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七年级下《1.3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解析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导学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1.3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解析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导学案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1.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知道其推导过程,能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有关计算.2.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会将一个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1)a m ÷b n =a (m-n)(a ≠0,m,n 都是正整数,且m>n).(2)a 0=1,负整数指数幂有:a -n =na 1(n 是正整数,a ≠0). 自学反馈1.计算3a a ÷的结果为( B )A.aB.2aC.3aD.4a2.计算(b 2)3÷b 2的结果为( D )A.b 1B.b 2C.b 3D.b 4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2,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小于1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1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1=1×10-2;0.001=1×10-3;0.003 3=3.3×10-3.1.(1)0.1=1×10-1;(2)0.01=1×10-2;(3)0.000 01=1×10-5;(4)0.000 000 01=1×10-8;(5)0.000 611=6.11×10-4;(6)-0.001 05=-1.05×10-3;(7)100.00个n ⋯⋯=1×10-n . 当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时,a 的取值一样为1≤︱a ︱<10;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中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所有的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 607 5=6.075×10-4;(2)-0.309 90=-3.099×10-1;(3)-0.006 07=-6.07×10-3;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计算:(1)a 7÷a 4; (2)(-x )6÷(-x)3;(3)(xy)4÷(xy); (4)b 2m+2÷b 2.解:(1)a 3;(2)-x 3;(3)x 3y 3;(4)b 2m .例2 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1)10-3; (2)70×8-2; (3)1.6×10-4.解:(1)0.001;(2); (3)0.00016.例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解:(1)1.0×10-10.(2)2.09×10-12.活动2 跟踪训练(1)()53a a -÷; (2))()(4xy xy ÷-; (3)()()34232x x x ⋅÷; (4)()()211322x y y x ⎡⎤-÷-⎣⎦ . 解:(1)原式=2a -.(2)原式=33x y .(3)原式=7x .(4)原式=()52x y -.2.计算:(1)551010÷; (2)(-n)3÷(-n)11;(3)2m-2÷2m+2; (4); 解:(1)原式=1.(2)原式=.(3)原式=.(4)原式=34.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 81; (2)0.00506;解:(1)8.1×10-4.(2)5.06×10-3 .(3)3.638×102.(4)-2.56×10-9. 活动3 课堂小结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相关课时部分.64181n 321。

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新版北师大

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新版北师大

1.3同底数幂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探索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过程,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幂的有关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

四、教学难点: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课本上有趣的细菌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的运算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同底数幂的运算意义,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列出算式为:思考:你列出的算式是什么运算?2、探究算法()()()()()()()()()()()() 个个⨯⨯⋅⋅⋅⨯⨯⨯⨯⋅⋅⋅⨯=÷9121010=()()-10=()10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仿照计算,寻找规律①()()())3()3()3()358-=-=-÷--(②()()()x x x x ==÷-610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公式:()()()a a a a n m ==÷- 探究(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想一想: 10000=104 , 16=241000=10( ), 8=2( )100=10( ), 4=2( )10=10( ), 2=2( )猜一猜: 1=10( ) 1=2( )0.1=10( ) 21=2( )0.01=10( ) 41=2( )0.001=10( ) 81=2(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p a (0≠a ,p 为正整数)(三)重难点精讲例一、计算:(1)(-ab )5÷(ab )2例二、若 4910,4710==y x ,则yx -210等于?(四)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五)随堂小测: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m ·a 2=a 2mB .(a 3) 2=a 3C .x 3·x 2·x= x 5D .a 3n -5÷a 5-n = a 4n -102.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1)0118355⎪⎭⎫ ⎝⎛ = (2)23-= (3)365-⎪⎭⎫ ⎝⎛= 3.(1)若x 2==,则x 321(2)若0.000 000 3=3×x 10,则=x4.计算:(1)a 24÷[(a 2) 3] 4; (2)( a 3·a 4) 2÷(a 3) 2÷a ;六、板书设计 例题:七、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完成本节的同步练习预习作业:预习1.4《整式的乘法》导学案中的“探究案”八、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1课时)导学案 (

