?倘若是后者,那么作家便与别的沉思者没有区别。

另一个问题是:假如作家在表现自己的主题时是神经病患者,那么他的作品又如何为读者所理解呢?作家的创作一定远远不止于记录一个病历,他必须要么写一个原始类型的模式(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做的那样),要么写一个当今普遍流行的“神经不正常的个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概念辨析1.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是什么以及文学的基本规则的研究,主要内容如本书所示2.文学批评:对于具体作品、作家的鉴赏,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具体现实对象(作家、作品)的研究,那些对于文学理论与概念的批评实际上仍然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其次是批评目的的多元性,既可以指向现实,也可以指向理论3.文学史:对文学发展过程的研究例:以《水浒传》为研究对象①《水浒传》的叙事策略研究(理)②从话本到小说——《水浒传》演变(史)③《水浒传》作者考证(史)④《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研究(理)⑤《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批)⑥《水浒传》的跨文化传播(史)⑦神秘数字与《水浒传》的人物组构(理)⑧《水浒传》思想本质新论——评¡°农民起义说¡±等(批)⑨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后殖民理论的视角(理)高校文学类专业课程设置: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学原理、艺术学理论、哲学史、文化理论、传播理论2.文学批评作品鉴赏、批评方法、比较文学研究3.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地区文学史(一)文学学与语文学既然我们已经明了文学研究有理可言,我们就须确定一下对文学做系统、整体研究的可能性。

英语词汇中没有很恰当的名词来称呼这种研究工作,最普通的术语是“文学学”与“语文学”。

前者似乎摈弃了“文学批评”,而强调学院式的研究,因此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如果像爱默生那样广义地解释“学者”的含义,则“文学学”无疑是可以接受的。

后一名词“语文学”很容易招致误解。

历史上,此词不仅指所有文学的与语言的研究,而且包含对人类一切心智活动产物的研究。

波克在他所著的《语文科学概论与方法》这一本基础理论书里把“语文学”界定为“一切知识的学问”,因此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政治、宗教和社会风俗等的研究……在波克看来,文学研究只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而语文学则是指整个的“文明学”……由于这一术语有多种分歧的意义,我们最好还是把它弃置不用。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圣才出品】

第5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本章节的核心问题:1.文学的整体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即在各民族、国家不同文化与文学的基础上,如何对文学进行整体的定义,并对其进行整体的研究。

2.比较文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比较文学如果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开,那么比较文学的研究价值在于何处?3.文学是否可能是一个整体?一、比较文学的误读“比较文学”这个名称带来不少麻烦,毫无疑问,这也是这个重要的文学研究方式迄今尚未取得预期的学术成就的原因之一。

当前高校比较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中外文学的对比研究上,主要包括作品比较、作家比较、文学思潮传播研究、文化理论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方向。

韦勒克: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

(一)比较文学的三种理解1.与口头文学有关的比较文学“比较文学”这个名称过去指的是,而且现在仍然指的是相当明确的研究范围和某些类型的问题。

它首先是关于口头文学的研究,特别是民间故事的主题尽其流变的研究以及关于民间故事如何和何时进入“高级文学”或“艺术性文学”的研究。

这类问题可以归入民俗学。

民俗学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它仅仅部分地涉及美学上的问题,因为它所研究的是一个民族的全部文化,包括他们的服饰、风俗、迷信和工具以及各种技艺等。

(1)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①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观点,即口头文学的研究是整个文学学科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不可能和书面作品的研究分割开来;不仅如此,它们之间,过去和现在都在继续不断地互相发生影响。

②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很多基本的文学类型及主题都起源于民间文学,我们还有充分证据说明,民间文学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例: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转换①《诗经》《诗经·国风》为各地采集的民谣民歌。

《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可以说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许多规范,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口头文学的影响力。

及至两汉以后,专门采集民间诗歌、歌谣的乐府机构成立,《敕勒歌》、《木兰辞》等著名的乐府诗歌均为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第17章文学的类型一、文学类型与其作用文学是否就是诗、戏剧和小说三者共用一个名称的某种集合体呢?对这样的问题,已经由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是由克罗齐做了唯名论式的肯定回答。

可是,虽然克罗齐的回答显而易见是对古典派的权力主义极端的一种反动,但这种回答仍不能适当地解释文学生活和历史的事实。

1.什么是类型文学的种类问题不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种类特性是由它所参与其内的美学传统决定的。

