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资料

中国建筑史发展概况资料

神庙的房屋,是在基址上开挖成平坦的室内 地面后再用木骨泥墙的构筑方法建造壁体和 屋盖。
神庙的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彩 画是在压平后经过烧烤的泥面上用红和白色 描绘的几何图案,线脚的做法是在泥面上做 成凸出的扁平线或半圆线。
这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发现,表明原 始社会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开始创造出 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 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 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二里头的另一座殿堂遗址中,可以看出更为 规整的庭院式建筑群,在夏代至商代早期,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 定型。
商代青铜工艺已达到相当纯熟程度,手工业 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展、生产 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 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西周时期,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 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 城大的不超过王城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五分 之一,小的九分之一。
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本章要点
原始社会建筑 奴隶社会建筑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
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 段。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缓慢的,我们的 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地 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 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 求。
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
点,便于挖作洞穴。
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 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 形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为 的窑洞式住宅。
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 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 被地面建筑所代替。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B.阴阳五行等学说在汉代建筑中的反映 • 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说 五种方位:东南西北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四季:春夏秋冬 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东 春 青龙 木 西 秋 白虎 金 南 夏 朱雀 火 北 冬 玄武 水 中
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对于气 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地区非常适用。
中国建筑发展史
河姆渡遗址中的 大房子 用木柱将建筑 架空,面积有 160平方米,它 是靠隼卯连接木 结构,以梁柱承 重,用芦席充当 墙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榫卯木构件
隼卯(榫卯) 靠构件相互之间
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 件的方法。河姆渡遗 址中发现的隼卯有燕 尾隼和企口等形式。 隼卯技术是日后成熟 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 筑体系的技术关键, 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 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 特点所在。
1、穴居与巢居:
穴居平面图
半地穴建筑 地穴以上周 围为“木骨泥 墙”。屋顶和墙 壁的结合类似后 来的歇山式屋顶。 房屋平面布局以 火塘为中心。
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仰韶文化 )
中国建筑发展史
半坡遗址复原图
中国建筑发展史
中国建筑发展史
地面建筑 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 出现了双室套间
中国建筑发展史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战国的历史概况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 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 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 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
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 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 (或称台榭)的出现。
中国建筑发展史
• 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长1300多米,南 北宽500多米,高出地面十米。
• 咸阳的一号宫殿复原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2004年9月23日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古史传说的时代
燧人氏
火的应用,熟食
有巢氏
构木为巢,住屋的开始
伏羲氏
渔猎时代,数字概念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国 古
神农氏
取农诸业时身代,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小结
1. 建筑类型:宫殿、宗庙、住宅、城市
2. 建筑结构:土木混合结构体系
3. 建筑技术:瓦,陶水管,斗拱,
4. 空间观念:等级, 中央与四方
5. 空间组织方式:庭院、中轴线、夯土台基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6。重要建筑实例: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庭院


大地

2.重要建筑遗存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三重城 宫城北部有池苑,南部为宫殿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早商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郑州商城
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 城内:宫殿,宗庙 城外:作坊,住宅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女神庙全景,自北向南看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 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 ◆ 室内墙面装饰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一、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1.原始(北穴居南巢居)●长江:干阑建筑。

eg.浙江余姚河姆渡(榫卯结构)●黄河:木骨泥墙。

eg.仰韶文化(母系)、龙山文化(父系)●最早室内装饰——白墙刻画图案——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最早古老神庙——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内——女神像二、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1.夏(茅茨土阶时期)前2070-前1600年●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夯土高台)●意义: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土架夯土建筑,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走向定型。

2.商前1600-前1046年●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亳(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中的宫殿遗址●青铜器工艺成熟,甲骨文3.西周(从茅茨土阶进入瓦屋)前1046-前771年●《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城市建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

●实例:陕西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意义: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原因是瓦的发明与使用)●最早的四合院●最先发现的两进式群组●第一个完全对称的群组●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前堂后室”的格局●第一次出现用“屏”(照壁,补充:照壁位于大门之内,影壁位于大门之外)●建筑技术●瓦的发明与使用●出现半瓦当、铺地方砖、三合土(白灰+砂+黄泥)抹面●斗拱的出现(在青铜器上有栌斗形象而非在建筑上发现)4.春秋前770~前476年●理论:老子《道德经》中有,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