七年级数学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1课时)导学案 (
预留作业
课本第11页知识技能第1、2题。
板书设计
同底数幂的除法(一)
一、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三、自学检测
二、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运用四、堂清试题
导学反思
认真阅读课本第9、10页,完成:
①完成做一做
②看懂例题1、2的解题过程。
③补充完整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④完成随堂练习。
时间10分钟。
合作探究
1、若 ,则( )
A、 B、 C、 D、
2、填空: =;
=; =;
=
==。
小组内讨论解决左边的问题,时间5分钟。
自我挑战
1、若 ,则 _; 若 ,则 。
2、设 , , , ,则 的大小关系为。
2、从上面的运算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如何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吗?
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同底数幂相除,。
这一法则用字母表示为: 。(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说明: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3、特殊地: ,而
∴ ,( )
文字表述:;
说明:如 ,而 无意义。
3、若 ,则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4、 =;
堂清试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已知3m=5,3n=2,求32m-3n+1的值.
3、已知 ,求(1) ;(2)
自我总结
1、本节课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也不容易掌握,需要加强练习。
2、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忽略符号、忘记符号等问题,须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记住其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除法法则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学习
重难点
1、同底数幂除法法则。

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131同底数幂的除法学案1北师大版

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131同底数幂的除法学案1北师大版

1.3《同底数幂的除法》一、学习目标: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二、学习重点:准确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三、学习难点: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意义 四、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1.回顾: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 m×a n=______. 2.算一算:A: 25×22=__________; 107×103=___________; a 7×a 3=_________(a ≠0)B: 27÷22= __________;1010÷107=___________;a 10÷a 3=___________(a ≠0)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自学指导:预习课本P9—11页,完成下列作业 1、尝试计算(1) 851010÷=________ (2) 1010m n ÷=________ (3) (3)(3)m n-÷-=______ 2、尝试计算出m n a a ÷=________________3、观察上面你的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底数幂除法法则:a m ÷a n =______ (a ≠0,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_____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____。

