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美国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现状研究
美国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现状研究摘要: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类型和教学用具呈更加多样化的趋势。
师范教育的教授在科学课程实践方面起带头作用,使师范教育成为培养具备先进理念的科学教师的重要保障。
美国的公共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等对科学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标准;基准;科学教材;师范教育;公共教学资源张军霞,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理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助理研究员。
202160年代以来,美国对基础科学教育极为重视,形成了国家资助、社会支持、学校重视的有利于基础科学教育发展的局面,使得美国科学教育理念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国际科学教育的影响也很大。
目前美国各个阶段的科学教育都在新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改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美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与实施的现状,从中对其教育理念如何影响小学科学教育可以有所了解。
一、长期的研究计划和相关文件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宏观指导从20218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有几个比较长期的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计划,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美国科学院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2021计划”,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的《范围、顺序和导向》也在202190年代产生了一定影响。
美国原来是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
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一项致力于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2021计划”,编写出版《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对美国社会重视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了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政策,使得美国科学研究院继“2021计划”开始之后,进行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在1995年底完成《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
《标准》有六个主要内容: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职业发展标准、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学程序标准、科学教育系统标准。
《标准》对教师的自身水平、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及组织、教学评价以及管理机构、社会支持系统都提出了要求[2],体现了对全国科学教育实施与管理的全面指导,因而成为科学教育各界参照的依据。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评述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评述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一直是备受的话题。
在当今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简要介绍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的背景和重要性,回顾其历史演变,阐述当前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启示和建议。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自那时以来,美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20世纪50年代,由于苏联卫星上天和美国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美国政府推出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一系列计划,致力于提高科学教育质量。
20世纪80年代,面对国内科技竞争力的下滑,美国政府又推出了“2061计划”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对基础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
在教育目标上,美国政府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了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与自然科学之间的。
在教育方式上,推崇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来提高科学素养。
然而,尽管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效果不佳。
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的整合。
面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美国政府和各界人士正致力于推动基础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变革。
他们提出了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战略,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美国政府还在积极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强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以缩小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表明,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动变革和创新。
美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
美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对STEM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K12阶段,即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是STEM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期。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美国K12阶段STEM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STEM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美国K12阶段的STEM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STEM教育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各级教育机构也积极开展STEM教育改革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STEM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美国K12阶段STEM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性别和种族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STEM教育的深入发展。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推进STEM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美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教育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美国,K12阶段(即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2年教育)的STEM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STEM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旨在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STEM领域人才。
