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动态信息

合集下载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摘要:一、德国教育发展史简介1.德国教育的起源2.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3.德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二、德国教育的重要阶段1.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2.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3.工业化时期的教育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教育5.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三、德国教育的特点与影响1.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2.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3.重视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4.德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四、德国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改革2.人口老龄化对教育的影响3.移民问题对教育的影响4.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策略正文:德国教育发展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本文将简要介绍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重要阶段、特点与影响,以及当前教育现状与挑战。

一、德国教育发展史简介德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教育主要依赖教会。

随着德国各邦国的统一,教育体系逐渐建立并发展。

19 世纪,德国教育制度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开始实行普及义务教育。

二、德国教育的重要阶段1.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马丁·路德主张人人可以阅读《圣经》,因此推动了对普及教育的要求。

宗教改革家们还提倡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习,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考,促使教育观念发生变革。

此时,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也开始关注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3.工业化时期的教育: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德国教育开始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

这使得德国在技术领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教育:这段时期,德国教育受到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强调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的灌输。

5.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以民主教育和消除纳粹思想残余为核心,为德国的再次崛起打下基础。

三、德国教育的特点与影响1.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德国教育强调实践和技能培训,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德国教育注重跨学科研究,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工业4.0”时代: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及启示

“工业4.0”时代: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及启示

“工业4.0”时代: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及启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德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之一,其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被世界视为典范,其与企业零距离结合的特点,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实际工作,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技工。

在工业4.0时代,德国的职业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趋势,这些动向和趋势对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技术科学更新在工业4.0时代,技术科学的更新和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课程设置,引入更多新的技术科学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业模式和需求。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开始引入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也让德国的劳动力更加适应工业4.0时代的发展。

二、跨学科融合工业4.0时代要求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与此保持同步。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学等专业正在加强跨学科融合,学生将接受更为全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接受通识教育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更符合工业4.0时代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强化工业4.0时代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而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就以其强调实践教学而著称。

在工业4.0时代,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强化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学生将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进行实地操作和项目实践。

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学生不仅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还要在企业进行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这种强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符合工业4.0时代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四、软实力培养工业4.0时代的职业教育不仅需要硬实力的培养,更需要软实力的提升。

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

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

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
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及启示对于我们了解德国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

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质量高,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教育质量高,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是教育资源充足,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教育资源充足,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优秀的教师,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是教育政策完善,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教育政策完善,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学校教育,支持学生学习,支持教师教学,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启示。

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教育质量,政府应该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校应该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优秀的教师,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是要完善教育政策,政府应该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学校教
育,支持学生学习,支持教师教学,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德国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启示对于我们了解德国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们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1. 引言德国享有着优质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制度及教育理念吸引着众多学子和家长的关注。

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德国教育体系,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本文将介绍我们的调研结果。

2. 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高等教育包括大学、研究所和高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则是为成年人提供的职业培训。

在德国,各地教育政策不同,学校体系也略有差异。

但总体上,德国教育最为突出的是职业教育。

德国有大约330多种职业,并有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适用的技能,如双元制度、三元制度等。

双元制度指的是同时进行学校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三元制度则是在双元制度的基础上加上学徒培养。

3. 教师培训与选拔德国教师培训非常规范,其入职教职前需要接受3-5年的教师培训。

其中,硕士学位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课程是入选的必修条件。

该项政策意味着德国的教师培训是一项严格的教育和职业培训过程。

作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德国的教师选拔也是经过层层筛选。

德国各州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理论水平,还要求其有精湛的实践技巧,以全方位地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学生评估体系德国的学生评估体系是世界领先的。

该体系以全面、定量和定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其中定量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定性评价则评估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另外,在德国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不仅注重考试及成绩表现,更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教育投入德国的教育投入非常充分。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持非常大,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

相比中国,这个数字大得多,这也是德国教育系统的成功之一。

6. 结论综上所述,德国的教育体系非常严谨而完善。

无论是从教育制度、教学质量还是教师培训与选拔和学生评估体系方面,德国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同时,德国的教育投入也非常充分。