思考:除法运算中,为什么底数a 不能为0? 5.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计算:(1)32÷32=___ (2)103÷103=___ (3)a m ÷a m =____ (a ≠0) 6.根据同底数幂除法知:(1)32÷32=___ = ___ (2)103÷103=___ =___(3) a m÷a m=____=____(a ≠0) 小结:a 0=____(a ≠0)即:任何____数的____次幂都等于1 7.活动内容:(1) 做一做:104 =10000, 24 =16 10()=1000, 2()=8 10()=100, 2()=4 10()=10, 2()=22. 猜一猜:下面的括号内该填入什么数?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 10()=1 2()=110()=0.1 2()=21 10()=0.01 2()=4110()=0.001 2()=818.我们规定:=-p a p a1,(0≠a ,p 为正整数).(三)课堂练习1.阅读课本P10页的例1,例2完成下面的计算(1)a 8÷a 3(2))()(8b b -÷- (3)24)()(ab ab ÷(4)232t t m ÷+(m 是正整数) (5)10-5(6)90×5-2(7)3.6×10-3(四)达标检测1.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5210)1(a a a =÷ 55)2(a a a a =÷ 235)())(3(a a a -=-÷- 33)4(0=2.计算()()2232a a -÷的结果正确的是( )A.2a -B.2aC.-aD.a 3.计算:;)())(1(23y y -÷- ;)2(412-÷x x ;)3(0m m ÷ ;))(4(45r r ÷- ;)5(2+÷-n n k k )())(6(5mn mn ÷3.拓展延伸:(1)38)()(a b b a -÷- (2)(-38)÷(-3)4 (五)课堂小结1.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现在你一共学习了哪几种幂的运算?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六)课后作业:必做题:P11习题1.4第1,2题选做题:P11习题1.4第3,4题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根据下列条件能得到//AD BC 的是( )A .1B ∠=∠ B .1180∠+∠=︒BCDC .23∠∠=D .180BAD B ∠+∠=︒【答案】D【解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解答. 【详解】A .根据∠1=∠B ,可得AB ∥CD ,故A 错误;B .根据∠BCD+∠1=180︒,只能说明∠BCE 是平角,不能得到AD ∥BC ,故B 错误; C .根据∠2=∠3,可得AB ∥CD ,故C 错误;D .根据∠BAD+∠B=180°,可得AD ∥BC ,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准确识图,找出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2.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A .56°B .62°C .66°D .68°【答案】D【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另外折叠前后两个角相等.根据这两条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知:折叠所重合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 2∠1+∠2=180°,解得:∠2=180°﹣2∠1=68°. 故选D . 【点睛】注意此类折叠题,所重合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和∠2的关系,即可求解. 3.某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800名学生,各年级的合格人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格人数270262254A .七年级的合格率最高B .八年级的学生人数为262名C .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全校的合格率D .九年级的合格人数最少【答案】D【解析】解:∵七、八、九年级的人数不确定,∴无法求得七、八、九年级的合格率,∴A 错误、C 错误. 由统计表可知八年级合格人数是262人,故B 错误. ∵270>262>254,∴九年级合格人数最少. 故D 正确.故选D .4.如图11-3-1,在四边形ABCD 中,∠A=∠B=∠C,点E 在边AB 上,∠AED=60°,则一定有( )A .∠ADE=20°B .∠ADE=30°C .∠ADE=12∠ADC D .∠ADE=13∠ADC 【答案】D【解析】设∠ADE=x ,∠ADC=y ,由题意可得,∠ADE+∠AED+∠A=180°,∠A+∠B+∠C+∠ADC=360°, 即x+60+∠A=180①,3∠A+y=360②, 由①×3-②可得3x-y=0, 所以13x y =,即∠ADE=13∠ADC .故答案选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5.若2(5)(1)5x x x x -+=--,则“□”中的数为( )A .4B .-4C .6D .-6【答案】B【解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2(5)(1)55x x x x x -+=-+-=x 2−4x−5,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6.如图为某餐厅的价目表,今日每份餐点价格均为价目表价格的九折.若恂恂今日在此餐厅点了橙汁鸡丁饭后想再点第二份餐点,且两份餐点的总花费不超过200元,则她的第二份餐点最多有几种选择?( )A .5B .7C .9D .11【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设第二份餐的单价为x 元, 由题意得,(120+x )×0.9≤200, 解得:x≤10229, 故前9种餐都可以选择. 故选C .7.张老师买了一辆启辰R50X 汽车,为了掌握车的油耗情况,在连续两次加油时做了如下工作: (1)把油箱加满油;(2)记录了两次加油时的累计里程(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以下是张老师连续两次加油时的记录:2016年4月28日18 6200 2016年5月16日30 6600则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A.3升B.5升C.7.5升D.9升【答案】C【解析】解:根据图表得出行驶的总路程为400千米,总的耗油量为12升,所以平均油耗.为400÷30=7.5升.故答案选C.考点:图表信息题;平均数.8.如图,∠1=68°,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的度数为()A.78°B.132°C.118°D.112°【答案】D【解析】根据补角的性质、对角的性质,再进行代换可以求出∠2-∠3的度数. 【详解】延长直线c与b相交,令∠2的补角是∠4,则∠4=180º-∠2,令∠3的对顶角是∠5,则∠3=∠5,∵a∥b,∴∠6=∠1=68°.又∠4+∠5=∠6.∴(180º-∠2)+∠3=68° 即:∠2-∠3= 112°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的性质、对角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9.不等式2x+3<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D .【答案】A【解析】先解出不等式,然后根据解集的范围在数轴上画出来,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详解】移项得,2x <5﹣3, 合并同类项得,2x <2, 系数化为1得.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掌握解集在数轴上的区间的表示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已知方程组211x y x y +=⎧⎨-=-⎩,则x +2y 的值为( )A .2B .1C .-2D .3【答案】A【解析】方程组中两方程相减即可求出x+2y 的值.【详解】211x y x y +=⎧⎨-=-⎩①② ①-②得:x+2y=2,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二、填空题题11.水分子的直径约为16410,125m -⨯个水分子一个一个地排列起来的长度为________m【答案】5×10-1. 【解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4×10-16×125=500×10-16=0.000 000 000 000 05=5×10-1(m ). 故答案为:5×10-1.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ABC ∆中,10AB =,2BC x =,3AC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2<x<10【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答即可. 【详解】由题意列方程为2103{2310x xx x +>+>,解之得2<x<10,故答案为2<x<1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三边关系中,只要较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边关系就成立,就可以组成三角形.13.若21(1)15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该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 【答案】6x <-【解析】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2m+1=1且m-1≠0,先求出m 的值是0;再把m=0代入不等式,整理得:-x-1>5,然后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再同时除以-1,不等号方向发生改变,求解即可.【详解】根据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可得:2m+1=1且m-1≠0, ∴m=0∴原不等式化为:-x-1>5 解得x <-1 故答案为:x <-1.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其解法.“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是所本题考查的解不等式的两个依据.14.把一根长9m 的钢管截成2m 长和1m 长两种规格的钢管,要求不造成浪费,则不同的截法有______种. 【答案】4.【解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出截成2m 的有x 个,截成1m 的有y 个,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根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答即可.【详解】设截成2m 的钢管x 个,截成1m 的钢管y 个, 则2x+y=9, 当x=1时,y=7; 当x=2时,y=5; 当x=3时,y=3; 当x=4时,y=1, 当x=5时,y=-1(舍去)所以这样的钢管有4种不同的截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1.3.2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 北师大版(2021学年)