●实例:秦宗庙建筑遗址。

由单体建筑围合的四合院,轴线完全控制建筑和院落空间。

●建筑技术●瓦开始普遍使用●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砖也开始被使用●抬梁式构架已经出现●建筑装饰与色彩发展三、封建社会初期的建筑1.战国前475~前221年●理论:《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08 封建社会建筑-1

08 封建社会建筑-1

西汉末叶,台榭建筑渐次减少,楼阁建筑开始兴起。战国以 来,大规模营建台榭宫殿促进了结构技术的发展,有迹象表 明己逐渐应用横架。长时期建造阁道、飞阁,促进了井干和 斗拱构造的发展,在许多石阙雕刻上己看到一种层层叠垒的 井干或斗拱结构形式。从许多壁画、画像石上描绘的礼仪或 宴饮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殿堂室内高度较小,不用门窗,只在 柱间悬挂帷幔。文献所记西汉宫殿多以辇道中相属,而未央 宫西跨城作飞阁通建章宫,可见当时宫殿多为台榭形制,故 须以阁道相连属,甚至城内外也以飞阁相往来。
•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 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但真正练易字而臻于化境者, 其唯渊明乎!
• 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渊明的艺术情趣,这 就是陶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
始皇陵墓建筑豪侈,亦前所未 有。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 天下,天下徙送诣七十余万 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 观,百宫,奇器珍怪,从臧清 之”[见注1]。“合采金石,冶铜 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 玉,饰以翡翠”[3]。“以水银为 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 具天文,下具地理。..树草木 以象山”[4],以为可与天地同 久;然仅三年,项羽入关,即 被掘盗取其财物。
白虎
朱雀
漢並天下 青龙
三、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 • 士族大夫厌恶战乱、寻求静谧安定 • “魏晋玄学” • 人的自觉——艺术形式表现人本身
2. 建筑状况:
n 薄葬 n 园林——追求自然、寄情山水,有限表达无限 n 佛教建筑盛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一讲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第一讲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居住区内居住建筑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就建筑风格 及构造方式而言,又可分为半穴居式和地面木架建筑。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
营造技术
■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 地穴式,但后期建筑已经 河南郑州大河村多室型房屋遗址 ,此建筑表 从半穴居进展到地面建筑, 明地面建筑已从单间型向多间型演进,反映出 并且已有分割成几间房间 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的建筑。
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地理学、力学、 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考工记》是我国古代科学手工艺技术的巨 著,是集中国先秦物理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之大 成,可称为“百工之事”。它对后世的手工艺制作、 简单机械、度量衡、建筑等有很大的影响并起到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
.
《 周 礼 考 工 记 》 中 的 王 城 图 解
3)、土坯出现,尺度适宜,错缝搭接;
4)、出现夯土的室内地面。
红山文化--辽河流域
真人头大小的女神 残头像面敷红彩, 眼嵌青色玉片
辽宁牛河梁祭祀遗址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
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虫 蛇的地区采 用过的一种居住方式。
1. 文献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5、重要实例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 山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 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的典型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出现白灰抹面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址——“吕”字形,前堂后室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最早的神庙遗址
第六,环绕向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等建筑布局原则及若干基本几何形体的 应用,已大量应用于或体现在聚落、祭坛和居住建筑之中。

中国建筑史_第一章古代建筑(封建社会中期)

中国建筑史_第一章古代建筑(封建社会中期)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里坊制都城最完 善的形态。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规 划严谨,街坊整齐。设置了封闭式皇 城以处府衙,封闭式里坊控制居民。 其居民区占城内面积7/8,为人口的 集中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东、西两市成为当时中西贸易与文化 交流的一个中心。唐长安城的规划布 局,对东亚一些国家的都城产生过重 大影响。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唐东都洛阳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 位于汉魏洛阳之西8公里,新建城市, 地势平坦,所以布局很整齐。由于是 陪都,规模比长安城略小。 ■隋唐洛阳城平面略呈方形,分为外 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长 28公里,城墙全部以夯土筑成,四面 共辟有8座城门,且位置互不对称。城 内由街道分割成众多里坊(居民区), 形成一种棋盘式的城市布局。宫城位 于外城的西北角,是皇宫的所在地, 城内粮窖密集,现已探出259座。围绕 在宫城东、南、西三面的皇城,是皇 室府第及百官衙署。此外,在城址的 西部还有西苑,是专供皇帝游览的园 林区。 隋唐洛阳平面复原示意图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南禅寺佛殿较小,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屋坡平缓。建在月 台上,平面近于方形,三开间,11.75米,进深也是三间, 10米,殿内没有柱子。在殿内中心稍后,有高0.7米的“凹” 字形佛坛,沿坛可以通行,坛上有佛教造像17尊,都是唐 代原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禅寺大殿虽然很小,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 的艺术性格。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 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 调;同时,还可以从南禅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 架已经有用“材”(栱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 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 南禅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与 贵邸的厅堂近似,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 屋顶。晚唐时期的武宗“会昌灭法”,使得大多数佛寺遭 受到破坏。南禅寺由于地处偏僻而幸免毁坏,这也从另外 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的普及了。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代表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我国早期封闭院落的面貌(廊院)。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可能出现“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 宫殿遗址: 面积
比一号小,同样也是 门、堂、回廊的布局, 说明庭院布局在夏到 早商已经是大型建筑 的常规布局方式,中 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组 合开始走向定型化。
3、斗拱的演进