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也积极参与STEM 教育的推动和实践,形成了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方联动的教育生态。
尽管美国在STEM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STEM领域的师资短缺、学生兴趣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STEM教育的深入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最近20年里,各发达国家无不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改革措施各具特色。
现以美、英、法、德、日、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例,考察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状况及其特色,分析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动态,以便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以下明显趋势。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行政主体即决定课程与编制的主体。
“世界各国依照课程行政主体之别,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行政体制。
如法国从拿破仑时代开始就一直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课程,称为‘国家本位课程’;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制定自己的政策,就是在同一个州的范围内,不同的城市和社区也有不同,大体上属于‘地方本位课程’;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以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称为‘校本课程’”[1]。
然而到了20世纪后期,世界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与编制的主体上出现了从一元向多元转化的趋势,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共同影响课程的设置和编制。
1.分权制国家对课程行政的介入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依旧没有宪法赋予的教育管理权的情况下,由联邦政府的公共福利部与各州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并征求教育专家的意见,从而取得了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学习领域”,也就是课程设置的领导权。
各州教育管理部门在联邦的指导下负责制定自己的课程教学大纲。
然后各个学校在各州的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本校情况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决定选用何种教材和教学方法。
现在,澳大利亚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校都有比较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设置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步强化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宏观控制。
90年代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
90年代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一60—80年代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概述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远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
当时由于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出于竞争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在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了新数学教育运动。
一方面把大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内容下放到中学,另一方面在中小学增加一些近代和现代的数学内容。
由于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尖子的需要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强调培养学生能力而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果少数学生数学成绩有所提高,而大多数学生成绩下降,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批评。
70年代在美国掀起一场“回到基础”的运动,从教科书中删去新数学内容,重新强调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但是这种倒退,同样不能适应美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提高中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需要。
1980年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80年代中小学数学的建议(文件标题为《行动计划》),针对当时社会的需要和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八条建议:1.解问题是80年代学校数学的重点;2.数学的基本技能应包括比计算能力更多的内容;3.数学教学要在各年级充分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4.既讲效果又讲效率的严格标准应当应用于数学教学;5.要采用比传统的测验更为广泛的措施来评价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绩;6.要求所有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并且设计一种具有大范围选修的灵活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7.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8.把公众对数学教学的支援提高到与理解数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相称的水平。
每条建议都做了具体的阐述。
在这之后,一些州根据上述建议重新编订了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课程延长1—2年,有些州和教科书出版公司改编了中小学数学教科书。
以纽约州为例,1981年开始起草幼儿园——八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以后陆续起草七——十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经过试验并加以修改后在全州实行。