七年级数学下册《1.3.2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 北师大版(2021学年)

七年级数学下册《1.3.2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下册《1.3.2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下册《1.3.2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1。

3.2 同底数幂的除法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学习区)(一)预习内容:P12-P13(二)预习时间:10分钟(三)预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的方法;2.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四)学习建议: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五)预习检测:阅读课本P12后填空:1、细胞的直径只有1微米,即米。

2、某种计算机完成一次基本运算的时间约为1纳秒,即秒。

3、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上述用小数表示书写很麻烦,我们可以用科学记数法很方便地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数:1米=1×10( )米(1)1微米=6101=1×10( )(2)0.000000001=9101=2.65×10( )(3)0.000000000000265=2。

65×1310活动一:合作交流1、科学记数法的形式2、a什么要求?n有什么要求?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1。

3×10-6=(2)2。

65×10—7=4、你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2340000=(2)香港的土地面积约为1104。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1.3整式的除法2导学案编号5课型:新课 执笔 审核:初一数学备课组 授课人:班级: 姓名: 学号:一 目标导航(一) 导入新课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m ·a 2=a 2mB .(a 3) 2=a 3C .x 3·x 2·x= x 5D .a 3n -5÷a 5-n = a 4n -102.若(x -2) 0=1,则 ( )A .x ≠0B .x ≥2C .x ≤2D .x ≠23、(1)x ( )÷( )5=x 3; (2)( ) 5÷y 2=y ( );(3) x 2m ÷x ( )=( ) m ; (4) x m ÷x ( )=x m -1;4、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300 000 000 ;(2)69 600 000 ;(3)300 000 000 .(二)明确目标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能进行它们的乘除运算,并将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二 知识探究(一) 自主学习1、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⑴3110-⨯; ⑵6110-⨯; ⑶41.610--⨯.2、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⑴0.0000000001;⑵0.0000000000029;⑶0.000000001295.一个小于1的正数可以写成10n a ⨯,其中1≤a <10,n 是负整数。