文学的各种类别“可被视为惯例性的规则,这些规则强制着作家去遵守它,反过来又为作家所强制”文学的种类是一个“公共机构”,正像教会、大学或国家都是公共机构一样。

它不像一个动物或甚至一所建筑、小教堂、图书馆或一个州议会大厦那样存在着,而是像一个公共机构一样存在着。

一个人可以在现存的公共机构中工作和表现自己,可以创立一些新的机构或尽可能与机构融洽相处但不参加其政治组织或各种仪式;也可以加入某些机构,然后又去改造它们。

文学类型的理论是一个关于秩序的原理,它把文学和文学史加以分类时,不是以时间或地域(如时代或民族语言等)为标准,而是以特殊的文学上的组织或结构类型为标准。

任何批判性的和评价性的研究(区别于历史性的研究)都在某种形式上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这种要求,即要求文学具有这样的结构。

例如,对一首诗的评判就包含了对评判者的一个要求,要求他具有对诗的说明性的和规范性的整体经验和概念,当然,一个人关于诗的概念总是会随着他对更多特殊的诗的评判和经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类型的流变类型是否一直保持不变呢?大概不是的。

随着新作品的增加,我们的种类概念就会改变。

韦勒克认为文学类型的变化首先源自于文学作品数量的增加。

文学作品的增加对于类型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说,其一是原有的小众的文学类型逐渐增加而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例如小说的变化;其二则是在原有的文学类型的基础上分化出新的文学类型。

这两种情况下作品的增加对于文学分类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文学批评的一个特色似乎就是发现和传播一个派别,一种新的类型式样。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名词解释1.文学接受(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

它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

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

文学接受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学消费(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

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是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当论者把文学消费与文学鉴赏对举时,往往指狭义的文学消费。

3.夸示性消费(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夸示性消费是指一些文学消费者买来文学书籍后并不打算或并未进入阅读,而只是为了收藏、摆设或炫耀的消费现象。

“夸示式”消费,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

尽管他们没有对艺术的内在审美需要,尽管他们从未打算去阅读那些文艺作品,甚至对所收藏的艺术经典名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但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显示自己既富且贵,因而喜欢购买和引人注目地摆设一些豪华精美的文学经典名著,以营造一种有教养的文化环境。

二、简答题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关于“故事”和“情节”的区别,最常提到的是英国福斯特举的例子:“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和“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过度也死了”,前者只是强调了时间关系,而后者突出了因果关系,所以,因果关系成了判断两者区别的标志。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圣才出品】

第15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一、名词解释1.隐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

2.象征(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象征是通过暗示来实现的一种修辞手法。

象征是用单纯暗示繁复,微小暗示巨大,局部暗示整体,形象符号暗示抽象原理的修辞格式。

它与比喻有类似之处,即都要在两种现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和沟通。

但象征在全局和整体中运用,比喻则在局部和细节中运用,这是它们最大的不同点。

并且象征手法一般不对象征对象作直接表述或呈现,象征只是“暗示”对象,因而具有理解上的宽泛性,这与比喻讲求本体喻体的严谨对应也是有所不同。

二、简答题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1)意象与意境的定义①“意境”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②“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2)意境与意象的联系①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

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作用)【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作用)【圣才出品】

第3章文学的作用一、文学的作用:性质决定功能还是功能决定性质?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相互关联的。

诗的功用由其本身的性质而定:每一件物体或每一类物体,都只有根据它是什么或主要是什么,才能最有效和最合理地加以应用。

只有当该物体的主要作用已经消失,它的次要作用才会突出出来,如旧式的纺车成了装饰品或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方形钢琴不再用来奏乐便改成为有用的桌子。

同样也可以这么说: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做什么用,它就是什么。

一种人工制品必须具有适宜于发挥其作用的结构,同时还要加上时间和物料所许可、人们的趣味所崇尚的附件。

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有许多成分就其文学作用而言是不必要的,但仍旧使人感兴趣,或者具有其他方面的存在理由。

看似矛盾的两个结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是否改变过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果回溯到相当古老的历史时期中去考察这个问题,就可以答曰:改变过。

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在概念上被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他活动和价值观念相对照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我们可以回溯到文学、哲学和宗教共存不分的时期去,例如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和赫西俄德可能就处于这样的时期中。

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夸张19世纪末的“为艺术而艺术”和近代的“纯诗”等主张的标新立异作用。

其实,“教谕谬说”——如爱伦·坡所说的诗中的信念是启迪的手段——不等于文艺复兴时期关于诗兼有娱乐和教育的作用或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样的传统说法。