国外课程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国外课程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摘要:由于各国课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经济基础和能为课改提供的条件的不同,因而所采取的具体举措也不尽相同,但处在地球村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大环境下,各国课改的大趋势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以美国、英国、日本和前苏联为主要代表,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进行分析综合,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育兴国必先兴教育,如何运用教育的手段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各国所积极探索的,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其路线、成果、经验及教训对进入新世纪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改革从拿破仑时代法国就开始实行国家本位课程(国家本位课程指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的基础课程)。
自1973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自由支配年授课总数10%的权力;1986 年1月1日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全面展开,将教育行政权力下放,自此新的课程行政分权模式逐步建立完善。
美国为地方本位课程(地方本位指施行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政策,就算在同一个州,不同城市和社区也有所不同)。
美国的国家统一课程实质上是由国家机构在某些学科领域精心编制而成的质量标准,公立中小学的课程门类和开课最低时数都由州教育部门制定,而每门课程的内容及采用的教材可由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
英国属于校本课程(即对学校课程的制定不加干涉,基本上都由学校自主决定选择哪些课程)。
前苏联是国家控制课程,自1993年起俄罗斯公布了基础课程计划,把课程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个部分,可变部分由学校自行决定而不可变部分是国家的核心课程。
1872年日本文部省效仿法国教育制度制定了《学制令》,建立起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从1879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教育令》,《教育令》将课程管理权交给地方。
188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修改后的《教育令》,加强中央对教育的监督管理。
美国“择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态及启示
模 的不满。 了使教育更平等 、 为 更普遍 、
质量 更高 ,美 国 政府 实施 了教 育 改革 ,
而择 校就 成 了美 国 教 育 改 革 的一 个 中
石 学 校就学 . 磁石 学 校在 消 除种 族 隔离 方 面 已取得 了一些 成效 。
心议 题 。 国政府 将市 场的 自由竞 争机 美 制 引 入学 校 . 以使个 人 的选 择在 教 育市 场中 具有 最大机 会 。
S ho ea e neA scain H L A 下 称 “ 会 ” 统 co l glD f s soit , S D , L e o 协 )
一
、
2 特许 学校 : . 这种学 校由公共教
育 经 费 支 持 . 由教 育 团体 或个 人 开办 并 负 责 管 理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独立 于学 区 ( 国公 立 学 校 系 统 的 基层 管 理 机 美 构) 。特 许 学 校 虽仍 属 公立 学 校 , 享 但 有 充 分 的办 学 自主 权 。学 校可 自行 决 定 课 程 编 排 、 本选 择 、 间安 排 和教 课 时 师 任 用 。 目前 美 国有 3 0 0 0多所 特 许学 校 。到 20 0 4年 l 月 ,有 4 1 0个 州 通过 了特 许 学 校立 法 。但 在 教 师 任用 、 资金 筹 集 等 许 多方 面 各 州法 律 不 同 。
立 学 校 的 选 择 能 力 和 购 买 能 力 , 大 家 增
高 ,该校 就 必须 支付 学 生 的补 习费 用 。 在 《 让 一个 孩 子 落 伍 》 思 想 的 指 导 不 总 下 . 国教 育 目前 已基 本形 成 了多 元 化 美 特征 . 特许 学 校 、 石 学 校 、 费 券 、 磁 学 家 庭 学 校 等多 种 教 育 形 式 的 发 展都 已初 具 规模 。 1 石 学 校 : 类 公立 学 校 往 往 .磁 这
教育思潮
一、名词解释1、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是现代世界教育思潮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勃兴于20世纪60年代,同各国经济发展呈互动关系,在各国新的教育思潮不断涌现的今天,仍然保持者强劲的力量。
2、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是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 它的产生有赖于悠久的文化基础、渴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竞争的政治基础。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科技重要性的广泛宣传, 以及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上的科技取向。
3、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的教育理论思潮。
这是一种在西方具有极大影响的教育理论思潮。
4、终身教育(学习)思潮:终身教育: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总和。
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一切教育方面,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和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
终身学习: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5、全民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6、进步教育思潮:进步教育是用来表示1910一1950年之间美国学校中所发生变化的一个名词。
是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基础,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主张在课程、内容、方法及师生关系上进行教育改革的一种教育派别的思想。
7、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是把以发生认识论为核心的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认知能力、教学过程和学科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中,提出了以学习知识结构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8、教育思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与价值观、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而广泛影响的教育思想潮流。
是关于教育的一种观念形态、抽象理论,是对历史和现实社会中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观反映。