3、练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⑴0.0000000023= ;⑵0.000000000001229= ;⑶0.0000000015= .(4)0.007398= ;(5)0.00000000268=(6)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99 4= ;(二)质疑互动、探究交流(1)你能用小数表示⑴2.3×10-4;⑵1.5×10-6.吗?完成后交流讨论(2)用小数表示⑴1.1×10-4;⑵1.12×10-6;⑶9.01×10-8.(三)归纳提炼三达标测练训练题A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⑴0.000000000123;⑵0.00000000000229;⑶0.00000000000135.(4)196350000000002.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⑴1.01×10-7;⑵1.121×10-9;⑶5.01×10-8.(4)2.5532×106训练题B3. 摩尔是化学中表示物质的量的一种单位,1摩尔水中含有大约6.02×1023个水分子,1摩尔水的质量为18克,请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克?1吨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 2007年4月,全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提速后的线路时速达200千米.共改造约6000千米的提速线路,总投资约296亿元人民币,那么,平均每千米提速线路的投资约多少亿元人民币(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训练题C1、将 1-61⎪⎭⎫ ⎝⎛,()02-,()23-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已知10m =20,10n =51,求8m ÷23n 的值3、如图,点O,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0,0.1.将线段OA 分成100等份,其分点由左向右依次为9921,,,M M M ⋅⋅⋅;再将线段1OM 分成100等份,其分点由左向右依次为9921,,,N N N ⋅⋅⋅;继续将1ON 分成100等份,其分点由左向右依次为9921,,,P P P ⋅⋅⋅则点50N 所表示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点37P 所表示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第一章 §1.4整式的乘法1导学案编号6课型:新课 执笔 审核:初一数学备课组 授课人:班级: 姓名: 学号:一、 目标导航(一)导入新课(阅P14)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一位画家设计了一幅长为6000米,名为 “奥运龙”的宣传画。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一、同底数幂的除法简介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指在指数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底数相除的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简化为两个数的指数相减的运算。

二、同底数幂的除法规则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通过以下规则来计算:规则1:同底数的指数相减对于两个同底数的幂,例如 a^m / a^n,其中 a 为底数,m 和 n 为指数,计算方法如下:a^m / a^n = a^(m-n)规则2:分子、分母同除以底数的指数若分子和分母中都含有同底数的不同次幂,可以将分子和分母都除以底数的指数,即可简化计算。

示例: 12^5 / 12^2 = (12/12)^5-2 = 12^3三、同底数幂的除法示例示例1:计算 3^4 / 3^2:根据规则1,我们可以将底数相除,指数相减,得到结果 3^(4-2) = 3^2 = 9。

示例2:计算 5^6 / 5^4:同样根据规则1,我们可以将底数相除,指数相减,得到结果 5^(6-4) = 5^2 = 25。

示例3:计算 (2^3 * 3^5) / (2^2 * 3^3):根据规则2,我们可以先将分子和分母中的同底数幂简化后再进行计算。

(2^3 * 3^5) / (2^2 * 3^3) = (2^(3-2) * 3^(5-3)) = 2^1 * 3^2 = 2 * 9 = 18.四、同底数幂的除法练习练习1:计算 7^4 / 7^3。

练习2: 计算 (4^5 * 6^3) / (4^3 * 6^2)。

练习3: 计算 2^7 / 2^9。

五、同底数幂的除法总结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通过将底数相除,指数相减的规则来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简化表达式,例如分子和分母中含有相同底数的不同次幂时,可以将分子和分母都除以底数的指数来简化计算。

通过练习题的反复训练,可以更好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并顺利完成相关的数学学习任务。

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教案】

课题: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课目的 :1.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能进行它们的乘除运算,并将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并能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复原成原数.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借助熟习的事物感觉绝对值较小的数据.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 的正数,并能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复原成原数.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趣引入活动 1(看视频)现在科技的发展,不再一味求高求大,我们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改革,这个改革的主角竟是目前最小的资料--- 纳米资料。

什么是纳米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同来认识它吧?办理方式:多媒体展现:插播纳米资料的有关视频,经过新奇的科技改革的情形调换学生的踊跃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企图:以新奇的科技改革的情形为引例,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引入课题。

二、初步研究感悟新知活动 1( 1)知道“纳米”是什么吗?(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2)纳米记为“nm” , 1“纳米”有多长?1 nm =十亿分之一m1 nm= 1 m, 或1 nm = 19 m,或1 nm =10-9 m.1000000000 10活动 2 1 纳米是多少米? 3 纳米是多少米?18 纳米是多少米呢?办理方式:学生带着疑问参加到教师设计的讲堂学习活动,初步体验生活中的小数,以及它与生活的关系和作用。