文学的独立与文学作用的流变:1.先秦:文史哲一体《老子》、《庄子》、《韩非子》既是哲学或者政治学著作,也具有文学价值。

2.两汉时期:作为经学的文学3.魏晋时期:文学意识的觉醒文章分类:《昭明文选》、文学理论:《文心雕龙》、文学创作:诗、赋4.唐宋:诗赋的勃兴与文学5.明清:文学的独立性没有改变的文学作用: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在概念上被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他活动和价值观念相对照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本质)【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本质)【圣才出品】

第2章文学的本质一、什么是文学1.第一种观点: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思考:广告传单、行政公文、新闻报道是不是文学?引申:文学与文明的关系——作为文明一部分的文学。

文学性——文学的独特性——文学的审美价值。

韦勒克: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了文学具有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

2.第二种定义:文学等同于名著,核心在于其出色的文学表达形式。

思考:《谏太宗十思疏》、《孙子兵法》、《老子》、《理想国》为什么被视为文学作品?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通俗文学为什么不被纳入文学研究的领域?引申:基于美学的价值判断——一切有美学价值的文字都可被视为文学韦勒克的思考:“名著”的适用性文学史对于思想家的论述是支离破碎的,没有提供他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这里文学史家不能自动的转化为这些学科的合格的行家,而只能成为一个自以为是的入侵者。

名著——适合初级研究者适用范围:科学、历史等累积性和渐进性科目,在考察想象性的文学时,如果仅限于阅读名著,及无法清晰认识语言、意识形态等背景,也无法了解文学的连续性和文学演化的过程。

3.第三种观点:文学如果仅指文学艺术,即想象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

语言是文学的材料。

文学语言、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决不可能在实践中轻而易举地加以解决,因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它没有专门隶属于自己的媒介,在语言用法上无疑地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

要把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别开来还比较容易;然而,仅仅将它们看作是“思想”与“情感”或“感觉”之间的不同,还是不够的。

文学必定包含思想,而感情的语言也决非文学所仅有,这只要听听一对情人的谈话或一场普通的吵嘴就可以明白。

尽管如此,理想的科学语言仍纯然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

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因此一种符号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

语言符号又是简洁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

月亮科学语言:月球文学语言:蟾宫、桂宫、广寒宫、婵娟、天镜、银钩、玉钩、玉轮、银蟾、玉弓、玉盘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确定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与文体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与文体学)【圣才出品】

第14章文学与文体学一、文体学与文学语言研究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材料。

我们可以说,每一件文学作品都只是一种特定语言中文字语汇的选择,正如一件雕塑是一块削去了某些部分的大理石一样。

贝特森写了一本题为“英诗与英语”的小书,他提出,文学是一般语言史的一个部分,是完全依赖语言的。

1.语言对文学的影响我的论点是,一首诗中的时代特征不应去诗人那儿寻找,而应去诗的语言中寻找。

我相信,真正的诗歌史是语言的变化史,诗歌正是从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中产生的。

而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倾向产生的压力造成的。

例: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七言诗的转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牙张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卢照邻《从军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文学对语言的影响认为诗歌被动地反映语言变化的观点是无法叫人接受的。

我们切不可忘记,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文学同样也给予语言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不论是现代法语,还是现代英语,假如没有新古典主义文学,它们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同样,现代德语如果没有路德、歌德和其他浪漫主义文人的影响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例:普通话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中文。

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通行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3.对文学与语言的整体研究根据沃思勒的理论,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论点:一个时期的文学史通过对当时语言背景所做的分析至少可以像通过政治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倾向或者国土环境、气候状况所做的分析一样获得同样多的结论文学与知识界和社会的直接影响相脱离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表达,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

社会的历史的考察和审美的考察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侧面。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所阐述的文艺学思想的核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思想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为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所论述的理论为补充的文学理论体系。

3.本质力量对象化答: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活动的特性。

人的劳动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之前就有了蓝图,人接照预先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工改造对象,使对象打上主体的烙印,最终符合人的要求。

4.交往行为理论答:交往行为理论是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所提出的诗学理论。

他认为艺术是主体间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和对话,主体与主体,主体与世界,主体与文本,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世界等多种对话层面都参与了交往活动。

5.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答: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挤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概念。

有时也写作“自然人化”,它是指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改变其自身的面貌,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

自然人化是人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活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6.中国特色答:文学理论中所说的中国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现实生活,传统文论。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谐音、节奏和格律)【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谐音、节奏和格律)【圣才出品】