二、填空1.里根总统时期推出的《美国2061计划》:它是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定的,全称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其主旨是普遍提高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科学、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育质量。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反思和影响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反思和影响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反思和影响引言: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阶段,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推动教育进步而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反思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中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1.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包括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
(1)课程设置:从传统的重视文理分科到注重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中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
(2)考试制度:中国长期以来注重考试成绩,但近年来开始推行综合素质评价,试图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3)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受到质疑,中国开始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2. 外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不同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各有特点,以下以美国和芬兰为例进行分析。
(1)美国: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还推行了普及高等教育的政策,鼓励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2)芬兰:芬兰基础教育改革以素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芬兰取消了中考制度,实行了综合评价制度,并减少了课堂作业量。
二、中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1. 教育内容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该寻找好教育内容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点。
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可能会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过于注重能力培养可能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教育改革需要找到合适的教育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2. 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基础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但也不能忽视社会需求。
学生个性发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教育改革需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中外基础教育改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1.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中外基础教育改革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比较教育》第三至五章阶段测试及答案
《比较教育》第三至五章阶段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比较教育史上,萨德勒是一位跨时代的人物,他所阐述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为以()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观察法B、借鉴法C、历史法D、比较法正确答案:C解析:在比较教育史上,萨德勒是一位跨时代的人物,他所阐述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为以历史法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教材P67。
2、汉斯在其代表作——()中历史地、详尽地讨论和分析了三大因素,阐明了它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
A、《教育年鉴》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C、《人权——意见与解释》D、《俄国教育的传统》正确答案:B解析:汉斯根据人的发展,把一个民族的发展比作一个人的成熟过程,由此推导出相应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汉斯在其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中历史地、详尽地讨论和分析了这些因素,阐明了它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
参考教材P75。
3、通常来说,对“动态”细节、有关变化及趋势进行描述时比较适合使用()方法。
A、图表式并置B、文字式并置C、平衡比较D、阐释比较正确答案:B解析:文字式并置又被称为横列式。
通常来说,对“动态”细节、有关变化及趋势进行描述时比较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参考教材P77。
4、诺亚与埃克斯坦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将()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之中。
A、泛化B、量化C、个案分析D、实验正确答案:B解析:诺亚与埃克斯坦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将量化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之中,体现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从早期注重哲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向注重经验和计量方法的转向。
参考教材P82。
5、将比较研究与教育决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比较研究的实用价值的是()。
A、贝雷迪B、霍姆斯C、埃德蒙·金D、诺亚与埃克斯坦正确答案:C解析: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方法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比较研究与教育决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比较研究的实用价值。
美国教育动态
制度改革 , 不能仅 仅凭 阅读 、 数学 等科 目的考试成 绩 对学校 、 教师 、 学生进行 评价 ; 次 , 其 学校 还应该
开设广 泛 的课程 供 学生选 修 , 是保 障 其健 康 发 这
展 的 基 础 。日
有 旺盛 的精 力投 入到 学 习 当中去 , 成绩 的提高 其
也成 为必 然。 调 查 表 明 。 有 1.% 的 学 生 达 活 动与其 学业 成 绩 密 从
切 相关 主要 由于生理 及 行 为方 面 的原 因造成 的 。
如 从 事体育 活 动可 以促 进血 液循 环 , 大脑 得 到 使 充 足 的血液 供应 : 动练 习也可 以锻 炼学 生 的协 运 调 能力 , 并有 利 于其 注 意力 的培 养 。这会 让 学 生
自杀 死 亡 率 占这 一 年 龄段 总 死 亡 人 数 的 1. 2 % 9
( 自杀 死亡率 占全 美死 亡 人数 的 1 %)它 已成 而 . 4 , 为危 及年轻 人生命 的第三 大杀手 。为 了降低 中学 生 自杀 率 。美 国非 营 利 组 织 心理 健 康 检 测 组 织
(cenn rMetl a h S Sre igf na He t ,MH) 施 了 自杀 症 o l 实
自 杀 症 候 预 防 计 划 荚 涅 中 学 生
美 国伤 害预 防与控制 中心 ( a o a C ne r N tnl et f i ro I uyPeet na dC nr1的统 计数 字表 明 , n r rvni n ot ) j o o 近 年来 , 1~ 4岁 年 龄 段美 国青 少年 中 , 10 在 52 每 0~ 2 0名有 自杀 倾 向 的学生 中就有 1人 自杀 ;每 年 0