知道纳米是比米小好多的一个长度单位。

进一步进行更深的思虑1 nm= 109 m. 3nm= 3 10 9 m 18nm= 18 10 9 m=1.8 10 10 9 m 1.8 10 8 m设计企图:经过此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众多个很小的数的实例中的一个--- 纳米,进而为下一步研究获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 1 的正数供给了依照,培育学生灵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研究应用新知活动 1我们知道关于大于10 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形式为a×10n,此中 1≤ a< 10,1n为正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能够很方便的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相同,用科学记数法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 1 个很小的正数能够写成只有 1 个一位正整数与 10 的负整数指数幂的积的形式 .-1 1-21-31-41活动 2 我们知道 10 =10 =0.1 ;10 = 100 =0.01 ;10 = 1000 =0.001 ; 10 = 10000 =0.0001 ;110- 5= 100000 =0.00001...... 有什么规律?规律:10 的 -n 次幂化成小数 , 在 1 的前面有 n个 01 1 1 1反之0.1= 10 =10-1; 0.01= 100 =10-2; 0.001= 1000 =10-3; 0.0001= 10000 =10-4;10.00001=. 100000 =10-5 ..... 有什么规律?规律在 1 的前面有 n 个 0 ,10 的幂的指数为 -n. 活动 3 谁能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一下氧原子的质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呢?(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 57=2 . 657 ×1=2. 657×1026)1026办理方式:关于活动 1、 2,依据问题,教师指引学生回想10 的负指数幂的计算,指引学生小组议论研究,找出 10 的负指数幂所包含的规律,进而引出将0.1 ;0.01 ;0.001.......表示成 10 的负指数幂的形式。

七年级数学下册《1.3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1.3 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1.3同底数幂的除法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探索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过程,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幂的有关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预习内容1.阅读课本第9-13页。

2.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除, 不变,指数 。

3.同底数幂除法运算公式推导过程:(m 、n 为正整数)。

4. 同底数幂除法运算公式:n m n m a a a -=÷。

5.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0(10≠=a a 为正整数)p a aa pp ,0(1≠=-。

5.同底数幂除法运算巩固练习: (1).()()().5555812==÷-。

(2).()()())3()3()3()3(69-=-=----。

(3).=-34 。

三、预习检测 1.计算: (1)=÷a a 5 (2)()()=-÷-25x x (3)÷16y =11y2.下列计算中有无错误,有的请改正5210)1(a a a =÷ 55)2(a a a a =÷ 235)())(3(a a a -=-÷- 33)4(0=3. 231⎪⎭⎫ ⎝⎛-+031⎪⎭⎫ ⎝⎛+331-⎪⎭⎫⎝⎛;探究案一、合作探究(9分钟),要求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合作探究、讨论。

探究(一):列出算式为: 思考:你列出的算式是什么运算? 2、探究算法()()()()()()()()()()()()个个⨯⨯⋅⋅⋅⨯⨯⨯⨯⋅⋅⋅⨯=÷9121010=()()-10 =()103、仿照计算,寻找规律①()()())3()3()3()358-=-=-÷--(②()()()x x x x ==÷-610总结: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公式:()()()a a a a n m ==÷- 探究(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想一想: 10000=104, 16=241000=10( ), 8=2( )100=10( ), 4=2( )10=10( ), 2=2( )猜一猜: 1=10( )1=2( )0.1=10( )21=2( )0.01=10( )41=2( )0.001=10( )81=2( )总结: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p a (0≠a ,p 为正整数) 二、小组展示(7分钟)每小组口头或利用投影仪展示, 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组要积极思考,勇于挑错,谁挑出错误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给谁的小组加分(或奖星)________三、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通过观察、对比、推断、交流、归纳等方式.重点学习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的运算关系,并用它们解决了生活和数学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 .doc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 .doc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乘除法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