第13章谐音、节奏和格律一、简答题1.什么是“语感”?语感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语感语感是指个人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能透过语言文字具体地感受艺术的形态、情状,使相关的艺术形象在脑中鲜活地显现出来。

(2)语感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①语感是个人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如判断听到的话语是否正确,有没有歧义,以及对话语隐含意义的领悟。

语感因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具体经验。

专业和职业等活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

一个读者的语感如何,对文学欣赏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答意义。

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同时,文学的语言更为讲究修辞,具有含蓄性、隐喻性、象征性等特点,从而使文学话语常常必须揣摩才能感受其中的“言外之意”。

因此,是否具有敏锐的语感,也就成为读者能否进入欣赏境界的关键。

2.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答:(1)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

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所以,文学风格各有各的审美价值。

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

(2)风格美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过去时代形成的风格类型,其审美价值并不随时代的变化而消逝。

古今中外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作品,都以其不可重复的艺术独创性,不仅在文学史上取得应有的地位,而且在审美天地里得到千万读者的回响。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和未来都属于拥有独特风格的作家。

(3)风格的审美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往往受时代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风格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选择。

一个抗争的阶级、苦难的民族、悲剧的时代,可能更激赏慷慨悲凉、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冷落闲适恬淡或华艳绮丽的风格,但这种风格尽管被冷落被鄙视,也自有其审美价值。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与文学研究)【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与文学研究)【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名词解释1.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层不变的。

2.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二、论述题1.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这一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基本含义高尔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诗人之所以发出声音,不仅仅是体察和关照自己的灵魂,表达给世界,作为一名诗人,他肩负的责任,更多是将他所注视或触摸到的世界,通过自己灵魂的酝酿,用形象的语言与情感,表现出来给世界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来听,来传递,世界在诗人的诗歌中,得以再次被创造和复生。

诗人为是世界而生的,不是被自己创造的,更不是被用来保护自己的脆弱的灵魂的。

诗人要剖开自己的胸膛,让世界进入其中,将自己融入世界,诗人的伟大才从此诞生。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社会)【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社会)【圣才出品】

第9章文学和社会一、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两个层面(作品与社会):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它以语言这一社会创造物作为自己的媒介。

诸如象征和格律等传统的文学手段,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社会性的。

这些手段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产生的通例和准则。

但进一步说,文学“再现”“生活”,而“生活”在广义上则是一种社会现实,甚至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主观世界,也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

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两个层面(作家与社会):诗人是社会的一员,拥有特定的社会地位: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公认和奖赏;他向读者讲话,不管假想的是什么样的读者。

的确,文学的产生通常与某些特殊的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原始社会,我们甚至不大可能把诗与宗教仪式、巫术、劳动或游戏等划分开来。

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或“效用”,它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

文学研究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至少终归是或从含义上看是如此。

比如传统和通例,准则和类型,象征和神话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狭隘理解:在通常情况下,有关“文学和社会”的探讨都显得较为狭隘和表面。

一般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文学与一定的社会状况的关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很多学者试图说明和界定社会对文学的影响,并且规定和判明文学在社会上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不仅仅研究文学与社会之间的诸种关系,而且对这些关系在现在的社会和未来的“无阶级”社会中应该是怎样的,具有明确的概念。

他们基于非文学性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从事评价性的“判决式”的批评。

他们不但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及其含义过去和现在是怎样的,而且也告诉我们应该或必须是怎样的。

他们不仅是文学和社会的研究者,也是未来的预言者、告诫者和宣传者;这两种作用在他们身上是难解难分的。

文学是社会的表现的双重含义:如果它假定文学在任何特定的时代都“正确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那它就是错误的;如果它的意思仅指描绘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则只是一句平凡、陈腐和含糊的话。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思想)【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思想)【圣才出品】

第10章文学和思想一、文学与思想之关系:1.文学中的思想研究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

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

研究者们用这类概括性的术语对艺术品加以总结和抽象往往受到鼓励……虽然今天大多数学者已经厌倦了这种过分的思索和推理,但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哲学论文来处理的议论仍旧存在着。

与此相反的意见是完全否定文学和哲学的任何关系。

在一篇题为“哲学和诗歌”的讲演里,博厄斯非常直率地表达了这种观点:诗歌中的思想往往是陈腐的、虚假的,没有一个16岁以上的人会仅仅为了诗歌所讲的意思去读诗。

如果我们对许多以哲理著称的诗歌做点分析,就常常会发现,其内容不外是讲人的道德或者是命运无常之类的老生常谈。

例1: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例2:诗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古诗十九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例3:诗歌中的老生常谈(功名、富贵如虚幻)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只有鹧鸪飞——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孙髯翁2.思想分析的弊端把艺术品贬低成一种教条的陈述,或者更进一步,把艺术品分割肢解,断章取义,对理解其内在的统一性是一种灾难:这就分解了艺术品的结构,硬塞给它一些陌生的价值标准。