德国职业教育的动态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的动态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的动态分析【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直以其高质量和实用性而闻名于世。

本文首先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体系概况,包括双轨制和学徒制度等。

随后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挑战和改革举措,特别关注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关系。

结论部分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的挑战。

德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才和促进产业升级发挥着关键作用。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不断适应变化中取得了成功,并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关键词】德国, 职业教育, 动态分析, 体系, 发展趋势, 挑战, 改革举措, 就业市场, 地位提升, 问题解决, 经济发展.1. 引言1.1 德国职业教育的动态分析德国职业教育作为德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创新。

本文将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动态进行分析,探讨其体系结构、发展趋势、挑战和改革举措,以及与就业市场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德国职业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

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更新与优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培训的提升等方面。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德国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师短缺、教育资源不均衡、培训目标不够精准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德国政府不断推出各种改革举措,包括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教师素质、完善课程设置等。

这些举措对于提升德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德国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概况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和最有效的之一。

该体系结合了学术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双轨制和三级制两种模式。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一、介绍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文档旨在介绍德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包
括德国义务教育的法律依据、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机构
等方面的内容。

二、法律依据
⒈德国宪法:德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教育
是国家的责任。

⒉德国教育法:德国教育法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包括学制、学生权益保护、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体制
⒈学段划分:德国的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小学、中学、初中和高中。

⒉学校类型:德国的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其中公立学校为主要形式,私立学校数量相对较少。

⒊教育管理机构:德国的义务教育由各个州的教育部门管理,
各个州有着自己的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
⒈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德语、数学、英语、艺术、音乐、体育等。

⒉中学阶段: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扩充,包括科学、社会学、地理、历史、外语等。

⒊初中和高中阶段: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进行学习,如文科、理科、商科等。

五、教育管理机构
⒈教育部门:德国各个州的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等。

⒉学校管理:学校内部设有校长和教师团队,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

附件:
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德国宪法:德国联邦共和国的宪法,包括国家的组织原则、公民权利等内容。

⒉德国教育法:德国的教育立法,规定了教育的组织原则、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展进行阐述和分析。

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整体发展情况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学生前来求学。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德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超过400万学生,其中约10%是国际学生。

而在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英语授课的研究生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为海外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在国际化进程中,德国的大学也积极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关系。

德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提供更多的奖学金、设立专门的招生渠道、简化签证手续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到德国学习。

德国政府鼓励德国高校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提高德国高等教育系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德国政府通过资助和支持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动,促进了国际学术合作与国际交流。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也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开展了许多国际化的举措。

许多德国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国际办公室,负责国际学生招生、学术交流活动等工作。

德国的高校也开设了众多的双学位项目、英语授课的研究生项目等,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国际化对于德国高等教育系统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国际化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学生和教师,丰富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学术观念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国际化也提高了德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国际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国际化带来了多元化的学术背景和文化背景,给德国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德国教育动态信息-驻德使馆教育处

德国教育动态信息-驻德使馆教育处

德国教育动态信息2019年第3期本期主要信息最新动态德国联邦政府发布《2019年职业教育报告》德国“2019人工智能主题科学年”正式启动高教及科研德国成立“人工智能德国制造”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德国科研创新潜力认证(VIP+)项目评出优秀奖德国高校智库简介:哈勒-维滕贝格高等教育研究所联邦教研部实施专项资助计划,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职业教育德国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推进护理教育改革德国公布2018年双元制职业教育各教育职业新学习者人数排名巴伐利亚州学习双元制高教课程的学生人数显著增长基础教育残疾学生有权获得“融合扶助”驻德国使馆教育处2019年3月编德国联邦政府发布《2019年职业教育报告》4月10日,德国联邦政府发布《(德国)2019年职业教育报告》。

与往年职教报告不同,2019年的报告基于一体化教育报告的相关结果,兼顾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双元制职教体系之外的职业教育两个方面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总结联邦政府牵头采取职业教育政策与举措及实施效果。