例题解析:1. ==÷464622222.()()()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个个个==⨯⨯⨯⨯⨯⨯⨯⨯⨯=÷n m n m 1.计算 (1)26a a ÷ = (2))()(8b b -÷-=(3)24)()(ab ab ÷ = (4)232t t m ÷+(m 是正整数)=(5)252323)()(-÷ = (6))()(224y x xy -÷-= 2.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248a a a =÷ (2)t t t=÷910 (3)55m m m =÷ (4)426)()(z z z -=-÷-4.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依据,并说出结果.(1)23x x ⋅ = (2)23x x ÷ = (3)23)(x =(4)23)(xy = (5)m m x x x 2243)()⋅-÷-( =5.写出下列幂的运算公式的逆向形式,完成后面的题目.=+n m a =-n m a=mn a =n n b a(1)已知4,32==b a x x ,求b a x-.(2)已知3,5==n m x x ,求n m x 32-.。

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北师大版(new)

七年级数学下册1.3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北师大版(new)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1.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知道其推导过程,能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2。

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会将一个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3.经历同底数幂的探索,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列问题.1。

填空:(1)a m ÷b n =a(m-n)(a ≠0,m,n 都是正整数,且m 〉n ). (2)a 0=1,负整数指数幂有:a —n =na 1(n 是正整数,a ≠0). 自学反馈 1。

计算3a a 的结果为( B )A.aB.2a C 。

3a D 。

4a2.计算(b 2)3÷b 2的结果为( D )A 。

b 1B 。

b 2 C.b 3 D.b 4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2,完成下列问题。

1。

填空: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小于1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

01=1×10-2;0。

001=1×10—3;0.003 3=3。

3×10—3。

自学反馈1.(1)0。

1=1×10—1;(2)0.01=1×10—2;(3)0.000 01=1×10—5;(4)0.000 000 01=1×10-8;(5)0.000 611=6。

11×10-4;(6)—0.001 05=-1。

05×10—3;(7)100.00个n ⋯⋯=1×10-n . 当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时,a 的取值一样为1≤︱a ︱<10;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中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所有的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0)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 607 5=6.075×10—4;(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
1.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并知道其推导过程,能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会将一个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
3.经历同底数幂的探索,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
(1)a m÷b 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2)a0=1,负整数指数幂有:a-n=(n是正整数,a≠0).
自学反馈
1.计算的结果为( B )
A. B. C. D.
2.计算(b2)3÷b2的结果为( D )
A.b1
B.b2
C.b3
D.b4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2,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小于1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a|<10)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1=1×10-2;0.001=1×10-3;0.003 3=
3.3×10-3.
自学反馈
1.(1)0.1=1×10-1;(2)0.01=1×10-2;
(3)0.000 01=1×10-5;(4)0.000 000 01=1×10-8;
(5)0.000 611=6.11×10-4;
(6)-0.001 05=-1.05×10-3;
(7)=1×10-n.
当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时,a的取值一样为1≤︱a︱<10;n是正整数,n等于原数中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所有的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0)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000 607 5=6.075×10-4;
(2)-0.309 90=-3.099×10-1;
(3)-0.006 07=-6.07×10-3;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计算:
(1)a7÷a4; (2)(-x)6÷(-x)3;
(3)(xy)4÷(xy); (4)b2m+2÷b2.
解:(1)a3;
(2)-x3;
(3)x3y3;
(4)b2m.
例2 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1)10-3;(2)70×8-2;(3)1.6×10-4.
解:(1)0.001;
(2);
(3)0.00016.
例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 000 000 1 (2)0.000 000 000 002 09
解:(1)1.0×10-10.
(2)2.09×10-12.
活动2 跟踪训练
1.计算:
(1);(2);
(3);(4).
解:(1)原式=.(2)原式=.(3)原式=.(4)原式=.
2.计算:
(1);(2)(-n)3÷(-n)11;
(3)2m-2÷2m+2;(4);
解:(1)原式=1.(2)原式=.(3)原式=.(4)原式=.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 81;(2)0.00506;
(3)363.8;(4)-0.000 000 00256.
解:(1)8.1×10-4.(2)5.06×10-3 .(3)3.638×102.(4)-2.56×10-9. 活动3 课堂小结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