不 明 显 的 主 要 原 因
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理论与途径
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理论与途径刘春香【摘要】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经过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期间多种理论被用于理解和解决课程改革中涌现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三种重要的理论——系统理论、复杂理论和网络理论对美国基于共同标准的课程改革的影响.【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共同标准;系统理论;复杂理论;网络理论【作者】刘春香【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989年,在布什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兴起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它以全美数学教师协会发表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为其开始标志,特指由学科标准的倡导和建立而引发的教育系统内核心要素的变革。
[1]截至2014年,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已有近30年历程,多种视角被运用于理解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问题。
那么,其课程改革策略主要受哪些核心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发展历程,阐述对其最具影响力的三种理论——系统理论、复杂理论和网络理论,并揭示在这三种理论的共同影响下,当前基于共同标准的课程改革的行动逻辑。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至今方兴未艾。
1989年,布什政府倡导建立新的“世界级标准”,开启了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随后各学科课程标准纷纷建立。
1989年至2014年期间,其经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989年至2001年是各州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探索期,主要表现为各专业学术机构建构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克林顿政府1994年《美国学校改进法》的要求下,各州依据自愿性原则,参照学科课程标准设置各州学术标准,并应用标准测试监测课程标准的实现程度。
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是在2001年至2010年,以小布什总统签署《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为主要标志。
为追求优质而公平的教育,使所有学生达到2014年教育目标,该法案强调根据标准测试的结果,运用硬性的绩效问责指标考察学校的进步情况,作为对学校问责和干预的依据。
全球基础教育改革新趋势
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性工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纵深挺进,教育元素的全球流动加剧,教育国际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全球基础教育呈现出一系列共通的新取向、新变化和新特点。
理念自觉,着眼全球教育共同利益。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发展共同体是未来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育成为凝聚全球共识的引领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向前。
尤其是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促使各国逐渐超越狭隘的、单一的民族思维和国别藩篱,增强了从国际视野审视基础教育的自觉意识,强调互学互鉴,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全球教育治理走向共同利益。
夯实根基,强化核心素养的基础功能。
在顶层设计上,各国、地区及国际组织相继建立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能力框架及教育体系。
如我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美国涵盖“全球意识、经济和商业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境素养”五大核心素养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加拿大的“认知、人际交往、个人内省”的核心素养框架、欧盟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等,将核心素养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分解成下位指标和任务要求,有机地、系统地融入基础教育的目标确定、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管理评价等各个过程和环节,以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挑战的核心素养。
技术赋能,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今时代,数字科创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提质增效的动力引擎。
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关注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联通,纷纷制定专门的战略,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如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联通,学生赋能》及欧盟的《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我国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英国的《数据科学技能动态》、韩国的《智能教育战略》等,深入落实技术赋能基础教育的战略,加强基础教育资源数字化、程序数字化和能力数字化的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基础教育强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助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基础教育优质高效发展。
美国2013财年教育财政预算新动态
世 界 教 育 信 息
W o l u ai n I f r t n r Ed c t n o mai d o o
No4, 01 . 2 2 Ge e a . 6 n rlNo29
美国 2 1 0 3财年教 育 财政预 算新 动态
即发 布了 2 1 财 年教育财政预算 . 03 提议 将 2 1 0 3财年 教育财政经费着重用于 以下 四大领域 的改革 与发展
收 稿 日期 :0 2 0 — 3 2 1— 2 2
邦 教育 部 提议 为 “ 资 创新 基金 ”T eIvs n 投 ( h net gi i n
作 者 简 介 : 娟 (9 0 )女 , 西 安 康 人 , 西 理 工 学 院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讲 师 , 谭 18 一 , 陕 陕 比较 教 育 学 硕 士 , 要 从 事 比较 教 育 及 学 前 教 育 的 主
育 部 发 布 《 争 上 游 计 划 实 施 摘 要 》 R c ote 力 ( aet h
TpE eui u a ) 宣告 该计 划正式 实施I o x c t eS mm  ̄ . v 3 J 时
Po rm) 产估 值下 调 , 得 赤字 增加 2 0亿 美 元 。 rga 资 使 1 预计 2 1 0 3年财政 赤字 约为 90 0亿美 元 . G P 1 占 D 的
地 方消 除学业 成就 差距 、 加 学 生 学 业 表 现 的改 革 增
5 %. 2 1 . 较 0 2年下降 42 0亿美元 . 5 9 降幅达 3 . %。[ 26 1 2 1
面对经 济危机 的 巨大财政 压力 .奥 巴马政 府在