一、职业教育总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正规职业教育(双元制及全日制学校型传授完全职业资格的职业教育,不含过渡性体系中为接受正规职业教育做准备的预备课程)新生72.27万(比上年增加1.03万,增加1.4%),保持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地位。

普通高中教育(含职业教育类学校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开设的旨在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课程)新生48.4万,比上年增加1.6万(增加3.4%)。

过渡性体系新学习者约27万(其中36.3%为女性),比上年度减少1.31万(减少4.6%)。

双元制职业教育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积极性较高。

具有开展职业教育资格的企业中,实际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接受新学习者)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参与率达到54%(2016年52%)。

企业提供学徒岗位达到57.42万个,比上年增加1.78万个。

学徒岗位总供给达到58.91万个(增加1.68万,增长2.9%)。

德国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和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和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和启示近年来,德国教育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其职业教育也表现出了显著优势,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德意志模式”。

今天,我们将从结构、管理、实施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并针对中国职业教育提出借鉴建议。

首先,德国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非常完善。

它建立了从高等职业教育到青少年教育的长效机制,将高等职业教育与青少年教育有机融合,形成统一的三级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级职业教育。

其次,德国职业教育管理灵活,支持企业家参与。

德国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角度进行职业教育管理,有效构建了学校-企业双赢的教育共同体。

学校在职业教育的理论层面,企业则在实践层面参与职业教育,两者在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实习培训等方面互利共赢。

第三,德国职业教育实施方面比较成熟,有着明确的培训计划和不断完善的教学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大多基于现实经济需求,以制定职业培训计划为起点,以技能训练为终点,以不断更新的市场前沿技术为公式,不断优化技能课程,提升质量,满足实际需求。

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分析,可以发现德国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完善,管理灵活,实施成熟,成为国际学术界“德意志模式”的典范。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时应该从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实施等方面学习借鉴德国的做法,有助于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育更多优秀的素质人才,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因此,中国应以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借鉴,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创新发展,完善职业教育结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可靠的人才保障。

总之,德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中国也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与做法,实施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德国教育现状

德国教育现状

以20001年德国教育投资为例,2001年德国教育投资总额达到120亿欧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3%。

其中,900亿欧元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剩余金额全部来自企业和私人投入。

联邦政府也对各州教育进行扶持,,其重点在高校扩建,新建方面;同时在促进科研,培训师资和职业教育方面,对各州也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2001年德国高等教育经费250亿欧元,其中联邦政府拨付高校基建,维修费用2亿欧元,科研费用1.5亿欧元,5000万欧元由高校自筹,剩下的由各州政府支付。

2001年德国用于科研的费用高达450亿欧元,其中近70%是工矿企业提供的。

另外,一些州政府为吸引企业资金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

如高校取得企业研究经费,州政府也会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以此鼓励大学教授走出校门,积极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

解决方法(一)充分发挥州教育自主权,同时加强国家级层面的沟通协调长期以来,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其联邦体制所决定的。

各州享有充分的教育主权,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管理。

这样,各州可以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工作。

同时,由于各州教育自行其是,造成了州与州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协调各州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推动各州既保留本州的教育特色又兼顾其他各州的利益,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水平,成立于1948年的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近年来全面担负起协商各州在教育发展方面合作的职能。

其中包括:处理跨地区的教育文化事务,协调相关的全国性政策,在与联邦政府和欧盟的合作及谈判中,代表各州的共同利益。

特别是2004年提斯(Erich Thies)博士出任秘书长以来,KMK强化了各州在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方面的协调工作,并积极推动各州高中学分、毕业成绩或文凭的互认。

KMK定期召开会议,商讨重大教育事项,其通过的建议体现了各州的意志。

2007年10月19日,KMK在波恩召开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将基础教育学制由目前12年和13年并存统一调整为12年制的决议。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德国义务教育概况一、引言德国的义务教育是指在法律上对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强制的9年制教育,目的是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德国义务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义务教育的持续时间和起止年龄德国的义务教育从儿童的六岁开始,持续至十五或十六岁。