柱枋规格化
人字拱盛行

昂的出现
太原天龙山石窟,北齐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581年~1279年)

一、 隋、唐
(581年~907年)
1、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的城市
◆都城:隋大兴 城
(唐长安 城)
采用里坊制, 严整宏大的繁荣大 都市。日本的平城 京、平安京规划都 受到唐长安的影响。
新型建材----瓦的出现和使用;
出现四合院建筑
代表实例: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陕西扶凤召陈遗址(复原)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实现了建筑的升级; 瓦保护了屋顶,同时也助推了木构架的发展。
四、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前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二、细石器时代---巨石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三、聚落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防御观念——城市孕育萌生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

中外建筑史第1学时: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外建筑史第1学时: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宋代: 格子门
格子窗
9.元代(1271——1368年)的建筑
城 市 建 设 方 面
元大都
宗教建筑异常 兴盛,尤其是 藏传佛教
北京妙应寺白塔
10.明代(1368——1644年)的建筑
砖已经普 遍运用于 民居砌墙
南京妙应寺无梁殿
北京故宫皇史宬
琉璃砖、 琉璃瓦 质量提 高,色 彩丰富 多样。
南京报恩寺塔
现奴隶主贵族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干栏式木架结构建 筑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代表 性建筑遗址是湖北蕲春的西周木架建筑遗址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
4.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771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夯土筑城成为当时重要的防御手段, 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筑城的标准方法。同时高台建筑的 兴起、瓦的普遍使用和砖的出现,建筑装饰与色彩进 一步发展,成为春秋时期建筑上的主要特点。
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建筑群体日趋成熟
乾 陵 的 布 局
木结构技术进入成熟期
大 明 宫 麟 德 殿
建筑艺术加工逐渐成熟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
佛光寺大殿
木架构构建形式及用料均已规格化
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单层塔:主要是僧人墓塔
楼阁式塔 西安大雁塔
由楼阁木塔 演变而来
密檐式塔 西安小雁塔
其砖檐多用 叠涩法砌成
夯 土 筑 城
三、封建社会建筑发展概况
1.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的建筑
战国的建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城市的大量涌 现、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的兴建、建筑技术的更大发展。 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燕国的下都。
山东齐临淄故城遗址
赵邯郸故城遗址

【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下)

【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下)
◆ 硬山,山墙面 用砖砌至屋顶,民居 多见。
◆ 无梁殿,南京 灵谷寺,北京故宫皇 史宬。
石灰用煤来烧,产 量大增,从进了其在 砌筑胶泥和墙面粉砂 的应用。
◆ 长城,最大的砖 石建筑
五台山显通寺无樑殿
第二、 琉璃瓦、 砖普及。
◆ 南京大报恩寺塔 ◆ 山西大同九龙壁 ◆ 山西广胜寺飞虹塔
代表著作:
◆ 计成著 《园冶》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 “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所谓“远借”,主要是借园外之景。 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借园内之景。

235
幅 。
3
1631

年 ) 成 稿 , 崇 祯 七 年 刊 行 。 全 书 共 卷 , 附 图
艺 术 理 论 的 专 著 。 明 末 造 园 家 计 成 著 , 崇 祯 四 年 ( 公
《 园 冶 》 , 中 国 古 代 造 园 专 著 , 也 是 中 国 第 一 本 园 林
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门窗、 福扇、天花等都已基本定型。
彩画以旋子彩画为主要类型,但其花纹构图仍较清代活泼。砖石雕刻也吸取 了宋以来的手法,比较圆和纯熟,花纹趋向于图案化、程式化。 明式家具闻名于世。 风水(Geomancy)盛行。