本次 预算 中仍然 为美 国教育增 加 资金投 入 .教 育 预 算 总额达 6 8亿 美元 . 2 1 9 较 0 2年增 长 了 1 美元 , 7亿 涨 幅达 2 % , . 涵盖基 础 教育 、 等教 育 、 5 高 职业技 术 教 育 、 师教 育 、 教 特殊 教育 、 学生 资助 、 教育科 学研 究 以 及扩 大就业机会 等领域日 奥 巴马政府希冀 通过增加 教育 投资 .帮助 民众获 得重 振美 国经济 所需要 的知 识 和技能 , 同时继 续授权 并鼓 励各 州 、 区及 学校 进 学
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运行机制探析
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运行机制探析摘要: 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是目前美国国内最权威的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NAEP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支持系统、专业化评价系统、公开透明的报告系统等特点的分析,可为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美国教育进展评价;运行机制;借鉴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4-0158-02NAEP现已成为衡量美国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为美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美国《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教育研究中心发表的一项教育政策影响因素专家调查报告显示,NAEP及其报告卡分别被评为近十年来影响美国教育政策最重要的研究项目和信息源[1]。
NAEP概况起来有如下特点:一、全方位的支持系统1.法律和政策支持法律和政策支持是评价实施的根本保障。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 评价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众矢之的。
同时,随着州绩效责任的建立,也提高了人们对评价的积极性。
美国这种政策性导向为NAEP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1年,NCLB法案明确规定,所有希望接受联邦政府I 号资助(Title I grant)的州,必须每两年参加一次NAEP对4、8年级阅读和数学的评价,以此确定是否符合或超越“适当年度进步”(AYP)目标,从而以法律形式保障了NAEP在教育问责制中的地位。
2.服务支持服务支持是教育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NAEP的教育管理机构是NAGB和NCES。
NAGB是一个由国会授权的、独立的机构,其职责包括:选择评价的学科,为每个年龄段和年级要测试的学科领域确定合适的成就水平,开发评价目标和测试规范,设计评价方法,开发评价结果报告和传播的指导原则,开发州与州之间、地区与国家之间比较的标准和程序, 采取适当的措施改进评价的形式和内容[2]。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第三章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动态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美国的幼儿教育改革
(三)皮亚杰教育实验研究 1.皮亚杰的主要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最著名的学说,是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 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以上四个阶段的特点是:①发展顺序不变,但具有个别差异。②具有普遍性。③依赖认知发 展。④可普遍化为其他功能。⑤各发展阶段都是在逻辑上有组织的整体。⑥各阶段的顺序是 自然的阶层。⑦每个阶段,在思考模式上会表现出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
第一节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美国 幼儿教育改革
(二)主要改革内容 1.教育目标
美国的幼儿教育极其开放,不同的幼儿教育机构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但一般都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帮助幼儿学会社会交往
帮助儿童学会与同伴、成人相处
改革主要目标
辅导幼儿学会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帮助幼儿发展高度的自尊水平
改善儿童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增进情感和社会发展,改善认知能力,尤其是语言和 概念方面的技能,建立能使将来学习成功的态度和信念,增进儿童和家长的自尊和尊 严等。 2.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
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点:为儿童看病治牙;为儿童提供社会服务和家庭服 务;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使用;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做好儿童人小学的准 备。
保育学校性质复杂,种类繁多,以私立和半日制为主,一般招收2. 5一5岁的幼 儿。保育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对儿童进行教育该机构的师资水平较高,大多数教师 受过大学以上的专业训练,因此收费昂贵,是富裕庭家子女独享的机构。 3.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处于美国幼儿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它主要招收3一5岁的幼儿,其 中最多的为5周岁的幼儿。幼儿园多为公立,为小学打好基础。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精)
Next
一、国际教学理念的变革
不过近几年来,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深感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 因而也采取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水平的监控。特别是为了提高 公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近20年来,美国各州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面进行 了多项有益的改革尝试,并就建立保证教育质量并促进其不断提高的绩效制度 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就前者而言,其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学的考试和测验等微观 领域,而后者则触及到学校和学区乃至州的总体教学评估等宏观层面。正是通 过这种双重并举的大范围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开始呈现逐年提高的势头。 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州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州级评价体 系的建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州级考试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学业考核 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测验的对象则涵盖中小学的各个年级,测验的 起始时间亦呈低龄化的趋势。从测试的年级来看,多数州是在小学 3年级以后 才开始对学生进行测试。但近年来,包括阿拉巴马州在内的7个州开始对小学 1、2 年级学生,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为了尽早诊 断和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高中阶段的考试也受到了各州的普遍重视。 1996—1997 学年,有18个州要求高中毕业生参加州组织的统一考试,并以此 取得毕业资格。虽然美国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却开始发生变 化。如在测试中越来越注重开放题和表现作业等非传统的测试方法。