在大多数州,义务教育在9年后结束,即在16岁左右。

然而,某些州可能要求学生在15岁完成义务教育。

三、教育类型和学校制度德国的义务教育系统包括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兴趣,他们可以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如综合学校、实用学校、工业学校、职业学校和文理学校等。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德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涵盖广泛的学科,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音乐、历史、地理、社会学和伦理学等。

这些学科的内容在每个年级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标准。

五、评估和考试制度德国义务教育中存在着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评估和考试制度。

学生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举行的考试,以评估他们在各个学科中的学术水平。

这些考试的结果对学生的升学、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特殊教育和支持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德国的义务教育系统提供了特殊教育和支持措施。

特殊教育旨在满足那些有学习障碍、残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的教育需求。

七、义务教育后的选择完成义务教育后,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的学习或职业培训。

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升学,进入高级中学或职业学校,也可以选择职业培训,学习特定的技术或手艺。

八、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的附件,包括德国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文本、教育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等。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强制性的基本教育,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2:公立学校:由资助或经营的学校。

3:私立学校:由私人团体或组织资助或经营的学校。

4:综合学校:提供全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兴趣。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德国一直以来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殿堂,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坐落在这片国土上。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德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改革,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包括国际学生的增加、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研究合作的加强以及学术交流的促进等方面。

一、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加近年来,德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

根据德国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德国各高校的国际学生数量已经超过40万人。

这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的学生数量占比最大。

这些国际学生的增加为德国高校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氛围,也为国内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国际学生的增加也为德国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人才储备。

德国高等教育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仅在于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和学术氛围,也在于对国际学生的友好政策和多样化的专业选择。

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英语授课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以满足不同国家学生的需求。

德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和补助支持,使得前来德国留学的国际学生更加便利和实惠。

二、专业课程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德国高等教育不断推进专业课程的国际化。

这一方面表现在大学开设了更多适合国际学生的合适专业课程,包括工程、管理、医学、信息技术等热门领域。

另一方面也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

很多大学引进了全球领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聘请国际教师、组织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项目实践经验。

针对不同国家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德国高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服务,包括国际课程体系、教学项目的多样化、学术指导和交流平台的丰富化等。

这些举措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学术支持和人文关怀,也使得国际学生在德国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三、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不断加强作为全球科研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德国高等教育在加强国际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2024年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进展

2024年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进展

2024年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进展一、职业教育与培训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其职业教育与培训(VET)模式,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即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这一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工业化过程中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并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技术工人素质最高的国家之一。

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工业界紧密相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很高。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还使得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相连,有效地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创新德国的教育体系在科学研究与创新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研究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量资金投入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使得德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德国工业技术的进步,也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德国的教育体系还鼓励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三、教育体系完善德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完善,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

这种全面覆盖的教育体系确保了德国公民在不同年龄阶段都能接受到合适的教育,从而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德国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德国的教育体系还注重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与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这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教育理念,还有助于德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国际接轨,德国的教育体系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终身学习理念德国教育体系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也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持续学习已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德国教育与早分流之利弊

德国教育与早分流之利弊

最后,早分流制度还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双元 制”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学生通常需要支付学费。如果学生在早 期就能够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入相应的职业学校,那么他们可以省去一些不 必要的而,早分流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过早分流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全面 发展。学生在十年级时通常还未成年,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这个时候进行分流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错失一些新的发展机会。此外,过早分流 也会使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通用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 发展潜力。
在具体实施方面,德国和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德国的分流制 度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而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则更加强调学生的 智力和学习成绩。此外,两地在分流时间、方式和等级划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德国和新加坡的分流制度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德国的分流制度充分考虑了 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环境和课程设置。 但同时,这种分流制度也存在着学生过早被标签化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 发展。而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则以智力和学习成绩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 教育公平性和教学质量。但这种分流制度也可能会加剧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对 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和新加坡的初等教育分流制: 特色、实施与启示
在教育领域,分流制度一直是一个备受的话题。本次演示将以德国和新加坡 为例,探讨独具特色的初等教育分流制。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立场,并对两 地的分流制度进行概述。接着,详细解释两地分流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分 流的标准、流程、优缺点等。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案例和数据,进一步阐述分 流制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两地分流制度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 的看法和建议。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状况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状况