艺术有其独立性,其表现形式与内容以及思想等内容是统一在作品中的,强行的以思想来对艺术品进行阐释与解读,非常容易混淆艺术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文学的评价
一、名词解释
1.审美意识形态(中国传媒大学2010、2011年研)
答: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2.审美经验(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审美经验是人们欣赏美的自然物、艺术品和其它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不同于一般生理快感,它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与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的反映。

在审美活动中,伴随着审美对象与主体同时生成,主题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对审美对象的反应、感受或体验。

它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活生生的动态体系,而不是主体的意识或精神。

审美经验所具有的人生实践性是其根本性质之一。

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是感性直观性、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自由无限性、非理性的显性表征。

二、简答题
1.结合英美“新批评”,谈谈你对文本批评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1)文本批评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转变是批评的焦点从外部转向内部,从作家转向文本。

文本批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文本批评”是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文本批评中的“文本”指一个自主的意义客体和语言结构系统。

(2)对文本批评的理解
文本批评是对西方20世纪形式主义批评的整合,包括20世纪初出现的对整个西方文论产生深刻影响的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4、50年代活跃于英美并波及其他国家的新批评、20世纪5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60年代中期在法国萌芽并于七八十年代在美国文坛发展的解构主义批评。

①俄国形式主义
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俄国形式主义是以对19世纪后期在俄国文艺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学院派挑战和反驳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它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能把文学研究变成科学的批评理论,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传统研究方法的决裂。

他们在研究中抛弃有关作者、读者和文学作品的心理内涵这些难以量化的非实证的因素,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具体的概念、术语的界定上都追求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诗歌、叙事文和文学史研究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俄国形式主义可被视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开端和源头。

②新批评
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发端,30年代在美国形成,40、50年代成为英美现代文学批
评中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50年代后期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成为文本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流派的缘起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

从艾略特的“非个性论”、瑞恰兹的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划分,到兰塞姆提出的“本体论”的批评主张,新批评形成了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理念,再经过威姆萨特、韦勒克等人的努力,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由外在研究向内在研究的转变。

③结构主义批评
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风行一时,并传播到其他许多国家的哲学和人文科学思潮。

结构主义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和神话学研究中具备雏形。

代表人物有列维-斯特劳斯、巴尔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布雷蒙、热奈特等,他们的研究角度各异,运用的概念也有区别,但都表现出对科学方法的信赖和对叙事作品内在规律的注重。

结构主义叙事学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富有成果的部分。

④解构批评
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学者德里达开创,七八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的文学批评方法。

1966年,德里达作了题为《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嬉戏》的著名讲演,对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了大胆的怀疑,1967年,他相继出版了《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和《文字与差异》,标志着解构主义的兴起,书中对整体性概念和稳定性概念的解构,在西方引起强烈的震动和反响。

耶鲁大学的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等四人接受、传播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并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于批评实践方面,形成蜚声一时的“耶鲁学派”,在美国掀起一股解构主义的热浪。

2.简论“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答: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和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的一种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即一种方法论和原则,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既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了文学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律:
(1)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审美的作品,应该是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结果,因而就当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看它是否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是否具有美的结构形态和形式韵味,能否充分地显示美的本质、特征和魅力;
(2)一切文学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把握作品有没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从而衡定作品有没有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这就必须要有历史的观点。

(3)对一切作品的微观解析和具体评价。

微观的艺术解析,具体的思想评价以及其中肯綮的高下得失的判断,只有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达到其准确尺度,发挥批评应有的效能。

(4)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批评的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它制约着各种具体批评中的价值取向和方法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方法论思想和基本原则是有其基本内涵并相互联系的。

①就美学的观点而言
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此外,如文学作为理想性与艺术描写的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典型人物性格的代表性与独特性相统一的原则,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相统一的原则,艺术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原则等等,都是马克
思主义批评重要的美学原则。

②就历史的观点而言
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至少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趋势;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这才能对作品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确定它在历史中的价值地位和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

因此,历史的观点在这里不妨说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文学批评中的具体应用,同样是一种方法论和原则的启迪和指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作为指导各种具体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思想,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文学批评实践所证明了的。

社会主义的文学批评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