N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封闭的,其不仅表现为空间形式的封闭,而且更 体现为学生心灵的窒息和压抑。因此如何把一个僵化封闭的课堂转变为一个开 放与生动的,同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场所,这也一直是各国教育学界关注 的改革重点。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最近所作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当学校、家庭和 社区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积极,他们愿意呆在学校的 时间更长,而且心情也更好。这个报告是基于10 年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一 项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了如下的事实:即无论家庭的收 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家长积极参与教学,学生就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并在学校得到更健全的发展。由此美国全国合作学校网提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 六种父母参与教学的手段。 就欧洲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亦十分重视家长的参与。自上一世纪70年 代以来,不少国家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课题研究,同 时并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多种手 段和措施,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教育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策略。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策略。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
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初目标。
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
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
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
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
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
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
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
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
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门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
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
知识是力量,而在一定情况下,道德与人格更是力量。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
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如何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日美俄基础教育学习负担改革动向及特征
( ) 日本 基础 教育 学 习负担 改革 动 向 一
日本 自明治 维 新 至2 0世 纪 8 代 初 期 0年
实际国情,力求实现学习负担轻重动态平衡 这 1 0 0 多年 的 时 间为 “ 超 型现 代 化 ”历 史 赶
学 习负担 改革 动 向及特 征 ,在此 基 础上进 一 术 教 育 ,增 加数 、理 、化的教 学时数 ,减 少 步揭 示 了教 育全球 化背 景 中基础 教 育学生 学 音 乐 、美 术 的课 时 ,将 竞争机 制 引入教 育 , 习负担 改革 的国 际广泛性 的客观 规律 ,将 新 世纪 基础 教 育学 生学 习负担 改革 置于 全球 视 野 中来 把 握 ,在 借 鉴学 习 负担 改革 国际经验 的基础 上推 进我 国新 世纪 基础 教 育 的学 生 学
习 负担 改革 的 国际经验 。 关键 词 : 日本 ; 美 国;俄 罗斯;基础 教 育 ;学 习 负担 学 生学 习负 担 的轻重 问题 一直 是全 球基
“ 赶超 型现 代化 ”的教 育发展 中存 在 学生 厌
学 、逃 学 、弃学 、人 格扭 曲、甚至 自杀 等 许
多 “ 育公 害 ”,学 生学 习负 担过重 成 为 教 教 育弊 端 的集 中体现 。2 0世纪 5 0年代 初期 , 随 着 日本经 济对 教 育提 出的更 高要 求 ,教 育 随 之做 出改 革 ,基 于 经验 主义 的新 教 育观 被 评判 , 而基 础学力 ( 、写 、算 能力 )被 重 读
《 国 中小 学教 育》2 0 年第5 外 06 期 新 世纪 的 第三次 教 育 改革 ,重 点是 重视个 性 容 等 ; 主 张 学 生 拓 展 自 己的 学 习 和 家 庭 作 教 育 ,倡 导宽松 教 育理念 与 “ 学 力观 ” 。 新 这 其 中 的 一 个 核 心 改革 是 减 轻 学 生 学 习 负 担 。2 0 年 4月 8日,试 行 了3年 的 基 础教 02 业 ;允许 学 生课外 补 课 ,聘 请 家教 等做法 : 文部科 学 省还 委托 国立教 育政 策研 究所 ,对 新 《 习指 导要领 》3年过 渡 期 内是 否真 的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邦教育券自提出以来,经过布什政府的 努力,终于走向了实践,这是美国教育券计 划实施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布什政府的2007年度财预算中,致力于扩 大学校选择机会的基金,布什重申他致力于 帮助深陷不利学校学生走出困境的使命,要 求为美国机会奖学金提供1亿的资金。
二 美国私立教育券计划
美国向来有私人或私立机构资助教育的传统。 1991年,印第发那波利斯金公规则保险公司总裁鲁尼宣布创 立“教育选择慈善信托”(Educational Choice Charitable Trust),为城区内低收入家庭K-8学龄儿童提供资助,以便让 他们能去私立学校就读。 1992,圣安东尼,儿童教育机会基金(the Children’ Education Opportunity Foundation) 1998年,儿童奖学金基金(the Children’ scholarship Fund) 仅在2002年,私立教育券计划服务于全美46000元学生,大 约提供6000万的学费援助。
2 学校选择运动发展的原因
(1)公立学校的封闭与科层体制造成效率低下 1990年,布卢金斯:《政治、市场与学校》,痛斥 公立学校的弊病、倡导“择校”。 盖洛普测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发表调查:公 立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使大多数人感到不满; 在各种改革措施均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应该从学校 体制上寻找原因。“择校”是一剂良方。
一 公共经费教育券
(一)美国“一州两市”的教育券计划 1 威斯康星州教育券 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全美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凭 证计划——米尔沃基家长选择方案(the Milwaukee Parental Choice Program, MPCP) 1990年,正式运作:是最早允许家长借助教育券的 资助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不包括教会学校)之间进 行学校选择的项目。 1998年,正式扩展到教会学校。(威斯康星最高法 院关于教育券是否违宪的判决结果)
(2)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理论获得了支持