摘要:幼儿安全教育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的背景、现状、特点、措施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幼儿安全教育提供借鉴。

一、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的背景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发达国家,一直重视幼儿安全教育工作。

在德国,幼儿安全教育被视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1. 德国幼儿教育体系完善。

德国幼儿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幼儿教育体系。

2. 德国社会重视幼儿安全。

德国社会普遍关注幼儿安全问题,政府、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3.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法规健全。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幼儿安全法规,如《幼儿教育法》、《幼儿安全法》等,为幼儿安全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的现状1. 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丰富。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拐骗、防性侵、防自然灾害等,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

2. 幼儿安全教育方法多样。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游戏、故事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3. 幼儿安全教育重视实践。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注重实践,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

4. 幼儿安全教育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强调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创造安全环境。

三、德国幼儿安全教育的特点1. 前瞻性。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注重预防,从幼儿入园开始,就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为幼儿一生安全打下基础。

2. 实用性。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互动性。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强调师生互动、家园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安全知识。

4. 持续性。

德国幼儿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从幼儿园到小学,始终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

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小学生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德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提供借鉴。

二、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1. 安全教育被高度重视在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受到政府、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德国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小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从一年级开始,贯穿整个小学阶段。

2. 安全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德国小学安全教育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备专业的安全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德国还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

3. 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合理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涵盖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自然灾害防范、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课程内容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操作。

三、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德国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法规、交通信号、行人安全、自行车骑行安全等方面。

通过游戏、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2. 消防安全教育德国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火灾逃生、灭火器使用、消防器材认识等方面。

通过消防演练、实地参观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 防拐骗教育德国小学生防拐骗教育主要包括识别陌生人、拒绝陌生人的请求、紧急求助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4.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德国小学生自然灾害防范教育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逃生和自救。

通过实地演练、科普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5. 心理健康教育德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方法1. 实践操作德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地演练、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德国柏林中小学课程考察报告

德国柏林中小学课程考察报告

德国柏林中小学课程考察报告德国是一个文化丰富,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本文针对德国柏林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和现状进行了考察,以供参考。

德国柏林的中小学教育状况良好。

学校的课程涵盖了多种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政治、艺术等等,都有一定的重点。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德国的中小学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在学习上更有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多发挥的空间,同时也让他们在其他方面有所提高。

德国柏林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力量较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老师们积极推动孩子们的发展,从根源上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形成健全的思维结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实现全面发展。

自德国柏林中小学开设以来,学校进行了多次改革,旨在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目标。

首先,学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环境改善上,精心布置了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其次,学校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上,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第三,把力量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能力培养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整体上看,德国柏林中小学正在不断进步,提供学生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

希望德国柏林的中小学能够坚持实施这些改革,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激励学习的环境,真正实现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

结论:德国柏林中小学具有广泛而丰富的课程结构,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学校有较强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实施多种改革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未来,希望德国柏林的中小学能够继续改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激励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加优秀。

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3篇)

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儿童交通安全方面。

德国作为世界上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对小学交通安全教育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现状1. 政策支持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保障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

例如,《德国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 教育体系完善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完善,从幼儿园到小学,交通安全教育贯穿始终。

学校设有专门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并邀请交警、交通志愿者等专业人士进行授课。

3. 社会参与度高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家长、社区、企业等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教育氛围。

二、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方法1. 游戏化教学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注重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例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交通安全角色扮演等。

2. 实践体验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强调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交通安全活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如:组织学生参观交警大队、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等。

3. 家校合作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交通安全。

三、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内容1. 交通安全基本知识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基本知识,如:交通信号、交通标志、行人过街、自行车行驶规则等。

2. 交通安全技能交通安全技能教育包括:如何正确乘坐交通工具、如何使用安全带、如何避让行人等。

3. 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交通安全意识培养是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自我保护等。