乾阳殿高170尺,太和殿高
殿
26.92m。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出现了专门从 事建筑设计、施工 的阶层 ——”都料匠“
专门掌握用绳 墨绘制图样并在施 工的人,建筑师。
代表人物:[隋] 宇文恺,是隋大兴 的规划者。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的发展(
塔 阁楼式
密檐式 单层式

中国建筑史-ch01古建发展概论

中国建筑史-ch01古建发展概论

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
• ★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但前
期在技术上和艺术上仍末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 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
明堂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夏)
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复原图
– 封建社会
• ★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 •
熟的、独特的体系。 ★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 居等方面,在建筑空间处理、建 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 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 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
★城市布局和商业发展相适应。源自• 仿宋东京(横店)★
2、木建筑采用模数制;

《营造法式》(李诫著)
造屋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
★“材”:

3、建筑组合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突出主 体建筑。如河北正定隆兴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

4、建筑造型多变、比例纤细、装饰繁密复杂、总体 风格趋向轻灵、秀美、华丽,因而多了些阴柔之风, 少了些唐代建筑的雄浑凝重之气。
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在
城市建设 木构架 砖石建筑 建筑装饰 设计和施工技术 等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2、隋唐是中国历史上 最为辉煌的时代。
★隋唐建筑追求雄伟华丽,
首都大兴城规划严谨、 建筑规模空前,城市规 模在1000余年间始终为 世界城市之最。
★木构建筑的标准化程度极
高;
唐长安 大明宫
3、出现了专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专业建筑师—★ 梓人(都料将)。
大明宫含元殿: 位于龙首原南端,高 出长安城15米,为 大明宫正殿,殿前 各有一高阁,阁与 宫殿之间用廊相连, 形成一个凹形空间。 大殿前哈有三条近80 米长的坡道台阶, 气势宏伟。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 予见天下州之为唐旧制者,其城郭必皆宽广, 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 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弥陋
在隋大兴城的基础 上加建大明宫,在 东南角建设曲江风 景区。
东西9721米,南北 8651米,大明宫的规 模很大,如不计算太 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 遗址范围相当于明清 故宫紫禁城的3倍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 筑的成熟时期。
一、隋 (581年~618年)
–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战乱 和南北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大一统,为封 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 件。
–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兴建都城——大兴城 和东都洛阳城。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建筑技术上也有巨大成就——河北赵县安 济桥(赵州桥)Fra bibliotek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二、唐(618~907年)
– 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 唐朝都城长安在继承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有所扩 充,成为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
河 南 开 封 佑 国 寺 琉 璃 塔 , 我 国 最 早 的 琉 璃 塔
福 建 泉 州 开 元 寺 仁 寿 塔 , 我 国 规 模 最 大 的 石 塔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6)园林兴盛;
– 北宋末年宋徽宗营建“艮岳”,备“花石纲”。
规划上实行里坊制 规划严整,规模宏 大。
在隋大兴城基 础上加建的大 明宫:如果不 算太液池以北 的内苑地带, 遗址范围相当 于故宫紫堇城 的3倍多。

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一: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1;史前:两种基本建筑形式:1穴居(陶土)2巢居(筑木)地穴建筑特点:空间,覆盖,支撑半地穴建筑:屋顶趋向复杂化,地下空间弱化半坡遗址复原图:地下空间基本已向地面转变地面建筑:空中向地面转移隼卯:早期封建建木构砖石建筑2:商周:一、茅茨土阶:技术发展成就:夯土技术成熟木构榫卯精巧,梁柱架上有匾额,柱上有斗,斗拱滥觞发明土坯推广石灰质材料修造散水3.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建在夯土台上的多层建筑4:两汉时期;。

汉代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国力日益强盛,建筑规模体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社会需要密切结合汉代建筑设计的突出表现是木构架建筑日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开岩墓,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随着佛教一并传入的印度、中亚地区雕刻、绘画及装饰艺术对中国建筑设计产生了显著深远的影响,它使中国建筑雕饰设计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广泛引用了莲花、卷草纹和火焰纹等装饰纹样,促使魏晋南北朝建筑从汉代的质朴醇厚逐渐转变为成熟圆浑。