借助在经济领域的成功,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理论获 得了“市场意识形态”的位置,它们的主张成为了 必然的选择: 重新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学校的举办者、办学 者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学校为学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 学校获得教育经费的拨款机制和办学经费运营方式 的改变; 学生(家长)是教育市场中的顾客,他们采用“用 脚投票”的方式来评判学校的好坏与公共经费的流 向。
特许学校 (charted school)
磁石学校 (magnet school)
提升质量与竞争力
第一节 以选择提升质量: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 公立学校及其不满 自1983年《教育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 在必行》报告出台以来,美国各界对公立学 校的不满情绪日渐加深: 伴随生均经费不断增长而来的SAT成绩的下 降;美国学生在国际性比较中的不佳表现; 贫富学生学来成绩差距的拉大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相关人士认为, 高质量的教育不是僵死的教育,义务教育阶 段的就近入学办法,旨在为家长提供方便, 而不是完全限制其选择权。 为适当满足家长的择校愿望,美国中小学 出现了反对公共教育整齐划一、反对义务教 育的强制性思潮,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特色 学校。如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形成了学 校重建运动(School Restructuring Movement)
对公立学校的批判与重建主张是伴随着对 上学的自由选择需要而发生的,公立学校批 判者认为公立学校不足以满足多种价值观、 多种文化、多种不同教育需求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前后,公立,在明尼苏达州上有一 个桥梁突然间坍塌了,而当时正是交通的高 峰期,60辆汽车掉进了水当中,其中很多人 死亡,很多人重伤,其中也有一辆正在运送 学生的校车也掉了进去,但是庆幸的是只有 几个孩子受了一点点的轻伤,大家几乎是安 然无恙的。——它的安全系数要比其它的运 送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安全系数要高出很 多很多倍。
第三节 特许学校:委托-代理的模式
如果说教育券计划是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 中重建公立学校的第一项大计划,那么,特 许学校无疑是美国目前公立学校改革中最具 生命力的举措。相对于教育券受到的争议, 特许学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欢迎。
一 特许学校的涵义
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是指在获得法律 批准并获得者州(学区)签订的办学合同章 程和公共教育经费支持下,由大学、社区学 院、教师团体、社区组织、工商企业、甚至 个人来经营和管理的学校。 特许学校一般由州设立,必须达到其他公立 学校的所有标准,并能够与学校所在的学区 竞争生源,前提是这类学校不能根据能力或 家长的收入来挑选学生。
传统公立学校 学校性质 办学使命 公立 教育公平
特许学校 公立 教育公平+教 育自由
私立学校 私立 教育自由
办学主体
办学与管理 招生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一)美国篇
新自由主义主导 下的创新传统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前言:跨世纪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以全面提高教 育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实际上,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只是美国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浪潮的延续,要大致把握美国基 础教育的发展动向,需要跨世纪的视野。
全美最大的教师工会组织,有270多万的各级 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会,被誉为是为学校、为 学生而战的坚强卫道。 NEA的前主席钱斯(Chase)认为:美国公 立学校正在取得有目共睹的进展,它们理应 得到支持,而不应该被抛弃;学校选择等市 场化的做法将彻底摧毁美国公立学校的精神 传统,威胁教师的职业保障。
2克里夫兰市教育券计划
1996年推行,但阻力重重。 2002年6月,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克里夫兰择 校计划不违宪。 2001-2002学年,克市从学前班到8年级,共 有4456名学生带着教育券转入么立学校,而 其中99%的人选择了教会学校。
3弗罗里达州教育券计划
1999,教育券的发放是根据学校被评定的等级而定, 具有竞争性色彩。 州教育厅将全州公立学校分为6级(A到F)。评定 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校的学生成绩、到校率、毕业率 及其他因素。更高级别的学校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 额外经费(A级学校每个学生每年100美元),而且 还免去一定的政府管制;如果学校4年之内有2年被 评定为不合格(F),则该校学生有机会领到教育 券,用于支付选择其他学校的学费。
SAT是什么?
是英文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缩写,中文名 称为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是由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 普林斯顿市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举办的。 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 学金的重要参考。目前,如果高中生要申请美国的 顶尖大学,除了要提供TOEFL这样的语言能力考试 成绩以外,90% 的学校要求参考学生的SAT 成绩, 因为它是美国大学所能够得到的唯一可以比较来自 不同地区和学校学生能力的成绩。
(二)2004年美国联邦教育券
2003年9月10,美国众议院批准了哥伦比亚华盛顿 特区由税收支持的教育券计划,2004年1月22日参 议院通过。 该计划以“美国机会奖学金”(America’s Opportunity Scholarships,AOS)的形式运行,以 帮助特区学生选择上私立和教会学校。 该计划规定,联邦每年为哥伦比亚华盛顿特区低收 入家庭孩子提供140万美元的专项资金,至少每年 有1700名公立学校的孩子将得到价值7500美元的学 券,以便选择宗教性的或其他私立学校就读。
(二)反对方
学校选择作为一项政策,也始终受到来自各 种力量的批判与抵制。 主要有来自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NEA),全美教师联合会(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AFT)和 地方学区的反对。
全美教育协会(NEA)的反对
卡内基基金会的反对:
学校选择导致这样的后果,一方面来自优 势群体家庭的更有能力的孩子会首先离开公 立学校; 另一方面公立学校对于择校带来的挑战也 不会做出反应,因为仅有的公共教育经费将 会更少。
第二 节 教育券计划:以脚投票
教育券计划或教育凭证计划,有时又翻译为 教育券、学券计划,自从美国弗里德曼提出 以来,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改革公立学校, 实施学校选择的方式。 在美国教育券的种类也非常多,有通用券和 非通用券,有公共经费教育券与私立经费教 育券,也有扶弱性和竞争性的教育券。
二 特许学校的特殊运营机制
特许学校被“特许”之后,学校在人员聘用、 课程设置、办学经费使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 自主权,几乎是独立于政府管理之外,政府 则通过绩效责任来管理特许学校。 特许学校的基本理念:用取得满意成绩来换 取运作和管理的自由。
特许学校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它通过改变公立教育组织的运营机制,可以 达到强化学校专业人员提高学生成绩的动力。 如果学校达不到令公众满意的办学效果,家 长可以随时将学生转走,学校也将随时被取 消、关闭。
2001年,小布什政府:
重提公共教育经费补助私立学校的教育券计划,明 确继续支持并加强择校,并增加经费。 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2002-2005年, 美国公立中小学所有3-8年级学生都必须接受各州政 府统考,各学区都要提交成绩报告,以使学生家长 获得必要的择校权。如果一所学校连续两年教学成 绩低,学生可以转学,学校经费将减少;如果连续 三年教学质量不提高,该校就必须支付学生的补习 费用。 《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