4. 紧急情况应对德国小学交通安全教育还教授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火灾逃生、交通事故处理等。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在当今世界的教育体系中,德国的学前教育一直备受瞩目。

它以其独特的理念、方法和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 19 世纪,德国就已经开始关注学前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应着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德国学前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强调自然与生活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通常会为孩子们提供大量接触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然中探索、学习和成长。

孩子们可能会去郊外观察动植物,感受四季的变化,或者在幼儿园的花园里种植花草、蔬菜。

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还能让他们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

同时,德国学前教育注重生活实践。

孩子们会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比如自己整理衣物、打扫卫生、准备食物等。

通过这些实际的操作,他们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也能更好地理解生活的基本常识和规律。

在德国的学前教育中,游戏被视为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空间,鼓励他们自由地玩耍和探索。

无论是建构游戏、角色扮演还是户外体育游戏,孩子们都能在其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学会与同伴合作和交流。

教师在德国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

他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会过度干涉孩子的自主活动。

教师会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和行为,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引导。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个性。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颇具特色。

它没有严格的学科划分,而是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

课程内容涵盖了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等多个领域,但不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积累知识。

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同时接触到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从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

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

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第一篇: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德国职业教育新动向德国职业教育与工商界紧密合作具有悠久传统。

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德国有近60%的青年接受双元制培训,学生每周在企业实习3~4天,辅之以职业学校实用理论的教学和普通教育,它确保了学生的高就业率,超过95%的培训人在毕业后首次就可以在劳动市场找到工作。

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因里斯本公约和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也日益紧密和增强,业主和教育界的代表定期举行各种会议讨论就业市场的需求,行业协会在高等教育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发挥重要作用,大学校董会有更多工商界的代表参与。

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内,提高就业能力已成为德国各级学习计划的中心目标。

在编制学习计划时,大学和经济部门的代表进行协商从一开始就考虑企业就业能力的要求,提高对资格证书最低要求的标准。

在某些课程领域和一些具体专业,公司代表帮助评价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趋势更加明显。

课程计划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保证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在德国,一种新型的学习项目即大学学校科目学习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高等)双元制计划在迅速发展。

2007年,德国有249所高等学校和24000家企业合作开设了675个(高等)双元制学习计划,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

大学和企业公司职员的交流与流动也加速了知识的转移,促进了合作伙伴关系的相互理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6期周满生文)中职生就业把握三大关系山西职业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徐仲安撰文认为,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切实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在办学机制上,要处理好学校与企业的关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企业是需要人才的地方,两者之间是一种供求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双方合作的前提是公平公正,关键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分歧是用人的待遇与权益保障,合作的主导作用取决于人才质量的优劣。

校企合作要找准结合点,在信息交流上,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让学校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新业绩、新方向等;在资源共享上,企业家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实践机会,学校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等;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可以派教师到工厂体验企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企业也可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授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教育动态信息2018年第4期本期主要信息最新动态德国职业教育周举行,德国联邦总统夫妇全程参与德国《2018年职业教育报告》: 工业4.0为德国职业教育带来新机遇2018科研峰会举行,部长阐述德国创新体系指导方针高教科研莱茵河上游地区的“欧洲大学”第二届全球生物经济高峰论坛在柏林举行德国参与欧洲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计划进展情况强强联手,德法气候、能源和地球系统研究倡议计划启动柏林自由大学校长将出任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主席职业教育德权威机构发布《数字化对2035年劳动市场影响》报告基础教育德国校园犯罪率上升驻德国使馆教育处2018年4月编德国职业教育周举行,德国联邦总统夫妇全程参与2018年4月16日至20日,主题为“你塑造未来!”的职业教育周在德国各地举行。

德国联邦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携夫人埃尔克·布登本德共同担任“职业教育周”的监护人,并深入柏林、汉堡、莱比锡、斯图加特、杜塞尔多夫、埃森等十多个城市, 出席20多场活动,先后访问6家基层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机构和组织,2家企业、6所职业教育类学校和行业企业职业培训中心,1所普通中学,与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师生面对面交流,结合自身经历和家庭背景,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于个人成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肯定相关群体为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呼吁全社会进一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体现出德国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极大重视。