6隋、唐时期:古代建筑达到了高潮,佛教盛行,兴建了大量寺、塔、窟。

木架构运用材料的性能,构建的比例形式趋于定型化。

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系统。

7宋、辽、金时期:吸收唐代的建筑手法,但由于结构、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

8元、明、清三朝时期: 1、气势恢宏社会繁荣→各类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寺观、城埂的建成(北京紫禁城、天坛、昌平十三陵等组群建筑)2、兼收并蓄、怀柔政策→空间布局、艺术造型、装饰风格都有创新和发展3、资产阶级萌芽→园林建造的高潮(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4、民居、公共建筑、宗教建筑有所突破5、大木构架加强了整体性,简化了梁柱结合的方式,斗拱衰退为垫托性、装饰性二:西方建筑的发展史:1:古希腊建筑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一、中国原始社会建筑(一)、“巢居”与“穴居”——中国原始建筑的两种原型!1、木骨泥墙房屋(从穴居演变而来,主要在黄河流域)2、从深穴到半穴居,最后到地面建筑,意味着居住面的上升,功能的改善,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二)、干阑式建筑(由巢居演变而来,主要在长江多水区域)1、穴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土木混合构筑方式成为跨入华夏文明门槛的夏商之际直系延承的建筑文化,自然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主要技术渊源。

2、巢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木构技术经验,也通过文明初始时期的文化交流,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另外一个技术渊源。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

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

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

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

颈背有一长鬃,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一、中国古代建筑概况1、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3、中国古代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群组织、园林设计、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有卓越的创造,形成一种成熟、独特的体系。

二、中国古建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阶段是建筑形成的初期。

历经原始人群阶段,母系社会—仰韶文化,父系社会—龙山文化。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我国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

这个时期城市、宫殿建筑从产生到发展。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春秋。

我国奴隶社会建筑特点:(1)城市、宫殿、陵墓建筑形成并在平面布局上已形成了均衡对称(2)、形成了木构架外观形式及固有特征(3)、建筑制度、工官制度建立(4)、建筑施工方法上的手段五法:“矩定方、规定圆、绳定直、水定平、垂定正。

”(5)、建筑材料:瓦、砖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城市、宫殿建筑,并且园林建筑、佛教建筑出现。

(中期)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后期)元、明、清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迟缓,各时期建筑发展虽缓慢、但均有所进步。

各朝代概况商特征: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阶段。

主要成就:1、甲骨文2、青铜器3、木构建筑、夯土技术城市遗址:1、成汤都城—西亳2、郑州商城3、湖北武汉黄陂县盘龙城4、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宫殿遗址:1、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这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规模较大、较规整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表示中国传统的院落建筑群开始定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古建筑,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建筑实物,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社会情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管古建筑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

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

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

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

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

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

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

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

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

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

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

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

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

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有别 C、已使用了瓦 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 址
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 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用瓦(瓦的发明是 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歧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 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 后室。
穴居发展示意图 黄河流域具有广阔而丰厚黄土层,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 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居住方式。
横穴实 例
山西石楼县岔沟村窑洞遗址
横穴平面多做圆形,也有方形,多分布于我国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袋型竖穴实例
口部以枝干茎叶作临时性遮掩或加粗编的活动顶盖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建筑遗址特点对比
圆形整齐地排列。
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
■ 元前 2600~前2000年 与仰韶文化的住房相比较,
这时有相当多房屋的面积有所缩 小。但这时的某些聚落已扩大为 城市。建筑除半地穴外,地面房 屋已广泛应用。
■ 龙山文化建筑的室内地面与墙面 涂以白灰,个别建筑的下面还使 用了夯土台基。这种夯土技术的 扩大使用,表现为古城围垣。
河南郑州大河村多室型房屋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文化)
■ 龙山文化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 有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 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套间 式布置也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 活。
吕字形双间房子前、后室有过 道相连,屋内为平整的硬土地面, 后室(内室)圆形或长方形,中部有 一个烧灶面,用以煮食、取暖;前 室(外室)呈长方形,挖有“壁炉” 和窖穴,分别兼作保存火种和藏粮 放物,筑有一段斜坡或台阶式门道 通向室外。
随着奴隶制的急剧崩溃,这种建城制度也跟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战 国时期的大量新兴城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