施泰因迈尔就任总统以来,夫妇两人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

2017年10月,总统夫人布登本德担任德国“全国职业与高校学校选择合作倡议”监护人,倡导克服职业教育中性别偏见,吸引更多女性接受职业教育,从事工程技术类职业。

2017年10月16日,施泰因迈尔总统出席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125周年庆祝活动。

在致辞中,总统强调,“职业教育将企业同它们所在的城市和乡村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企业通过在当地扎根、互联,帮助人们,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创建起并保持这种联系。

这一切都不是不言而喻,自行产生的,因而我们要致力于为职业教育提供支持,提升其吸引力和价值”。

在3月29日接受《商报》本报采访时,总统夫人埃尔克·布登贝德表示:“我致力于职业教育和培训,这是我一直放在心上的事,也是因为我自己曾经接受过相关培训。

我认为职业学校和教育职业没有获得他们应得的赞赏。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为缓解技能型人才紧缺出力”。

4月15日,总统夫妇共同接受德国《星期日图片报》采访,强调德国职业教育对个人以及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赋予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同等价值和地位。

职业教育周是德国雇主协会联合会(BDA)、德国工会联合会(DGB)、德国工商会(DIHK)和德国手工艺联合会(ZDH)联合发起的国家层面的联邦倡议,并获得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的支持,旨在共同直面当今和未来职教领域面临的挑战,增进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刘立新、冯一平)参考资料:Woche der beruflichen Bildung: Du bildest Zukunft!, www.bundespraesident.de德国《2018年职业教育报告》:工业4.0为德国职业教育带来新机遇4月中旬,德国联邦政府发布《2018年职业教育报告》。

报告沿袭近年来的基本结构,分职业教育政策优先领域工作情况、职业教育岗位市场形势、职业教育政策举措与相关计划及项目实施进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等四章综述德国2017年(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报告显示,2017年德国职业教育总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最突出亮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积极性增强。

一是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明显增加,2017年达到55.63万个,比上年增加1.01万个,增幅为1.9%。

二是企业实际接收新学徒人数增加。

2017年共有50.74万新学习者与企业签署职业教育合同,比上年增加4700人,增幅为0.9%。

在企业外职业教育合同减少的情况下,德国2017年新学习者总数比上年小幅增加,达到52.33万人。

三是企业留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毕业者的比例提高。

2016年68%的双元制学习者毕业后为原就学企业留用,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

德国企业提供学徒岗位总数、企业接收新学徒人数以及新签署职业教育合同数量同时增加,扭转了2011年来这三个方面人数逐步减少的趋势。

二、社会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提高。

报告显示,职业教育包括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工业4.0发展背景下仍然保持较高吸引力。

一是2017年德国整个初始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全日制学校型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者人数达到71.59万人,比上年增加6051人,增加0.9%,继2016年扭转2011年以来人数下降的趋势后,继续保持增加势头。

二是青少年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兴趣提高。

2017年相关机构统计到的有意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数为80.58万人,双元制职业教育实际入学率(新签署职教合同人数与相关机构统计的有意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的比例)达到64.9%,比上年(2016:64,7%),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高值。

按照职教法所定义的职业教育岗位供给与需求计算,职业教育岗位需求为54.70万个,增加6180个,增幅为1.1%。

按照拓展的需求(新签署合同数与未获得任何岗位或临时性替代教育措施人员,以及已获得临时性教育措施但仍保留职业教育岗位申请的人员的总和)计算,2017年职业教育岗位需求为60.35万,比上年增加2600人,增加0.4%。

2017年职业教育岗位供给为57.22万个,比上年增加8477个,增幅为1.5%。

2017年青少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岗位需求比上年增加,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减少的颓势。

在此背景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岗位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按照职教法确定的供需计算方法,德国职业教育岗位供需比例为104.6:100;按照拓展的供需比来计算,供需比为94.8:100,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

三是具有高等教育资格青少年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2016年具有接受高等教育资格的新学习者共14.46万人,占全部新学习者28.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从双元制职业教育新学习者普通教育背景来看,具有高等教育入学资格者从2015年起,成为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第二大群体,而主体中学毕业者这一传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者的主要群体退居第三位。

三、职业教育4.0成为职业教育关键主题。

一是职业教育4.0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数字化首次以独立单元纳入职业教育报告,分别在第一章职业教育重点领域工作进展以及第三章职业教育政策举措与计划及项目中专门介绍职业教育4.0推进情况。

二是职业教育4.0框架倡议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研究与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报告显示,“数字化劳动背景下专业人才资格与能力”研究项目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政策举措建议将于2018年内发布。

“跨企业职业教育中心数字化”计划顺利推进,并于2017年增加经费投入1000万欧元,总投入将达到8400万欧元。

“职业教育中数字技术媒体”计划继续推进,并新启动项目。

2017年10月启动建设第一批成果转移网络“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学习”(DigiNet),同时启动第一批“职业教育中的数字媒体促进融合”子计划相关项目。

“ASCOT+:职业教育技术导向的能力测评”计划2017年启动实施,更大范围地将基于技术的职业教育行动能力测评程序推广到职业教育实践。

“职业起步者+”计划框架内,启动20个区域性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尽早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人员的要求,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三是职业教育标准规范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7年完成对12个双元制教育职业标准规范以及19个进修和转行教育的标准规范修订工作。

2007-2017年间共对135个教育职业的标准进行修订,同时开发16个新职业并制定相应标准四、职业教育为促进难民融入发挥积极作用。

职业教育申请者中,难民背景申请者人数明显增加,从2016年1.03万人增加到近2.64万,而其中有9500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约占35.9%。

报告指出,德国在本报告年度继续保持欧盟范围内青少年失业率最低,职业教育发展体现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贴近经济的贡献力。

报告强调,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德国经济增长、社会福祉以及社会团结的根本基础。

在数字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提供广阔的职业生涯前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高就业能力的保障。

参考资料: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Berufsbildungsbericht 2018. [EB/OL]https://www.bmbf.de/pub/Berufsbildungsbericht_2018.pdf2018科研峰会举行,部长阐述德国创新体系指导方针2018年4月17日,2018德国科研峰会在柏林举行。

德国联邦教研部长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发表讲话,具体阐述了新一届政府有关德国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

卡尔利泽克表示,新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具创新性,更智能,更个性化[…] 对于个人来说,这些多样而迅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针对这个时代的基本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研究和创新寻求解决方案,并努力使其为社会广泛理解和接受。

新的想法必须直抵人心。

这是我们塑造未来的基础,也是我们研究和创新政策的基础。

”针对德国创新体系指导方针,卡尔利泽克部长在发言中强调了三个原则:-人是研究和创新政策的核心;-国家、学术界和经济界必须共同承担更多风险;-未来能力以及培养并留住专业技术人员是前提。

卡尔利泽克表示,“技术解决方案必须安全、经济,最重要的是满足我们的需求。

”为此,德国联邦教研部将“继续负责主导制定跨部委的高科技战略,将其与数字化、健康与护理、气候与能源、流动性、安全性和工作的未来等主要挑战相结合。

”在谈到国家与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时,部长强调要“构建更加开放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和创业创造条件”。

具体的举措包括:1)增加投入。

“到2025年,我们希望将3.5%的国内生产总值投资于研发”,并通过“引入税收支持政策”来支持公司研发。

2) 发展科技园。

利用好包括广大中小型企业等“隐形冠军”在内的具有德国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

3)全方位支持数字化。

“无论是在生产力和创新,在教育和专业资格方面,还是在基础设施方面”。

4)重点发展“微电子、生物技术、先进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数据科学、IT安全、量子技术或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关键技术”。

5)加快基础研究向应用转移,拓宽创新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